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摇 摇 摇 摇 摇 生 态 学 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 载哉耘月粤韵冤
摇 摇 第 猿源卷 第 员圆期摇 摇 圆园员源年 远月摇 渊半月刊冤
目摇 摇 次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陈利顶袁李秀珍袁傅伯杰袁等 渊猿员圆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黄摇 硕袁郭青海 渊猿员源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 汤摇 茜袁丁圣彦 渊猿员缘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空间形态受限型城市紧凑发展研究要要要以厦门岛为例 黄摇 硕袁郭青海袁等 渊猿员缘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紫金山森林公园降温效应影响因素 闫伟姣袁孔繁花袁尹海伟袁等 渊猿员远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对其热环境效应的影响 冯悦怡袁胡潭高袁张力小 渊猿员苑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 韵宰粤的低丘缓坡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要要要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刘焱序袁彭摇 建袁韩忆楠袁等 渊猿员愿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生态安全条件下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要要要以皇甫川流域为例 喻摇 锋袁李晓兵袁王摇 宏 渊猿员怨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 圆园园园要圆园员园年土地利用 辕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刘金巍袁靳甜甜袁刘国华袁等 渊猿圆员员冤噎噎噎
基于 郧陨杂和 砸杂的赣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鲁燕飞袁彭摇 芳袁万摇 韵袁等 渊猿圆圆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员怨缘源要圆园员园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刘吉平袁赵丹丹袁田学智袁等 渊猿圆猿源冤噎噎噎噎
基于斑块评价的三峡库区腹地坡耕地优化调控方法与案例研究 王永艳袁李阳兵袁邵景安袁等 渊猿圆源缘冤噎噎噎噎
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李阳兵袁姚原温袁谢摇 静袁等 渊猿圆缘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中国西南地区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 李摇 婧袁范泽孟袁岳天祥 渊猿圆远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岷江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张玲玲袁赵永华袁殷摇 莎袁等 渊猿圆苑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藏羚羊栖息地时空变化研究 赵海迪袁刘世梁袁董世魁袁等 渊猿圆愿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西南峡谷型喀斯特坡地土壤微生物量 悦尧晕尧孕 空间变异特征 范夫静袁黄国勤袁宋同清袁等 渊猿圆怨猿冤噎噎噎噎噎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特征 谭秋锦袁宋同清袁彭晚霞袁等 渊猿猿园圆冤噎噎噎噎噎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刘桂林袁张落成袁张摇 倩 渊猿猿员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视觉廊道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动态景观评价 张瑞英袁席建超袁姚予龙袁等 渊猿猿圆园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 砸杂与 郧陨杂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任摇 平袁洪步庭袁刘摇 寅袁等 渊猿猿猿员冤噎噎噎
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及保护等级评估要要要以江西省为例 樊乃卿袁张育新袁吕一河袁等 渊猿猿源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变化对滩涂湿地促淤消浪功能的影响 任璘婧袁李秀珍袁杨世伦袁等 渊猿猿缘园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气候尧地貌尧生态系统的景观分类体系要要要以新疆地区为例 师庆东袁王摇 智袁贺龙梅袁等 渊猿猿缘怨冤噎噎噎噎
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要要要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钟莉娜袁赵文武袁吕一河袁等 渊猿猿远愿冤噎噎噎噎噎
不同干扰背景下农业景观异质性要要要以巩义市为例 张晓阳袁梁国付袁丁圣彦 渊猿猿苑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山西高原草地景观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张先平袁李志琴袁王孟本袁等 渊猿猿愿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山区夏季地表温度的影响因素要要要以泰山为例 孙常峰袁孔繁花袁尹海伟袁等 渊猿猿怨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典型岩溶洼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张继光袁苏以荣袁陈洪松袁等 渊猿源园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豫西山地丘陵地区景观异质性分析 李栋科袁丁圣彦袁梁国付袁等 渊猿源员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桂西北喀斯特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 童晓伟袁王克林袁岳跃民袁等 渊猿源圆缘冤噎噎噎噎噎噎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景观分析要要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为例
汪明冲袁王兮之袁梁钊雄袁等 渊猿源猿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不同干扰背景下景观指数与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要要要以巩义市为例
董翠芳袁梁国付袁丁圣彦袁等 渊猿源源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石栎鄄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 杨摇 丹袁项文化袁方摇 晰袁等 渊猿源缘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 易摇 好袁邓湘雯袁项文化袁等 渊猿源远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 砸月云晕的桂西北喀斯特区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张明阳袁王克林袁邓振华袁等 渊猿源苑圆冤噎噎噎
期刊基本参数院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鄢员怨愿员鄢皂鄢员远鄢猿缘圆鄢扎澡鄢孕鄢 预 怨园郾 园园鄢员缘员园鄢猿远鄢圆园员源鄄园远
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封面图说院 空间发展受限城市的厦门要要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袁中小城市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处于中间环节袁起到了联系大城市
和小城镇的作用遥 但是袁每个城市由于发展历史尧社会经济结构尧自然地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袁都有其发展的特性袁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因地制宜地去把握遥 例如袁厦门岛相对隔离袁没有多余的发展空间袁该城市以居住功能为主袁城市
功能较为单一袁公共服务功能和商业服务功能比例较小遥 研究这样紧凑型的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该城市结构转换
的承受力袁周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遥
彩图及图说提供院 陈建伟教授摇 北京林业大学摇 耘鄄皂葬蚤造院 糟蚤贼藻泽援糟澡藻灶躁憎岳 员远猿援糟燥皂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4年 6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4,No.12
Jun.,2014
http: / / www.ecologica.cn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10XJAZH002);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 2014BAB03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61045); 贵州省科技专项重大课题(黔科合重大专项字﹝ 2012﹞ 6015号)
收稿日期:2013鄄07鄄02; 摇 摇 修订日期:2014鄄02鄄27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li鄄yapin@ sohu.com
DOI: 10.5846 / stxb201307021824
李阳兵, 姚原温, 谢静, 王发艳, 白晓永.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生态学报,2014,34(12):3257鄄3265.
Li Y B,Yao Y W,Xie J, Wang F Y,Bai X Y. Spatial鄄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mountain鄄basin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12):3257鄄3265.
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
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李阳兵1,*, 姚原温1, 谢摇 静1, 王发艳1, 白晓永2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摇 5500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摇 550002)
摘要:探讨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的景观变迁与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贵州省典型的蒲场、洋川山地鄄坝地系统为例,从
一个地貌单元对以万亩大坝为中心的山地鄄坝地土地系统 1960 年代到 2010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格局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
把研究区划分成中央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 3个部分,结合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获得研究区 4个时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
布,基于移动窗口法计算了景观格局指标。 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景观多样性高于坝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以坝地最高;平坝耕
地从 1963 年所占比例 90.81%下降到 2010年的 79.94%,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林地减少,灌木林增加,坡耕地仍保持在较高水
平;耕地有向经济效益更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趋势。 坝子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逐
渐被改变,形成新的斑块鄄廊道鄄基质格局。 研究区中部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表明,坝地的土地利用变化
和土地集约利用可对坝中丘陵及坝周山地产生影响,坝子与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土地利用存在耦合变化。 进一步应加强研究
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使坝地、坝周山地和坝中丘陵的土地利用协同演化。 研究结果对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优化利用有
参考价值。
关键词: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演变;贵州省
Spatial鄄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mountain鄄
basin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
LI Yangbing1,*,YAO Yuanwen1,XIE Jing1, WANG Fayan1,BAI Xiaoyong2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2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Geochemistry I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Abstract: Guizhou Province of China is more mountain and less plain, especially basins with a certain size are limited too.
