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probing behavior of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on different tea plant cultivars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全 文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生 态 学 报
%&’% (&)*)+,&% -,.,&%
/012 !",.02 #$
)342,!$$"
!""#:$ $ %%%&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6"#!67);浙江省青年人才专项资助项目(85$996#);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课题资助项目(!$$6:9!)
收稿日期:!$$":$#:!5;修订日期:!$$":$;:$<
作者简介:苗进(#<"" =),男,河北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2 (:>?@1:>@?0A@B#<""C #752 30>
!通讯作者 &0DDEFG0BH@BI ?J4K0D,(:>?@1:K?B:@BFE34C !752 BE4
/)0.1-",). ,"’2:’KE GD0AE34 L?F M@B?B3@?11N FJGG0D4EH ON MD0> .?4@0B?1 .?4JD?1 -3@EB3E P0JBH?4@0B 0M &K@B? (.02 5$6"#!67),N0J4K 4?1EB4 4D?@BB@BI
GD0AE34 0M .?4JD?1 -3@EB3E P0JBH?4@0B 0M QKEA@?BI RD0S@B3E (.02 85$996#),?BH .?4JD?1 -3@EB3E P0JBH?4@0B 0M &%%- (.02 !$$6:9!)
3’(’,4’1 1-"’:!$$":$#:!5;5((’#"’1 1-"’:!$$":$;:$<
6,)+7-#!8:T,%) U@B,RK2 V2 3?BH@H?4E,>?@B1N EBI?IEH @B 3KE>@3?1 E3010IN 0M @BFE34F2 (:>?@1:>@?0A@B#<""C #752 30>
假眼小绿叶蝉(!"#$%&’% ()*)& 9)"!’)在不同
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苗W 进,韩宝瑜!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W 5#$$$;)
摘要:应用可视 V&:(R+方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 ()*)& +04KE)在 < 个品种茶苗上的口针刺探行为,共发现并初步确
定了 " 种主要波型,即 %波、-波、&波、(波、P波和 8波、以及非刺探波 .R波。%波为刺探波,-波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
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液波,&波为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主动取食波,( 波和 P 波为口针在韧皮部中吸收波,8波为取食间歇
波。以该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或者以其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含有各波形的单
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均将 < 个品种分为 5 个不同的组。-、(和 P波对应着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
的主要取食活动,可能与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密切相关。以 -、( 和 P 各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
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品种的抗性强弱排序,评判 < 个茶树品种抗叶蝉取食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龙井长叶、黄旦、政
和大白茶、黔湄 7$#、红芽佛手、中茶 #$!、中茶 5$!、龙井 95 和安吉白茶。该顺序与田间查得的 < 个品种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种
群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一致,表明 V&:(R+方法简捷、可信度高,可作为检测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V&:(R+;聚类分析;茶树抗性
文章编号:#$$$:$<55(!$$")#$:5<"5:#$W 中图分类号:X#95,X<7;W 文献标识码:%
:!’ #7);,.+ ;’!-4,)7 )< "!’ "’- +7’’. *’-T,%) U@B,Y%. Z?0:[J!
+,- .%/$0%*$0- $1 2,% 34,")’%5 !67)6,,0)67 $1 8)6)&*0- $1 970)’:5*:0,,2,% ;,&,%0’4 <6&*)*:*, $1 34)6,&, 9’%=,"- $1 970)’:5*:0%5 >’),6’,&,?%67@4$:
5#$$$;,34)6%
+’*% !’$,$-)’% .)/)’%,>??@,>@(A?):BC@B D BCE>0
5;="7-(":’KE GD0O@BI OEK?S@0DF 0M 4KE 4E? IDEEB 1E?MK0GGED,!"#$%&’% ()*)& +04KE,0B B@BE 4E? 3J14@S?DF LEDE F4JH@EH ON
S@HE04E\4 V@DE34 &JDDEB4:(1E34D@3?1 REBE4D?4@0B +D?GK,@2 E2 V&:(R+2 P0110L@BI FESEB 4NGEF 0M L?SEM0D>F GD0HJ3EH ON 4KE
1E?MK0GGED F4N1E4 GD0O@BI LEDE HE4ED>@BEH:%,F4N1E4 G?4KL?N M0D>?4@0B;-,F?1@S?4@0B LKEB F4N1E4F G@ED3E @B40 ?BH F4?N @B
GK10E>;&,?34@SE @BIEF4@0B OEM0DE F4N1E4F DE?3K GK10E>;( ?BH P,G?FF@SE @BIEF4@0B @B GK10E>;8,4KE @BFE34 DEF4@BI L@4K
@4F F4N1E4 @BFED4EH @B40 4KE 1E?M 4@FFJE ?BH .R,B04 GD0O@BI2 ’KE B@BE 4EF4EH 4E? 3J14@S?DF LEDE 3?4EI0D@]EH @B40 4KDEE ID0JGF
ON 31JF4ED ?B?1NF@F ?330DH@BI 40 4KE BJ>OED 0M GD0OEF GED @BFE34,L?SEM0D> HJD?4@0BF,0D HJD?4@0B GED GD0OE @B31JH@BI
S?D@0JF L?SEM0D>F 0B H@MMEDEB4 4E? 3J14@S?DF2 ^?SEM0D>F -,( ?BH P 30DDE1?4EH 40 4KE >?@B MEEH@BI ?34@S@4N 0M 4KE 1E?MK0GGEDF
?BH >?N GD0S@HE S?1J?O1E @BM0D>?4@0B 0B GDEH@34@BI 4KE DEF@F4?B3E 1ESE1F 0M 4KE 4E? G1?B4F 40 4KE 1E?MK0GGED2 ’KE DEF@F4?B3E
1ESE1 0M 4KE B@BE 4E? 3J14@S?DF 40 4KE 1E?MK0GGED L?F D?B_EH O?FEH 0B 4KE HJD?4@0BF 0M L?SEM0D> -,( ?BH P,?F LE11 ?F 4KE
!""#:$ $ %%%& ’()*)+,(-& (.
