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in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展



全 文 :第 12卷第 2期
2014年 3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2 No􀆰 2
Mar􀆰 2014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4􀆰 02􀆰 015
收稿日期:2013-06-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348,31000780)
作者简介:管  骁(1979—),男,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监控技术,E⁃mail:gnxo@ 163􀆰 com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展
管  骁1,古方青1,杨永健2
(1􀆰 上海理工大学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 200093; 2􀆰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 201203)
摘  要:食品产地溯源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工作。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
种兼具快速、简便、不破坏试样、分析过程无试剂消耗等优点的新兴绿色检测技术,近年来被逐步应用于食品产地
溯源的研究中。 简要介绍了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研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技术及软件平台,同时
概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食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目前产地溯源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溯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产地溯源;近红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TS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4)02-0077-06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 in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GUAN Xiao1,GU Fangqing1,YANG Yongjian2
(1􀆰 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Foo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2􀆰 Shangha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Food origin traceability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As an emerging
green analysis technology with expeditiousness, simple operation, non⁃invasive and no reagent
consumption,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had been used in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used chemometrics and software platform for
NIRS applied in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were introduced􀆰 Meanwhile,the research advance of
NIRS applied in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as
summarized,and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NIRS were analyzed􀆰 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a useful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IRS in food traceability of origin􀆰
Key words:chemometrics;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NIRS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机
食品和健康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对
有产地认证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市场认可度
更高,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一旦被市场认可,
即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然而,由于
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导致一些不法生产者贩售伪
劣食品,甚至以次充好、乱贴牌混淆消费者的判断,
既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也严重损害了合法生产厂商的利益。
在此背景下,食品认证工作尤为必要。 当前的
食品认证体系涵盖许多方面,包括原产地标识的建
立、掺假行为的检测等,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
性和真实性的意识的加强,对食品认证的诉求也在
不断提高。 2006年,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
UC)开始实行食品认证体系并在条例第 2081 / 92 号
规定: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
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备的食品可被界定为具有原产
地保护(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PDO) [1]。 食
品认证体系保证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并已经在全