The basin and mountains around it constitute of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which distribute widely in Guizhou Province.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limited suitable land of basin is confronted with variety of land use requirements to ensure
agricultural land, construction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 us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change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from the 1963 to 2010,discuss the optimal regulation of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centered
around the basins which are more than 667 hm2 from a geomorphic unit. A typical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namely,
Puchang and Yangchuan area, located in Suiy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is chose as a typical example. This mountain鄄
basin land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uch as flatlands and hills in the basin and the mountain around the basin.
http: / / www.ecologica.cn
The remote sensing method and field surveys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land us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ur periods in 1963,
1979, 2006 and 2010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exe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ving window by use of Fragstats 3.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scape diversities of hilly in basin and mountain
surrounding the basin are higher than flatla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rehensive degree of land use in flatlands are the
highest. The woodland of the hills in basin and the mountains around the basin were reduced when the cultivated proportion
of flatlands decreased from 90.81% in 1963 to 79.94% in 2010, but shrub forest increased and the slope cultivated land was
still main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What忆s more, there is a trend that the cultivated distributed in the flatlands would convert
into others land use types with the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the original land use pattern of flatlands changed gradually, a new structure constituted by the construction land
patch, road corridor and the cultivated matrix, was formed. The land use change of the flatlands, hills in the middle of
study area and the mountain around the basin showed that the land use change and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flatlands
could impact other two areas, namely, could influence the land use of hills and mountains. There exist a coupling land use
changes among the three subareas in the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land use optim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make land use of flatlands, hills in the middle basin and
mountains around it evolve in a coordinating mod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land
use optim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鄄basin land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 mountain and basin land system; land use; evolving; Guizhou Province
摇 摇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LUCC)集中体现了自然与
人文的交互作用,LUCC研究涵盖 LUCC 时空过程探
测、驱动机理分析、过程刻画与模拟及宏观生态效应
评价等多个方面[1],研究尺度的综合和模型构建是
LUCC研究的两大难点问题[2]。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
家学者开始从多种角度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
其景观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城市[3]、区
域[4]、流域[5]、脆弱生态区[6]和农业土地利用[7],总
体上,21 世纪初 5 年中国处于土地利用快速变化
期[8]。 对西南岩溶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集中
在城市地区[9鄄10]、乡村聚落[11]和典型流域土地变化
模拟[12],以及喀斯特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13鄄14]和石
漠化演变[15鄄16]。
贵州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坝地
(相当于其它地方的平原、盆地)少,坝子是指面积较
大且较宽阔,形状比较有规则的连片山间平坝,由盆
地(坝子)、洼地等一系列空间尺度不一的坝地及其
周边山地构成了贵州省广泛分布的山地鄄坝地土地
利用系统,万亩大坝与周边山地系统就是其中的典
型代表。 贵州全省 176167 km2的土地上,据《贵州农
业地貌区划》,万亩以上的大坝不超过 20 个;据“贵
州省地理学会冶不完全统计,万亩(666.7 hm2)以上
的典型大坝为 19 个;也有人认为贵州万亩以上的大
坝有 62 个[17]。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现已查明贵州省
坡度在 6毅以下,面积大于 6.67 km2,集中连片的万亩
耕地大坝共 47 个,耕地面积 612郾 8 km2[18]。
万亩大坝土地利用结构可分为耕地主导型、建
设用地耕地主导型、耕地林地主导型 3 类,以耕地主
导型为主[19],往往也是一些县城、乡镇、聚落、工矿
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 万亩大坝土地利用格局
更多的是受坝子自身条件以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
响,如城镇、交通条件和区位因素的影响,反过来,随
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道路条件改善,各坝子的区位
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必将引起万亩大坝土地利用格
局的变化。 在坝区空间局限性的限制作用下,耕地
减少和建设占地增加将是万亩大坝土地利用变化的
基本方面,坝地面临以有限的适宜土地既要保证“吃
饭冶又要保证“建设冶和“生态冶的三难局面,在这种
情形下,亟需回答万亩大坝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
其与周边山地土地利用的协同演进过程,如万亩大
坝的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流失过程? 万亩大坝土地
利用变化是否引起周边山地土地利用变化? 万亩大
坝建设用地增加与土地利用程度提高是否增加了山
地鄄坝地系统的生态安全? 如何对山地鄄坝地系统进
行土地利用优化调控? 但目前还没有从一个地貌单
元对以万亩大坝为中心的山地鄄坝地土地系统进行
8523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系统的研究。 因此,研究万亩大坝及其与周边山地
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土地利用耦合变
化情景,在当前就显得十分迫切。 本文以贵州省绥
阳县的蒲场、洋川山地鄄坝地系统为例,结合遥感技
术与实地调查,研究从 1960 年代到 2010 年坝子与
坝周山地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耦合过程,研究
结果试图了解万亩大坝土地利用变迁过程中的耕地
流失,探索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耦合变化和协同
演进关系。
1摇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绥阳县的中部,面积 202.04
km2,其中,坡度小于 6毅的坝子面积 82.26 km2,为娄
山关组白云岩形成的溶丘盆地地貌,坝地为第四系
覆盖,构成了贵州省典型的万亩大坝。 研究区包括
蒲场镇、风华镇和洋川镇各一部分,其中县城洋川镇
距离省会贵阳市 194 km、距离遵义市所在地 38 km,
属长江经济带重庆经济辐射区。 平均气温 15.0 益左
右,年平均降雨量在 900—1250 mm 之间,主要种植
粮食和豆类,经济作物、蔬菜等。 研究区有 1 个县
城、3 个镇,属耕地鄄建设用地主导型,中部坝地目前
分布有绥阳循环经济园区的轻工产品加工工业区,
占地 2 km2;风华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 15.95 km2,
首期建设 7.56 km2;绥阳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规划
