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0-09-28; 修订日期:2011-05-30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No.[2010]6)
作者简介:李喜凤(195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禹州漏芦的本草考证
李喜凤,余云辉,邱天宝,胡利欣,胡春月,高伟利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摘要:目的 通过对禹州漏芦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药用品种。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历代文献,实地考察并结合禹
州漏芦的现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对其考证。结果 其基源仅菊科蓝刺头属植物蓝刺头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华东蓝刺头 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干燥根为药用正品,表明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禹州漏芦的生长特征及其
功能主治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近现代记载其药用部位为干燥的根、全草、茎叶等,极不统一,造成了药用部
位的混乱,今对其来源进行考证,以正本清源。
关键词:禹州漏芦; 本草; 考证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1. 11. 080
中图分类号:R282.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1)11-2750-02
禹州漏芦功效多,主治范围广,资源丰富并遍及全国诸省。
为全面研究及评价禹州漏芦的药用价值,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禹州
漏芦资源,有必要通过对其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并结合现代
药理及临床研究,使之能正本清源,为现代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
本草学依据。
1 基源考证
历代文献对禹州漏芦均有记载,古代漏芦包括现代的禹州漏
芦和漏芦两个品种,为了搞清古代与近现代所讲禹州漏芦是否同
源,本文从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名称、生态环境与产地、种
属与植物特征、功能与主治”四个方面考证。
1. 1 名称考证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1]记载:一
名野兰。五代《日华子本草》[2]记载:“俗呼鬼油麻”。明代李时珍
在《本草纲目》[3]中对漏芦名称的来源做了记载,曰:“屋之西北黑
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芦。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芦
之称”。《唐·新修本草》[4]曰:“俗中取根,名鹿骊根”。《滇南本
草》[5]曰:“一名芦葱,又名萱草,又名宜男花”。现代本草著作《本
草名考》[6]记载漏芦的异名为:野兰、荚蒿、鬼油麻,并解释其名称
由来为:漏,谓气臭;芦,指色黑。本品入秋后全株变为黑色,且根
有一种特异的气味,因名漏芦。其记载与《本草纲目》基本相同。
现代《中药大辞典》[7]记载禹州漏芦别名华州漏芦,其原植
物蓝刺头学名为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且《河南植物志》[8]
《黑龙江植物志》《辽宁植物志》《河北植物志》《北京植物志》《秦
岭植物志》《内蒙古植物志》等对蓝刺头植物的学名记载均与《中
药大辞典》相同,而《内蒙古植物志》记载蓝刺头的别名为火绒
草、扎日阿 -敖拉(蒙名)。《安徽植物志》和《浙江植物志》记载
华东蓝刺头的学名为 Echinops grijisii Hance。2010 版《中国药典》
规定禹州漏芦的名统一为 Radix Echinopsis,其来源为菊科蓝刺头
属植物蓝刺头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 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干燥根。
1. 2 生态环境与产地考证 禹州漏芦的生长习性历代文献均有
报道,据早期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9]《名医别录》[10]《蜀
本草》[11]均记载其生乔山,八月采根,阴干。乔山即现在的子午
岭,子午岭南起咸阳云阳,北达内蒙九原。《本草图经》[12]记载,生
乔山山谷,今京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秦州即为今甘肃天水,海
州则为今江苏连云港。《本草蒙筌》[13]记载单州出者为胜,八月采
根阴干。单州即今山东单县。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蓝刺头生
于山坡草丛中及山野向阳处。可见,该药材生长环境遍布全国各
地。《东北植物志》[14]记载东北所产的漏芦即祁州漏芦,主要销往
西北各地;河南所产的漏芦即禹州漏芦,主要销往南方诸省。
1. 3 种类及植物特征考证 禹州漏芦的种类历代文献均有报道,
在古代,漏芦和禹州漏芦为同作漏芦入药。《日华子本草》对其记
载为:“形并气味似干牛蒡,头上有白花”。《新修本草》记载其茎
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
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
山南谓之木藜芦,有毒,非漏芦也。《本草图经》记载:旧说茎叶似
白蒿,有荚,花黄生荚端,茎若箸大;其子作房,类油麻房而小,七、
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差相类。沂州者
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秆上;海
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
蔓菁而细,又类葱本,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
颇相类,但秦、海州者,叶更作锯齿状耳。一物而殊类若此,医家何
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本草易读》[15]记载其苗类
油麻,高六七尺,秋深黑枯如漆。采时用苗,八月采根。《得配本
草》[16]记载其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本草蒙筌》记载其茎若
筋大。叶似白蒿有荚,花绽荚端色黄。子结类油麻作房,根生如蔓
菁细黑。而《本草经集注》对蜚廉记载有,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
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
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极似苦,惟叶下附茎,茎有皮起
