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nditions of glucanase production for 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

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RUT C-30产葡聚糖酶的条件



全 文 :第9卷第3期
2011年5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Vol.9No.3
May2011
doi:10.3969/j.issn.1672-3678.2011.03.005
收稿日期:2010-12-28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12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4001);常德市科学技术局技术研究与
开发资金项目(2010BS04)
作者简介:李 辉(1986—),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酵工程、纤维素酶生产;王义强(联系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wangyiqiang12@yahoo.com.cn
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 RUTC 30
产葡聚糖酶的条件
李 辉,王义强,陈介南,张伟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长沙 410004)
摘 要:为了研究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RUTC 30产葡聚糖酶的最佳条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工业纤维
素、(NH4)2SO4和生物素为实验因素,滤纸酶活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一个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进行
响应面优化,寻找最优产酶结果。经过优化,选出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生物素的添加量分别为39485g/L、
6232g/L和249872μg/L,最高的滤纸比酶活为6298U/mL,实验验证,滤纸比酶活为6118U/mL,与预测值相
差了286%。
关键词:里氏木霉;纤维素;葡聚糖酶;响应面方法;中心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1)03-0022-05
ConditionsofglucanaseproductionforTrichodermareeseiRUTC30
inducedbyindustrialcelulose
LIHui,WANGYiqiang,CHENJienan,ZHANGWeitao
(InstituteofB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CentralSouthUniversityof
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
Abstract:Basedontheresultsofsinglefactorexperiments,anexperimentaldesignbycentralcomposite
designmethodologywasusedtooptimizeenzymeproduction.Factorsincludingquantitiesofconcen
traitionsofindustrialcelulose,ammoniumsulfateandbiotinweretestedinresponsesoffilterpaperactiv
ity.Aquadraticpolynomialmodelwasdeducedbytheresponsesurfacemethod.Theoptimizedconcen
trationsofindustrialcelulose,ammoniumsulfateandbiotinwere39485g/L,6232g/L,and249872
μg/L,respectively.Themaximumfilterpaperactivitywas6298U/mL.Aftertheverificationexperi
ment,thefilterpaperactivitywas6118U/mL,itwasonly286% relativetothepredictiveeror.
Key words:Trichoderma reesei; celulose; glucanas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entral
compositedesign
  葡聚糖酶是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
的一种中间物质,能够将纤维素分解成单糖和寡
糖。能够分泌葡聚糖酶的菌株主要有木霉属、曲
霉属和青霉属等,其中由于木霉属能同时分泌葡
聚糖酶和 β 葡萄糖苷酶,且葡聚糖酶酶活较高,
成为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菌株,特别是里氏木
霉[1-2]。诱导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普遍 C源
主要是微晶纤维素[3];也有一些可溶性糖类,如
乳糖、槐糖用于葡聚糖酶的诱导[4]。工业纤维素
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代替微晶纤维素诱导
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这对于里氏木霉用于工业
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参考,并有可能降低葡聚糖酶
的生产成本。
响应面方法是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
法,常用于里氏木霉的研究中[5-6]。本研究主要利
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生物
素的不同添加量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滤纸酶
活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添加量和最优的酶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里氏木霉RUTC 30(CICC13052,ATCC56765),
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12 培养基
