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20卷 第 5期
2008年 10月
Vol. 20, No.5
Oct., 2008
免疫胶体金及其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董宁光1,陈明勇2,裴 东1*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2 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4)
摘 要:植物激素对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的应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关于
植物激素的生物学效应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转运却报道很少,究其原
因主要是缺乏准确和灵敏的定位手段。新近发展起来的免疫胶体金技术为植物激素的原位分析提供了有
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技术原理和发展历程,综述了其在植物激素定位研究上的应用,并对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植物激素;胶体金;免疫定位;分布;标记
中图分类号:Q946.885; Q94-334 文献标识码:A
Immuno-gold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localization of
phytohormones
DONG Ning-guang1, CHEN Ming-yong2, PEI Dong1*
(1 Institute of Forestry, Key Laboratory of Silviculture of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2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Phytohormones refer to some endogenous small organic compounds transported from generated site
to targeted organisms, regulated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d to environment changes in low
concentration. Researches on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phytohormones were performed and 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ast century. However, knowledge about the localization and transport of phytohormones is
quite limited due to the lack of accurate and sensible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Recently, a novel technique of
immuno-gold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and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analyze plant hormones in situ.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phytohormones were
reviewed and its shortage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s were discussed as well.
Key words: phytohormones; immune colloidal gold; immuno-localization; distribution; marker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8)05-0742-07
收稿日期:2008-05-09;修回日期:2008-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436)
*通讯作者:E-mail:peigu@caf.ac.cn
1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及其发展
1.1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是
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
应,在光镜或电镜下对抗原或抗体物质进行定位、
定性乃至定量研究的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
水溶液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形成特定大小的金颗
粒,颗粒之间因静电作用形成一种稳定的胶体状
态。金颗粒呈圆形、边缘平滑,直径从几纳米到
几十纳米,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由于其表面带
负电荷,可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吸附和结合, 并
且对所结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从而使
其成为免疫反应的优良标记物。在免疫化学中,吸
附在胶体金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能定向将胶体金颗粒
载运到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抗原位置或固相载体上
743第5期 董宁光,等:免疫胶体金及其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抗原、抗体的相应位置,由于金颗粒具高电子密度
的特性,且这些标记物在固相载体上抗原抗体反应
处聚集达到一定密度时(即金颗粒 107/mm2),出现肉
眼可见的粉红色斑点,所以既可用于免疫电镜、光
镜下的抗原定位、定量和定性研究,也可作为指示
物用于体外免疫层析分析中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
在,金颗粒还可催化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因此,
在胶体金免疫测定时加入银染色液,能放大反应信
号,大大增加测定的灵敏度。该项技术由于不存在
