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Ultrastructure of Megasporogenesis in Beta vulgaris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的大孢子发生为蓼型。减数分裂时, 大孢子母细胞核中出现核液泡, 形成联会复合体, 细胞壁上有胼胝质加厚, 并存在细胞质改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减数第1次分裂形成二分体, 2个细胞均被较厚的胼胝质壁包裹。合点端的二分体细胞中细胞器丰富, 线粒体和质体的形态正常, 表明完成了再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 珠孔端的二分体细胞在减数第2次分裂前(或分裂的过程中)退化, 合点端的细胞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2个细胞, 形成三分体。三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体积较大, 发育成单倍体的功能大孢子。

Megasporogenesis of Beta vulgaris (2n=18) is of the Polygonum type. Megasporocytes contain nuclear vacuoles before meiosis and synaptonemal complex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meiosis. Redifferentiation of cytoplasmic components occurs, and callose is deposited in the wall during meiosis. The dyad formed in Meiosis I was wrapped by thick callose. The chalazal cell in the dyad contains many organelles, and mitochondria and plastids showing regular shapes, considered a sign of the end of redifferentiation. The micropylar cell in a dyad always degenerates quickly, and only chalazal one finished meiosis II to form two unequal-sized megaspores . The two unequal-sized megaspores plus a micropylar cell in the dyad formed a triad, and the callose disappeared in the chalazal end of the megaspore cell that developed into a functional megaspore.


全 文 :植物学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9, 44 (5): 562-570, w w w .chinbullbotany.com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09.05.006
收稿日期 : 2008-09-28; 接受日期 : 2009-01-06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30470114)
*通讯作者。E-mail: hsdshenjiaheng@yahoo.com.cn
.研究报告.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丁常宏 1 , 申家恒1*, 郭德栋2, 李伟 1 , 董雪云1
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学系, 哈尔滨 150025; 2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的大孢子发生为蓼型。减数分裂时, 大孢子母细胞核中出现核液泡, 形成联会复合体, 细胞壁
上有胼胝质加厚, 并存在细胞质改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减数第1次分裂形成二分体, 2个细胞均被较厚的胼胝质壁包裹。合
点端的二分体细胞中细胞器丰富, 线粒体和质体的形态正常, 表明完成了再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 珠孔端的二分体细胞在减
数第2次分裂前(或分裂的过程中)退化, 合点端的细胞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2个细胞, 形成三分体。三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体积
较大, 发育成单倍体的功能大孢子。
关键词 栽培甜菜 , 大孢子发生 , 超微结构
