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山红景天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作用分析



全 文 :高山红景天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作用分析
邹外龙,胡振宇
(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 10004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山红景天对快速进入高原的航天科技人员急性高原反应( AMS) 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乘飞机进入高原的航天科技人员 301 例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170 例在进入高原前 7 d以及进入高原后的前 3 d给予
高山红景天 10 g切片泡水饮用,150 mL /次,2 次 /d; 对照组则不服用高山红景天。比较 2 组受试者 AMS 症状评分、
AMS发生率、血氧饱和度( Sa( O2 ) ) 、心率( HR) 及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 2 组 AMS 症状评分在进入
高原后第 3 天较第 1 天有所上升,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第 1,3,5,7 天 AMS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05 或 P < 0. 01) 。2 组受试者进入高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无 AMS的比例逐渐上升;观察组第 3,5,7 天时无 AMS的
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以上 AMS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 组 Sa( O2 ) 在进入高原后第 3 天较第 1 天有所下降,
之后呈逐渐上升趋势;观察组第 3,5,7 天 Sa( O2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 0. 01) ,第 1,3,5,7 天 HR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 P均 < 0. 01) 。进入高原后第 7 天,观察组各项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 < 0. 01) 。观察组
服药期间均未发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 高山红景天泡水饮用能明显减轻快速进入高原的航天科技人员
AMS症状及发病率,且服用方便,安全性好,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景天;高原反应;高原习服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 - 8849. 2014. 30. 016
[中图分类号] R1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 8849(2014)30 - 3348 - 03
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病较急,进展较快,多以头痛、头
晕、耳鸣、乏力、睡眠障碍等症状为主,严重者还可伴有恶心、
呕吐、胸闷、心慌、气短、口唇发绀等,不仅威胁身体健康,还会
成为军队、科研人员等进入高原后完成任务的重要障碍,应引
起临床足够重视。AMS一般发生于进入高原后的 1 ~ 3 d内,
其症状具有自限性,不会给人体带来远期影响,但是,如果不
能有效预防,或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缺氧快速进展,严
重者可发展为高原脑水肿,危及生命。目前,AMS 在临床上
多以预防为主,较为常用的包括低氧预适应、阶梯适应、身体
锻炼、器械辅助以及药物防治等[1],对于快速进入高原的人
群常常出现的 AMS,应用药物防治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依从
性好,因此可行性最佳[2]。高山红景天具有益气活血、通脉
平喘的功效,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更为深入,
并已证实其具有改善睡眠、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增强机体
免疫力等功效[3 - 5]。本研究观察了高山红景天泡水饮用防治
乘飞机由平原进入高原的航天科技人员的 AMS效果,现将结
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 2012 年 7 月乘飞机由北京进入
青海省某试验基地(海拔 3 800 m)的航天科技人员 301 例,均
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均为平原出生,常年居住地海拔≤900 m,
各项体检结果显示身体健康。排除体质量指数(BMI)> 24
kg /m2 者,入组前 1 周内服用防治 AMS 药物者,入组前有严
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者,
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心肺功能疾病者,已知对红景天有
过敏史者。301 例中男 293 例,女 8 例;年龄 23 ~ 52(31. 1 ±
0. 9)岁;BMI 19. 3 ~ 23. 8(22. 16 ± 1. 20)kg /m2。将上述受试
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70 例和对照组 131 例,2 组性别、年龄、
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 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在进入高原前 7 d以及进入高原后的前 3
d给予高山红景天泡水饮用:取 10 g 高山红景天,切片,加入
150 mL的沸水冲泡,待 15 min后饮用,早晚各饮用 1 次;对照
组则不服用高山红景天。
1. 3 观察指标 ①进入高原后第 1 天开始,依据军用卫生标
准 GJB1098 - 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6]每天对
2 组受试者的 AMS症状进行评分,统计第 1,3,5,7 天时症状
评分的变化,分值越高,症状越重。②统计进入高原后第 1,
3,5,7 天 AMS的发生率及程度,按照①中标准进行分度:0 分
为无 AMS,1 ~ 4 分为基本无 AMS,> 4 分为轻度 AMS,> 10 分
为中度以上 AMS。③进入高原后第 1,3,5,7 天采用血氧脉搏
仪检测 2 组受试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④
进入高原后第 7 天依据《高原习服评价指标与方法》检测 2
组受试者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率、脉率、收缩
压、舒张压、血红蛋白和 Sa(O2)水平。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6.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
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珋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
较采用卡方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2 组 AMS症状评分比较 2 组 AMS症状评分在进入高
原后第 3 天较第 1 天有所上升,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
第 1,3,5,7 天 AMS 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 <
0. 05)。见表 1。
2. 2 2组AMS发生率比较 2组受试者进入高原后随着时
