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次科考调查的成果和资料,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0×1011Yuan·a-1,占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62.07%;其中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的价值较大,分别为6.40×1010Yuan·a-1、5.79×1010Yuan·a-1、4.90×1010Yuan·a-1,分别占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的30.55%、27.61%、23.39%。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娱乐文化等服务功能。此外针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in Sanjiangyuan region are analyzed based on investigation dat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lue of wetlands ecosystem is 2.10×1011 YuanRMB·a-1 and is 62.07% of 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of Sanjiangyuan region.The value of waste treatment,water conservation and climate regulation is 6.40×1010 YuanRMB·a-1、5.79×1010 YuanRMB·a-1 and 4.90×1010 YuanRMB·a-1,respectively and accounts for 30.55%、27.61% and 23.39% of the total value of wetlands ecosystem,respectively.There are some other services such as biological diversity,soil formation and erosion control,gas regulation,food and raw materials,recreation and culture.In addition,Measures on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problem of wetlands ecosystem in Sanjiangyuan region.
全 文 :生态科学2006年2月第25卷 第1期 ECOLOGICSC ENCEFeb.,2006,25(1):64~68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刘敏超1,3,李迪强p,温琰茂2(1.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2.中山大学环境
科学系,广州I 510275;3.广东海洋大学,湛江524088)
【摘要】 根据多次科考调查的成果和资料,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0x10”Yuan·a~,占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62.07%;其中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
候调节的价值较大,分别为6.40x1010Yuan·a~、5.79x10。oYuan·a-1、4.90x10。0Yuan·a~,分别占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
的30.55%、27.61%、23.39%。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娱乐文化等服
务功能。此外针对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三江源区;湿地;服务功能;保育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D06)01—064—05
StudyonfunctionandconservationofwetlandsecosysteminSanjiangyuanregio
LIUMin-chaoJ’,LIDi—qian91,WENYan.ma02(1.InstituteofForestEcology,EnvironmentandProt c ion,ChineseAcad my
ofForestry,Beijingl0009l:2.DepartmentofEnvironmentaIScience.SunYat.senU iversitv,GuanqZhou510275;
3.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524088.China)
Abstract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wetlandecosysteminSanjiangyuanregioareanalyzedbasedoninvestigationdata.
TheresultsindicatethathevalueofwetlandsecosystemiS2.10×10“YuanRMB,a“andiS62.07%ofthetotalvalueof
ecosystemofSanjiangyuanregion.Thevalueofwastereatment.waterconservationndclimateregulationiS6.40x10⋯
YuanRMB·a~、5.79x10⋯YuanRMB·a~and4.90x10⋯YuanRMB·a~.respectivelyanda countsfor30.55%、27.6l%and
23.39%ofthetotalvalueofwetlandseco ystem.respectively.Therearesomeotherservicessuchasbiologicaldiversity,soil
formationanderosionc trol,gasregulation,foodandrawmaterials,recreationandculture.Inaddition。Measureson
reasonableuti izationndconservationareputforwardonthebasisofdegradationmechanismandproblemofwetlands
ecosysteminSanjiangyuanregion.
keywords:Sanjiangyuanregion;Wjtlands;Functionandservices;Conservation
1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区域面积3.18x10km2,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
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
泽、湖泊和河流)面积为3.98x106hm2,占总面积的
12.52%【1j。三江源区湿地的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
地区所具有的地势高亢、气候严寒、冰雪融水、冻
土发育等独特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且多数支流垂直向干流汇集,基本上呈羽状或扇状
水系。由于地形开阔及宽谷平坦,河流坡降不大,
弯曲和分叉较多,常与串珠状的大小湖泊连为一体。
在这种地势平坦,宽谷盆地中水流平缓,曲流、牛
轭湖和分叉河道发育,从而形成三江源区大小支流
众多、湖泊沼泽广布的基本格局。多年冻土的广泛
发育和分布是高寒湿地形成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河源区高寒低温的环境条件造成冻土广泛发育,冻土
厚度一般为30~701TI,夏季融冻层厚度为2~4m【11。
因此,在三江源区发育和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面
积沼泽湿地。
根据三江源区高寒湿地水文、生物、土壤等基本要
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可以划分为湖泊型湿地、河流型湿
地、沼泽型湿地等基本类型。(1)湖泊型湿地:黄河源
区以扎陵湖、鄂陵湖以及星宿海的小湖泊群为典型代
表。长江和澜沧江源区则缺乏大型湖泊。(2)河流型湿
地:由于河网密集、水系发育、支流众多的特点,形成
高原河流湿地类型。在河流缓慢流动的区段或溪流发育
区段,水生植物生长良好,形成河流湿地。(3)沼泽型
湿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河源区,地形平缓开阔,
气候十分寒冷,冻土广泛发育,致使地表长期或暂时积
水,土壤常呈水饱和状态,生长沼生或湿生植物。
收稿日期:2005—09.02收稿,2005.11-10接受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No.2001DIBl00058);国家林业局自
然保护区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敏超(1966一),男,湖南新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E.mail:
liumincha005@163.com:
·通讯作者
万方数据
1期 刘敏超,等: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65
由于三江源区湿地独特地理位置和高原自然环
境条件,使其拥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类群【2弓J。..
