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花荷引种试验研究



全 文 :第 27卷第 2期
2000年 6月
湖 南 林 业 科 技
Journal of Hunan Forest ry Science &Technology
Vol.27 No.2
Jun.2000
文章编号:1003-5710 (2000) 02-0021-05
红花荷引种试验研究
曾介凡 , 钟智群 , 张志海 , 曾宪兵
(湖南省株洲市林科所 , 株洲 412002)
摘 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视 , 引种和开发新的园林绿
化树种更显重要 。红花荷的引种驯化试验成功 , 为我省园林绿化提供了一个新的优良
树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红花荷;引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S792.04   文献标识码:B
红花荷 (Rhodoliachampionit Hookf.), 又名红苞木 、萝多木 , 系金缕梅科红花荷亚科红
花荷属植物 , 为常绿阔叶乔木 。该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 、 广西及其沿海岛屿的山地阔
叶林中 , 具有材质好 、干形直 、生长快 、树形美 、花色艳 、 花期长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 , 是
优良的用材及园林绿化树种。我所于 1987年开始进行红花荷引种驯化试验工作 , 目前该树
种在试验点长势良好 , 并已开花结实。现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我所于 1987年 1月 15日从广西柳州引进二年生红花荷实生苗 81株 , 苗高 0.8-1.2m ,
地径 0.7-1.3cm , 苗木粗壮 , 长势旺盛。引种时采取剪叶 、 喷水 、 裸根湿稻草包扎 , 外包
塑料薄膜等技术处理 , 1月 20日栽植完毕 。
试验点设在株洲市林科所 , 海拔 90m , 南坡 25°。土壤为砂页岩红壤 , 土层厚度 0.6-
1.0m , 含半风化成土母质碎块 10-30%, 土壤 PH 值 5.5。全垦整地 , 株行距 1.5×2.0m 。
种植穴 35×35×35cm 。1987-1989年每年除草抚育 1-2次 。1991年春隔行移出 1行 , 株
行距保持 3.0×2.0m , 物候期及生长量采用固定 5株观察法。
2 原产地与试验点自然条件对比
(1)地理位置。原产地为广西柳州市 , 东经 109°25′, 北纬 24°20′;试验点株洲市位于
收稿日期:1999-12-24;修订日期:2000-04-28
东经 113°9′, 北纬 27°50′。
(2)气候。原产地为南亚热带气候 , 冬季短而温暖 , 试验点为中亚热带气候 , 冬季相对
较长而寒冷 (详见表 1)。
表 1 原产地与试验点气候情况对比
地点 年均气温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1月平均气温 年日照 (h) 年降雨量 (mm) 相对湿度
柳州 19.3℃ 38.6℃ -5℃ 9.1℃ 1375.7 1748.0 79%
株洲 17.6℃ 40.5℃ -8℃ 5.5℃ 1627.9 1346.2 79%
  (3)土壤与海拔。原产地与试验点均属丘陵地区 。原产生土壤为酸性至微酸性砂页岩
红壤 , 土层厚 0.8-1.0m , 海拔 200m ;试验点土壤为酸性砂页岩红壤 , 土层厚 0.6-1.0m ,
海拔 90m 。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情况
(1)成活率和保存率 。红花荷引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为 100%, 保存率为 96%, 林分生长
情况良好 。1990年 , 试验林平均树高 3.19m , 平均胸径 2.8cm , 平均冠幅 1.9m , 林分基本
达到郁闭 。为了保证试验林的正常生长 , 1991 年春我们采取隔行移出的办法稀疏林分 , 试
验林最后保存 45株 , 保存率 55.6%。
(2)生长期 。1988-1995年我们对试验林连续进行物候期观察 , 发现红花荷芽萌动期
成规律性变化 , 从 1988年 2月下旬开始萌动 , 以后逐年推迟并稳定在 3月中下旬 (详见表
2)。
表 2 红花荷芽萌动期变化情况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2月 23日 2月 27日 3月 2日 3月 12日 3月 25日 3月 27日 3月 24日 3月 19日
  试验林年高生长分为两年阶段 , 第一阶段为 4月初一 8月中旬 , 此期生长量占全年生长
量的 72.2%-85.7%, 是红花荷的主要生长阶段;8月下旬开始生长锐减 , 并出现顶芽和花
芽;9月份基本停止生长;9月底开始第二阶段的生长 , 10月进入高峰期 , 11月中旬出现顶
芽 , 全年生长结束。第二阶段的生长量只占全年生长量的 14.3%-27.8%。
(3)年均生长量 。据观测 , 红花荷试验林年均生长较快 , 1987年定植当年高生长为
42.6cm , 胸径为 0.5cm;以后生长逐渐加快 , 从 1993年开始 , 年均高生长达到 90cm 以上 ,
