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19卷 第 2期
2007年 4月
Vol. 19, No. 2
Apr., 2007
系统生物学与还原论刍议
赵寿元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生命是什么?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孜孜以求希冀
回答的问题。在认识和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过
程中,在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
对的观点:整体论(holism)和还原论(reductionism)。
1993年,我曾就遗传学中的这两种观点谈了一
些看法[1]。十多年过去了,遗传学取得了长足的进
展,特别是在基因组学形成后,衍生出了一系列的
“组学”,诸如转录物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
物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甲基化组学(methylomics)
和混杂基因组学(metagenomics,也有人译为元基因
组学、宏基因组学、超基因组学)等。这些“组学”
连同在生命体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
类型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谱,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途径
的路线图及彼此交织连接形成的网络,在分子层面
上产生了有关生命活动过程中动态互作的海量信息,
使探索生命本质的基础研究从假设驱动(hypothesis
driven)模式转变成数据驱动(data driven)模式[2],并
由此孕育出系统生物学。这门被称为“后基因组学
时代”的学科的特点是面对海量信息,在生命体的
不同结构层面上进行计算机建模,并逐级整合模
型,设计出相应的生物学实验进行验证[3]。系统生
物学需要数、理、化、生、医、工和信息等多学
科的交叉参与,而且称其主导思想是摒弃还原论,
倡导整体论。因此,我想就系统生物学与还原论谈
一些看法。
现在先简单说说还原论。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论
述。一是从本体论(ontology)意义上说,还原论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生命体也是一种物质实体,生命活动正是这种物质
实体运动方式的反映。因此,生命物质同非生命物
质一样都遵循着物理学、化学规律。二是从方法论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7)02-0109-03
收稿日期:2007-03-12
作者简介:赵寿元(193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yzhao@fudan.edu.cn
(methodology)的意义上说,实体是唯一的起源于物
质世界的最小组成成分,并能生成复杂程度不等的
结构。生命体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分等级的生命物
质结构,因而在研究工作中可从复杂程度较低的结
构层面上探究生命活动的机制,进而综合这些认识
去了解高一级物质结构层面的属性和功能。三是从
认识论(epistemology)意义上说,一个科学领域中的
物质运动规律,如果是从另一个科学领域中得出的
理论和实验定律的特例,则前一科学领域可被还原
为后一学科领域;也就是说,生命体的生命现象可
被还原成物理学和化学的过程,因而可用物理学、
化学的定律和原理来阐明,毋需“乞灵于只适用于
生命系统本身的原理”[ 4 ]。
整体论的观点则截然相反。整体论的核心论点
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整体确是由各个组
成部分构成的,但各个组成成分只有在作为整体的
一部分时才有意义。因此,即使把各个组成成分高
纯度地分离出来,在可控条件下运用高精度的理化
仪器和技术弄清其属性和功能,也无法阐明由这些成
分构成的整体的属性和功能。整体论认为,单靠生
物的分子结构无法解释生物的所有的属性和行为[5],
因为在一个整体内,各种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会“涌
现”出组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新的属性和功能,出现
了整体本身所独有的运动规律。因此,基础结构层
面上的理论和定律不适用于高一级结构层面,生命
活动不可能还原成物理学、化学过程。生命世界果
真存在着不同于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另一类原理
吗?这正是20世纪初叶一批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转入
生物学界的原因之一。结果非但没有发现什么
“新”的物理学和化学规律,反倒是使物理学和化
学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渗入了生物学,并由此诞生
·新思维 ·
110 生命科学 第19卷
了分子生物学。
那么,“涌现”又是什么?涌现是一种概念,
即使是完全弄清楚了一个整体的各个组成成分的行
为以及它们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和排列等,也不可
能由此推论出该整体的行为,整体具有各个组成成
分不具有的新的属性[ 6]。问题是“涌现”这个概
念迄今只被用来描述一些自然现象,却从来没有得
到试验验证,甚至也提不出如何着手研究“涌现”
机制的试验方案。这里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
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生成的一个
整体。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可以作为
