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YSTEM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



全 文 : ~ ;
第19卷第3期
1999~5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1NICA
Vo1.19,No.3
M ay,1999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
. 量 墨羞墓 张旭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系统生意开放研究室 北京 100085)
x
摘要 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及研究进展 ,综台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主要“定义 ,同时分别研究
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调 持续发展 , 璺兰
SYSTEM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ZHAO Jing—Zhu LIANG Xiu—Ying ZHANG Xu—Dong
(Department of Sy 硎 j Ecdogy,Research Center r Eco—E⋯ mf 血z Sciences
Chin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lng,100085,Chi~ )
Abstract The em ergence backgrounds and advanc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re—
viewed,the various representative‘definitions’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integrative—
ly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nom ic growth,eco—
nom 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 protectio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finition,advances,relationship.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环境与发展领域人们最熟悉和最常采用的词汇之一 ,可持续发展也 日益成为资
源环境管理和发展的 目标 但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 展理论研 究的不断深 入,却遇到了很多新的阿题 ,尤其
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所产生的问题。具 有不 同知识和工怍背景 的人往往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着
不同的理解,有些人甚至还总结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数十种定义。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
念的理解有一种模糊或滥用之感,甚至有些人说可持续发展根本没有定义。因此 有必要对 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本身做一比较系统的分析,以使得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清晰的理解,以促进可持续发
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
I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进展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主要源于本世纪70年代初关于 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增长的极限 》(The Lin卜
its to Growth)It]是罗马俱乐部于]968年成立以后提出的第一个研究报告,这一报告于1972年公开发表后
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并引起国际杜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这些讨论是围绕着这份报告中提出的观点
展开的 ,即经侪的不断增 长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退 化和社会解体 。到7O年代后期 ,经过进
一 步广 的讨论,人们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即经济发展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但必须对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盘(39770149)资助项 目.
收穑 日期 t1998—11—12,修改稿收到 日期 :1999一O1—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 态 学 报 1 9卷
展加以谓整 ,即必须考虑发展对 自然资源 的最终依赖性
马世骏先生根据他多年从事生态学研究的实践和他对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 [f、粮食、资源 、能源 、环境
等重大生态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于7o年代提出了将 自然 系统、经 济系统和社 会系统复合到 一起 的构
思。他认为,从任何单一学科和单方 面的角度都 不可能透彻地分析 上述 问题,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有数地 解
决这些问题 。在70年代,他多次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 ,如社会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生态
系统一资源物质系统 、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 系统等概念 ,并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 。社会系统 、经济 系统和 自然系统是3个性质各异的系统 ,有 着各 自的结构、功能 、存在条件和发展
规律 ,但他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叉受其 它系统结构 与功能的制约。因此,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即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境加 分析和研究 分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分析复合生态系
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复合生态系统 中的物 质、能量 、价值 、信 息的传递和交换等各种作用关 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研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国际 自然保护联盟 (IUCN)牵头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以及世界野生基金会 (wwF)等国际组
织一起 ,于1 980年发表了《世界保护策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这份重要报告 ]。该报告 的主要 目
的有3个:(1)解释生命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 及处理这些问
题的要求;(3)提 出达 到这些 目标的有效方式 该报告分析了保护和发 展之 间的关系,并指出,如 果发 展的
目的是 为人类提供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话 ,那幺保护的 目的就是要保证地球具有使发展得 以持续和支撑所
有生命的能力 ,保护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二者应当结合起来加 以综合 分析 虽然《世界保护策略 》以可持
续发展为 目标 ,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 ,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 们没有明
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尽管如此.人们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姥端源于此报告,且此报告初步给
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轮廓或 内涵 。
1983年1 2月 ,联合 国秘书长任命 Gro Harlem Brundtland为主席 ,成立了包括马世骏先生在 内的由22
人组成的世 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该委员会的任 务是要制定一个 垒球革新议程”(global agenda
for change),其中包括t提出到2000年及以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对策 ;寻找某些环境方面的途径 ,
通过 这些途径可 形成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 阶段的国家问的广 合作,并取得有关人
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关 系的共 同和互相支持的 目标 ;寻找一些途径和措施 ,通过这些途径和措施国际
社会能够更有效地处理环境事物 ;确定能 为大 、 致认 同的长期环境 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和 加强环境的有
关措施。经过近4年的时间,该委员会于1 987年完胪 r《我们共同的未来MOur Common Future)这份重要的
