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全 文 :·研究报告·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 年第 4 期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徐春波1 王勇2 赵海霞1 李兴酉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为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转化体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最适宜的条件分别为抗菌素为 350 mg /L的羧苄青霉素(Carb) ;卡那霉素(Kan)筛选的浓度为 60 mg /L;基因型为 WL-323;外
植体为下胚轴;农杆菌菌液浓度 OD600值为 0. 4 - 0. 6;侵染时间 10 min;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 10 mg /L。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Study 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in Alfalfa
Xu Chunbo1 Wang Yong2 Zhao Haixia1 Li Xingyou1
(1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hhot 010010;
2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 010018)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high-efficiency alfalf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grobacterium-media-
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Carbenicillin(Carb)was 35 mg /L;Ka-
namycin(Kan)was 60 mg /L;the genotypes was WL-323;the explantwas hypocotyl;OD600 of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value for 0. 4 - 0. 6;
the infection time was 10 min;Acetosyringone(AS)concentration was 10 mg /L.
Key words: Alfalf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收稿日期:2010-10-29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6-1-01)
作者简介:徐春波,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牧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E-mail:xcb972002@ 163. com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被誉为“牧草之
王”,它不仅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而且
对生态环境治理、固土护坡和防止水土流失也起到
重要的作用,是全世界广为种植的优良牧草。近年
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改良饲
用牧草和作物遗传的有效途径[1,2]。迄今,通过农
杆菌介导途径进行的作物转基因研究已取得了重大
进展[3 - 10],该技术方法也是苜蓿基因转化最成熟的
途径[11]。早在 1986 年,Deak 和 Webb 等[12,13]就分
别通过农杆菌转化法成功地将 nptⅡ基因导入苜蓿,
并获得了可育抗性植株,但是转化效率较低一直是
困扰苜蓿基因改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建立
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本
试验拟对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地研
究,以期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为紫花苜蓿的基
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植物材料 紫花苜蓿的 4 个品种“中苜 1 号
(M. sativa L. CV. Zhongmu No. 1)”,“公农 1 号(M.
sativa L. CV. Gongnong No. 1)”,“猎人河(M. sativa
L. CV. Hunter Rive)”和“WL-323(M. sativa L. CV.
WL-323)”。
1. 1. 2 菌株和质粒 农杆菌菌株为 C58。质粒为
PBI121-CBF1(含有 CBF1 基因和 Kan抗性基因)。
1. 1. 3 培养基 预培养、共培养和愈伤诱导培养基:
改良 SH +2,4-D(4. 0 mg /L)+6-BA(0. 5 mg /L);继代
培养基:MSO + NAA(0. 5 mg /L)+6-BA(0. 5 mg /L)+
AgNO3(1. 0 mg /L);分化培养基:MS;生根培养基:1 /
2MS;农杆菌培养基:YEB培养基。
1. 2 方法
1. 2. 1 抗菌素及其浓度的确定 在分别含有浓度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 年第 4 期
为 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 和
600 mg /L的 Carb和头孢霉素(Cef)的 YEB 液体培
养基中加入菌液培养后,以未加抗生素的液体 YEB
为对照,在波长 600 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 OD600
值,每个处理重复 3次,计算出 3 个重复样品的 OD600
值的算术平均值。
将紫花苜蓿外植体接在含有 0、100、200、300、
400、500 和 600 mg /L 已确定出的抗菌素共培养基
上,30 d后分别统计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1. 2. 2 Kan 筛选压的确定 将外植体和生长 30 d