/01-",). ’2’13 #1)4’ ,.(*0/,.+ 2-1,)05 %-2’6)175& 8!’ 1-.9,.+ )1/’1 )6 "!’ 1’5,5"-.(’ %-5::).+;,.+(!-.+3’ < =-.+/-. <
>!’.+!’/-4-,(!- < ?,-.7’, @AB < =).+3-6)5!0) < >!).+(!- BAC < >!).+(!- DAC < :).+;,.+ ED < F.;,4-,(!-,
%!,(! %-5 ()11’5#)./’." ") "!’ 1’5,5"-.(’ *’2’* /’"’17,.’/ 43 "!’ #)#0*-",). /’.5,"3 (,.6’5"-",).))6 "!’ *’-6!)##’1 ). "!’
.,.’ "’- (0*",2-15 ,. "!’ "’- 6,’*/5& G01 5"0/3 50++’5"5 "!-" "!,5 5,7#*’ -./ ().2’.,’." HIJKLM "’(!.,N0’ 7,+!" !-2’ +1’-"
#)"’.",-* -5 - 1’*,-4*’ "))* ") #1’/,(" "!’ 1’5,5"-.(’ )6 "’- (0*",2-15 ") "!’ "’- *’-6!)##’15&
!"# $%&’(:"’- +1’’. *’-6!)##’1;#1)4,.+ 4’!-2,)1;HIJKLM;(*05"’1 -.-*35,5;"’- #*-." 1’5,5"-.(’
假眼小绿叶蝉(!"#$%&’% ()*)& M)"!’)是广布于我国茶区的重要害虫,成、若虫趋嫩刺吸为害茶树幼嫩芽叶
和嫩茎,雌成虫产卵于嫩茎里,致芽叶叶缘黄化、叶尖卷曲、以至于叶脉暗红,芽梢生长迟缓、停滞,严重时叶
尖、叶缘红褐焦枯,茶叶减产、品质低劣。几十年来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一般地每年施药 BA 多次。前人期望利
用茶树种质对叶蝉的抗性。如用水培茶枝,配对接种雌、雄叶蝉成虫,统计下代卵量及存活成、若虫虫口,从
@A 余份资源中选出对该叶蝉有显著抗性的 O 份资源和高感的 C 份资源[B]。于笼内饲养叶蝉、统计产卵量,观
查田间产卵选择性,调查田间种群密度等试验,分析茶叶咖啡碱等成分的含量、叶片解剖结构与叶蝉虫口相关
性[C],以及长期观查田间叶蝉虫口密度[D],肯定了茶树种质对叶蝉有着抗性和感性。但研究周期长,抗性描
述的多,很少量化研究茶树种质资源与抗性的关系。作物抗虫性通常表现为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补偿能力,而
抗性机制的分析和抗性强弱的评判很复杂。刺探电位(’*’("1,(-* #’.’"1-",). +1-#!,KLM)是近些年研发的、一
种辅助性的抗虫研究的快速检测技术,灵敏快速,可作量化分析。
KLM是在 P(*’-. Q R,.5’3 BS@E 年设计、制造的昆虫取食监测仪 (’*’("1,(-* 6’’/,.+ 7).,")1)[E]基础上,于
CA 世纪 OA 年代末发展成熟的专门用于检测植食性刺吸式昆虫(蚜虫、粉虱等)在寄主植物上刺探、取食行为
的一种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将供试昆虫和植物分别与刺探电位放大器上的昆虫电极和植物电极相连接,当昆
虫口针刺入植物组织时,回路接通。根据昆虫口针在刺探过程中不同行为,相应地在系统输出端获得一系列
不同的信号,即刺探电位波形。刺探电位波形因昆虫种类、以及口针在植物组织内的位置和取食生理而异。
如果整个系统的设计基于交流电路,则称为 FIJKLM;若基于直流电路,则称为 HIJKLM。刺探电位技术的核
心在于准确建立刺探电位波形及其历时与刺探、取食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解析植物对害虫的抗性或感性。
目前,大多数 KLM研究不再限于建立不同种昆虫的刺探、取食行为波形,而是建立在波形基础上的刺吸式昆
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昆虫传播植物病毒机理、植物抗虫机制、以及内吸性农药的测定等行为生态学研究,
成为昆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T]。研究对象由过去的以蚜虫为主扩展到包括粉虱、叶蝉和蓟马等绝大多
数刺吸式昆虫。
I1-.’[@]BSUA 年应用 FIJKLM研究了叶蝉 +$,-.)% ’),’//%*% V-9’1 在人工饲料上的取食行为后,FIJKLM技
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叶蝉科(I,(-/’**,/’-)昆虫取食行为的研究[U W S]。根据叶蝉类昆虫取食部位的不同,分为维
管取食类和撕裂叶肉细胞取食类,大部分体型较小的叶蝉科昆虫,如小绿叶蝉等属于前者,但有些昆虫也会因
寄主植物的不同,取食行为发生变化[BA]。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参考维管取食类叶蝉[BA]、以及蚜虫[BB W BD]和
粉虱[BE W B@]的波形,首次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 D 龄若虫在茶树新梢上刺探电位波形的类型及其与刺探取食行
为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 D 龄若虫在 S 个不同茶树品种上取食行为的差异,拟为茶树对叶蝉
抗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材料与方法
)& )* 供试植物与昆虫
供试茶苗品种为安吉白茶、黔湄 @AB、政和大白茶、黄旦、红芽佛手、龙井 ED、龙井长叶、中茶 BAC 和中茶
DAC,种植于本所自动调温调湿温室中,株高 CA (7左右,由本所生物技术课题组提供。假眼小绿叶蝉系定居
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试验茶园的自然种群,取大小一致的 D 龄若虫于网罩中的小茶苗上饲养半日,实验前放
EUSD X 生X 态X 学X 报X X X CU 卷X
!""#:$ $ %%%& ’()*)+,(-& (.