固体PDA培养基:质量分数30%的马铃薯汁,
2%葡萄糖,2%琼脂,pH自然。
一级种子培养基(1L):葡萄糖20g,蛋白胨1g,
(NH4)2SO4 3g,KH2PO4 2g,CaCl2·2H2O 04g,
MgSO4·7H2O002g,Mandels微量元素浓缩液1mL;
1mol/L柠檬酸缓冲液50mL[7-8];pH50。
二级种子培养基:一级种子培养基的基础上葡
萄糖改为微晶纤维素10g/L,pH48。
产酶培养基:不同含量工业纤维素、(NH4)2SO4
和生物素,吐温 801mL/L,少许的消泡剂,其余同
二级种子培养基。工业纤维素,浙江中维药业有限
公司;微晶纤维素、生物素、消泡剂,上海生工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其他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里氏木霉 PDA固体平板,吸
取107个/mL的孢子[9],接种于装有50mL一级种
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200r/min培
养25~3d。5%接种量,接种至50mL二级种子培
养基,28℃、200r/min培养2d。5%接种量,接种
于50mL产酶培养基,28℃、200r/min条件下培养
5d。所有实验均为3个平行,每个平行测滤纸酶活
时均为3个平行,取9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121 单因素实验
保持培养基中其他成分不变,分别改变其中的
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生物素的某个因素,筛
选出影响产葡聚糖酶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的单因素
条件。
122 响应面实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论,利用实验设计软件 De
signExpert716进行 CCD响应面设计,根据软件
给出的实验矩阵表确定各试验组的编码与取值。
通过DesignExpert,以葡聚糖酶的滤纸酶活为响应
值,对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生物素这3个因
素进行建模和最优实验。
13 分析方法
滤纸酶活的测定参照文献[10]。25mL刻度试
管中,50mg新华定性滤纸条,加 005mol/L、pH
48的柠檬酸缓冲液1mL,加酶液05mL,置50℃
水浴保温60min后加入DNS试剂3mL于沸水浴中
显色10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加蒸馏水定容至 25
mL,于波长 540nm处比色测定。1个酶活单位
(FPA)定义:在50℃、pH48条件下,每分钟水解
新华定性滤纸生成1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U)。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211 工业纤维素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保持培养基中(NH4)2SO4质量浓度为 3g/L,
生物素质量浓度为0,考察工业纤维素对里氏木霉
产葡聚糖酶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纤维素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Fig.1 Efectsofindustrialceluloseonglucanaseproduction
由图1可知:工业纤维素添加量从10g/L增加
到30g/L之间时,FPA不断增加;当工业纤维素添
加量30g/L时,FPA最高为419U/mL;当工业纤
维素添加量为30g/L后,PFA有下降趋势。最高的
32 第3期 李 辉等: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RUTC 30产葡聚糖酶的条件
FPA的工业纤维素添加量范围为20~40g/L。
212 (NH4)2SO4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NH4)2SO4是培养里氏木霉的最适无机 N源,
葡聚糖酶对碳氮比比较敏感,过高或过低的碳氮比都
会对葡聚糖酶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11]。保持培养基
中工业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30g/L,生物素质量浓度
为0,考察(NH4)2SO4对里氏木霉产葡萄糖酶的影
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NH4)2SO4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Fig.2 Efectsofammoniumsulfateonglucanaseproduction
由图2可知:(NH4)2SO4添加量从3g/L增加
到6g/L时,FPA不断增加;当(NH4)2SO4添加量为
6g/L时,FPA最高为434U/mL;当(NH4)2SO4添
加量达6g/L后,FPA开始下降。因此(NH4)2SO4
添加量范围为3~9g/L。
213 生物素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生物素能够通过帮助能量的产生对某些蛋白
质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12]。保持培养基中工业纤
维素的质量浓度为30g/L,(NH4)2SO4质量浓度为
6g/L,考察生物素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生物素对里氏木霉产葡聚糖酶的影响
Fig.3 Efectsofbiotinonglucanaseproduction
由图3可知:生物素添加量从100μg/L增加到
200μg/L时,FPA不断增加;当生物素添加量达200
μg/L时,FPA最高为519U/mL;当生物素添加为
200μg/L后,FPA开始下降,因此生物素添加量范
围在100~300μg/L之间。相对于不添加生物素,
添加生物素使得FPA比酶活明显提高。
22 响应面实验结果
221 中心组合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
生物素分别以35g/L、6g/L和250μg/L为零点,各
编码水平如表1所示进行CCD响应面设计。
表1 实验设计的因素及水平
Table1 Factorsandlevelsoftheexperiment
水平
X1
ρ(工业纤维素)/
(g·L-1)
X2
ρ((NH4)2SO4)/
(g·L-1)
X3
ρ(生物素)/
(μg·L-1)
-1682 18182 0955 81821
-1 25 3 150
0 35 6 250
1 45 9 350
1682 51818 11045 41818
 