面积为 0.715 km2;县域公路一纵线 S207 绥阳段自
西南至东北横贯研究区中部坝地,是绥阳县的现代
农业区、工业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从研究区的坝地
面积、城镇分布和可达性来看,构成研究区的山地鄄
坝地系统在贵州省的一定的代表性。
2摇 研究方法
2.1摇 研究区划分
本文把坝子、坝周山地看成是 1 个山地鄄坝地土
地系统,在坝子中又根据坡度是否大于 6 度划分出
坝中丘陵,这样就把研究区划分成 3 个部分:中央坝
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图 1)。 (1)中央坝子,坡
度小于 6毅 面积 82. 26 km2,占研究区面积比例的
40郾 71%;(2)坝中丘陵,坡度大于 6毅,14.44 km2,占
研究区面积比例的 7.15%;(3)坝周山地,坡度一般
在 20毅以上,面积 105.34 km2,占研究区面积比例的
52郾 14%。 这样划分研究区的目的,在于探讨 3 个研
究分区间的土地利用耦合变化和协同演进。
图 1摇 研究区示意图
Fig.1摇 Sketch map of the study area
9523摇 12期 摇 摇 摇 李阳兵摇 等: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2.2摇 数据来源
1963年和 1979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对 2
个时期 1 颐 50000 地形图数字化和航片、MSS 影像。
2006年和 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别来源于 2.5 m
分辨率 SPOT 和 10 m 分辨率 ALOS 影像。 根据
1 颐50000万地形图对 2006年 SPOT影像进行精校正,
再以校正后的 2006 年 SPOT影像对 ALOS 影像进行
配准以确保控制误差。 采用人机交互解译,用
Arcmap软件建立 4个时期相应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
层并进行图斑修正,成图时最小图斑面积以 ALOS
影像为准,对结果进行野外抽样检查和调查访问后,
抽样图斑的解译正确率均达到 90%左右。 研究区土
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坡耕地、平坝耕地、有林地、灌木
林地、疏林地,草坡(高、中、低覆盖)、水体、城镇、农
村居民点和交通工矿用地。
2.2摇 指标计算
采用 Fragstats3.3软件,用边长为 200 m 的移动
窗口计算整个研究区 4 个时期局部水平的多样性、
最大斑块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等 3 个指标,以探求
研究区 40多年来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计算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动态度[20]和研
究区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21]。 并根据耕地和
建设用地来反映坝地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程度,其指
数为:
LCCI = (LACI 伊LBCI) 1 / 2
式中, LCCI 为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程度指数、LACI 为
耕地变化综合程度指数、LBCI 为建设用地变化综合
程度指数,该指数越大,说明综合变化程度越剧
烈[22]。 利用这些指标来反映研究区坝地、坝中丘陵
和坝周山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和变化程度。
3摇 结果分析
3.1摇 研究区土地利用演变
坝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基础作用[23]。
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明显不
同(图 2)。 研究区土地利用大致有环状分布的特
点,平坝耕地分布在中间,四周坡麓为坡耕地,随坡
度增大过渡为草坡、林地等;城镇、交通干线分布在
坝子的中央;在坝子中,有一些起伏的溶丘,多为林、
灌地;村落分布在坝子的四周,或沿坝子道路分布,
或围绕坝子内的溶丘分布,尽量不占用农田。 坝地
以耕地为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坝中丘陵分布在研究
区的中部,形成斑块状格局,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
其次是坡耕地;坝周山地土地利用以林地、草地和坡
耕地为主。 从 1963 年到 2010 年,土地利用变化总
的趋势是有林地减少,灌木林增加,中覆盖草坡增
加,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工矿交通用地增加
(图 2)。
图 2摇 研究区土地利用构成与演变
Fig.2摇 Percentage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its evolve in the study area
0623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摇 摇 研究区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地利用
分布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与变化过程也存在较
大的差异。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以坝地最高,从
1963年的 298.79 增加 2010 年的 308.4,以坝周山地
最低,坝中丘陵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高于坝周
山地,2005年最高,因退耕 2010年有所降低(图 3)。
进一步比较了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
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表 1),从坝地、坝中丘陵和坝
周山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综合指数看,耕地减少
的地区往往是建设用地增加的地区,耕地减少缓慢
的地区则一般是建设用地平缓增加的地区。 而从土
地利用综合变化程度指数看,坝地土地利用综合变
化情况相对剧烈,而坝中丘陵、坝周山地土地利用综
合变化缓慢,相对稳定。
图 3摇 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
Fig.3摇 The comprehensive land鄄use index in the study area
表 1摇 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
Table 1摇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index of the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地貌类型 Landform type
综合变化指数
Comprehensive change index
坝地 Flatland
1963—1979 1979—2006 2006—2010
坝中丘陵 Hills in the basin
1963—1979 1979—2006 2006—2010
坝周山地 Mountains around the basin
1963—1979 1979—2006 2006—2010
LACI 6.3552 5.0027 0.5844 0.133 0.2647 0.1243 0.0355 0.0114 0.0182
LBCI 17.8222 18.9367 4.4419 0.3585 0.0145 0.0415 0.1114 0.0213 0.0127
LCCI 10.6426 90.7331 1.6111 0.2184 0.062 0.0719 0.0628 0.0156 0.0152
摇 摇 LACI:耕地变化综合程度指数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index of arable land; LBCI: 建设用地变化综合程度指数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index of build land;
LCCI: 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程度指数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index of land use
3.2摇 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
研究区坝区地形决定了土地利用格局,从而也
影响着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由图 4 可以看出,在
1963年,坝子中的景观多样性是低值带,坝中丘陵和
坝周山地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到 2010 年,坝子中由
于道路建设、居民点扩展等,集中连片的耕地被分
割,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而坝周山地因生态恢复,
或因植被退化成连片的草坡,景观类型逐渐变单一,
其景观多样性下降,成为低值带。 景观形状指数、最
大斑块化指数也具有和景观多样性类似的分布和变
化规律。 坝周山地景观多样性高的区域往往是林
地,景观形状复杂,最大斑块化指数低,景观多样性
高的区域一般是草坡,景观形状简单,最大斑块化指
数高。
研究区中部坝地是耕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
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的地方,在山地鄄坝地土地系统
中的变化也最为明显。 平坝耕地从 1963 年所占比
例 90.81%下降到 2010 年的 79. 94%,城镇用地从
0郾 37%增加到 2.25%,平坝耕地在总面积减少的同
时,斑块平均面积从 41.90、29.97 hm2下降到 2010 年
的 15.60 hm2,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从 31.7920%
下降到 5.5442%,平坝耕地逐渐斑块化,形状也变复
杂。 中部坝地的农村居民点在 1963 年、1979 年、
2006 年和 2010 年分别占研究区居民点总面积的
78郾 59%、72.59%、77.33%和 76.79%,农村居民点在
总面积增加的同时,斑块平均面积在 1963—1979 年
变化不明显,到 2006 年下降为 0.65 hm2,到 2010 年
增加 0.68 hm2,说明从 1979到 2006 年新生的村落数
增加,到 2010 年新生居民点逐渐扩大,同时空间形
状也变得更复杂;但居民点在斑块平均面积减少的
过程中,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不断增加,形成
了一些大的居民点,聚集程度提高。 城镇在总面积
增加的同时,因斑块的增加,斑块平均面积略有下
降,但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在 2006 年后增加明
显,有形成大斑块的趋势,分布形状也明显变复杂,
斑块彼此邻近程度增加。
坝子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中,
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逐渐被改变,形成新的斑块鄄廊
道鄄基质格局(图 5):(1)由县城所在地洋川镇、蒲场
