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loning,Express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Musca domestica Antifungal Peptide-1 and Musca domestica Lysozyme

家蝇抗真菌肽-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全 文 :·研究报告·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5, 31(5):200-205
深部真菌感染日益成为导致肿瘤放化疗、器官
移植及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3]。抗真菌药物较为有限,
其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并且耐药现象日益增加。寻求
和研发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至关重要。本课题组前
期研究中,家蝇抗真菌肽 MAF-1(Musca domestica
antifungalpeptide-1)在体外被验证具有抗真菌活性,
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以 α 螺旋为主的线性昆虫抗真菌
肽[4]。家蝇溶菌酶(lysozyme,LZM)是一类非特
异性免疫因子,在机体的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破坏菌体胞壁、导致细菌死亡,而对人体无毒副
作用[5]。为了寻求新型的抗菌蛋白质或抗真菌-
收稿日期 :2014-09-0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6B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25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 J 字[2012]
2038 号)
作者简介 :彭传林,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分子生物学 ;E-mail :2463749164@qq.com
通讯作者 :吴建伟,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昆虫免疫及应用 ;E-mail :wjw@gmc.edu.cn
家蝇抗真菌肽 - 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彭传林1,2  魏川川1  吴建伟1  王宇1,3  修江帆1  尚小丽1  赵学军1
(1. 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贵阳 550004 ;2.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宿州 234000 ;3.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 550004)
摘 要 : 旨在对家蝇抗真菌肽 MAF-1-溶菌酶(LZM)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融合基因 MAF-1-LMZ 的克隆和表
达分析。从 GenBank 获得家蝇抗真菌肽 MAF-1 和溶菌酶 LZM 的编码序列,分析和预测这两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PCR 扩增融
合蛋白质抗真菌肽 - 溶菌酶的基因 MAF-1-LMZ,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 中,重组质粒 pET-28a-MAF-1-LMZ 在大肠杆菌
OrigmiB/DE3 中经用 IPTG 诱导表达,表达产物 MAF-1-LMZ 通过 SDS-PAGE 电泳进行鉴定,采用小试管法倍比稀释法进行活性验
证。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质 MAF-1-LMZ 序列的 ORF 为 969 bp,编码 322 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 35 468.6 Da,等电点为 8.31,
在大肠杆菌 OrigmiB/DE3 中得到成功表达。其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具有抗真菌活性。
关键词 : 家蝇 ;抗真菌肽 - 溶菌酶 ;重组表达 ;序列分析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5.05.031
Cloning,Express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Musca domestica
Antifungal Peptide-1 and Musca domestica Lysozyme
Peng Chuanlin 1,2 Wei Chuanchuan1 Wu Jianwei1 Wang Yu1,3 Xiu Jiangfan1 Shang Xiaoli 1 Zhao Xuejun1
(1.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Guiyang Medical College,Guiyang 550004 ;2. General Surgery of Wanbei Coal-electricity Group General
Hospital,Suzhou 234000 ;3. Gui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iyang 550004)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hav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Musca domesitca antifungal peptide-1(MAF-1)and lysozymeb
