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乡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社会与生态压力。因此,很有必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概述了生态城市的由来及其内涵、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概况、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必须释放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内部潜力、寻求外部动力,克服生态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it is confronting sev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which is also the social and the political problem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herefore, at the strategic height,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n Xinxiang city.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ecocity, current statu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ecocity in Xinxiang were also analyzed. It is very necessary in Xinxiang city, therefore, to release its internal potential and seek external power, overcome implementing obstacles arising from ecocity construction,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al rate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全 文 :第29卷第3期
2010年6月
生态科学
EcologicalScience
29(3):286-291
Jun.2007
周 凯,叶有华,雒海潮,王智芳,陈腾,彭少麟.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生态科学,2010,29(3):286·291.
ZHOUKai,YEYou—hua,LUOHai-chao,WANGZhi—fang,CHENTeng,PENGShao-lin.StudyonthecocityconstructionofX nxiang
city,HenanProvince【J】.EcologicalScience,2010,29(3):286-291.
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1
周 凯1,叶有华2,雒海潮1,王智芳1,陈腾1,彭少麟3‘
1.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2.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518001
3.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乡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社会与生态压力。因此,很有必要从战
略的高度审视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概述了生态城市的由来及其内涵、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概况、新乡市生态城市
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必须释放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内部潜力、寻求外部动力,克服生态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新乡市
doi:lO.3969/j.issn.1008.8873.2010.03.016中图分类号:Q14: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73(2010)03-286-06
StudyonthecocityconstructionofX nxiangcity,HenanProvince
ZHOUKail,YEYou.hua2,LUOHai-cha01,WANGZhi.fan91,CHENTen91,PENGShao.1in3’
,.SchoolfHorticultureandLandscapeArchitecture,HenanInstituteofSciencea dT chnology,Xinxiang453003。China
2.Shenzhen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henzhen518001,China
3.StateK yLaboratoryofBiocontro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onomyandurbanizationprocessi Xinxiangcity,HenanProvince,itisconfronting
∞vereenvironmentalpollutionndecologicalrisk,whichisalsothesocialandthepoliticalproblemb tweenhumandnature.It
isverynecessarytherefore,atthestrategiche ghLtodiscussthecurrentstatusofecocityconstructioninX nxiangcity.Theorigin
andconnotationofhecocity,currentstatusofecocityconstructionathomeandabroadwerereviewed.Thefavorableconditions,
restrictivefactorsandthenecessityofconstructingthecocitynXinxiangwerealsoanalyzed.Itisvery埘ece鼹aryinXinxiangcity,
therefore,toleaseitsinternalpotentialandseekexternalpower,overcomeimple ntingobstaclesarisingfromecocity
construction,andacceleratethedevelopmentalrateofecocityconstruction.
Keywords:ecoc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Xinxiangci哆
收稿日期:2010-03—10收稿,2010—04.20接受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项I;1(SKL-2009—3241)、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项I了(20070026)和新乡市科技攻关项(09S075)删
作者简介:周凯(1969~),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学和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与研究
幸通讯作者:彭少麟(19s6_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E-mail:Bspsl@mail.sysu.edu.cn
万方数据
3期 周凯,等: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87
1引言(Introduction)
20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得到
了迅猛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城市化率可达65%左
右11|,而到2050年则将达到80%I引。但是,城市化犹
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经济和社
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对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正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前苏联科学家AnitskyO.Y.于1984年首
次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强调以保护环境、维
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宜人居住为基本目标,推
行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指
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社会一经济一环境复
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
城市【3J。“生态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受到许多
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世界各国许多城市相继提出生态
城市建设计划,纷纷制定生态城市的标准,并付诸实
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和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