的愈伤组织分别接种于含有 0、10、30、50、60、70、90
和 110 mg /L Kan的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
上,30 d统计外植体的出愈率和分化率。
1. 2. 3 不同基因型对转化的影响 对 4 个紫花苜
蓿品种的相同外植体分别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
3 d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1. 2. 4 不同外植体类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分别
侵染同一苜蓿品种的叶片、叶柄、茎段、子叶和下胚
轴 5 种外植体,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 组织化学染
色分析。
1. 2. 5 农杆菌不同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分别用 OD600值为 0. 2、0. 4、0. 6、0. 8 和 1. 0 的农杆
菌菌液侵染苜蓿外植体,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 组
织化学染色分析。
1. 2. 6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对苜蓿外植
体进行农杆菌侵染,侵染时间分别为 1、5、10、15 和
20 min,共培养 3 d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1. 2. 7 AS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将农杆菌侵染
后的苜蓿外植体接种在分别加入 0、10、15、20 和 25
mg /L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基中,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抗菌素及其浓度的确定
对 Carb 和 Cef两种抗菌素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进行了试验,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知,两种抗菌
素虽然对农杆菌都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同。当
Carb达到 350 mg /L时基本能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Cef浓度达到 600 mg /L 也不能彻底抑制住农杆菌
的生长,故选择 Carb来去除农杆菌。在此基础上,
对抗菌素 Carb 的不同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见图
2。随着 Carb浓度增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逐渐
降低,当 Carb 浓度为 400 mg /L 以下时,胚性愈伤
组织诱导率降低的幅度不大,Carb 浓度为 400 mg /L
以上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开始大幅降低。基于
对农杆菌的生长能有效抑制和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率的影响两方面考虑,Carb 浓度为 350 mg /L 是最
适宜的。
图 1 抗菌素 Cef和 Carb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
图 2 羧苄青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 2 选择培养中选择压的确定
以外植体和生长 30 d 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测试
不同浓度 Kan 对其影响,结果见表 1。从表 1 中可
以看出,不同浓度的 Kan 对外植体愈伤的生成和分
化有明显影响。在无 Kan 的培养基上,出愈率和分
化率分别为 97. 8%和 69%。随着 Kan浓度的加大,
出愈率和分化率都逐渐下降。当 Kan 浓度小于
50 mg /L时,Kan对愈伤组织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当
浓度达到 60 mg /L时 Kan对愈伤组织出愈率和分化
率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而且在以后的继代培养中,这
些胚性愈伤组织变黄,逐渐转变成褐色,最后成黑色
死亡,这时的 Kan 浓度已经可以完全抑制芽的形
成。所以确定60 mg /L是筛选紫花苜蓿转化植株的
最佳 Kan浓度。
49
2011 年第 4 期 徐春波等: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表 1 Kan对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
Kan浓度(mg /L) 出愈率(%) 分化率(%)
0 97. 8 69
10 85 45
30 66 30
50 29 10
60 18 2
70 14 0
90 5. 6 0
110 0 0
2. 3 基因型对转化率的影响
对 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相同外植体分别进行农
杆菌侵染,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
析,结果见图 3。从图 3可以看出,这 4个苜蓿基因型
在转化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WL-323 的 GUS阳
性率最高,达到 60. 3%,中苜一号的最低为49. 2%。
因此WL-323是进行苜蓿遗传转化的最佳基因型。
图 3 基因型对转化率的影响
2. 4 外植体对转化率的影响
将 WL-323 子叶、叶片、茎段、叶柄和下胚轴 5
种外植体分别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见图 4。从图 4 看出,
5 种外植体的转化率差异显著,GUS 阳性率从高到
低的顺序为下胚轴 >茎段 >叶柄 >子叶 >叶片,下
胚轴的转化率最高,是进行苜蓿遗传转化的最佳外
植体。
