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s megacities

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全 文 :
摇 摇 摇 摇 摇 生 态 学 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SHENGTAI XUEBAO)
摇 摇 第 31 卷 第 20 期摇 摇 2011 年 10 月摇 (半月刊)
目摇 摇 次
洋山港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王宝强,薛俊增,庄摇 骅,等 (5865)……………………………
天津近岸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冯剑丰,王秀明,孟伟庆,等 (5875)………………………
基于景观遗传学的滇金丝猴栖息地连接度分析 薛亚东,李摇 丽,李迪强,等 (5886)……………………………
三江平原湿地鸟类丰富度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地区保护 刘吉平,吕宪国 (5894)…………………………………
江苏沿海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与驱动机制 王摇 千,金晓斌,周寅康 (5903)………………………
广州市主城区树冠覆盖景观格局梯度 朱耀军,王摇 成,贾宝全,等 (5910)………………………………………
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以建三江垦区为例 林摇 佳,宋摇 戈,宋思铭 (5918)…………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 李摇 晖,易摇 娜,姚文璟,等 (5928)……………………………
苏南典型城镇耕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周摇 锐,胡远满,苏海龙,等 (5937)……………………………
放牧干扰下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植被种类组成及演替模式 韩大勇,杨永兴,杨摇 杨,等 (5946)………………
放牧胁迫下若尔盖高原沼泽退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李摇 珂,杨永兴,杨摇 杨,等 (5956)………………………
近 20 年广西钦州湾有机污染状况变化特征及生态影响 蓝文陆 (5970)…………………………………………
万仙山油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彭剑峰,杨爱荣,田沁花 (5977)………………………………………
50 年来山东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高摇 远,陈玉峰,董摇 恒,等 (5984)………………………………
热岛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叶片形态构成的适应性 王亚婷,范连连 (5992)………………………………
遮荫对濒危植物崖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刘建锋,杨文娟,江泽平,等 (5999)…………………
遮荫对 3 年生东北铁线莲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韩忠明,赵淑杰,刘翠晶,等 (6005)…………………………
云雾山铁杆蒿茎叶浸提液对封育草地四种优势植物的化感效应 王摇 辉,谢永生,杨亚利,等 (6013)…………
杭州湾滨海滩涂盐基阳离子对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吴统贵,吴摇 明, 虞木奎,等 (6022)………………
藏北高寒草原针茅属植物 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蔡晓布,彭岳林,杨敏娜,等 (6029)…………………………
成熟马占相思林的蒸腾耗水及年际变化 赵摇 平,邹绿柳,饶兴权,等 (6038)……………………………………
荆条叶性状对野外不同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 杜摇 宁,张秀茹,王摇 炜,等 (6049)………………………………
短期极端干旱事件干扰后退化沙质草地群落恢复力稳定性的测度与比较 张继义,赵哈林 (6060)……………
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改良的响应 单奇华,张建锋,阮伟建,等 (6072)………………………………
退化草地阿尔泰针茅与狼毒种群的小尺度种间空间关联 赵成章,任摇 珩 (6080)………………………………
延河流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龚时慧,温仲明,施摇 宇 (6088)………………………………
臭氧胁迫使两优培九倒伏风险增加———FACE研究 王云霞,王晓莹,杨连新,等 (6098)………………………
甘蔗 / /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甘蔗产量、植株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杨文亭,李志贤,舒摇 磊,等 (6108)………
湿润持续时间对生物土壤结皮固氮活性的影响 张摇 鹏,李新荣,胡宜刚,等 (6116)……………………………
锌对两个品种茄子果实品质的效应 王小晶,王慧敏,王摇 菲,等 (6125)…………………………………………
Cd2+胁迫对银芽柳 PS域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钱永强,周晓星,韩摇 蕾,等 (6134)…………………
紫茉莉对铅胁迫生理响应的 FTIR研究 薛生国,朱摇 锋,叶摇 晟,等 (6143)……………………………………
结缕草对重金属镉的生理响应 刘俊祥 ,孙振元,巨关升,等 (6149)……………………………………………
两种大型真菌子实体对 Cd2+的生物吸附特性 李维焕,孟摇 凯,李俊飞,等 (6157)……………………………
富营养化山仔水库沉积物微囊藻复苏的受控因子 苏玉萍,林摇 慧,钟厚璋,等 (6167)…………………………
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器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诱捕作用 杨瑶君,刘摇 超,汪淑芳,等 (6174)……………………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何摇 超,孟泉科,花摇 蕾,等 (6180)………………………………………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斑块边缘效应对节肢动物的影响 汪摇 洋,王摇 刚,杜瑛琪,等 (6186)………………
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程摇 琳,李摇 锋,邓华锋 (6194)……………………
城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以淮北市城区为例 张小飞,王如松,李正国,等 (6204)……………………………
唐山市域 1993—2009 年热场变化 贾宝全,邱尔发,蔡春菊 (6215)………………………………………………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冶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王茜茜,周敬宣,李湘梅,等 (622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研究 夏本安,王福生,侯方舟 (6231)……………………………………………………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宁国市为例 赵摇 丹,李摇 锋,王如松 (6242)………………
基于 ARIMA模型的生态足迹动态模拟和预测———以甘肃省为例 张摇 勃,刘秀丽 (6251)……………………
专论与综述
孤立湿地研究进展 田学智,刘吉平 (6261)…………………………………………………………………………
甲藻的异养营养型 孙摇 军,郭术津 (6270)…………………………………………………………………………
生态工程领域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文摇 娅,赵国柱,周传斌,等 (6287)…………………………………………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白摇 杨,黄宇驰,王摇 敏,等 (6295)…………………………………
期刊基本参数:CN 11鄄2031 / Q*1981*m*16*440*zh*P* ¥ 70郾 00*1510*49*
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2011鄄10
封面图说: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 30
米,深约 50 米,最大瀑面 3 万平方米。 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
里可闻。 其形其声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 300 余米宽的滚滚黄河水至此突然收入壶口,有“千里黄河一壶收冶之
说。
彩图提供: 陈建伟教授摇 国家林业局摇 E鄄mail: cites. chenjw@ 163. com
第 31 卷第 20 期
2011 年 10 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 31,No. 20
Oct. ,2011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3050);国家“十一五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资助(2008BAJ10B05, 2009BADC2B03, 2007BAC28B04).