经验14J。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必
由之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史的划时代进步
p’6J,已成为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热点17J。
新乡市(东经113。22’15”~114。59’50”,北纬
34052735”~35。5020”),位于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
北依太行,为中原城市群“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
一,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辖
两市、六县、四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
区和西工区。总面积8.169×10’hm2,总人口560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9000hrn2,人口100万18J。新乡市在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取得了初步的
成果,但是离生态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9J。总结和借
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学途径,对加快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为契机,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全
面建设生态新乡、和谐新乡,积极开展环境生态和文
化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先
后制定了《新乡生态市林业发展规划》、《河南林业生
态省新乡林业牛态建设规划》等规划,编制了《新乡
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现代林、J业发展总体规划》,提
出了构筑生态廊道、优化森林网络,发展近自然林、
强化服务功能,活跃生态旅游、繁荣特色产业,开展
复合经营、治理黄河滩区,打造森林城市、建设生态
文明的总体目标,为建设生态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以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以生态文明
村建设为基础,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努力打
造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水系)林阴化、
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新格
局,初步走上了一条具有黄河流域平原地区特色的城
市森林建设之路。
新乡市委市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强力推进市政基
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共新
建、扩建市区道路53条,长度达68.6km;投入7.8亿
元先后建成包括市区和7个县(市)9座城市污水处理
厂。新乡市日供水设计能力达4.7×1旷t,供水管网
总长度达:480km;投资2亿元完成覆盖城市建成区的
燃气管网,城巾.燃气普及率达到80%:城市集中供热
投资2.1亿元,铺设管道41km,供热能力达到2.24×
lff6m2。通过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共整
修市区主次干道4.2×10"3m2,实施弱电管网入地
107.2km,完成街巷、庭院整治验收188条(个),
改造提升市区市场7个、公厕264座【8J。先后建成牧野
文化广场、体育休闲广场、新区科技文化广场、风泉
区文化广场等一批设计新颖、功能多样的园林广场,
新建和改造了40余个街心游园,对穿越市区的卫河、
人民胜利渠进行综合治理改造。目前新乡市集国家森
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同林城市、创建全
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于一身,充分彰显了
2新乡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条件(AdVantagesof 新乡城市建设的突出成果。
thecocityconstructioninXinxiangcity)
2.1政府重视
新乡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
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一
贯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为了推进新乡的城市建
设,新乡市出台了《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
-2020年)纲要》,规划新乡市为“豫北地区交通枢纽,
以发展电子、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
市”11例。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森林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林业生态
2.2自然基础
2.2.1先天自然优势
由于长期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资源衰退的
原因,很多资源型城市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突
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等111i。而新乡市不是一
个资源型城市,不存在资源型城市大多具有的自然生
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退化的问题。新乡市强力推
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集中爆破拆除小火电机组3.45
×105kW,提前三年并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关停目
标。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规划方案顺利实施,燃煤电厂
万方数据
脱硫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对7
家涉污重点企业和8家化工(化肥)企业进行深度治
理,四条省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省定标准,集
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各县(市)污水处
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1121。
2.2.2植被覆盖
截至至J]2009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53X10
hm2,林地面积1.428×105hm2,林木覆盖率25.30%,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至[J33.6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至1J36.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5m2,城市中心人
均公共绿地7.33m218|,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
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标准【13】。全市道路绿化里程1
970km,绿化率95.20%;农田林网面积3.21×10shm2,
农田林网控制率93.80%,全市已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
标,其中获嘉县、延津县、原阳县、辉县市、长垣县已
建成省级林业生态县。全市形成了城区园林化、郊区森
林化、通道(水系)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
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新乡市先后于2008年11月3
日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11月17日被授予“国
家森林城市”、2008年12月15H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
等荣誉称号。另外还荣获“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城市”、
“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河南省绿化模范市”等荣誉称号,这是新乡市的先天
优势,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很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2.2.3旅游资源
新乡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
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
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
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1
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
