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冬青叶鼠刺卷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全 文 :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2期
收稿日期:2014-11-03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安顺市人民政府、安顺学院联合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A[2012]13号);贵州省教育厅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特
色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编号:黔教高发[2011]278号)资助
作者简介:敖国富 (1982—),男,贵州遵义人,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及森林培育工作。
冬青叶鼠刺卷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敖国富 ,陈 田 ,肖模忠 ,许广人
(安顺学院 农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摘要:针对苗圃培育的冬青叶鼠刺幼苗发生的卷叶病,探讨了冬青叶鼠刺卷叶病特征、发生原因、发生时期
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冬青叶鼠刺;卷叶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47-02
1 引言
卷叶病可在一些蔬菜、果树、油料作物和绿化苗木
中发生,带病植株生长缓慢,影响植株的生物量或果蔬
品质,甚至导致整个植株死亡[1~5]。引起卷叶病的原因
有低温、高温、病毒感染、蚜虫危害和螨虫危害;或生活
在植株上的蚜虫、螨虫与携带病毒共同导致植株发
病[6~10]。试验苗圃培育的冬青叶鼠刺幼苗发生卷叶
病,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因此,需加强冬青叶鼠刺卷
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以培育健壮的冬青叶鼠刺
苗木。
2 卷叶病特征
冬青叶鼠刺卷叶病植株幼叶边缘向叶背中脉卷曲
或幼叶畸形,叶背面有很多缓慢移动的白色斑点;发病
时间长的植株叶背面呈褐色,心叶生长受阻,叶片卷曲
成柱状、较硬、易碎,植株生长矮化。
3 虫体鉴定
将卷叶叶片在解剖镜下(10/20倍)观察白色斑点
为黄色和白色小虫,经安顺学院张玉波老师初步鉴定为
一种蚜虫。其特征为:腹部球形,腹部比胸部大,具腹
管,足三对,先端浅黑色,基部绿色。同一叶片上三种类
型的虫体共存。
4 卷叶病发生时期及分布
4月下旬,平均气温25℃,一年生的冬青叶鼠刺幼
苗部分区域植株发病,幼叶叶背虫体白色,无翅,体长不
足0.5mm;7月初至8月底,平均气温30℃,蚜虫数量
达到高峰期,即500只以上/叶,幼叶叶背虫体为白色和
黄色,黄色虫体体长约1.2mm,无翅;11月中旬,平均气
温11℃,未见成活虫体;当年4月中旬播种培育的幼苗
间隔3~4个月发病。夏季多雨时期,冬青叶鼠刺茎尖
新生幼叶生长速度快,植株卷叶数量少;少雨时期,卷叶
病迅速扩散。在苗圃地,卷叶病发生初期,干燥光照较
强区域最先发生,潮湿阴暗区域发生卷叶病的植株
较少。
新生幼叶发病时,叶背蚜虫数量较多,达100只以
上/叶,叶背褐色逐渐变深时,蚜虫迁移到其他幼叶上至
其数量减少。体长大于1mm以上的黄色蚜虫在新生幼
叶上的数量较少,主要分散分布于卷叶严重叶片内和较
老的正常幼叶叶背,1~6只/叶。
5 卷叶病防治
5.1 化学农药防治
冬青叶鼠刺植株卷叶病发生严重时,喷施1000倍
的20%甲氰菊酯EC(灭扫利)和4.5%高效氯氰菊酯
EW,每隔2d喷一次,连续喷5次,防治效果较好。卷叶
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可以间隔7~10d喷施3000~
5000倍的20%甲氰菊酯和4.5%高效氯氰菊酯预防。
长期施用单一农药时,蚜虫对农药产生抗性,因此,施用
一种防治效果好的农药一段时间后,应更换另一种防治
效果好的农药,或几种农药混合施用。
5.2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昆虫很多,尤其是瓢虫、食蚜蝇、草蛉、
蚜茧蜂和蜘蛛类,对蚜虫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显著[11]。
苗圃内冬青叶鼠刺植株上有一定数量小型红蜘蛛和少
量瓢虫分布,但仍有成片植株发生卷叶病,说明冬青叶
鼠刺卷叶病蚜虫的数量远超过其天敌数量,虽可起到一
定的防治作用,但效果不佳。
5.3 人工防治
冬青叶鼠刺苗木培育时,应适时观察,将刚发生卷
叶病的植株拔掉,集中销毁,并对发病区域喷施上述农
药。定期给苗圃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冬青叶鼠刺
植株新生幼叶快速生长,形成厚革质叶,摆脱蚜虫危害。
冬青叶鼠刺种子条播后,做成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阻
止蚜虫进入。
74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2期
收稿日期:2014-10-27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2011)2053)资助
作者简介:邹序安(1962—),男,贵州松桃人,教授,硕士,铜仁市第二批市管专家,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环境规划教学与植物栽培研究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参考文献:
[1]范向斌.马铃薯蚜虫农药防治效果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4(5):163~164.