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 我国在食品市场准入
制度和溯源体系并不完善,食品认证体系方面的研
究才刚刚起步,市场中充斥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的行为。 因此,为了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保
证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在国内发展
食品产地溯源技术意义重大。
从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有关农产
品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相继展开。 依据不同来源
农产品的有机成分存在差异、矿物质含量及成分不
同、同位素比值法等原理,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溯源
技术和方法。 总体来看,溯源技术目前大致包括质
谱技术、分离技术、条码技术和光谱技术等,特别是
光谱技术近年来因其快速、无须前处理以及非侵入
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产地溯源和食品品种的分类
等定性分析中。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光谱技术的一种,通过在
波数 12 000~4 000 cm-1范围内采集待测试样的光
谱信息来反映有机物分子中 C—H、N—H、O—H 等
含氢基团振动基频在光谱段上的倍频与合频吸收,
每条光谱都完整保留了能反映试样中有机物组分
和含量的信息。 不同产地来源的食品因为产地自
然条件、加工方式、生产原料等不同,导致食品中主
要有机物成分存在很大差别,以此表现在近红外光
谱上的独特信息即可用于产地溯源[2]。
1  食品近红外产地溯源技术中的常用
化学计量学方法
    纵观近红外光谱信息,仅仅提供的是多元和非
特异性信号,所以必须运用其他方法从光谱数据中
筛选出相关信息。 化学计量学是集合数学、化学、
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其运用数
学和统计学方法,设计或选择最优测量程序和实验
方法,并通过解析化学测量数据来获取最大限度的
信息。 在食品定性分析中,化学计量学方法已经被
广泛应用于构建食品之间的差异性模型而达到食
品分类、产地溯源及鉴别掺假的目的。
目前,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食品产地溯
源研究的常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主要有:簇独立软模
式分类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
SIMCA)、偏最小二乘法( partial least square,PLS)、
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
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线性判别分析( 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LDA )、 典 型 判 别 分 析
(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CDA)、正则化分析
(regularized dicriminant analysis,RDA)、分类回归树
模型(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及 K
最邻近法(K nearest neighbor,KNN)等[3-8]。
1􀆰 1  SIMCA法
SIMCA是最常用的类建模技术,该技术的基本
特征是设计一种多变量数学模型来专门一次性描
述单独的一类,即在类空间周围构建一个封闭边
界,以这个边界来验证试样是否落在类内,用以直
观地确认类归属。 在 SIMCA中,每个类别独立使用
PCA模型,并且由不同的主成分进行描述。 训练集
中的每一类别的主成分数量由交叉验证结果决定。
通过这种方式,保留了足够的能有效表征每一类别
中大部分变量信息的主成分,同时通过排除代入噪
音信息的主成分以保证类模型的高信噪比[3]。
Sinelli等[4]利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传
统感官评价方法对 112组初榨橄榄油进行了产地溯
源研究,分别采用了 LDA 和 SIMCA 分类法,结果表
明,2 种化学计量学技术对初榨橄榄油产地的判别
正确率分别为 71􀆰 6%和 100%,说明 SIMCA 在进行
初榨橄榄油产地分类时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Vitale等[5]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
析方法,建立了高附加值的开心果产地溯源身份验
证模型,采集的开心果分别来自 6 个不同国家(意
大利、印度、伊朗、叙利亚、土耳其、美国)共 483 组
试样,以反射模式收集光谱数据并据此建立了簇独
立软模式分类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 DA)溯源模型,
发现除了来自土耳其和伊朗的产品外,其他来源的
开心果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一度,尤其是
产自意大利的开心果的 PLS DA 模型识别率达到
95%,而 SIMCA模型的专一度高达 97%。
1􀆰 2  PLS法
PLS被看作处理多元数据的主要回归技术,是
87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 
一种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回归建模方法,相当于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
结合。 PLS 对变量 X 和 Y 同时进行分解,从变量 X
和 Y中同时提取成分(通常称为因子),然后将因子
按照彼此的相关性从大到小排列[6]。 PLS在应用时
受变量约束最少,因此适用于传统的多元校正法所
不适用的许多场合。 PLS模型可以预测与原始数据
特征相似的未知试样,本质是统计预测,最常用的
PLS技术有偏最小二乘无信息变量消除 ( partial
least squares 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PLS
UVE)和 PLS DA。 Sun 等[7]对来自于 3 个牧区和
2 个农业区的羔羊肉进行了产地溯源,实验中采集
了 99只 7~10月龄羔羊的右后腿肉作为研究对象,
羔羊肉分别产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
尔市、阿拉善盟以及重庆市和菏泽市,对 99 组肉试
样的光谱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 PLS DA建模,
结果表明对所有羔羊肉预测率都达到 100%。 由此
可知,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 DA建立的模型可