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
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
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
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
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
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
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
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
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
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各一处,共计面积33928ha2。
国家级名胜风景区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54处,其中4A
级景区3个,3A级景区5个【8】。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
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古代第一
诤臣比干庙、“中原定陵”潞王陵、国家森林公园白云
寺、百泉景区、同盟山、万仙山、八里沟、关山地质公
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京华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
观交相辉映,使新乡成为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2005
年新乡市还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2.4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是新乡市的重要资源,山丘区地下水富水
较弱,平原区含水层厚,富水性好。新乡市地跨海河、
黄河两大流域,其中海河流域面积4.075×10’hmZ。
辖区内有较多的河流,其中流域面积1.0×104hm2以
上河流有32条;山丘区有中小型水库23座,总蓄水能
力1.99×108m3;平原区有机电井6.5万眼;沿黄有大
型引黄灌区8处。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21mm,多年
平均水资源量1.697×109ms,其中地下水资源1.12×
109m3。全市年均开采地下水1.2×109m3,占年总用
水量的50%以上,占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的85%t引。
2.3经济基础
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无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最终也是为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进行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如对污染严重的
企业和工厂进行必要的治理甚至是拆迁,城中村的改
造,交通道路的拓宽改造及其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等等,无不需要充足的资金来实施。近几年,新乡市经
济总量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经济总量为949.49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9%,连续五年保持在14%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8.77亿元,增长18.6%: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增长99.7%和
76.1%114,15|。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
化,工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内在活力进一步加强。
新乡市生态经济也有快速的发展。统计数据表
明,截止至1]2008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年
产值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乡市已创建国
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家,省级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t‘>8家【81;累计认定无
公害农产品产地93个,总面积达97127hm2,绿色食
品基地10个,总面积达501 0hm2,无公害农产品产
地和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占新乡市耕地面积的37.4%。
有13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其中绿色食品59个,稳居全省第一;无公害农产品79
个,名列全省第二1161。新乡市2007年度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成
绩显著,被河南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
证先进单位”、“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先进单
位”、“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3项荣誉称号。生态经济方兴未艾,对新乡生态城市
万方数据
3期 周凯,等: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4智力资源基础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知识经济是其必然的选择。
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大力开拓智力资源,由“城市制造”
向“城市创造”的真正转变,大搞科技创新,突现智力
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大研发费用的投
入,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驻新省属高校有四所本
科院校,即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
院和新乡学院,另外还拥有河南省高等机电专科学
校、新乡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国家农业灌溉
研究所和新乡市农科院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10个。智力资源较其他地市更为丰富,有省内其它城
市无法比拟的科技优势。
近五年来,新乡市累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
384项,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2家,开发高新
技术产品257项,建设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40余家,
累计申请专利3095件,获得专利授权1648件,拥有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9万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科技
人员共14200多人,中级职称61255人瞄J。科技资源
不断优化,科技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2.5群众基础
建设生态城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极大改
变,知识和智力的开发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
动力和不竭源泉。生态城市的建设,没有全体新乡市
民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和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由
此凸显市民的整体素质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2008年新乡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9.87万人,成人高校
在校生3.0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6.7万人【8l。
新乡市每一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为210人,排全省
第二。新乡积极探索当地人文文化、历史文化、自然
文化与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全市建立了10个生态
科普教育基地、5A"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基地、4个生态
文化展览馆,以此加强市民生态文化的基础建设117J。
全市市民响应“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
者”的号召,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
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大
力支持开展创建生态村镇和绿色社区活动。