内源酶干扰及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等问题,且还可以
利用不同大小的金颗粒来做双重标记。因此,它是
荧光素、酶、同位素标记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免疫
标记技术。
1.2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 早在 1962年Feldherr
和 Marshall[1]就第一次介绍了胶体金可作为一种电子
显微镜水平的示踪标记物,然而,胶体金作为标记
物用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始于 1971 年,Faulk和
Taylor[2]将其与抗体结合形成一种特异性的标志物用
于电镜水平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1974年,Romano等[3]
将其标记在第二抗体(马抗人 IgG)上,建立了间接
免疫金染色法。此后,胶体金标记技术发展较快,
广泛地用于各种生物大分子在细胞表面和内部的定
位、定性、形态发生和抗原特性等研究[4]。1977年,
Geoghegan 和 Ackerman[5]首先将免疫金标记用于植
物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并实现了光镜水平观察金标
记物。然而,在分析中金颗粒的直径需要大于
20nm,获得阳性结果要加入较高浓度的标记物,
因此,这项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的制约。1981年,
Dansccher等[6]对Geoghegan 和 Ackerman[5]等的方法
进行了改进,用银显液来增强金颗粒的可见度,提
高了灵敏性。之后,Holgate等[7]将免疫金染色与银
显 影 进 行 结 合 , 创 立 了 免 疫 金 银 染 色 法
(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 IGSS) 。目前已经建立
了电镜水平的免疫金染色(immunogold staining, IGS)
、光镜水平的免疫金银染色( IGSS)以及肉眼水平的
斑点免疫金染色等技术[8]。近几年,胶体金技术得
到不断改进和发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
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也成为植
物免疫细胞化学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
2 免疫金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植物激素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产生
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并在低浓度时对生长发育具
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可以调控植物生
命活动的整个进程[9]。因此,对植物激素的研究,
不仅是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的途径,而且是
对植物遗传、化学和环境调控的有效手段,所以植
物激素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
阔的应用前景[10-11]。
研究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调控机制,首先须
搞清它在植物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及消长规
律,目前植物内源激素常采用样品采集,离体粉
碎、溶液提取和富集,气相、液相以及与质谱联
用进行定量来分析。这些方法虽为人们认识激素的
功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
要表现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差[10],因为植物激素在
体内含量很少,测定时必须使用大量植物材料,而
植物很多生长发育的原始变化往往仅发生在单个或
几十个细胞之中,所以采用该方法所得的结果实际
上是几百乃至几千个细胞激素水平的平均值;另
外,这些方法无法对激素进行定位研究,而了解激
素引起的生理反应的部位,特别是激素作用位点和
激素受体分布的细胞器又十分重要[12]。所以,要研
究植物激素作用位点和作用方式必须寻求新方法。
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特别是胶体金
标记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植物激素分析,为揭示
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和作用位点提供了更有效
的手段[13],大大促进了人们对激素作用的深入认
识。表 1列出了免疫金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2.1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的免疫金
定位 IAA是发现最早、存在最普遍和研究最多的
一种植物激素。1990年,Ohmiya等[14]首先发表一
例 IAA免疫胶体金定位。遗憾的是该例可能是一种
赝像,因为他们使用的PAbs(多克隆抗体)是抗IAA-
N-BSA的,但在制作植物组织的切片时,却用EDC
[1-乙基 -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将 IAA
的羧基侧链固定在细胞内蛋白质上,抗IAA-N-BSA
抗体对自由的 IAA 羧基侧链是特异的,如果将其
封闭将导致1AA对抗IAA-N-BSA抗体免疫反应性的
丧失 [ 1 5 ]。
关于 IAA 的组织和细胞学定位研究,J ia 和
Huang [16]利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对蚕豆叶片细胞中
的 IAA定位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嫩叶片的叶肉细胞
中金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叶绿体中,成熟叶片
叶肉细胞中金颗粒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细
胞壁也有少量金颗粒标记,液泡中没有发现金颗粒
标记。陈以峰等[17]用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受精前
744 生命科学 第20卷
后烟草卵细胞内 IAA分布的变化,受精前后卵细胞
内各处 IAA均很少,少量的 IAA分布在线粒体与细
胞核,但内质网、淀粉体与脂质体上罕见 IA A。
Vysotskaya等[18]利用免疫金银技术研究玉米和小麦
