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年第 5期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刘伟 1 崔艳华 1 曲晓军2
( 1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2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 150010)
摘 要: 乳酸菌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它可以通过调控乳酸菌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
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就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作用机制以及乳酸菌中调控耐酸机制、细菌素的合成和黏性吸附等
生理过程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酸菌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细菌素合成 耐酸性 黏附性
Advances of 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in Lactic Acid Bacteria
L iuW e i
1
CuiYanhua
1
Qu X iaojun
2
(
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 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H arbin 150090;
2
Institute of M icrobiology, H eilongjiang A cademy of Sciences, H arbin 150010)
Abstrac:t Lactic ac id bacter ia( LAB) is ve ry c lo sely re la ted to people s da ily life, as no t on ly w ide ly used in food, m edic ine and
an im al feed industry, but a lso som e LAB a re he lpfu l to peoples hea lth. Tw ocom ponent signa l transduction system ( TCS) is a v ita l regu
latorym echanism in LAB, w hich regu la tes a var iety o f phys io log ica l and biochem ica l processes tom ake LAB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en
v ironm ent. The com pos ition and m echan ism of TCS w ere introduced in th is rev iew. The functions of TCSs in LAB w ere d 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 luding ac idto lerance, bacterioc in production, a ttachment and other phy sio log ical processes.
Key words: Lac tic acid bac teria Tw ocom ponen t s igna l transduc tion system Bacter ioc in synthesis Ac idto lerance Adhes ion
收稿日期: 201012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901048)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H IT. NSRIF. 2008. 19)
作者简介:刘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子微生物学; Em a i:l m akeb ig@ 126. com
通讯作者:崔艳华,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微生物学; Em ai:l yhcu@i h it. edu. cn
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微好氧, G + C的含量
普遍较低,能够通过同型发酵或异型发酵的方式分
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 1]。乳酸菌具有加速食品
酸化、增加食物营养及改善食品质地等作用。同时,
部分乳酸菌具有促进机体生长、维持胃肠道微生态
平衡、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生长和调节免疫系统等益
生功效。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
导机制,可以通过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来
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1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大多数微生物以组氨酸 -天冬氨酸磷酸转移系
统 (H isA sp phosphorelay systems)为中介进行信号