(LMZ), also clone fused MAF-1-LMZ gene and hav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it. The encoding sequences of MAF-1 and LMZ were fetched from
GenBank, and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2 proteins were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 gene MAF-1-LMZ wa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then was ligated into pET 28a and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Origmi(DE3)competent cell, and induced with IPTG. The fusion
protein MAF-1-LMZ in the expression vector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The activity of the protein was validated by methods of small test tube
and doubling dilution.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MAF-1-LMZ was 969 bp, encoding a putative protein consisting of 322 amino acids with
a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of 35 468.6 Da and pI of 8.31, indicating the gene expressed in E. coli Origmi(DE3)successfully. The purified
target protein ha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Key words: Musca domestica ;antifungal peptide-1 with Lysozym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sequence analysis
2015,31(5) 201彭传林等:家蝇抗真菌肽 -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抗细菌融合蛋白质,近年来国内外先后报道了有关
抗菌肽类基因以及与其它相关基因融合的克隆和表
达[6-10],Lu 等[11]报道了家蝇天蚕素与人溶菌酶融
合表达。但目前将家蝇的抗真菌肽 MAF-1 与抗细菌
的溶菌酶 LZM 进行融合表达未见报道。将二者构建
成融合蛋白质,使其具有真菌肽和溶菌酶的活性,
降低细菌的耐受性,对家蝇抗真菌肽和家蝇溶菌酶
作为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酶切、连
接重组家蝇抗真菌肽 MAF-1 与家蝇溶菌酶 LZM 的
基因,对其编码的重组蛋白质 MAF-1-LMZ 结构特征
进行预测分析和克隆表达,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重
组融合基因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家蝇,由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
室常规饲养 ;载体 pET-28a、大肠杆菌菌株 DH5α、
OrigmiB/DE3 由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常规保存。
1.1.2 主要试剂及设备 限制性内切酶 EcoR I、Hi-
nd III 及 Xho I、T4 连 接 酶、rTaq 酶、DNA Marker、
Protein Marker、PCR 产 物 胶 回 收 试 剂 盒、DNA 产
物纯化试剂盒、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均购于大连宝
生物科技公司 ;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PCR 扩
增仪(德国 Eppendorf 公司);稳压稳流电泳仪(美
国 GE 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 GE 公司);
Millipore 0.22 μm/0.45 μm 滤器(美国 Merck Millipore
公司);Milli-Q 超纯水仪(法国 Mill-ipore Pharmacia
公司)。
1.1.3 引物合成和 DNA 测序 基因扩增引物和重组
质粒 DNA 测序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MAF-1、LMZ 基因的识别 利用美国国家生
物 技 术 信 息 中 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http ://www.ncbi.nlm.nih.gov/)
网站的 ORF Finder(开放阅读框探寻器)确定其完
整编码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瑞士生物
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ert Protein
Analysis Systerm,ExPASy,http ://ca.expasy.org/)
Proteomics Server(http ://ca.expasy.org/)所提供的蛋
白质在线分析工具,如 protparam(http ://au.expasy.