3 新乡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性(The
urgencyofecocityconstructioninX nxiangcity)
快速城市化必然使农村特别是城市边缘的农村
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的生存状态
走出高度同质化的格局。农民群体内部发生了明显的
分化,农村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
会阶层呈现多样化,各种矛盾冲突显现出来。新乡市
环境问题呈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尖锐对立的趋势。如
卫河河水污染十分严重,沿河两边群众的饮用水不达
标,农田土壤污染加重,地表水污染严重,河流水质
为劣V类;再加上新乡市有高达200多家电池生产企
业,干电池生产量由2000年的12208万只发展到2005
年的53098万只pj,由此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十分惊
人。在全国各地生态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
中,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明显落后于大多数国内和省
内其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对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评价和对策的研
究报道,也没有类似的生态规划。作为国家实施农村
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首批试点省,河南省政府下发
《河南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把创建生态城市纳
入了政府目标。新乡市的区位、交通、科教优势、产
业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新乡市在中原城
市群当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鉴于生态城市已经是
国内外城市建设的主流,但是新乡市的生态城市建设
未引起重视,比全国乃至全省生态城市建设存在很大
的差距,更显示出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性。
4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Themajorp oblems
confrontingecocityconstructioninX nxiangcity)
4.1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生态城市建设面l临的问题中,人口规模过大对资
源、环境的压力和影响是第一位的。新乡市跟河南省
的其它城市~样,全市土地利用较充分,但人口多,
人均耕地少,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缺乏,市区建设用
地与农业用地矛盾大。据统计,新乡市人均耕地面积
从1996年的890m2下降到2005年的805m2,低于全国
人均960m2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
占有量将进~步下降,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十分尖锐。新乡市是水资源严
重短缺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65m3[141,不
足伞国人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
均1000m3缺水下限。由于全市降水时窀分布不均,全
年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汛期。局部地区特别是海河
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
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市
年总用水量达2.3—2.5×109m3,而当地水资源可开发利
用量只有1.3×109m3左右,年缺水约1.0×109m3。由
于水资源短缺,一些地方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
水位大幅度下降,并己形成四处约5×104hm2的地下
万方数据
水降落漏斗Il引。同时由于受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的
影响,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卫河,造成
卫河市区段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水供需矛盾。监测
结果表明,在监控的542km河段长度中,Ⅳ类水质河
段长38km,V类水质河段长12km,劣V类水质河段
长410kmIl制。卫河现在几乎变成了一条季节河、一
条排污河,水污染使水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水
生物绝迹。用这种水进行农田灌溉,还造成了土壤板
结、农产品品质下降。沿河两岸的地下水还遭到严重
污染,许多饮用水井报废,群众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
随着全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持续
增加,水供需矛盾加剧,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
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将成为制约新乡
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强对水
资源的保护,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保护行
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保障城乡
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投入、高
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导致了当前资源、环境矛盾
十分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扭转,传统工业
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
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普遍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滞后,基本
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不协调,难以满足全面建设
小康和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新乡市总体上经济水平
低,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少,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
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决口改道,在新乡境内形成了大
面积的沙化土地,加之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发
展道路,使新乡市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较大
破坏。据统计,全市共计有1.324×105ha2的水土流
失面积需要治理,治理风沙区面积达7.24×104ha218|。
生态城市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区域内生态环境
的安全状态时决定区域内城市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
基本保证I撙J。因此,要在生态观的指导下,在高效、
循环的经济基础之上对城市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环境
损伤进行科学的修复。除了修复其生态功能,还要将
本地区的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底蕴融入到生态景观
中,体现出生态城市区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加1。
4.3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4.3.1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每上升1%,耕地相
应减少4.5×10.5hm2【2¨。在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新乡市城镇扩张的方式以扩大土地面积的外延式发
展为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耕地总量的大幅度
减少Iz21。尽管新乡市耕地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到2020年,新乡市区将发展成拥有170万人口左
右的特大城市,市域人口6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
至JJ347万人,城市化率达N55%t10l。城镇规模的快速
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不可避免要占用更多
的耕地,而十分有限的耕地后备资源和脆弱生态环境
对开发利用的制约,加剧了未来全市耕地资源供需矛
盾。综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等多种因素,