以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研究,且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1􀆰 3  PCA法
PCA是一种通过减少数据维度,同时尽可能多
地保留原始数据中有用信息并允许可视化的技术。
因此,PCA是将原始测量变量转化为新的不相关的
变量,即主成分 ( principle components, PCs),每个
PCs是原始测量变量的线性组合。 这种技术同时提
供了一组表示数据中最大方差的正交轴,第一主成
分(PC1)在全方差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二主成分
(PC2)与第一主成分不相关,而在残余方差中所占
的比例最大,依此类推,直到达到总方差。 PCA 通
常作为产地溯源和品种分类中软件建模的基础分
析模块。 Luna等[8]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和
多元分类法来区别非转基因和转基因大豆油,应用
PCA提取光谱数据中的相关变量并剔除异常值,然
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判别分析 ( SVM
DA)和 PLS DA 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应用 SVM
DA分类结果正确率分别为 100%、90%,而应用 PLS
DA分类结果分别为 95%、100%。 由此可见,NIRS
可以提供一种快速、非破坏性且可靠的方法用于区
别非转基因和转基因大豆油。
2  食品近红外产地溯源技术中软件平
台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门从很强的背景信号中提
取相对较弱的有用信息的技术,因此必须借助于化学
计量学软件[9]。 图 1为近红外产地溯源技术流程示
意图,在该示意图中,软件平台需要完成 3 个方面内
容:光谱数据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和减少基线漂移等;
定量和定性分析,目的是建立稳定可靠的分析模型;
模型传递,即将一台设备上建立的模型经过校正后转
移到相同或类似的设备上,从而提高模型的适用性以
减少模型建立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图 1  近红外产地溯源技术流程示意
Fig􀆰 1  Technical flow diagram of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by NIR
2􀆰 1  光谱数据预处理
光谱数据预处理是建模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保
证光谱数据和食品组成之间很好的相关性。 一般预
处理软件都是和近红外光谱仪相配套,现阶段使用最
广泛的 2 种软件是:美国 Bruker 光谱公司发行的
OPUS软件及 Nicolet 公司的 Omnic。 这 2 种预处理
软件价格都比较低,功能简单便于掌握,但依然能够
满足绝大部分用户需求;且都提供了常规光谱处理,
如光谱计算、透射 吸收转换、自动基线校正、光谱平
滑等,还可以同时处理多张图谱及 3D图谱。
2􀆰 2  产地溯源模型的建立
在食品产地溯源建模过程中,常用的软件有
CAMO公司开发的 Unscrambler 软件、MathWorks 公
司的 MATLAB软件、Thermo Electron 公司的 GRAMS
软件[10]。 Unscrambler是一个完善的多变量分析及
实验设计软件,通过解析物质成分含量与复合光谱
信息中的吸收对应关系,完成模型建立,从而解决
了从大量的复合光谱信息中提取物质成分要素的
问题。 该软件备有强大数据处理方法,例如 PCA、
PLS、SIMCA、PLS DA 等,具备多变量绘图功能,如
97  第 2期 管  骁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展
直接绘制线性图、直方图、矩阵图,同时根据分析结
果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输出,能显示主成分得分
图、载荷图、相关系数、方差、预测实际图、残差图等
100多种统计图表[11]。
2􀆰 3  模型转移
模型转移技术是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提高模型
的适用性而发展起来的(见图 1 中黑实箭头指示的
流程),吴继明[12]设计的 Nirmdt 软件集成了分段直
接校正(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有限
冲击响应( 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等模型转移
算法,成功修正了 WQF 400N 型傅里叶近红外光
谱仪器之后,对菜籽油试样进行了测定,提高了模
型的预测精度。 国内外对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中模
型转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必须加大模型转移
方向的研究力度,真正实现仪器标准化和模型共享。
3  食品近红外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现状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始于 20
世纪 80年代,由于产地品牌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掺
假行为的加剧,使近红外技术在产地溯源、品种分
类以及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外对于食品产地和品牌保护意识较高,如欧洲国
家建立的原产地产品保护(PDO),受保护的食品主
要集中在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如葡萄酒、橄榄油等。
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若想
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发展高附加值的食品,
更要加大产地溯源及品牌保护技术的研发力度。
3􀆰 1  鱼、肉类食品溯源
Xiccato等[2]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 3 种
意大利鱼类养殖场的 SIMCA分类模型,实验捕获了
散养、半散养、笼养模式下的 236 组试样,其中新鲜
鱼片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识别率分别为
65%、58%、45%,冻干鱼片建立的模型识别率分别
为 83%、80%、74%,据此得出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
结合 SIMCA可以用来建立产地溯源模型,且试样的
处理状态可能会影响模型的精度。
Dian等[13]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于散养与
精饲料喂养的羔羊肉的鉴别模型,研究中采集了
120组散养羔羊肉试样和 139 组精饲料喂养的羔羊
肉试样的红外光谱,用以构造 PLS DA模型。 所建
模型对于 2种饲养方式下的羔羊肉试样的正确识别
率分别为 97􀆰 8%和 97􀆰 5%,同时比较了调用不同波
段光谱数据建立的 PLS DA模型的识别能力,结果