org/tools/protparam.html) 预 测 氨 基 酸 序 列 的 分 子
量、等电点、稳定性指数等理化性质 ;InterPro Scan
(http ://www.ebi.ac.uk/InterProScan/) 预 测 氨 基 酸
序 列 中 的 功 能 域 ;Sec(https ://www.predictprotein.
org/upgrade/Sec/)预测氨基酸序列中的拓扑结构。
1.2.2 MAF-1-LMZ 融合基因的扩增 利用 prmer5.0
软件,根据 GenBank 获得家蝇抗真菌肽(登录号 :
HM178948)和家蝇溶菌酶(登录号 :XP_0051784-
89.1)基因序列和 pET-28a 多克隆位点设计特异性引
物。 引 物 为 :MAF-1 F :5-GGAATTCGAATCTGCC-
CCCGCCCCTGAGGT-3,MAF-1 R :5-CCCAAGCTT-
GGCATGGGGCTTCATTTCCTTGGC-3,下划线为 EcoR
I 和 Hind III 限制性酶切位点 ;LMZ F :5-GCCAAG
CTTATGTACAACATTTCTGGTT-3,LMZ R:5-CGGC
TCGAGTCAAAAACAATCATCAACACT-3,下划线为
Hind III 和 Xho I 限制性酶切位点。
从家蝇 3 龄幼虫提取 RNA,逆转录 cDNA 为模
板分别进行 PCR 扩增。MAF-1 PCR 条件 :94℃预变
性 5 min ;94℃ 30 s,63℃ 30 s,72℃ 30 s,共 30 个
循环 ;72℃延伸 10 min。LMZ PCR 条件 :94℃预变
性 5 min ;94℃ 30 s,60℃ 30 s,72℃ 30 s,共 30 个
循环 ;72℃延伸 10 min。扩增产物用 2% 琼脂糖凝
胶电泳回收。
1.2.3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将回收的
目的基因 MAF-1、LMZ 及表达载体 pET-28a 分别用
限制性内切酶 EcoR I 和 Hind III ;Hind III 和 Xho I ;
EcoR I 和 Xho I 进行双酶切。并将目的基因酶切产物
按一定比例与表达载体 pET-28a 酶切产物连接过夜,
转化大肠杆菌 OrigmiB/DE3 感受态细胞,卡那霉素
筛选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 PCR、双
酶切和测序鉴定。
1.2.4 MAF-1-LMZ 在 大 肠 杆 菌 Origmi/DE3 中 的 诱
导表达 取 50 μL 培养过夜的阳性克隆菌液,加入
含卡那霉素的 5 mL LB 培养基中(菌液 / 培养基为
1/100),37℃,250 r/min 振摇至 OD600 为 0.6 时,加
入 IPTG 至终浓度 0.25 mmol/L 诱导表达 16 h。离心
收集菌体,在沉淀中加入 80 mL 1×SDS-PAGE 上样
缓冲液,煮沸 8-10 min,12 000 r/min 离心取上清 10
μL 进行 15% SDS-PAGE 分析。
1.2.5 重组蛋白的大量诱导、纯化 按照上述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5,Vol.31,No.5202
对阳性克隆进行大量诱导表达,离心收集菌体,按
每克菌体加入 3 mL 细菌细胞壁裂解液重悬菌体,反
复冻融后冰上超声裂解(功率 150 W,持续 1 s,停
3 s,共 180 s),4℃,12 000 r/min,离心 20 min 后
收集上清,分别取上清和沉淀样品处理后进行 SDS-
PAGE 判断该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收集上清,用 0.45
μL 滤膜过滤,参照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说
明书进行蛋白纯化,收集蛋白洗脱液,再将洗脱的
目的蛋白在 PBS 透析液(pH7.4)中 4℃透析 24 h。
并根据说明书,用 Bradford 法对经过以上步骤获得
的重组蛋白进行蛋白定量,于 -80℃保存备用。
1.2.6 重组蛋白质 MAF-1-LMZ 抗真菌活性检测 将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ATCC10231 制备成新
鲜的菌悬液每毫升含 1×107 个菌细胞。在无菌的 96
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分别于每孔中加入 50 μL 灭
菌双蒸水后,向第一孔加入 50 μL 纯化后的重组蛋
白质,混匀后从第一孔中吸取上述混合液 50 μL 加
入到第二孔,以此类推做倍比稀释,再向每孔中加
入菌悬液 50 μL,设置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氟康
唑为阳性对照,充分混匀后于 30℃培养 24 h,取培
养物接种至培养基中 30℃培养 24 h 后,观察有无菌
落生长并对菌落计数。
2 结果
2.1 MAF-1-LMZ基因序列及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
MAF-1 基因编码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
读框(ORF)为 537 bp,编码 178 个氨基酸 ;LMZ
基因编码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 ORF 为 435 bp,编
码 145 个氨基酸。融合基因 MAF-1-LMZ 编码序列
包含的 ORF 为 969 bp,编码 322 个氨基酸(图 1)。
ExPASy 中 ProtParam 预测 MDLMZ 的理论分子量为
35 468.6 Da,等电点为 8.31。280 nm 处的摩尔消光
系数为 39 460 M-1 cm-1,0.1% 浓度的 ABS 为 1.098。
若其成熟肽 N-末端为蛋氨酸时,预测在哺乳动物
网状细胞体外表达的半衰期为 30 h,在酵母和大肠
976
901
826
751
676
601
526
451
376
301
226
151
76
1
方框内为内切酶序列及增加的氨基酸残疾 ;下画线为 MAF-1 序列 ;虚线为 LMZ 序列