2. 5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用 OD600值为 0. 2、0. 4、0. 6、0. 8、1. 0 的农杆菌
菌液侵染苜蓿外植体,共培养 3 d 后进行 GUS 组
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见表 2。由表 2 可知,OD600
值为 0. 6 时 GUS阳性发生率最高,OD600值大于或
图 4 外植体对转化率的影响
小于 0. 6 时 GUS阳性发生率都有所下降,但当菌液
浓度 OD600为 0. 4 和 0. 6 时,GUS阳性发生率分别为
50. 8%和 57. 6%,高于其它处理,两者相差不大。
因此侵染外植体的最适宜菌液 OD600应为 0. 4 - 0. 6
之间。
表 2 菌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菌液浓度(OD600) GUS阳性发生率(%)
0. 2 26. 4
0. 4 50. 8
0. 6 57. 6
0. 8 43. 5
1. 0 25. 2
2. 6 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设置不同侵染时间 1、5、10、15 和 20 min,以确
定农杆菌侵染紫花苜蓿外植体的合适侵染时间,结
果(图 5)显示,侵染时间对转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当
侵染时间在 10 min时,GUS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的
处理,故侵染紫花苜蓿外植体最适宜的时间应为
10 min。
图 5 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2. 7 AS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将农杆菌侵染后的苜蓿外植体接种在分别加入
0、10、15、20 和 25 mg /L AS的共培养基中,共培养 3
59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 年第 4 期
d后进行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图 6)显
示,不同浓度的 AS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很明显,其中
加入 AS浓度为 10 mg /L时得到的 GUS阳性率比其
它处理要高,加入 20 mg /L 时的结果最低。因此在
共培养基中添加 10 mg /L的 AS最为适宜。
图 6 AS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 1 农杆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
农杆菌菌株的侵染能力是转化中关键的因素之
一,菌株对材料的转化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
杆菌能否吸附在植物细胞表面,Vir 区能否诱导表
达,T-DNA能否转至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
中;二是菌株对植物材料细胞的伤害程度。农杆菌
有效地附着于植物细胞上是保证其 T-DNA 进入寄
主植物细胞的前提,因此选择合适的菌株是转化成
功的必要前提。本试验使用的农杆菌菌株 C58,载
体 PBI121-CBF1 含有 CaMV35S 启动子、GUS 基因、
CBF1 基因和 Kan 基因,这为基因的成功转化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
3. 2 Kan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在选择压力下,不含标记基因及其产物的非转
化细胞和组织死亡,而转化细胞由于有抗性,可以继
续存活,因而有利于从大量的非转化细胞和组织中
选择出转化克隆[14,15]。不同植物的外植体对卡那
霉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转化之前确定合适
浓度的 Kan,以便在这个合适浓度的选择压力下,非
转化细胞的生长能有效地被抑制,缓慢死亡,转化细
胞正常生长和发育[16]。本试验中,苜蓿的外植体在
愈伤阶段对卡那霉素不太敏感,需要 60 mg /L 来进
行筛选,过高的选择压可能会降低转化体细胞的分
裂活性,致使再生芽出现很少,而再生芽对 Kan 的
敏感性较高。试验中采用了延迟筛选的方式来筛选
转化体,结果表明,延迟 20 d 筛选有利于转化效率
的提高。
3. 3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外植体在菌液中的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有直接
的影响,时间过短,农杆菌不能充分接种到伤口,在
其共培养时无农杆菌生长,不能转化或农杆菌生长
很少,转化率极低;侵染时间过长,外植体会因农杆
菌毒害缺氧而软腐。因此,适宜的侵染时间有助于
减少共培养可能造成的污染,还可减轻农杆菌对外
植体的毒害作用。陈廷速等[17]报道用农杆菌菌株
EHA105 侵染香蕉横切薄层切片以 5 - 8 min 为宜,
GUS 基因瞬时的表达率比较高。于景华等[18]报道
用根癌农杆菌 LBA4404 侵染白桦叶片以 10 - 20
min 最好,时间超过 20 min 后,抑菌比较困难,外植
体的致死率也大大增高。本试验结果表明,对紫花
苜蓿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侵染最适宜的时间应为
10 min。
3. 4 AS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AS是基因转化中常用的诱导能力最强的酚类
化合物,适宜浓度的 AS 可以促进 Vir 活化及表达,
因此在共培养时添加一定浓度的 AS 可以提高转化
效率。刘庆法等[19]在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
中对不同浓度 AS 的转化效率作了研究,证明当 AS
的浓度达到 50 μmol /L 时可有效诱导 T-DNA 的转
移,浓度过高过低转化效率都比较低。本试验在共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 AS 得到的 GUS阳性率不
同,加入 AS 浓度为 10 mg /L 时得到的 GUS 阳性率
最高。
参 考 文 献
[1]郭振飞,卢少云. 基因工程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 草地学报,
2002,10(3) :184-189.