222 响应面结果和方差分析
根据表1进行的 CCD实验设计给出实验矩阵
及FPA的实测值,结果如表2~表4所示。
表2 中心组合响应结果
Table2 Experimentalresponseresults
序号 X1 X2 X3 Y/(U·mL-1)
1 0 0 -1682 4951
2 -1 -1 -1 4032
3 1 -1 1 4991
4 0 0 1682 5162
5 0 0 0 6044
6 0 1682 0 4766
7 1 -1 -1 5562
8 1 1 -1 5024
9 0 0 0 6191
10 0 0 0 6385
11 0 -1682 0 4190
12 1 1 1 5338
13 1682 0 0 5327
14 0 0 0 6140
15 -1 -1 1 3081
16 -1 1 1 4741
17 -1 1 -1 4532
18 0 0 0 6023
19 -1682 0 0 3016
20 0 0 0 6161
 
42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9卷 
表3 滤纸酶活的显著性检验
Table3 SignificancetestofFPA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模型 1771 9 197 5013 <00001
X1 518 1 518 13199 <00001
X2 063 1 063 1612 00025
X3 003 1 003 077 0402
X1X2 069 1 069 1764 00018
X1X3 003 1 003 077 0402
X2X3 052 1 052 1333 00045
X21 634 1 634 16147 <00001
X22 440 1 440 11207 <00001
X23 175 1 175 4460 <00001
 
表4 滤纸酶活的方差分析
Table4 VarianceanalysisofFPA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模型 1771 9 197 5013 <00001
残差 039 10 0039
失拟误差 031 5 0062 370 00888
纯误差 008 5 0017
总和 1810 19
 
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能直观地了解实验设
计的优劣和实验设计是否成功。从表3可以看出:
模型的F值是5013,P<00001,说明模型非常显
著。X1的F值是13199,P<00001,X2的 F值是
1612,P=00025(<005),说明 X1和 X2对 FPA
影响显著,且 X1的影响非常显著;X3的 P>005,X3
对FPA影响不显著。X1X2的 F值是 1764,P<
005,X2X3的F值是1333,P<005,说明X1和X2、
X2和X3的交互作用显著;X1X3的 P>005,说明 X1
和X3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表4可以看出:失拟误
差的F值是370,P=00888(>005),说明所有
的实验数据都可以用模型解释。
223 响应面建模和图形分析
以FPA(Y)为响应值,工业纤维素添加量 X1,
(NH4)2SO4添加量 X2和生物素添加量 X3为自变
量,利用DesignExpert获得二次回归方程:
Y=6151+0616X1+0216X2-00470X3-
0294X1X2+00606X1X3+0256X2X3-
0662X21-0552X