的根的生长规律时发现,小麦主根被切除 24h后,
IAA主要积累在维管束和侧根的根源基细胞中,玉
米根水平放置培养 2d后,IAA积累在下半部分的中
柱鞘内,而上半部分的 IAA 较少。
在 IAA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中,汪向彬等[19]
和崔克明等[20]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用改进的免疫
金银法测定了构树去木质部后和剥皮后维管组织再
生过程中内源 IAA的分布,结果表明,射线、愈
伤组织和新生维管组织细胞中均有较多的银颗粒标
记。Li等[21]首次应用免疫金银法对长日和短日处理
后的水稻[农垦 58S和对照农垦 58 ( 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花药中的IAA 进行了定位研究和相
对水平的比较,从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至单核晚期的
5 个时期中,经长日照处理的农垦58S 花药中的IAA
水平都低于短日照处理的农垦 58S 及在不同光周期
处理下的农垦 58 花药。卢善发[22]利用免疫金银技
术对黄瓜离体茎段嫁接体内 IA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
定位研究。培养基中不含激素时,嫁接体组织中银
颗粒标记少,嫁接体发育过程中 IAA的动态变化不
明显, 而当培养基中含适当激素时,银颗粒标记较
多,其数量的变化与嫁接体发育密切相关。王幼群
等[23]利用免疫金银化学技术研究了紫丁香叶柄离层
IAA的组织化学定位,发现在离层的不同发育阶
段,银颗粒在不同组织的分布类型是不同的,在离
层发育的早期阶段,IAA主要分布在离层近轴端和
远轴端的组织中, 在离层细胞中仅有少量 IAA分布,
离层中保护层形成后,离层的银颗粒密度急剧增
加,但是随着离层的发育,离区的银颗粒逐渐减
作者 时间 激素 材料 观测方法
Sossountzov 等 1986 ABA 藜茎节 电镜
Eberle 等 1987 iPA 藓类原丝体 电镜
Sossountzov 等 1988 iPA 番茄芽、茎端、根尖 电镜
Ohmiya等 1990 IAA 桃幼苗 电镜
桑永明等 1993 IAA 水稻花粉、雌雄蕊原基 电镜
张 军等 1993 IAA 绿豆下胚轴 光镜
Yamaguchi和Weiler 1991 GA 水稻花药 电镜
贾文锁等 1994 ABA 蚕豆叶片 电镜
贾文锁等 1997 IAA 蚕豆叶片 电镜
崔克明等 1999 IAA 构树 光镜
陈以峰等 1999 IAA 烟草卵细胞 电镜
陈以峰等 1999 ZT 烟草卵细胞 电镜
陈以峰等 1999 ABA 烟草卵细胞 电镜
陈以峰等 1999 G A 7、G A 4 烟草卵细胞 电镜
张大鹏等 1999 ABA 葡萄 电镜
崔克明等 2000 IAA 构树 光镜
李念华等 2000 IAA 水稻花药 光镜
卢善发 2000 IAA 黄瓜离体茎段 光镜
孟详红等 2001 ABA 小麦花药 电镜
王幼群等 2001 IAA 紫丁香叶柄 光镜
孟详红等 2002 GA1+ 4 小麦花药 电镜
Jacqmard 等 2002 CK 白介 光镜
Moncalean等 2001 CK 猕猴桃芽 电镜
候智霞 2004 IAA 草莓 电镜
Sakai 等 2005 KA 海藻 电镜
刘 新等 2007 JA 蚕豆叶片 电镜
Vysotskaya等 2007 IAA 玉米、小麦根 电镜
表1 激素免疫胶体金定位在植物中的应用
745第5期 董宁光,等:免疫胶体金及其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少。候智霞[24]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研究发现,草莓
花芽形成过程中 IAA分布在茎尖分生组织和花器官
根源基细胞的细胞壁、核、质膜、内质网,果实
发育期 IAA分布在花托维管组织的细胞的细胞壁、
质膜、细胞质及内膜系统。
2.2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k)的免疫金定位 细胞
分裂素的免疫金定位主要用于说明一些与细胞分裂
和器官分化的有关问题。Zavala 和 Brandon [25]在
1983年利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玉米的根尖进行双氢玉
米素核苷(dihydrozeatin riboside, DHZR)的组织化学
定位,是细胞分裂素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最早的例
子。该试验发现,在根尖静止中心周围的分生细胞
内有特异的 DHZR染色,而静止中心细胞内则无
DHZR的染色,从而否定了根尖静止中心是 ck类物
质的主要合成部位的假说。
Eberle等[26]用胶体金法在电镜下发现一种能超
量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
突变体含较多的异戊烯基腺嘌呤 (isopentenyl adenine,
iP)与异戊烯基腺苷(isopentenyl adenosine, iPA),主
要分布于原丝体的细胞壁中,而野生型原丝体的切
片中却不存在这种现象。
Sossountzov等[27] 利用免疫胶体金法对野生型
和无侧枝的番茄突变体中的玉米素(zeatin, ZT)和异戊
烯基类细胞分裂素进行了定位观察,发现番茄的茎
端与根尖染色较强, 并均向基部逐渐减弱,无侧枝
突变体的顶芽内染色很浅,表明无侧芽发生与器官
分化部位细胞分裂素的缺乏是相关的。
陈以峰等[17]在研究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受精过
程时,用免疫胶体金法在电镜下观察了受精前后烟
草卵细胞内细胞分裂素分布的变化,发现受精前卵
细胞内有大量的 ZT,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质网与
线粒体上,与卵细胞相邻的助细胞合点端及中央细
胞珠孔端亦有较多的 ZT,受精后,合子与宿存助
细胞 ZT显著减少,正在加厚的合子细胞壁中有 ZT
的分布。
细胞分裂素对于花的诱导是十分重要的,
Annie等[28]利用免疫胶体金法研究了白介花芽分化时
细胞分裂素在茎尖分生组织的原位分布,结果发
现,经过一次长日照诱导后,茎尖分生组织的 iP明
显增加而 ZT几乎没有变化。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的体外培养中也扮演着十分
重要的角色, Moncaleán等[29]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
观察了猕猴桃体外培养初期细胞分裂素( d i H ) Z
(dihydrozeatin,二氢玉米素) ZT iP在芽中的分布变
化,结果表明,ZT在培养的第一个小时主要分布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但是以后就只分布在细胞核
中,(diH)Z的变化趋势是开始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培养的最后时期只分布在细胞质,iP在培养初期分
