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珠子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全 文 :珠子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刘 越 ,张 旋 ,贾 璞 ,宋小妹*(陕西中医学院 , 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目的 建立和完善珠子参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 通过
对薄层制样方法及色谱条件的考察 , 探索珠子参适宜的薄层
鉴别条件。结果 供试品溶液制备采用甲醇超声提取 、水饱
和正丁醇萃取 ,以竹节参皂苷Ⅳa和人参皂苷 Ro作为对照品 ,展
开剂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 10 ︰ 0.5 ︰ 0.3 ︰
3.5)上层液, 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 , 105 ℃加热 ,紫外光(365
nm)下检视。结论 该色谱条件下珠子参主要成分分离度
好 ,斑点清晰 , 专属性强 ,可用于珠子参药材的鉴别。
关键词:珠子参;薄层色谱;鉴别
doi:10.3969/ j.issn.1004-2407.2010.03.012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10)03-0182-03
基金项目:《中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标准研究(编号:YZ-
123);陕西省教育厅 2005 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5JK168)。
作者简介:刘越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宋小妹 ,女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珠子参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 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C.Y.Wu et K.M.
Feng 或羽叶三七 Panax japonicus C.A.Mey.var.
bipinnatifidus(Seem)C.Y.Wu et K.M.Feng 的干
燥根茎;秋季采挖 ,除去粗皮及须根 ,干燥;或蒸(煮)
透后干燥;具有补肺 、养阴 、活络 、止血的功效。用于
气阴两虚 、烦热口渴 、虚劳咳嗽 、跌扑损伤 、关节疼痛 、
咳血 、外伤出血等症[ 1] 。近代研究表明 ,珠子参中化
学成分主要含皂苷类成分[ 2-4] ,主要有竹节参苷Ⅴ(即
人参皂苷 Ro)、竹节参苷 Ⅳa(chikusetsusaponin-Ⅳ
a)。薄层鉴别方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对
快速准确鉴别珠子参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版《中国药
典》对珠子参的收载情况来看 ,主要以性状鉴别为主 ,
现行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珠子参的薄层色谱鉴
别 ,是以水解后的苷元如齐墩果酸 、人参二醇为对照
品进行鉴别 ,不仅操作麻烦 ,而且专属性差。本研究
在珠子参化学成分分离 、结构鉴定的基础上 ,以主要
皂苷成分竹节参皂苷Ⅳa 和人参皂苷 Ro 为化学对照
品 ,建立珠子参的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并对其
色谱条件进行考察。本研究为快速 、准确鉴别珠子参
提供了理想的鉴别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B-3200D型超声清洗机(宁波新芝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80 W ,40 kHz);紫外灯(上海精
科实业有限公司 ,WFH-201B紫外透射反射仪)。
1.2 试药 竹节参皂苷Ⅳa 和人参皂苷 Ro 为自制
对照品;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珠子参 1 号样品(四
川 ,080809);珠子参 2号样品(甘肃 ,080810);珠子参
3 号样品(云南 , 080811);珠子参 4 号样品(贵州 ,
080910);珠子参 5 号样品(四川 , 080914);珠子参 6
号样品(陕西 , 070919);珠子参 7 号样品(陕西 ,
061015);珠子参 8 号样品(陕西 , 061018);珠子参 9
号样品(陕西 , 080809);珠子参 10 号样品(陕西 ,
081105);珠子参 11 号样品(湖南 , 081022);珠子参
12号样品(湖北 , 080206);竹节参样品(四川 ,
080915),以上样品经陕西中医学院中药标本馆王继
涛老师鉴定分别为珠子参 Panax japonicus C.A.
