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品种瓠瓜引种比较试验



全 文 :中国园艺文摘 2 014 年第 6期
不同品种瓤瓜引种比较试验
阿依买木 · 沙吾提
( }
. 塔里木大学 植物科学学院 , 新疆

, 阿不都卡迪尔 · 艾海提 l , 帕提古力 · 沙乌提
阿拉尔 8 4 乙乙。。 ; 2 .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乙。。。。
新疆新和县林业局 , 新疆 新和 8 4 2 }。0)
摘 要 : 2。 : 3 年 3 一 川 月在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试验站 日光温 室对 6 个抓瓜供试品种的物候期 、 生物学
特性 、 经济学特性及果实营养品质 进行比较试验 。 结 果表明 : 6 个抓瓜供试品种中 , 品种 八和品种 下的综合性状最
优 。 品种 八的植株生 长势 强 , 以侧 蔓结瓜为主 , 商品瓜皮 色浅绿色 , 长棒状 , 瓜表面光滑 , 瓜长约 36 Cm , 单瓜重
。 . 90 k g ; 瓜肉白色 , 产量高 , 品质佳 , 商品性好 , 抗病性好 。 品种 下的植株生长势也强 , 采收期早 , 商品瓜皮色
浅绿色 , 长棒状 , 瓜长约 39 Cm , 单瓜重 。 . 94 k g ; 瓜肉白色 , 产量高 , 品质佳 , 商品性好 , 易于栽培 , 抗病性好 。
在生产中 , 品种 八和品种 下适合温室栽培 , 本地区可大 面积推广种植 。
关键词 : 抓瓜 ; 品种 ; 比较试验
瓤瓜 ( l以g 己n ar la le uc an ht a R u 由y . ) 为葫芦科葫芦属一
年生蔬菜 , 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 。 原产于印度和热带
非洲 , 又名蒲瓜 、 瓤子 、 扁蒲 、 葫芦 , 是我国主要的蔬菜
作物之一 。 近年来 , 随着蔬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 蔬菜生
产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同时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逐渐开始 关注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对人体健康的生理
功能 。
瓤瓜为浅根系作物 , 侧根发达 , 主要分布在 20 c m 耕
层内 。 果实为瓤果 , 有长棒形 、 长筒形 、 短筒形 、 扁圆形
或束腰形 , 嫩果果皮淡绿色 , 果肉白色而柔嫩 。 种子卵形 ,
扁平 , 千粒重 12 0 9 左右 l1] 。 瓤瓜是夏季的主要瓜类蔬菜 ,
由于产量高 、 食味佳 , 兼有解暑之功能 , 越来越受到生产
者和消费者的青睐 l2] 。 目前 , 在生产上栽培的瓤瓜品种不
能满足人们对蔬菜花色多样性的需求 , 而且许多品种在生
产上应用的时间已很久 。 为选出适宜在阿拉尔地区温室栽
培的瓤瓜品种 , 笔者于 2 0 13 年 3 一 1 月在塔里木大学植
物科学学院园艺试验站进行不同品种瓤瓜引种比较试验 ,
为适宜在阿拉尔地区温室栽培的瓤瓜品种多样性提供参考
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材料
试验于 2 01 3 年 3 一 1 月在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园艺试验站进行 。 供试瓤瓜品种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引进
的 `孝感瓤子 ’ (A ) 、 `长颈葫芦 ’ ()B 、 `广州大棱 ’ ( )C 、 `安
徽线瓤 ’ (D ) 、 `杭州长瓜 ’ ()E 和 `青丰长瓤瓜 ’ ()F , 均为
温室栽培 。 田间管理正常进行 。
1
.
2 试验设计
播种前 , 用温汤浸种方法处理种子 。 各品种于 2 0 13 年
3 月 2 日播种 , 采用高畦播种 , 畦宽 (连沟 ) 1 . 0 m , 每畦
第一作者简介 : 阿依买木 · 沙吾提 ( 1 9 7于 ) , 女 , 副教授 ; 从事
果蔬种质资源利用与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和教学 。
通讯作者 : 阿不都卡迪尔 · 艾海提 , 副教授 。 E一。 il : 。 b d k d e z k y@
1 6 3
.
e o 扭
种 2行 , 每小区种 2 0株 , 株距 , 0 e m , 小区面积 3 m Z。 田
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 6 个品种 , 3 次重复 , 重复
间土 、 肥 、 水等田间管理采取统一标准 。 主蔓长到 60 cm
时摘心 , 促进侧蔓生长 , 结瓜以侧蔓为主 , 保 留在侧蔓的
第 1节瓤瓜 , 其余部分摘掉 。 调查各供试品种的物候期 、
植物学特性 、 经济学特性以及产量 、 营养品质 , 进行观测 、
记载 、 统计分析 。
1
.