镇和金承村逐渐构成一个主中心、2个副中心的 3大
1623摇 12期 摇 摇 摇 李阳兵摇 等: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图 4摇 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
Fig.4摇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in the study area
图 5摇 研究区建设用地演变
Fig.5摇 The evolving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study area
2623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建设用地斑块;(2)环绕坝中丘陵,农村居民点和工业
用地等不断向洋川镇、蒲场镇和金承村相互间的道路
聚集,3大建设用地斑块之间道路的廊道效应正不断
显现出来;(3)坝子中农村居民点由分散向聚集转变;
(4)耕地不断被切割、细碎化,研究区正由农业耕地坝
子逐渐向城镇-耕地坝子转变。 基于这样的景观格局
转变,研究区成为全县环境污染主要控制地区。
3.3摇 研究区山地鄄坝地系统景观格局耦合变化分析
研究区坝地和坝周、坝中丘陵土地利用变化的
差异在于驱动机制不同。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提高导致的非农用地增加以及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
调整,导致耕地不断流失,是坝地土地利用变化格局
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坝周、坝中丘陵,土地利用
变化以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和环境安全驱动为主,
维持生存、扩大开垦的动力与保护生态、退耕还林还
牧的压力并存,表现为林地有增有减,坡耕地仍保持
在较高的比例。
在坝子中,1963—1979年,农村居民用地增加的
相对速度较快,1979—2006 年,城镇用地增加最快,
2006—2010年,工矿交通用地动态度最大,增加明
显;在坝中丘陵,1963—1979 年,农村居民用地和工
矿交通用地增加的相对速度较快,1979—2006 年,灌
木林和坡耕地增加较快,2006—2010 年,城镇用地、
工矿交通用地和草灌增加较快,坡耕地减少;在坝周
山地,1963—1979年,农村居民用地和工矿交通用地
增加较快, 1979—2006 年,灌木林、疏林地增加,
2006—2010年,农村居民用地和工矿交通用地增加
较快,林地减少。
1963年坝地以耕地为基质,到 2010 年,多样性
指数、均匀度指数上升,聚集度指数下降,其实质就
是平坝耕地不断转变为建设用地,作为优势景观的
耕地处于数量不断减少、不断破碎化的过程中(图
6);从耕地流失的空间分布看,城镇、居民点周边,公
路两侧的耕地流失快,国道两侧建设用地增加,且耕
地向园地等转变。 坝中丘陵景观多样性高于坝地,
从 1963年到 2010 年,其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存
在升—降—升 3 个变化过程,实质就是其反复受到
干扰,林、灌、草和坡耕地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同时
伴随农村居民点减少,工矿交通用地增加。 坝周山
地景观多样性同样高于坝地,但其景观格局变化与
坝中丘陵相反,从 1963 年到 2010 年,其多样性指
数、均匀度指数存在降—升—降 3 个变化过程,其景
观的被扰动过程与坝中丘陵相反,总体上林地减、灌
草增。 3个分区的聚集度其值较大,说明景观则表现
出缀块聚集而形成少数大缀块的趋势。 坝地中的耕
地和城镇形成大斑块,坝中丘陵以林、灌构成大斑
块,坝周山地的大斑块则由草、林向草、灌转变。 总
体来说,研究区坝地在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不断
流失的同时;总体而言,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灌草
植被在增加,成为防止水土流失强有力的生态屏障。
图 6摇 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景观格局特征
Fig.6摇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flatlands, hills and the mountain around the flatland
4摇 讨论
4.1摇 研究区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变迁启示意义
近年来,在包括“西部大开发冶、“工业园区建
设冶、“县县通高速冶 等政策,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影
响下,贵州省坝地耕地有向经济效益更高的土地利
3623摇 12期 摇 摇 摇 李阳兵摇 等: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用方式转变的趋势。 研究区作为贵州坝地的一个缩
影,其土地利用变迁反映了贵州省万亩大坝土地利
用变化的总体情况。 研究区坝地耕地流失严重,不
断转变成建设用地,坝地土地利用强度提高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带动坝周山地生态安全得到好转,但目
前并没带动坝周山地、坝中丘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
的整体下降,其土地利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
所增加。
研究区中部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的土地
利用变化表明,坝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集约利
用可对坝中丘陵及坝周山地产生影响,坝子与坝中
丘陵和坝周山地土地利用存在耦合变化,这启示我
们,在对坝子进行土地利用管理时,应把坝子、坝中
丘陵和坝周山地视作为一个土地利用系统而存在,
考虑它们之间的耦合土地利用变化,且不能忽视这
种土地利用耦合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坝地作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精华,它不仅是城
镇生活生产服务区与生活区,也是拥有大量优质农
田的农业生产供养区,应充分发挥其生产型、生活型
服务功能,集约利用土地,防止城镇、农村居民点的
无序扩张;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扩展时应尽可能利用
坝子周边的荒草地及裸地,少占耕地。 通过提高坝
地人口承载力来缓解坝周山地的土地压力,以实现
坝子内土地利用变化与坝子四周坡地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研究区坝地、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在水土等生
态过程上存在密切的联系。 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
尤其是后者往往是研究区小流域的上游,应对这些
地段的土地利用进行优化,提高其土地利用的合理
度,以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和调节功能,土地利用类
型优化方向为水保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和经济
林)及自然植被,加强水土保持,尽可能减少水土流
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效缓解耕地生态服务功能
损失带来的生态效应[24]。
4.2摇 讨论
据第 5次和第 6 次人口普查资料,绥阳县常住
人口由 2000 年的 441084 人下降到 339783 人;根据
绥阳县“十二五冶规划,研究区的人口规模将增加,占
全县城镇人口 65%以上、规模 15 万以上的城镇人口
将聚集到研究区坝子。 但因研究区包括 3 个镇,但
研究范围与 3 个镇的行政边界并不一致,所以对研
究区的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的收集没有进一步收
集,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
贵州省存在由盆地、坝子、洼地等一系列空间规
模不一的坝地及其周边山地构成的山地鄄坝地土地
利用系统,本文只讨论了由万亩大坝和其周边山地
组成的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
变,至于其它空间尺度的山地鄄坝地系统,其土地利
用与景观格局变迁规律,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本文提
出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5摇 结论
本文选择贵州省蒲场鄄洋川大坝作为山地鄄坝地
系统的典型代表,研究其从 1963 年到 2010 年的土
地利用变化,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从 1963 年到 2010 年,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
势是有林地减少,灌木林增加,中覆盖草坡增加,城
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工矿交通用地增加,平坝耕地
逐年减少。
(2)中央坝地耕地逐渐斑块化,形状也变复杂,
形成了一些大的居民点,聚集程度提高。
(3)坝中丘陵和坝周山地林地减少,灌木林增
加,坡耕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研究区坝子与坝中
丘陵和坝周山地土地利用存在耦合变化。
References:
[ 1 ] 摇 Liu J Y, Deng X Z.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cess of LUC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14): 1354鄄1362.
[ 2 ] 摇 Sohl T L, Loveland T R, Sleeter B M, Sayler K L, Barnes C A.
Addressing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regional land鄄use change
forecasting. Landscape Ecology, 2010, 25(2): 233鄄247.
[ 3 ] 摇 Wang L, Li C C, Ying Q, Cheng X, Wang X D, Li X Y, Hu L
Y, Liang L, Yu L, Huang H B, Gong P. China忆 s urban
expansion from 1990 to 2010 determined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16): 1388鄄1399.
[ 4 ] 摇 Shalaby A, Tateishi R.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mapping and
monitoring land cover and land鄄use changes in the Northwestern
coastal zone of Egypt. Applied Geography, 2007, 27(1): 28鄄41.
[ 5 ] 摇 Zhang G K, Deng W, Song K S, Liu J P, Zhang L H, Li F. On
the land use pattern shifting in Xinkai river basin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9): 3025鄄3034.