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梦溪笔谈》[17]曰:今方家所用漏
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箬叶,根如牛蒡、绵头者是也。
采时用根。今闽中所用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
采时用苗。可见古代飞廉有一别名漏芦,二者非同一物种,但有混
用现象。《中药大辞典》记载漏芦,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稍扭曲,
长 10 ~30 cm,直径 1 ~2 cm。外皮灰褐色或灰黄色,粗糙,有纵皱
纹,顶端丛生棕色硬毛,为残存的叶柄维管束,下端偶有分枝。质
坚,不易折断,断面外圈褐色,内有黄、黑相间的菊花纹。无臭,味
微涩。以条粗、坚实者为佳。
1. 4 功效与应用考证 禹州漏芦为古代草药,《神农本草经》将其
列为上品,漏芦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本草纲目》记载其苦、咸,
寒,无毒。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为手足阳明药,而
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本草经集注》记载其味苦、
咸、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
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本草易读》记载其咸,寒,无毒。入足
阳明经。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续筋长肉。疽痔疮瘰皆
疗。《本经逢原》[18]记载为苦咸寒,有毒。昔人治婴儿疮毒,令母
服此,使药性从乳中过之,每致乳子利下白沫,大损元气,故气虚及
疮疡不起发者,咸非所宜,而妊妇尤为切禁。《本草便读》[19]记载
其咸苦,性寒,无毒。清湿热,杀虫,凉血。祛除积久小儿疳。《得
配本草》记载其咸,寒。入手足阳明经。散热毒,治谷贼,通经下
乳,排脓止痛,解痘杀虫。配生姜、地龙,治历节风痛。《雷公炮炙
论》[20]对其炮制方法记载为凡使,勿用独漏,缘似漏芦,只是味苦、
酸。误服,令人吐不止,须细验。夫使漏芦,细锉,拌生甘草相对
蒸,从巳至申,去甘草,净拣用。《本草撮要》[21]记载其味咸苦寒。
·0572·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11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11
入手足太阴经。功专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肌杀
虫。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及痘疹毒。《本草蒙筌》记载其味苦、咸,
气寒。无毒。治身体风热恶疮,去皮肤瘙痒瘾疹。主乳痈发背,理
痔,肠风。补血排脓,生肌长肉。引经脉,下乳汁,续筋骨,疗折伤。
止遗溺泄精,除风眼湿痹。匪专煎饮,亦作浴汤。久服益气轻身,
耳目聪明不老。《本草求真》[22]记载其味苦而咸,气寒有毒;凡苦
则下泄,碱则软坚,寒则胜热,漏芦气味俱备,其性专入阳明胃经,
故凡痈疽背发,乳汁不通,及预解时行痘毒者,咸须仗此以解毒邪,
俾邪尽从便出而解矣。《滇南本草》记载其味甘、平,性寒。治乳结
红肿硬痛,乳汁不通,乳痈乳岩,攻痈疮。滇中产者,其性补阴血,
止腰疼,治崩漏,止大肠下血。《本草名考》记载其味苦、寒,清热解
毒、消痈肿、下乳汁。可见历代文献所记载禹州漏芦的功效与应用
基本相同。
2 现代研究
2. 1 化学成分
2. 1. 1 噻吩类 华东蓝刺头中的噻吩类化合物有:α - 三联噻
吩,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5 - 乙酰基联噻吩,5 - (丁烯 - 3
-炔 - l)-联噻吩,5 - (3,4 二羟基丁炔 - l)- 联噻吩,5 -
(4 - O -异戊酰基丁炔 - l)-联噻吩,5 -(3,4 -二乙酰氧基
丁炔 - l)-联噻吩,5 -(3 -乙酰氧基 - 4 - 异戊酰氧基丁炔
- l)-联噻吩,5 -(3 - 羟基 - 4 - 异戊酰氧基丁炔 - l)- 联
噻吩,5 -(3 -羟基 - 4 -乙酰氧基丁炔 - 1)-联噻吩,5 -(4
-羟基丁炔 - 1)- 联噻吩,2 - (3,4 - 二乙酰氧基丁炔 - l)
- 5 -(丙炔 - 1)噻吩,2 -(3,4 -二羟基丁炔 - 1)- 5 - (丙
炔 - 1)噻吩,echinothiophene,echinoynethiophene,5,5“ - 二氯
- α -三联噻吩,5 -氯 - α -三联噻吩,5 -乙酸基 - α -三联
噻吩,5 -羟基 - α -三联噻吩[23]。从蓝刺头中分离鉴定的噻
吩类化合物有:5 -(丁烯 - 3 -炔 - 1)- 联噻吩,α - 三联噻
吩,卡多帕亭,2 -(戊二炔 - l,3)- 5 -(3,4 - 二羟基丁炔 -
1)-噻吩和 5 -(3,4 -二羟基丁炔 - 1)-联噻吩。
2. 1. 2 挥发油类 华东蓝刺头根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薄
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δ -愈创烯,α -檀香烯,反式石竹烯,
香柠檬烯,表 - β -檀香烯,葎草烯,β -檀香烯,顺式 - β -金合
欢烯,β -红没药烯,α -红没药烯,氧化石竹烯,6,10,14 -三甲
基 - 2 -正十五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烷酸,9,12 -十八双
烯酸甲酯,9 -十八烯酸甲酯,9,12 -十八双烯酸[23]等。
2. 1. 3 其它成分 华东蓝刺头根中还含有:地榆皂苷 - 1,蒲公英
萜醇乙酸酯,熊果酸,三十烷酸,β -谷甾醇及胡萝卜苷;地上部
分含有:齐墩果 - 3 -酮,槲皮素,芦丁,橙皮苷,木犀草素 - 7 - O
- β - D -葡萄糖苷及谷甾醇 - 3 - O -葡萄糖苷等 13 种成分。
而蓝刺头根中还含有:三十一烷,蒲公英萜醇乙酸酯,混合脂肪
醇,β -谷甾醇及胡萝卜苷[24],蓝刺头碱等。
2. 2 药理作用
2. 2. 1 保肝作用 禹州漏芦提取物能改善 CCl4 所致的大鼠肝坏
死和肝功能紊乱[25],表明禹州漏芦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2. 2. 2 抗炎作用 华东蓝刺头根的氯仿萃取部分、醋酸乙酯萃取
部分及甲醇提取物中正己烷萃取部分能明显改善角叉菜胶所致
的小鼠足部肿胀,且以氯仿萃取部分活性最强,活性强于吲哚美
辛[26],表明禹州漏芦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2. 2. 3 抗病毒及肿瘤作用 汪毅[27]利用人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K562细胞模型,以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为筛选指
标,对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
形态学变化及流式细胞术测试的结果。结果发现,95%乙醇提取
物石油醚萃取部分的作用特点为诱导癌细胞凋亡;氯仿萃取部分
的作用特点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 G0 /G1 期的繁殖;剩余部分
及 70%乙醇提取物活性较弱。通过以上实验确定禹州漏芦脂溶