(1)湿地植物
三江源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水生植被、沼泽
植被和沼泽草甸等三大类型。水生植被是指以沉
水植物为主要代表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
布于三江源区的湖泊浅水区、河流缓流区或微弱
流动的溪流以及湖塘洼地等水生环境。水生植被
的主要优势植物有眼子菜(Patamogeton
pectinatus,P.pusillus)、水毛莨(Batrachium
bungei)等。沼泽植被是指以挺水植物为典型代表
种类组成的植被类型,它广泛分布于三江源区湖
泊浅水区、河流缓流区或微弱流动的溪流以及湖
塘洼地等低洼积水生境中。沼泽植被的主要优势
植物为杉叶藻(HippurisvulgarisL.)、圆囊苔草
(Carexorbicularis)等。沼泽草甸是指以湿生植
物为典型代表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类型,它广泛分
布于三江源区的湖滨地带、河流两侧低阶地以及
排水不畅的平缓滩地、山间盆地、碟形洼地等生
境中。典型优势植物种类有西藏嵩草(Kobresia
schoenoides)、青藏苔草(CarexmoorcrofiiiFalc。)、
华扁穗草(Blysmussinocompressus)等。
(2)湿地动物
湿地是许多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特别是许多珍
稀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
高寒沼泽草甸是青藏高原水禽和涉禽重要的栖息地
和繁殖地,为鸟类生存食物以及筑巢、繁殖后代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比较常见的有苍鹭(Ardeacinerea
rectirostris)、斑头雁(Anserindicu )、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黑颈鹤(Grusnigricollis)、赤麻鸭
(Tadornaterruginea)、野牦牛(Poephagusmums)、
藏野驴(EQUUSkiang)等珍稀动物。
2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
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与效用。它不仅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
的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
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
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
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
衡与稳定等【4~6』。
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直接使用价值主要
包括供水、提供湿地动植物产品、休憩娱乐以及教
育和研究使用等;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括蓄水、调节河
川径流、补水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气候、调节气体、
维持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土壤形成与保护、防止自
然力侵蚀、固碳释氧等。
自然生态系统含有多种与其生态服务功能相应的
价值,为了对这些价值进行评估,作者利用谢高地等【7’8J
的分类系统和评估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结构
和服务功能,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9J:三
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38x1011Yuan·a~。
从不同的生态类型来看,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
泊和河流)面积为3.98x106hm2,占总面积的12.52%,
其服务价值为2.10x1011Yuan·a一,占总价值的62.07%;
其次,草地价值为7.42x1010Yuan·a~,占总价值的
21.97%;森林价值为5.14x1010Yuan·a~,占总价值的
15。23%;而荒漠和农田的价值仅为2.25x109Yuan·a一,
1.9×108Yuan·a~,只占总价值的0.67%,0.06%。可见,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是巨大的,其中湿
地、草地、森林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表1可看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
2.10x1011Yuan·a一。其中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
节的价值较大,分别为6。40x1010Yuan·a~、5.79x1010
Yuan·a~、4.90x1010Yuan·a一;占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
的30.55%、27.6l%、23.39%。其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娱乐
文化等服务功能。
3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
响下,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湖泊
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河流出现断流以及沼泽湿地
退化等。黄河源区80年代初有沼泽面积3895.2km2,
90年代卫星照片解译结果,沼泽面积减少为3247.45km2,
其面积减少了647.75km2,平均每年递减达58.89km2I¨。
长江源区许多山麓及山前坡地上的沼泽湿地已停止发
育,部分地段出现沼泽泥炭地干燥裸露的现象。随着沼
泽湿地的退化,沼泽湿地边缘中、早生植物种类逐渐侵
入,植物群落类型向草甸化的方向演剖1’101o其退化机
制主要是:
3.1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是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根本的
自然因素,使原本很脆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更低,恢复
能力更弱。气候变暖、蒸发加大、降水减少成为生态环
境逆向演化的驱动力。与70年代初相比,源区的年平均
气温升高了0.2~0.4℃,尤其是冬季气温升幅较大,气
万方数据
生态科学 25卷
表l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表(”a11.hm。2·a-1)
‘!塾垒!竺! !塾竺!璺!望!竺!兰竺塑兰望坚!旦121z!!!巴!!坚堑曼!i坠璺璺西!璺坠gz望璺望!:望!竺坚(z坠塑:垒堡::垒!)