Mey.var.majo r(Burk.)C.Y.Wu et K.M .Feng 和
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A.Mey.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及点样量考察
2.1.1 竹节参皂苷Ⅳa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
竹节参皂苷Ⅳa对照品 4 mg 各 3份 ,分别加入甲醇 1 ,
2和 4 mL超声溶解制成 4 ,2和1 g ·L-1对照品溶液。
人参皂苷 Ro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人参
皂苷 Ro 对照品 4 mg 各 3份 ,分别加入甲醇 1 ,2和 4
mL 超声溶解制成 4 ,2和 1 g ·L-1对照品溶液。
2.1.2 方法 分别吸取上述不同质量浓度的 2种对
照品溶液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 板上 ,以正丁醇-乙
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10︰ 0.5 ︰ 0.3︰ 3.5)
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 , 展距 15 cm ,取出 , 晾干 , 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显色至斑点清晰 ,置 365 nm
紫外灯下观察。
结果表明 , 2 种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 2
g ·L-1 ,点样量为 1 μL 时 ,所得斑点清晰 。
2.2 样品制备方法考察
2.2.1 提取溶媒和检视条件考察 随机称取 8号样
品(下同)粉末 1.0 g 2份 ,置于锥形瓶中 ,分别加入
甲醇和体积分数 60%乙醇 30 mL ,超声提取 30 min ,
滤过 ,滤液浓缩至干 ,加甲醇 10 mL 溶解。分别吸取各
样品溶液 1μL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按2.1.2项
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分别于日光 、300和 365 nm
紫外灯下检视。
结果显示 ,以甲醇和体积分数 60%乙醇为提取
溶剂 ,在主要斑点数目及荧光强度上有明显差别 ,考
虑甲醇作提取溶媒溶解性能好 ,回收比较容易 ,所以
确定甲醇为提取溶媒 。
从薄层色谱检视条件来看 ,显色后在日光下 、300
和 365 nm 荧光灯下都可观察到相应的斑点 ,尽管在
300 nm 下样品斑点更为清晰 ,但在 365 nm 下观察更
具可行性 ,因此 ,检视条件确定为 10%硫酸乙醇溶液
喷雾 ,加热至斑点清晰 ,于 365 nm 紫外光下观察 。
2.2.2 提取方法考察 随机称取 8号样品粉末 1.0
g 2份 ,分别加甲醇 30 mL ,各自采用超声提取 30
min和回流提取 1 h ,滤过 ,滤液浓缩至干 ,加甲醇 10
182 西北药学杂志 2010 年 6 月 第 25 卷 第 3 期
mL 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
品溶液各 1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按
2.1.2项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在 365 nm 紫外灯下
检视 。
结果显示 ,超声法提取成分种类与回流法基本一
致 ,但荧光强度稍淡 ,提取率偏低 。可能与提取时间
有关 ,故进一步对超声处理时间进行考察。
2.2.3 提取时间考察 随机称取 8号样品粉末 1.0 g
3份 ,分别加入甲醇 30 mL ,超声处理依次为 30 , 40
和 50 min ,滤过 ,滤液浓缩至干 ,加甲醇 10 mL 溶解 ,
作为供试品溶液 。吸取各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
各 1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按 2.1.2项
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视。
结果显示 ,不同提取时间在斑点数目及荧光强度
上无显著差异 ,为了最大限度提出有效成分 ,故确定
提取时间为 40 min。
2.2.4 纯化方法考察 随机称取 8号样品粉末 1.0
g ,加入甲醇 30 mL ,超声处理 40 min ,回收甲醇至 12
mL ,留样 1 mL 作对照用 ,其余水浴挥干甲醇 ,加水
20 mL 水浴加热溶解 ,静置室温后 ,依次用石油醚 、乙
醚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数次至色淡 ,分别合并各萃取
液 ,石油醚液 、乙醚液浓缩至少量 ,备用;正丁醇液和
水层水浴分别蒸干 ,残渣加甲醇 2 mL 溶解 ,备用。
分别吸取上述甲醇液 、石油醚液 、乙醚液 、正丁醇液 、
水层母液各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按2.1.2
项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识 。
结果显示 ,珠子参甲醇提取液中的杂质极性较
大 ,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即可达到除去的目的 。
2.2.5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次数考察 随机称取 8号
样品粉末 1.0 g ,加入甲醇 30 mL ,超声处理 40 m in ,
回收甲醇至 12 mL ,水浴蒸干甲醇 ,加水 20 mL ,水浴
加热溶解 ,放冷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5次(20 , 10 ,10 ,5
和 5 mL),分别吸取各萃取液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按 2.1.2项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识。
结果显示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5次可将主要成分
萃取出来。因此 ,确定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5 次 ,每次
分别为 20 ,10 ,10 ,5和 5 mL 。