[ 6 ] 摇 Peng J, Xu Y Q, Cai Y L, Xiao H L. The role of policies in land
use / cover change since the 1970s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A case study on the Maotiaohe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1, 14(4): 408鄄418.
[ 7 ] 摇 Li J, Deng X Z, Seto K C. The impact of urban expansion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tensity in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13,
35: 33鄄39.
4623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 8 ]摇 Liu J,Zhang Z X,Xu X L, Kuang W H,Zhou W C,Zhang S W,Li
R D Yan C Z,Yu D S. Wu S X, Jiang N.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2): 1411鄄1420.
[ 9 ] 摇 Li W H, Li Y B, Zhou Y, Chen X.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alysis of dynamic land use changes in Guiyang. Resources
Science, 2008, 30(12): 1890鄄1896.
[10] 摇 Ma S B, Zhang Y R, An Y L. Spatial pattern of rrban land use in
the mountain area: a case study of Liupanshui in Guizhou
Province.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 27(3): 489鄄496.
[11] 摇 Luo G J, Li Y B, Tan Q, Wang S J. Analysis of changes in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its LUCC response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a case on Guizhou Province. Resources Science, 2010, 32
(11): 2130鄄2137.
[12] 摇 Wang L, Wang Y, Cai Y L. An ANN鄄CA modeling method for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karst area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Maotiao river basin.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12, 48(1): 116鄄122.
[13] 摇 Huang Q H, Cai Y L. Simul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using GIS鄄
based stochastic model: the case study of Shiqian County,
Southwestern Chin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Risk
Assessment, 2007, 21(4): 419鄄426
[14]摇 Xu Y Q, Luo D, Peng J. Land use change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Maotiao River watershed of Guizhou Provinc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6): 1138鄄1152.
[15] 摇 Bai X Y, Wang S J, Xiong K N. Assessing spatial鄄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e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ndications
for restoration strategies.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11,
24(1), 47鄄56.
[16] 摇 Xu E Q, Zhang H Q, Li M X. Min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human driving forces in Changshu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58鄄460: 419鄄426.
[17] 摇 Yang G B, An Y L, Zhang Y M, Gu H Y, Zhang H Q. The
technology of discovering over 10000鄄 mu basins based on 3S in
Guizhou Province.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03, 21(2): 92鄄96, 110鄄110.
[18] 摇 Depart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Atlas of
10000 mu cultivated flatlanda of Guizhou Province. Hunan Map
Press, 2005
[19]摇 Li Y B, Yao Y W, Zhou Z M. Study on the land use stru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忆 s flatlands with 逸 10000 mu. / / Liu Y S,
Xiong K N, Dan W H.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鄄urban
harmonies development inChina. Guiyang: Gzuizhou Science
Press, 2013
[20]摇 Wang X L, Bao Y H.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land use Dynamic
change research.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99, 18(1): 81鄄87.
[21] 摇 Wang S Y, Liu J Y, Zhang Z X, Zhou Q B, Zhao X L. Analysis
on spatial鄄temporal featur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6): 631鄄639.
[22] 摇 Han S C, Pu L J, Yan X, Zhang W 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o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Jiangsu Province.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0 (2): 183鄄188.
[23] 摇 Chen W H, Gan S. LUCC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mountain
basins of Yunnan Province: a case study in Baoshan Basin. Yu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009, 21(6): 34鄄39.
[24] 摇 Tong S Y, Zhao J H. Assessment of loss on ecological service for
shift in usage from farm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in Yunnan basin
areas.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e Science. 2011, 39 ( 27 ):
16967鄄16970
参考文献:
[ 3 ] 摇 王雷, 李丛丛, 应清, 程晓, 王晓昳, 李雪艳, 胡娈运, 梁璐,
俞乐, 黄华兵, 宫鹏. 中国 1990—2010 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
制图. 科学通报, 2012, 57(16): 1388鄄1399.
[ 5 ] 摇 张国坤, 邓伟, 宋开山, 刘吉平, 张力宏, 李方. 新开河流域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报, 2006, 26
(9): 3025鄄3034.
[ 8 ] 摇 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匡文慧,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
颜长珍,于东升,吴世新,江南.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地理学报, 2009, 64 ( 12):
1411鄄1420.
[ 9 ] 摇 李卫海, 李阳兵, 周焱, 陈鑫. 1991—2006年贵阳市土地利用
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资源科学, 2008, 30 ( 12 ):
1890鄄1896.
[10] 摇 马士彬,张勇荣, 安裕伦. 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
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3): 489鄄496.
[11] 摇 罗光杰, 李阳兵, 谭秋, 王世杰. 岩溶山区聚落格局变化及其
LUCC 响应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130鄄2137.
[12] 摇 王磊,王羊,蔡运龙. 土地利用变化的 ANN鄄CA模拟研究———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猫跳河流域为例.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012, 48(1): 116鄄122.
[17] 摇 杨广斌,安裕伦, 张雅梅, 谷花云,张宏群. 基于 3S的贵州省
万亩大坝信息提取技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1(2): 92鄄96, 110鄄110.
[18] 摇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贵州省万亩耕地大坝图集. 湖南地图出版
社, 2005.(未链接到本条文献信息)
[19] 摇 李阳兵,姚原温, 周志明. 贵州万亩大坝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
究 / / 刘彦随, 熊康宁, 但文红.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
调发展研究.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3.
[20] 摇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
进展, 1999, 18(1): 81鄄87.
[21] 摇 王思远, 刘纪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中国土地利用时
空特征分析. 地理学报, 2001, 56(6): 631鄄639.
[22] 摇 韩书成, 濮励杰, 严祥, 等. 区域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变化的
耦合性空间分异———以江苏省为例. 宁夏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009, 30 (2): 183鄄188.
[23] 摇 陈文华, 甘淑. 云南山地坝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分
析———以保山坝子为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9, 21(6):
34鄄39.
[24] 摇 童绍玉, 赵靖华. 云南坝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价
值损失评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7): 16967鄄16970.