丁常宏 , 申家恒 , 郭德栋 , 李伟 , 董雪云 (2009).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 植物学报 44, 562-570.
栽培甜菜(Beta vulga ris ) 是藜科(Chenopod-
iaceae)甜菜属(Beta)植物, 为重要的糖料作物。甜菜
属中野生甜菜的种类多且分布广, 其中许多种类具有
无融合生殖特征。Jassem和 Jasse (1971)、Jassem
(1976)发现栽培甜菜与野生种白花甜菜(Beta coroll i-
f lora)杂交, 可以产生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后代类
型。据此, 我们将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做种间杂交 ,
其后代继续与栽培甜菜回交, 产生了甜菜单体附加
系 M14品系, 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均表明单体附加
系 M 1 4 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 (郭德栋等 , 20 00 ,
2001)。申家恒等(1986a, 1986b)在显微水平上对栽
培甜菜的大孢子和小孢子发生 , 雌、雄配子体发育
以及受精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Ho e f e r t
(1969 )对甜菜花粉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B ruun
(1987)对甜菜成熟胚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但至
今尚未见有关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超微结构的报道。
为了探明 M14无融合生殖细胞胚胎学机制, 有必要
对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 , 这不
仅可丰富甜菜生殖生物学基本知识, 而且为甜菜无融
合生殖机理研究提供对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种植于黑龙江大学植物园内。
1.2 方法
自 2004至 2006年, 每年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取直径
为 1.0-1.5 mm的甜菜花蕾, 切下胚珠所在的部位进
行固定。室温下用 3% 的戊二醛(0.2 mol.L-1 二甲砷
酸钠缓冲液配制)固定2-3小时, 缓冲液冲洗后 , 再用
1% 的锇酸(0.1 mol.L-1的二甲砷酸钠缓冲液配制)固
定 4小时。缓冲液冲洗后 , 乙醇系列脱水 , Epon 812
环氧树脂渗透和包埋, Leica Ultracut R型超薄切片
机切片,切片厚度为70-80 nm, 醋酸双氧铀及柠檬酸
铅染色, 用 JEM-1230型透射电镜观察并照相。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栽培甜菜雌配子体的大孢子发生为单孢子蓼型, 起始
563丁常宏等: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于大孢子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或三分体 ,
珠孔端的 3个(或 2个)大孢子退化, 合点端为单倍体
的功能大孢子。
2.1.1 造孢细胞
栽培甜菜为厚珠心胚珠。在胚珠发育的早期, 珠心表
皮下方的珠心细胞分化出体积较大的孢原细胞。孢
原细胞经平周分裂形成周缘细胞和造孢细胞。造孢
细胞的细胞核大 , 核中出现核液泡 , 核液泡中有膜结
构; 细胞器丰富且均匀分布 , 合点端有小液泡分布(图
1A, B), 合点端及近合点端的侧壁上具有胞间连丝 ,
而珠孔端极少(图 1B)。
2.1.2 减数分裂前的大孢子母细胞
造孢细胞宽度不变纵向延长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大孢子母细胞的细胞核偏向于合点端 ,
核中除大核仁外仍有明显的核液泡, 核液泡中有内陷
的内核膜, 其中包裹有核基质 ; 细胞器的分布较为均
匀, 有较多的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其
中内质网在珠孔端分布较多(图 1C), 小液泡较少, 细
胞质中未见脂体, 合点端及侧壁上均有胞间连丝与珠
心细胞相联系(图 1D)。
2.1.3 减数分裂期的大孢子母细胞
进入减数分裂的细线期, 细胞核位于偏向珠孔端的一
侧, 核的体积增大 , 变为椭球形, 核中核液泡极少(图
1G)。细胞器呈现极性化分布 : 绝大部分的细胞器均
位于细胞的合点端 , 液泡的数量变化不大, 但形状变
得有些不规则 ; 内质网的数量减少 ; 高尔基体的数量
增多且形态清晰(图1E), 合点端和珠孔端高尔基体的
数量相似; 与减数分裂前相比 , 核糖体的数量有所减
少, 细胞质进入脱分化状态。在大孢子母细胞珠孔端
的细胞壁上开始积累胼胝质, 合点端仍有胞间连丝与
珠心细胞相连(图 1F)。
偶线期,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图 2A), 核中出
