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enzymes- an important tool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biocatalysts

化学修饰--提高酶催化性能的重要工具



全 文 :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6 · 生物加工过程 第4卷第1期
化反应,但是其催化效率比水溶液中的酶低几个数
量级,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酶一般不溶于有机
溶剂。而化学修饰法则可以通过给酶分子连接各种
不同的基团以增加其疏水性,从而提高酶在有机溶
剂中的溶解度。常用的修饰方法有:(1)两亲型高分
子对酶进行修饰。例如早在1984年rI钛ahas“矧等
人发现活化的PEG用来修饰的过氧化氢酶可以溶
解于苯中,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活性。之后,过氧化物
酶、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等通过活化的PEG修饰
均获得了较高的有机溶剂溶解度和活性[31’引。但是
PEG修饰的酶活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失b1|。(2)非
离子型两亲化合物聚氧乙烯十二烷醚共价修饰剂用
于过氧化氢酶的修饰,修饰酶在氯仿、三氯乙烷和甲
苯中的溶解度可以达到0.3。0.6rIlg,rnl;和未修饰
的酶相比,在三氯乙烷中的活性也提高了200倍之
多b引。(3)酰氯对酶进行修饰。Distel等人用癸酰
氯对碱性蛋白酶Pmleather进行修饰,使其在氯仿中
的溶解度高达44mg/r11L;修饰酶用于在不同有机溶
剂中催化聚乳酸的合成,活性提高了4~22倍阻]。
(4)其它新型修饰剂,如几丁质接枝的聚2一甲基一2一
唑啉修饰过氧化氢酶,修饰酶在氯仿中的分散性和
溶解度均被显著改善∞J。
wangP.和其合作者注意到对酶化学修饰引入疏
水性基团也可以使酶具有特殊的界面自组装功能,可
以大幅提高油.水两相催化反应体系的效率睇’37]。他
们通过采用活化的聚苯乙烯对天然水溶性酶如|3.半
乳糖苷酶进行修饰,形成的偶合物具有类似于表面活
性剂的性质可以在油水界面进行自组装而形成液膜。
这种界面自组装酶用于催化己基半乳糖苷的合成反
应,比传统的两相反应效率提高了145倍㈨J。这类界
面自组装酶可以用于一系列的涉及亲水和疏水化合
物之间的生物催化反应,比如利用双氧水的氧化反应
生产环氧化合物旧J。最近,D埘ick和其合作者也采
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得界面自组装酶,例如在表面活性
剂的存在下,吸附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大豆过氧化物
酶可以在油一水界面进行自组装,使酶催化的反应速
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旧J。
3化学修饰酶调控酶的选择性/特异性
3.1化学修饰改变酶的对应体选择性
酶的化学修饰有时对酶催化反应的对应体选择
性有较大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针对脂肪酶在有
机溶剂中的酶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不同的
修饰剂对醌蒯池删脂肪酶进行修饰,都显著
地提高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对应体选择性[6’蚰’41I。
例如用四硝基甲烷对如以池础邵。脂肪酶的酪氨
酸进行修饰,修饰酶对(±)。2.(2,4一二氯苯氧基).丙
酸甲酯进行水解,对应体比例E值同未修饰酶相
比,由1.5提高到了33№J。聚苯乙烯修饰对氯过氧
化物酶的选择性也显示了值得注意的影响b8|。
3.2化学修饰减小酶对底物的特异性
对于一些用于合成反应的酶,酶过高的底物特
异性时常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障碍。定点突变化
学修饰技术最近被用于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已经非
常成功地将丝氨酸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B缸沮
‰毓瑚,SBL)扩展应用于肽的合成。具体的研究
工作是首先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在sBL的特定位点
引入半胱氨酸,然后用甲基磺酰硫醇对半胱氨酸进
行硫代烷基化,得到一系列的新型化学修饰突变枯
草杆菌蛋白酶,这种酶具有更广泛的底物选择
性㈨’43o。对sBL的同一位点进行糖苷化修饰,同样
也使酶的底物选择范围得以显著提高,甚至可以接
受D.氨基酸作为底物。可能的原因是糖苷化会引
起酶在立体化学上的错配效应144J。
巨丑佣型匝丑。一》一呱H,0
巨丑R燮匝丑R
l-4aR=SH(Thiolsubtilisin)-3aR=SCOCH3
1-4bR=Se02H(Selenosubtili)l一3bR=seH
CurrentOpinionmChcmlcaIBiology
图1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位点丝氨酸转化为巯基
