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ptimization of SRAP-PCR System and M1 Mutant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M1 in Jatropha curcas L.

小桐子SRAP-PCR体系优化与M1代变异植株的分子鉴定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028551 (2009) 022209205
小桐子 SRAP2PCR 体系优化与 M1 代变异
植株的分子鉴定
陈敦萍1 ,2  李 凌1  沈世华3  杨 清2
(11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 2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 西双版纳 666303 ; 3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5)
摘  要 :利用 SRAP 分子标记手段对筛选出的 18 株经化学试剂、60 Coγ辐照和低能离子注入等诱变处理
后的小桐子变异植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22 对 SRAP 引物一共扩增到 266 条带 ,其中 54
条为多态性条带 ,多态性比例为 2013 % ;选出的 18 株形态变异的小桐子植株 ,大部分不仅在外部形态上
发生了变异 ,而且在 DNA 上也发生了基因突变。这为今后利用诱变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桐
子新品种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小桐子 ;诱变 ;变异 ;SRAP
OPTIMIZATION OF SRAP2PCR SYSTEM AND M1 MUTANT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M1 IN J atropha curcas L.
CHEN Dun2ping1 , 2  LI Ling1  SHEN Shi2hua3  YANG Qing2
(11Southwest University , th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ChongQing  400716 ;
21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 Gardens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YunNan , Xishuangbanna  666303 ;
31 Institute of Botany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5)
Abstract :18 variant plants from mutagenesis of chemical reagents , 60 Coγ2irradiation and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were
used for SRAP markers to identify the genetic variations. 22 pairs of SRAP primers amplified to a total of 266 belts , 54 for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zone , polymorphism ratio was 2013 %.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18 variant plants were not onl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 but most of them were changed at the DNA level . It provides an evidence that the mutation breeding
could be used for new variety selection of Jatropha curcas L. with high2yield , high2quality and strong resistance.
Key words : Jatropha curcas L ; mutation ; variation ; SRAP
收稿日期 :2008209217  接受日期 :2008212224
基金项目 :中科院方向性项目 ( KSCX22YW2G2027 ; KSCX22YW2G203521) ,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7BAD32B01)
作者简介 :陈敦萍 (1983 - ) ,女 ,重庆市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E2mail :dundunsong @yahoo. com. cn
通讯作者 :杨 清 (1969 - ) ,男 ,重庆市忠县人 ,博士研究生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林木育种与森林培育研究。E2mail :yq @xtbg. org. cn
沈世华 (1962 - )男 ,重庆市綦江人 ,博士 ,研究员 ,博导 ,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与转基因育种。E2mail :shshen @ibcas. ac. cn  小桐子 ( Jatropha curcas L. ) 又名麻疯树、膏桐 (云南) 、黄肿树 (广东) 、假花生 (广西) 、桐油树 (台湾) 、南洋油桐 (日本) 等 ,为大戟科 ( Euphorbiaceae) 麻疯树属( Jatropha L. )半肉质的小乔木或大灌木[1 ] ,其种仁含油率可达 6115 % , 是西南干热河谷常见树种 ,也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生物柴油树种[2 ] 。但经济产量低、种子出油率低、抗寒性弱等因素 ,严重地制约了小桐子产业化发展。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 ,再通过选择育成新的品种 ,在创造或改变单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丰富育种材料[3 ] 。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 ,诱变育种后代的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DNA 分子标记是基因组分子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 ,它具有无表型效应、不受环境限制等优点[4 ] 。相 关 序 列 扩 增 多 态 性 ( Sequence2 Related
902 核 农 学 报 2009 ,23 (2) :209~213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mplified Polymorphism , SRAP)是一种新型的基于 PCR
技术的 DNA 分子标记 ,它独特的引物设计使其可检测
基因的可阅读框 (0RF) 区域 ,是一种无需任何序列信
息即可直接 PCR 扩增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目前此
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植物遗传图谱构建、作物遗传多