入试管中饥饿 / !。
!& "# 刺探电位波形的记录方法
刺探电位仪放大器型号为 012345 5,+-26,购自荷兰 7-+’.,.+’. 农业大学昆虫学系。首先将铜丝焊接
在昆虫电极(铜钉)上,然后剪取一段直径 89 !:长约 ; (: 的金丝,用导电银胶将其粘在铜丝上。将培养皿
置于冰上,将叶蝉若虫轻轻移入皿中,迅速盖上皿盖,待叶蝉不动时用毛笔轻轻调整其位置,使背部朝上。金
丝端部蘸入银胶滴,小心地粘接金丝于叶蝉中胸背板。粘连时间尽量短,因为银胶易干。叶蝉若虫粘好后,小
心地把连有叶蝉的昆虫电极插入放大器的输入探头,然后用微量调节器(可上下、前后、左右 < 个方向调节)
把整个输入探头抬升至茶苗芽下第 / 叶的下表面,使叶蝉若虫接触叶表面。金丝细软,叶蝉可在一定范围内
自由活动。放大器的植物电极(直径约 / ::,长约 89 (:的铜棒)插在茶苗的盆裁土壤里。负责接收输入探
头传来的电信号并转成数字信号的是一块 = 0 卡(,>2 ?89 型),该卡连在电脑上,支持软件为可视软件
@ABC3A 每头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只用于 8 次记录,每次记录 ; !,每次测试 E 头,选每个茶树品种成功测试的 89 头叶蝉
的 345刺探行为做统计分析。
"# 结果和分析
"& !#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 345波型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取食时产生了 F 种不同的波型,即 = 波、@ 波、1 波、G 波、3 波、H 波(图 8),波型
种类、形状特征和出现时间与 I’-.2J,(!’* C’"" 等[89]测得的假眼小绿叶蝉近缘种 !"#$%&’"($ )*"’$ K-L>M
(N):)#"’O-:1,(->’**,>-’)在玉米上的取食波基本一致。=波主要发生在刺探的最初阶段,持续时间较短,为
; P <9 Q,=波有时振幅变化较大,但一般比紧随的 @波、1波振幅小,是一种频率在 9& 9; P 9& / NR之间的低频
波(图 8:8 和 ?)。@波紧随在 =波之后,也经常出现在 3 波或 H波之间,持续时间 ; Q至数分钟,频率在 9 P
89 NR,主频一般在 9& E NR左右(图 8:F 和 8/)。1波一般出现在 @波之后,引导 3或 H波的出现,振幅较大(8
P < S),持续时间短(9 P F9 Q)的波形,主波频率 ; P ? NR,谐波频率在 6 P 8; NR(图 8:E 和 89)。3和 H波一
般出现在 1波之后,但与 1波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3 波和 H 波也不一定同时存在;3 和 H 波振幅在 9& 9;
P 9& ; S之间,频率为 < P ; NR(图 8:/、6、< 和 T)。G波没有固定波形,出现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持续时间一
般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 "# 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刺吸行为异同
"& "& !# 不同品种上刺探次数的多少和各波型历时的长短及聚类分析
; !内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列于表 8。在 ; ! 测试时间
内 89 头供试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平均刺探次数、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同一品种上,
刺探次数越多,@和 H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就越长,3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则越短,如龙井长叶;反之,刺探次数越
少,@和 H波的平均持续时间越短,3 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则越长,如龙井 E< 和安吉白茶。但也有比较特殊的
品种,假眼小绿叶蝉在黄旦上平均刺探次数较少,但 H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却很长,3波的平均持续时间较短。
从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取食时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来看(图 /),在任何品种
上,非刺探时间(K4波)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而在所有刺探波中,@、3和 H波所占比例较大,应为主要波形。
但品种间也有着较大差异,如在安吉白茶品种上取食时,@ 波平均持续时间占总时间 8 U,3 波占 /9U,H 波占
;U ;而在龙井长叶上取食时则分别占总时间的 ;U ,EU 和 89U 。=波和 1波所占比例较小,一般不超过总时
间的 以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取食时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取食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最
长距离法)分析(图 <)。将 T 个品种归纳为三大类型如下:
第"类V / 个品种,安吉白茶和龙井 E<。
第#类V ; 个品种,黔眉 F98、政和大白茶、红芽佛手、中茶 89/ 和中茶 <9/。
;?T!""#:$ $ %%%& ’()*)+,(-& (.
图 /0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 123波型和各波型对应的频率
4,+& /0 123 %-5’6)789 :; "’- +7’’. *’-6!)##’7 6’’<,.+ :’!-5,)=7 ). "’- 9!))"9 -.< "’8#)7-* "7-(’9 -.< 9#’("7-* -.-*;9,9 )6 ’-(! %-5’6)78
>2波(/);?波(/、@);1波(A、B);4波(C、D);E波(F、/G);H波(I、//);J波(K、/A)
%-5’6)78 >2 (/);%-5’6)78 ? (/ -.< @,7’9#’(",5’*;);%-5’6)78 1 (A -.< B,7’9#’(",5’*;);%-5’6)78 4 (C -.< D ,7’9#’(",5’*;);
%-5’6)78 E (F -.< /G,7’9#’(",5’*;);%-5’6)78 H (I -.< //,7’9#’(",5’*;);L-5’6)78 J (K -.< /A,7’9#’(",5’*;)
第!类0 A 个品种,龙井长叶和黄旦。
对三大类各指标平均数进行方差分析表明(表 A),三大类间平均刺探次数,?波、J 波和 E 波平均持续时
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1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在第 M 大类中最长,在第!大类中最短,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 N G& GI),第"大类居中。而 4波和 >2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在第 M 大类中最短,在第!大类中最长,两者之
间差异显著(! N G& GI),第"大类居中。该叶蝉在此三大类茶树品种上的取食行为有着明显不同。
!& !& !" 不同品种上单次刺探过程中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的差异及聚类分析
单次刺探(’5’7; #7):,.+)指叶蝉在茶树上一次完整的刺探,在该过程中可出现许多波型。单次刺探中各
波型平均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作为昆虫 123研究的重要指标,与植物抗虫性相关。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
茶树上取食时,单次刺探过程中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见表 C。将单次刺探中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作为指标进
行系统聚类(最长距离法)分析(图 F),也将 D 个品种归纳为三大类型:
K@DC 0 生0 态0 学0 报0 0 0 A@ 卷0
!""#:$ $ %%%& ’()*)+,(-& (.
接表 /,表 0
11234 /5期 4 4 4 苗进4 等:假眼小绿叶蝉(!"#$%&’% ()*)& 6)"!’)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4
!""#:$ $ %%%& ’()*)+,(-& (.