现联会复合体(图 2A, B)。细胞器仍呈极性分布, 但
珠孔端细胞器的数量较细线期略有增加 (图 2C, D),
线粒体和质体多分布于合点端, 内质网均匀分布于整
个细胞中, 高尔基体的数量与细线期相似, 珠孔端出
现较多且面积很大的电子透明区域(图 2C), 液泡较
小、数量不多且有些液泡的形状不规则, 散布于细胞
中。大孢子母细胞的合点端与珠心细胞之间存在胞
间连丝(图 2D)。
粗 / 双线期,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 核液泡数
量增多(图 2E)。细胞壁自珠孔端向合点端逐渐沉积
胼胝质(图2F), 最终大孢子母细胞与周围珠心细胞间
的胞间连丝消失 , 出现大量质膜外泡 , 这可能与细胞
壁上的胼胝质沉积有关(图 2E-G)。珠孔端分布的细
胞器增多, 细胞器的极性分布与偶线期相似 ; 线粒体
和质体的染色加深, 变得难以区分且出现长条状或不
图 1 栽培甜菜造孢细胞、减数分裂前的大孢子母细胞及细线期的大孢子母细胞
(A) 造孢细胞 (Bar=2 mm); (B) 造孢细胞的合点端放大 , 示各种细胞器及胞间连丝 , 箭头示核液泡 (Bar=1 mm); (C) 减数分裂前的
大孢子母细胞 , 示核液泡及丰富的细胞器 (Bar=1 mm); (D) 示图1C合点端的胞间连丝 (Bar=1 mm); (E) 细线期大孢子母细胞的珠
孔端放大 , 示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ar=1 mm); (F) 细线期大孢子母细胞的合点端放大 , 示胞间连丝 (Bar=1 mm); (G) 细线期的大孢
子母细胞 (Bar=2 mm)
D: 高尔基体 ; E: 内质网 ; L: 脂体 ; M: 线粒体 ; NV: 核液泡 ; P: 质体 ; PL: 胞间连丝
Figur e 1 Sporogenous cell, pre-meiosis megasporocy te and megasporocy te at leptotene of Beta vul gar is
(A) Sporogenous cell (Bar=2 mm); (B) Higher magnif ication of the chalazal end of a sporogenous cell, show ing different organelles
and plasmodesma, ar row indicating nuclear vacuole (Bar=1 mm); (C) A pre-meiosis megasporocyte, show ing nuclear vacuole and
various cytoplasmic organelles in the nuleus (Bar=1 mm); (D) Plasmodesma in chalazal end of megasporocy te in Figure 1C (Bar=1
mm); (E) Higher magnif ication of the micropylar end of a megasporocyte at leptotene, show ing mitochondria and dictyosomes ( Bar
=1 mm); (F) Higher magnif ication of the chalazal end of a megasporocy te at leptotene, show ing plasmodesma (Bar=1 mm); (G) A
megasporocy te at leptotene (Bar=2 mm)
D: Dictyosome; E: Endoplasmic reticulum; L: Lipid; M: Mitochondrion; NV : Nuclear vacuole; P: Plastid; PL: Plasmodesma
®
564 植物学报 44(5) 2009
规则的电子透明区域(图2G), 呈现出脱分化状态 ; 大
多数的内质网呈环状 , 包裹一部分细胞质基质 ; 高尔
基体的数量变化不明显; 细胞质中的电子透明区域减
少, 与此同时液泡数量增多, 大多数液泡位于合点端;
565丁常宏等: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核糖体的数量及细胞质的电子密度增加(图2E), 细胞
器的这些变化表明细胞质正处于改组过程中。
2.1.4 二分体和刚形成的三分体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第 1次分裂形成二分体 , 2个细胞
体积等大, 均被较厚的胼胝质壁包裹。而后, 珠孔端
的二分体细胞表现出一定的退化收缩现象(图3A), 存
在较多内部结构模糊的线粒体 , 少量的质体、液泡、
高尔基体及同心环状的内质网等细胞器, 在内质网环
的内部有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结构(图 3B)。合点端
566 植物学报 44(5) 2009
的二分体细胞中 , 核的形状不规则且偏靠珠孔端 ; 细
胞质内细胞器丰富 , 线粒体和质体大多分布于合点
端, 形状结构恢复正常, 细胞器再分化过程结束 ; 近
合点端1/3区域基本无液泡分布 , 液泡的形状也恢复
正常 (图3A); 珠孔端电子透明区域较多 , 内质网的数
量较少且零散分布于细胞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二分体珠孔端的细胞不再继续
