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白花刺参的生药学鉴定



全 文 : 国药鉴别
收稿日期:2005-07-11; 修订日期:2006-01-18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 20020610089);
     国家民委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资助项目(No. 2005)
作者简介:刘 圆(1968-),女(汉族),重庆忠县人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药
学院药学博士 ,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药物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张 浩 (1950-),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 , 现任四川大学
华西药学院教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与品质评价工作.
藏药白花刺参的生药学鉴定
刘 圆1 , 张 浩 2* , 薛冬娜1 , 尚远宏 1 , 赵 凯1 , 高泽文 1 , 孟庆艳 1
(1.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对藏药白花刺参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 ,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 、性状 、显微 、薄
层鉴定方法。结果 通过原植物 、性状 、显微 、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 , 可作为
藏药白花刺参定性鉴别 。
关键词:白花刺参; 原植物; 性状;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04-0543-01
Pharmacognosy Identification of O rigina l P lants of T ibetanMorina Nepalensis D. Don
Var. alba(Hand. -M azz. )Y. C.
L IU Yuan
1 , ZHANG H ao2* , XUE Dong-na 1 , SHANG Yuan-hong1 , ZHAO K ai1 , GAO Ze-wen1 , M ENG Q ing-yan
(1. E thnic Pharmaceutical Institu t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 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2. West
China School ofPharmarcy, S 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T ibetan m ed icineMorina nepalensis D. Don var. a lba (H and. -M azz. )Y. C. Tang w as identified w ith
pha rm acognosy m ethods system ly, fo r prov id ing the sc ientific ev idence of identifica tion and applica tion. M ethods The o rig ina l
p lant identification, m orpho log ical and h isto log ical iden tifica tion, m icroscopic indentification, th in layer chrom atography(TLC)
w ere adopted. Resu lts The results show ed these a re good m e thods to indentifyMorina nepa len sis D. Don var. a lba (H and. -
M azz. ) Y. C. Tang. C onclusion Them e thod is practica l, specia l and reproducible.
Key words:Morina nepalensis D. Don va r. alba(H and. -M azz. ) Y. C. Tang; O riginal plan t iden tification; M orpho log i-
ca l and h isto log ical iden tification; O icro scopica l identifica tion; Th in laye r chrom atography(TLC)
  白花刺参为藏医常用植物药 ,藏药名 “将刺嘎保” ,始载于藏
医药书《四部医典》。在历代的藏医药著作如《宇妥本草》《蓝琉
璃》《药名荟萃》等均有记载。现藏医用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白
花刺参 Morina nepa lensis D. Don va r. a lba(Hand. -M azz. )Y. C.
Tang作为将刺嘎保的原植物入药 ,其中白花刺参最常用 , 但与文
献记载有差异。从实物看 , 将刺嘎保的原植物应是青海刺参 M.
kokonorica H ao. ,它的形态特征与上述文献记载相符 ,应为本药的
正品 , 白花刺参可作为代用品 [ 1] 。有催吐 , 健胃功效;具有补肺
止咳 、健脾益骨 、补气养血 、镇静安神 、健脾涩带 、补肾壮阳 、续筋
接骨等功效 [ 2] 。笔者在对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考察中 , 对藏药白花
刺参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及仪器 白花刺参 , 采于康定折多山二台子道班旁 ,海
拔 3 785. 2 m , 经作者鉴定;石蜡切片机(YD-1508轮转式切片
机);N ikon E4500数码相机;KQ3200超声波清洗器;电子显微镜
(上海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1. 2 实验方法 取部分所采材料药用部位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
作石蜡切片。
2 结果与分析
2. 1 原植物鉴定 白花刺参为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白花刺参
Morina nepaensis D. Don var. alba(H and. -M azz. ) Y. C. Tang. , 多
年生草本 , 高 30 ~ 80 cm。根圆柱形 , 分枝 ,外面褐色 , 内面白色。
茎直立 , 不分枝 ,有纵条纹。基出叶簇生 , 叶片披针形 , 长 10 ~ 20
cm ,宽 1. 5 ~ 2 cm , 边缘具不规则的刺状锯齿 , 基生叶常四叶轮
生 , 2 ~ 3轮 ,向上渐小 ,基部抱茎(图 1a)。花淡紫色 , 唇形 , 花数
朵轮生组成穗状花序;苞片 3枚轮生 ,无柄 , 边缘具刺状锯齿 。瘦
果 , 表面具瘤状突起(图 1b)。生于云南西北部海拔 3 000 ~ 4 000
m的山坡草甸 [ 3] 。
图 1 白花刺参植株(a)白花刺参果实(b)的照片
2. 2 性状鉴别 本品根圆柱形 , 外面褐色 ,里面白色。 茎直立 ,
具纵条纹。叶皱缩 ,完整叶呈披针形 , 长 10 ~ 20 cm , 宽 1. 5 ~ 2
cm ,边缘具不规则的刺状锯齿。 花淡紫色 , 唇形 , 苞片 3枚。 瘦
果 , 表面具瘤状突起和黑斑。气微 , 味微涩。
2. 3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 1列横向延长的细胞 , 下表
皮细胞较上表皮稍小 ,排列紧密 , 均有气孔 ,外被角质层。叶肉组
织为两面型 , 上表皮下有栅栏组织细胞 1列 , 圆柱形 , 不通过主
脉 , 与海绵组织细胞分化明显。主脉维管束 1个 ,外韧型 ,正对主
脉的上下表皮细胞附近有几列厚角组织细胞(图 2a, b)。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横向延长的细胞组成 ,栓外层 3 ~ 4
列;木栓形成层明显 , 为 1列横向延长的细胞;栓内层为 4 ~ 5列。
皮层宽广 ,细胞类圆形 , 内含许多内含物。形成层不明显。导管
单个或 2 ~ 3个成群。射线不明显(图 2c)。
2. 4 薄层鉴定 取白花刺参粉末(过 20目筛)2 g溶于 50 m l甲
醇中 , 超声 30 m in, 过滤 , 水浴上挥干甲醇 , 残渣加 1 m l甲醇溶