报告, 。该报告第一次 明确给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 望:可持续发展是 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叉不 对后代人
满 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f the
presentwithout compromisingthe abilityoffuture generationstomeettheir needs)。该报告 同时指出 ,世界
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必 须根据可持续性原则加 以确定 ,解释可 以不一样 ,但 必须有一些共 同的特
点 ,必须从可特续发 展的概念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国际 自然保护联盟 、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基金会于1991年叉发表了一份重要报告——《保护
地球一一 可持续生存战略 ~(Caring for the Eartb——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口]。该报告 实质上
是《世界保护策略》内容的延伸和进一步的强化 该报告 的目的主要是试图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改进人类
的状态 :一方面是保证人类社会广 深入地信守可持续生存这种新的伦理观 ,井将这种伦理观的原则付诸
实施 ;另一方面是使。保护 与“发展 ”相结合 , 保护”要求人类的行为不能超越地球本身所容许 的范围,“发
展”要使人类都能够享受到长期的、健康的和充实的生活 该报告同时提出了可持续生存应满足的9条原
则 :各种生命群体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即必须尊重其他人和其它的生命形式 );不断改善 人类 的生活质
量;保持地球的活力和多样性 ,即保持 生命支持系统 、保持生物 多样性 和保证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尽可
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人类的活动应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内进行 +必须改变人类的传统意识和行
为方式 ,使其不断适应可持续生存的伦理现 ;使每个社 区都能够爱护他们的环境 ;在国家的水平上应具有
综合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信息和知识基础、法律和机构框架、社 会经济政策等{建立全球合作的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赵景桂等:可持续 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 395
伴关系。
1992年 6月3日至l4H.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83个国家的
代表团、102位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联台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这次会议是继1972年在斯簿哥尔
摩召开的联合国几类环境大会后的 叉一次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盛会.也是联台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 、级
别最 高、人数最多、影响深远的一次 国际 会议=会议通过 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
领性文件 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狄会议围
绕着 可持续 发展有关问题开展 了广泛的讨论 ,所通过的文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达成了这样的共
识 ,即为了实现可 持续发展 ,各国应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垒球伙伴关系而采取一致 的行动 ,任何国家都
不可能仅靠 自己的力量取得或功。这 衣会议也极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科技工作者 、决策
者、管理^员、政府组织、非政府组 织、区域、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等在此次会议后都对可持续发展做了广泛
的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同时也采取 了一些相应的行动 一些国家先后翩定 了自己本国的21世纪议程 ,联
合国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审议各 国执行《21世纪议程 》的进展情况 ,并对联台国系统有关
环境与发展的项 目和计划在最高层 次进行协调
2 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种 定义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很多 ,所以福难将它们一一列出 ,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起见 ,这里仅列出一些
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 定义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其《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份报告 中明确地 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同时也从 一些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加以进一步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在报告中未能完全保持一致,所
以使 得后来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来理解和使 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
Alen认为1 ,可持续发展是要取得人类需求的持续满意(1asting satisfaction)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持续
改善 。
Caldwell认 为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受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发展过程 ,其中政治因
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他指出,家庭结构 、对工作的态度 、社会伦理道德 、行政组织机构、科学教育的 内容和质
量及应用情况等是 町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他还从理论与实践 的角度指出 .虽然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可 理论 加以描述.但实际闽题的复杂性将使问题的解决比理论描述更田难,也将使实际状况与理论
描述 研不同。
Pearson认 为 ,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非常广泛,报难给出明确的定义,并从代际公平性的
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棱心是 目前的决策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的能力
Regier认为0口.可持续发展是宏观与微观相互作 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他指 出,尽管人 们的活动是在
小的局部范围内进行的,但应该考虑 到受其影响的整体和全球 (think g1obally and act locally)。只有这 样,
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否则,可持续发展其能是一句空洞的 口号。
Clark将地球比作一座“花园”(garden)口 ,并据此提出两个问题 人类希望得到何种“花园 ?人类能够
得到何种“花园 ?他认为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可持续发展,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所希望得到的“花匿 ;
而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闻题 ,它取决于人类知识、技能和认识水平等。
瑞辨前首相 Brundtland 1986年lO月8日在她 的一次演讲中指出 .如果我们关心 自然 ,自然也会关 心我
们。如果裁们要拯救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就必须拯救 系统本身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
Brown等认为 。,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加以定义,但其中都应体现以下几项因索:持
续地保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长期维持生物 资源存量和农业系统 的生产力 稳定的人 口、经济的有限增长
(1imited growth economy)、地区范围的 自立(selfreliance)、维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质量等 。
世界资源研究所(Th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l从资源管理的 角度指 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有教地
管理各种资源和 资产以求不断增加财富和 福利的发展策略。世界银行在《世界银行关于环境管理 的要求
(Th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ot World Bank)报告 中也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赖于 环境管理的有