图 /0 1 !中假眼小绿叶蝉在 2 种不同品种茶树上各取食波型平均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率
3,+& /0 45’6-+’ 786-",).9 ): 5-6,)89 %-5’:)6;9 -.7 "!’,6 #’6(’."-+’9 )((8#,’7 ")"-* "’9"’7 ",;’ 6’()67’7 <= "’- +6’’. *’-:!)##’69 ). 2 "’- (8*",5-69
786,.+ 1 !
4:安吉白茶;>:黔眉 ?@A;B:政和大白茶;C:红芽佛手;D:龙井 EF;3:黄旦;G:龙井长叶;H:中茶 A@/;I:中茶 F@/
4:4.J,<-,(!-;>:K,-.;’,L?@A;B:M!’.+!’7-<-,(!-;C:H).+=-:)9!8);D:H8-.+7-.;3:N).+J,.LEF;G:N).+J,.+(!-.+=’;H:M!).+(!- A@/;
I:M!).+(!-LF@/
0 0 第!类0 A 个品种,安吉白茶
第"类0 E 个品种,龙井 EF、红芽佛手、中茶 A@/、中茶 F@/。
第#类0 E 个品种,黔眉 ?@A、政和大白茶、龙井长叶和黄旦。
对三大类各指标平均数进行方差分析表明(表 E),在三大类间 4 波、O 波和 3 波平均持续时间上无明显
差异。D波的平均持续时间在第 I大类中最长,在第#大类中最短,第"大类居中,D 波在三大类之间差异达
到显著水平(! P @& @1)。假眼小绿叶蝉在此三大类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明显不同。
!" 讨论
!& #"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 DQG波型特征
昆虫取食行为反应了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嗜好程度及寄主植物对昆虫的可适性。取食行为的研究有助于
揭示植物抗性机理,为干扰害虫的取食、对寄主的选择、或研发治虫新技术提供线索。自从 DQG 技术问世以
来,针对刺吸式害虫取食行为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借助于对刺探过程中电波信号的记录和分析、同位素标
记、组织学观察和显微摄像等研究成果,证实了 DQG波型与昆虫口针行迹密切相关。
RS2F 0 生0 态0 学0 报0 0 0 /S 卷0
!""#:$ $ %%%& ’()*)+,(-& (.
表 !" 假眼小绿叶蝉在 # 个品种茶树上单次刺探中含有的 $ 种波型的平均持续时间(/,.)
%&’() !" *+),&-) ./,&01234 25 $ 1672,0&30 8&+)52,64 13 )+),9 7,2’13- ’9 0)& -,))3 ()&5:277),4 23 # 0)& 7(&30 ;/(01+&,4(/,.)
品种!
01*",2-3
4波
4 %-2’
5波
5 %-2’
0波
0 %-2’
6波
6 %-2’
7波
7 %-2’
8波
8 %-2’
安吉白茶
4.9,:-,(!-
;& <= > ;& ;?-: ;& <; > ;& ;@( ;& AB > ;& ?=- <& ?= > C& ;=- D& B< > <& CA- C& B= > ;& @A-
黔湄 D;C
E,-./’, D;C
;& C< > ;& ;<: ;& ;& ;=:( ;& ?= > ;& CB-: ;& F? > ;& ?F- ;& A@ > ;& <;: <& ;& AF-
政和大白茶
G!’.+!’H-:-,(!-
;& <; > ;& ;?-: ;& ;& ;F-:( ;& ;& ;@-: C& BB > C& <;- C& ;& BD: C& CA > ;& D;-
红崖佛手
I).+J-K)L!1)
;& C= > ;& ;B-: ;& ;A > ;& ;B( ;& BB > ;& ;=-: ;& D; > ;& @F- B& @= > C& ;& D@-
黄旦
I-.+H-.
;& C< > ;& ;C: ;& CC > ;& ;<( ;& <@ > ;& ;=-: ;& BC > ;& ;& BB-: B& CA > C& ;A-
龙井 ?B
M).+9,.+ ?B
;& BB > ;& ;=- ;& ;& ;D:( ;& @B > ;& CC-: <& ;B > ;& D<- B& ?= > C& B?-: ;& =C > ;& @;-
龙井长叶
M).+9,.+(!-.+J’
;& C= > ;& ;?-: ;& ?@ > ;& ;F-: ;& CC > ;& ;?: ;& ;D > ;& ;?- ;& BF > ;& C;: ;& FA > ;& 中茶 C;<
G!).+(!- C;<
;& CA > ;& ;?-: ;& ?= > ;& C=- ;& CF > ;& ;D-: ;& BC > ;& B;- B& C& ?D-: C& BC > ;& @=-
中茶 B;<
G!).+(!- B;<
;& BC > ;& C<- ;& ;& ;?( ;& B< > ;& ;F-: ;& D= > ;& C& ;F-: C& DA > ;& FA-
N N !下同 "!’ L-/’ :’*)%
N 图 BN 假眼小绿叶蝉在 F 个品种茶树上取食行为的最长距离法聚
类图(指标:平均刺探次数,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
8,+& B N 0*1L"’3 -.-*JL,L H,-+3-/ K)3 K’’H,.+ :’!-2,)3 )K "’- +3’’.
*’-K!)##’3L ). F "’- (1*",(-3L :-L’H ). *).+’L" H,L"-.(’ (*1L"’3 /’"!)H
(,.H,(’L: -2’3-+’ #3):,.+ .1/:’3, -2’3-+’ H13-",). )K 2-3,)1L
%-2’K)3/L)
N 图 ?N 假眼小绿叶蝉在 F 个品种茶树上取食行为的最长距离法聚
类图(指标:含有各取食波的单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
8,+& ? N 0*1L"’3 -.-*JL,L H,-+3-/ K)3 K’’H,.+ :’!-2,)3 )K "’- +3’’.