鼍誓兰慧 沼泽sw锄p 水体water s要:篡盖。甚蒌留直e 龛芝 比鼍窘∞‘5ervlCeS ‘ 3WamDVaIUe WaterValue lOtal 1woJ
温年较差逐年减少。季节性干旱突出,近20年当中,
两年左右出现一次小早,3~4年出一次中旱,13~14
年出一次大旱。进入90年代,旱灾几乎年年发生,年
降水量仅为400.0mm⋯。
由此,除造成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湿地旱化外,
关键是导致源区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状态,表现为
季节冻结深度变小,融化深度增大,在多年冻土区边
缘地带及融区附近形成呈向上不衔接的具有融化夹
层或深埋葬的多年冻土,尤其是源区大面积的岛状冻
土区内,多年冻土下界升高,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气
候转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40m深以上的地温,特
别是20m以上的浅层地温最为明显。近15~20年来
的地温对比表明,高原季节冻土区,河流融区及岛状
冻土区内含冰(水)量较小的地段,年平均地温升高
了0.3℃~0.5℃,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层内地温上升
0.1℃~0.3℃,多年冻土层减薄5~7m【10,⋯。冻土退
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多年冻土层,更明显的是表现在
季节融化层和天然地表层的恶化,如草场严重退化,
土壤冻融性沙化和荒漠化,地表景观变劣等。源区为
多年冻土覆盖区,冻土层的存在对沼泽湿地土壤水分
的下渗起到阻隔作用,而冻土的退化改变本区沼泽湿
地地表的水分状况,成为高寒沼泽湿地面积萎缩的重
要原因之一。
‘
3.2社会因素
三江源区社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畜牧业和采矿业
等资源开发性产业,以及资源管理监督不力造成乱采
滥挖等是诱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3.2.1草场超载过牧白50年代以来,源区内人口增
加了3倍,家畜数量也成倍增长,而每个羊单位占有
的可利用草场则从1953年的2.35hm2降到1994年的
1.12hm2,致使牧压成倍增加。草场的超载过牧直接
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迫使部分牧民迁往高海拔的
山地放牧,最高达到了5500m,使人为影响或破坏
的范围更大。随着牲畜头数的增加,畜均草地面积不
断下降,草畜矛盾特别是冷季草畜矛盾日趋加剧。草
原干旱加上超载放牧,使草场质量下降,可利用草场
面积减少,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又进一步造成鼠
害猖獗,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形成大面积的“黑土滩”。
据调查,三江源区50~6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退化;水土流失面积达3.45×106hm2,占三江源区总
面积的11%;“黑土滩”面积已达1.19×106hm2,占土
地总面积的4%,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l’11J。
3.2.2乱采滥挖大量无序的开采黄金、采挖药材等直
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和沙化。据统计、80
年代仅采金占用草地面积1.07×106hm2,其中毁坏草
地植被3.33×104hm2,湿地面积大为减少。同时,每
万方数据
1期 刘敏超,等: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67
年还有不少农牧民在河源区草地上挖甘草
(G缸炒砌也Ⅺ“阳彪凇括鼢c办.)、大黄但向e甜ms印.)、
冬虫草(cD协cP筇sf”P淞括)等药材,致使小土丘、小土
坑星罗摸布,草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而当地政府对
这种破坏生态、自杀式的短期经济行为管理不力,导
致植被人为破坏极为严重。当地牧民的生活能源也以
畜粪、茅柴占主导地位,使草原植被也遭到了不同程
度的破坏。
一般看来,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速度毕竟
很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恶化速度加快
是在近半个世纪发生的。因而,可以认为社会因素占
有主导地位,即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口快速增加加
剧了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恶化的程度,而牲
畜超载、过度放牧则是在较大范围内破坏高原草地生
态系统的主导因素。由于过分依赖天然畜牧业,导致
了两次牲畜数量失控。在载畜量过大的情况下,抑制
了植物群落的繁衍和更新,草被高度和盖度明显下降,
优良牧草比例逐年减少,有些地方还采用焚烧草地灌
木林来扩大草场,破坏了其生态系统结构,使众多的
鸟兽消失,虫鼠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加剧了三
江源区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4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保育对策
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我
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国家林业局和青
海省于2000年5月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由
3.18×10’蛔2调整为1.52×10’km2)。2005年1月国务
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
体规划》,确定国家将投资约75亿元用于三江源自然
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小康。到2010年的主
要任务是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封山育林、沙
漠化防治、湿地保护和黑土滩治理,鼠害治理,水
土流失治理,生态移民,解决饮水问题等。同时,
建设草地保护配套工程与森林草原防火、保护区管
理设施,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工增雨、
科技支撑与生态监测能力。
三江源区是以保护湿地及其水资源为主要目的。
湿地在三江源区的维持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以及
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和作用尤为突出。
根据三江源区湿地的退化机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
提出以下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4.1从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战略定位出发,保护和建设
生态环境
建立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社区积极参与、自然保
护区管理机构有机协调和指导,采取共同管理、利益
共享的生物区域保护管理模式。
由于三江源区是以“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为主
要保护对象,以维护大江大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为主要