效性 ,并将环境准则体现在其资助 的项 目中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 态 学 报 19卷
Godland和 Ledec认 为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社 会和经济结构转变 (ep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 以优
化当代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同时叉不危及未来类似福利实现的潜力 。他 们还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
可再生 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求不使这些资源退化或消失 ,否则未来世界的人类将无法利用它们 ;非再生矿产
资源的利用要保证 未来世代的人类能够容易地得到它们 ;非再生能源的利用应保持较慢的速度 ,以保证在
耗尽它们之前人类社会能够有序地过渡到利用可再生能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 主任 Tolba认为m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 :帮助非常贫 困之人·这是由于他们
除了毁坏他们的环境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在 自然资源约束之内自我(selireliant)发展的思想4采用与传统经
济准则不同的成本一有效 (cost—ellect[ve)发展的思想 ,即发展不应使环境质量下降 ,同时从长远的观点分析
也不削弱生产力;健康控制、合适技术、食品自足、清洁水和居住等重要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创造精神,即人
类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Pearce等认 为 ],如果将发展视 为一个理想社会 目标的 向量 ,这一向量 的元素包括:人均实际收入的
增加、健康和影响状况的改善、教育成就 、资源获得 、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基本 自由的增加,那么可持续发展
意昧着发展向量随时间单调 增长。这种“定义”遇到 的问题是.如果发展 向量的某些元素上升(或改善),同
时另一些元素下降(或恶化 ),那么怎样去分析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a
Pea e等认为 例.可持 续发展意昧着人均效 用或福利随着时间的推 移不断增加,Pezzy认 为 ,可持
续发展意味着社会福利或效用不减 (non—declining utility)。这种 定义”遇到的问题是 ,如何度量整个社会
(如某一国家)的社会福利。
《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对噩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保证人类生活在支撑其生存的生态系
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并不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improving the quality ot human life while living with—
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t supporting ecosystem)。
Opschoor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削弱资源再生系统和废弃物
吸收系统的功能,同时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应由可再生或可以再造的等量物的增加而得到补偿
除了以上这些“定义”外 ,还有一些从可持续性及可持续经济增长等角度来给 出或分析可持续发展 定
义 的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会议之后 ,人们从整体上基本接受 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冶出的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讨论 日趋减少。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如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体系 ,特别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或评价 问题啡 ,以适应可持续发 展实践的迫切需要 。同时 ·由
于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91世纪议程 》这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件,人们开始努力探索如何在
不同的时空尺度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目标 。
3 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辨析
如前所述 ,一些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内容不尽相同的 定义”。而实际上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比
较明确的 ,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中所给 出的可持 续发展定义 ,它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给
出的官方定义 ,这一观点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基本上为各界所接受。显然,《我们共 同的未
来 》报告所给出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缺少直接的和实际的可操作性 。所 以,很多
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往往根据 自己的理解和工作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做了进一步
的解释或展开,这些解释常常被认为是 定义”。从上面列出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人们会发现,生态
学家往往从生态系统结构一功能的观点去解释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 ,环境学家往往从资源环境可能利用程度
或范围的角度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学家往往从经济发展或社会福利的角度去描述可持续发展 ,社
会学家往往从需求和发展过程本身谈可持续发展 虽然这些解释和 阐述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具有
重要的作用 ,但它们不应被视为可持续发展 的定义 。
4 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发展
目前,在我国环境与发展领 域的文章或报告中,有些是 采用“持续发展”一词 ,有些是 采用“可持续发
展一一词 ,还有的是二 者混合用之。这样常常使人有一种不够明确之感 可持续发展 与“持续发展”二者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赵景柱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 397
来自同一英文词组“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由于 拉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 的中文本采用的是“持续发
展”一词 ,I~]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会通过的各种文件的中文本 采用的是“可持续发展”一词 ,所
在1992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我国采用的都是 持续发展”一词。环发大会 后,我们国家在制订《中
国21世纪议 程一中国2l世纪^ 口、环境与发展 白皮书》的过程中,根据外交部 的建议 ,正式采用 了“可持续
发展”一词 。在此 以后 ,“可持续发展 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s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相同及二者之 间的关 系如何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有的认为这两个概
念是相 同的,有的认为这两个概念在通常的情况下是相同的,有的则在似乎应当用 发展”一词的地方却使
用了“增长 ”一词 ,有的则认为二者是不相同的 。发展经济学认为,应该有区别地使 用这两个概念,现在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观点 。
发展经济学认 为.经济增长是 指一个国家或者一十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包括产 品和服务在内的产出的
增长。目前较多的是采用 人均 的方式定 义经济增长 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中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
(通常为1年)^ 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GNP(或 国内生产总值 GDP)水平 的增长。经济 发展是指伴 随着经济
结构、社会结构等改善的经济增长,即除了产出量方面的增长外,还意味着一些结构方面的进步 ,其中包括
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公众参与、自重自爱以及知识和
技能等方 面的进步 。
显然 ,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 于数量的概念 ,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融数量和质量于一体的概念 ·即经济