2.3 样品溶液质量浓度考察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样品溶液(约 1.0 g ·mL-1),依次加入甲醇稀释成
0.3 , 0.2 , 0.15 , 0.1和 0.05 g ·mL-1的供试品溶液。
分别吸取各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 1 μL ,点于同一硅
胶G 薄层板上 ,按 2.1.2 项下色谱条件展开 、显色 ,
在 365 nm紫外灯下检识。
结果显示 ,供试品溶液质量浓度为 0.2 g ·mL-1
时 ,点样量适中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 。故确定供试品
质量浓度为 0.2 g ·mL-1 。
综上所述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确定为:取珠
子参药材粉末约 1 g ,称质量 ,加甲醇 30 mL ,超声处
理 40 min ,水浴挥去甲醇 ,残渣加水 20 mL 溶解 ,放
冷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5 次(20 ,10 , 10 , 5和 5 mL),
合并正丁醇萃取液 ,水浴蒸干 ,加甲醇 5 mL 溶解 ,制
成 0.2 g ·mL -1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展开条件考察
2.4.1 展开系统考察 分别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对
照品溶液各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展开系
统分别为①正丁醇-冰醋酸-水(4︰1︰ 5)上层液;②三
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14︰ 4︰ 1︰ 0.1);③正
丁醇-乙酸乙酯-甲酸-水(3.5 ︰ 10 ︰ 1.5︰ 3.5)上
层液;④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 10 ︰
0.5︰ 0.3︰ 3.5)上层液 。其余同上。
结果显示 ,采用溶剂系统④,即正丁醇-乙酸乙
酯-甲醇-甲酸-水(5︰ 10︰ 0.5︰ 0.3︰ 3.5)上层
液展开 ,各主要斑点圆整 ,分离效果较好 ,故确定其为
最佳展开系统。
2.4.2 展距考察 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各对
照品溶液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正丁
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 10︰ 0.5 ︰ 0.3 ︰
3.5)上层液为展开剂 ,预饱和薄层板 15 min ,上行展
开 ,展距分别为 8和 15 cm ,取出 ,晾干 ,以 10%硫酸
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后 ,加热至斑点清晰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视。
结果显示 ,展距 15 cm 分离效果较为理想 ,故确
定展距为 15 cm 。
2.4.3 展开温度考察 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
各对照品溶液 1μL ,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以正
丁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10︰ 0.5︰ 0.3︰
3.5)上层液为展开剂 ,上行展开 ,展开温度分别为-1 ,
16和 25 ℃,展距 15 cm ,取出 ,晾干 ,以 10%硫酸乙
醇溶液喷雾显色后 ,加热至斑点清晰 ,在 365 nm 紫
外灯下检识 。
结果显示 ,室温 16 ℃时色谱斑点较为圆整清晰 ,
故确定展开温度为 16 ℃。
2.4.4 薄层板饱和时间考察 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
溶液及各对照品溶液 1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
(同上)上 ,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10∶
0.5∶0.3∶3.5)上层液为展开剂 ,在双槽层析缸中加
入展开剂 15 mL ,薄层板分别预饱和 15 , 30 和 50
min ,上行展开 ,展开温度 16 ℃,展距 15 cm ,取出 ,晾
干 ,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后 ,加热至斑点清
晰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视 。
结果显示:薄层板预饱和时间 30或 30 m in以上
时间 ,分离斑点清晰 ,故确定预饱和时间为 30 min。
综上所述 ,珠子参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条件拟定
183西北药学杂志 2010 年 6 月 第 25 卷 第 3 期
为:吸取珠子参供试品溶液及各对照品溶液 1 μL ,
(接触点样)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乙
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10︰ 0.5︰ 0.3︰ 3.5)
上层液为展开剂(15 mL),预饱和薄层板 30 m in ,上
行展开 ,室温 16 ℃,展距 15 cm ,取出 ,晾干 ,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后 , 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 ,
在 365 nm紫外灯下检视。
2.5 结果 按上述供试品制样方法及色谱条件和方
法 ,对收集到的 12批不同产地珠子参样品及其混淆
品竹节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比较 ,结果见图 1。
图 1 不同产地珠子参及竹节参药材薄层色谱
1- 竹节参皂苷Ⅳa对照品溶液;2-7 分别为 1-6 号样品;
9-14 分别为 7-12 号样品;15-人参皂苷 Ro 对照品溶液
  由图 1可以看出 ,不同产地珠子参药材在上述色
谱条件下 ,各主要斑点均能清晰显示 ,与竹节参在主