目的,三江源地区的湿地保护必须采取大范围、全流
域的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河流、湖泊与沼泽等与周围
的草原、草甸、森林生态系统相互联系,三江源湿地
功能的发挥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周边的生态系统。应将三江源区作为一个大
的生物地理区域,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
护的前提下,按照当地资源特点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
护同步发展的要求,由当地政府主导、社区积极参与、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有机协调和指导,采取共同管理、
利益共享的生物区域保护管理模式,最终建成一个多
功能、高效益、开放式的高标准自然保护区网络和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理单元。
其核心为:1)构建生物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将
整个三江源地区作为一个生物地理区域,其中,把保
护对象相对集中,生态系统极端脆弱,自然性较强,
还未遭到严重破坏或未严重退化的区域划为自然保
护区,作为生物区域的核心部分。把保护区建设纳入
地方社会发展计划;保护区主要负责核心区域的建设
与管理,对其它区域的建设以地方政府为主,由各级
政府按照共同遵守的准则对其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
复和重建,共建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2)实行
主动和开放式管理。“自上而下”的策略即政府下达保
护计划,与“自下而上”的程序结合起来,即当地社区
和其它群体能够拥有和实行他们的发展目标。由政府
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产业政策和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坚决杜绝可能对自然环境、自然
资源和自然景观造成破坏或不利影响的生产经营活
动。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近期和长远利益,因
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区内不同的自然
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各得其所、各占其
位;.发挥各自主体功能的镶嵌体。3)突出重点、分层
建设。区域建设以保护为重点,保护对象相对集中、
自然属性较完整或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带以封为主、减
少干扰、休养生息;生态系统退化区域采用计划放牧、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控制鼠害等手段科
学治理,遏制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逐步
恢复其生态功能。
万方数据
生态科学 25卷
4.2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
湿地生态系统是生产力较高的系统类型,湿地
周边地区是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对湿地的开
发利用,有的涉及到了其支撑系统,如侵占河床,
采挖河床、修电站、放牧等。有的涉及到了水体,
如污染、灌溉、排水等。有的涉及到了生物体如渔
业等,任何层次上的利用不当,均会造成湿地或其
功能的丧失。
由于三江源区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系统
的脆弱性,应以保护其生态功能为首要目的,经济功
能才是其次,因而认为应以不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为原
则。据研究,该地区的牧草利用效率不超过50%为
宜⋯。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和放牧强度,发展人工
草场。根据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原理等
来指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湿地植被恢复
由于人口和牲畜的增加,湿地周边区域草场过牧
严重,草场过牧带来的结果是土地沙化,鼠害频发,
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性循环。为了解决放牧问题,有
些湿地甚至出现了开沟排水的现象,导致了湿地面积
大幅萎缩。在冰川雪山的雪线以下,由于放牧导致植
被退化,严重影响了高寒沼泽草甸的水源涵养功能。
为了缓解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在湿地退化严重的区域
进行退牧还泽、还革工程,逐步恢复原有湿地生境。
对核心区之外已经丧失的湿地,还可以采取人工
措施进行蓄水,恢复湿地环境。湿地的人工恢复是一
个综合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填沟
蓄水工程,把以前挖沟排水的地区重新恢复:二是通
过恢复植被,增加植被和土壤的蓄水功能。湿地恢复
工程的实施,将会逐步恢复三江源的湿地面积,改善
周边草场的植被状况。
4.4湿地区域的沙漠化防治
据调查,三江源区的沙化及潜在沙化土地面积占
总面积的20.6%。沙化侵吞了草场,阻碍了畜牧业生
产的发展,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破
坏作用。因此,必须在核心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
广泛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在高海拔地区,不适合人工
植树种草来恢复植被,只能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建
立围栏,进行封沙育草,通过减少人畜活动,改善局
部地区生态条件,逐年恢复原生植被来遏制沙漠化进
程,恢复原有生境。
4.5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和围栏封育技术、集水和节水
技术、牧草及牲畜品种改良技术、太阳能和风能的储
存利用技术等先进的实用技术。加快实施草原畜牧业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畜产品商品率,走畜牧业
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因此,要大力普及畜牧业科普知
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牧民的科学养畜和商品意
识,加快科技成果的全面推广。
组织科技力量,实施改造“黑土滩”草场,建立
稳定高产的人工草地,尽快解决草畜季节不平衡的问
题。充分发挥3S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建
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
高寒生态系统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要建立健全科学研
究和技术推广队伍,引进吸收国外科技成果,吸取国
际先进经验,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促进生态
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Ill李迪强,李建文.2002。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44.73.