年均胸径生长达到 1.1cm , 年均单株材积生长达到0.00396m3;1987-1995年九年平均年高
生长量为 74cm , 平均年胸径生长量为 0.92cm , 平均年材积生长量为 0.00254m3 (详见表
3)。按现有种植密度计算 , 每公顷蓄积量达到 37.785m3 , 而且年均材积生长量仍呈逐年提
高趋势。
22             湖 南 林 业 科 技           第 27卷
表 3 红花荷试验林年均生长量

年均
生长量
1987 199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平均
H (cm) 42.6 53.2 56.6 74.8 78.5 83.5 90.0 95.3 91.5 74.0
D 胸 (cm) 0.5 0.6 0.7 1.0 1.0 1.1 1.1 1.2 1.1 0.92
V 单 (cm3) 3.41-6 1.509-5 5.345-4 9.67-4 1.64-3 2.78-3 3.96-3 5.85-3 7.20-3 2.54-3
  (4)生长量抽样统计检验。为了检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 我们分别于 1990年和 1995
年对试验林的高 、 径生长进行了每木调查 , 1990 年试验林平均高为 3.19m , 平均胸径为
3.4cm;1995年平均高为 7.71m , 平均胸径为 9.6cm 。1990年和 1995年固定 5株观察数据
如表 4。
表 4 红花荷试验林固定 5株生长量
时间 项 目 1 2 3 4 5 平均
1990
H (m) 3.18 3.33 3.40 3.25 3.19 3.27
D (cm) 3.4 4.1 4.4 3.6 3.5 3.8
1995年 H (m) 7.57 7.74 7.77 7.64 7.58 7.66
D (cm) 8.9 9.5 9.7 9.3 9.1 9.3
  根据数理统计总体平均数假设检验中的小样本检验方法 , 我们可以检验固定 5株观察数
据是否与每木调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视 5%为小概率 , 假设固定 5株观察数据与每木
调查数据无显著差异 。根据表 4我们可以得出 1990 年固定 5 株观察高生长的标准差为
0.084 , 胸径生长的标准差为 2.079;1995 年固定 5株观察高生长的标准差为 0.082 , 胸径
生长的标准差为 2.122。根据小样本检验方法 , 得出 t90H 为 1.905 , t90D为 2.079 , t95H
为1.220 , t95D 为 2.122 , 由 a =0.05 , f =5-1 =4 , 得 ta =2.776 , 因为 t90H 、 t90D 、
t95H 、 t95D均小于 ta ,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固定 5 株观察数据与每木调查数据无显著差异 ,
即固定 5株观察数据可以代表整个试验林的数据 。
3.2 开花结实情况
(1)始花年龄。试验林营造后第三年 , 即 1990年春开始开花 , 此时树龄为 5年 。开花
株数 9株 , 占试验林总株数的 11.5%。6 年生时 (1991年), 开花株数达 29 株 , 占总株数
的 37.2%。7年生时 (1992年), 开花株数为 41株 , 占总株数 (45株)的 91.1%。以后每
年开花株数稳定在 90%以上 。从始花年龄看 , 原产地实生苗 4-5年始花 , 引种试验林比原
产地推迟 1-2年始花。
(2)花芽分化期 。据观察 , 每年 6月前后 , 可见当年生春梢上产生花芽点 , 到 8月中旬
前后形成花芽。由此可见 , 花芽是在当年生春梢上进行分化的 , 分化期可能在 5-8月有效
积温最高的时期 。
(3)花期与果期 。据观察 , 试验林红花荷始花期为 2月下旬 , 盛花期为 3月上旬至 4月
下旬 , 终花期在 5月中旬 , 整个花期约 80d左右。单花开放时间 7-15d不等 , 单株开花最
长可达 60d之久 。果熟期为 10月上旬至 11月中旬。与原产地红花荷开花结果情况 (详见表
5)比较 , 可以发现红花荷引种到试验点后有以下几种变化 。
23第 2期          曾介凡等:红花荷引种试验研究            
表 5 红花荷原产地与试验地开花结果比较
地点 花  期 花序 (cm) 花序梗 (cm) 花瓣 (cm) 果熟期 果序径 (cm)
柳州 12月-4月约 120d 3.0-4.0 2.0-3.0 0.7×3.0 9-10月 2.5-3.5
株洲 2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 、 约 80d 4.0-5.5 1.5-3.0 0.9×3.3 10月-11月 2.0-2.5
  第一 , 花期缩短 , 整个花期推迟。主要原因可能是试验点 12-2月份有效积温不足 , 虽
然能抽发花苞待放 , 但因积温不足 , 缺乏能量而不能开放。到 2月下旬 , 有效积温得到满足
时 , 花苞才膨大开放 。此外 , 引种试验林为幼林初花期 , 一般来说 , 花期比盛花年龄相对要
短一些 。因此 , 我们可以认为 , 随着树龄的增大 , 试验地红花荷的花期有可能逐步延长 。第
二 , 试验地花序径及花瓣的长 、宽均略高于原产地 , 说明试验地红花荷比原产地开得大而鲜
艳。其原因可能是花期缩短 , 开花数量相对减少 , 养分相对集中造成的。
3.3 抗逆性
(1)抗寒性 。试验表明 , 红花荷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 除引种当年 (1987年冬)因出现