·843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Oct,23(30)
表 1 2 组 AMS症状评分比较(珋x ± s,分)
组别 n 第 1天 第 3天 第 5天 第 7天
观察组 170 5. 53 ± 1. 26① 6. 10 ± 2. 13① 4. 13 ± 1. 15① 3. 45 ± 0. 35①
对照组 131 6. 50 ± 2. 01 6. 73 ± 2. 20 5. 50 ± 1. 27 4. 81 ± 2. 03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
间的延长,无 AMS的比例逐渐上升;观察组第 3,5,7 天时无
AMS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以上 AMS 的比例显著低
于对照组。见表 2。
表 2 2 组 AMS发生情况 例(%)
组别 n 时间 无 AMS 基本无 AMS 轻度 AMS 中度以上 AMS
观察组 170
第 1 天
第 3 天
第 5 天
第 7 天
56(32. 9)
95(55. 9)①
129(75. 9)②
147(86. 5)②
103(60. 6)
59(34. 7)
32(18. 8)
17(10. 0)
11(6. 5)
14(8. 2)
9(5. 3)
6(3. 5)
0(0)
2(1. 2)②
0(0)②
0(0)②
对照组 131
第 1 天
第 3 天
第 5 天
第 7 天
36(27. 5)
57(43. 5)
73(55. 7)
81(61. 8)
70(53. 4)
54(41. 2)
36(27. 5)
29(22. 1)
22(16. 8)
8(6. 1)
9(6. 9)
10(7. 6)
3(2. 3)
12(9. 2)
13(9. 9)
11(8. 4)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②与对照组比较,P < 0. 01。
2. 3 2 组 Sa(O2)和 HR水平比较 2 组 Sa(O2)在进入高原
后第 3 天较第 1 天有所下降,之后呈逐渐上升趋势;观察组第
3,5,7 天 S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0. 01),第 1,3,5,
7 天 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 0. 01)。见表 3。
2. 4 2 组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比较 2 组进入高原后第 7
天,观察组各项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 <0. 01),见表 4。观察组服药期间均未发现药物相关性不良
反应。
3 讨 论
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且未经过适应训练的人由平原地
区迅速进入高原地区,或由海拔较低的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
拔地区时,身体为适应气压差、含氧量下降、空气湿度下降等
情况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称为 AMS。当迅速进入缺氧环
境时,人体心、肺、脑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具体
表现为:心肌收缩力较平原地区显著增强,导致心脏负荷增
加,另外,肺泡内气体交换显著加快,肺泡细胞因此而受到不
同程度的损伤,使得机体通气不足,从而导致体内血氧含量显
著下降,脑组织细胞缺氧缺血,同时还伴随血液中乳酸脱氢酶
含量的增加。AMS是急性高原病中最轻的一种,其发病率和
发病程度与个体易感性、海拔高度以及进入速度密切相关,但
表 3 2 组 Sa(O2)和 HR的变化
组别 n
Sa(O2)/%
第 1 天 第 3 天 第 5 天 第 7 天
HR /(次 /min)
第 1 天 第 3 天 第 5 天 第 7 天
观察组 170 76. 23 ± 9. 55 69. 67 ± 11. 04① 83. 25 ± 10. 79① 88. 68 ± 10. 56① 95. 73 ± 11. 04① 96. 23 ± 10. 76① 89. 85 ± 11. 25① 85. 18 ± 8. 33①
对照组 131 74. 96 ± 9. 56 65. 22 ± 14. 23 71. 23 ± 11. 58 76. 02 ± 10. 53 107. 05 ± 11. 28 107. 65 ± 10. 86 107. 10 ± 10. 36 101. 33 ± 9. 86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 < 0. 01。
表 4 2 组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比较(珋x ±)
组别 n 体温 /℃ 呼吸频率 /(次 /min) 脉率 /(次 /min) 收缩压 /kPa 舒张压 /kPa 血红蛋白 /(g /L) Sa(O2)/%
观察组 170 36. 77 ± 0. 34① 16. 16 ± 1. 85① 85. 18 ± 8. 33① 15. 03 ± 3. 20① 8. 34 ± 3. 58① 146. 56 ± 12. 22① 88. 68 ± 10. 56①
对照组 131 37. 25 ± 1. 03 18. 32 ± 3. 22 101. 33 ± 9. 86 16. 88 ± 3. 04 9. 53 ± 2. 12 158. 46 ± 20. 23 76. 02 ± 10. 53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 < 0. 01。
如果预防工作得不到重视,或者发生后未能进行及时而有效
的治疗,可对人群的心理、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影响,还可能会
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危及生命,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使
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AMS的防治措施中,低氧预适应、阶梯适应、身体锻炼等
的疗效均较明显,但是多适用于军队人员,且需要一定的时
间[7],不适用于快速进入高原的人群。对于航天科技人员而
言,这些措施相对耗时耗力,可行性较差;而器械辅助如高压
氧等需要良好的设备和环境,成本较高,个体差异性较大,同
时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口服
药物防治 AMS得到了大多数科研人员及临床医生的青睐,它
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人体对高原低氧的习服能力,还具有
服用方便、成本较低、安全性高、省时省力等优点。
中药防治高原病的研究起源于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直
至目前,中药、藏药以其服用方便、疗效显著以及毒副作用低
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 AMS 的防治[8],并获得临床认可,成为
防治 AMS的首选药物之一。红景天性甘、苦、平,具有益气活
血、通脉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引起的胸痹心
痛、倦怠气喘等症状,早在 2000 多年前高原人群就以它入药
来强身健体,近年来其被现代医学所重新开发和认识。高山
红景天是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苔原带野生植物,其生长
于海拔 1 700 ~ 2 500 m的恶劣环境中(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
凉爽而短暂),因此生命力极强,具有多数植物所没有的特性
和功效。现代研究证实,高山红景天有效成分为红景天苷,其
防治 AMS的作用机制有[9 - 10]:①降低心脏负荷,增强缺血心
脏的泵血功能,改善因缺血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清
除血管垃圾,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血氧饱和度,有效改善
心肌缺氧;②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过程,使机体