新乡市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果不对耕地
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伴随着耕地质量的下降,耕地
资源将面临很大的危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调控新
乡市城市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潜力和城市化水平发展状况,科学地预测未来土
地的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
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
4.3.2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矛盾
历史文化建筑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是地域历史文化的缩影和见证,而且一些重要的文物
古迹一旦损毁就不能再生。把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当作
是开发建设的障碍,在实际工作中破坏文物古迹,特
别是破坏古迹周围整体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
乏对这些建筑的保护意识,加上没有足够的保障资
金,这些历史建筑正逐步遭到破坏。如始建于元代的
关帝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不复存在;始建于五
代的东岳庙和清代的金龙四大天王庙都是新乡市特
有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现已遭受很大的
破坏L23J。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
代藩王陵墓,有“中原第一陵”之美誉的潞简王墓遗址
由于靠近城区,村庄分布密集,生活、生产产生的垃
圾、废水以及周边工矿企业发电厂和水泥厂产生的废
气、粉尘等对其保护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与遗址保护矛盾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遗址的保护。
4.4区域性贫困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辖区内辉县市、卫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共有贫
困人口13万余人,其中未解决温饱的特困人口2.9万
人,涉及210多个重点村。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
布在太行深山区,且大都是革命老区。该区经济发展
缓慢,社会发育程度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特
别是未解决温饱问题的2.9万特困人口长期居住在生
存、生产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山高坡陡、土薄石厚、
水源奇缺、资源匮乏、居住分散,吃水难、行路难、
入学难、就医难,农业靠天收。这些贫困地区大多数
是生态重点保护区,为摆脱贫困而不得不进行的开发
万方数据
3期 周凯,等: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91
对当地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恢
复。区域性贫困问题和生态脆弱环境问题叠加在一
起,导致生存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
5小结(Conclusion)
生态城市建设是顺应世界生态潮流,促进我国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战略选
择Lz4j,新乡市应积极践行这个科学理念,强力推进
生态城市的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
止,新乡市已确立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并且为此
积累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提出清晰的生态城
市建设方略。科学分析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是
以生态理念经营城市,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生态环境
与发展问题的前提。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
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和宏观的组织协调活动才能
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
发展125J。按照高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将新乡市建
设成为一个生态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中生态城市建
设的领跑者,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当前大
势所趋。新乡市具有创建生态城市的基础和条件,应
抓住机遇,从景观规划的尺度,借助景观生态学的思
想,尽快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尽快把新乡市建设成一
个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ellLM,UlijaszekSJ.1999.Urbanism,healthand
humanbiologyinindustrializedcountries[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Cambridge.
12]CmtzenPJ.Newdirection:Thegrowingurbanheatand
pollution“island”effect——impact011thechemistryand
climate[J].AtmosphericEnvironment,2004,38(21):
3539.3540.
【3】黄光裕.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
生态,1999,12(6):28-31.
嗍马交国,杨永春,刘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中
国的启示闭.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61-66.
圆周干峙.对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J】.城市规划,2008,
8:9.9.
旧周干峙.对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J】.中国园林,2008,
12:25-26.
【刀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邓国军.生态城市建设的景
观生态学思考川.生态科学,2005,24(3):273.277.
嗍新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乡调查队.2009.新乡市统
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地区名单(第一批至第九批,共计528个)[EB/OL】.
2007-01-12.hap://sts.mep.gov.cn/stsfcj/mdl/200411/t200411
02—91128.htm.
【10】新乡市城乡规划局.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8.2020
年X修订)[EB/OLI.2008-08-19.http://www.xxghj.gov.cn
/Article/ShowClass.asp?ClasslD--35.
[11】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
12.17.
【12】新乡市人民政府.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EB/OL].2008-08—25.
http://www.xinxiang.gov.cn:8080/fgw/html/ff80808116a2ab
220116a30caa570003/2008082516454952.html.
【13】国家林业局.国际森林城市评价指标[EB/OL].人民日报.
2007-05-07.hap://news.xinhuanet.corn/society/2007-05107
/content_6065027.htm.
【14】新乡市统计局.2005.2008年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EB/OL].2009-03.13.hap://www.
xinxiang.gov.cn:8080/index.jsp?id--4028815814acaf060114
acbbdtTl005a&id—id=A102008005&name=varticles.
[is】周慧来,张困强,高磊,赵锋.新乡市坚持自主创新,努
力实现跨越式发展【J】.河南科技,2006,8:0002一F0002.
【161新乡市农业局.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达145万
亩 【EB/OL]. 2008-12-15.http://www.xxagri.
gov.cn/asp/showdetail.asp?id=17086.
【171新乡市人民政府.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
市的实施意见『EB/OL].2008-02.20.hap:llwww.
’xinxiang.gov.cn:8080/html/4028815814af2764011 af6 ae0
e013舵008022009_580257.html.