发现全波段光谱建立的模型的识别能力最高,这可
能是因为全波段光谱携带了更多有用信息。
张宁等[14]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 SIMCA 识
别方法,对来自于国内 4 个不同产地的羊肉建立了
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在 1%显著水平下,4 个产地校
正集模型对未知试样的识别率分别为 95%、100%、
100%和 100%,拒绝率均为 100%,其验证集模型的
识别率分别为 100%、83%、100%和 92%,拒绝率均
为 100%,由此证明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羊肉产
地溯源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3􀆰 2  食用油溯源
Galtier 等[15]用化学计量学处理过的近红外光
谱数据定量评估了 125组法国 5个地区初榨橄榄油
试样中的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并对试样组建立了
PLS DA产地溯源模型,模型预测出了产于 Aix⁃en⁃
Provence、 Haute⁃Provence、 Nice、 Nyons、 Vallee des
Baux 的初榨橄榄油的正确鉴别率分别为 91%、
88%、90%、85%和 83%,结果表明近红外技术可以
用来对初榨橄榄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且
验证了建立产地溯源模型时不需要测定的化学成
分。 Bevilacqua等[16]将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技术与
化学计量学耦合,对特级初榨橄榄油试样进行了产
地溯源。 实验发现收集的橄榄油试样中有 20 组来
自于有原产地认证的 Sabina,37 组则来自其他产
地,用预处理之后的光谱数据建立的 PLS DA模型
正确识别率达 100%,而使用同样数据建立的
SIMCA验证模型的识别率也达 100%。 由此可见,
近红外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溯源橄榄油试样的技术,
并且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功能的不
断强大,近红外光谱溯源技术可能会朝着便携式、
快速化的方向发展。
3􀆰 3  酒类溯源
Liu等[17]将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分类区别于来
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的雷司
令葡萄酒,用透射模式对 50组市售葡萄酒进行扫描
并收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分别采用 PCA、PLS
DA、逐步线性判别分析 (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SLDA)等化学计量学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
与建模,同时进行交叉验证,发现 PLS DA 校正模
型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的雷司令葡萄酒
的正确鉴别率分别为 97􀆰 5%、 80%、 70􀆰 5% 和
86􀆰 5%,SDLA模型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 86%、67%、
67%和 87􀆰 5%,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携带的信息可
08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 
以用来分类葡萄酒产地,而葡萄酒酿酒工艺、发酵
菌种以及葡萄种类均是造成近红外光谱差异的主
要原因。
Egidio等[18]收集了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生
产的啤酒共 275 组试样,利用近红外传输反射光谱
(transflectance spectral)数据并结合 3种类建模方法
(简易分类法、潜功能技术、不等分布分类法)分别
建立了 Trappist 和 Rochefort 2 个产地啤酒定性模
型,以灵敏度(sensitivity)、专一度(specificity)、有效
性(efficiency)来评价模型的精度,最后用 PLS DA
区别 Rochefort 8度和 10度啤酒,结果表明:Trappist
啤酒模型的灵敏度较低,而 SIMCA 和不等分布分类
法 ( unequal dispersed classes, UNEQ ) 建 立 的
Rochefort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 81􀆰 4%和 84􀆰 5%,
PLS DA建立的对不同度数啤酒的判别模型的正
确分类比例达到 93􀆰 4%,模型精度都不高的原因可
能是分布在多维空间中的数据较复杂从而影响了
模型的专一度,还有可能是数据变量中包含的有用
信息较少,因此找到一种剔除数据变量中无用信息
的方法是提高模型精度的有效手段。
3􀆰 4  其他类食品的溯源
Cozzolino等[19]对巴拉圭茶建立地理起源标识
时,使用近红外光谱数据并结合 PCA、PLS DA以及
LDA技术,其中 PLS DA与 LDA建立的分类模型的
整体识别率分别为 76%和 100%,结果表明近红外光
谱技术可以用于食品生产链中原材料的初步筛选,而
模型建立时应用的分类方法以及模型转移还需进一
步研究。 刘沭华等[20]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 KNN 和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式识别
技术,对来自 4个不同产地的白芷试样和 6个不同产
地的丹参试样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模型交叉验证
准确率分别达到 99%和 95%,说明近红外技术在中药
材溯源研究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很多情况下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
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为食品产地溯源提供一个快速、
操作简便、非侵入式的认证工具。 然而近红外光谱
技术对食品进行产地溯源,归根结底是对食品进行
品种分类,其中食品掺假检验的研究也是食品产地
溯源研究中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学者已经在食品品
种分类和掺假检验方面进行了初探,Pontes 等[21]应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 4 种酒精饮料(威士忌、白兰
地、朗姆酒、伏特加)进行分类并对掺假饮料进行确
认。 结果在置信水平为 95%时,SIMCA 模型对 4 种
酒精饮料的识别率为 100%,并发现利用此模型对
掺入 5%和 10%的水、乙醇、甲醇的试样识别率也达
100%。 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筛选分