2-0349X


其中,决定系数为9785%,说明回归方程的拟
合程度较好。立体曲面图如图4~图6所示。
图4 模型Y相对于X1、X2的立体曲面
Fig.4 X1,X2threedimensionalsurface
plotrelativetoModelY
图5 模型Y相对于X1、X3的立体曲面
Fig.5 X1,X3threedimensionalsurface
plotrelativetoModelY
图6 模型Y相对于X2、X3的立体曲面
Fig.6 X2,X3threedimensionalsurface
plotrelativetoModelY
立体曲面图反映了影响因子对 FPA影响的显
著性和不同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大小,可以直观判
断最优FPA时,工业纤维素、(NH4)2SO4和生物素
52 第3期 李 辉等: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RUTC 30产葡聚糖酶的条件
合适的添加量范围。从图4~图6立体曲面图的趋
势可以看出:当(NH4)2SO4或生物素添加量保持不
变时,随着工业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FPA先升高
后降低,工业纤维素含量的不断增加导致 FPA的曲
线的斜率变化最大,说明工业纤维素对 FPA的影响
最大;当工业纤维素或生物素添加量保持不变,
(NH4)2SO4添加量逐渐加大,FPA的变化仍然是先
升高后降低的过程,(NH4)2SO4添加量的不断增加
导致FPA的曲线的斜率变化较大,但明显小于工业
纤维素导致的曲线斜率的变化,说明(NH4)2SO4对
FPA的影响比较大;当工业纤维素或(NH4)2SO4添
加量保持不变,生物素添加量逐渐加大,FPA的变
化也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生物素添加量的不断
增加导致FPA曲线的斜率不断变化,但明显小于工
业纤维素和(NH4)2SO4导致的曲线斜率的变化,说
明生物素对FPA的影响最小。图4~图6都显示存
在稳定点,即极大值点。图中圆形表示2个因素的
交互作用大小,椭圆形表示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大,
圆形表示2因素的交互作用小或没有交互作用。
224 模型最优解和实验验证
使用DesignExpert实验设计软件,以 FPA最大
值作为目标,其工业纤维素的添加量为39485g/L,
(NH4)2SO4的添加量为6232g/L,生物素添加量为
249872μg/L,FPA最大为 6298U/mL。经验证,
FPA为6118U/mL,与预测值只相差了286%。
最优解的结果中培养基的碳氮比是6336,与
勇强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培养基的碳氮比在6左
右时,更有利于葡聚糖酶的产生。对比艾斌凌等[14]
的研究结果发现,工业纤维素的添加量明显多于微
晶纤维素,FPA对纤维素的得率明显降低。这主要
由于工业纤维素中含有一定的杂质,降低了纤维素
对葡聚糖酶的诱导能力,使葡聚糖酶的得率降低。
3 结论
通过研究工业纤维素、(NH4)2SO4、生物素对里
氏木霉RUTC 30产葡聚糖酶的影响,确定了单因
素的适宜产酶条件。根据单因素产酶条件,使用
DesignExpert实验设计软件,以 FPA为响应值,工
业纤维素、(NH4)2SO4、生物素为自变量,进行中心
组合设计,得出一个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
模型的分析和求最优解,得出工业纤维素和
(NH4)2SO4对FPA影响显著,最高的 FPA是6298
U/mL,其中工业纤维素的添加量为 39485g/L,
(NH4)2SO4的添加量为 6232g/L,生物素添加量
为249872μg/L,实验验证,FPA为6118U/mL,与
预测值只相差了286%。
参考文献:
[1] TengerdyRP,RhoW H,MohagheghiA.Liquidfluidizedbed
startercultureofTrichodermareeseiforcelulaseproduction[J].
AppliedBiochemistryandBiotechnology,1991,27:195204.
[2] IlanesA,GentinaJC,MarcheseMP.Productionandstabiliza
tionofcelulasesfromTrichodermareesei[J].WorldJournalof
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1987,4(4):407417.
[3] 吕雄,赵晶,夏黎明.碳源对里氏木霉纤维素酶诱导合成的影
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3):14.
[4] LoCM.CelulaseproductionbyTrichodermareeseiRUTC30
[D].Akron:TheUniversityofAkron,2008.
[5] HaXC,YuXB,YanZL.Optimizationofthemediumforthe
productionofcelulasebythemutantTrichodermareeseiWX112
using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J].FoodTechnologyand
Biotechnology,2006,44(1):8994.
[6] RashidSS,AlamMZ,KarimMIA,etal.Optimizationofthe
nutrientsupplientsforcelulaseproductionwiththebasalmedium
palmoilmilefluent[J].WorldAcademyofScience,Engineer
ingandTechnology,2009,60:809815.
[7] OlssonL,ChristensenT,HansebkP,etal.Influenceofthecarbon
sourceonproductionofcelulases,hemicelulasesandpectinases
byTrichodermareeseiRutC30[J].EnzymeandMicrobial
Technology,2003,33:612619.
[8] KadamKL,KeutzerwJ.Enhancementincelulaseproductionby
TrichodermareeseiRutC30duetocitricacid[J].Biotechnology
Leters,1995,17(10):11111114.
[9] DominguesFC,QueirozJA,CabralJMS,etal.Theinfluenceof
cultureconditionsonmycelialstructureandcelulaseproduction
byTrichodermareeseiRutC30[J].EnzymeandMicrobialTech
nology,2000,26(5/6):394401.
[10] GhoseTK.Measurementofcelulaseactivities[J].PureandAp
pliedChemistry,1987,59(2):257268.
[11] JirkuV.EfectofC/Nratioandcelulosetypeonthecelulolytic
activityoffreeandimmobilizedTrichodermareesei[J].Progress
inBiotechnology,1996,11:136139.
[12] 黄瑶,廖兰,廖春燕,等.不同来源生物素对谷氨酸短杆菌的
影响[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0,21(3):8083.
[13] 勇强,李树炎,陈牧,等.氮源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
酶生物合成的影响[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711.
[14] 艾斌凌,王义强,陈介南.麸皮对里氏木霉 RutC 30产纤维
素酶的促进作用[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2):2733.
62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