整体耗氧速度显著下降,显著增强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同时
增强血液的载氧能力,提高低氧状态下的运动耐力;③其有效
·943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Oct,23(30)
成分红景天多糖可增加脾脏和胸腺质量,并升高相关指数,因
此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对寒冷环境的非特异性和特
异性免疫效应,从而提高人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④具有适应
原样作用,可有效增强机体对寒冷、缺氧等有害刺激的非特异
性抵抗力,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缓解运动疲劳;
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促进作用,即提高冷适应过程中红细胞
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⑥可增强安眠药的催眠作用,有
效改善睡眠。国内一些研究已将红景天用于 AMS 相关症状
的防治中,但相关报道并不多。其中,刘彦山等[11]对反复进
出高原的某部队士官采用高压氧联合红景天胶囊口服的防治
方案,结果显示,与不进行任何干预相比,受试者在第 2 次调
查时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显著升高,说明该方法可有
效预防和改善高原睡眠障碍。何永花[12]将红景天口服液和
氨茶碱分别应用于 AMS 的治疗中,结果显示,红景天治疗组
3 d、5 d时的显效率显著高于氨茶碱组,且不良反应显著降
低,说明红景天可显著缩短 AMS治愈时间,且安全性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泡水饮用可明显减轻缺氧、
寒冷给机体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从而有效预防 AMS的发
生。另外,服用高山红景天的受试者在适应一段时间的高原
缺氧环境后,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好,缺氧初期的症状改善更为
显著,验证了该药的独特作用。
综上所述,高山红景天泡水饮用能明显减轻快速进入高
原的航天科技人员 AMS 症状,降低 AMS 发生率,且服用方
便,安全性好,适合推广应用。该药在改善机体缺氧缺血、抗
疲劳、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睡眠、抗辐射等多个方面均
有良好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运动以及保健医学
等领域。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清俊,詹皓. 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 解放军预
防医学杂志,2013,31(4):373 - 375
[2] 冯英凯,王引虎,张俊才,等. 盐酸苄达明对急性高原反应的即
时预防效果[J]. 中国药业,2010,19(13):10 - 11
[3] 张明发,沈雅琴. 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的抗炎、抗肿瘤和免疫
调节作用[J]. 药物评价研究,2013,36(3):228 - 234
[4] 郑钧丰,陈洁,顾艳艳,等. 红景天苷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
医药,2013,23(12):1386 - 1388
[5] 陈海娟,周晓棉,贾凌云,等. 青海产两种不同种红景天的药理
作用研究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91 - 492
[6] 尹昭云,谢印芝,牛文忠,等. 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6):395 - 397
[7] 潘建,肖海峰,刘福玉,等. 低氧预适应训练在陆航飞行员高原
驻训中的应用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307 - 309
[8] 冯博,刘震,邢雁伟,等. 传统中(藏)药物防治急性高原病研究
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876 - 1880
[9] 祁存芳,黄明玉,李长兴,等. 红景天对低压缺氧损伤大鼠海马
Parvalbum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J].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13,34(3):167 - 172
[10]杨江河,李华,修彬华,等. 红景天苷对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
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
11(11):2026 - 2029
[11]刘彦山,贾敏,药永红,等.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预防高原睡眠障
碍效果观察[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31(4):364
[12]何永花. 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
卫生产业,2011,8(5):65
[收稿日期]
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櫵
2014 - 02 - 15
(上接第 3347 页)管通透水平。治疗后患者的肺部顺应水平
显著上升,血管通透性明显下降,提示改善肺部顺应能力及血
管通透水平是治疗重症肺炎重要的一环。
总之,血必净联合胸腺五肽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明
显改善炎症指标、血气指标以及肺部功能指标,明显缩短病
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红俊,徐俊龙,张剑. 动态监测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意义[J]. 浙江医学,2012,34(12):
1015 - 1018
[2] 秦东春,张钦宪.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烧伤患者血清 CRP和 PCT
水平比较[J]. 山东医药,2012,52(4):90 - 91
[3] 徐建华. 肺炎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17(8):1483 - 1484
[4] Horie M,Ugajin M,Suzuki M,et al.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rocalciton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Am J Med
Sci,2012,343(1) :30 - 35
[5] 张剑,刘宏,张宁,等. 降钙素原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2,22(22):4937 - 4939
[6] 邹喜生.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 IL - 6、IL - 10
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39 - 40
[7] 李永强. 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分析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46 - 847
[8] 李娟娟. 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D]. 新疆医科大
学,2013
[收稿日期] 2014 - 04 - 10
·053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Oct,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