转导, 此系统主要包括两种蛋白质,即组氨酸蛋白激
酶 ( hist id ine pro te in k inase, HPK )和应答调控蛋白
( response regulator pro te in, RR) ,因此也将其命名为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简称双组分系统 ( tw o compo
nent system, TCS)
[ 2]。通常, 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的
HPK监视着环境的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位于细胞
质中的 RR对环境信号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响应。这
两种蛋白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交流对环境信
号作出反应,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表达,
进而增强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 HPK和 RR具有相关性。Grebe
和 Stock[ 3 ]对 348个 HPK和相应的 298个 RR进行
序列分析,发现 HPK与 RR的结构域关系密切, 研
究表明 TCS的两个组分 HPK和 RR在进化上是同
步的。
2011年第 5期 刘伟等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不同的生物中, TCS的数目存在显著差异。通
常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TCS在所有信号系统中所
占的比例较少 (真细菌中 TCS大约占编码蛋白的
1% ),而原核生物中 TCS所占比例相对较多。例
如,支原体属 Mycop lasma genitalium 基因组中不含
TCS,而集胞藻属 Synechocy stis sp. 则高达 80个, TCS
基因占整个基因组的 25% [ 4]。目前动物中尚未发
现 TCS。
11 组氨酸蛋白激酶
HPK由 N端传感区域 ( sensor doma in)和 C端
激酶核心区域 ( kinase co re doma in)组成。N端传感
区域可识别外界环境的变化,多数由 PAS结构域充
当,可以感受小分子配体和细胞总体能量、光、氧和
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有些 HPK缺少传感区域,如
参与调节细菌趋化能力的 HPK CheA无此区域 [ 3 ]。
不含传感器区域的 HPK, 通常借助一些运输蛋白或
细胞表面蛋白来执行信号的识别任务 [ 5]。总体来
说,无传感区域的 HPK较少。
C端激酶核心区域,大多是高度保守的序列,存
在着若干由 5- 1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域, 这些
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底物催化、结合和结构上
具有重要作用 [ 3, 6]。在激酶核心区域含大约 250个
氨基酸残基,含有保守的组氨酸残基位点 (H is, H ) ,
该位点为磷酸化位点。
12 应答调控蛋白
RR通常位于细胞质中, 一方面在磷酸转移途
径的末端起到激活磷酸化活动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
以调控输出反应。RR通常包含一个保守的 N末端
接受区域和一个多变的 C末端输出区域。
接受区域大约有 120个氨基酸, 并含有一个保
守的天冬氨酸残基 ( A sp, D )充当接受磷酸化位点。
大多数接受区域都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如 E sche
richia coli中 CheY和 N arL的三维结构相似 [ 7]。
大多数应答调节蛋白含有输出区域。通常输出
区域是 DNA结合模件, 充当转录因子, 具有典型的
HTH ( he lixturnhe lix )结构。大多数的 RR可以通
过输出区域进行分类,主要分为 OmpR、Ly tR和 F ix J
型 [ 6]。仅有一小部分输出区域具有酶活性。例如,
趋化系统的 CheB是一个蛋白质甲基酯酶。盘基网
柄菌属的 RegA是一个 cAMP磷酸二酯酶。
13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作用机制
TCS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简单 TCS、杂合 TCS和
复杂 TCS[ 8]。尽管不同类型的 TCS组成存在差异,
但是其信号转导途径大致相同, 由信号输入、HPK
自身磷酸化、RR磷酸化及信号输出等环节构成。
大多数 TCS属于简单 TCS, 即仅包括一个 HPK
和一个 RR,通常前者是一个可以感受外界环境信
号的膜蛋白, 而 RR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把输入信号
翻译成细胞的适应性反应。HPK一旦感受到外界
刺激,其激酶核心区域就会调控它的传输区域的信
号活动,使一个高保守 H is残基通过 ATP的 磷酸
基团进行自我磷酸化。然后, 磷酸基团被转移到
RR的接受区域的 Asp残基上, 激活输出区域进而
引发相应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个反应导致特
殊基因或基因簇在翻译水平上的改变 [ 2, 9 ]。另外,
TCS也存在多个 HPK与单一的 RR相互作用的系
统或单一的 HPK与多个 RR相作用的系统。
有些细菌还存在一种高度整合的信号传导蛋
白, 即杂合组氨酸蛋白激酶 (Hybrid HPK )。据预测
接近 20% 的 HPK 被编码为杂合组氨酸蛋白激
酶 [ 3]。这类蛋白包含一个 HPK的核心区域和一个