要斑点的大小上能够鉴别开来 。
3 讨论
通过实验最终确定珠子参药材薄层鉴别条件为:
称样品粉末约 1 g 置锥形瓶中 ,加甲醇 30 mL ,超声
处理 40 min ,水浴挥去甲醇 ,残渣加水 20 mL 溶解 ,
放冷 ,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5 次(20 , 10 , 10 , 5 和 5
mL),正丁醇萃取液合并 ,水浴蒸干 ,加甲醇 5 mL 溶
解 ,制成 0.2 g ·mL-1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竹
节参皂苷Ⅳa对照品和人参皂苷 Ro 对照品 ,分别加
甲醇制成 2 g ·L-1的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吸
取珠子参供试品溶液(0.2 g ·L-1)及各对照品溶液
(2 g ·L-1)1μL ,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 ,以正丁
醇-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 10︰ 0.5︰ 0.3︰
3.5)上层液为展开剂(15 mL), 预饱和薄层板 30
min ,上行展开 ,室温 16 ℃,展距 15 cm ,取出 ,晾干 ,
以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后 ,105 ℃加热至斑点
清晰 ,在 365 nm 紫外灯下检视 。
该方法与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珠子参项下的
薄层鉴别方法相比较 ,不仅操作简便 ,而且专属性强 ,
能更客观 、准确地反映珠子参的质量。因此对进一步
完善珠子参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珠子参为竹节参的变种 ,实验过程也选择了竹节
参作为对照样品进行共薄层 ,结果显示 ,二者在主要
成分种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在不同成分的含量
上存在一定差异 。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 S] .一部.2005:192.
[ 2]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 M ]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
出版公司 , 2004:1:1186-1187.
[ 3]  池群 ,郭建文.珠子参的微量元素分析比较[ J] .西北药
学杂志 , 1993 , 8(2):61-64.
[ 4]  邹坤 , 朱姝 , 蔡少青 , 等.扣子七中人参皂苷的 HPLC-
MS-MS 方法研究[ J] .药学学报 , 2004 , 39(5):385.
(收稿日期:2009-12-03)
黄芩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定量模型
的建立及应用
杨 欣 ,杨瑞瑞 ,罗定强(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方
法快速检测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以 43 批校正集样品
为对象 , 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 , 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 ,
波长范围为 8 798.2~ 7 995.9 , 7 201.3 ~ 5 596.7 和 4 802.2
~ 3 999.9 cm -1 ,回归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 , 并对 15 批验证
集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所建立的定量模型 , 其内部
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r =0.971 2 ,内部交叉验证的均方差(RM-
SECV)为 0.677;外部验证相关系数 r =0.961 8 ,外部验证的
均方差(RMSEP)为 0.396。结论 该方法快速 、简便 , 结果准
确 , 可用于药材的快速检验和生产过程的在线控制。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黄芩;黄芩苷
doi:10.3969/ j.issn.1004-2407.2010.03.013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07(2010)03-0184-03
基金项目: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资助项目(编号 2007-104)
  中药材中的活性组分是药物疗效的基础 ,常作为
药物质量的控制指标 。受生长特性 、产地和采收季节
的影响 ,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要保证临
床疗效的稳定 ,就需要大量增加检验的工作量 。传统
的检验方法样品处理环节复杂 ,分析时间长 ,有机试
剂使用量大 ,对分析者和环境有较大的危害。黄芩是
唇形科黄芩(Scutel laria baicalensis Leorgi)的干燥
根 ,主产于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四
川 、云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内蒙等地[ 1] 。黄芩具有清
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的功效 ,主要用于湿热
所致的黄疸 、泻痢 、热淋 、痛肿疮毒等 ,还用于肺热咳
嗽 、胎动不安以及内热亢盛 、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 、咳
血 、衄血 、便血 、血崩等症[ 2] 。笔者利用近红外漫反射
光谱(near-inf rared spect roscopy , NIRS)技术 ,以偏
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快速测定黄芩中黄芩苷含
184 西北药学杂志 2010 年 6 月 第 25 卷 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