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中土木香内酯含量



全 文 :托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呕吐 68例
韩俊庆 ,申 蓉 ,李 淼 ,洪士强 ,杨 菁
(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济南 250021)
   2001年 5月~ 2002年 5月 ,我们对 88例原发性肺小细
胞未分化癌患者采用托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呕吐反应 ,效果
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 88例原发性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 ,男
68例 ,女 20例 ,男女之比为 3. 4∶ 1;年龄 37~ 66岁 ,平均
44. 8岁。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 , Karno fsky积分均> 75
分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 ,个
别患者则表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合并糖尿病 3例 ,慢性支
气管炎 5例 ,心功能不全 2例 ,慢性胃炎 5例。 病灶位于左肺
41例 ,右肺 47例 ,按照 U ICC1997年修订的肺癌 TNM分期
标准 ,Ⅲ期 36例 ,Ⅳ期 52例。 11例伴有胸腔积液 , 29例有全
身不同脏器的远处转移 ,全部患者均系初次治疗。
方法: 本组入院后均先治疗伴发疾病 ,取得病理诊断后 ,
采用 EP方案与 CAO方案进行交替性化疗。 EP方案为 V P16
100 mg+ 生理盐水 250 ml、 PDD 20 mg+ 生理盐水 250 m l,静
滴 ,连用 5 d,每隔 3~ 4周重复 1次。此方案应用 2~ 3次后改
用 CAO方案 ,即 CTX 800 mg+ 生理盐水 60 m l、 ADM 50 mg
+ 注射用水 50 ml、 V CR 2 mg+ 生理盐水 20 ml,静推 ,每隔 3
~ 4周重复 1次 , 2~ 3次后再改用 EP方案对其进行重复治
疗。 每日化疗前半小时给予托匹司琼 5 mg+ 生理盐水 20 ml
静推 ,化疗药物静滴或推注完毕后 ,再给予维生素 B6 500 mg
+ 地塞米松 10 mg+ 10%葡萄糖 500 ml静滴。
结果: 本组除 1例止吐效果不满意外 ,其余 87例在化疗
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消化道反应 ,有效率约为 98. 9%。 其中
首次应用托匹司琼后 2例有轻微头痛 , 3例有不同程度的便
秘 , 5例有轻度眩晕 , 8例感轻度疲劳 , 4例上腹部有饱胀不适
之感 , 7例有轻微腹痛 ,副作用的总发生率约为 32. 9% ,且均
发生于年龄 < 45岁的患者 ,均能耐受 ,未作特殊处理。 男、女
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9%和 40. 0% (i2= 4. 74, P >
0. 05) ,无 1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讨论: 原发性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药物治疗常能取得较
好的近期疗效。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特别是某些化疗
药物可激发内脏黏膜的类嗜铬细胞释放出 5-羟色胺 ( 5-
HT3 ) ,从而易诱发其伴有剧烈恶心的呕吐反射 ,导致严重的
消化道反应 ,使得多数患者被迫延长化疗周期或中断治疗方
案 ,从而影响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托匹司琼是一种外周神经元
及中枢神经系统内 5-HT3受体的高效特异性竞争拮抗剂 ,能
选择性阻断呕吐反射中枢及外周神经元突触前 5-HT3受体
的兴奋 ,对调节传入脊髓后区迷走神经活动的 5-HT3受体可
产生直接抑制作用 ,从而发挥其止吐功能。临床与基础研究均
显示 ,在多个化疗周期中反复应用此药可持续有效 ,且无任何
毒副作用和锥体外系反应。
药理学研究显示 ,托匹司琼进入人体后 ,约有 70%的成
分可非特异性与血浆蛋白结合 ,其分子空间结构的 5、 6或 7
位经羟化后 ,再与葡萄糖核苷酸结合 ,最后经尿液或胆汗排
出 ,其代谢产物对 5-HT3受体不呈现任何药理作用。 在代谢