析工具用来检测酒精饮料的掺假行为。
Maria等[22]提出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乳粉进行
分类,实验中 38 组乳粉试样来自巴西的纳塔尔、萨
尔瓦多以及里约热内卢,采用的 SIMCA 建模方法可
使最终的分类精度达到 100%。 因此,证明近红外
光谱技术可以代替常规定量测定方法实现乳粉分
类,该方法快速且对试样无破坏。
Ghasemi⁃Varnamkhasti等[23]研究了近红外光谱
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用以监测啤酒老化的可行性。
研究中采集了 83组市售含酒精的与不含酒精的灌装
啤酒,运用连续投影算法 (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选择近红外光谱变量建立 LDA 分类
模型,由 PCA结果可知,3个熟龄阶段(1、10和 20d)
的啤酒明显具有聚类效果,且 SIMCA 验证模型对酒
精类啤酒的识别率达到 100%,对不含酒精的啤酒的
识别率只有 82%。 而连续投影算法结合线性判别分
析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linear discrimi⁃
nation analysis,SPA LDA)仅选取了单一波数 5 550
和 7 228 cm-1,对含酒精与不含酒精的啤酒进行预测
时,仅有一组被错误预测。 由此可知,将近红光谱技
术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用于在线检测的啤酒老化的构
想可能会实现,进一步验证时还须加大试样量,而建
模方法的选择仍需探究。
4  NIRS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存在
的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方面
的研究尽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
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溯源模型的识别率
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近红外模型中的
数据变量分散在多维空间,影响了模型的专一度。
即使利用全波段光谱进行建模,但由于数据中有用
信息量较少,仍会导致所建模型稳健度较低,影响
最终的预测结果。 因此,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筛
选有用数据变量集、剔除异常试样值等方法提高建
模精度;同时增加模型中试样的数量,不仅可使得
聚类效果更佳,也可以使模型涵盖的试样信息更丰
富,从而提高预测率,减少错误识别。 2)目前将实
验阶段的食品产地溯源模型用于实际食品产地检
测还须进行多方面探索,如算法的选择、模型的适
18  第 2期 管  骁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展
应等。 3)适用于处理近红外光谱信息的化学计量
学软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近红外技术的分
析速度与预测精度等,从而使食品追溯体系更加健
全。 与传统分析检测方法相比,现代近红外光谱技
术检测速度快,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
高,减少了人为分析的误差,同时避免了试样破坏,
因此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
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 1 ]  Drivelos S A,Georgiou C A􀆰 Multi⁃element and multi⁃isotope⁃ratio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foods in the
european union[J] .Trace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12,
40:38⁃51􀆰
[ 2 ]   Xiccato G, Trocino A, Tulli F, et al􀆰 Predic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rigin identification of european sea bass
( Dicentrarchus labrax L􀆰 )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J].Food Chemistry,2004,86(2):275⁃281􀆰
[ 3 ]   Svensson O, Josefson M, Langkilde F W􀆰 Classification of
chemically modified celluloses using a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and 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ies [ J] . Applied
Spectroscopy,1997,51(12):1826⁃1835􀆰
[ 4 ]   Sinelli N, Cerretani L, Egidio V D, et al􀆰 Application of near
(NIR) infrared and mid (m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s a rapid
tool to classify extra virgin olive oil on the basis of fruity attribute
intensity[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0,43(1):369⁃375􀆰
[ 5 ]   Vitale R,Bevilacqua M,Bucci R,et al􀆰 A rapid and non⁃invasive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he origin of pistachio samples by NIR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J]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2012,36(5):168⁃175􀆰
[ 6 ]   Hulland J􀆰 Us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 Pls )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a review of four recent stud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2):195⁃204􀆰
[ 7 ]   Sun S,Guo B,Wei Y,et al􀆰 Class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origins