布在细胞质,以后就分布在除叶绿体外的各个细胞
器内。
2.3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的免疫金定位 ABA
是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防卫机制成员之一,当前,免
疫胶体金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与逆境胁迫相关的ABA
生理效应的一个有用的工具。Sossountzov [30]用电镜
与胶体金法对藜的茎节内ABA进行了定位,发现有
两个部位富集ABA,一是侧芽顶端与原形成层;另
一是与筛管或导管相连的薄壁细胞,用逆境胁迫处
理可使ABA明显增加,这与水分胁迫下豌豆和熏衣
草中内源ABA含量的增加一致[31-32]。贾文锁等[33]也
建立了ABA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用于研究
水分胁迫下蚕豆叶片气孔关闭与 ABA的区域化关
系,发现叶绿体有大量的金颗粒标记,细胞质和细
胞核也有金颗粒标记,但液泡和细胞壁中没有金颗
粒标记。王学臣和贾文锁[34]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
位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下蚕豆叶片ABA的再分配,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蚕豆叶肉细胞中ABA的量
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水分胁迫可导致表皮细
胞质外体ABA含量明显增加;保卫细胞在水分胁迫
前即含有大量ABA; ABA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
核,细胞的腹壁及相邻外壁和内壁也有大量ABA存
在,但背壁 ABA的量很少;气孔完全开放时背壁
ABA含量更少,当水分胁迫导致气孔关闭时,保卫
细胞背壁ABA含量大增,说明气孔运动与保卫细胞
中ABA的区隔化与再分配密切相关。
ABA在种子及芽的休眠与萌发等过程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ABA被认为是调控许多果
实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因素,Zhang等[35]运用胶体金
免疫电镜技术,对ABA在葡萄果实浆细胞超微结构
水平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两种浆细胞,
含酚细胞和无酚细胞,在含酚细胞中,金颗粒主要
标记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细胞壁有少量的金颗粒
标记,值得注意的是液泡中聚集态的染色物质上也
发现金颗粒标记,但稀疏而均匀分布的染色物质上
几乎没有金颗粒。和有酚细胞相比,无酚细胞中金
颗粒也主要标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但是液泡中
没有金颗粒。
746 生命科学 第20卷
ABA还参与调控植物的有性生殖和花药发育。
陈以峰等[17]以烟草为材料,用胶体金法在电镜下发
现受精前卵细胞内各处ABA总体上比较少,合子内
ABA略多于未受精卵,合子内增加的ABA广泛分布
于细胞核、脂质体、淀粉体、线粒体,受精前助
细胞内ABA略多于未受精卵,但受精后宿存助细胞
内ABA少于助细胞。孟详红等[36]运用胶体金免疫电
镜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细胞质不
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ABA的分布,结果表明,短
日照条件下,花粉母细胞细胞质基质及小液泡内有
金颗粒分布;单核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
渐增多,二核至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减
少, 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的分布位置有变
化,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
内金颗粒分布数量均比同时期的可育花粉内明显增
多。 单核期以前败育的花粉,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
细胞核内有较多的金颗粒分布;后期败育的花粉,
花粉母细胞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有不断增
加的趋势,二核花粉期以后,花粉逐渐液泡化,解
体的花粉细胞质及逐渐增大的中央液泡内有大量的
金颗粒分布。
2.4 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的免疫金定位 GA
的生理作用多种多样,从受精、种子萌发、幼苗
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都有它的参与。
Yamaguchi 和Weiler [37]用胶体金电镜技术对水稻花
药中的GA进行定位,是GA免疫细胞定位最早的例
子,结果发现表皮细胞的核、线粒体和角质层均有
GA 的存在。
关于GA调控植物的受精过程的研究,陈以峰[17]
用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受精前后烟草卵细胞内
GA7/ 4分布的变化,发现受精前卵细胞合点端GA7/ 4
较少,珠孔端比合点端略多,与卵细胞相接的助细
胞合点端及细胞壁上GA7/ 4很少,合子内GA7/ 4比受
精前有所增加,增加的GA在合子内有着广泛的分
布,如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上,宿存助
细胞内GA7/4较之助细胞内也有增加。
GA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诱导长日植物在短日条
件下开花,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孟祥红等[38]运用胶
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方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敏胞质
不育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 花药发育过程中GA1+ 4
的分布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短日照条件下花药可
育,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和二核花粉内GA1+ 4的
分布数量逐渐增多,以细胞核最为明显;成熟花粉
的精细胞内也有一定数量的GA1+ 4分布。长日照条
件下,花药不育,花粉母细胞和败育的花粉内有
