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全 文 :第 34卷 第 3期 生 态 科 学 34(3): 1319
2015 年 5 月 Ecological Science May 2015

收稿日期: 2015-01-05; 修订日期: 2015-02-21
基金项目: 国家星火计划(2013GA78001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75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2781429)
作者简介: 唐以杰(1972—), 男, 广东饶平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E-mail: tyj@gdei.edu.cn
*通信作者: 安东,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E-mail: 2740979771@qq.com

唐以杰, 安东, 方展强, 等.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3): 1319.
TANG Yijie, AN Dong, FANG Zhanqi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avy metal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Sonneratia apetala and
Kandelia candel communities on Jiazhou Island, Zhuhai, China[J]. Ecological Science, 2015, 34(3): 1319.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
的比较研究
唐以杰 1, 安东 2,*, 方展强 3, 陈康 1, 陈思敏 1, 卢小圣 1, 罗丽芬 1, 陈晓芬 1, 黄慧娟 1
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2.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东 珠海 519000
3.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 为了解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以期为其科学引种和合理规划滩涂红树林造林提供科学
依据, 选取珠海夹洲岛两片恢复背景和林龄相同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人工林, 比较
研究裸滩和两种人工林土壤、两种红树植物体和林区内 3 种不同生活型底栖动物体内 Cd、Pb、Cr、Cu、Zn 的含量。
结果发现: (1)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中仅 Cr 含量略低于秋茄人工林, 其余 4 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秋茄人工林。(2)5 种重
金属在无瓣海桑体内含量的加权平均值大小排列为: Zn > Pb > Cu > Cr > Cd, 而秋茄为: Zn > Cu > Cr > Pb > Cd。(3)无
瓣海桑对 Pb、Cu 和 Zn 的累积量高于秋茄, 而对 Cd 和 Cr 的累积量低于秋茄。(4)无瓣海桑对 5 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
大小排序为: Pb > Cd > Cu > Zn > Cr, 而秋茄为: Cd > Cu > Zn > Cr > Pb。无瓣海桑对 Pb 的富集能力最强, 对 Cr 的富
集能力最弱; 而秋茄对 Cd 的富集能力较强, 对 Pb 的富集能力最弱。(5)植食性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重金属的含
量与红树植物叶子同一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1), 而底表类中国耳螺 (Ellobium chinense)和底栖类褐蚶
(Didimarca tenebricum)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林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1)。这些表明了外来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不同于乡土红树植物秋茄 , 人工林区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与沉积环境中
重金属含量有关, 而且还与底栖动物自身的生活型和食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无瓣海桑; 秋茄; 重金属; 吸附能力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5)03-013-07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avy metal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Sonneratia
apetala and Kandelia candel communities on Jiazhou Island, Zhuhai, China
TANG Yijie1, AN Dong2,*, FANG Zhanqiang3, CHEN Kang1, CHEN Simin1, LU Xiaosheng1, LUO Lifen1, CHEN Xiaofen1,
HUANG Huijuan1
1.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303, China
2.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Zhuhai Qiao-Dangan Island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rational planning of mangrove afforestation in
intertidal regions,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compare the heavy metal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exotic mangrove species
14 生 态 科 学 34 卷