*’-K!)##’3L ). F "’- (1*",(-3L :-L’H ). *).+’L" H,L"-.(’ (*1L"’3 /’"!)H
H13,.+ @ ! (,.H,(’L:-2’3-+’ H13-",). )K ’2’3J #3):,.+ ,.(*1H,.+
2-3,)1L %-2’K)3/L)
表 < 以单次刺探中各取食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聚得三大类茶树品种的各取食波的单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
%&’() <" *+),&-) ./,&01234 25 )+),9 7,2’13- 25 $ 8&+)52,64 5,26 ! 097)4 25 0)& 7(&304 ’&4). 23 ;(/40), &3&(9414 810: &+),&-) ./,&01234 25
+&,12/4 8&+)52,64 &4 13.1;)4 13 )+),9 7,2’13- 13;(/.13- ./,13- = :(/,.)

O3)1#
品种数
P1/:’3 )K
(1*",2-3L
4波
4 %-2’
5波
5 %-2’
0波
0 %-2’
6波
6 %-2’
7波
7 %-2’
8波
8 %-2’
! C ;& <=- ;& <;- ;& AB- <& ?=- D& B<- C& B=-
" ? ;& <@ > ;& ;?- ;& <@ > ;& ;A- ;& B? > ;& ;=: ;& F; > ;& BA-: B& C= > ;& <=: C& ?D > ;& B;-
# ? ;& C@ > ;& ;<- ;& <= > ;& ;=- ;&
;& ;=: ;& DD > ;& ;& <;( C& F; > ;& @C-
F=FBN C;期 N N N 苗进N 等:假眼小绿叶蝉(!"#$%&’% ()*)& O)"!’)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N
!""#:$ $ %%%& ’()*)+,(-& (.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刺吸电位研究表明,其在茶树上的取食共产生 / 种主要波型(图 0),根据各波型
出现次序及其特定频率、并参照其它叶蝉[01,0/,02]以及蚜虫和粉虱取食行为的研究结果,总结各波形对应的口
针刺探行为如下:
34波5 假眼小绿叶蝉停留在叶片表面,没有进行刺探或取食。
6波5 刺探波,口针开始刺探,持续时间短。
7波5 唾液分泌波,出现在 6 波之后或取食波之间。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
液波。
8波5 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主动取食波。
9波5 韧皮部内的被动取食波,持续时间长。
:波5 是一种在韧皮部取食发生困难时的取食波,不是每一次取食都会出现。
;波5 取食中的一种休息波,此时并未取食,口针也未拔出。
本研究以此作为模式波型,统计各波型在不同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判断品种间抗虫能力的
强弱,以及可能的抗虫机制。
!& "# < 个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评判
害虫在寄主植物上取食时,单位时间内刺探次数多则表明取食时有困难,寄主组织内存在着阻抑取食的
因素。同样地,唾液分泌时间长也表明取食受阻。许多室内 94=研究结合田间实验表明,昆虫在抗虫性不同
的寄主植物上取食时,刺探次数与真正取食时间呈负相关,而平均取食时间和单次刺吸取食时间的长短是寄
主植物抗虫性强弱的主要标志。平均取食时间和单次刺吸取食时间越长说明植物的抗虫性越弱,反之则
强[0<]。本实验中唾液分泌波(7波)、韧皮部取食波(9波)和表征韧皮部取食时发生困难的波(: 波)持续时
间与寄主植物韧皮部的抗虫性有关,9波的持续时间越长说明寄主的抗虫性越差,7 波和 : 波的持续时间越
长说明寄主的抗虫性越强。
韧皮部中的草酸等物质有阻碍取食的作用[>1],韧皮部中缺少必要的营养物质也会增多口针的刺探次数。
6?(*-,@等[>0]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叶肉细胞间和筛管细胞间存在着阻碍取食的因素、韧皮部汁液的 #A 值、粘
稠度等信息都会增多二点黑尾叶蝉 (!"#$%&"&&’( )’*"+,"-+)的刺探次数和减少取食波的持续时间,抗性寄主对
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也有类似的报道[>> B >C]。本组有关茶蚜在茶梢不同部位上取食行为差异的研究也表明,
茶蚜口针在茶梢芽下第 0 叶、芽头、嫩茎和芽下第 C 叶韧皮部中分泌(90)和吸食(9>)的总历时分别占总试验
时间的 D1& E F、>>& 2 F、<& E F和 G& C F,差异显著(# H 1& 1G)。在第 0 叶上,多数供试茶蚜的口针第 0 次刺
探就能够深入韧皮部、分泌消化液而产生 90 波,第 0 次在韧皮部中的分泌(90)就能引发从韧皮部的吸食
(9>)。但在芽头、嫩茎和第 C 叶上,只有少数供试茶蚜有这样的刺吸活动。证实茶蚜嗜好第 0 叶,该习性与
第 0 叶的营养组分和物理特性相关[00]。因此,叶蝉口针对茶梢理化特性的感知产生了上述 / 种主要刺探波
型,不同品种茶树的理化特性造成了各波型历时的不同。
以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明显地将 < 个品种分为了三大类。第 I 大
类的平均刺探次数最少,9波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 波和 34 波的平均持续时间最短,表明第 I 大类的抗取
食能力最差;第!大类的平均刺探次数最多,9波的平均持续时间最短,:波和 34波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说
明第!大类的抗取食能力最强。以单次刺探中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 < 个品种分为三
大类,三类间的 9波持续时间差异显著,第 I大类最长,第!大类最短,第"大类居中,也表明三类抗取食能力
由弱至强为:第#大类 H 第"类 H 第!类。
两种聚类分析均将 < 个品种分为相似的三类,在各类间,用 7,9和 :波平均持续时间和单次刺探的平均
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各个品种的抗性排序,则有 < 个品种抗叶蝉取食能力的强弱顺序:龙井长叶、黄旦、政和大
白茶、黔湄 E10、红芽佛手、中茶 01>、中茶 D1>、龙井 CD、安吉白茶。
!& !# 94=技术可作为研究茶树对叶蝉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刺探行为是刺吸式昆虫降落在植物表面之后选择寄主的重要活动,94= 技术可以反映刺吸式昆虫的取
12/ 卷5
!""#:$ $ %%%& ’()*)+,(-& (.