GA1+ 4的分布,但其分布数量比同时期可育花粉内
少,观察结果表明:GA1+4参与花粉的发育,其在
花药内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可能与花药的育性相关。
2.5 其他植物激素的免疫金定位 何宇炯等[39]利用
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研究了绿豆上胚轴细胞中
油菜素内酯(BR)的分布,他们发现叶绿体、核仁和
液泡内有大量的金颗粒标记,细胞膜和淀粉粒中也
有,但细胞壁中无。Sakai等[40]研究了红藻氨酸(KA)
在海藻中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纹孔塞( p i t
plug)电子密度大的区域以及叶状体的围轴细胞。刘
新等[41]利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研究了茉莉酸(JA)
在蚕豆叶片叶肉细胞内的分布,JA是应对伤害等环
境刺激反应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研究发现分布
在叶片叶肉细胞叶绿体、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保卫
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上。
3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优缺点
相对与免疫荧光、免疫酶等标记技术来说,免
疫胶体金技术出现较晚,但后来居上,被广泛地应
用于生物学和医学诸领域。目前,免疫金标记技术
已成为植物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
种,这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优点:( 1 )制备方法简
单、易行:制备胶体金所需要仪器设备及试剂一般
实验室都具备,市场上也容易购置;( 2 )标记简
单:在标记过程中不需要经过任何化学方法交联,
抗体的生物活性可保持不变,标记方法简单容易,
抗体等很容易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与胶体金颗粒相结
合形成稳定的金标复合物;(3)适用范围广:胶体
金技术既能用于光镜也能用于透射及扫描电镜,同
时还可用于X线能谱分析。在荧光显微镜上添置一
块特制的滤板(IGS filter block)还可直接对胶体金颗
粒进行观察,金颗粒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点
状物,定位准确,敏感性高,标本可长期保存;
(4)特异性强:免疫金探针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小,
较少受生物组织背景因素的影响,在抗原或抗体的
检测中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5)敏感性高:由于
金颗粒的电子密度很大特别适合透射电镜及扫描电
镜,因此,免疫金银法用于电镜,其检测抗原或
抗体率远远超过酶反应物,从而大大改进了免疫细
胞化学技术在电镜水平上的分辨率;(6)安全:免
疫胶体金染色方法无致癌性,使用比较安全。
因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金颗粒作为特异细胞成
747第5期 董宁光,等:免疫胶体金及其在植物激素定位中的应用
分的标记物,金颗粒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技术存在
着一些问题:(1)胶体金颗粒大,渗透能力相对较
差; (2)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清洁程度高; (3)胶体溶
液的稳定性较差,胶体金溶液存放时间相对较短,
保存时间只有半年到一年:这些问题导致免疫胶体
金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由于植物细胞
存在结构致密的细胞壁,比动物细胞更难以被抗体
分子穿透,加上植物激素是小分子,在组织的固
定、脱水与包埋过程中,往往容易流失。
4 展望及结束语
基于目前免疫胶体金技术存在的问题,今后应
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1)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特异性:这主要取决于
抗体的特异性,另外免疫染色方法的改进并结合一
些相应的检测仪器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希望的
途径之一;(2)双重和多重标记:在同一张切片上
同时或先后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激素或与激素有
关的蛋白,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细胞之间和同一
细胞内不同激素以及激素与蛋白之间的关系,使形
态和功能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3)将定性与定量统
一起来:由于在制片过程中激素的流失以及一抗或
二抗不能完全透入植物组织中,所以利用免疫金染
色来完全定量组织中的激素水平,目前来说仍然是
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金颗粒的数
目和显色强度用特定的仪器来进行相对定量,以实
现定性与定量的统一,这可以帮助于我们更进一步
的了解激素的作用位点及机理。
总之,近几年来免疫金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
植物研究,尤其是在植物激素及激素受体定位方
面,显示出其他技术不可取代的优越性。我们有理
由相信,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与单克隆抗体
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免疫金
标记技术将会在深入认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以
及阐述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Feldherr CM, Marshall JM. The use of colloidalgold for
studies of intracellular exchanges in theameba chaos. J Cell
Biol, 1962, 12(3): 640-5
[2] Faulk WP, Taylor GM. An immunocolloi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 microscrope. Immunochemistry, 1971, 8(11): 1081-3
[3] Romano EL, Stolinski C, Hughes - Jones NC. An antiglobalin