收稿日期:2011鄄06鄄20; 摇 摇 修订日期:2011鄄07鄄23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鄄mail: lifeng@ rcees. ac. cn
程琳, 李锋,邓华锋.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生态学报,2011,31(20):6194鄄6203.
Cheng L, Li F, Deng H F.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忆s megacities.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20):6194鄄6203.
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程摇 琳1, 李摇 锋2,*,邓华锋1
(1.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摇 100083;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摇 100085)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近十几年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超大规模城市的
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的一般特征以及差异值得关注。 研究以中国 1995 年非农业人口超过 200 万的 9 个超大
城市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和广州),对各城市不同用地类型在 1995 年至 2008 年这
一阶段的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 然后以用地结构和谢高地等[1]提出的大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估算了城市土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且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为证明研究结果可信,对每种用地
类型对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依赖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9 个超大城市用地结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 主
要缩减地类为农田和水体,增长地类为建设用地、林地和城市绿地。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1995 年总体范围为 4996—
8854元 / hm2,排序为广州>武汉>哈尔滨>南京>西安>天津>北京>上海>重庆,2008 年范围为 4746—8777 元 / hm2,排序为广州>
哈尔滨>西安>上海>重庆>北京>武汉>南京>天津,各城市均值由 1995 年的 7189 元 / hm2降到 2008 年的 6987 元 / hm2。 人均享
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1995 年总体范围为 284—7983 元 /人,排序为哈尔滨>西安>北京>广州>武汉>南京>天津>重庆>上海,
2008 年范围为 305—4538 元 /人,排序为哈尔滨>重庆>西安>广州>武汉>北京>南京>天津>上海,各城市平均值由 1995 年的
1677 元 /人降到 2008 年的 1230 元 /人。 超大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的一致特征是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
主要减弱的生态系统服务为水文调节和粮食生产,增强的服务为娱乐文化和废物处理,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系
统服务结构 9 个城市之间存在差异。 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土地类型的敏感度指数皆小于 1,证明研究结果可信。 研究结
果说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各类生态用地的配置不均衡,可为中国迅速城市化的新兴
大型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用地;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超大城市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忆s megacities
CHENG Lin1, LI Feng2,*, DENG Huafeng1
1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鄄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With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large cities change accordingly. During
the latest decades, urban development boomed in China.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have increasingly paid attention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among megacities. We conducted the current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忆s megacities. We firstly analyzed changes
in land use in nine cities with over two million nonagricultural inhabitants ( in 1995 ), including Shanghai, Beijing,
Tianjin, Chongqing, Nanjing, Xian, Harbin, Wuhan and Guangzhou. We then modified the criteria proposed by Xie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et al[1] in 2010 regarding to the equivalent values per unit area of lan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used the modified version to
translate land uses in the nine surveyed cities into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addition,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ependency of each class of land use on the coefficient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per unit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generally similar trends of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s among the surveyed megacities. Reduced land
types mainly included cultivated land and water area. In contrast, lands were increasingly used for construction, urban
greening and forest. The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per unit area differed among the nine cities. It ranged from 4 996 to 8
854 Yuan / hm2 in 1995 with the highest value in Guangzhou followed by Wuhan, Harbin, Nanjing, Xian, Tianjin, Beijing,
Shanghai and Chongqing. The range in 2008 was from 4 746 to 8 777 Yuan / hm2 and the descending rank was Guangzhou,
Harbin, Xian, Shanghai, Chongqing, Beijing, Wuhan, Nanjing and Tianjin. The averag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per
unit area across the nine surveyed cities dropped to 6 987 Yuan / hm2 in 2008 from 7 189 Yuan / hm2 in 1995. Per capita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cross the megacities dropped. It ranged from 284 Yuan to 7 983 Yuan in 1995 with a
descending rank of Harbin, Xian, Beijing, Guangzhou, Wuhan, Nanjing, Tianjin, Chongqing and Shanghai. The rank in
2008 changed into Harbin, Chongqing, Xian, Guangzhou, Wuhan, Beijing, Nanjing, Tianjin and Shanghai with a range
from 305 to 4 538 Yuan. The average per capita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was 1 677 Yuan in 1995 which decreased to 1
230 Yuan in 2008.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and food production were the first two weakened services. The services of
culture, entertainment and waste disposal were, however, improve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less dependency (<1)
for all classes of land uses in both 1995 and 2008, which indicated high reliability of our results. We suggested disordered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s and imbalance of ecological lands as main problems impeding the harmonious urban
development. Given the similar social environment across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findings in our study migh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ther rising cities.