RR的接受区域, 有保守组氨酸残基和天冬氨酸残
基位点。杂合组氨酸激酶感受到外界刺激后, 激酶
核心区域内的一个 H is残基自我磷酸化, 然后将磷
酸基团传递给接受区域内的一个保守的 Asp残
基 [ 2]。杂合激酶可将信号传递给相应的应答蛋白,
激活目标基因的表达,也可与含有组氨酸的磷酸转
移结构区域蛋白、RR一起组成复杂的 TCS,通过多
步磷酸基团的传递。
在酿酒酵母、拟南芥等真核生物中,常见一种由
杂合组氨酸蛋白激酶、应答调控蛋白、含有组氨酸的
磷酸转移结构区域 ( histid ineconta in ing phospho
transfer domain, HPt)组成的复杂 TCS, 此类系统磷
酸基团传递途径为 H isAspH isA sp。在原核生物
中, TCS主要应用于简单的磷酸转移机制, 而在真核
生物中,杂合激酶和复杂 TCS起主导作用。
2 乳酸菌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近年对乳酸菌基因组研究得到广泛的发展, 为
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系统阐述乳酸菌的生理及代谢机
制提供了可能 [ 10]。研究者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 对
39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年第 5期
已知乳酸菌基因组进行预测和分析, 发现乳酸菌中
广泛存在 TCS。其中少数 TCS的功能已经试验证
实,主要参与乳酸菌的细菌素合成、耐酸性、黏附和
定殖能力的调控。
21 耐酸性调控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和乙酸等酸
性物质,这种不断酸化的环境条件抑制了乳酸菌的
生长。同时,人体肠道中的低 pH值环境是有益乳
酸菌在人体内存活和定殖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
研究乳酸菌在酸性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及耐酸机理,
对扩大乳酸菌的应用, 使有益乳酸菌能在人体内最
大限度地发挥保健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发现 TCS在乳酸菌中参与
耐酸调控。研究人员在 Lactococcus lactisMG1363基
因组中发现了 6个 TCS。通过插入失活构建该菌
RR和 HPK突变体,结果表明 TCS对细胞的生长和
存活十分重要。其中 HPK llkinA 的突变体 MGK inA
和 RR llrA 突变体 MGR rA对酸的敏感 /抵抗性有明
显的变化 [ 11]。
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 益生菌 Lactobacillu s aci
dophilusNCFM包含 9个 TCS,其中一个 TCS与 L ist
eriamonocy togenes中参与酸耐受性调控的 TCS类
似 [ 12, 13 ]。L. monocy togenes中的 TCS参与的压力反
应和毒力作用, 通过随机插入突变构造缺失 lisRK
的突变体,可以在比野生型菌株的生存环境更高含
量的乙醇中生长,但是在生长的对数期对于酸有较
高的敏感性 [ 14]。
Lactobacillus case可以通过乳酸酶途径 (MLF)
或苹果酸途径 (ME )代谢 L苹果酸。MLF途径抑制
L. casei的生长, 而 ME途径可以使 L. casei在 L苹果
酸的作用下生长。L. casei BL23和 ATCC 334的基
因组中包含 2个操纵子 maePE和 maeKR基因,它们
分别编码了苹果酸转运子和苹果酸酶, 以及隶属于
柠檬酸家族的的双组分系统 ( maeK和 maeR )。敲
除编码 HPK M aeK或 RR M aeR的基因导致 L. casei
在 L 苹果酸中生长能力减弱,从而推测出该 TCS调
控 ME途径的表达 [ 15]。
22 细菌素的合成
乳酸菌是目前世界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
研究证实它们产生的抗菌物质也是安全的。乳酸菌
细菌素可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剂直接应用于食品工
业中。大量研究表明, 乳酸菌的 TCS与其细菌素的
合成密不可分。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UCC118、
L. acidophilus和 S trep tococcus thermophilus分泌的细
菌素 lactacin B、ABP118和 B lp均由 TCS调控 [ 16]。
在 Lactobacillus p lantarum C11中涉及细菌素合
成的调控操纵子 ( p lnABCD )编码 4种不同的蛋白
质, 即自诱导肽 ( P lnA基因 )、HPK( plnB基因 )和两
个高度同源性的 RR ( PlnC和 PlnD基因, 其相似性
为 59% ,同源性大于 75% )。 PlnA成熟产物是细菌
素 p lantaricin A, 起胞外信息素的作用, 可以诱导信
息素的生产。由 PlnA提供的信号被 P lnB监控, 导
致 PlnC和 PlnD的磷酸化, 依次以同型二聚体特异
结合在调控启动子上进行调控 [ 17, 18]。对 RR在 C11
菌株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揭示了它们对细菌素合
成的功能。两个 RR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功能: P lnC
的过表达激活转录和细菌素的生产,而 PlnD对细菌
素合成的抑制调控起作用。对于蛋白质来说这是首
次证明细菌素生产调控的负调控的证据,而且也是
首次显示两个高同源性应答调控子具有不同功能且
由同一个操纵子的基因编码 [ 19 ]。
