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全 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6):833-835,847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泽珍,狄建兵,贺雅蓉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 要:对鲜切莴笋进行不同时间(5,10,15,20s)的微波处理,研究其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
明,微波处理有利于保持鲜切莴笋的硬度、Vc含量和感官评分,降低失质量率、丙二醛含量和褐变度;其中,微波
处理15s的鲜切莴笋效果最佳。
关键词:鲜切莴笋;微波处理时间;品质
中图分类号:S6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6)06-0833-04
Effects of Different Microwave Processing Time on Storage
Quality of Fresh-cut Asparagus Lettuce
LIZezhen,DIJianbing,HEYarong
(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Abstract:Effectsofdifferentmicrowaveprocessingtimeonstoragequalityoffresh-cutasparaguslettucewerestudied.Thisexper-
imentteckfresh-cutasparaguslettuceasmaterial,aftertreatedwithmicrowaveprocessingtimeof5,10,15,20s,analysedthechangeof
physical-chemicalindexes.Theresultsshowedthatmicrowavetreatmentwasbeneficialtokeepthehardness,Vccontentandsensescore
in a higher level, and decreased the weightlessness rate, browning degree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The most suitable microwave
processingtimeoffresh-cutasparaguslettucewas15s.
Key words:fresh-cutasparaguslettuce;microwaveprocessingtime;quality
收稿日期:2016-04-15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6016)
作者简介:李泽珍(1980-),女,山西原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和天然产物开发工作。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6.06.28
莴笋又名茎用莴苣、千金菜,营养丰富[1],是我
国广泛栽种的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2]。莴笋素具有
抗癌作用。鲜切莴笋属于净菜,加工过程中在去叶、
削皮、切片等处理后易发生褐变和腐败变质,大大
缩短了货架期。近年来,微波处理新技术应用在果
蔬采后保鲜上,其效果已被人们重视。池建伟等[3-5]
研究发现,微波处理香蕉、葡萄和板栗仁可抑制
PPO酶活性;戴美娟等[6-7]研究发现,微波处理延缓
了皖翠猕猴桃、番荔枝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的
出现;杨艾青等[8-9]研究得出,微波处理番茄有一定
的杀菌效果。但还未见微波处理莴笋净菜的报道。
本试验研究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低温贮
藏时品质产生的影响,为微波处理在鲜切蔬菜上的
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莴笋采自山西太谷县,选用粗细均匀、无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新鲜莴笋,低温运回冷库预冷
间,去皮取中段,纵切成0.5mm厚圆片。
1.2仪器
ME-2080MG微波炉(海尔);TDZ4-WS型低速
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WFJ-20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HH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讯实业
有限公司);TMS-PRO型质构仪(美国FTC公司)。
1.3方法
用海尔 ME-2080MG 微波炉,选择低火、微波
功率140W,对鲜切莴笋分别处理5,10,15,20s,
样品用塑料薄膜(0.03 mm厚的 PE)包装,5~6℃
贮藏,设1个对照组,每2d测各项指标一次。
1.4测定项目及方法
硬度采用质构仪对莴笋净菜切片进行TPA测
定。探头为直径6mm的圆柱形;测试条件为:力量
感应元量程1 000 N,起始力0.4 N,检测速率为
90 mm/min,挤压距离2.5mm,2次压缩停留时间为
833· ·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44卷第6期
3s,测后速率200mm/min,每处理30个样。
褐变度采用消光值法[10]测定,BD值以A420×10
表示;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11]测定;丙
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12]测定;失质
量率采用称重法测定;感官品质采用九分制[13-14]评
定(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失质量率的影响
引起果实失质量的原因主要是采收后的呼吸
作用和水分蒸腾作用,鲜切莴笋由于切分,水分蒸
腾是引起其失质量的主要原因。图1中,鲜切莴笋
各组的失质量率都呈缓慢上升。其中,微波处理的
鲜切莴笋失质量率均比对照组低,说明低功率微波
辐射一定程度上能阻止果肉内部水分的迁移和扩
散[15],但效果有限。贮藏结束时,微波处理15,20s
的鲜切莴笋失质量率较低,分别为0.63%,0.70%,
分别比对照组低40%,33.3%,延长了货架期。