[2]雷改平,孙新杰.3%高渗苯氧威防治桃树蚜虫药效试验[J].林业
科技,2013,38(4):54~55.
[3]杨玉石.辣椒卷叶病防治二法[J].湖北植保,2010(3):65~66.
[4]东一,杨海东.马铃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4(9):89.
[5]Thomas P.E.冬油菜在马铃薯卷叶病流行中的潜在作用[J].国外
农学:油料作物,1994(2)39~40.
[6]刘紫霞,王石栓,闫淑芳.葡萄卷叶病的防治[J].河南农业,2013
  (1):23.
[7]董 薇,宋雅坤,吴明勤,等.大樱桃病毒病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
通报,2005,21(5):332~336.
[8]乔 旭,王金召,别 海,等.小麦蚜虫的发生及防治[J].农业科技
通讯,2010(10):138~139.
[9]Nault L.Arthropod transmission of plant viruses:a new synthesis
[J].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7,90(5):
521~541.
[10]沈光华.辣椒苗卷叶病的防治[J].农技服务,2006(4):30.
[11]海茂棠,海 燕,秦 霈.花椒蚜虫防治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
2005,24(5):36~38.
Occurence and Control of Leaf Curl Disease in Itea Ilicifolia
Ao Guofu,Chen Tian,Xiao Mozhong,Xu Guangren
(College of Agriculture,Anshun University,Anshun561000,China)
Abstract:Seedlings of Itea ilicifolia have leaf curl disease during cultivation in nursery.The article introduces
characteristics,causes,occurrence date and control method of leaf curl disease in Itea ilicifolia.
Key words:Itea ilicifolia;leaf curl disease;occurrence;control
博落回根段繁殖技术
邹序安,方小宁,田 丹,王先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554300)
摘要:以野生植物博落回的根为繁殖材料,探讨了博落回植物根的挖取、根段采集、催芽、栽植及管理等博
落回的根段繁殖技术。
关键词:博落回;根段;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48-02
1 引言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别名号
筒杆、山号筒等,为罂粟科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抗旱、
耐寒、耐瘠,适生性强,年生长量大[1~3],具有多种功能,
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极大的野生植物。博落回植物的
根、茎、叶、果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且总碱含量1.7%左
右[4],全株大毒[5],具有抗癌、杀虫、抗菌、消肿等多种功
效[6],是一种药源植物;博落回具有富集磷钾,改善土壤
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熟化的作用[7];博落
回对重金属铜、锌、铅、隔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8]。因
此,博落回植物是一种融药源植物、土壤培肥、污染土壤
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有“植物黄
金”之称[9]。推广利用野生博落回资源,对促进区域经
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高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
率和土地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石漠化治理和经济效益同
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笔者致力于博落回的繁殖、栽培及开发利
用研究,其繁殖技术研究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博落回的
繁殖方法上有种子繁殖和根段繁殖,其根段繁殖技术
如下。
2 博落回根段繁植技术
2.1 博落回根段采集
于2月中下旬,选择性挖取生长年限较短的野生博
落回根兜,尽量多地保留根系量和根的长度,剪去根兜
上的根,将剪去根的根兜栽植于原处,按根的粗细分级
打捆运回,获得用于繁殖的种条。将获得的种条,按3
~5cm长度剪成根段,根据根径粗细及是否有明显芽眼
进行分级分类,20~30根/捆,规范地装入编织袋中,也
可散堆放于苗圃地旁,有芽的根段可直接栽植。
2.2 博落回根段发芽处理
将装有博落回根段的编织袋堆放在背风避阳且有
坡度的地方,喷洒适量的水,保证博落回根段均获得水
分,以后每4~5d喷洒水一次,保持袋内空气湿度,直至
生根出芽栽植。对于堆放于苗圃地旁的博落回根段,需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