Sonneratia apetala and an indigenous species Kandelia candel. The study region is located at Jiazhou in the Qi’ao Island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Six-year-old Sonneratia apetala and K. candel artificial
mangroves with similar restoration backgrounds, and a naked tidal flat without vegetation and within 20 m of the forested
areas,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ites. The Cd, Pb, Cr, Cu, and Zn contents in samples taken from the soil in the two plantations
and the naked tidal flat, the two mangrove plant types, and three different macrofauna found in the mangrove plantation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Cr content of the soil from the Sonneratia apetala plantation was only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oil from the K. candel planta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other four heavy metals in the
Sonneratia apetala plantation soi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K. candel plantation soil. (2) The weighted average value
rank order for the five heavy metals in Sonneratia apetala soil was Zn > Pb > Cu > Cr > Cd, while the K. candel average
value rank order was Zn > Cu > Cr > Pb > Cd. (3) The cumulative amounts of Pb, Cu, and Zn in Sonneratia apetala tre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K. candel, while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Cd and Cr in Sonneratia apetala were lesser than those
in K. candel. (4) The accumulation index rank order for the five heavy metals in Sonneratia apetala was Pb > Cd > Cu > Zn >
Cr, whereas in K. candel it was Cd > Cu > Zn > Cr > Pb. This showed that Sonneratia apetala strongly accumulated Pb, but
was least able to take up Cr, whereas K. candel strongly accumulated Cd, but was least able to take up Pb. (5)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herbivorous Sesarma plicata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mangrove plant leaves (p < 0.01), while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bottom dwelling Ellobium chinense and benthic
Didimarca tenebricum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the forest soils (p < 0.01). Thes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heavy met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exotic mangrove species Sonneratia apetala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indigenous mangrove species K. candel.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the macrofauna we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but we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forms and feeding habits of
the macrofauna.
Key words: Sonneratia apetala; Kandelia candel; heavy metal; adsorption capacity
1 前言
随着对红树林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优先
抢救珠江口周围重要红树林, 推进珠江口湿地保
护圈建设已列为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生态建设的一
项重要内容。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 广东珠海淇
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引进种植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为主, 成功营造人工红树林约
600 hm2, 该片红树林也是国内人工恢复面积最大
的一片红树林和全国少有的紧靠城市中心区的红
树林之一, 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红树植物基
因库和鸟类栖息地。然而, 同乡土红树植物比较,
无瓣海桑在吸附重金属方面的能力如何却鲜有报
道[1–3]。已有的个别报道也因采样地点不同, 或因
恢复背景、红树林龄不同, 而造成研究结果没有可
比性, 本研究选取珠海夹洲岛林龄和恢复背景相
同 , 而且相邻的两片无瓣海桑和秋茄 (Kandelia
candel)人工林, 比较它们在吸收重金属 Cd、Pb、
Cr、Cu 和 Zn 方面的能力, 以期为人工红树林生态
系统的保护、管理以及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提供科
学依据。
2 研究地概况
珠海夹洲岛在珠海香洲东北部 17 km, 淇澳岛
西北 220 m, 南距大陆 5.2 km。属于低纬度亚热
带季风区, 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 22.4 ℃, 最冷
月 1 月的平均气温 15.3 ℃, 最热月 7 月的平均气
温 28.3 ℃; 年平均降雨量 1700—2200 mm, 东风
为常向风, 空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潮汐属
不正规半日潮, 平均高潮位 0.17 m, 平均低潮位
0.14 m, 水质比较清洁; 土壤属于滨海盐渍草甸
沼泽土[4]。
3 样品采集、处理和测定
3.1 植物、动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珠海夹洲岛选取两片相邻的、恢复背景相
同、林龄均为 6 年的无瓣海桑和秋茄人工林, 每片
人工林沿着潮间带由低到高分别设置 6 个采样点。
同时 , 在两片人工林中间隔开的裸滩处 , 也沿着
潮间带由低到高分别设置 6 个采样点。植物样品
的采集的方法是: 在每个采样点内随机采取各个
树种的叶、幼枝、多年生枝、地上呼吸根(无瓣海
桑)、板状根(秋茄)等; 利用对角线法挖取 3 个 1 m×
1 m×1 m 小样方的根系, 分大根(d ≥2 cm)、中根
(2 cm>d>0.2 cm)、细根(d ≤0.2 cm)进行采集。根据
对每个群落胸径和树高的调查结果, 选择各群落的
标准木一棵将其伐倒, 测定其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
物量。同时, 在 2 个红树群落内的各采样点, 从低潮
3 期 唐以杰, 等.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15