图 1 MAF-1-LMZ 序列及其 ORF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2015,31(5) 203彭传林等:家蝇抗真菌肽 -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杆菌中表达的半衰期分别 >20 和 10 h。预测 MAF-
1-LMZ 在溶液中不稳定指数为 32.29,低于阈值 40,
其性质稳定 ;MAF-1-LMZ 的疏水指数为 85.22,疏
水性较高。
2.2 MAF-1-LMZ亚细胞定位分析ExPASy中TargetP
预测
MAF-1-LMZ 有信号序列,在第 18 和 19 个氨基
酸之间有断裂点,提示 MAF-1-LMZ 在细胞外分泌,
未发现线粒体、过氧化酶体、溶酶体和细胞核等亚
细胞定位序列。
2.3 InterPro Scan分析MAF-1-LMZ蛋白质结构域
结果显示,家蝇抗真菌肽 MAF-1-溶菌酶(LZM)
融合蛋白中分别含有抗真菌肽 MAF-1 的结构域(1-
178 aa),功能结构域(128-153 aa),是一全新的昆
虫抗真菌肽 ;溶菌酶(LZM)功能域(182-322 aa),
活性位点位于 232-250 aa,属于溶菌酶超家族。
2.4 蛋白质拓扑结构分析Sec预测
α 螺旋(H)和无规卷曲(L)比例是 37.67∶
53.99,β 折叠(E)和无规卷曲(L)比例是 8.34∶
53.99,二级结构以 α 螺旋(H)为主。预测每个氨
基酸的溶剂可及性(solvent accessibility,Acc),超
过 16% 的表面暴露的定义为暴露氨基酸(e),其余
氨基酸为包埋氨基酸(b)。从分析结果来看,一部
分氨基酸残基(39.63%)包埋在蛋白质内部,一部
分氨基酸残基(44.91%)暴露在溶液界面。
2.5 pET28a-MAF-1-LMZ质粒构建及鉴定
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目的基因 MAF-1、LMZ,2%
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目的基因,获得约 534
bp 的 MAF-1 和 435 bp 的 LMZ 两个片段。将重组质
粒 pET28a-MAF-1-LMZ 进 行 PCR 和 双 酶 切 后 约 在
1 000 bp 有一清晰的条带,与目的基因(969 bp)的
大小基本相符(图 2),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质粒中插
入序列正确,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2.6 蛋白表达纯化结果
将 构 建 好 的 重 组 质 粒 pET28a-MAF-1-LMZ 转
化到 E.coli OrigmiB/DE3 中经 IPTG 诱导表达,15%
SDS-PAGE 分析结果(图 3 第 5、6 泳道)显示,约
在 35 kD 左右处出现目的表达条带。将蛋白进行纯
化,结果如图 4 第 7 泳道所示,证明目的蛋白纯化
成功。Bradford 法测得该蛋白浓度为 0.37 mg/mL。
2000
bp
M 1 2 3 4 5
1000
750
500
250
M :2000 bp DNA Marker ;1-3 :分别为 :LMZ、MAF-1、MAF-1-LMZ PCR 产
物 ;4 :双酶切鉴定结果 ;5 :重组质粒 pET28a-MAF-1-LMZ
图 2 重组质粒 PCR 及双酶切鉴定
97.2
kD
M 1 2 3 4 5 6 7
66.4
44.3
29.0
20.1
14.3
M :蛋 白 Marker ;1 :pET28a 未 加 IPTG 诱 导 ;2 :pET28a 加 IPTG 诱 导 ;
3 :pET28a-MAF-1-LMZ 未经 IPTG 诱导的 OrigmiB/DE3 全菌液 ;4 :pET28a-
MAF-1-LMZ 加 IPTG 诱 导 的 OrigmiB/DE3 全 菌 液 ;5 :pET28a-MAF-1-LMZ
加 IPTG 诱导后的沉淀 ;6 :pET28a-MAF-1-LMZ 加 IPTG 诱导后的上清 ;7 :
pET28a-MAF-1-LMZ 加 IPTG 诱导表达后纯化蛋白
图 3 SDS-PAGE 分析 pET28a-MAF-1-LMZ 表达纯化效果
2.7 重组蛋白质MAF-1-LMZ抗真菌活性
以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为指示菌,采用
Quantity One 克隆菌落计数法检测重组蛋白质 MAF-
1-LMZ 的 抗 真 菌 活 性。 结 果( 表 1, 图 4) 显 示,
100 μg/mL 的重组蛋白质 MAF-1-LMZ 具有明显的抗
真菌活性。
表 1 重组蛋白质 MAF-1-LMZ 的抗真菌效果
样品 浓度 /(μg·mL-1) 菌落数 / 个(x-±s)
重组 MAF-1-LZM 100 147±9*
空白对照(ddH2O) 0 2831±79
重组 MAF-1 70 245±12*
注 :* 与阴性对照相比 P<0.05
3 讨论
抗真菌制剂的活性及选择性是由其与真菌相互
作用的方式决定的。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结构复杂,细胞壁厚约 25 μm,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5,Vol.31,No.5204
切后连接起来。此方法简便易行,因不需要在基因
序列上引入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接头序列,从而减少
了蛋白酶的攻击[21-24]。
本研究根据 GenBank 中家蝇抗真菌肽与溶菌酶
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家蝇 3 日龄幼虫提取
总 RNA 后逆转录 cDNA 为模板,分别成功扩增出目
的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与 GenBank 获得家蝇抗真菌
肽(登录号 :HM178948)和家蝇溶菌酶(登录号 :
XP_005178489.1)序列相符,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显示该基因序列的 ORF 为 969 bp,编码 322 个氨基