reagent-labelled with colloidal gold for use in electron re-
agent labelled with colloidal gold for use in 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chemistry, 1974, 11(8): 5212
[4] 陈新建, 陈梅英, 赵会杰. 免疫学技术在植物科学中的应
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
[5] Geoghegan WD, Ackerman GA. Adsorption of borseradish
peroxidase,ovomucoid and anti immunoglobulin to colloidal
gold for the indirect detection of conranavalin A,wheat germ
agglutinin and goat antihuman immunoglobalin G on cell sur-
faces at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level. J Histochem
Cytochem, 1977, 25 (11): 1187-200
[6] Danscher G. Localization of gold in biological tissue.
Histochem Cell Biol, 1981, 71(1):81-8
[7] Holgate CS, Jackson P, Cowen PN, et al. 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 new method of immunostaining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J Histochem Cytochem, 1983, 31 (7): 938-44
[8] 倪灿荣, 马大烈, 戴益民. 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技术及应用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9] 周云龙. 植物生物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0] 李宗霆, 周 燮. 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1] 谷瑞升, 杜生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植物
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重大研究计划促进我国植物激
素研究的跨越发展. 生命科学, 2007, 19(3): 251-3
[12] 许智宏, 李家洋. 中国植物激素研究: 过去、现在和未
来. 植物学通报, 2006, 23(5): 433-42
[13] Dewitte W, Van OH. Pro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 hor-
mones byimmunocychemi-stry. Plant Growth Reg, 2001, 33
(1): 67-74
[14] Ohimiya A, Hayashi T, Kakiuchi N. Immuno-gold localiza-
tion of IAA in peach seedings. Plant Cell Physiol, 1990, 31
(5): 711-5
[15] Pence VC, Caruso JL. Immunoassay methods of plant hor-
mone arialysis[M]. New York: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7: 251
[16] Jia WS, Huang CL. Immuno-gold localization of IAA in the
leaf cells of vicia faba. Acta Bot Sin, 1997, 39(7): 596-600
[17] 陈以峰, 梁世平, 杨弘远, 等. 受精前后烟草卵细胞内玉米
素和三类酸性植物激素分布的免疫电镜观察. 植物学报,
1999, 41(11): 1145-9
[18] Vysotskaya LB, Veselov SY, Veselov DS, et al. Immunohis-
tological loc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AA in studies of
root growth regulation. Russ J Plant Physiol, 2007, 54(6):
827-2
[19] 汪向彬, 王 震, 崔克明等. 构树去木质部后维管组织再
生中内源 IAA浓度的变化及其组织定位. 植物学报,
1999, 41(12): 1327-31
[20] 崔克明, 汪向彬, 段俊华. 构树剥皮再生中内源 IAA的变
化及其组织定位. 北京大学学报, 2000, 36(4): 495-502
[21] Li NH, Tong Z, Lu SF.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IAA in anthers of the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Acta Bot Sin, 2000, 42 (10):1045-50
[22] 卢善发. 离体茎段嫁接体内 IAA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科
学通报,2000, 45(8): 856-60
[23] 王幼群, 韩 静, 林金星. 紫丁香叶柄离区 IAA的免疫组
织化学定位. 植物学报, 2001, 43(2): 213- 6
[24] 候智霞. 草莓花芽形成和果实发育过程中 IAA及ABP1
的免疫化学分析[D].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5] Zavala ME, Brandon DI. Localization of a phytohormone
using immunocytochemistry. J Cell Biol, 1983, 97(4): 1235-9
748 生命科学 第20卷
[26] Eberle J, Wang TL, Cook S, et al. Immunoassays and ultra-
structural localizafon of isopent- enyla denine and related
cytokinins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Planta, l987, 172
(3): 289-97
[27] Sossountzov L, Maldiney R, Sotta B, et al. Immunocy-