发展是经济增长 、结构改善 、素质提高 、效益上升等方 面的综合统一体 所以经济增长未必导致经济发 展·
但一般认 为,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 ,很难 没想没有增长的发展 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目前
采用的经济增长指标 GNP(或 GDP)的不足,特别是来 自环境科学领域的挑战 ,所 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 思
考和研究并重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社会、资源环境、机
制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即公平性的伦理观 。这种公平性的伦理观有三
层意思:第一层是处于不同区域或不同状况的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第二层是代际公平性,即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从需求方面考虑当代^的利益,同时还要考虑未来世代人的利益;第三层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公平
性,即人类应以同等的地位击看待自然和关心自然。
显然。可持续发展分析 问题的时间尺度和 空间尺度都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分析问题的时空
尺度,且可持续发展的内瓶和外延要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更丰富、更广阔。因此,应当从更高的层次上和
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上面的分析表 明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有其特定内涵的 ,它是针对整个 区域 系统而言 的+而不是指
区域系统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部门。所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或某一个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等说法应当尽可能避免
另外,除了上面所分析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外 ,还应 当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与
环境保护的关系啡]。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虽然源于环境保护领域 ,但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环境保
护是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 内容 ,但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全部
关 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讨论 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甚至可以说 。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一经提出就开始 了关
于其定义的讨论 +也很可 能会再持续一段时间。无论怎样 ,都应当 科学的态度 ,严格和准确地使用可持续
发展这一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证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Mead0⋯ DH .The Zamits to Growth.Universe books New York.1972
2 马世骏.现代生志学的发 展趋势及我们的任务.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大会报告(1 979).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8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98 生 态 学 报 l9卷
船 卜一832
3 马世骏.环境系统理论的发展与意义.马世驻文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杜 1995
4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台生志系境.生态学报.1984—4(1):1~9
8 1UCN (fnternationa[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 ral Re$our~~ ).W orld Conservati~ Strategy:
Living Resource Conse~ tion for Sustai~ ble Development.G rand:Switzerland.1980
6 WCED (W 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 e【∞ ment) Our Common Furz 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 IUCN.UNEP.WWF.Caring for tile Earth^ StrateKv for Sustainable L4ving G rand:Switzerland.1991
8 Allen R.How to Save【he World Barnes aTtd Noble月 .Totowa New Jersey.1980
9 Caldwe【【LK.Politicat aspects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z,ironmental Conservati~ 1984·11(4t:299
~ 308
10 Pearson C go business-M ultinationals,the E⋯ ⋯ and Development.W ashington DC:W orld Resources In
stitiite.1985
11 Regiet HA .Baskerville GL Suslaittabie r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systems desraded by exploitive development
Sustai~ ble — f oftheBiosphere.Cambrid~: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6
12 ClarkWC.MunnRE(O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theBiosph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3 ~rown BJ.Hanson ME.Liverman DM .et a1.Global sustai~bility:towards definition.Environmental M anagem~t,
1987.11(6):713~ 719
14 Goodhod R,L~dec G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logical J~odehng·1987·
38(1):19~ 46
15 Tclba MK.Sustainable ⋯ f— — C and Opportunities.London:butterworths.1987
16 PeatceDW 1~rbier E.MarkendyaA.S~tainablede~lopmenl and cost behest lys London~LEEC Paper 88 03.
1988 、
17 PeatceDW ,MarkandyaA,BatbietE.Blueprintfor口Green Ew~omy.London:Earthsean Publications LJmi~od 1989
18 Pe£zy J.5“咖 6 Development C~copts-An Echo ic An~ is.World Bank Environment Paper No 2.1992
19 Opschoo,JB(Od ). E ,E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hers Noordhoff Publishers.1992
20 Weter[ng s R,Opschoor Jig Towards Environmental P£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Notion of Envi~ ntal
. Report to the Advisory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Natu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Neetherland s.1994
21 UIsiati S.B∞ ⋯ MT MonJtering pe terns of sustainabLiity in natural and ⋯ ll~de ecosystems.Ecological M odel-
ing,1998,108(1):2:3~ 36
22 赵景柱.复台生志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学报.1995,1S(3):327~329
28 United Nations Co mmission o兀Sustainable Devetopment Indicat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ram~ b and
M ethodologies New Youk:Unkod Nations Publication 1996
24 Costanza R.d’Arge R,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tture,1997
C387):253~ 286
25 赵帚柱.论持续发展.科技导报,1 992.7(4);l3~16
26 赵景柱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对策分析.科技导报,1998,13(12):51~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