Key Words: land use; ecological land; urbaniz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megacity
城市的土地系统是一个自然鄄经济鄄社会复合生态系统[2],当前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大规模建设和各种
人类活动对土地复合生态系统影响深刻[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追求城
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人居环境的舒适感以及身心的健康[4],因此对城市用地类型的研究开始由建设用地转向
能够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类型[5鄄7]。 许多学者基于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对城市系统的总体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和评估[8鄄9],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或针对某一区域范围内城市进
行[10鄄11]。 目前还没有研究专门针对某一发展类别的城市群体进行横向比较,探讨某一规模城市群的整体土
地资源变化特征。
以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依据,我国城市被划分为超大、特大、大、中和小城市 5 个等级,《中国城市统计年
鉴》中定义超大城市为“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 200 万以上的城市冶。 超大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中具有重
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且超大城市的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土地系统受人类影响大,这一类城市的土地利用
变化状况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可以间接反映中国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城市建设在生态系统服
务价值变化上的响应状况,以及同一规模等级下不同地域城市的发展道路的区别。 为此,本文在分析各超大
规模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基础上探讨大规模城市建设对城市土地生态
系统的影响,以期为其他新兴城市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协调人地矛盾提供参考和指导。
1摇 研究对象
方创琳等[12]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研究中指出,1995 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成长阶段的分水岭,
因此本文采用 1995 年市区非农业人口已经超过 200 万人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重庆、
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广州和沈阳,其中沈阳数据缺失,在此仅讨论其他九个城市。 这 9 个城市除北京、上
5916摇 20 期 摇 摇 摇 程琳摇 等: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海、天津和重庆 4 个直辖市,其他都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作为各区域的行政、文化中心,这些城市代
表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前端的城市群,其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能够反映出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的建设对土地
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2摇 研究方法
2. 1摇 数据收集和地类划分
本研究以 1995 年和 2008 年九个城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其中 1995 年采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科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土地资源数据库的数据,2008 年数据采用各城市国土部门土
地面积调查数据(其中上海和西安未公布,分别用 2007、2005 的数据代替)。 国土资源数据库中土地资源统
计资料的数据来源为国家农业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来源可靠,且土地类型划分与国土部门土地面
积调查数据一致。 各用地类型的数据统计范围为包括辖县的整个城市地区范围。
各市土地面积调查数据的土地分类方法都采用了中国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 (过渡期适
用)。 本研究依据用地类型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对土地调查的分类体系进行调整,将城市绿地这一重要
的城市生态用地类型从建设用地中抽离,单独列为一种生态用地类型,本研究的土地类型划分见表 1。
表 1摇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Table 1摇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land use
土地利用类型
Land use type
内容描述
Definition
农田 Cultivated land 包括耕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和园地(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及其它园地)
林地 Forest land 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以及苗圃
草地 Grassland 即牧草地,包括天然牧草地、改良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
水体 Water area 包括未利用地类型中的其他用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和滩涂a)以及建设用地中的水利设施用地b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land 包括城市园林绿地和公园绿地,即为市区公共绿地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他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
摇 摇 由于苇地和滩涂所占比重较小,且附属于湖泊和河流,故一并划为水体;建设用地中的水利设施用地很大比例为水库,在此考虑水库作为水
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其从建设用地中划出
2. 2摇 土地利用动态度
由于 1995 年至 2008 年 9 个城市的城市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单纯地比较用地类型的面积变化难以
客观地反映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变化状况,因此以各用地类型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反映城市的土地利用
状况。
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是用来描述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速度,可以用
来比较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13]。 本文用各用地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来代表土地类型数量,土
地利用动态度的公式如下[13]:
K =
Ub - Ua
Ua
伊 1T 伊 100%
式中,K为土地利用动态度,Ub和 Ua分别为研究初期和末期某一类型的土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T为 a
到 b的时间跨度。
2. 3摇 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2. 3. 1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
1997 年 Constanza等[14]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估算,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但
该研究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于中国陆地系统缺乏针对性。 2007 年谢高地等[1]根据中国的实际情
况,制定了中国陆地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划分为农田、森林、草地、湿地、
水体和荒漠 6 类,将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
691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1 卷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和娱乐休闲九项服务。 本研究中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与谢高地等关于中
国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不完全一致,需要将两者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对照,并且依据城市具体特征进行调整,
其中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其由森林、草地以及水体等不同种类的生态系统组成,依据其他生态系统进
行综合调整。
城市绿地指城市公共绿地,其统计范围包括市区内的街边绿地、公园绿地以及其范围内的水域,本文将城
市绿地简化为以乔木为主的林地、以草坪为代表类型的草地和水域组成,并参考有关城市绿地结构的研究成
果[15鄄16]假设林地、草地和水域的面积比值为 5 颐4 颐1。 由此将城市绿地的当量调整为:
VC城市绿地 = VC森林 伊 0. 5 + VC草地 伊 0. 4 + VC水域 伊 0. 1
式中,VC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
此外,由于城市绿地的主要服务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而不提供原材料和食物,将食物生产、
原材料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整为等于荒漠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娱乐文化调整为等于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水域。 由于已将建设用地中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绿地以及水利设施中的水
库划出,本研究中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零,调整后各用地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如下
(表 2),研究中假设不同年份各用地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持一致。
表 2摇 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表(元·hm-2·a-1,2007 年)
Table 2摇 Equivalent values per unit area of land ecosystem services
农田
Cultivated land
林地
Forest land
草地
Grassland
水体
Water area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食物生产 Food production 449. 1 148. 2 193. 11 238. 02 8. 98 8. 98
原材料生产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175. 15 1338. 32 161. 68 157. 19 17. 96 17. 96
气体调节 Gas regulation 323. 35 1940. 11 673. 65 229. 04 1279. 48 26. 95
气候调节 Climatic regulation 435. 63 1827. 84 700. 6 925. 15 1389. 88 58. 38