研究人员通过对 L. p lantarum 的另外两个菌株
NC8和WCFS1的调控操纵子 plnABCD进行基因敲
除, 构造突变体, 证实该操纵子调控细菌素的生
产 [ 20]。L. lactis分泌的细菌素乳链菌肽的合成由
N isK和 N isR组成的 TCS来调控。当 TCS的组分之
一 HPKN isK或 RRN isR被破坏时, 乳链菌肽
无法合成 [ 21]。
23 黏附和定殖能力
人体肠道菌群只有与机体肠上皮细胞产生特异
性黏连,才能对致病菌与潜在致病菌产生抵抗力,发
挥其调控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生
长的作用。乳酸菌通过细胞表面蛋白质和多糖类物
质在人体肠内黏膜组织中起到黏附的作用, 并可通
过黏附素与肠黏膜细胞紧密结合, 在肠黏膜表面定
殖占位,进而实现调节胃肠道生态平衡的作用 [ 22, 23]。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乳酸菌中的 TCS与其黏
附和定殖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L. p lantarum WCFS1
最早分离自人的食道, 具有超强的耐酸能力, 能够适
40
2011年第 5期 刘伟等 :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应多种微生境,如发酵食品、植物及人胃肠道等是潜
在的微生态制剂的发酵菌株 [ 16]。 S turme等通过生
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由 lamBDCA基因操纵子编码的
TCS。而通过构建 lamA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对比,
通过玻璃黏附性试验显示其黏附性减小, 从而证
明 lam基因调控乳酸菌对玻璃壁的黏附性, TCS与
细胞表面功能的相关性 [ 24]。考虑到 lamA的突变
体黏附表面的作用的因素, L. p lantarum lamBDCA基
因系统可能在共生宿主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起到
作用 [ 25]。
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一些菌株可以合成 II
型细菌素 lactacin F[ 26 ] , 由一个 TCS系统来调控。
此 TCS基因和黏液结合蛋白 (mucusb inding protein
MUB)与肠胃细胞的黏附有关 [ 27]。NCC 533菌株与
其他菌株具有几乎等同,线性的 lactacin F操纵子,
由细菌素结构基因 ( lafAX )、免疫组分 ( la fI)、辅助调
控子、TCS和两个 ABC传输子组成。然而在 HPK
上含有插入因子 ISLjo4, 可能会改变或消除 lactacin
F的合成 [ 27]。
在 L. rhamnosus GG基因组中含有 IIb细菌素操
纵子 ( LGG _02385LGG _02392), 长度为 8. 7 kb。该
操纵子编码细菌素合成的相关基因, 包括输出蛋白、
ABC /C39型肽酶、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免疫蛋白
以及细菌素 [ 28]。而且,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缺失 spaC
基因的突变体,得出操纵子和 spaC基因共同调控菌
GG黏附于人体肠道黏膜的功能 [ 29 ]。
3 小结
在乳酸菌中, TCS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通
过调控乳酸菌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来适应外界环境
的变化。深入研究乳酸菌中的 TCS, 将对阐明其适
应多种环境因素的机制, 提高乳酸菌在不同生境中
的生存能力,高效发挥其益生功能具有重大意义,但
当前对其研究还十分有限。大多数 TCS在细胞中
作用及它们激活基因, 特别是 RR调控的目标蛋白
等尚不清楚,因此乳酸菌 TCS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
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崔艳华, 徐德昌,曲晓军.乳酸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生物信息
学, 2008, 6( 2 ) : 8589.
[ 2] S tock AM, Rob inson VL, G oudreau PN. Tw ocom ponen t s ignal tran s
duction. Annu Rev B iochem, 2000, 69: 183215.
[ 3] Grebe TW, S tock JB. The h ist id ine protein k in ase superfam ily. Adv
M icrob Phys io,l 1999, 41: 139227.
[ 4 ] M izuno T, K aneko T, Tabat S. C om p ilation of al lgenes encod ing b ac
terial twocom ponen t s ign al transdu cers in the genom e of the cya
nobacterium Synech ocy stis sp. strain PCC 6803. DNA Res, 1996, 3
( 6) : 407 414.
[ 5] Wo lan in PM, Thom ason PA, S tock JB. H ist id ine protein k inases: key
s ign al tran sdu cers ou tside the an im al k ingdom. Genom e B io,l 2002, 3
( 10 ) : 3013. 13013. 8.