滩向高潮滩, 用取土器采集 0—30 cm 表层土壤 1—
2 kg 混合土样, 并以裸滩的土壤作为对照。动物样
品采用 0.5 m2 正方形定量样框, 每个站位取 2 个样
框, 先捡出框内底表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和
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e), 再挖至 30 cm 深的
底泥, 用 1 mm 孔径筛在水中筛出底泥内的褐蚶
(Didimarca tenebricum)。
3.2 样品处理
3.2.1 土壤样品处理
采集的土壤样品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 剔除
其中的大石块及植物残骸, 每份样品采用四分法
取 30—50 g左右 , 置于塑料薄膜上用玻璃瓶进
行压碎(所使用的材料都经过硝酸浸泡), 通过细
纱绢进行筛选。然后称取0.1 g的土壤样品, 置于
50 mL消化罐中 , 并加入4 mLHNO3(优级纯 )和
1 mL的H2O2(30%, 优级纯)及0.4 mL的HF后放入
微波消解萃取系统, 在800 w条件下消解6 min, 温
度上升至120 °C后, 保持该温度1 min。然后在800
W功率下, 消解7 min, 温度由120 ℃上升至190 ℃,
并在190 ℃下消解 20 min。消解程序执行完毕后,
取出转盘冷却至室温 , 在通风橱内缓慢放气 , 将
消解液转移至50 mL的容量瓶中, 用超纯水冲洗
消解罐3—4次, 清洗液均转移至容量瓶中, 最后
定容至50 mL。将定容好的消解液用定量滤纸过滤
至塑胶瓶中, 盖紧。
3.2.2 植物组织样品处理
采集的各类植物样品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次
用蒸馏水洗涤。在102 ℃杀青10 min后, 在70—80 ℃
烘2—3 h至恒重。烘干后的样品置于浸泡过硝酸的
研钵中进行研磨, 过细纱绢, 存贮于密封袋中以备
用。然后称取0.5 g样品, 置于50 mL消解罐中, 并分
别加入4 mL的优级纯的HNO3和1 mL的30%的优级
纯H2O2。将消解罐的盖子拧紧, 放入微波消解仪中,
设置消解时间。在能量800 W下消解6 min, 温度缓
慢上升至120 ℃, 并在120 ℃下连续消解3 min, 然
后用3 min时间, 温度从120 ℃上升至150 ℃并在
150 ℃下, 消解3 min。最后温度从150 ℃上升至
180 ℃并在180 ℃下, 消解15 min。消解程序执行完
毕后, 以下步骤同3.2.1所示。
3.2.3 动物组织样品处理
将动物洗干净, 用工具取出组织并磨浆, 然后
在102 ℃下烘干至恒重, 约2—3 h, 以下步骤同3.2.2
所示。
3.3 样品测定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样品中的 Cd、
Pb、Cr、Cu、Zn 的浓度。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Excel 2010和 SPSS19.0软件进行数
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林地土壤中元素储量按照彭辉
武等[3]的方法计算:
每m2林地土壤中元素储量=每m2表层土壤(0—
30 cm)重量土壤元素含量。
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植物体不同
部位重金属的现存累积量按昝启杰等[5]的方法计算:
富集系数=(植物体内某元素的含量)/(该元素
在土壤中含量)。
植物体不同部位元素的现存累积量=群落各组
分的现存生物量植物体相应组分元素含量。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储量
从表 1可知, 两种人工林土壤中 5种重金属含
量大小依次为 Zn > Cr > Cu > Pb > Cd, 而裸滩为
Zn > Cu > Pb > Cr > Cd, 两种人工林土壤中 5 种重
金属含量均大于裸滩, 说明两种红树群落均能将
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沉积于土壤中, 对整个海湾
江口生态系统重金属起净化作用。比较两种人工
林土壤重金属含量, 发现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中
仅 Cr 含量略低于秋茄人工林, 其余 4 种重金属均
高于秋茄人工林。
表 1 两种人工林林地土壤中 5 种元素含量及储量
Tab. 1 The content and storage of 5 elements in soil of the two kinds of plantations
元素含量/(μg·g–1) 元素储量/(g·m–2) 人工林类型
Cd Pb Cr Cu Zn Cd Pb Cr Cu Zn
秋茄 K. candel 0.94 62.66 90.44 71.09 227.69 0.23 15.19 21.99 17.28 55.50
无瓣海桑 S. apetala 0.99 68.72 90.13 72.53 258.36 0.26 18.09 24.06 19.37 69.28
裸滩 0.73 37.25 32.21 67.46 127.69 0.18 9.03 7.83 16.39 31.12
16 生 态 科 学 34 卷