2.2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硬度的影响
莴笋切分后贮藏过程中,硬度会缓慢下降(图
2)。微波处理组鲜切莴笋与对照组相比,硬度始终
较大,其中,微波处理15s的鲜切莴笋试验结束时,
硬度仍为初值的71.1%,CK组仅为初值的29.9%,
2组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差异并不显著
(P>0.05)。低功率微波处理能够有效地减缓鲜切
莴笋的硬度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低功率微波作用,
抑制了一些水解酶的活性[16]。低功率微波处理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鲜切莴笋的硬度,但处理时间不
宜太长,20s处理组可能由于微波的热效应[17],使该
处理的硬度低于其他微波处理组。
2.3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 Vc含量的影响
鲜切莴笋的 Vc含量在贮藏期间有转化和损
失,微波处理并未改变该趋势。前4d各处理Vc含
量下降明显,后期鲜切莴笋表面Vc氧化,Vc含量下
降缓慢。微波处理组减缓了Vc含量下降趋势,其中,
5,10,15s组比较,微波处理时间越长,对Vc含量下
降的抑制效果越佳。但微波处理时间不能太长,如
20s可能由于微波热效应对鲜切莴笋Vc产生了破
坏,前4d低于对照,后期变化平缓。微波处理15s
对于鲜切莴笋Vc的转化和损失效果最佳,贮藏结
束时Vc含量为6.723mg/100g,而对照组Vc含量
为4.112mg/100g,二者差异显著(P<0.05)图3)。
表 1 鲜切莴笋感官评定标准
腐烂状况



有少量

可食情况
可食用
可食用
品质较差,可食用
品质差,不可食用
完全不可食用
褐变


<1/3
1/3~1/2
>1/2
评分(分级)
9(Ⅰ)
7(Ⅱ)
5(Ⅲ)
3(Ⅳ)
1(Ⅴ)
色 泽
表面色泽鲜艳,无褐变,具有与原料基本一致的绿色,有蔬菜光泽
表面略显黯淡,无褐变,有应有的蔬菜光泽
表面色泽一般,边缘为绿色,中心为黄绿,切面可见轻度褐变
无蔬菜光泽,切面部分褐变
无蔬菜光泽,褐变严重
注:感官评分在3分以下时,可认为鲜切莴笋已失去商品价值,即为鲜切莴笋货架寿命终点。
834· ·
(下转第 847 页)
李泽珍等: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2.4 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能间接反映膜系统受损的程
度,它是膜脂过氧化的重要产物[18-19]。由图4可知,
鲜切莴笋试验过程中丙二醛生成量上升达到高峰
后再降落,微波处理过的鲜切莴笋与对照组相比,丙
二醛含量上升趋势比较缓慢。微波处理15s的鲜切
莴笋丙二醛上升幅度最低,表明微波时间15s的鲜
切莴笋膜系统受损程度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
著(P<0.05)。20s微波处理组可能由于微波热效应
对膜系统产生破坏,MDA产生量仅次于对照组,这
与其硬度和Vc变化规律相似。
2.5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褐变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微波处理能够抑制PPO酶的活
性[3-5,20-21]。由图5可知,各处理组鲜切莴笋的褐变度
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微波处理组褐变度升幅均小于
对照组,微波处理会延缓这种变化的发展。微波处
理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20s微波处理的鲜切莴
笋贮藏结束时比对照组褐变度低32.6%,差异显著
(P<0.05),15s与20s微波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较
长时间的微波处理对鲜切莴笋色泽的保持有利。
2.6微波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感官品质评定的
影响
鲜切莴笋感官评分呈现的趋势与贮藏时间关
系密切。由图6可知,贮藏时间越久,感官指标评分
越低。微波处理的鲜切莴笋一直到第10天仍可食
用,其中,微波处理15s的感官评分最高,试验结束
时感官评价高于Ⅲ级的要求,对照组则刚刚达到Ⅳ
级要求。由此可知,微波处理可以促进鲜切莴笋良
好感官品质的保持,且15s的微波处理品质最佳。
3 结论
在贮藏过程中,对照组鲜切莴笋硬度显著下
降,失质量率、褐变度明显升高,感官评分下降显
著;经微波处理的鲜切莴笋硬度较大,褐变度、失质
量率、丙二醛变化相对缓慢,Vc得到较好保持,其
中微波处理15s效果最佳。微波处理时间过长时
(如20s),由于微波热效应反而会降低其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国辉,孙志栋,吴海军,等.莴笋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加工开
发[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11):43-46.
[2]李会合,田秀英.不同品种莴笋的品质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
2009(9):17-19.
[3]池建伟,张勇,魏振承.微波处理对香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广东农业科学,2006(11):86-88.
[4]武杰,马龙,张斌.微波处理真空包装对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变
化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1):271-273.
[5]何芮,王家星,贾利蓉,等.微波处理对板栗仁酶促褐变的影响
[J].食品科技,2015,40(10):344-347.
[6]戴美娟,董明,费莉娟,等.不同功率的微波处理对猕猴桃贮藏
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326-330.
[7]陈蔚辉,张福平.微波对采后番荔枝果实耐藏性的影响[J].农业
工程学报,2008,24(1):258-262.
[8]杨艾青,艾启俊,张霞.微波处理用于采后番茄保鲜效果研究初
探[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340-343.