溶剂。水的这种属性显然是无法从氧原子和氢原子
的属性推论出来的。于是整体论可得出结论:这就
是“涌现”的生动事例,但仅止于斯而已。还原
论则不是如此,它主张仍可着眼于从原子的结构层
面上去探究分子结构层面上的属性。发现二个氢原
子一定要与氧原子呈120º夹角相连接才会形成水分
子。这显然比还原论的结论前进了一步。当然,这
还没有最终阐明水分子生成的机制,但这毕竟使人
们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现象描述的概念上,而是去
寻找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同样地,碱基分子和氨
基酸分子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的修饰,则是从构成分
子的化学基团的结构层面上来阐明DNA和蛋白质分
子的空间构象的改变及其与生物学活性及遗传功能
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得以从表观遗传的角度丰富
了对遗传规律的认识。无疑地,在生命科学领域中
尚有无法用还原论的观点和方法解决的许多重大问
题,但诚如薛定谔在 1943年 2月的讲演中指出:“当
前的物理学和化学在解释这些事件时明显的无能为
力,决不能成为怀疑这些事件可以用物理学和化学
来解释的理由”[7]。在他讲演后的六十多年间,在
物质分子结构层面上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所取得的
累累硕果,正是这一论断的科学性的有力佐证。
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无法阐明
“涌现”的本质和机制,所以有人只能强调生命过
程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物质的实体,不遵循物质运动
的规律,他们称之为“活力”、“生命力”和“隐
得来希”等。在当代,这些已被学术界摒弃的陈
腐观念实际上并未绝迹,而是以新的形式出现,
“意向性”(intentionality)就是一例[8]。这种观点承
认物质的原子学说和化学的元素周期表使我们理解
了包括生命体在内的物质实体的物理本性,量子学
说阐明了周期表的物理基础和化学键的本性,分子
生物学则表明复杂的分子是生命体发育和生命活动
的基础,神经物理学(neurophysics)则揭示了脑的功
能;这种观点也承认复杂的等级结构中每一结构层
面同高一级结构层面相联接,化学是生物化学、细
胞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
和政治学的基础,而物理学则是一切的基础。可
是,在作出上述还原论式的陈述后,话锋一转,这
种观点强调指出决不能忽视“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方
面”,即当今的物理学丝毫未涉及“意向性”,没
有一门物理学理论可解释哪怕是一只茶杯和一架喷
气式飞机的存在和本性,也没有那一条物理学基本
定律可以预测人的思想所控制的行为,尽管人的思
想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
“意向设计的产物”,或是在复杂结构系统的高一
级层面上“涌现”出来的。这里我们又遇到了“涌
现”和“意向”,不觉得似曾相识十分耳熟吗?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整体论和还原论
之争,并不是研究工作中对待数据信息是强调分析
还是着重综合;这两种论点的分野是生命活动能否
被还原成物理学和化学过程,物理学和化学的定律
能否解释和阐明生命的本质,生命体是否存在着只
适用于自身的特殊规律。
系统生物学又被称为整合生物学(Integrative
Biology)[9]。系统生物学是如何看待还原论和整体论
的?Nature编辑部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命题。编辑
部的文章说:面对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有什么区别
的问题,系统生物学的回答是,死猫是其各种组成
成分的一个集合体,活猫则是由整合了这些组成成
分的一个系统所涌现出的行为[10]。这里强调了“系
统”和“涌现”。
系统生物学凸显了“系统”,其立意是区别
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以单个基因和蛋白质分子为研
究对象,强调系统生物学旨在“系统的层面上了解
生物学的系统[11-12],以及旨在“对生命有一个根本
性的了解和系统的认识”[ 13 ]。话是这么说,可是
2006年 Science的记者采访于 2000年在美国西雅图
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以系统生物学命名的研究所后
撰文指出:“六年来,系统生物学还没有一个清晰
确切的定义。”[ 1 4 ]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有待讨论。
其一,什么是系统?科学家习惯于把自身研究
的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物
看作是一个系统。生物体有分子、细胞、组织、
111第2期 赵寿元:系统生物学与还原论刍议
器官、个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结构层面,每个
层面都可作为研究的一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可因时
空和环境的差别分成若干个亚系统乃至小系统;各
个系统包含的基本单元也可以参与其他系统而形成
新的系统等。因而,不同的科学家虽然各有不同的
系统,但事物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的互动之中,系统
不可能是彼此隔离各自孤立的,一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最后形成了具有复杂网络的浑然一体。
科学家最后面对的并不是有明确界定的系统,而仍
是一个整体。那么,系统同整体是什么关系?系统
就等于整体,还是系统构成了整体?