表 1 还显示, 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中 5 种重金
属储量均大于秋茄人工林。这说明无瓣海桑群落林
下土壤对这 5 种重金属的沉积作用, 要比秋茄群落
林下的土壤强。
3.2 两种红树植物体内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
从表2可见, 各元素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部位
含量不同, 而同种元素在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含
量也不同。如两种植物不同部位的Cu含量多少排
序为, 无瓣海桑: 细根 > 枯枝 > 1年生枝> 大根 > 中
根 > 叶 > 花果 > 多年生枝, 而秋茄: 细根 > 中
根 > 1年生枝 > 大根 > 枯枝 > 多年生枝 >叶 > 花
果。又如Pb, 在无瓣海桑大根中含量为0.23 μg·g–1,
在秋茄大根中含量却为1.60 μg·g–1。从两种植物各
部位元素含量的加权平均值看, 5种重金属在两种
红树植物体内的含量的加权平均值大小排列为 ,
无瓣海桑: Zn > Pb > Cu > Cr > Cd, 秋茄: Zn > Cu >
Cr > Pb > Cd, 这说明不同植物体对不同重金属的
吸收不同。
表 3 为 5 种元素在植物体不同部位的现存
累积量 , 可见同一植物体对不同元素的累积量
不同 , 而同种元素在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累积
量也不同。无瓣海桑对 Pb、Cu 和 Zn 的累积量
要高于秋茄, 而秋茄对 Cd 和 Cr 的累积量要高于
无瓣海桑 , 这表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累积特
性不同。
4.3 两种红树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比较
由表 4 可知, 富集系数随着植物种类、植物
体内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比较 5 元素在植物体内
的富集系数及加权平均值 , 可以看出 , 无瓣海桑
对 5 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 Pb > Cd >
Cu > Zn > Cr, 而秋茄: Cd > Cu > Zn > Cr > Pb。
无瓣海桑对 Pb 的富集能力最强, 对 Cr 的富集能
力最弱,  而秋茄对 Cd 的富集能力较强,  对 Pb 的
富集能力最弱。
表 2 5 种元素在植物体不同部位的含量
Tab. 2 The content of 5 elements in different fractions of mangrove plant
元素含量/(μg·g–1)
种 组分
Cd Pb Cr Cu Zn
大根 0.07 1.60 2.82 10.57 16.67
中根 0.11 3.54 4.10 14.58 43.68
细根 0.36 9.45 9.74 14.94 58.04
1年生枝 0.34 0.94 5.98 12.28 12.99
多年生枝 0.19 0.93 5.90 7.66 7.94
枯枝 1.15 1.09 5.95 8.34 10.23
叶 0.28 0.69 2.98 4.84 31.50
花果 0.33 0.47 1.39 3.71 9.72
秋茄
K. candel
加权平均 0.38 2.57 5.49 10.63 24.30
大根 0.04 0.23 1.82 7.37 17.05
中根 0.10 0.32 1.99 7.37 35.01
细根 0.20 1.88 3.73 26.97 43.44
1年生枝 0.40 30.75 3.75 10.03 28.06
多年生枝 0.08 17.90 3.68 5.96 14.19
枯枝 0.10 30.75 3.75 11.13 35.72
叶 0.18 0.94 1.86 6.50 51.17
花果 0.03 0.71 1.79 6.04 39.04
无瓣海桑
S. apetala
加权平均 0.17 18.83 3.33 10.11 28.72

3 期 唐以杰, 等.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17

表 3 5 种元素在植物体不同部位的现存累积量
Tab. 3 The storage of 5 elements in different fractions of mangrove plant
元素储量/(g·m–2)
种 组分
Cd Pb Cr Cu Zn
根 152.46 4119.24 4703.67 11318.74 33425.44
茎 551.6 971.87 5854.18 9285.27 10230.87
叶 47.04 115.92 500.64 813.12 5292
花果 5.28 7.52 22.24 59.36 155.52
秋茄
K. candel
总量 756.38 5214.55 11080.74 21476.49 49103.83
根 82.73 591.30 1834.73 10149.43 23238.33
茎 401.36 54944.80 7736.56 18767.04 53955.24
叶 27.18 141.94 280.86 981.50 7726.67
花果 0.03 0.71 1.79 6.04 39.04
无瓣海桑
S. apetala
总量 511.30 55678.75 9853.94 29904.01 84959.28