分裂, 并在减数第2次分裂前或分裂的过程中逐渐退
化、收缩成结构模糊且电子密度很高的区域。二分
体合点端的细胞进行减数第 2次分裂, 核分裂完成
后, 进行胞质不均等分裂 , 靠近合点端的细胞体积较
大。2 细胞之间的部分细胞壁上存在胞间连丝(图
3D), 从而形成三分体(图 3C)。少数情况下 , 二分体
珠孔端的细胞也可以进行减数第2次分裂, 从而形成
四分体。
2.1.5 功能大孢子
单倍体的功能大孢子细胞体积较大, 核呈球形, 核膜
完整, 核仁清晰, 细胞器丰富且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
(图 3E); 功能大孢子的珠孔端被胼胝质壁包围 , 而合
点端胼胝质壁消失 , 可见少量的胞间连丝(图 3F)。此
时可以观察到珠孔端 2个退化大孢子的痕迹。
2.2 讨论
2.2.1 核液泡
一般来讲, 关于核液泡的功能有2种观点: (1) 核液泡
在减数分裂前期起浓缩核基质的作用, 使染色体分布
于更少的核基质中, 便于同源染色体识别和联会复合
体的形成(Karasawa and Ueda, 1983); (2) 核液泡参
与细胞核中某些孢子体信息的清除 (Vijayaraghavan
and Bhat ia, 1985)。在甜菜的造孢细胞和减数分裂前
的大孢子母细胞的核液泡内可见少量膜结构和核基
质, 表明核液泡可能起到上述 2种作用。
2.2.2 细胞质改组现象
1981年, Dickinson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细胞质中细胞器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细胞质改
组, 并提出细胞质改组涉及孢子体向配子体转化的观
点。以前的研究表明 , 许多植物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
分裂过程中胞质呈现出一定规则的变化, 存在细胞质
改组的现象(Jane and Chiang, 1996; 吉成均等, 1999;
李灵等, 2001; 伍成厚等, 2005; 李冬妹等, 2005)。栽
培甜菜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质改组
主要表现在以下 3方面: (1) 核糖体的数量先减少后
增加: 细线期核糖体数量较减数分裂前有所减少,
图 2 栽培甜菜大孢子母细胞的偶线期及粗 /双线期
(A) 偶线期的大孢子母细胞 (Bar=2 mm); (B) 示图2A核中的联会复合体 (Bar=1 mm); (C) 偶线期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放大 , 示
珠孔端较多的电子透明区域 (Bar=500 nm); (D) 偶线期大孢子母细胞合点端的胞间连丝及丰富的细胞器 (Bar=500 nm); (E) 粗 /
双线期大孢子母细胞 , 示细胞壁自珠孔端向合点端胼胝质逐渐加厚(Bar=2 mm); (F)粗 /双线期大孢子母细胞的线粒体和质体, 箭
头示质膜外泡 (Bar=200 nm); (G)粗 /双线期的大孢子母细胞的局部放大 , 示线粒体和质体内部的电子透明区域 (Bar=200 nm)
M: 线粒体 ; P: 质体
Figur e 2 Zygotene and pachy tene/diplotene of megasporocyte in Beta vul gar is
(A) A megasporocyte at zygotene (Bar=2 mm); (B) Synaptonemal complex in the nucleus of a megasporocy te in Figure 2A (Bar=1
mm); (C) Higher magnif ication of the micropylar end of a megasporocyte at zygotene, show ing many clear regions at mic ropy lar end
of the megasporocy te (Bar=500 nm); (D) Plasmodesma in the chalazal end of a megasporocyte, and var ious organelles in the
megasporocyte at zygotene (Bar=500 nm); (E) A megasporocyte at pachytene/diplotene, show ing callose deposited in the w all
from micropylar end to chalazal end of a megasporocyte(Bar=2 mm); (F) Mitochondria and plastids in a megasporocy te at pachytene/
diplotene, lomasomes w ere indicated by an arrow (Bar=200 nm) ; (G) Higher magnif ication of a part of a megasporocy te at
pachy tene/diplotene, show ing c lear regions in mitochondria and plas tids (Bar=200 nm)
M: Mitochondrion; P: Plastid
®