3 试验方法
1
.
3
.
1 孤瓜品种物候期比较 调查并记载每个品种的发芽
期 、 出苗 日期 、 雌花出现 日期 、 始收期 。
1
.
3
.
2 孤瓜品种植物学特性比较 每个重复中 , 随机抽取
3 株 , 对茎粗 、 节间长度 、 叶面积 、 叶色等进行测定 , 对
第 1雌花节位 、 第 1雄花节位和雌花间隔节位等进行调查
统计 。
1
.
3
.
3 孤瓜品种经济学特性比较 每个重复中 , 授粉 1 , d
后 , 选取 3 个具有代表性的瓜 , 进行瓜皮色 、 瓜形 、 瓜长 、
瓜的上下横径 、 单瓜重的测定 , 并品尝是否有苦味 。 调查
各品种对白粉病的抗病性 。
1
.
3
.
4 孤瓜营养品质比较 20 13 年 6 月初 , 对授粉后 1 , d
的瓤瓜果实进行取样 。 即供试品种中 , 每个重复分别选取
3 个具代表性的瓤瓜 , 每条瓤瓜取其中部 10 cm 段 , 切碎
混匀 , 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维生素 C : 采用 2 . 6一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 。 测定方
法 : 精确称取 20 9 鲜果实 , 放在研钵中加 2% 草酸溶液少
许研碎 , 注人 20 m l容量瓶中 , 加 2% 草酸溶液稀释至刻
度 , 过滤备用 。 吸取滤液 10 耐于烧杯中 , 用标定过的 2 . 6 一
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 , 至桃红色 1 , s不褪色为止 , 记下
染料的用量 , 并计算 。
维生素 C 《n邓考 10 9样品卜([ Va 一Vb ) x C x T x 10] 一必 x 川
式 中 : V a 为滴定样品所耗用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 V b
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 C 为样品提取
液的总毫升数 ; D 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毫升数 ; T 为
1 耐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 W 为待测样品的重量 。
含酸量 : 采用中和法测定 。 测定方法 : 精确称取 20 9
鲜果实 , 置研钵中研碎 , 注人 2 0 耐 容量瓶中 , 加蒸馏水
至刻度 。 混合均匀后 , 用滤纸过滤 。 吸取滤液 20 耐 放人
3 1
C I E N HS E HORT IC U T LU RE A BS T RA CT S
烧杯中 , 加酚酞指示剂 2 滴 , 用 0 . 01 m ol / L N a O H 滴定 ,
直至淡红色为止 , 记下 N a O H 液用量 。 重复滴定 2 次 , 取
其平均值 。
果树含酸量 一 ([ v x N 一 折算系数 )一 b] 州B 一)A “ 10
式 中 : V 为 N a O H 液用量 (耐 ) ; N 为 N a O H 液 当量
浓度 (N ) ; A 为样品克数 ; B 为样品液制成的总毫升数 ; b
为滴定时用的样品液毫升数 ; 折算系数 : 以果蔬主要含酸
种类计算 , 如苹果或番茄用 0 . 0 67 。
糖含量 : 直接用糖量计测定 。
1
.
3
.
5 不 同孤瓜品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差异 分
别于包苗后每品种各取 2 株 , 测株高 、 茎粗 、 主根长和地
上部 、 地下部鲜重 , 再于 1伪℃下烘至恒重称干重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瓤瓜品种物候期比较
从表 1 可以看出 , 瓤瓜不同品种的物候期差异不明显 。
供试品种均于 3 月 2 日播种 , 品种 A 的出苗 日期比其他品
种晚 3 d ; 品种 B 和品种 F 的雌花出现期比其他品种早 ,
品种 D雌花出现期最晚 。 此外 , 品种 B 和品种 F 的熟性较早 ,
而品种 D 的熟性最晚 ; 虽然品种 A 的出苗日期比其他品种
晚 , 但成熟期比品种 D 早 , 品种 A 、 C 和品种 E 基本一致 。
表 1 孤瓜品种物候期比较
大 , 分别为 0 . 76 c m 、 14 . 48 c m 和 6刃 . 63 c m Z ; 品种 B 的
茎粗 、 节间长和叶面积最小 , 分别为 0 . 角 cm 、 10 · 70 Cm
和 367 . 1 , cm Z。 田间观察可知 , 品种 B 和品种 E 的生长势
相当 , 而品种 A 和品种 F 的生长势较强 。 供试品种第 1 雌
花节位及第 1雄花节位分别集中在主蔓上的第 3 、 4 、 , 节和 4 、
, 节上 。 比较供试品种叶色 , 品种 C 为深绿色 , 其他品种
叶色一致 。 各品种雌花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
表 2 孤瓜品种植物学特性比较
品种 募担气U l l l ) 叶柄长度 (cm ) 叶面积(cm z ) 节间长(cm ) 叶色 第 1 雌花节位 第 1雄花节位 雌花间隔节位
A 0
.