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及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6 ] 。
本研究利用 SRAP 分子标记手段分析和鉴定经诱
变处理后外部形态发生明显变异的小桐子 M1 代材
料 ,以期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诱变处理对变异植株基因
组水平的影响 ,为进一步运用诱变育种结合分子标记
辅助手段 ,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桐子新品种
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供试小桐子于 2006 年通过低能离子注入 (北京师
范大学低能离子应用中心) 、60 Coγ辐照 (云南辐照中
心) 、亚硝基胍、甲基黄酸乙酯和秋水仙碱等诱变手段
处理小桐子种子 ,经过播种育苗 ,3 个月后成活苗木定
植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小桐子种质创新
和新品种培育实验基地。定植植株共 5000 余株 ,变异
植株的确定主要以叶片、叶基、叶柄形状 ,叶缘、植株长
势和种植 1 年后的种子产量等指标 ,其材料的基本形
态和生长特性见表 1。种子产量为诱变处理后种植 1
年的观测数据。
112  方法
11211  小桐子变异材料总 DNA 的提取 每个供试变
异材料各取叶片 015g ,用液氮磨成粉末 ,迅速用药勺
转入 10ml 离心管中 ,加入 65 ℃预热的 2 %CTAB 3ml
(含 2 %巯基乙醇、4 %PVP) , 间隔轻柔振荡 3 次 ,迅速
混匀于 65 ℃水浴 45min ;冷却后加入 3ml 氯仿Π异戊醇
(24∶1 ,VΠV) ,轻柔颠倒混匀乳化 10min ,10000g 离心
10min ,吸取上清于另一干净的 10ml 离心管中 ;再加入
3ml 氯仿重复上一步的操作 ;向上清液中加入 1Π2 体积
2mmolΠL NaCl 和 2 倍体积无水乙醇置于 - 20 ℃沉淀
30min 以上 ,至絮状沉淀出现 ;12000g 离心 5min ,收集
沉淀 DNA ,再用 75 %乙醇漂洗 2 次 ,沉淀于室温干燥
至出现半透明 (不要过度干燥) ,加入 250μl 灭菌水溶
解 DNA。
表 1  变异植株和对照植株的形态特征及种子产量
Table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nt plants , CK and their seed yields
材料编号
material No.
形态特征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叶片形状
shape of leaf
叶缘
leaf margin
叶基形状
shape of leaf base
叶柄
petiole
长势
growth vigour
诱变处理方法
induced method
种子产量
seed yield (g)
CK21 近圆形 有分裂 心形 光滑无棱 一般 无 107143
CK22 近圆形 有分裂 心形 光滑无棱 一般 165139
V21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一般 亚硝基胍 77145
V22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一般 -
V28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247101
V29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98176
V23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甲基黄酸乙酯 ( EMS) 17135
V24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79129
V25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72114
V27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192187
V210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好 300179
V211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弱 -
V212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较弱 低能离子注入 -
V213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弱 -
V215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一般 144186
V26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一般 秋水仙素 -
V214 桃心形 无分裂 平截形 短粗且有棱 弱 60Co 辐照 -
V216 叶片近椭圆形 ,卷曲 ,边缘无分裂 ,叶基心形 ,叶柄光滑无棱 ,基部分枝多 ,枝叶紧密 ,长势一般 秋水仙素 -
V217 植株矮化 ,叶片很小且近卵圆形 ,边缘分裂 ,叶脉明显 ,叶色深绿 ,叶基心形 ,叶柄光滑无棱 ,长势较弱 -
V218 植株矮化 ,叶片很小且近卵圆形 ,边缘分裂 ,叶脉明显 ,叶色深绿 ,叶基心形 ,叶柄光滑无棱 ,长势较弱 甲基黄酸乙酯 ( EMS) -
  注 : - :表示该材料未开花结果。
Note : - :means that material didn’t produce seed.
012 核 农 学 报 23 卷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1212  DNA 样品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用 1 %的琼脂
糖凝胶电泳检测 DNA 样品 ,同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定样品的 OD260ΠOD280 比值 ,以进一步确定 DNA 样
品的浓度和纯度。取少量的样品 DNA 将其浓度稀释
为 30ngΠμl ,最后保存 DNA 原样和稀释后的样品于
- 20 ℃。
11213  SRAP2PCR 的反应体系  PCR 反应总体积为
20μl , 10 × Taq buffer 2μl ( 含 215mmolΠL Mg2 + ) ,
215mmolΠL dNTP 018μl ,10μmolΠL 正反向引物各 018μl ,
30ngΠμl 模板DNA 3μl , 215UΠμl Taq 酶 016μl , 不足部分
由水补足。将各反应物混匀后 , 加入适量矿物油覆
盖。SRAP2PCR 反应程序 :94 ℃5min ; 94 ℃1min , 35 ℃
1min , 72 ℃ 1min ( 5 个循环 ) ; 94 ℃ 1min , 50 ℃ 1min ,
72 ℃1min (35 个循环) ;72 ℃7min , 4 ℃保存。
11214  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  本试验按照 Li 与
Quiros[5 ]提出的 SRAP 引物的设计原则设计引物 ,一共
选择了 22 条 SRAP 引物 ,其中 10 条正向引物以 me 表
示 ,12 条反向引物以 em 表示 ,22 条引物均由上海生物
工程技术公司合成。所用引物序列见表 2 ,共 120 对组
合用于 SRAP 引物筛选。
表 2  试验所用 SRAP引物序列
Table 2  Sequence of SRAP primer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引物编号
primer No.