567丁常宏等: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568 植物学报 44(5) 2009
到粗线期核糖体的数量猛增。核糖体的数量多少与
蛋白质的合成直接相关, 因此有人认为核糖体的部分
消除, 会中断一些孢子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这可能对
减数分裂以及孢子体发育成配子体至关重要(Rodaki-
ewiez, 1970), 后来核糖体数量的增加可能是为了翻
译出足够的蛋白质 , 为即将进行的分裂做准备。(2 )
粗 /双线期的线粒体和质体中均会出现长条状(或形
状不规则)的电子透明区域, 形态难以区分, 表明已经
进入脱分化过程 ; 二分体时期, 线粒体和质体的形态
结构恢复正常 , 表明再分化已经完成。质体和线粒体
在数量、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可能是由前 2个时期
核糖体的大量消除所导致的(Dick inson, 1981); 笔者
认为还有一种可能 ,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 线粒体和
质体也要以分裂的方式进行自身繁殖, 出现这种形态
上的变化可能是在为自身的分裂做准备。(3) 液泡形
态发生一定的变化 : 细/偶线期有些液泡形态不规则 ,
出现尖状的凸起, 并呈现收缩状态; 粗 / 双线期液泡
形态恢复正常。
2.2.3 胼胝质壁
栽培甜菜在大孢子发生过程中, 大孢子母细胞的细胞
壁上会出现胼胝质沉积, 首先从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
端的细胞壁开始 , 到粗 /双线期大孢子母细胞被胼胝
质壁所包围 , 从而使大孢子母细胞与体细胞暂时隔
离, 这有利于孢子体向配子体转变 (Rodak i ew iez ,
1970; Bouman, 1984)。二分体合点端细胞分裂成 2
个大孢子, 初期相邻细胞壁上存在胞间连丝 , 这有利
于营养物质运输至合点端大孢子 , 随后积累胼胝质,
切断所有胞间连丝 , 以防止营养物质倒流。这种现象
在芦竹(Arundo donax)的二分体中也有报道(Jane and
Chiang, 1996)。三分体或四分体大孢子形成后 , 胼胝
质开始从合点端大孢子壁上减少, 恢复与珠心细胞之
间胞间连丝的联系, 以利于合点端的大孢子有足够的
营养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Koltunow, 1993; 胡适宜和
杨弘远, 2002)。可见, 营养物质的运输与隔离对大
孢子母细胞形成和功能大孢子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而胼胝质在大孢子母细胞壁上的沉积与减少为
这一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结构保障。
胼胝质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一定的关系 , 偶线
期高尔基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 粗 / 双线期时, 可见到
许多质膜外泡, 推测这些小泡可能由高尔基体合成,
并以分泌泡的形式装载胼胝质, 最终将胼胝质经质膜
转移并沉积至细胞壁上。
综上所述 , 栽培甜菜的大孢子发生为单孢子蓼
型。减数分裂时, 大孢子母细胞核内出现核液泡 , 形
成联会复合体 , 有细胞质改组现象 , 细胞壁沉积胼胝
质。上述形态结构特征可以作为有性生殖大孢子发
生的细胞学鉴定指标。
图 3 栽培甜菜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二分体、三分体及功能大孢子
(A) 二分体 (Bar=2 mm); (B) 二分体珠孔端的细胞 , 示同心环状的内质网 , 内部没有复杂结构的线粒体 , 箭头示内质网内电子密
度较大的团块 (Bar=500 nm); (C) 三分体 (Bar=2 mm); (D) 三分体合点端的 2个细胞 , 箭头示刚形成的细胞壁 (Bar=1 mm); (E) 功
能大孢子 , 珠孔端的 2个细胞退化的痕迹 (Bar=2 mm); (F) 功能大孢子合点端的胞间连丝 (Bar=1 mm)
E: 内质网 ; M: 线粒体 ; PL: 胞间连丝
Figure 3 Dyad, triad and functional megaspore formed by megasporocyte in meiosis of Beta vul gar is
(A) A dyad (Bar=2 mm); (B) A mic ropy lar cell of a dyad, show ing orbicular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 ia w ith lit tle inner-
struc ture, and the high elec tronic density conglomeration indicated by an arrow (Bar=500 nm); (C) A tr iad (Bar=2 mm); (D) Tw o
cells in the chalazal end of a tr iad, ar row indicating new ly formed cell w all (Bar=1 mm); (E) A f unctional megaspore and tw o
