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design and future of bio-inspired nanomaterials

讨论:中国纳米生物学的未来



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20卷 第 3期
2008年 6月
Vol. 20, No. 3
Jun., 2008
讨论:中国纳米生物学的未来
薛 芳1,蔡国斌2
(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上海 2000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 230026)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8)03-0396-01
最后的讨论由马普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
究所Kai SIMONS教授主持。与会专家主要围绕纳
米生物学的现状与未来发表各自观点。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冬生研究员认为中国国内
在纳米生物学方面的学术交流还比较少。中国研究
纳米生物学的专家大多是化学和材料科学专业出
身,需要向其他领域学习,这次会议给他们提供了
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Daniel MÜLLER教授指
出,研究纳米生物学需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在一
起合作。这就必须互相学习,学习他人的思考方
法,包括掌握生物学家、化学家、工程学家思考
问题的方法等。此外,还需要培训相关人员,培
养他们交流的能力,这将为未来建立良好的科研合
作平台打下基础。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Viola VOGEL教授特别强
调了加强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对纳米生
物学发展的重要性。这需要克服不同学科科学语言
不同的困难,阅读其他领域的论文,学习其他学科
的内容等。她介绍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纳米科学中
心有着很好的交流机制,学生来自各个领域,可以
很好地进行交流。在她的研究小组,学生来自世界
各地,不同领域,如化学、生物、微生物等等,
他们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
学习。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怎么开展科学家的交
流,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培养。
德国慕尼黑大学Hermann GAUB教授提到了两
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非常
重要。他的学生拥有许多不同小组和技术部门的伙
伴,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受自身所
在领域的局限,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交叉学
科培训。 (2)对纳米生物学的研究将有可能成为解决
能源问题的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认为
目前国内对纳米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
段,需要很多单位的理解和合作。我们正在建立一
些相关方案,向国外派遣公派留学生去学习这一新
兴学科。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谈到了中国政府在纳
米生物学投入方面所做的工作。目前,国家启动了
纳米科学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等在这方面已投入大量经费,在研究所及高校成立了
多个纳米研究中心,通过搭建研究平台推动我国纳米
生物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一系列与纳米
生物学有关的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讨
论交流,从而促进彼此间的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