64 15
.
3 3 5 4 9
.
9 9 13
.
60 绿 4 (1 ) 5 连续
B 0
.
5 6 1 1
.
2 5 3 67
.
1 5 10
.
70 绿 3 (1 ) 4 连续
C 0
.
5 9 12
.
9 5 5 2 1
.
5 0 12
.
6 1 深绿 3 (1 ) 4 连续
D 0
.
60 14
.
0 8 6 39
.
3 0 13
.
17 绿 3 (1 ) 4 连续
E 0
.
70 14
.
9 3 5 5 9
.
0 4 12
.
89 绿 5 (1 ) 5 连续
F 0
.
76 14
.
82 6 5 7
.
6 3 14
.
4 8 绿 4 (1 ) 5 连续
注 : 第 1雌花节位指标中 , 前者表示为主蔓上的第 1 雌花节位 , (1) 表示第
1雌花开放的侧蔓的节位 ; 雄花多着生于主蔓上 , 经过修剪 , 侧蔓上雄花较
少 , 此处第 1 雄花即主蔓上雄花的节位 ; 取第 10 节测定节间长 、 叶面积 、
叶柄长度 。
品种 催芽时间
( 月 / 日 )
播种时间
( 月 / 日 )
出苗 日期
(月 / 日 )
雌花出现期
( 月 / 日 )
采收期
(月 / 日 )
2 / 2 8
2 / 2 8
2 / 2 8
2 / 2 8
2 / 2 8
2 / 2 8
3 / 17
3 / 14
3 / 14
3 / 14
3 / 14
3 / 14
5 / 10
5 / 6
5 / 12
5 / 13
5 / 10
5 / 6
5 / 2 5
5 / 2 1
5 / 2 5
5 / 2 8
5 / 2 3
5 / 2 1
2
.
3 瓤瓜品种经济学特性比较
从表 3 可以看出 , 品种 F 的产量最高 , 折合每 667 m Z
产量为 4 8 4 4 . 69 k g ; 其次是品种 A , 产量为 4 7” . 79 k g ;
品种 C 的产量最低 , 为 2 4 89 . 0 k g 。 6 个供试品种的瓜
形均为长棒状 。 品种 D 的上横径最大 , 品种 F 的下横径
最大 , 品种 E 的上 、 下横径最小 。 品种 E 的瓜长最长 , 为
4 2
.
63 c m
; 其次是品种 B , 为 39 . 80 cm ; 其他品种瓜长
超过 3 , c m 。 品种 F 的单瓜重最大 , 为 0 . 94 k g ; 其次是
品种 A , 为 0 . 90 k g 。 瓜皮色品种 E 为绿色 , 其他品种为
浅绿色 。 调查发现 , 品种 D 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弱 。 品尝试
验表明 , 6 个品种都没有苦味 。
,
/
, JDABCEF
2 2 瓤瓜品种生物学特性比较
从表 2 可以看出 , 品种 F 的茎粗 、 节间长和叶面积最
表 3 孤瓜品种经济学特性比较
横径 (cm )品种 瓜皮色 瓜形 瓜长 (cm )— 单瓜重 (喃 ) 抗病性 瓜是否有苦味 小区产量 (k g ) 折合 6 67 m z产量 (喃 )上 下A 浅绿 长棒状 3 6 . 4 2 0 . 6 4 0 . 7 8 0 . 90 较强 无 2 1 . 4 4 7 5 5 . 7 9B 浅绿 长棒状 3 9 . 80 0 . 4 4 0 . 6 2 0 . 86 较强 无 16 . 4 3 6 4 4 . 6 3C 浅绿 长棒状 3 5 . 70 0 . 4 1 0 . 6 5 0 . 6 1 弱 无 11 . 2 2 4 89 . 0 0D 浅绿 长棒状 3 6 . 70 0 . 6 5 0 . 7 8 0 . 8 8 较强 无 2 0 . 0 4 4 4 4 . 6 7
E 绿 长棒状 4 2 . 63 0 . 39 0 . 5 7 0 . 62 较强 无 12 . 8 2 8 4 4 . 5 9
F 浅绿 长棒状 3 9 . 63 0 . 6 1 0 . 8 7 0 . 94 较强 无 2 1 . 8 4 8 4 4 . 6 9
2 4 瓤瓜营养品质比较
从表 4 可以看出 , 品种 E 的含酸量最高 , 为 0 . 13% ;
品种 B 的 含酸 量最低 , 为 0 . 伪% ; 品种 A 和品种 F 相
等 。 品种 F 的糖含量最高 , 为 4 . 刃% ; 其次是品种 A , 为
4
.