[2]张磊,吴殿星,胡繁荣,等.结缕草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的
主要因子优化.草业学报,2004,13(4) :100-105.
[3]方宜钧,贾士荣.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进展.生物技术通报,
1999(2) :39-40,45.
[4]王琴芳,薛爱红,黄大昉.转基因植物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中
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 :33-36.
[5]邱小辉,薛锐.水稻转基因的现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生物工
程进展,1998,18(5) :45-49.
[6]刘庆法,郝峰蝉,沈大棱.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
究.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 :569-572.
[7]李晓,王学德,朱玉贤. 农杆菌真空渗透法转化花粉获得棉花
69
2011 年第 4 期 徐春波等: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acsB基因植株.作物学报,2002,28(5) :709-712.
[8] James C. Global Review of Commercialized Transgenic Crops[M].
ISSAAA Briefs,1999.
[9]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 1999 年第一批农业
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安全性评价申报和审批情况[M].
1999(4) :35-37.
[10]Trinh TH,Ratet P,Kondorosi E,et al. Rapid and efficient transfor-
mation of diploidMedicago truncatula and Medicago sativa ssa. fal-
cate lines improved in somatic embryogenesis. Plant Cell Reports,
1998,17:345-355.
[11]云锦凤.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1.
[12] Deak M,Kiss GB,Korkz C,et al.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go by
Agrobacterium mediated gene transfer. Plant Cell Reports,1986,5
(2) :97-100.
[13]Webb KJ. Transformation of forage legumes using Agrobacterium tu-
mefaciens. Theor Appl Genet,1986,72:53-58.
[14]盖树鹏,孟祥栋.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和检测. 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2000,31(1) :95-100.
[15]徐茂军.转基因植物中卡那霉素抗性(Kanr)标记基因的生物
安全性.生物学通报,2001,36(2) :18-19.
[16]王紫萱,易自力.卡那霉素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中国生物工
程杂志,2003,23(6) :9-12.
[17]陈廷速,张军,夏宁邵,等.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
化因素研究.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2,3:26-31.
[18]于景华,祖元刚,孔瑾,等.根癌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对白桦转
化的研究.植物研究,2002,22(2) :247-251.
[19]刘庆法,郝峰蝉,沈大棱.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
究.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4) :569-572.
(责任编辑 李楠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
)
(上接第 92 页)
[6]Reith M,Munholland J. An hsp70 homolog is encoded on the plastid
genome of the red alga,Porphyra umbilicalis. FEBS,1991,294(1-
2) :116-120.
[7]Fu W,Yao J,Wang X,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
nalysis of acytosolic Hsp70 gene from Laminaria japonica(Lami-
nariaceae,Phaeophyta). Mar Biotechnol,2009,11 (6 ) :
738-747 .
[8]何文君.高温胁迫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生理影响及 Hsp70 基因的
克隆与表达[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9]Doyle JJ,Doyle JL. A rapid DNA isolation procedure for small quan-
tities of fresh leaf tissue. Phytochemistry Bulletin,1987,19(1) :
11-15.
[10]Riesmeier JW,Willmitzer L,Frommer WB. Isolation and charac-
terization of a sucrose carrier cDNA from spinach by functional
expression in yeast. The EMBO Journal,1992,11 (13) :
4705-4713 .
[11]Daram P,Brunner S,Persson BL,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cell-
specific expression of a phosphate transporter from tomato. Planta,
1998,206(2) :225-233.
[12] Chen KL,Xu MX,Li G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tENT3 as the
main transporter for uridine uptake in Arabidopsis root. Cell
Reasearch,2006,16:377-388.
[13]Yang Z,Wu Y,Li Y,et al. OsMT1a,a type 1 metallothionein,plays
the pivotal role in zinc homeostasis and drought tplerance in rice.
Plant Mol Biol,2009,70(1-2) :219-229.
(责任编辑 李楠)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