水文调节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345. 81 1836. 82 682. 63 8429. 61 1986. 55 31. 44
废物处理 Waste treatment 624. 25 772. 45 592. 81 6669. 14 1286. 22 116. 77
保持土壤 Soil conservation 660. 18 1805. 38 1005. 98 184. 13 1337. 69 76. 35
维持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458. 08 2025. 44 839. 82 1540. 41 1505. 02 179. 64
娱乐文化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76. 35 934. 13 390. 72 1994 1994 107. 78
总计 Gross 3547. 89 12628. 69 5241 20366. 69 10805. 78 624. 25
2. 3. 2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根据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别计算各城市 1995 年和 2008 年各用地类型的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 考虑到各城市总体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不同,且 1995 年至 2008 年 9 个城市的城市范围有不同
程度的扩张,城市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均享有价值来反映城市的土
地生态系统服务,以消除城市范围对结果可信度的影响[14]:
ESVk =移
n
i = 1
VC ik 伊 Ui
ESVkU =
ESVk
U
ESVkP =
ESVk
P
式中,ESVk为某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VC ik为第 i类用地类型的第 k 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系数,Ui为一
种用地类型的面积,ESVkU为某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ESVkP为某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均享有价
值量,P为城市总人口数,U为城市总面积。
7916摇 20 期 摇 摇 摇 程琳摇 等: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2. 4摇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定量描述模型输出变量对输入变量依赖程度的方法[17]。 通过敏感度指数的计算,一
方面可以反映不同用地类型的面积变化对城市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结果产
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对价值系数的依赖程度。 这里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价值系数分别上调 1% (调
整其他比例亦可,结果一样),来分析 6 种用地类型的敏感度指数[17]:
CS = ESV j - ESV
( )
i / ESVi
VC jk - VC( )ik / VC ik
式中,CS为敏感度指数。
3摇 结果与讨论
3. 1摇 土地利用变化
由表 3,1995 至 2008 年 9 个城市各土地类型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所有城市的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动态度都为正值,说明 1995 年至 2008 年这一阶段所有超大城市的
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的增加与这 9 个超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由 1995 年到 2008
年的显著增加吻合[12]。 各城市城市绿地变化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其他用地类型,一方面由于城市绿地的统计
范围为市区范围,从 1995 到 2008 年城市的市区范围不断扩大,绿地面积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绿地面积的
基数小也造成其动态度大。 城市绿地是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用地类型,说明目前城市建设对
于城市人居环境愈加关注。
(2)林地比例变化除广州的林地比例略有下降,其他城市都为增长状况,其中仅上海和重庆的林地动态
度超过 10,林地比例增加显著。 上海的林地比例显著增长是由于上海林地面积比例本底值极低,虽 2008 年
仍处于 9 个城市的最低水平 2. 9% ,相对 1995 年的 0. 8%增长幅度较大。 重庆市林地面积比例的显著增长主
要是由其行政区划变迁造成的,1995 至 1996 年重庆市辖 11 个区、7 个县、3 个县级市,1997 年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撤销原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经过不断变更至 2008 年重庆市辖 19 个区、17
个县、4 个民族自治县,与其他城市扩张不同的是,重庆市增加的管辖范围主要是普通县和民族自治县,这些
地区多位于山区,城市化程度低,建设用地比例低,林地比例大,造成重庆市林地比例显著增长,鉴于重庆市范
围扩张主要受政策影响而非城市发展造成,下文中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不列为判断超大城市整
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总体特征的依据。 此外,1999 年退耕还林试点开始,2002 年国务院正式推行退耕还
林政策,这导致了在建设用地大量侵占其他用地类型的城市快速发展期,大部分超大城市的林地比例却有不
同程度的增长。
表 3摇 中国超大城市 1995-2008 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 %
Table 3摇 Land use dynamic degrees of nine megacities in China between 1995 and 2008
农田
Cultivated land
林地
Forest land
草地
Grassland
水体
Water area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上海 -2. 85 20. 26 0. 00 2. 53 24. 90 0. 00 2. 85
北京 -1. 62 4. 54 -7. 65 -2. 25 11. 21 9. 07 5. 10
天津 -0. 66 1. 49 -0. 15 -3. 73 36. 60 -3. 88 7. 05
重庆 -2. 86 10. 53 8. 30 -2. 90 6. 03 -5. 08 5. 69
南京 -1. 61 1. 41 -7. 48 -4. 11 48. 29 -3. 60 10. 23
西安 -0. 79 0. 16 -0. 42 -1. 95 116. 67 -0. 34 3. 52
哈尔滨 -0. 08 0. 04 -0. 35 7. 06 13. 56 -3. 14 2. 18
武汉 -1. 34 1. 64 -7. 37 -2. 40 22. 13 -4. 06 11. 35
广州 -1. 58 -0. 52 -3. 49 -3. 26 28. 36 -5. 44 12. 83
(3)农田、草地、水体和未利用地四种用地类型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基本为负值。 由于草地和未利用地本
891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1 卷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身比例小,相同数值的动态度下,农田和水体的变化程度远大于草地和未利用地,因此农田和水体是城市主要
缩减的土地资源。 9 个城市农田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一方面原因是建设用地的侵占以及退耕还林政策,另
一方面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耕地荒废。 水体的缩减一方面原因是人为填埋水体,另
一方面原因是气候变化,水体干涸。
3. 2摇 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分析
由于各城市的总体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不同,为横向比较各城市的土地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利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和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来反映各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3. 2. 1摇 基于土地面积的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表 4 展示了 1995 年和 2008 年中国 9 个超大城市土地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由表 4,9
个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共同特征为水文调节服务的价值量最大,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服务的价值量则
最小。 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不同,因而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有所差异,主要有 3 种类型:(1)广州和重庆各类生
态系统服务较为均衡,广州土地系统单位面积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最高,除食物生产之外,各类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量都处于 9 个城市的前列,重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也较为均衡,但由于其行政范围变化大
1995 年和 2008 年价值总量变化显著;(2)哈尔滨和西安在保持土壤、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和原材料生产方面
占优势,食物生产、废物处理和娱乐文化 3 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其薄弱点,总体生态系统服务在 9 个城市
中处于中上等;(3)上海、天津、北京、南京和武汉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相似,以水文调节、废物处理和维持生
物多样性为主,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方面则较为薄弱,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 9 个城市中的中下等。
表 4摇 1995 年和 2008 年九个城市土地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元 / hm2)
Table 4摇 Land ecosystem services忆 values per unit area of nine megacities in 1995 and 2008
年份
Year
食物生产
Food
production
原材料生产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气体调节
Gas
regulation
气候调节
Climatic
regulation
水文调节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废物处理
Waste
treatment
保持土壤
Soil
conservation
维持生物
多样性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娱乐文化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价值
总量
Gross
上海 1995 280 132 240 427 1774 1579 407 556 436 5830
2008 211 136 273 482 2322 1922 371 652 626 6995
北京 1995 218 446 773 815 1152 843 907 942 466 6561
2008 168 605 903 908 1150 708 923 1030 503 6898
天津 1995 265 154 257 489 2419 2056 394 673 593 7300
2008 218 133 240 379 1365 1199 368 482 361 4746
重庆 1995 256 323 511 585 886 772 662 683 318 4996
2008 207 599 908 920 1114 720 967 1036 483 6956
南京 1995 285 247 415 617 2255 1888 559 790 608 7664