其二,随之而来的是怎么去研究整体或系统?
系统生物学强调的是:“系统生物学中的系统应作
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而不是作为构成该系统的各个
组成部分的集合体来研究”,“一个系统的功能和
属性超越了各组成成分单独的及彼此相互作用的功
能和属性”,“这样方能认识涌现出的属性”。按
照这样的思维逻辑,遵循系统生物学倡导的方法论
和认识论,恐怕又将落入历史上的整体论的窠臼,
陷入既要求助于“涌现”,又无法加以验证的进退
维谷的两难境地。
尽管如此,系统生物学这门学科仍步履蹒跚地谋
求前进。究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系统生物学正在发
生变化,至少是出现了务实的系统生物学(pragmatic
systems biology)和务虚的系统生物学(theoretic sys-
tems biology)[15],而且前者占主导地位,正是这批
科学家们给系统生物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学科
的发展。
务实的系统生物学虽然没有放下倡导整体论的
旗帜,力图摆脱还原论的传统,但在实际工作中却
是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待系统的复杂性,承认一个复
杂的系统也是一个等级结构,若干个小尺寸的系统
整合成一个大尺寸的系统,从分别研究小尺寸系统
的属性和性能入手,经过分析和综合后,推论和阐
明大尺寸系统的属性和功能。这就是承认不同尺寸
的系统遵循着相同的定律和原理,因而不涉及而且
也无法涉及“涌现”的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
中又特别强调运用数、理、化、生、医、工和信
息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难
点。试问:如果尺寸不同、复杂性不等的生命系
统的活动不能还原成物理学化学过程,不遵循物理
学化学的规律,那么引入这些理化学科又能起什么
作用呢?如果不同结构层面果真“涌现”出了自身
特有的属性和功能,那么把系统分成亚系统、小系
统进行研究对认识生命本质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务实的系统生物学同现行
的分子生物学有什么区别,那只是前者用基本的、
尺寸最小的、复杂程度最低的“系统”来取代后
者的单个基因或单个蛋白质分子,仅此而已,岂有
他哉。
因此,就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而言,务
实的系统生物学家就是后基因组时代在系统生物学
旗帜下自觉或不自觉的还原论者;还原论仍是生命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哲学可以引导和影响科学
的发展和方向,但哲学概念决不可能代替科学规
律。这在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上是教训多多。坚持用
“涌现”来解释系统或整体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坚
持生命活动不是以物质的物理学化学过程为基础的务
虚的系统生物学,至少在目前拿不出足以令人信服的
科学证据。所以说,一些关键的哲学问题严重地阻
碍了系统生物学的发展[15],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参 考 文 献]
[1] 赵寿元. 遗传学与还原论. 科学, 1993, 3: 40-42
[2] Brent R. Genomic biology. Cell, 2000, 100: 169-183
[3] Check E. Harvad heralds fresh take on systems biology.
Nature, 2003, 425: 439
[4] 雅克·莫诺. 偶然性和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
哲学[M]. 赵寿元译, 全增嘏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5] 弗朗索瓦 ·雅各布. 《生命系统的逻辑》一书的引言.
赵寿元译.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 1980, 4: 82-87
[6] Broad C D. The mind and its place in nature [M].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and Truhner, 1937
[7] 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M]? 傅季重, 赵寿元, 胡寄南译. 上
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8] Ellis G F R. Physics, complexity and causality. Nature,
2005, 435: 743
[9] Liu E T. Systems biology, integrative biology, predictive
biology. Cell, 2005, 121: 505-506
[10] In pursuit of systems. Nature, 2005, 435: 1
[11] Kitano H. Systems biology, a brief overview. Science, 2002,
295: 1662
[12] Brazma A, Krestyaninova M, Sarkans U, et al. Standards
for systems biology. Nature Rev Genet, 2006, 7: 593
[13] US DOE. Genomes to life: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genome revolution [M/OL]. 2003. http: //DOEgenomestolife.
org/pubs/overview.pdf
[14] Kling J. Careers in systems biology: working the systems.
Science, 2006, 311: 1305
[15] O’Mallery M A, Dupre J. Fundamental issues in systems
biology. Bioessays, 2005, 27: 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