[9]张青锋,高愿军,李建光.微波技术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J].河
南农业科学,2007(3):96-98.
[10]郁志芳,夏志华,陆兆新.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J].食
品科学,2005,26(5):54-59.
[11]于平,黄光荣.切割莴笋酶促褐变抑制的研究 [J].食品工业,
835· ·
(上接第 835 页)
1999,8(4):36-37.
[12]赵世杰,李德全.现代植物生理学试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9:305-306.
[13] Aguayo E,Jansasithorn R. Combined effects of 1-methylcyclo-
propene,alcium chloride dip,and/or atmospheric modification on
quality changes in fresh-cut strawberries [J]. Postharvest Biolo-
gyandTechnology,2006,40(3):269-278.
[14]李东梅,高红亮,杨雪霞,等.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研究[J].食品
科技,2009,34(2):40-44.
[15]陈蔚辉,蔡喜洲.微波处理对圣女果采后品质的影响[J].广东
农业科学,2010(1):99-101.
[16]庞小峰.微波非热生物效应的机理及其特性研究[M].西安:第
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17]郝曜山,杨利艳.微波预处理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08-612.
[18]姚佳.超高压下莴笋质构的变化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
业大学,2014.
[19]袁蒙蒙,高丽朴,王清.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
[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14-117.
[20]GiovanaCC,ElianaMB,MaristeladosSP,etal.Influenceofap-
plication of microwave energy on quality parameters of mate tea
leaves[J].FoodTechnologyBiotechnology,2009,47(2):221-226.
[21]胡风林,于佳佳,许建.低温微波处理对哈密瓜汁冷藏品质的
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90-95.
(上接第 807 页)
terby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ionmobilityspectrom-
etry(HS-SPME-IMS)[J].Talanta,2013,114:176-182.
[10]陈祥国,姜兆林,王淑真,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鱼塘水中2,4-
二氯-6-硝基苯酚和五氯酚含量 [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5):587-589.
[11]SarajiM,GhaniM.Hollowfiberliquid-liquid-liquidmicroextrac-
tionfollowedby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andinsituderivatiza-
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enols by gas chromatogra-
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5,1418:45-53.
[ 2]环境保护部.HJ703—2 14 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
定 气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13]张兵,郑明辉,刘芃岩,等.五氯酚在洞庭湖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2):165-167.
[14] Lampi P,Tolonen K,Vartiainen T,et al. Chlorophenols in lake
bottomsediments:Aretrospectivestudyofdrinkingwatercontam-
ination[J].Chemosphere,1992,24(12):1805-1824.
议将传感器安装在后轮,最好是开发一种能够直接
采集开沟器前进速度的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王传鹏,何瑞银.基于单片机的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装置的研
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299-8302.
[2]赵丽平,那晓雁.精密排种器的研发现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6):30-31.
[3]陈立东,何堤.论精密排种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J].农机化研
究,2006(4):16-18.
[4]李洪昌,高芳,赵湛,等.国内外精密排种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
势[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2):12-16,56.
[5]廖庆喜,黄海东,吴福通.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化的现状与发
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06(1):4-7.
[6]张喜瑞,董佑福.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
机推广与安全:综合版,2006(5):10-12.
[7]康丽梅,王晓伟,林静.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农
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3(1):27-28.
[8]贺俊林,崔清亮.2BQYF-6A气压式硬茬精密播种机[R].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1999.
[9]高玉璐.免耕播种机地轮滑移现象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
大学,2001.
[10]Karayel D. Performance of a modified precision vacuum seeder for
no-tillage sowing of maize and soybean [J]. Soil and Tillage Re-
search,2009,104:121-125.
[11]郑德聪,高昌珍.2BSY-2型施水播种机[R].太谷:山西农业大
学,2003.
[12]王次年,夏连明,张绪凤.免耕播种防滑地轮的设计与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1):139-145.
[13]中国网络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组.夏玉米机械式精密播种机
使用与调整[EB/OL].[2015-01-12].http://www.cyone.com.cn.
[14]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实用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农
业机械出版社,1985.
[15]王传鹏.基于单片机的播量控制装置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
业大学,2012.
[16]赵立新,张业民,宋吾力.无级调速技术在播种机中的改进应
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6):250-254.
[17]朱宇,刘开昌.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及发展现状[J].包装
与食品机械,2003,21(5):11-14.
[18]杜力,李琳.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参数的设计[J].渝州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1):21-26.
[19]徐彦兰,王玉顺.曲柄摇杆式脉动无级变速器的机构参数优化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363-370.
[20]林军,任亨斌,黄茂林.双输出脉动发生机构的运动规律求解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24(2):63-64.
高益秀等:精密播种机动力传动系统现存问题分析
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