食行为以及对寄主植物的接受程度等习性。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抗虫品种上的刺探频率和唾液分泌
时间分别高于和长于在感虫品种上的,而吸食时间显著缩短。比如,陈巨莲等用刺探波型参数对小麦品种抗
蚜性进行聚类,就将 / 种小麦的抗麦长管蚜能力分为 0 类:(1)感虫类型(21 波历期短,而 23 波历期长);
(3)中间类型(45波历期长,23 波历期缩短或者是 (波历期长而 23 波历期比率低);(0)抗虫类型(针刺频
率最高,23 波历期比例低),分类结果与实际的抗性一致[3/]。
本研究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取食时产生了主要波型 6、2 和 7波,分别表示唾液分泌、韧皮部持续
取食和韧皮部存在阻碍因子下的韧皮部取食,与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密切相关。以它们作为主要指标进
行的由强至弱的抗性评判顺序,与田间查得这些茶树品种上叶蝉虫口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基本一致(待发
表),说明应用 89:25;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和快捷地检测不同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水平,为以后研
究叶蝉与茶树的互作以及茶树对该叶蝉的抗性机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
[1 ]< =).+ > >,?)@ A 7,?B C D,!" #$& 2E-*@-",). )F #’G" -.H H,G’-G’ I’G,G"-.(’ ). "’- ;’IJ#*-GJ K’G)@I(’G& L’- 6(,’.(’ K’G’-I(! 5I)(’’H,.+G
(1MM1 N 1MM/)& 6!-.+!-,:6!-.+!-, 6(,’.",F,( -.H L’(!.,(-* 5@O*,G!’IG,1MMP& 10 1M&
[3 ]< Q’.+ ?,C-.H 5 6,R@ D& 6"@H,’G ). "!’ K’G,G"-.(’ )F "’- #*-." ") *’-F!)##’I (%&’(#)*# E,",G ;)"!’)& S)@I.-* )F L’- 6(,’.(’,3TT1,31(3):MT
M0&
[0 ]< =@ U D,Q!-.+ A D,C-.+ S 7,!" #$& 9)J#-I,G). ). "!’ #)#@*-",). HV.-J,(G -.H *’-F!)##’I I’G,G"-.(’ ). H,FF’I’." "- (@*",E-IG& S)@I.-* )F L’-
6(,’.(’,3TT0,30 (1):/P WT&
[X ]< D(*’-. 8 ?,U,.G’V D ;& Y "’(!.,Z@’ F)I ’*’("I).,(-**V I’()IH,.+ -#!,H F’’H,.+ -.H G-*,E-",).& 4-"@I’,1MWX,3T3:10/[ 10/M&
[/ ]< A@’ D,?@) 9,R@ = 7& ;*@,.+ "’(!.,Z@’G )F +)*H %,I’ ’*’("I)H’ ") +!&,),# "#-#*, ,. ’*’("I,(-* #’.’"I-",). +I-#!& 9!,.’G’ >@**’",. )F
2.")J)*)+V,3TT/,X3(0):03W 03[&
[W ]< 9I-.’ 5 6& L!’ F’’H,.+ O’!-E,)I )F "!’ O*@’:+I’’. G!-I#G!))"’I,.(/01,# *,/*!$$#"# (>-\’I)(=)J)#"’I-:9,(-H’**,H-’)& 5!& 8& H,GG’I"-",).,
].,E’IG,"V )F 9-*,F)I.,-,8-E,G,1MPT&
[P ]< U-%-O’ 6,D(?’-. 8 ?,L-"G@\, 6,!" #$& Y. ,J#I)E’H ’*’("I).,( J’-G@I’J’." GVG"’J F)I G"@HV,.+ ,.+’G",). -.H G-*,E-",). -(",E,",’G )F *’-F!)##’I&
Y..-*G )F "!’ 2.")J)*)+,(-* 6)(,’"V )F YJ’I,(-,1M[1,PX:333 33/&
[[ ]< U-%-O’ 6,D(?’-. 8 ?& 2*’("I).,(-**V I’()IH’I %-E’F)IJG -GG)(,-"’H %,"! ,.+’G",). -.H G-*,E-",). -(",E,",’G )F "!’ -G"’I *’-F!)##’I,2#*/()"!$!)
3#)*,3/(1) 6"^* (=)J)#"’I-:9,(-H’**,H-’)& Y##*,’H 2.")J)*)+V -.H Q))*)+V,1MP[,10:1X0 1X[&
[M ]< U-%-O’ 6,D(?’-. 8 ?& 2*’("I).,( J’-G@I’J’." )F #I)O,.+ -(",E,",’G )F +I’’. *’-F!)##’I )F I,(’& 2.")J)*)+,- 2_#’I,J’."-*,G ’" Y##*,(-"-,1M[T,
3P:PP [3&
[1T]< ?’"" S D,;I-.‘’I D,L@I#,. 5,!" #$4 S’-.:D,(!’* ?’""4,D-I",.’ ;I-.,’I !" #$& 2*’("I,(-* #’.’"I-",). +I-#!G FI)J 9,(-H@*,.- JO,*- ). J-,a’,"!’