[ 6] Park inson JS, K ofoid EC. C rystal structu re of E scherich ia coli CheY
refined at 17A resolu tion. Annu Rev G enet, 1992, 26: 71112.
[ 7] VolzK, Matsum u ra P. Commun icationm odu les in bacterial s ignaling
protein s. J B iol Chem, 1991, 266: 1551115519.
[ 8] 崔艳华,丁忠庆,曲晓军.乳酸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生命的化
学, 2008, 28( 1) : 5556.
[ 9] Stock JB, S tock AM, M ottonen JM. S ign al tran sduction in bacteria.
Nature, 1990, 344: 395400.
[ 10] K ira SM, Eugen eVK. Evolu tionary genom ics of lact ic acid bacteria.
J Bacterio,l 2007, 189( 4 ) : 11991208.
[ 11] OConnel lM otherw ayM, van S inderen D, M orelD eville F, et a.l S ix
pu tat ive tw ocom pon ent regu latory sys tem s isolated from La ctococcus
lac tis subsp. crem orisMG1363. M icrob io logy, 2000, 146: 935947.
[ 12] M orelDeville F, Fauvel F, M orel P. Tw ocompon ent signaltran s
du cing system s involved in stress responses and van com ycin suscep
t ib ility in La ctobac illu s sakei. M icrob iology, 1998, 144: 28732885.
[ 13] A lterm ann E, RussellWM, A zcaratePerilMA, et a.l Com p lete ge
nom e sequence of th e prob iotic lactic acid 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cidoph ilus NCFM.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 11 ):
39063912.
[ 14] A zcaratePerilMA, M cAul iffe O, A lterm ann E, et a.l M icroarray A
n alysis of a tw ocom ponen t regu latory system involved in acid res is t
ance and p roteolyt ic act ivity in Lactoba cillu s ac idophilus. App l En
vir M icrob io,l 2005, 71( 10) : 57945804.
[ 15] L andete JM, GarcaH aro L, B lasco A, et a.l Requ irem en t of the
Lactoba cillus caseiM aeKR tw ocom ponen t system for Lm alic acid
u t ilization via a m al ic en zyme p athw ay. Appl Envir M icrob io,l
2010, 76( 1 ): 8495.
[ 16] 崔艳华, 曲晓军. 乳酸菌的群体交流. 生命的化学, 2009, 29
( 3) : 447450.
[ 17] D iep DB, Johnsborg O, R isen PA, et a.l E viden ce for dual func
t ional ity of th e operon plnABCD in the regu lat ion of bacterioc in
produ ct ion in La ctobac illu s p lan tarum. M ol M icrob io,l 2001, 41
( 3) : 633644.
[ 18] R isen PA, Johnsborg O, D iep DB, et a.l R egu lat ion of bacteriocin
produ ct ion in Lac tobacil lus p lan tarum depends on a con served p ro
41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1年第 5期
m oter arrangem en t w ith con sensu s b ind ing sequence. M ol Genet
Gen om ics, 2001, 265( 1) : 198206.
[ 19 ] Dzung BD, S traum e D, K josM ,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m osaic
bacteriocin P ln Loci from Lactoba cillus plantarum. Pep tid es, 2009,
30( 8 ): 15621574.
[ 20 ] M aldonadoB arragn A, Ru izBarba JL, Jimn ezDaz R. Knockou t
of threecom pon ent regu latory system s reveals that the apparent ly
const itut ive p lan taricinp roduct ion phen otyp e show n by Lac tobacil
lu s p lan tarum on so lidm ed ium is regu lated v ia quorum sen sing. In t
J FoodM icrob io,l 2009, 130( 1 ): 3542.
[ 21 ] Quad riLE. Regu lation of an tim icrob ial pep tide p roduction by au to
inducerm ed iated qu orum sens ing in lact ic acid bacteria. An ton ie
van Leeuw enH oek, 2002, 82( 14) : 133145.