degenerated cells in the micropylar end of a functional megaspore (Bar=2 mm); (F) Plasmodesma in the chalazal end of a func tional
megaspore (Bar=1 mm)
E: Endoplasmic reticulum; M: Mitochondr ion; PL: Plasmodesma
®
569丁常宏等: 栽培甜菜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致谢 田国伟博士(School of Medicine, State Univer-
sity of New York-Stony Brook)审阅全文并提出修改意
见, 鲁东大学刘林德教授和王艳杰老师在电镜技术上
给予指导,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郭德栋 , 方晓华 , 刘丽萍 , 康传红 , 李勇 , 王桂芝 (2000). 无融
合生殖甜菜单体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 云南大学学报 34,
1-3.
郭德栋 , 刘丽萍 , 康传宏 (2001). 甜菜单体附加系的生殖传递
率研究 . 黑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 104-107.
胡适宜 , 杨弘远 (2002). 被子植物受精生物学 . 北京 : 科学出
版社 . pp. 81-82.
吉成均 , 杨雄 , 李正理 (1999). 银杏的大孢子形成的超微结构
的研究 . 植物学报 41, 1323-1326.
李冬妹 , 夏快飞 , 璘叶秀 , 梁承邺 (2005) . 鹤顶蓝大孢子发生
的超微结构观察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4(增刊 2) ,
209-212.
李灵 , 吉成均 , 尤瑞麟 (2001). 小麦大孢子发生过程中的超微
结构研究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 443-453.
申家恒 , 李慧蓉 , 殷华 (1986a). 甜菜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
配子体发育 . 作物学报 12, 205-211.
申家恒 , 李慧蓉 , 韩晓华 , 王镨 (1986b) . 甜菜受精作用观察 .
植物学报 28, 251-255.
伍成厚 , 李冬妹 , 梁承邺 , 叶秀麟 (2005) . 五唇兰大孢子发生
的超微结构观察 . 热带与亚热带植物学报 13, 45-48.
Bouman F (1984). The ovule. In: Johri BM, ed. Embryology of
Angiosperms. Berlin: Springer-V erla. pp. 123-157.
Bruun L (1987). The mature embryo sac of the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A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Nord J Bot 7, 543-551.
Dickinson HG (1981) . Cy toplasmic dif ferentiation dur ing mi-
c rosporogenes is in higher plants . Acta Soc Bot Pol 50,
3-12.
Hoefer t LL (1969). Ultrastructure of Beta pollen. I. Cy toplasmic
cons tituents. Am J Bot 56, 363-368.
Jane WN, Chiang SH (1996). Ultrastructure of megasporogen-
esis and early megasporogenesis in Arundo. Int J Plant Sci
157, 418-431.
Jas sem B, Jasse M (1971). Apomixis in some Beta species.
Gen Pol 12, 217-217.
Jasse m B (1976) . Embryology and genetics of apomixis in the
Section Coroll inae of the genus Beta. Acta Biol Crac Ser Bot
19, 149-172.
Kar asaw a R, Ueda K (1983) . Nuclear vacuoles and synizesis
during meiotic prophase in Haplopalus grac ilis. Cytol ogia 48,
819-826.
Koltunow AM (1993) . Apomixis: embryo sacs and embryos
formed w ithout meiosis or fert ilization in ovules. Plant Cell 5,
1425-1437.