5623摇 12期 摇 摇 摇 李阳兵摇 等:贵州省山地鄄坝地系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摇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灾燥造援猿源袁晕燥援员圆 允怎灶藻袁圆园员源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冤
悦韵晕栽耘晕栽杂
阅藻增藻造燥责皂藻灶贼 澡蚤泽贼燥则赠 葬灶凿 枣怎贼怎则藻 则藻泽藻葬则糟澡 责则蚤燥则蚤贼蚤藻泽 燥枣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藻糟燥造燥早赠 蚤灶 悦澡蚤灶葬
悦匀耘晕 蕴蚤凿蚤灶早袁 蕴陨 载蚤怎扎澡藻灶袁 云哉 月燥躁蚤藻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员圆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则藻增蚤藻憎 燥灶 藻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怎则遭葬灶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糟澡葬灶早藻泽 燥灶 憎葬贼藻则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 匀哉粤晕郧 杂澡怎燥袁郧哉韵 匝蚤灶早澡葬蚤 渊猿员源圆冤噎噎噎噎
粤 则藻增蚤藻憎 燥枣 皂怎造贼蚤枣怎灶糟贼蚤燥灶葬造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栽粤晕郧 匝蚤葬灶袁 阅陨晕郧 杂澡藻灶早赠葬灶 渊猿员缘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燥皂责葬糟贼 凿藻增藻造燥责皂藻灶贼 燥枣 泽责葬糟藻鄄造蚤皂蚤贼藻凿 糟蚤贼赠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载蚤葬皂藻灶 陨泽造葬灶凿 匀哉粤晕郧 杂澡怎燥袁 郧哉韵 匝蚤灶早澡葬蚤袁 栽粤晕郧 蕴蚤灶葬 渊猿员缘愿冤噎噎噎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枣葬糟贼燥则泽 糟燥灶贼则蚤遭怎贼蚤灶早 贼燥 贼澡藻 糟燥燥造蚤灶早 藻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孕怎则责造藻 酝燥怎灶贼葬蚤灶 云燥则藻泽贼 孕葬则噪
再粤晕 宰藻蚤躁蚤葬燥袁 运韵晕郧 云葬灶澡怎葬袁 再陨晕 匀葬蚤憎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员远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陨皂责葬糟贼泽 燥枣 泽贼则怎糟贼怎则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灶 贼澡藻 贼澡藻则皂葬造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 藻枣枣藻糟贼 燥枣 糟蚤贼赠 责葬则噪泽
云耘晕郧 再怎藻赠蚤袁 匀哉 栽葬灶早葬燥袁 在匀粤晕郧 蕴蚤曾蚤葬燥 渊猿员苑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怎蚤贼葬遭蚤造蚤贼赠 葬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枣燥则 遭怎蚤造凿蚤灶早 造葬灶凿 糟燥灶泽燥造蚤凿葬贼蚤燥灶 燥灶 早藻灶贼造藻 澡蚤造造泽蚤凿藻 遭葬泽藻凿 燥灶 韵宰粤 燥责藻则葬贼燥则院葬 糟葬泽藻 蚤灶 阅葬造蚤 月葬蚤 晕葬贼蚤燥灶葬造蚤贼赠
月燥则燥怎早澡 蚤灶 再怎灶灶葬灶袁 悦澡蚤灶葬 蕴陨哉 再葬灶曾怎袁 孕耘晕郧 允蚤葬灶袁 匀粤晕 再蚤灶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员愿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韵责贼蚤皂蚤扎葬贼蚤燥灶 燥枣 造葬灶凿 怎泽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遭葬泽藻凿 燥灶 藻糟燥鄄泽藻糟怎则蚤贼赠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蚤灶 贼澡藻 澡怎葬灶早枣怎糟澡怎葬灶 憎葬贼藻则泽澡藻凿
再哉 云藻灶早袁 蕴陨 载蚤葬燥遭蚤灶早袁 宰粤晕郧 匀燥灶早 渊猿员怨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造葬灶凿 怎泽藻 辕 糟燥增藻则 糟澡葬灶早藻 枣则燥皂 圆园园园 贼燥 圆园员园 葬灶凿 蚤贼泽 凿则蚤增蚤灶早 枣燥则糟藻泽 蚤灶 酝葬灶葬泽 砸蚤增藻则 月葬泽蚤灶袁 载蚤灶躁蚤葬灶早
蕴陨哉 允蚤灶憎藻蚤袁 允陨晕 栽蚤葬灶贼蚤葬灶袁 蕴陨哉 郧怎燥澡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员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阅赠灶葬皂蚤糟 贼则藻灶凿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造葬灶凿 怎泽藻 糟澡葬灶早藻 蚤灶 贼澡藻 早葬灶躁蚤葬灶早 怎责泽贼则藻葬皂 憎葬贼藻则泽澡藻凿 遭赠 怎泽蚤灶早 砸杂 葬灶凿 郧陨杂 贼藻糟澡灶蚤择怎藻泽
蕴哉 再葬灶枣藻蚤袁 孕耘晕郧 云葬灶早袁 宰粤晕 再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圆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凿赠灶葬皂蚤糟泽 葬灶凿 凿则蚤增蚤灶早 枣燥则糟藻泽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蚤灶 贼澡藻 杂葬灶躁蚤葬灶早 孕造葬蚤灶 枣则燥皂 员怨缘源 贼燥 圆园员园
蕴陨哉 允蚤责蚤灶早袁 在匀粤韵 阅葬灶凿葬灶袁 栽陨粤晕 载怎藻扎澡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猿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韵责贼蚤皂蚤扎蚤灶早 贼澡藻燥则赠 葬灶凿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蚤藻泽 燥枣 糟怎造贼蚤增葬贼藻凿 泽造燥责藻 造葬灶凿 蚤灶 贼澡藻 糟藻灶贼藻则 燥枣 贼澡则藻藻 早燥则早藻泽 则藻泽藻则增燥蚤则 葬则藻葬 遭葬泽藻凿 燥灶 责葬贼糟澡鄄泽糟葬造藻 造葬灶凿
藻增葬造怎葬贼蚤燥灶 宰粤晕郧 再燥灶早赠葬灶袁蕴陨 再葬灶早遭蚤灶早袁 杂匀粤韵 允蚤灶早葬灶袁藻贼 葬造 渊猿圆源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葬造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 燥枣 造葬灶凿 怎泽藻 葬灶凿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燥枣 贼澡藻 皂燥怎灶贼葬蚤灶鄄遭葬泽蚤灶 泽赠泽贼藻皂 蚤灶 郧怎蚤扎澡燥怎 孕则燥增蚤灶糟藻
蕴陨 再葬灶早遭蚤灶早袁再粤韵 再怎葬灶憎藻灶袁载陨耘 允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缘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泽蚤皂怎造葬贼蚤燥灶 燥枣 造葬灶凿 糟燥增藻则 泽糟藻灶葬则蚤燥泽 蚤灶 泽燥怎贼澡憎藻泽贼藻则灶 燥枣 悦澡蚤灶葬 蕴陨 允蚤灶早袁 云粤晕 在藻皂藻灶早袁 再哉耘 栽蚤葬灶曾蚤葬灶早 渊猿圆远远冤噎噎噎噎
郧则葬凿蚤藻灶贼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凿则赠 增葬造造藻赠 燥枣 酝蚤灶躁蚤葬灶早 砸蚤增藻则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袁 遭葬泽藻凿 燥灶 皂燥增蚤灶早 憎蚤灶凿燥憎 皂藻贼澡燥凿
在匀粤晕郧 蕴蚤灶早造蚤灶早袁 在匀粤韵 再燥灶早澡怎葬袁 再陨晕 杂澡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苑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贼怎凿赠 燥灶 泽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藻则葬造 糟澡葬灶早藻 燥枣 栽蚤遭藻贼葬灶 粤灶贼藻造燥责藻忆泽 澡葬遭蚤贼葬贼 遭葬泽藻凿 燥灶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糟燥增藻则葬早藻
在匀粤韵 匀葬蚤凿蚤袁 蕴陨哉 杂澡蚤造蚤葬灶早袁 阅韵晕郧 杂澡蚤噪怎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愿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葬造 澡藻贼藻则燥早藻灶藻蚤贼赠 燥枣 泽燥蚤造 皂蚤糟则燥遭蚤葬造 遭蚤燥皂葬泽泽 糟葬则遭燥灶袁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袁 葬灶凿 责澡燥泽责澡燥则怎泽 蚤灶 泽造燥责蚤灶早 枣蚤藻造凿 蚤灶 葬 早则燥早藻 运葬则泽贼 则藻早蚤燥灶袁
杂燥怎贼澡憎藻泽贼 悦澡蚤灶葬 云粤晕 云怎躁蚤灶早袁 匀哉粤晕郧 郧怎燥择蚤灶袁 杂韵晕郧 栽燥灶早择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猿圆怨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泽燥蚤造 皂蚤糟则燥遭蚤葬造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泽 葬灶凿 遭蚤燥皂葬泽泽 怎灶凿藻则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泽 蚤灶 葬 糟葬灶赠燥灶 噪葬则泽贼 则藻早蚤燥灶