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cytokinins in Craigella tomato
and a sideshootless mutant. Planta, 1988, 175(3): 175-291
[28] Jacqmard A, Detry N, Dewitte W, et al. In situ localisation
of cytokinins in the shoot apical meristem of Sinapis albs at
floral transition. Planta, 2002, 214(6): 970-3
[29] Moncalean P, López-Iglesias C, Fernández B, et al. Immuno-
cytochemical location of endogenous cytokinins in buds of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 during the first hours of in vitro
culture. Histochem J, 2001, 33(7): 403-11
[30] Sossountzov L, Maldiney R, Sotta B, et al.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localization of ABA with colloidal gold on
lowicryl-embedded tissues of Chnopodium polyspermum L.
Planta, l986, l68(4): 471-81
[31] Welbaum GE, Hill DR. Freezing tolerance protein composi-
tion and abscisic acid localization and content of pea epi-
cotyl shoot and root tissue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ress. J Exp Bot, 1997, 48(308): 643-54
[32] Pastor A, Alegre L. Abscisic acid immunolocalization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water-stressed lamender
(Lavandula stoechsas L) plants. Physiol Plantarum, 1999,
105(2): 272-9
[33] 贾文锁, 王学臣, 娄成后. 蚕豆(Vicia faba L.)叶肉细胞中
ABA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植物生理学报, 1994, 20(4):
380-4
[34] 王学臣, 贾文锁. 水分胁迫下蚕豆(Vicia faba L.)气孔关
闭与叶片细胞中ABA区隔化与再分配的关系. 植物生理
学报, 1995, 21(4): 324-8
[35] Zhang DP, Huang CL, Jia WS. Immunogold electron-mi-
croscopy localization of abscisic acid in flesh cells of grape
berry (Vitis vinifera L. × Vitis labrusca L. cv Kyoho).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999, 81(2): 189-98
[36] 孟祥红, 王建波, 利容千. 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
过程中ABA 免疫电镜定位.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47(6): 775-81
[37] Yamaguchi I, Weiler EW. A minireview on the immunoassay
for gibberellins [M]//Takahashi N, Phinney BO, MacMillan.
Gibberellin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1: 146-65
[38] 孟祥红, 王建波, 利容千. 光敏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
程中GA1 + 4分布的免疫电镜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 (6): 596-9
[39] 何宇炯,吴少伯,徐如涓. 绿豆上胚轴中BR的胶体金
免疫电镜定位.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24(1): 24-30
[40] Sakai P, Minato S, Koike K, et al. Cellular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kainic acid in the marine red alga Digenea
simplex. Cell Tissue Res, 2005, 322(3): 491-502
[41] 刘 新, 贾文锁, 张蜀秋, 等. 伤胁迫对蚕豆叶片中茉莉酸
分布的影响.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7, 40(3): 233-8
2008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成功举办
2008年 9月 23-25日,第四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囊括尖端
分析测试技术,展示最新仪器科技,提供全面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反映欣欣向荣的中国分析生化市场,
同时也备加关注在食品安全、环保、制药、生物技术、检验检疫等应用领域。来自 19国家和地区的 342
家国内外顶尖企业参展,其中不乏一些在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安全保卫,以及汶川地震灾区的水
质检测、食品安全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企业。此外,本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首次与国际水和污水处
理、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方面的领先专业博览中国环博会一同亮相。两台展会的融合为展商和观众带来
了巨大的附加值,并为中国污水和废弃物处理领域的用户和决策者们提供全面细致的系统解决方案。
·简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