43 %
; 品种 B 的糖含量最低 , 为 3 . 68 % 。 6 个品种中 , 品
种 A 的维生素 C 含量最高 , 为 12 . 3 m g / 10 9 ; 其次是
品种 F , 为 11 . , m g / 10 0 9 ; 品种 C的维生素 C含量最低 ,
为 6 . 4 m g / 100 90
表 4 孤瓜营养品质比较
品种 含酸量 (% ) 糖含量 ( 0)/ 维生素 (C I n g / 10 9 )
A 0
.
0 6 4
.
4 3 12
.
3
B 0
.
0 5 3
.
6 8 8
.
8
C 0
.
0 7 3
.
70 6
.
4
D 0
.
0 8 4
.
3 3 6
.
7
E 0
.
13 4
.
3 3 8
.
8
F 0
.
0 6 4
.
5 0 1 1
.
5
( 下转 95 页 )
3 2
中国园艺文摘 0 214 年第 6 期
3 2在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中的应用
森林公园 、 风景区人为破坏较少 ,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和生物多样性 。 多数果树由野生种驯化而来 , 具有较强的
适应性 。 枣树在森林公园中或风景区应用 , 既可形成景观 ,
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lrt] 。 较大面积栽植枣树 , 在冬天
可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 , 充分发挥枣树的树体美 。
2 4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作为行道树 , 形式呆板枯燥 , 经
济效益较低 。 改种果树或间种果树作行道树 , 既可绿化美
化道路环境 , 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 枣类果树作行道
树须与其他园林绿化树种间种 , 才能产生更好的遮阴效果 。
如山东的乐陵市用枣作行道树 , 秋季枣果悬挂枝头 , 令人
赏心悦 目 ls] 。
2
.
5 在果树盆景上的应用
枣树因其树体较小 , 耐修剪 , 枝条可塑性强 , 可用于
盆栽 。 将盆栽的枣树置于阳台 、 窗台 、 廊下或室内茶几上 ,
既可观其枝叶 、 又可品其色味 , 既增加生活的情趣 , 又别
具风味 。
3 枣树在园林上的配置方式
3
.
1 孤植
在开阔空旷的草坪上 、 庭院内 、 花坛中心等地方 , 种
植树体较高大 、 树形优美 、 果实较大的枣树 , 以欣赏枣树
优美的树体 l6] 。
.3 2 列植
在街道两侧 , 以一定的株距种植枣树或与其他树种相
间种植 。
.3 3 群植
在较大面积的开阔地或草坪 、 绿地的边缘 , 种植几十
株或更多枣树成群配置 , 即可冬春赏枣树体美 、 夏可闻枣
花香 、 秋赏枣果奇 , 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赏 。
3 .4 林植
林植是面积较大 、 多株数成片 、 呈林状 的种植形式 。
多用在公园 、 城郊 、 山丘 、 风景区或观光果园中 , 形成景
观开阔 、 气势恢弘 、 富有震撼力的枣树林 。 冬季枣树枝条
虫L劲 , 春 日满树绿叶 , 秋天枣果成熟时 , 满树挂着一颗颗
白色或红色形态各异的枣 , 十分诱人 , 深秋叶片变黄 , 颇
为美观 。 而且枣树经修剪后树体较小 , 游人可随手采摘 。
.3 5 果树盆景
选取结果早 、 枝形美 、 株形紧凑者 、 容易成活的枣树
品种 , 种植在器形优美的花器 中 , 按直干式 、 斜干式 、 曲
干式和悬崖式等自然式或规则式进行造型 。
4 结语
枣树树姿优美 , 叶色浓绿 , 可用作园林绿化树种 。 还
可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 如开辟枣树专类园 , 开展人园
采枣活动 , 以吸引游人 。 随着园林绿化树种的增加 , 枣树
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新秀 , 将会更广泛地应用到园林绿化中 。
参考文献 :
「1 ] 李树海 , 刘洪章 , 高扬等 . 观赏果树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前景展望
[ J ]
. 林业建设 , 20 0 7 , ( 2) : 23 一 24 .