【18】新乡市人民政府.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
市地下水保护行动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2006-01一18.
hap:llwww.xinxiang.gov.cn:8080/html/4028815814af27b40
114af61aeoe013扪60118092034.html.
【19】汪道涵,孙铁珩.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
Ⅲ.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18(5):1-2.
【20】刘波.论建设生态城市的立足点【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18(3):58-61.
【21】王万茂,李俊梅.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川.中国
土地科学,2000,14(2):4.7.
[z2】吕艳秋,李明秋.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关系初探一以新乡市
为例川.太原科技,2008,3:37—38.
【23】杨丽萍,赵贵勇.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历史建筑保护【J】.
平原大学学报,2004,2l(2):60.61.
【24】王发增.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
阴.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
口习孟庆刚.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4):87.90.
万方数据
新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作者: 周凯, 叶有华, 雒海潮, 王智芳, 陈腾, 彭少麟, ZHOU Kai, YE You-hua, LUO
Hai-chao, WANG Zhi-fang, CHEN Teng, PENG Shao-lin
作者单位: 周凯,雒海潮,王智芳,陈腾,ZHOU Kai,LUO Hai-chao,WANG Zhi-fang,CHEN Teng(河南科技学
院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叶有华,YE You-hua(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
,518001), 彭少麟,PENG Shao-lin(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
州,510275)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10,29(3)
参考文献(25条)
1.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邓国军 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科学 2005(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名单 2007
3.新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乡调查队 新乡市统计年鉴2008 2009
4.新乡市人民政府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地下水保护行动规划纲要的通知 2006
5.新乡市人民政府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 2008
6.新乡市农业局 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达145万亩 2008
7.周慧来;张国强;高磊;赵锋 新乡市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
8.新乡市统计局 2005-2008年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
9.国家林业局 国际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2007
10.周干峙 对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8(12)
11.周干峙 对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8(8)
12.马交国;杨永春;刘峰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 2005(01)
13.黄光裕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06)
14.孟庆刚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期刊论文]-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15.王发增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6(02)
16.杨丽萍;赵贵勇 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实施历史建筑保护[期刊论文]-平原大学学报 2004(02)
17.吕艳秋;李明秋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关系初探-以新乡市为例 2008
18.王万茂;李俊梅 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土地科学 2000(02)
19.刘波 论建设生态城市的立足点[期刊论文]-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03)
20.Crutzen P J New direction:The growing urban heat and pollution "island" effect-impact on the
chemistry and climate[外文期刊] 2004(21)
21.汪道涵;孙铁珩 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05)
22.新乡市人民政府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2008
23.董锁成;李泽红;李斌;薛梅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5)
24.新乡市城乡规划局 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8-2020年) 2008
25.Schell L M;Ulijaszek S J Urbanism,health and human biology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卢远.华璀.LU Yuan.Hua CUI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度量及其预测--以广西为例[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
2. 杨群 深圳生态城市建设初探[期刊论文]-当代建设2003(2)
3. 杨文婷.储召蒙 深圳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废弃石场的治理设计[期刊论文]-广东建材2010,26(6)
4. 王建凤.陈飞鹏.汪殿蓓.暨淑仪.Wang Jianfeng.Chen Feipeng.Wang Dianbei.Ji Shuyi 广西柳江县2006年生态
足迹分析[期刊论文]-孝感学院学报2009,29(3)
5. 闫胜利.高真伟.杨国利 城市水土保持与生态城市建设[期刊论文]-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4)
6. 《生态科学》论文写作格式要求[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09,28(5)
7. 《生态科学》投稿须知[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10,29(3)
8. 韦桂峰.胡韧.WEI Gui-feng.HU Ren 暨南大学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期刊论文]-生态科学
2009,28(4)
9. 张燕.吴玉鸣.ZHANG Yan.WU Yu-ming 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以广西为例[期刊论文
]-冰川冻土2006,28(2)
10. 张燕.吴玉鸣.ZHANG Yan.WU Yuming 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2006,25(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1003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