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表明禹州漏芦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3 讨论
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文献所载禹州漏芦及相似品种与现
代基本一致,基源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蓝刺头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华东蓝刺头 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干燥根。禹州漏芦
的名称、生态环境、原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功效与应用古今文
献记载相似。古代本草记载实为将禹州漏芦和漏芦混用,但二者
为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大量文献报道二者所含化学成分、药
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均不相同。禹州漏芦和漏芦虽然均具有清热
解毒,消痈下乳之功效,但二者又各有偏重,禹州漏芦偏重于排脓
止血,而漏芦则偏重于舒筋通络。《中国药典》1995 年版首次将
禹州漏芦和漏芦作为两个中药品种收载。历代本草文献和禹州
漏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禹州漏芦的功效多,主治范围
广,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的中草药。通过对禹州漏芦的本草
考证以正本清源,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应有的优
势,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人们的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元宇辑注.本草经[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087:110.
[2] 吴越日华子.日华子本草,第 6 卷[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5:54.
[3] 李时珍.本草纲目十五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973.
[4] 苏 敬.新修本草辑复本[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95.
[5] 兰 茂.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105.
[6] 赵存义,赵春塘.本草名考[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626.
[7]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2576.
[8] 丁宝章,王遂义. 河南植物志[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677.
[9]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上海: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91.
[10]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3.
[11] 韩保昇.蜀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7.
[12] 苏 颂,尚志钧.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5.
[13] 陈嘉谟.本草蒙筌卷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1.
[14] 肖培根,冯瑞芝,张惠兰.东北植物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270.
[15] 汪仞庵.本草易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78.
[16] 严 洁,施 雯,洪 炜.得配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84.
[17] 沈 括.梦溪笔谈[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6.
[18] 张 璐.本经逢原[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7.
[19] 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6.
[20] 王兴法.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24.
[21] 陈其瑞.本草撮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
[22] 典宫绣.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62.
[23] 金文荣.华东蓝刺头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杭州:浙江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4] 汪 毅,李 铣,孟大利,等. 蓝刺头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2006,37(2) :189.
[25] LinC. C.,Yen M. H.,Chiu H. F,et al.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patho-
logical studies on Taiwan folk medicine(IV) :The effeets of Echinops
grijsii and E. latifolius [J].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1990,18(3 - 4) :113.
[26] LinC. C.,LinC. H.,ChiuH. E,er al.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patholog-
ical studies on Taiwan folk medicine(VII) :The anti - inflammatory
effect of Echinops grijsii.[J].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1992,20(2) :127.
[27] 汪 毅.禹州漏芦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沈阳:沈阳药
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7.
·1572·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11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