[ 22 ] C orthsy B, G ask insHR, M ercen ie A. C rosstalk b etw een prob iot ic
bacteria and the host imm une system. J Nutr, 2007, 137 ( 3 ) :
781S790S.
[ 23] Neish AS. C olon izat ion and immunomodu lation byLactobacillus reu
teriATCC 55730 in th e human gastro intestinal tract. Gastroenterolo
gy, 2009, 136( 1) : 6580.
[ 24 ] Sturm e H J, J iro N, Douw e M, et a.l An agrlik e tw ocom ponen t reg
u latory system inLactoba cillus p lan tarum is involved in produ ct ion
of a novel cyclic p ept ide and regu lation of adherence. J Bacterio,l
2005, 187( 15) : 52245235.
[ 25] S traum e D, Axelsson L, Nes IF, et a.l Imp roved expression and pu ri
f icat ion of the correct ly folded respon se regu lator PlnC from Lac to
bac illi. JM icrob iolM eth, 2006, 67( 2 ): 193201.
[ 26] A llison GE, F rem aux C, K laenhamm er TR. E xpan sion of bacteriocin
activity and host range upon comp lem en tation of tw o pep tid es en co
d ed w ithin the lactacin F operon. J Bacterio,l 1994, 176 ( 8 ):
22352241.
[ 27] Pridm ore RD, Berger B, Desiere F, et a.l The genom e sequen ce of
the prob iotic intes tinal b acterium Lactoba cillus johnsonii NCC 533.
Proc Natl Acad SciUSA, 2004, 101( 8 ) : 25122517.
[ 28] Kank ainena M, Pau lina L, Tynkkyn enb S, et a.l Com parative ge
nom ic analys is of L actobacillus rham nosu s GG reveals p ili con tai
n ing a hum anm ucu s b ind ing p rotein. Proc Natl A cad S ci USA,
2009, 106( 40) : 1719317198.
[ 29 ] von Ossow sk i I, Reunan en J, Satokari R, et a.l Mu cosal adhesion
prop erties of the p rob iot icLac tobacillus rham nosu sGG SpaCBA and
Sp aFED p ilin subun its. App l Environ M icrob io,l 2010, 76 ( 7 ):
20492057.
(责任编辑 狄艳红 )
(上接第 30页 )
[ 14 ] Koh E, Band le R, C lair T, et a.l Trichostat inA and 5aza2deoxy
cyt id ine sw itch S1P from an inh ib itor to a stim u lator of m otil ity
th rough ep igenet ic regu lat ion of S1P recep tors. C ancer Lett, 2007,
250( 1 ): 5362.
[ 15 ] 董科,李波,覃扬,等. 5氮杂胞苷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表型和逆
转甲基化状态的作用及机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 17 ) : 18421848.
[ 16 ] 余聂芳.研究开发中的作用于 DNA中基化的抗癌药物.中南药
学, 2007, 10( 5) : 389397.
[ 17] P ia IC, G autsch i JT, W ang GY, et a.l Psammapl ins from the sponge
P seud ocera tina purpurea: inh ib ition of both h istone deacetylase and
DNA m ethyltransferase. JO rg Chem, 2003, 68( 10 ) : 38663873.
[ 18 ] Ream onBuettner SM, Borlak J. A new paradigm in tox ico logy and
teratology: altering gene activ ity in the absence of DNA sequen ce
variat ion. R eprod T oxico,l 2007, 24( 1 ): 2030.
[ 19] H attoriN, Sh iota K. E pigen et ics: the study of em b ryon ic stem cells
by restrict ion landm ark gen om ic scann ing. FEBS Journa,l 2008, 275
( 8) : 16241630.
[ 20] Ream onBuettner SM, Mu tschler V, Borlak J. The next innovation
cycle in tox icogenom ics: env ironm ental epigen et ics. M utat Res,
2008, 659( 12) : 158165.
[ 21] D elcuveGP, RastegarM, Dav ie JR. Ep igenet ic con tro.l JC ellPhys i
o,l 2009, 219 ( 2) : 243250.
(责任编辑 马鑫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