2008 214 235 525 642 1462 1181 643 753 593 6248
西安 1995 242 628 943 963 1167 782 1021 1084 492 7322
2008 224 631 956 966 1119 722 1020 1083 497 7218
哈尔滨 1995 236 728 1087 1088 1228 763 1143 1217 546 8036
2008 240 733 1095 1109 1405 897 1148 1248 589 8464
武汉 1995 297 242 397 622 2492 2089 546 813 644 8142
2008 241 237 403 562 1855 1536 521 704 526 6585
广州 1995 250 601 944 1023 1838 1313 1015 1184 686 8854
2008 202 547 1033 1089 1644 1109 1091 1227 835 8777
平均值 1995 259 389 618 737 1690 1343 739 882 532 7189
2008 214 429 704 784 1493 1110 784 913 557 6988
将 9 个城市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进行平均,比较 1995 和 2008 年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发现原
料生产、水文调节和废物处理三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减少,其他方面服务的价值量增加,娱乐文化方面
9916摇 20 期 摇 摇 摇 程琳摇 等: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的增加尤其显著。 考虑到农用地主要提供原料生产服务,水体主要提供水文调节服务,城市绿地主要提供娱
乐文化服务,评估结果与各城市农用地和水体面积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相一致。 9
个城市单位面积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平均值由 1995 年的 7189 元 / hm2 降到 2008 年的 6987 元 / hm2,
中国超大城市土地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上 2008 年低于 1995 年降低了 3% 。
2008 年与 1995 年相比,单位面积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城市有天津、南京、西安、武汉和广州 5 个
城市,除西安和广州其他城市显著降低;价值量增加的城市有上海、北京、重庆和哈尔滨,其中重庆 2008 年价
值量显著大于 1995 年,主要由于重庆市林地面积比例的增长幅度大于建设用地,前文已对重庆市范围显著扩
张以及土地资源变迁原因进行阐述。 林地和城市绿地的增加是上海、北京和哈尔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
主要原因,弥补了其他类型的生态用地减少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也间接说明一些类型生态用地的丧
失可能并不完全是建设用地侵占,也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生态用地,从而使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
发生了变化。
3. 2. 2摇 基于人口数量的城市土地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由表 5 可以了解 9 个超大城市人均享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状况,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反映城
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结构特征与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相同,有关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结构特
征不再赘述。 对人均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相较于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
务价值,不同城市各类型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差异较大,而且各市总体价值量排序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见
人口密度的差异造成各城市居民享有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不同。
表 5摇 1995 和 2008 年九个城市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 (元 /人)
Table 5摇 Land ecosystem services忆 values per capita of nine megacities in 1995 and 2008
年份
Year
食物生产
Food
production
原材料生产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气体调节
Gas
regulation
气候调节
Climatic
regulation
水文调节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废物处理
Waste
treatment
保持土壤
Soil
conservation
维持生物
多样性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娱乐文化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价值
总量
Gross
上海 1995 14 6 12 21 86 77 20 27 21 284
2008 9 6 12 21 101 84 16 28 27 305
北京 1995 33 68 118 124 176 129 138 144 71 1001
2008 16 59 87 88 111 69 89 100 49 668
天津 1995 35 20 34 65 321 273 52 89 79 968
2008 22 14 24 38 138 122 37 49 37 481
重庆 1995 39 50 79 90 137 119 102 105 49 771
2008 60 173 263 267 323 209 280 300 140 2016
南京 1995 36 31 52 78 285 239 71 100 77 969
2008 23 25 55 68 154 124 68 79 62 659
西安 1995 38 98 147 150 182 122 159 169 77 1142
2008 29 83 125 126 146 94 134 142 65 945
哈尔滨 1995 235 723 1079 1081 1220 758 1136 1209 543 7983
2008 128 393 587 595 753 481 615 669 316 4538
武汉 1995 36 29 48 75 300 252 66 98 78 980
2008 25 24 41 58 190 158 53 72 54 676
广州 1995 28 68 106 115 207 148 114 133 77 997
2008 18 49 93 98 147 99 98 110 75 787
平均 1995 55 122 186 200 324 235 206 231 119 1677
2008 37 92 143 151 229 160 155 172 92 1230
1995 和 2008 年之间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仅重庆市有显著增长。 重庆市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显著增长是由于其城市大幅扩张,且扩张区域多为山区,林地比例大且人口密度较小。 上海人均生态系统
002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1 卷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服务价值量 2008 年相较于 1995 年略有增长,作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的人均生态系统服
务价值本底值远低于其他城市,2008 年亦低于其他城市,虽然增长幅度较小,在近年来上海市人口密度逐年
增长的情况下,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依然有所增长,说明上海市近年来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其他 7 个城市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幅度在 15%—50%之间,说明超大城市
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中整体特征是居民人均享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下降。
各城市的平均值由 1995 年的 1677 元 /人降到 2008 年的 1230 元 /人,减少了 27% 。 1995 年和 2008 年各
城市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分布位置较为集中,1995 年集中于 1000 元 /人左右,2008 年集中于 700
元 /人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一定规模等级城市的土地系统能够提供的人均生态系统服务是相似的,
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较大。
3. 3摇 敏感性分析
通过敏感度指数公式得出各城市各种土地类型的敏感度指数(表 6)。 利用表 6 首先分析不同生态用地
类型的面积变化对城市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1)草地和未利用地由于面积比例小,各市的敏
感度指数都低于 0. 01,在此不加讨论;(2)城市绿地的敏感度指数也很低,1995 年范围为 0. 001—0. 046,2008
年范围为 0. 02—0. 217,但 2008 年城市绿地的敏感度增加显著,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地不断增加,城
市绿地对城市总体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力正在增加;(3)农田的敏感度各城市之间的差异不大且都发生了不
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上海和重庆的降低量最大,说明各城市对农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侵占,农用地对城市总体
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力降低;(4)各城市林地和水体的敏感度指数差异较大,上海、天津、南京和武汉的水体的
敏感度高,水体面积的改变对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较大,北京、重庆、西安、哈尔滨和广州的林地敏感
度大,林地对于这些城市的整体生态状况更为重要,9 个城市林地和水体的敏感度都略有增加。
总体来看,各城市的不同地类敏感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随城市发展农用地的生态敏感度降低,其他用地类
型的生态敏感度增加。 各城市不同用地类型的敏感度指数皆小于 1,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价值系数缺
乏弹性,价值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大幅变化,说明本文忽略 9 个城市土地系统
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区别对结果影响不大,分析结果可信。
表 6摇 1995 年和 2008 年各生态用地类型的敏感度指数
Table 6摇 Sensitivity degrees of six types of ecological land of megacities in 1995 and 2008
年份
Year
农田
Cultivated land
林地
Forest land
草地
Grassland
水体
Water area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land
未利用地
Unused land
上海 1995 0. 318 0. 017 0. 000 0. 646 0. 018 0. 000
2008 0. 167 0. 053 0. 000 0. 716 0. 064 0. 000
北京 1995 0. 147 0. 507 0. 187 0. 150 0. 005 0. 005
2008 0. 110 0. 767 0. 001 0. 101 0. 012 0. 010
天津 1995 0. 214 0. 044 0. 000 0. 732 0. 004 0. 005
2008 0. 301 0. 081 0. 001 0. 580 0. 033 0. 004
重庆 1995 0. 340 0. 427 0. 015 0. 188 0. 007 0. 024