543
LISH IZHEN M EDIC INE AND MATER IA MED ICA RESEARCH 2006 VOL. 17 NO. 4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4期
解 , 作为供试品溶液。照 2005版《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 B)实验。
a-叶横切面    b-刺参叶横切面局部   c-根黄切面
图 2 白花刺参的显微特征
2. 4. 1 展开系统 1 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
胶 G薄层板上 ,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 ,展开 , 取出 , 晾干 ,
喷 10%硫酸乙醇溶液 , 105℃加热 3 ~ 5 m in, 显色 , 可见 6个斑点
(图 3a)。
2. 4. 2 展开系统 2 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
胶 G薄层板上 , 以环己烷-醋酸乙酯 (8∶2)为展开剂 , 展开 , 取
出 , 晾干 ,喷 10%硫酸乙醇溶液 , 105℃加热 5 m in, 显色(图 2b),
可见 4个斑点。
a-系统 1   b-系统 2
1, 2, 3.白花刺参
图 3 白花刺参的薄层色谱图
3 讨论
通过原植物 、性状 、显微鉴定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以氯
仿 -甲醇(9∶1)为展开剂 , 可见 6个斑点;以环己烷 -醋酸乙酯
(8∶2)为展开剂 ,可见 4个斑点。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藏药卷 [M ]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68:186.
[ 2 ]  冉先德.中华药海 , 下卷 , 第 1册 [M ] .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1998:1003.
[ 3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 ,第 3卷 [M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 , 1997:1201.
[ 4 ]  黄泰康 ,丁志德 ,赵守训 ,等.现代本草纲目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2001:1539.
收稿日期:2005-05-18; 修订日期:2006-02-18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资助项目(No. 2001ZX005)
作者简介:齐 辉(1979-),男(汉族),河南商丘人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研
究员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张 勉 (1962-), 女(汉族),上海人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
副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生药)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工作.
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鉴定
齐 辉 , 张 勉*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38)
摘要:目的 对全国 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进行鉴定 , 以了解目前市场上豨莶草的真伪情况。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
与数码显微鉴定技术。结果 市场上流通豨莶草均为正品 , 3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豨莶 S iegesbeck ia orientalis L. 、腺梗豨莶
S. pubescensM akino和毛梗豨莶 S. g labrescensM ak ino。结论 豨莶草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为腺梗豨莶 , 占 4 /9, 其次为豨莶
和毛梗豨莶。首次采用数码成像技术拍摄了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图 片 ,真实 、直观地反映了三种药材的差别。
关键词:豨莶草; 商品药材; 数码显微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04-0544-02
M icroscop ic Identification ofCommerc ia lHerba Siegesbeckiae
Q IH ui, ZHANG M ian*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China PharmaceuticalUn iversity , Nanjing 210038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mm ercia l drug s of H erba Siegesbeckiae co llected from 9 different a reas. M ethods-
M ac roscopic and m 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w ith d ig ita l im aging techno logy. R esu lts The orig ina l plan ts of the comm ercial drug s
w ere three spec ies, wh ich are,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 , S. pubescensM akino and S. g labrescens M ak ino. C onc lusion The
m ain curren t spec ie s in m a rke ts is S iegesbeck ia pubescensM akino (4 /9), then a re S. orien ta lis L. and S. g labrescensM akino.
The dig ita l pho tog raphs offe red by the paper v isually re flec ted them icroscopic differences o f three specie s.
Key words:Herba S iegesbeck iae; Comm ercial drugs; Dig ital m icroscopic iden tifica tion
  豨莶草为较常用中药 , 系菊科植物豨莶 S iegesbeck ia orien ta lis
L. 、腺梗豨莶 S. pubescensM akino或毛梗豨莶 S. glabrescensM aki-
no的干燥地上部分 , 始载于 《新修本草》, 具有祛风湿 、利关节 、
解毒之功效 [ 1] 。为掌握目前商品豨莶草的实际应用情况 , 保证
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我们对全国 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
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 并列出了相关鉴别特征的检索表 ,
以便能简便 、快速地鉴别药材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从全国各地收集豨莶草商品药材样品共 9份 (见表 1)。 鉴
别方法为性状鉴 定和显微鉴定。 在徒手切片鉴定的基础上 , 代
表性地选取茎段 (节间中部)按石 蜡切片法 、番红-固绿双重染色
544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4期 LISH IZHEN MED IC 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6 VOL. 17 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