and prediction of delta13c and delta15n values of lamb meat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J] .Food Chemistry,2012,
135(2):508⁃514􀆰
[ 8 ]   Luna A S,Da Silva A P,Pinho J S,et al􀆰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soybean oils by chemometric
methods using NIR spectroscopy[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3,100(1):15⁃19􀆰
[ 9 ]   刘国珍,陈祖刚,李丹,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及其在
烟草行业中的应用[J] .烟草科技,2001(11):15⁃17􀆰
[10]   陆婉珍 􀆰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M] 􀆰 北京:中国石化出
版社,2007􀆰
[11]   Faber K, Kowalski B R􀆰 Prediction error in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further critique on the deviation ssed in the
unscrambler[J] .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1996,34(2):283⁃292􀆰
[12]   吴继明 􀆰 模型转移技术在近红外光谱仪器上的应用研究
[D].镇江:江苏大学,2007􀆰
[13]   Dian P H,Andueza D,Jestin M,et al􀆰 Comparison of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asture⁃fed and concentrate⁃fed lamb carcasses [ J ] . Meat
Science,2008,80(4):1157⁃1164.
[14]   张宁,张德权,李淑荣,等.近红外光谱结合 SIMCA 法溯源羊
肉产地的初步研究 [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4 ( 12 ):
309⁃312􀆰
[15]   Galtier O,Dupuy N,Le Dreau Y, et al􀆰 Geographic origins and
compositions of virgin olive oils determinated by chemometric
analysis of NIR spectra[ J] .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7,595
(1 / 2):136⁃144􀆰
[16]   Bevilacqua M,Bucci R,Magri A D,et al􀆰 Tracing the origin of
extra virgin olive oil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a case study[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2,71(7):39⁃51􀆰
[17]   Liu L,Cozzolino D,Cynkar W U,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to classify riesling win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J] . Food
Chemistry,2008,106(2):781⁃786􀆰
[18]   Egidio V D,Oliveri P,Woodcock T,et al􀆰 Confirmation of brand
identity in foods by near infrared transflectance spectroscopy using
classification and class⁃modelling chemometric techniques: the
example of a belgian beer[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
44(2):544⁃549􀆰
[19]   Cozzolino D,Restaino E,Fassio A􀆰 Discrimination of yerba mate
( Ilex paraguayensis st􀆰 hil􀆰 )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ir
geographical origin by means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 J] . Sensing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2010,4(2):67⁃72􀆰
[20]   刘沭华,张学工,周群,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
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4):
629⁃632􀆰
[21]   Pontes M J C,Santos S R B,Ara Jo M C U,et al􀆰 Classification of
distilled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ver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J]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6,39(2):182⁃189􀆰
[22]   Inácio M R C,de Moura M F V,de Lima K M G􀆰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rotein in milk powder using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metry and the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for variable selection [ J ] .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011,57(2):342⁃345􀆰
[23]   Ghasemi⁃Varnamkhasti M,Mohtasebi S S,Rodriguez⁃Mendez M
L,et al􀆰 Screening analysis of beer ageing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for variable
selection[J]􀆰 Talanta,2012,89(2):86⁃91􀆰
(责任编辑  周晓薇)
28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