表 4 两种红树植物的富集系数
Tab. 4 Accumulation index of two kinds of mangrove plants
种 组分 Cd Pb Cr Cu Zn
大根 0.07 0.03 0.03 0.15 0.07
中根 0.12 0.06 0.05 0.21 0.19
细根 0.38 0.15 0.11 0.21 0.25
1年生枝 0.36 0.02 0.07 0.17 0.06
多年生枝 0.20 0.01 0.07 0.11 0.03
枯枝 1.22 0.02 0.07 0.12 0.04
叶 0.30 0.01 0.03 0.07 0.14
花果 0.35 0.01 0.02 0.05 0.04
秋茄
K. candel
加权平均 0.40 0.04 0.06 0.15 0.11
大根 0.04 0.00 0.02 0.10 0.07
中根 0.10 0.00 0.02 0.10 0.14
细根 0.20 0.03 0.04 0.37 0.17
1年生枝 0.40 0.45 0.04 0.14 0.11
多年生枝 0.08 0.26 0.04 0.08 0.05
枯枝 0.10 0.45 0.04 0.15 0.14
叶 0.18 0.01 0.02 0.09 0.20
花果 0.03 0.01 0.02 0.08 0.15
无瓣海桑
S. apetala
加权平均 0.17 0.27 0.04 0.14 0.11

4.4 两种人工林林地 3 种底栖动物重金属含量
从表 5 可以看出, 3 种底栖动物重金属含量要远
远高于红树林土壤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而且,
各元素在同一动物体内的含量不同, 同种元素在不
同动物体内含量也不同, 甚至同种元素在不同人工
林内同一种动物体内的含量也不同, 比如 Cr, 在秋
茄人工林内的褶痕相手蟹体内含量为 5.13 μg·g–1,
而在无瓣海桑人工林内的褶痕相手蟹体内含量为
2.26 μg·g–1。运用 SPSS19.0 对土壤、红树植物和动
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植食
性褶痕相手蟹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红树植物体内
重金属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 尤其同红树植
18 生 态 科 学 34 卷

表 5 5 种元素在 3 种底栖动物体内的含量
Tab. 5 The content of 5 elements in three kinds of macrofauna
元素含量/(μg·g–1)
种 人工林类型
Cd Pb Cr Cu Zn
秋茄 K. candel 7.70 2.87 7.19 143.87 283.56 中国耳螺
Ellobium chinense 无瓣海桑 S. apetala 10.31 3.38 7.07 150.09 319.87
秋茄 K. candel 3.88 0.11 5.13 60.89 116.93 褶痕相手蟹
Sesarma plicata 无瓣海桑 S. apetala 2.23 0.17 2.26 72.02 129.69
秋茄 K. candel 5.19 1.20 3.70 76.35 84.38 褐蚶
Didimarca tenebricum 无瓣海桑 S. apetala 6.04 1.29 3.50 79.93 106.06