2008 0. 154 0. 726 0. 022 0. 084 0. 008 0. 006
南京 1995 0. 224 0. 155 0. 002 0. 592 0. 024 0. 003
2008 0. 217 0. 226 0. 000 0. 338 0. 217 0. 002
西安 1995 0. 184 0. 712 0. 009 0. 087 0. 001 0. 006
2008 0. 167 0. 738 0. 009 0. 066 0. 014 0. 006
哈尔滨 1995 0. 152 0. 776 0. 010 0. 057 0. 001 0. 005
2008 0. 143 0. 740 0. 009 0. 103 0. 002 0. 003
武汉 1995 0. 216 0. 131 0. 005 0. 637 0. 008 0. 003
2008 0. 220 0. 197 0. 000 0. 542 0. 039 0. 002
广州 1995 0. 148 0. 552 0. 000 0. 252 0. 046 0. 002
2008 0. 119 0. 518 0. 000 0. 147 0. 215 0. 001
1026摇 20 期 摇 摇 摇 程琳摇 等: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4摇 结论
通过对中国 9 个超大城市 1995 年与 2008 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比较,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一致———
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大幅增长,林地稍有增长,农用地和水体缩减严重,而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差别较大。
人口聚集和土地需求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18],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角度来看,中国超大城市整体生态
系统服务都呈弱化趋势,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减少程度不显著,且有几个城市 2008 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
于 1995 年,可能原因在于超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文化的中心,对周边城市具有凝聚效应,周边城市会有生态
系统服务的输入,例如北京水资源短缺,大量的水资源由河北省调入,即其水体提供的部分生态系统服务是由
其他城市输入的,也强化了本市的生态系统服务。 9 个城市土地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之间的差异主要由
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区位的差异造成其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本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全部为超大城市,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比较,无法得出超
大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定位。 目前对中国大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评
估研究多是对单个城市进行,本研究以一个规模类别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超大规模城市在土地利
用结构方面呈相似的变化特征,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人均享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单位
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差异较大,大规模城市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平衡造成的各项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均衡。 当前中国跨入超大城市行列的城市不断增加,早期大规模城市的建设轨迹可以为
新兴大型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注意
的问题是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防治以及各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用地类型的轻重权衡,从而实现的可持续城
市发展。
References:
[ 1 ]摇 Xie G D, Zhen L, Lu C X, Xiao Y, Li W H. Applying value transfer method for eco鄄service valu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1): 51鄄59.
[ 2 ] 摇 Wang R S, Hu D, Li F, Liu J R, Ye Y P. Integrative Ecological Management for Regional Urbanization.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10: 111鄄119.
[ 3 ] 摇 Wang R S, Hu D, Wang X R, Tang L J. Urban Eco鄄Service.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4: 97鄄97.
[ 4 ] 摇 Maas J, van Dillen S M E, Verheij R A, Groenewegen P P. Social contacts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beh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green space and
health. Health and Place, 2009, 15(2): 586鄄595.
[ 5 ] 摇 Gidl觟f鄄Gunnarsson A, 魻hrstr觟m E. Noise and well鄄being in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the potential role of perceived availability to nearby
green area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 83(2 / 3): 115鄄126.
[ 6 ] 摇 Liu X, Gu Y, Deng H B. Importance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land prote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 30(5):
716鄄720.
[ 7 ] 摇 Yu K J, Li D H. Landscape ecological model in rural and urban regional planning. Overseas Urban Planning, 1997, 3: 27鄄31.
[ 8 ] 摇 Zeng Z B, Chen X M, Li Y S, Qiu Y R, Fang K.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land in Qingpu District in Shanghai.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23(11): 328鄄332.
[ 9 ] 摇 Zhao B, Kreuter U, Li B, Ma Z J, Chen J K, Nakagoshi N. A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of land鄄use change on Chongming Island,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04, 21(2): 139鄄148.
[10] 摇 Mao C B, Chen Y. The driving force and predi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鄄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0, 17(4): 269鄄275.
[11] 摇 Zong Y G, Chen H C, Guo R H, Xu H Y.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value of regional ecosystem services—a case study of Lingwu C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0, 19(2): 148鄄155.
[12] 摇 Fang C L. Report about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afeguard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52鄄55.
[13] 摇 Wang X L, Bao Y H.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land use dynamic change research.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99, 18(1): 81鄄87.
[14] 摇 Costanza R, d忆Arge R, De Groot R, Farber S, Grasso M, Hannon B, Limburg K, Naeem S, O忆Neill R V, Paruelo J, Raskin R G, Sutton P, van
den Belt M. The value of the world忆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387(6630): 253鄄260.
[15] 摇 Xu F, Zhang G L, Wang Y P, Liu W H, Yu X Q, Wang K Y. Primar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 composition of Shanghai. Anhui Agriculture,
202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1 卷摇
http: / / www. ecologica. cn
2008, (14): 70鄄71.
[16] 摇 Zhu N, Li M, Wang C, Zhou H Z. Primary analysis of urban Greenland system of Har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02, 30(3):
127鄄130.
[17] 摇 Cai Y, Xing Y, Hu 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8, 44(1): 9鄄16.
[18] 摇 Shen Y, Liu M L.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Hunan province.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007, 19(2): 49鄄52.
参考文献:
[ 2 ]摇 王如松, 胡聃, 李锋, 刘晶茹, 叶亚平. 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0: 111鄄112.
[ 3 ] 摇 王如松, 胡聃, 王祥荣, 唐礼俊. 城市生态服务.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4: 97鄄97.
[ 6 ] 摇 刘昕, 谷雨, 邓红兵. 江西省生态用地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716鄄720.
[ 7 ] 摇 俞孔坚, 李迪华. 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模式. 国外城市规划, 1997, (3): 27鄄31.
[ 8 ] 摇 曾招兵, 陈效民, 李英升, 邱尧荣, 方堃. 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11): 328鄄332.
[10] 摇 峁长宝, 陈勇. 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演变的驱动力与预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4): 269鄄275.
[11] 摇 宗跃光, 陈红春, 郭瑞华, 徐宏彦. 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构分析———以宁夏灵武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00, 19(2): 148鄄155.