F,.’ G"I@("@I’ )F ,"G G"V*’" #-"!%-VG -.H ().G’Z@’.(’G F)I E,I@G "I-.GJ,GG,). ’FF,(,’.(V& 2.")J)*)+,- 2_#’I,J’."-*,G ’" Y##*,(-"-,3TT1,1T1:M0
1TM&
[11]< =-. > A,9!’. Q D& L!’ H,FF’I’.(’G O’"%’’. #I)O,.+ O’!-E,)@I )F "’- -#!,HG ). H,FF’I’." #-I"G )F "’- "I’’& Y("- 5!V")#!V*-(,(- 6,.,(-,3TT1,3[
(1):P 11&
[13]< =-. R ?,A-. 7 6& 6"V*’" #’.’"I-",). O’!-E,)@I )F G)VO’-. -#!,H,5’6,) 7$8*,1!),). !)G" -.H .).:!)G" #*-."G& Y("- 2.")J)*)+,(- 6,.,(’,1MM/,
0[(0):3P[ 3[X&
[10]< ?,@ R 8,Q!-.+ R A,Q!-, > 5& L!’ 25; I’()IH,.+ )F F’’H,.+ O’!-E,)I )F 5’6,) 9())8’,, -F"’I ,."’I:"I-.GF)IJ,.+ O’"%’’. ()""). -.H (@(@IO,"G&
9)""). 6(,’.(’,3TT3,1X(1):00 0/&
[1X]< ?’, =,Lb-**,.+,, C 7,E-. ?’."’I’. S 9& 5I)O,.+ -.H F’’H,.+ (!-I-("’I,G",(G )F "!’ +I’’.!)@G’ %!,"’F*V ,. -GG)(,-",). %,"! !)G":#*-." -((’#"-.(’
-.H %!,"’F*V G"I-,.G& 2.")J)*)+,- 2_#’I,J’."-*,G ’" Y##*,(-"-,1MM[,[[:P0 [T&
[1/]< S)!.G). 8 8,C-*\’I ; 5& c."I-(’**@*-I #@.("@I’G OV "!’ -H@*" %!,"’F*V +!&,),# #/9!1",3($,, ). 89 -.H Y9 ’*’("I).,( F’’H,.+ J).,")IG& 2.")J)*)+,-
2_#’I,J’."-*,G ’" Y##*,(-"-,1MMM,M3:3/P 3PT&
[1W]< S,-.+ A R,H’ >*-G 9,>-II,)G ?,!" #$& 9)II’*-",). O’"%’’. %!,"’F*V (=)J)#"’I-:Y*’VI)H,H-’)F’’H,.+ O’!-E,)@I -.H "I-.GJ,GG,). )F L)J-")
V’**)% *’-F (@I* E,I@G& 2.")J)*)+,(-* 6)(,’"V )F YJ’I,(-,3TTT,M0:/P0 /PM&
[1P]< 9!-.+ d 9& 7’’H,.+ -(",E,",’G )F "!’ G@+-I(-.’ *’-F!)##’I:cH’.",F,(-",). )F ’*’("I).,(-**V I’()IH’H %-E’F)IJG& 2.")J)*)+,(-* 6)(,’"V )F YJ’I,(-,
1MP[,P1:01 0W&
[1[]< =@."’I C >,>-(\@G 2 Y& D’G)#!V**:F’’H,.+ OV "!’ #)"-") *’-F!)##’I,%&’(#)*# 3#-#! (=)J)#"’I-:9,(-H’**,H-’):K’G@*"G FI)J ’*’("I).,(
1[M0< 1T期 < < < 苗进< 等:假眼小绿叶蝉(%&’(#)*# :,",) ;)"!’)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
!""#:$ $ %%%& ’()*)+,(-& (.
/).,")0,.+ -.1 "!,.2*-3’0 4!0)/-")+0-#!3& 5.6,0)./’."-* 5.")/)*)+3,7898,79::;< :=>&
[78]? @)+-%- A,B-"!-C D E& D’(!-.,F/ )G H0)%. #*-."!)##’0 0’F,F"-.(’ ,. DI1+) J-0,’"3 )G 0,(’(K’/,#"’0-:E’*#!-(,1-’)& L##*,’1 5.")/)*)+3 -.1
M))*)+3,78=N,<:7:< 7<9&
[>N]? @)+-%- A& O!’ 0,(’ H0)%. #*-."!)##’0:G’’1,.+ #!3F,)*)+3 -.1 !)F" #*-." ,."’0-(",).& L..I-* P’6,’% )G 5.")/)*)+3,789>,>=::8 =Q&
[>7]? LI(*-,0 R S,T-*1)F 5,K’,.0,(!F 5 L& T,)(!’/,(-* ’6,1’.(’ G)0 "!’ G’’1,.+ F,"’F )G "!’ *’-G!)##’0 !"#$%&"&&’( )’*"+,"-+ %,"!,. FIF(’#",H*’ -.1
0’F,F"-.(’ #*-."F& U.F’(" @(,’.(’ -.1 U"F L##*,(-",).,789>,>=:== 9>&
[>>]? V,’*F). D W,E). K& B0)H,.+ H’!-6,)0 )G H,)"3#’F )G "!’ F#)""’1 -*G-*G- -#!,1 ). 0’F,F"-." -.1 FIF(’#",H*’ -*G-*G- (*).’F& 5.")/)*)+,-
5X#’0,/’."-*,F ’" L##*,(-"-,78=:,7=::== :9=&
[>Q]? A’..’13 Y Y,D(*’-. E S,A,.F’3 D Y& B0)H,.+ H’!-6,)0 )G .#$’+ /%++0#’ ). 0’F,F"-." -.1 FIF(’#",H*’ /IFC /’*).& R)I0.-* )G 5().)/,(
5.")/)*)+3,78=9,=7:7Q 7;&
[>:]? OZ-**,.+,, W [& P’+I*-",). )G #!*)’/ F-# G’’1,.+ H3 -#!,1F& U.:4!-#/-. \ 1’ T)’0 Y ’1F& 0’+I*-")03 /’(!-.,F/ ,. ,.F’("2G’’1,.+& V’% ])0C:
4!-#/-. \ K-*1 BIH*,(& 4)&,788=& 787 >N8&
[><]? 4!’. R S,@I. R P,E,.+ K R,"&1 231 O!’ 0’F,F"-.(’ #-""’0.F -.1 /’(!-.,F/ )G H,)(!’/,(-* 0’F,F"-.(’ ,. 6-0,)IF %!’-"F (I*",6-0F (*,.’F)& L("-
5.")/)*)+,- @,.,(-,788=,:N (@I##*&):78N 78<&
参考文献:
[7 ]? 洪北边,楼云芬,吕文明,等& 茶资源抗病虫鉴定研究& 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著&茶叶科学研究论文集 (7887 ^ 788<)&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88=& 7Q ^ 78&
[> ]? 曾莉,王平盛,许玫& 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 茶叶科学,>NN7,>7(>):8N ^ 8Q&
[Q ]? 扈克明,张艳梅,王佳芳,等& 不同茶树品种间小绿叶蝉类群数量动态与抗虫性比较& 茶叶科学,>NNQ,>Q(7):<= ^ ;N&
[< ]? 岳梅,罗晨,徐洪富,等& 刺吸电波图实验中金丝与烟粉虱的粘连技术& 昆虫知识,>NN<,:> (Q):Q>; ^ Q>9&
[77]? 韩宝瑜,陈宗懋& 茶蚜在茶树不同部位上刺探行为的差异& 植物保护学报,>NN7,>9 (7):= ^ 77&
[7>]? 韩新丽,严福顺& 大豆蚜在寄主与非寄主上的口针刺吸行为& 昆虫学报,788<,Q9 (Q):>=9 ^ >9:&
[7Q]? 刘向东,张孝羲,翟保平& 棉花和瓜类上棉蚜相互转换后取食行为的 5BY研究& 棉花学报,>NN>,7: (7):QQ ^ Q<&
[><]? 陈巨莲,丁红建,孙京瑞& 主要抗蚜小麦品种(系)的抗性类型及其生化抗性机制&昆虫学报,788=,:N (增刊):78N ^ 78<&
>98Q ? 生? 态? 学? 报? ? ? >= 卷?