物体叶子的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底
表类中国耳螺和底栖类褐蚶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说明同一动物对不同重
金属的吸收不同, 不同生活类型动物对同种元素
的吸收量与该动物生活习性和环境中重金属含量
有关。
5 讨论
5.1 两种红树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红树林湿地, 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特性, 如具有
发达的根系、富含有机质、Fe、S 等, 使得其较一般
潮滩更易于富集重金属[6–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人
工林土壤中 5 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大于裸滩(表 1), 这
进一步证实了红树群落能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沉
积于土壤中, 对整个海湾江口生态系统重金属起净
化作用。同时, 从表 1 和表 3 对照比较可知, 两种人
工林土壤储量要远远高于红树植物体内重金属现存
累积量, 这也证实了就整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而
言, 红树林底泥是重金属主要的储存库, 红树植物
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少[9–10]。从表 1 还可见, 无瓣海桑
人工林土壤 5 种重金属储量均大于秋茄人工林。这
说明无瓣海桑群落林下土壤对重金属的沉积作用,
要比秋茄群落林下的土壤强。这可能与无瓣海桑的
速生性, 人工红树林湿地的重金属储积库形成较快
有关。
比较5种元素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富集系数
以及加权平均值(表 4), 可以看出, 两种红树植物
对同一元素的富集系数差异较大, 同一植物体不
同部位对同一元素的富集系数也差异较大。无瓣
海桑对 Pb的富集能力最强, 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弱,
而秋茄对 Cd 的富集能力较强, 对 Pb 的富集能力
最弱。这进一步证实了红树植物对重金素的富集
系数因植物种类、植物体内部位而不同。近年来,
人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处理技术由于其高效、易
操作、无副作用等优点, 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们的
青睐[11]。Yim[12]在实验中还发现, 桐花和木榄混交
林对重金属废水的净化效果比单一纯林好。因此,
根据实验样地受污染情况, 筛选重金属净化效果
好的红树植物及搭配方式, 对净化整个海湾及珠
江口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1]。
5.2 两种红树群落对林地 3 种底栖动物重金属含量
的影响
从表 1, 2 和 5 对照可见, 3 种底栖动物重金属含
量要远远高于红树林土壤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这是由于这些底栖动物较固定地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沉积物中, 或直接以沉积物中的有机颗粒为食, 可
从啃食植物凋落物而吸收重金属, 也可因暴露在含
重金属的环境中通过体表吸附和表面膜渗透等方式
吸收重金属[13]。因此, 红树林区的一些底栖动物可
能比其他类型滩涂底栖动物富集更多的重金属。从
表 5 可见, 同种元素在不同人工林区内的同一种动
物体内的含量明显不同, 植食性褶痕相手蟹体内重
金属的含量同红树植物体叶子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
不同红树植物叶子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差异, 可影
响到以红树叶子凋落物为食的植食性相手蟹体内重
金属的含量。而底表类植食性中国耳螺和底栖类滤
食性褐蚶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呈正相关, 说明不同
红树林群落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差别, 也可影
3 期 唐以杰, 等.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19

响到林区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可见, 不同
底栖动物重金属的含量不仅与沉积环境中重金属的
含量有关, 而且还因底栖动物生活型和食性的不同
而明显不同[14]。利用底栖动物重金属含量与红树群
落的相关性, 筛选指标种建立早期的警告系统来评
估红树林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压力, 应该是可
行的。
参考文献
[1] 王仁恩, 杨文杰, 张钰, 等. 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吸附重
金属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4): 2037–2038,
2197.
[2] 朱颖 , 吴纯德 , 叶健 , 等 . 淇澳岛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重金属含量相关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11):
95–98.
[3] 彭辉武, 李钊, 李瑞良, 等.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对重金属
吸附能力的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 2013, 9: 15–18.
[4] 管伟, 廖宝文, 邱凤英, 等. 利用无瓣海桑控制入侵种互
花米草的初步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9, 22(4):
603–607.
[5]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与
海桑群落的重金属累积和循环[J]. 环境科学, 2007, 23(4):
81–88.
[6] HARBISON P. Mangrove muds-a sink and a source for
trace metals[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86, 17(6):
246–250.
[7] ALONGI D M, TZNER J P, TROTT L A, et al. Rapid
sediment accumulation and microbialm ineralization in
forests of the mangrove Kandelia candel in the Jiulongjiang
Estuary, China[J].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5, 63(4): 605–618.
[8] GUO T Z, DELAUNE R D, PATRICK W H. The influence
of sediment redox chemistry on chemically active forms
ofarsenic, cadmium, chromium and zinc in estuarine
sediment[J].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1997, 23(3):
305–316.
[9] 郑文教, 林鹏. 深圳福田白骨壤群落 Cr、Ni、Mn 的累积
及分布[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7(2): 139–144.
[10] TAM N F Y, WONG Y S.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 simulated mangrove system treated with
sewage[J]. Hydrobiologia, 1997, 352(1): 67–75.
[11] 程皓, 陈桂珠, 叶志鸿. 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
进展[J]. 生态学报, 2009, 29(7): 3893–3900.
[12] YIM M W, TAM N F Y. Effects of wastewater-borne
heavy metals on mangrove plants and soil microbial
activities[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99, 39(1):
179–186.
[13] 王宏镔, 束文圣, 蓝崇钰. 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
与展望[J]. 生态学报, 2005, 25(3): 596–605.
[14] 马丽, 蔡立哲, 袁东星. 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
研究进展[J]. 台湾海峡, 2003, 22(1): 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