[12] 摇 方创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52鄄55.
[13] 摇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 81鄄87.
[15] 摇 徐飞, 张桂莲, 王亚萍, 刘为华, 余雪芹, 王开运. 上海城市绿地结构初步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70鄄71.
[16] 摇 祝宁, 李敏, 王成, 周洪泽.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结构初步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3): 127鄄130.
[17] 摇 蔡毅, 刑岩, 胡丹. 敏感性分析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44(1): 9鄄16.
[18] 摇 沈彦, 刘明亮.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19(2): 49鄄52.
3026摇 20 期 摇 摇 摇 程琳摇 等:中国超大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摇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 31,No. 20 October,2011(Semimonthly)
CONTENT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macrobenthos in the intertidal zones of Yangshan Port
WANG Baoqiang, XUE Junzeng, ZHUANG Hua, et al (5865)
……………………………………………
……………………………………………………………………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structure in tianjin coastal region in summer
FENG Jianfeng, WANG Xiuming, MENG Weiqing, et al (5875)
……………………………………
…………………………………………………………………
Analysis of habitat connectivity of the Yunnan snub鄄nosed monkeys (Rhinopithecus bieti) using landscape genetics
XUE Yadong, LI Li, LI Diqiang, WU Gongsheng, et al (5886)
…………………
…………………………………………………………………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wetland bird richness and hotspots in Sanjiang Plain LIU Jiping, L譈 Xianguo (5894)…………………
Dynamic analysis of coastal region cultivated 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Jiangsu
WANG Qian,JIN Xiaobin, ZHOU Yinkang (5903)
……………………
…………………………………………………………………………………
Landscape pattern gradient on tree canopy in the central city of Guangzhou, China
ZHU Yaojun, WANG Cheng,JIA Baoquan, et al (5910)
……………………………………………………
……………………………………………………………………………
Research on dynamic change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land use eco鄄security:a case study of Jiansanjiang land reclamation area
LIN Jia, SONG Ge, SONG Siming (5918)

…………………………………………………………………………………………
Shangri鄄La county ecological land use planning based on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LI Hui, YI Na, YAO Wenjing, WANG Siqi, et al (5928)
……………………………………………………
…………………………………………………………………………
Changes of paddy field landscap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a typical town of south Jiangsu Province
ZHOU Rui, HU Yuanman, SU Hailong, et al (5937)
………………………………
………………………………………………………………………………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uccession of swamp vegetation along grazing gradients in the Zoige Plateau, China
HAN Dayong, YANG Yongxing, YANG Yang, et al (5946)
…………………………
………………………………………………………………………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wamp degradation under the stress of grazing in the Zoige Plateau
LI Ke, YANG Yongxing, YANG Yang, et al (5956)
………………………
………………………………………………………………………………
Variation of organic pollution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in the Qinzhou bay and its potential ecological impacts LAN Wenlu (5970)……
Response of radial growth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to climate factors in Wanxian Mountain of He忆nan Province
PENG Jianfeng, YANG Airong,TIAN Qinhua (5977)
…………
………………………………………………………………………………
Vegeta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change analysis in 50 years in Tashan Mounta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GAO Yuan, CHEN Yufeng, DONG Heng,et al (5984)
………………………
……………………………………………………………………………
Effect of urban heat island on plant growth and adaptability of leaf morphology constitute WANG Yating, FAN Lianlian (5992)……
Effects of shading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leaves of the endangered plant
Thuja sutchuenensis LIU Jianfeng, YANG Wenjuan, JIANG Zeping, et al (5999)………………………………………………
Effects of shading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triennial Clematis manshurica Rupr.
HAN Zhongming, ZHAO Shujie, LIU Cuijing, et al (6005)
………………………………………………………
………………………………………………………………………
Allelopathic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Artemisia sacrorum leaf and stem on four dominant plants of enclosed grassland on Yunwu
Mountain WANG Hui, XIE Yongsheng, YANG Yali, et al (6013)………………………………………………………………
Effects of soil base cation composition on plant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in coastal wetlands of Hangzhou Bay, East China
WU Tonggui, WU Ming, YU Mukui, et al (6022)
…………
…………………………………………………………………………………
Species divers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f Stipa L. in alpine grassland in northern Tibet in China
CAI Xiaobu,PENG Yuelin,YANG Minna,et al (6029)
…………………………
……………………………………………………………………………
Water consumption and annual variation of transpiration in mature Acacia mangium Plantation
ZHAO Ping, ZOU Lvliu, RAO Xingquan, et al (6038)
………………………………………
……………………………………………………………………………
Foliar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a warm鄄temperate shrub,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to different light environments in the
field DU Ning, ZHANG Xiuru, WANG Wei, et al (6049)………………………………………………………………………
An case study on vegetation stability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land: determin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silience among communities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extremely aridity disturbanc ZHANG Jiyi, ZHAO Halin (6060)……………………………………………
Response of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to comprehensive amelioration measures in coastal salt鄄affected land
SHAN Qihua, ZHANG Jianfeng, RUAN Weijian, et al (6072)
………………………………
……………………………………………………………………
Fine鄄scale spatial associations of Stipa krylovii and Stellera chamaejasme population in alpine degraded grassland
ZHAO Chengzhang, REN Heng (6080)
……………………
……………………………………………………………………………………………
The response of community鄄weighted mea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to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in Yanhe river catchment
GONG Shihui, WEN Zhongming, SHI Yu (6088)
………………
…………………………………………………………………………………
Ozone stress increases lodging risk of rice cultivar Liangyoupeijiu: a FACE study
WANG Yunxia, WANG Xiaoying, YANG Lianxin, et al (6098)
……………………………………………………
…………………………………………………………………
Effect of sugarcane / / soybean intercropping and reduced nitrogen rates on sugarcane yield, plant and soil nitrogen