表 !" # $测试期内假眼小绿叶蝉在 % 个品种茶树上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
&’()* !" +*,-./*/ ’0*.’1* 2.-(341 456(*. ’4/ ’0*.’1* /5.’73-48 -9 0’.3-58 :’0*9-.68 (; 7*’ 1.**4 )*’9$-22*.8 -4 % 7*’ ,5)730’.8 /5.341 # $
品种
$%&’"()*
刺探次数(+,-)
.*,/"#0 #%!/1*
2波
2 3)(1
4波
4 3)(1
$波
$ 3)(1
5波
5 3)(1
6波
6 3)(1
7波
7 3)(1
+.波
+. 3)(1
安吉白茶
2#8"/)"9:)
;<- => ? @- AB /! C- ;= ? ;- D@ )/ C- C@ ? ;- B=/ >- ;A ? B- =D ) B>- => ? >- >; ) 黔湄 F")#!1" BC- ED ? <- BD )/ B- C< ? D- EA / A- DA ? C- >B )/ =- BC ? D- >C ) ;B- AC ? =- EE )/ ;>- ? >- D@ )/ B;<- >A ? ;C- >@ )/
政合大白茶
H:1#0:1G)/)"9:)
@@- =E ? >- C< )/ E- @B ? D- >C )/ ;B- B@ ? <- DB )/ =- ;; ? ;- B< ) ;=- @= ? ;@- DB )/ BE- =< ? E- >; /9G ;<- >A ? E- >A / B;E- @B ? ;=- @> )/
红芽佛手
I,#0J)K,L:%,
;@- <@ ? B- CD / B- DB ? D- @< / ;- C@ ? D- =C / C- => ? ;- D@ ) B- EB ? B- @@ / @E- =B ? =- CE /9 B;- E@ ? <- ;; )/ B@B- DD ? A- DD )
黄旦
I)#0G)#
;A- >D ? C- D> / B- @E ? D- ED / B- DA ? D- CB / E- @@ ? ;- =< ) B- E> ? ;- A@ / ;C- >B ? @- ;A 9G CB- ;B ? ;;- ED ) B@D- =D ? ;@- >> )
龙井 C@
M,#08"#0 C@
;=- <= ? @- D= / E- ;< ? ;- BC )/ C- <= ? ;- CA )/ >- ;E ? ;- =A ) BE- <> ? C- @@ ) CD- EC ? ;;- B@ ) ;D- =D ? >- C< / BDE- ;D ? ;=- ;D )/
龙井长叶
M,#08"#09:)#0J1
CD- ;= ? ;D- ;= ) =- DB ? B- <@ ) ;C- E< ? ;- <> ) C- E> ? ;- BC ) ;- >C ? D- A> / ;@- D; ? B- EC G @D- DD ? E- =< )/ BB>- A> ? A- BD )
中茶 ;DB
H:,#09:) ;DB
BD- DD ? =- D= / B- @B ? D- @; / >- ;E ? @- ;D )/ B- A@ ? ;- D; ) ;- ? <- <; /9G ;B- D@ ? ;- A> / BCE- @C ? E- >A )
中茶 @DB
H:,#09:) @DB
BB- <= ? E- AC )/ E- C< ? ;- A@ )/ E- @B ? ;- =E )/ E- BA ? D- >B ) >- <; ? ;- AC )/ BC- AC ? B- A= /9G ;@- <@ ? @- ;D / B@<- =E ? E- BC )
N N !同一列数据(平均数 ?标准误)后字母相同代表品种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O D- DE);采用了 P%#9)#’L 多重比较;N ! Q:1 L)!1 &1’’1*L "# ’:1 L)!1 *,3 L’)#G K,* ’:1 &1(1& ,K ! R D- DE;P%#9)#’L
!%&’"S&1 *)#01 ’1L’ "L %L1G;下同 ’:1 L)!1 /1&,3
表 <" 以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聚得三类茶树品种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型平均持续时间(!"#)
&’()* <" =0*.’1* 2.-(341 456(*. ’4/ ’0*.’1* /5.’73-48 -9 > :’0*9-.68 9.-6 ? 7;2*8 -9 7*’ 2)’478 (’8*/ -4 ,)587*. ’4’);838 :37$ ’0*.’1* 2.-(341 456(*. ’4/ ’0*.’1* /5.’73-48 -9 0’.3-58 :’0*9-.68 ’8
34/3,*8 /5.341 # $(!"#)

T*,%S
品种数
+%!/1* ,K 9%&’"()*L
刺探次数(+,- )
.*,/"#0 #%!/1*
2波
2 3)(1
4波
4 3)(1
$波
$ 3)(1
5波
5 3)(1
6波
6 3)(1
7波
7 3)(1
+.波
+. 3)(1
! B ;=- BBE ? D- CE) C- <= ? D- ED) C- EE ? D- ;B) >- ;= ? D- DB) B=- B@ ? ;- EE) ED- CB ? A- >>) ;B- <; ? ;- A;/ ;A@- D@ ? ;@- C;/
" E BB- A;D ? @- B=) @- EB ? D- ==) =- BC ? ;- >B) E- C= ? D- >D) >- # B BA- AAD ? ;D- ;A) C-
- @@ ? <- BC) C- A< ? D- @>) B- B; ? D- @=/ ;@- AB ? D- A;/ @<- D< ? <- D<) BBA-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