正常的患者中其清除半衰期约为 8 h,在代谢不良的患者中可
延长至 45 h,总体清除率约为 1 L /min,其中经肾脏清除约
10% ;即使在代谢不良的患者中 ,其所产生的血药暴露程度则
仍属耐受较好的剂量范围 ,故在每天采用 5 mg、连续用药 5
天的给药方案中 ,也不必担心发生药物蓄积。 本文结果显示 ,
化疗前静推托匹司琼临床止吐有效率高达 98. 9% ,副作用发
生率仅 32. 9% ,且患者均能耐受 ,不需任何特殊处理 ,表明托
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疗效持久安全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和锥体外系反应。 曾有报道托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的止吐效
果比单用托匹司琼好 ,但本文无对照组比较 ,故尚难对此评
价。
(收稿日期: 2006-07-11)
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中土木香内酯含量
杜兆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1)
  近年来 ,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中土木香
内酯的含量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仪器与试剂: HP 6890型气相色谱仪 , F ID检测器 , HP
Innow ax色谱柱 ( 30 m m× 0. 52 mm× 0. 1 mm) , Agilent色谱
工作站:乙酸乙酯 (分析纯 ) ,土木香内酯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鉴定所 )。
方法与结果:①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器温
度 260℃ ,载气流速 5 ml /min: 进样量 1. 0μl,柱温梯度 180
~ 240℃ ,升温速率 2℃ /min。 ②土木香内酯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土木香内酯对照品 50 mg ,置 50 ml容量瓶中 ,以乙
80
山东医药 2006年第 46卷第 26期
酸乙酯稀释至刻度 ,配成 1. 0 mg /ml的储备液 ,应用时稀释
成 0. 2 mg /ml。③样品液的制备:取冠心苏合丸 5丸研碎、混
匀 ,精密称定适量 (约相当于 5 mg土木香内酯 ) ,置 100 ml具
塞烧瓶内 ,精密加入乙酸乙酯 25 ml,精密称定 ,超声 30 min,
取出 ,冷至室温后称量 ,加乙酸乙酯补足损失的重量 ,滤过 ,取
续滤液。 ④土木香内酯含量测定:按以上色谱条件分别吸取
1. 0μl土木香内酯应用液和样品液进行分析 ,外标法峰面积
定量。 ⑤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 取土木香内酯储备液适量 ,
加入乙酸乙酯使浓度分别为 0. 1、 0. 2、 0. 3、 0. 5及 1. 0 mg /
ml,按以上色谱条件分别吸取 1. 0μl溶液进行分析 ,结果测
得峰面积平均值分别为 1 617. 8、 2 957. 4、 4 334. 8、 7 677. 7及
15 218. 4。 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峰面
积与土木香内酯浓度呈正比 ,其线性回归方程 Y= 1. 526×
10- 4X- 4. 82,相关系数 r= 0. 9994,最低检测限 10μg /ml(信
/噪= 3)。 ⑥精密度试验:取 0. 3 mg /ml的土木香内酯溶液 ,
连续 6次进样 ,记录峰面积 ,结果 6次测定均值为 4 190. 6,标
准偏差为 81. 8,变异系数为 2. 0%。测定精密度良好。⑦重复
性试验:取同一批号冠心苏合丸 6份 ,按上述样品液的制备方
法 ,测定土木香内酯含量 ,结果 6份样品中土木香内酯含量分
别为 6. 26、 6. 32、 6. 01、 5. 87、 4. 90及 5. 15 mg /g ,平均 5. 75
mg /g。 ⑧方法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 (含土木香内酯 5. 75
mg /g )冠心苏合丸 0. 5 g ,精密称定 ,置 100 ml具塞烧瓶内 ,
精密加入 1. 0 mg /ml土木香内酯溶液 2. 0 m l,按上述样品液
的制备方法 ,测定土木香内酯含量 ,结果均符合标准 ,平均回
收率为 98. 75% ,标准差为 0. 58,变异系数为 0. 6%。
讨论: 冠心苏合丸中挥发油成分较多 ,沸点复杂 ,如采用