或硒基氨基酸的化学路线㈨“3
Fig.1Ch伽icalconversion0fmeactivesites谢ne
hydmxylg【Dupinsubtilisintoat11iol叫selenol
3.3化学修饰使无活性蛋白变为活性蛋白
化学修饰最为创造性的工作是可以通过纯粹有
机化学反应的手段,通过对酶蛋白的活性位点氨基
酸进行原子置换,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全新催化性能
的催化剂。最早的例子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化学步
骤旧舶J,将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丝氨酸活性位点变为
半胱氨酸残基,从而得到的巯基枯草杆菌蛋白酶失
去了它最初的氨基水解活性,但是仍然保留了催化
h卜

c堇
¨

衙菡
万方数据
2006年2月 张松平等:化学修饰——提高酶催化性能的重要工具 ·7·
酯化反应的能力,因此可以被用于肽的合成∽J。
wu和Hilven[刮采用类似的路线,在枯草杆菌
蛋白酶上引入硒基半胱氨酸,从而将氨基水解酶转
变为酰基转移酶。随后他们又发现由于氧化还原活
性硒原子的存在,这种硒基枯草杆菌蛋白酶具有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类似的活性149J。此后,其它研
究人员又将该路线用于胰蛋白酶的修饰,同样使之
具有了氧化还原活性啪1。
最近,更有医学价值的是Ⅱan等人b11通过将甲
状腺病毒单克隆抗体4c5的丝氨酸转化为硒基半胱
氨酸,得到的Se.4c5具有和脱碘酶类似的效果。
4化学修饰酶引入辅因子
I(aiserb21等人首先证明将辅因子与酶进行共价
结合可以产生新的酶活。近些年来,更具创造性的
工作是开发新的辅酶类似物,并将其引入酶的活性
位点,从而实现酶的辅因子重构,这是解决催化反应
体系中受昂贵的辅因子限制的重要进展。使用固相
合成技术,将核糖核酸酶s的c肽链中的第8残基
苯丙氨酸用一种天然氨基酸——磷酸吡多胺(维生
素B6)取代,经过重构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提高了7
倍。53|。H锄achi和shinkai旧坝0开发了一系列的具有
非天然功能基的半合成辅因子,通过辅因子重构技
术,可以将其引入酶活性位点的邻近部位,开发新的
酶活。例如一些半合成辅因子包括疏水性烷基链、
聚阴离子、金属复合物、电子受体/供体、肽、人工受
体、光敏剂等被成功引入血红素类蛋白质。光敏剂
的引入则可以通过改变光照条件来调节酶活。
Davis等[551将Cu芦.菲咯啉复合物通过脂结合蛋白半
胱氨酸残基上的二硫键与蛋白结合。修饰的蛋白催
化肽的水解,与天然蛋白相比,反映速率提高了1.6
×104倍,24h内的转换数为7.6。
5化学修饰酶在医药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迄今已有100多种蛋白质(其中许多是酶)被修
饰后用于临床应用,并显示许多优良特性。如稳定
性提高,体内半衰期延长,免疫原性和毒性降低或消
除,提高渗透性,改善在体内生物分步或代谢行为
等惭J。应用最为广泛的修饰剂是PEG或活化的
PEG。Roberts[571等人详细总结了对PEG进行活化以
及同蛋白质结合的各种化学方法。Kodem等人"o则
综述了PEG或活化的PEG修饰的蛋白在医学上的
应用。其中包括抗癌药物(如天东酰氨酶,白介素
2,抗生素,克隆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色氨酸
酶,精氨酸酶,精氨酸脱氨酶,苯丙氨酸氨解酶),治
疗遗传缺陷用酶(如腺甘脱氨酶、胆红素氧化酶、嘌
呤核苷磷酸化酶等),抗炎症药(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抗血栓蛋白(如链激酶、水蛭素、脲激
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等多种医学用酶的化学修
饰。经过PEG修饰,酶的免疫反应性可以很容易地
降低至O[3川。
6展望
综述了近年来化学修饰技术在改善酶的生物活
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酶的化学修饰法与基因工程技
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现有生物催化剂进行几乎无
限的改造,甚至开发全新的催化剂。同时,酶化学修
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修饰剂对某一氨基酸
侧链进行化学修饰的特异性通常是相对的,这种非
特异性的多位点修饰产生非均一的混合物。因此为
了更精确的控制生物催化剂的性能,仍然需要开发
更加特异性的修饰方法。另外,更加准确地了解蛋
白质 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新的修饰剂
和修饰方法也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DesaIltisG,Jone8JB.CIleIIlicalrnodification0fenzymesfhe11Il∞ces
functionalily[J].cumlt0p“oninBiot∞hnolo舒,1999,10:324-
330.
[2]林章凛,曹竹安,刑新会,等.工业生物催化技术[J].生物加工
过程,2003,l(1):12.16.