栽粤晕 匝蚤怎躁蚤灶袁 杂韵晕郧 栽燥灶早择蚤灶早袁 孕耘晕郧 宰葬灶曾蚤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园圆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葬造 葬灶凿 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凿赠灶葬皂蚤糟泽 燥枣 造葬灶凿 怎泽藻 葬灶凿 蚤贼泽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藻 燥灶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泽藻则增蚤糟藻 增葬造怎藻 蚤灶 再葬灶早贼扎藻 砸蚤增藻则 阅藻造贼葬
蕴陨哉 郧怎蚤造蚤灶袁在匀粤晕郧 蕴怎燥糟澡藻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匝蚤葬灶 渊猿猿员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增葬造怎葬贼蚤燥灶 燥枣 贼燥怎则蚤泽皂 凿赠灶葬皂蚤糟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葬造燥灶早 匝蚤灶早澡葬蚤鄄栽蚤遭藻贼 则葬蚤造憎葬赠 遭葬泽藻凿 燥灶 贼澡藻 增蚤泽怎葬造 糟燥则则蚤凿燥则
在匀粤晕郧 砸怎蚤赠蚤灶早袁载陨 允蚤葬灶糟澡葬燥袁再粤韵 再怎造燥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猿猿圆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 泽贼怎凿赠 燥枣 泽责葬贼蚤葬造 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则怎则葬造 泽藻贼贼造藻皂藻灶贼泽 葬灶凿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藻泽 燥枣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泽 燥灶 贼澡藻蚤则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怎泽蚤灶早 郧陨杂
葬灶凿 砸杂 砸耘晕 孕蚤灶早袁 匀韵晕郧 月怎贼蚤灶早袁 蕴陨哉 再蚤灶袁藻贼 葬造 渊猿猿猿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泽泽藻泽泽蚤灶早 贼澡藻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糟燥灶泽藻则增葬贼蚤燥灶 泽贼葬贼怎泽 葬灶凿 责则蚤燥则蚤贼赠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枣则燥皂 允蚤葬灶早曾蚤 孕则燥增蚤灶糟藻袁 悦澡蚤灶葬
云粤晕 晕葬蚤择蚤灶早袁 在匀粤晕郧 再怎曾蚤灶袁 蕴譈 再蚤澡藻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源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蚤皂责葬糟贼 燥枣 泽葬造贼 皂葬则泽澡 糟澡葬灶早藻 燥灶 泽藻凿蚤皂藻灶贼 葬糟糟怎皂怎造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憎葬增藻 葬贼贼藻灶怎葬贼蚤燥灶 葬贼 贼澡藻 耘葬泽贼 悦澡燥灶早皂蚤灶早 陨泽造葬灶凿
砸耘晕 蕴蚤灶躁蚤灶早袁 蕴陨 载蚤怎扎澡藻灶袁 再粤晕郧 杂澡蚤造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缘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糟造葬泽泽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 泽赠泽贼藻皂 遭葬泽藻凿 燥灶 糟造蚤皂葬贼藻袁 造葬灶凿枣燥则皂袁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载蚤灶躁蚤葬灶早 葬则藻葬
杂匀陨 匝蚤灶早凿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在澡蚤袁 匀耘 蕴燥灶早皂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缘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 蚤灶 贼澡藻 澡蚤造造赠 葬灶凿 早怎造造赠 葬则藻葬 燥枣 造燥藻泽泽 责造葬贼藻葬怎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蚤灶 再葬灶忆葬灶 悦蚤贼赠袁
杂澡葬葬灶曾蚤 孕则燥增蚤灶糟藻 在匀韵晕郧 蕴蚤灶葬袁 在匀粤韵 宰藻灶憎怎袁 蕴灾 再蚤澡藻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远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贼澡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葬早则燥鄄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澡藻贼藻则燥早藻灶藻蚤贼赠 怎灶凿藻则 贼澡藻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凿蚤泽贼怎则遭葬灶糟藻泽院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郧燥灶早赠蚤 悦蚤贼赠
在匀粤晕郧 载蚤葬燥赠葬灶早袁 蕴陨粤晕郧 郧怎燥枣怎袁 阅陨晕郧 杂澡藻灶早赠葬灶 渊猿猿苑愿冤
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造葬泽泽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燥则凿蚤灶葬贼蚤燥灶 燥枣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蚤灶 贼澡藻 杂澡葬灶曾蚤 孕造葬贼藻葬怎
在匀粤晕郧 载蚤葬灶责蚤灶早袁 蕴陨 在澡蚤择蚤灶袁 宰粤晕郧 酝藻灶早遭藻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愿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枣葬糟贼燥则泽 葬枣枣藻糟贼蚤灶早 皂燥怎灶贼葬蚤灶燥怎泽 造葬灶凿 泽怎则枣葬糟藻 贼藻皂责藻则葬贼怎则藻 蚤灶 贼澡藻 泽怎皂皂藻则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增藻则 酝燥怎灶贼 栽葬蚤
杂哉晕 悦澡葬灶早枣藻灶早袁 运韵晕郧 云葬灶澡怎葬袁 再陨晕 匀葬蚤憎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猿怨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燥灶 泽责葬贼蚤葬造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葬灶凿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蚤灶早 枣葬糟贼燥则 燥枣 泽燥蚤造 皂燥蚤泽贼怎则藻 蚤灶 贼赠责蚤糟葬造 凿藻责则藻泽泽蚤燥灶 葬则藻葬 燥枣 噪葬则泽贼 则藻早蚤燥灶
在匀粤晕郧 允蚤早怎葬灶早袁 杂哉 再蚤则燥灶早袁 悦匀耘晕 匀燥灶早泽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园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澡藻贼藻则燥早藻灶藻蚤贼赠 燥枣 皂燥怎灶贼葬蚤灶燥怎泽 葬灶凿 澡蚤造造赠 葬则藻葬 蚤灶 贼澡藻 憎藻泽贼藻则灶 匀藻灶葬灶 孕则燥增蚤灶糟藻 遭葬泽藻凿 燥灶 皂燥增蚤灶早 憎蚤灶凿燥憎 皂藻贼澡燥凿
蕴陨 阅燥灶早噪藻袁阅陨晕郧 杂澡藻灶早赠葬灶袁蕴陨粤晕郧 郧怎燥枣怎袁藻贼 葬造 渊猿源员源冤
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则藻灶凿泽 蚤灶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贼澡藻蚤则 则藻泽责燥灶泽藻泽 贼燥 糟造蚤皂葬贼藻 葬灶凿 贼燥责燥早则葬责澡赠 蚤灶 灶燥则贼澡憎藻泽贼 郧怎葬灶早曾蚤
栽韵晕郧 载蚤葬燥憎藻蚤袁 宰粤晕郧 运藻造蚤灶袁再哉耘 再怎藻皂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圆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责葬贼贼藻则灶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灶 糟澡葬灶早藻 燥枣 枣则葬糟贼蚤燥灶葬造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糟燥增藻则 遭藻贼憎藻藻灶 噪葬则泽贼 葬灶凿 灶燥鄄噪葬则泽贼 葬则藻葬泽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蚤灶 匀藻糟澡蚤
阅蚤泽贼则蚤糟贼袁 郧怎葬灶早曾蚤 在澡怎葬灶早 粤怎贼燥灶燥皂燥怎泽 砸藻早蚤燥灶 宰粤晕郧 酝蚤灶早糟澡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载蚤扎澡蚤袁 蕴陨粤晕郧 在澡葬燥曾蚤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猿缘冤噎噎噎噎噎