中国药典 2005年版冠心苏合丸中土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方
法 ,土木香内酯的分离度不好。 笔者采用毛细管 Innow ax色
谱柱 ( 30 mm× 0. 52 mm× 0. 1 mm ) 程序升温法 ,初始温度
180℃ ,然后以 2℃ /min升温至 240℃ ,土木香内酯与相邻杂
质峰分离良好 ,柱效和分离度均达要求 ,比中国药典 2005年
版的升温程序简单 ,测定时间短 ,可用于冠心苏合丸质量控
制。
(收稿日期: 2006-05-26)
水杨醛亚胺合铜 (Ⅱ )类螯合物的杀菌抑霉活性及
临床药物的筛选
杜景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2)
  近期我们对 8种水杨醛亚胺合铜 (Ⅱ )类新型螯合物 (下
称新型螯合物 )的杀菌抑霉活性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①材料:琼脂培养基平板 ,定性滤纸 ,受试菌
株 ; 8种新型螯合物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②抑菌活性
试验: 将新型螯合物Ⅰ ~ Ⅷ 分别用 4~ 6 ml的 N, N-二甲基甲
酰胺 ( DM F)溶解 ,加 2 ml吐温 80助溶 ,用水稀释成 500μg /
ml的溶液 ;另配制空白溶液用于结果对照。 采用琼脂扩散法
对副氏志贺菌 ( 1) ,腊肠样芽孢杆菌 ( 2) ,枯草杆菌 ( 3) ,甲型溶
血链球菌 ( 4) ,金黄色葡萄球菌 ( 5) ,藤黄八叠球菌 ( 6) ,大肠杆
菌 ( 7) ,黄曲霉菌 ( 8) ,杂色霉菌 ( 9) ,白色念珠菌 ( 10)进行抑菌
敏感性试验 ,受试细菌或霉菌在 35℃孵育 12~ 24 h后观察
结果。 ③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 ( M IC)测定: 采用二倍稀释法。
受试菌均于 35℃恒温孵育 24 h。
结果: 8种新型螯合物的抑菌活性见表 1, M IC见表 2。
  讨论:表 1显示 ,新型螯合物的化学结构中 R以 NO2代
替后 ,抗菌谱变宽 ,特别是对霉菌和真菌表现出较强的活性 ,
说明 NO2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取代基团。新型螯合物
对枯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且 R为 H及 X为 Cl、 NO3时
仅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 ,对其他细菌无作用 ;当 R为 NO2 ,
X为 Cl、 NO3时则对其他细菌作用明显增强。 表 2显示 ,Ⅰ 、
Ⅱ 、Ⅴ 、Ⅶ 对副氏志贺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螯合物 M IC
为 12. 5~ 50 mg /ml;Ⅵ 对腊肠样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
表 1  8种新型螯合物的抑菌活性 (% )
螯合物
配体
R X
细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H 17 10 12 12 10 8
Ⅱ H Ac 14 12 12 15 12 10
Ⅲ H Cl 12
Ⅳ H NO2 12
Ⅴ NO2 15 13 12 10 10 10 10 10 10 10
Ⅵ NO2 Cl 16 15 12 15 9 8 10 10 9
Ⅶ NO2 NO2 10 12 11 9 9 10
Ⅷ NO2 Ac 12
空白 NO2
表 2  8种新型螯合物的 MIC (mg /ml )
螯合

配体
R X
细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H 12. 5 100 100 100 200 200
Ⅱ H Ac 50  100 100 50 100 100
Ⅲ H Cl 200
Ⅴ NO2 25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Ⅵ NO2 Cl 25  25 100 50 100 200 100 200 200
Ⅶ NO2 NO3 100 100 100 100 200 100
提示水杨醛亚胺合铜 (Ⅱ )类螯合物是一类高效杀菌抑霉药
物 ,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 2006-07-02)
81
山东医药 2006年第 46卷第 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