12l周兴民.2001.中国嵩草草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20.222.
f3l陈桂琛,黄志伟,卢学峰,等.2002.青海高原湿地特征
及其保护[J】.冰川冻土,24(3):254.259.
【41 CostanzaR,d’ArgeR,GrootR,eta1.1997.Thevalueofthe
world’secosystemeⅣicesandnaturalc印ital[J].Ⅳam他,
387:253.260.
【5J DailyGC(ed).1997.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 ndence
onnaturalecosystems[M】.WashingtonD.C:IslandPress.
102.105
【6l DeGmotRS,WiIsonMA,BoumallsRMJ.2002.A
typologyformeclassification,descriptionandvaluaof
ecosystem缸nctlons,goodsandservices[J】.上_co如gfc口,
Z弛D刀Dm蛔.4l:393-408.
171谢高地,鲁春霞,冷允发,等.2003.青藏高原生态资产
‘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18(2):189—196.
【8l 李文华,欧阳志云.2002.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M】.北京:气象出版社.1.22.
【9l 刘敏超,李迪强,栾晓峰,等.2005.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4(1):
40-43.
f10l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
[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8.
【1ll《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2002.三江
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83.88
万方数据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作者: 刘敏超, 李迪强, 温琰茂, LIU Min-chao, LI Di-qiang, WEN Yan-mao
作者单位: 刘敏超,LIU Min-chao(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广东海洋大学
,湛江,524088), 李迪强,LI Di-qiang(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 温琰茂,WEN Yan-mao(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广州,510275)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6,25(1)
被引用次数: 4次
参考文献(11条)
1.李迪强;李建文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2002
2.刘敏超;李迪强;栾晓峰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期刊论文]-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5(01)
3.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2002
4.谢高地;鲁春霞;冷允发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3(02)
5.De Groot R S;Wilson M A;Boumans R M J 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description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goods and services[外文期刊] 2002(3)
6.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1997
7.Costanza R;dArge R;Groot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外文期
刊] 1997(6630)
8.陈桂琛;黄志伟;卢学峰 青海高原湿地特征及其保护[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2(03)
9.周兴民 中国嵩草草甸 2001
1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2002
11.<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张祖陆.辛良杰 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特征及其生态经济损失评估[会议论文]-2006
2. 任洪启 热红外测量海表面温度中的ε修正[期刊论文]-海洋技术2003,22(3)
3. 李建勇.陈桂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系框架整合的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04,23(2)
4. 张雪英.黎颖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04,23(3)
5. 牟莹.岳胜辉 浅议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会议论文]-2007
6. 杜群.张萌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政策现状和问题[会议论文]-2004
7. 张式军.曹甜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会议论文]-2007
8. 刘兴土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保育策略探讨[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4)
9. 林桂兰.孙飒梅.曾良杰.庄世坚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台湾海峡
2003,22(2)
10. 黄韦艮.毛显谋.张鸿翔.史爱琴 赤潮卫星遥感监测与实时预报[会议论文]-1998
引证文献(4条)
1.聂忆黄.龚斌.李忠 青藏高原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变化规律[期刊论文]-地学前缘 2010(1)
2.聂忆黄.龚斌.李忠 青藏高原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变化规律[期刊论文]-地学前缘 2010(1)
3.徐新良.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 30年来青海三江源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8(4)
4.刘安花.李英年.张法伟.薛晓娟 海北高寒湿地地气长、短波辐射的季节变化特征[期刊论文]-草地学报 2007(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601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