[3]孙志浩,柳志强.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
2005,3(3):7.13.
[4]DavisBG.Ch哪dcalmodificaiion0fbiocatalysts[J].cuⅡ℃nt0pi而0n
inBiotechnology,2003,14:379-386.
[5] G0vaIdllanCP.cmsslin出崦0fen巧rIlesfori呷mv。dstability锄d
pe而Ⅱnance[J].cun℃nt0pi ioni Biotec}lIlolo科,1999,10:331-
335.
[6]GuQM,sIHCJ.I呷m“ng山eenaIltioselectivityof岫∞砌池cy-
z妇frⅡc∞lipaseviachelllical“10dification[J].Biocatalysis,1992,6:
115—126.
[7]K0demY,Matsushj眦A,HimtoM eta1.I)egylationofpmteins硼d
bioactivesubst硼cesfbrmedical粕dtec}lIlical印plications[J].Prog
P0lymSci,1998,23:1233—271.
[8]Des锄tisG,BerglundP,stabileMR,eta1.site_directed舢tagenesis
coⅡ】binedw汕cheIllicalITlodi6cati彻asstmfegyforalt甜ngt11espec-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6年2月 罗巅辉等:酶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
[32]
[33]
[34]
嘣Ⅱit}lsAD,Ta倘kDs.Directedev01utionofaIl既tIerrlely胁phos—
photriesteraseby汛口i抛删np咖entali脚ion[J].EMB0J,2003,
22:24—35.
GrimthsA妻;蠹肇塞忸i萝謇·蠢驴i量Pi{;出霹目萎{;羹善妻垂羔{
}《孽毹g;妻;壬i}-瞑?耋《裴i其他技术
寡核苷酸设计型装配重组技术(AsserIlblvof
desi目nedoli90ncleotides,ADO),zha等人¨纠为了在两
个不同亲本间得到较高的重组率,设计合成了所有
可能重组的寡核苷酸区域,用不同亲本间相同的部
分作为接头,重新进行组装拼接,筛选得到 的嵌合体
对底物的对映体选择性有较大提高。该技术的特点
是可重组距离较近的突变位点,但成本较高 ,属于合
成型改组。还有一类改组属于体内重组技术 ,如酵
母细胞重组增强组合文库技术(C伽lbinatoriallib珀Jies
enhaJlcedbvrecombinationi veast,cLERY)u6|,该技术
将体外重组和酵母体内重组相结合,最适合不能在
细菌中表达的真核基因重组。
1.3 区域性选择突变
如果某些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对酶的选择性或
作用区域作较大的改变,那么可能需要在酶的活性
区域做多位点的突变。这种多突变位点的组合很难
通过全基因随机突变的方法来达到,因为包含较少
突变位点的突 变体可能有一些相应性质会发生提
高,而包含大量突变的突变体库中,绝大多数都是无
活性的蛋白。 此外,由于氨基酸的简并性,单核苷酸
的改变并不都能导致氨基酸的替换。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通过区域性选择突变来解决,即仅仅对可能影
响所需功能的小部分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这种策
略需要以蛋白的结构和生化数据作为选择突变区域
的依据,因为产生的序列会随着突变碱基数量的增
加而相应的成指数增长Ll7|。
Kazlausks等人¨副比较了区域性选择突变和全
基因随机突变在提高一个酯酶对映体选择性上的差
别。他们发现 ,有益突变既可以在活性区域出现,也
可以在远离活性区域的地方出现,但是在活性区域
出现的突变显得更加有效。
已经有很多酶采用区域性选择突变进行了改
造,例如对青霉素酰化酶活性区域的3个残基进行
突变,有6个突变体的活性得到提高,其中有5个突
变体是3个碱基同时发生了突变[19|。通过分析高
分辨率晶体结构,HiⅡ等人伽。对磷酸丙糖酯酶进行
区域性选择突变,得到的突变体对底物的降解速率
提高了3个数量级。用区域性选择突变得到的优秀
突变体,通常都包含多个突变位点,虽然有时多位点
突变的结果与单位点突变的结果相同,但越来越多
的证据表明,至少有一些性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多点
突变的组合才能达到,这种协同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多位点的改变更容易导致活性区域的结构发生变
化。
2 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
创建基因突变库的方法目前已有很多怛1|,但是
建立起来的突变库的容积普遍比我们有能力筛选的
蛋白数量要高出几个数量级。此外,创建基因突变
库的方法比较通用,但是对于酶活性筛选却必须针
对不同的酶和反应制定不同的筛选方法。定向进化
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通用的高通量的筛选方法,或比
较通用的针对目标活性的选择方法。所以高通量筛
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传统的有效筛选方法大多是采用琼脂平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