「2 ] 郭裕新 , 单公华 . 中国枣「M ]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10 .
「3 ] 段锦兰 , 付宝春 , 康红梅等 . 观赏枣在园林城市中的作用「J ] . 山
西林业科技 , 2 0 07 , ( 3 ) : 6 0一6 1 .
「4 ] 步显银 , 金鹏 . 观赏果树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J ] . 中国林
副特产 , 2 0 1 2 , ( 3) : 1 0 3一 1 0 6 .
「别 徐晓莉 . 翁忙玲 , 姜卫兵 .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 ] .
中国农学通报 , 20 0 6 , 2 2 ( 7 ) : 3 98 一4 0 3 .
「6 ] 陈有民. 园林树木学「M ]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 90 .
( 上接 3 2 页 )
2
.
5 不同瓤瓜品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差异
从表 , 可以看出 , 成熟期根系干重和茎干重仍保持较高
的水分 。 品种 F 的根长最长 , 为 78 . 刃 cm ; 根鲜重和根干
重最高 , 分别为 61 . 9 , cm 和 1 , . 0 cm 。 品种 C 的根长最
短 , 为 4 , . 0 cm ; 根鲜重和根干重最低 , 分别为 20 . 7 , cm
和 4 . 20 c m 。 品种 A 的茎鲜重 和茎干 重最高 , 分 别为
1 6 39
.
80 9和 194 . 30 9 ; 其次是品种 F , 分别为 1 2 92 . , 0 9
和 1 4 2 . 00 9 。
表 5 不同孤瓜品种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差异
品种 根长 (cm ) 根鲜重 (g ) 根干重 (g ) 茎鲜重 (g ) 茎干重 (g )
A 5 9
.
5 0 2 9
.
4 0 4
.
9 0 1 6 39
.
80 19 4
.
30
B 6 8
.
2 5 3 7
.
35 8
.
3 5 1 0 19
.
3 5 12 5
.
2 5
C 4 5
.
0 0 2 0
.
75 4
.
2 0 8 80
.
9 5 10 2
.
90
D 4 6
.
2 5 4 7
.
75 1 1
.
2 5 1 1 39
.
0 5 12 7
.
4 5
E 4 7
.
0 0 2 4
.
35 5
.
3 5 1 07 0
.
10 1 11
.
60
F 7 8
.
5 0 6 1
.
95 15
.
0 0 1 29 2
.
5 0 14 2
.
00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 , 6 个供试瓤瓜品种中 , 品种 A 和品种
F 的综合性状最优 。 品种 A 的植株生长势强 , 以侧蔓结瓜
为主 , 坐果率高 , 商品瓜皮色浅绿色 , 长棒状 , 瓜表面光
滑 , 瓜长约 36 c m , 单瓜重 0 . 90 k g ; 瓜肉白色 , 产量高 ,
品质佳 , 商品性好 , 抗病性好 。 品种 F 的植株生长势也强 ,
采收期早 , 坐果率高 , 商品瓜皮色浅绿色 , 长棒状 , 瓜长
约 39 c m , 单瓜重 0 . 94 k g ; 瓜肉白色 , 产量高 , 品质佳 ,
商品性好 , 易于栽培 , 抗病性好 。 且这两个品种都符合本
地的消费习惯 , 适合春大棚早熟栽培 , 可在本地区大面积
推广种植 。
参考文献 :
「1 ] 王永 , 倪宏正 . 大棚瓤瓜春提前栽培技术「J ] . 蔬菜 , 2 0 1 2 , ( 1 1)
1 2一 1 3
.
「2 ] 丁兰 , 吴田铲 . 瓤瓜设施栽培品比实验「J ] . 上海蔬菜 , 2 0 1。 , (动
2 0一 2 1
.
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