冬梢生长 (长 3-5cm)而受到冻害外 (受害率 70%), 以后再未出现过冬梢生长和冻害情
况 , 每年基本在 11月中上旬形成冬芽安全越冬。1989年元月 11-23月 , 试验点连续出现
13d0℃左右的冰冻天气 , 最低气温达-4℃, 红花荷仍未受到冰害。1991年 12 月 27日至
1992年元月 4日 , 试验点又连续出现 7 (d)的冰冷天气 , 最低气温达-7℃, 与红花荷试验
点相距 100多米远的柑桔园的地上部分全部冻死 , 而红花荷只受到轻微冻害。
(2)抗旱性 。红花荷试验地年降雨量比原产地减少 402.2mm , 尤其在夏秋季 , 常出现
连续久晴不雨的天气 , 但红花荷仍能正常生长 , 无异常现象发生。
(3)抗病虫能力 。红花荷抗病虫能力较强 , 但有病虫害发生 。主要病害有侵害根部的镰
刀菌和叶斑病。试验林 1989年有 2株红花荷因镰刀菌侵害根部造成烂根而死亡。叶斑病主
要发生在每年的 5月中下旬新生的嫩叶上 , 危害程度中等 , 发生期较短 , 发生该病的原因主
要是嫩叶易受日灼受伤而引起病菌侵入 。但据我们观察 , 试验林中有个别未发病植株 , 具有
较强的抗病性 , 可作为今后选育抗病无性系的对象。据观察 , 试验林中未发现食叶害虫为害
现象 , 但个别植株有透翅蛾为害当年新梢现象 , 为害期在 5-6月间 。
3.4 繁殖能力
(1)结实能力。红花荷在试验点开花后能正常结实 , 果熟期 10 月上旬-11月中旬 。据
观察 , 试验林林下有大小不一的红花荷幼苗 , 其中最高的达1.8m , 最小的只有 0.2m , 这说
明红花荷试验点产的种子能正常发芽并能育苗。
(2)扦插育苗情况。为解决红花荷种苗短缺问题 , 加大红花荷开发的力度 , 我所于
1999年进行了红花荷扦插育苗试验。本次试验分别采用 ABT6号生根粉 150mg/ L 、 500mg/
L 、 1000mg/L 溶液浸泡或快蘸插穗基部处理 , 以清水浸泡处理作为对照 , 各水平取样 300
株 , 3次重复 , 每次 400株 。10月 20日进行生根成活统计 , 详见表 6 。
24             湖 南 林 业 科 技           第 27卷
表 6 红花荷扦插试验生根成活情况表
处理水平
生根率
 重复数
ABT
150mg/ L
ABT
500mg/ L
ABT
1000mg/ L 清水对照 平均
第一次 (6月) 97.0% 98.0% 99.0% 98.0% 98.0%
第二次 (7月) 93.0% 97.0% 95.0% 94.0% 94.8%
第三次 (8月) 69.0% 71.0% 73.0% 65.0% 69.5%
平 均 86.3% 88.7% 89.0% 85.7% 87.4%
  由表 6可以看出 , 各处理水平的生根成活率以 1000mg/ LABT 生根粉溶液为最高 , 平均
达到 89%, 清水对照最低 , 为 85.7%。但各处理水平间平均生根率无显著差异。说明红花
荷具有较强的生根能力 , 属易扦插成活植物 。但从扦插时间看 , 8月份扦插的成活率相对较
低 , 平均只有 69.5%, 分别比 6月和 7月扦插的低 28.5%和 25.3%, 这说明扦插时间是红
花荷扦插育苗成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 , 据观察 , 提早扦插不仅生根成活率较高 , 而且可
当年抽发新梢 , 平均抽梢长 15cm左右。而 8月扦插的基本无抽梢现象。因此 , 适当提早扦
插 , 可提高红花荷扦插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4 小结
(1)红花荷引种到我市生长正常 , 11 年生平均树高为 7.71m , 平均胸径为 9.6cm , 单
株年均生长量分别为高 H74.0cm 和 D胸 0.92cm , V0.00254m3 。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
(2)开花结实情况好 。花期虽然比原产地推迟和缩短 , 但花比原产地开得大而艳。特别
是该树种开花期弥补了我省绿化树种中乔木 (行道树或庭院绿化树)春季少有开花的缺陷 ,
值得大力推广。此外 , 该树种在试验地能够正常结实 , 种子具有成苗能力 。
(3)红花荷在试验地能适应环境 , 抗逆性较强 , 尤其在抗寒性和抗旱性方面 , 都达到了
预期目的 。
(4)红花荷具有较强的扦插生根能力 , 属易生根植物。这一特性为解决红花荷种苗短缺
和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了保障 。
(5)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志是被引种植物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 并能够正
常生长 、正常开花结实 、 正常繁殖后代 , 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根据我们的试验研究结果 , 这
项引种试验是基本成功的 。该树种在我市及以南地区推广种植有着广阔的前景 。有关该树种
的生物学特性 、 优良单株选育 、育苗技术研究 、 营养元素循环和生物产量分析等还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中国树木志》[ M] .第 2卷 ,红花荷属.
25第 2期          曾介凡等:红花荷引种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