酝怎造贼蚤鄄泽糟葬造藻 藻枣枣藻糟贼泽 枣燥则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皂藻贼则蚤糟泽 葬灶凿 泽责藻糟蚤藻泽 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怎灶凿藻则 贼澡藻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凿蚤泽贼怎则遭葬灶糟藻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郧燥灶早赠蚤 悦蚤贼赠
阅韵晕郧 悦怎蚤枣葬灶早袁 蕴陨粤晕郧 郧怎燥枣怎袁 阅陨晕郧 杂澡藻灶早赠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源源冤
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葬造 澡藻贼藻则燥早藻灶藻蚤贼赠 燥枣 泽燥蚤造 燥则早葬灶蚤糟 糟葬则遭燥灶 葬灶凿 贼燥贼葬造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糟燥灶糟藻灶贼则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葬 蕴蚤贼澡燥糟葬则责怎泽 早造葬遭藻则鄄悦赠糟造燥遭葬造葬灶燥责泽蚤泽 早造葬怎糟葬
藻增藻则早则藻藻灶 遭则燥葬凿造藻葬增藻凿 枣燥则藻泽贼 再粤晕郧 阅葬灶袁 载陨粤晕郧 宰藻灶澡怎葬袁 云粤晕郧 载蚤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缘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葬灶凿 则藻早藻灶藻则葬贼蚤燥灶 燥枣 贼澡藻 悦澡燥藻则燥泽责燥灶凿蚤葬泽 葬曾蚤造造葬则蚤藻泽 遭则燥葬凿鄄造藻葬增藻凿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蚤灶 贼澡藻 澡蚤造造赠 则藻早蚤燥灶 燥枣 糟藻灶贼则葬造 匀怎灶葬灶
孕则燥增蚤灶糟藻袁 悦澡蚤灶葬 再陨 匀葬燥袁 阅耘晕郧 载蚤葬灶早憎藻灶袁 载陨粤晕郧 宰藻灶澡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远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云葬糟贼燥则泽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蚤灶早 贼澡藻 泽责葬贼蚤葬造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燥枣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糟葬则遭燥灶 凿藻灶泽蚤贼赠 蚤灶 噪葬则泽贼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泽 燥枣 晕燥则贼澡憎藻泽贼 郧怎葬灶早曾蚤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遭葬泽藻凿 燥灶 则葬凿蚤葬造 遭葬泽蚤泽 枣怎灶糟贼蚤燥灶 灶藻贼憎燥则噪 皂燥凿藻造 在匀粤晕郧 酝蚤灶早赠葬灶早袁 宰粤晕郧 运藻造蚤灶袁阅耘晕郧 在澡藻灶澡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猿源苑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园愿源猿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猿源卷摇
叶生态学报曳圆园员源年征订启事
叶生态学报曳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袁中国生态学学会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
高级专业学术期刊袁创刊于 员怨愿员年袁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遥 坚持野百花齐放袁百家
争鸣冶的方针袁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袁探索生态学奥秘袁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袁
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袁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遥
叶生态学报曳主要报道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遥 特别欢
迎能反映现代生态学发展方向的优秀综述性文章曰研究简报曰生态学新理论尧新方法尧新技术介绍曰新书评价和
学术尧科研动态及开放实验室介绍等遥
叶生态学报曳为半月刊袁大 员远开本袁圆愿园页袁国内定价 怨园元 辕册袁全年定价 圆员远园元遥
国内邮发代号院愿圆鄄苑袁国外邮发代号院酝远苑园
标准刊号院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摇 摇 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袁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购买遥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尧科研单位尧高等院校尧图书
馆等订阅遥
通讯地址院 员园园园愿缘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摇 电摇 摇 话院 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曰 远圆愿源猿猿远圆
耘鄄皂葬蚤造院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摇 网摇 摇 址院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编辑部主任摇 孔红梅摇 摇 摇 执行编辑摇 刘天星摇 段摇 靖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摇 载哉耘月粤韵冤渊半月刊摇 员怨愿员年 猿月创刊冤
第 猿源卷摇 第 员圆期摇 渊圆园员源年 远月冤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摇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袁杂贼葬则贼藻凿 蚤灶 员怨愿员冤摇灾燥造郾 猿源摇 晕燥郾 员圆 渊允怎灶藻袁 圆园员源冤
编摇 摇 辑摇 叶生态学报曳编辑部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主摇 摇 编摇 王如松
主摇 摇 管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摇 摇 办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出摇 摇 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地址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印摇 摇 刷摇 北京北林印刷厂
发 行摇
地址院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订摇 摇 购摇 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摇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院北京 猿怨怨信箱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源源
广告经营
许 可 证摇 京海工商广字第 愿园员猿号
耘凿蚤贼藻凿 遭赠摇 耘凿蚤贼燥则蚤葬造 遭燥葬则凿 燥枣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耘凿蚤贼燥则鄄蚤灶鄄糟澡蚤藻枣摇 宰粤晕郧 砸怎泽燥灶早
杂怎责藻则增蚤泽藻凿 遭赠摇 悦澡蚤灶葬 粤泽泽燥糟蚤葬贼蚤燥灶 枣燥则 杂糟蚤藻灶糟藻 葬灶凿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
杂责燥灶泽燥则藻凿 遭赠摇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杂燥糟蚤藻贼赠 燥枣 悦澡蚤灶葬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悦藻灶贼藻则 枣燥则 耘糟燥鄄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杂糟蚤藻灶糟藻泽袁 悦粤杂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孕怎遭造蚤泽澡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摇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孕则蚤灶贼藻凿 遭赠摇 月藻蚤躁蚤灶早 月藻蚤 蕴蚤灶 孕则蚤灶贼蚤灶早 匀燥怎泽藻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猿袁悦澡蚤灶葬
阅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
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阅燥皂藻泽贼蚤糟 摇 摇 粤造造 蕴燥糟葬造 孕燥泽贼 韵枣枣蚤糟藻泽 蚤灶 悦澡蚤灶葬
云燥则藻蚤早灶 摇 摇 悦澡蚤灶葬 陨灶贼藻则灶葬贼蚤燥灶葬造 月燥燥噪 栽则葬凿蚤灶早
悦燥则责燥则葬贼蚤燥灶
粤凿凿院孕援韵援月燥曾 猿怨怨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源源袁悦澡蚤灶葬
摇 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 愿圆鄄苑 国外发行代号 酝远苑园 定价 怨园郾 园园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