YANG Wenting, LI Zhixian, SHU Lei, et al (6108)
…………………
………………………………………………………………………………
Effect of wetting duration on nitrogen fixat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in Shapotou, Northern China
ZHANG Peng, LI Xinrong, HU Yigang, et al (6116)
……………………………………
………………………………………………………………………………
Effects of zinc on the fruits忆 quality of two eggplant varieties WANG Xiaojing, WANG Huimin, WANG Fei, et al (6125)…………
Rapid light鄄response curves of PS域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leaves of Salix leucopithecia subjected to cadmium鄄ion
stress QIAN Yongqiang, ZHOU Xiaoxing, HAN Lei, et al (6134)………………………………………………………………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irabilis jalapa Linn. to Lead Stress by FTIR Spectroscopy
XUE Shengguo, ZHU Feng, YE Sheng, et al (6143)
…………………………………………………
………………………………………………………………………………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Zoysia japonica to Cd2+ LIU Junxiang, SUN Zhenyuan, JU Guansheng, et al (6149)………………………
Biosorption of Cd2+using the fruiting bodies of two macrofungi LI Weihuan, MENG Kai, LI Junfei, et al (6157)……………………
Factors regulating recruitment of Microcystis from the sediments of the eutrophic Shanzai Reservoir
SU Yuping,LIN Hui, ZHONG Houzhang,et al (6167)
……………………………………
……………………………………………………………………………
A new type of insect trap and its trapping effect on Cyrtotrachelus buqueti
YANG Yaojun, LIU Chao, WANG Shufang, et al (6174)
………………………………………………………………
…………………………………………………………………………
Photoperiod influences diapause induction of Oriental Fruit Moth(Lepidoptera: Tortricidae)
HE Chao,MENG Quanke,HUA Lei,et al (6180)
……………………………………………
……………………………………………………………………………………
Influence of edge effects on arthropods communities in agroforestry ecological systems
WANG Yang, WANG Gang, DU Yingqi,et al (6186)
…………………………………………………
………………………………………………………………………………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忆s megacities CHENG Lin, LI Feng, DENG Huafeng (6194)………………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urban ecological risks: the case of Huaibei City
CHANG Hsiaofei,WANG Rusong, LI Zhengguo, et al (6204)
…………………………………………………………
……………………………………………………………………
The dynamics of surface heat status of Tangshan City in 1993—2009 JIA Baoquan, QIU Erfa,CAI Chunju (6215)…………………
A projection鄄pursuit based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resource鄄saving and environment鄄friendly socie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ase
in Wuhan WANG Qianqian, ZHOU Jingxuan, LI Xiangmei, et al (6224)………………………………………………………
Research on ecological barrier to Chang鄄Zhu鄄Tan metropolitan area XIA Benan, WANG Fusheng, HOU Fangzhou (6231)…………
Optimization of urban land structure based on ecological green equivalent: a case study in Ningguo City, China
ZHAO Dan, LI Feng, WANG Rusong (6242)
……………………
………………………………………………………………………………………
Dynamic ecological footprint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based on ARIMA Model: 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ZHANG Bo,LIU Xiuli (6251)
……………
………………………………………………………………………………………………………
Review and Monograph
A prospect for study on isolated wetland TIAN Xuezhi, LIU Jiping (6261)……………………………………………………………
Dinoflagellate heterotrophy SUN Jun, GUO Shujin (6270)………………………………………………………………………………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al agents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WEN Ya,ZHAO Guozhu,ZHOU Chuanbin,et al (6287)……………
The progr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ts indicator system in China
BAI Yang, HUANG Yuchi, WANG Min, et al (6295)
……………………………………………………
……………………………………………………………………………
2009 年度生物学科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 10 名期刊绎
(源于 2010 年版 CSTPCD数据库)
排序
Order
期刊
Journal
总被引频次
Total citation
排序
Order
期刊
Journal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1 生态学报 11764
2 应用生态学报 9430
3 植物生态学报 4384
4 西北植物学报 4177
5 生态学杂志 4048
6 植物生理学通讯 3362
7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3327
8 MOLECULAR PLANT 1788
9 水生生物学报 1773
10 遗传学报 1667
1 生态学报 1. 812
2 植物生态学报 1. 771
3 应用生态学报 1. 733
4 生物多样性 1. 553
5 生态学杂志 1. 396
6 西北植物学报 0. 986
7 兽类学报 0. 894
8 CELL RESEARCH 0. 873
9 植物学报 0. 841
10 植物研究 0. 809
摇 绎《生态学报》 2009 年在核心版的 1964 种科技期刊排序中总被引频次 11764 次,全国排名第 1; 影响因
子 1郾 812,全国排名第 14;第 1—9 届连续 9 年入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摇 摇 编辑部主任摇 孔红梅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执行编辑摇 刘天星摇 段摇 靖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
(SHENGTAI摇 XUEBAO)
(半月刊摇 1981 年 3 月创刊)
第 31 卷摇 第 20 期摇 (2011 年 10 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Semimonthly,Started in 1981)

Vol郾 31摇 No郾 20摇 2011
编摇 摇 辑摇 《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18 号
邮政编码:100085
电话:(010)62941099
www. ecologica. cn
shengtaixuebao@ rcees. ac. cn
主摇 摇 编摇 冯宗炜
主摇 摇 管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摇 摇 办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18 号
邮政编码:100085
出摇 摇 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
邮政编码:100717
印摇 摇 刷摇 北京北林印刷厂
发 行摇
地址: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
邮政编码:100717
电话:(010)64034563
E鄄mail:journal@ cspg. net
订摇 摇 购摇 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摇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北京 399 信箱
邮政编码:100044
广告经营
许 可 证摇 京海工商广字第 8013 号
Edited by摇 Editorial board of
ACTA ECOLOGICA SINICA
Add:18,Shuangqing Street,Haidian,Beijing 100085,China
Tel:(010)62941099
www. ecologica. cn
Shengtaixuebao@ rcees. ac. cn
Editor鄄in鄄chief摇 FENG Zong鄄Wei
Supervised by摇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onsored by摇 E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Eco鄄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Add:18,Shuangqing Street,Haidian,Beijing 100085,China
Published by摇 Science Press
Add: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reet,
Beijing摇 100717,China
Printed by摇 Beijing Bei Lin Printing House,
Beijing 100083,China
Distributed by摇 Science Press
Add: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reet,Beijing 100717,China
Tel:(010)64034563
E鄄mail:journal@ cspg. net
Domestic 摇 摇 All Local Post Offices in China
Foreign 摇 摇 China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
Add:P. O. Box 399 Beijing 100044,China
摇 ISSN 1000鄄0933CN 11鄄2031 / Q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 82鄄7 国外发行代号 M670 定价 70郾 00 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