酸,理论分子量为 35 468.6 Da,等电点为 8.31。所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 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
SDS-PAGE 结果表明家蝇抗真菌肽 - 溶菌酶在大肠
杆菌 OrigmiB/DE3 中成功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
菌 OrigmiB/DE3 中经 IPTG 诱导表达,并成功纯化目
的蛋白,15% SDS-PAGE 分析显示纯化蛋白与目的
蛋白分子量大小相符。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重组融合蛋白质 MAF-1-LMZ,其浓度在 100 μg/mL
时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说明重组融合蛋白质在
诱导表达过程中没有降解失活,并证实融合蛋白质
具有抗真菌活性,此研究结果与刘文丽等[25]报道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与抗菌活性相关,以及胡国强等
揭示了构 - 效相关是一致的[26]。这为进一步研究新
型抗菌融合蛋白 MAF-1-LMZ 的生物学活性及产业化
开发奠定了基础。
4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 pET-28a-MAF-1-LMZ 重组原核
表达载体并表达出融合 MAF-1-LMZ 蛋白,对纯化条
件进行了初探,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实验
显示重组融合蛋白 MAF-1-LMZ 具有抗真菌活性。
参 考 文 献
[1] 张圣岸 , 王盛标 , 黄强 , 等 . ICR 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和对策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08, 5(3):98-100.
[2] Miceli MH, Diaz JA, Lee SA. Emerging opportunistic yeast
infections[J]. The Lancet Infect Dis, 2011, 11(2):142-151.
[3] Guery BP, Arendrup MC, Auzinger G, et al. Management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and candidemia in adult non-neutropenic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Part Ⅰ . 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J]. Intensive
A B C
A :重组 MAF-1(70 μg/mL);B :阳性对照 ;C :阴性对照
图 4 重组蛋白质 MAF-1-LMZ 抗真菌活性检测
约占细胞干重的 25%,是一种坚韧的结构。其化学
组分较特殊,主要由内层的葡聚糖、中间的蛋白质
分子及外层的甘露聚糖组成。细胞壁上还含有少量
类脂和几丁质。葡聚糖是白色念珠菌细胞壁含量最
高的多糖。大量葡聚糖分子聚集,形成了念珠菌细
胞壁的纤维网络结构[12-14]。溶菌酶主要是通过破坏
细胞壁中的 N-乙酰胞壁酸和 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
β-1,4 糖苷键,使菌体细胞壁出现缺口或被溶解,导
致内容物外流,从而达到抑制菌体生长或杀灭菌体
的作用。抗真菌肽 MAF-1 吸附在白色念珠菌细胞表
面,通过在真菌细胞质膜上形成通道后,进入细胞
逐步在细胞内聚集。抑制真菌生物膜的形成,破坏
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
核碎裂,细胞器结构紊乱[15,16]。另有研究表明,溶
菌酶与抗真菌肽具有协同作用,可能是抗真菌肽破
坏细菌外膜后利于溶菌酶作用于其细胞壁[17,18]。临
床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已成共识,其
理论基础是联合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协同作用,增强
杀菌作用,减少单药在体内作用的剂量依赖性,减
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在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
上,通过基因重组表达,将 MAF-1、LMZ 构建成融
合蛋白,利用融合蛋白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生
物学活性。
将目的蛋白在核酸水平上连接,一种连接方法
是根据表达载体上的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两端分别
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两端各有限制性酶切位点供
目的基因插入连接。另一种连接方法是通过 PCR 合
成,采用低疏水性及低电荷效应的氨基酸组成的多
肽接头序列直接包含在重组目的基因当中,称为
Gene SOEing[19,20]。本研究采用前者,将限制性酶
切位点分别设计在待扩增的引物中,分别扩增获得
目的基因,将待融合的两个扩增产物用限制性酶酶
2015,31(5) 205彭传林等:家蝇抗真菌肽 -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Care Med, 2009, 35(1):55-62.
[4] Fu P, Wu JW, Guo G. Purifica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n antifungal peptide from the hemolymph of Musca domestica
(housefly)[J]. Cell Mol Immunol, 2009, 6(4):245-251.