Rodakie wiez B (1970). Callose in cell w alls during megasporo-
genes is in angiosperms. Planta 93, 39-47.
V ijayar aghavan M R, Bhat ia K (1985) . Changes during
microsporogenes is, vegetative and generative cell formation:
a rev iew based on ultrastructure and cytochemistry. Int Rev
Cytol 96, 263-296.
570 植物学报 44(5) 2009
Ultrastructure of Megasporogenesis in Beta vulgaris
Changhong Ding 1, Jiaheng Shen 1*, Dedong Guo 2, Wei Li 1, Xueyun Dong 1
1De partme nt o f B iol ogy, Colle ge of Life a nd Envi ron men tal Sci ences, Ha rbi n No rma l University, Ha rbi n 1 500 25, Chi na; 2Co lle ge of
Li fe Scie nce s, Heil ong jia ng University, Harbi n 1 500 80, Chi na
Abstr act Megasporogenesis of Beta vulgari s (2n=18) is of the Polygonum type. Megasporocytes contain nuc lear vacuoles
before meiosis and synaptonemal complexes at the early s tage of meiosis . Redifferentiation of cytoplasmic components occurs,
and callose is deposited in the w all dur ing meios is. The dyad formed in Meios is I w as w rapped by thick callose. The chalazal cell
in the dyad contains many organelles, and mitochondr ia and plastids show ing regular shapes, cons idered a s ign of the end of
redif ferentiation. The mic ropylar cell in a dyad alw ays degenerates quickly, and only chalazal one f inished meios is II to form tw o
unequal-sized megaspores . The tw o unequal-sized megaspores plus a micropy lar cell in the dyad f ormed a triad, and the callose
disappeared in the chalazal end of the megaspore cell that developed into a functional megaspore.
Ke y words Be ta vulg ari s, meg aspo rog ene sis, ul tra stru ctu re
Ding CH, She n J H, Guo DD, Li W, Dong XY (200 9). Ul tra structu re of meg asp oro gene sis in Be ta vulg ari s. Ch in Bull Bo t 44 , 56 2-57 0.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hsdshenjiaheng@yahoo.com.cn
(责任编辑: 孙冬花)
欢迎订阅《遗传学报》和《遗传》杂志
《遗传学报》、《遗传》杂志是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
版的学术期刊 ,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生物学数据库(BIOSIS)、生物学文摘(BA)、医
学索引(Medical Index)、俄罗斯文摘杂志(AJ)以及NCBI、CABI等 2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与数据库收录。
刊登内容涉及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进化等。读者对象为基础医学、农林
牧渔、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人员、研发人员、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物学教师等。
2005年, 《遗传学报》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6-2009年, 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工程项目(B类)资助。自 2007年起, 《遗传学报》的外文刊名变更为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8
年 , 《遗传学报》被 SCI-E收录。
《遗传学报》 (ISSN 1673-8527, CN11-5450/R)为月刊, 全年12期, 国内邮发代号2-819, 国外发行代号: M63。
2010年定价 50元, 全年 600元。ht tp://www.jgenetgenomics .org
《遗传》 (ISSN 0253-9772, CN11-1913/R)为月刊, 全年 12期。国内邮发代号2-810, 国外发行代号 : M62。
2010年定价 50元, 全年 600元。 http:// www.chinagene.cn
遗传学会会员个人直接向编辑部订阅《遗传学报》和《遗传》, 5折优惠, 免收邮寄费。
欢迎订阅, 欢迎网上注册投稿, 欢迎刊登广告
联系地址 : 北京市北辰西路 1号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编辑室
邮政编码 : 100101; 电话 : 010-64807669; 传真: 010-64807786
主 编 : 薛勇彪 E-mail :ybxue@genetics.ac.cn
编辑室主任 : 李绍武 E-mail :swli@genet ic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