[5]Masschalck B, Michiels CW.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lysozyme in
relation to foodborne vegetative bacteria[J].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2003, 29 :191-214.
[6]Arcidiacono S, Soares JW, Meehan AM, et 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antimicrobial kinetics ofcecropin P1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J]. J Pept Sci, 2009, 15 :398-403.
[7] Jin FL, Xu XX, Zhang WQ, et al.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ousefly cecropin gene in the methylotrophic yeast, Pichia
pastoris[J]. Protein Expr Purif, 2006, 49(1):39-46.
[8] Xu XX, Jin FL, Yu XQ, et al.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
recombinant antibacterial peptide, cecropin, from Escherichia
coli[J]. Protein Expr Purif, 2007, 53(2):293-301.
[9] Zheng XL, Wang W.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housefly cecropin A in
Escherichia coli using a fusion protein[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0, 3(6):421-426.
[10] Liang YL, Wang JX, Zhao XF,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cropin from the housefly(Musca domestica),
and its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J]. Dev Comp Immunol,
2006, 30(3):249-257.
[11] Lu X, Jin X, Zhu J,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cecropin fused with human lysozyme in Escherichia coli[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0, 87(6):2169-2176.
[12] Brand A, Lee K, Veses V, Gow NA. Calcium homeostasis is required
for contact-dependent helical and sinusoidal tip growth in Candida
albicans hyphae[J]. Mol Microbiol, 2009, 71(5):1155-1164.
[13] Li HL, Liu JG, Huang XT, et al. Characterization,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DAX1 gene of scallop(Chlamys farreri Jones
and Preston 1904)during its gametogenesis[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4, 13(4):696-704.
[14]Gao L, Sun R, Liang Y, et al. Cloning and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a cDNA encoding stearoyl-ACP Delta9-desaturase from the
endosperm of coconut(Cocos nucifera L. )[J]. Gene, 2014, 549
(1):70-76.
[15]Wang K, Yan J, Dang W, et al. Dual Antifungal properties of
cat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olybia-MPI :Membrane Integrity
disruption and inhibition of biofilm formation[J]. Peptides,
2014, 56 :22-29.
[16]Ferre R, Melo MN, Correia AD,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membrane actions of cecropin-melittin antimicrobial hybrid peptide
BP100[J]. Biophys J, 2009, 96 :1815-1827.
[17] Calle Waert L, Michiels CW. Lysozymes in the animal kingdom[J].
Oiosci, 2010, 35 :127-160.
[18]Schmitt P, Mercado L, Diaz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a novel antimicrobial peptide(CECdir-CECret)from
inclusion bodies after expression in Esherichia coli[J]. Peptides,
2008, 29 :512-519.
[19]Xu Z, Zhong Z, Huang L, et al. High-level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human beta-defensin-4 in Escherichia coli by soluble fusion
expression[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6, 72 :471-479.
[20] Hsu SY, Lin YS, Li SJ, et al. Co-expression of a heat shock transcr-
iption factor to improve conformational quality of recombinant pro-
tein in Escherichia coli[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
ring, 2014, 118(3):242-248.
[21] Traxlmayr MW, Obinger C. Directed evolution of proteins for
incre-ased stability and expression using yeast display[J]. Arch
Biochem Biophys, 2014, 526(2):174-180.
[22] Sakamoto S, Taura F, PutalunW, et al.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specificity-improved 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 against
the bioactive naphthoquinone, plumbagin[J]. Biol Pharm Bull,
2009, 32 :434-439.
[23] Xu Y, Liu J, Liang L,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cDNAs encoding 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
in 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4, 82 :133-141.
[24] Zhang R, Xu Y, Xiao R, et al. Optimized expression of(S)-carbonyl
reductase in Pichia pastoris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S)-1-
phenyl-1, 2-ethanediol[J].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2014,
54(8):873-879.
[25]刘文丽 , 张兰威 , Josh shi, 等 . Ⅱ a 类乳酸菌细菌素构效关系
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34(21):369-372.
[26]胡国强 , 张忠泉 , 王海燕 , 等 . 氟喹诺酮 C3 稠杂环体系的合
成及抗肿瘤活性(III):恩诺沙星均三唑并噻二嗪酮衍生物[J].
化学学报 , 2009, 67(21):2592-2596.
(责任编辑 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