正向序列 (5′~3′)
F primer sequence
(5′~3′)
引物编号
primer No.
反向序列 (5′~3′)
R primer sequence
(5′~3′)
me1 TGAGTCCAAACCGGATC em1 GACTGCGTACGAATTACG
me2 TGAGTCCAAACCGGATG em2 GACTGCGTACGAATTTGC
me3 TGAGTCCAAACCGGAAT em3 GACTGCGTACGAATTGAC
me4 TGAGTCCAAACCGGAAC em4 GACTGCGTACGAATTGCC
me5 TGAGTCCAAACCGGTAC em5 GACTGCGTACGAATTAGC
me6 TGAGTCCAAACCGGTAT em6 GACTGCGTACGAATTGAG
me7 TGAGTCCAAACCGGCAT em7 GACTGCGTACGAATTGCG
me8 TGAGTCCAAACCGGCTT em8 GACTGCGTACGAATTCAT
me9 TGAGTCCAAACCGGTAG em9 GACTGCGTACGAATTCGT
me10 TGAGTCCAAACCGGTTC em10 GACTGCGTACGAATTCCT
em11 GACTGCGTACGAATTACT
em12 GACTGCGTACGAATTTCG
1121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扩增产
物用 6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 ,电泳缓冲液
为 1 ×TBE。电泳时 ,先用 15W 恒功率预电泳 30min ,
上样后用 15W 恒功率电泳 210 - 215h (由于实验室所
用凝胶玻璃板为 170 ×170mm ,所以设置的功率不能太
高) ,二甲苯青至胶板的 3Π4 处时停止电泳 ,电泳过程
中确保胶板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玻璃板破裂。电泳后采
用 Sanguinetti 银染法进行染色[8 ] 。
11216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扩增产物经电泳后 , 将
电泳图谱上清晰出现的条带记为“1”,同一位置没有条
带的记为“0”,带型不清或数据缺失记为“ - ”,生成“0”
和“1”组成的原始矩阵。扩增结果采用 NTSYS 分析软
件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1  总 DNA的提取与 SRAP引物的筛选
采用稍作修改后的 CTAB 法提取的基因组 DNA ,
主带整齐一致 ,无降解现象 ,无 RNA 和多糖等污染 ,符
合进行 SRAP 分析的要求。
采用实验室建立的 SRAP 分子标记技术体系 ,从
120 对 SRAP 引物的组合中共筛选出了 22 对扩增条带
清晰 ,结果稳定而且扩增带型有差异的 SRAP 引物组
合。以小桐子的 18 株变异材料和 2 株对照材料的
DNA 样品为模板 ,利用这些引物进行 PCR 扩增。
21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利用 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分离
SRAP 扩增产物 , 电泳后进行染色。图 1 是引物
me2me7 的 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结果
显示能够扩增出很好的 SRAP 标记扩增谱带 , 并且背
景与扩增带区分明显 ,条带清晰。
213  SRAP标记的扩增多态性分析
经 NTSYS 软件分析后得到了 18 株小桐子变异植
株和 2 株对照间的聚类树状图 (见图 2) ,筛选出的 22
对 SRAP 引物共扩增到 266 条带 ,其中 54 条为多态性
条带 ,多态性比例为 2013 % ,从比例上看 ,多态性条带
所占比例较少 ,说明诱变处理可以造成小桐子种质上
的遗传变异 ,从而为利用诱变育种的手段培育高产优
质抗逆性强的小桐子新品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
基础。
214  SRAP标记的遗传差异比较
21411  变异植株的差异性比较  从图 2 中还可以看
出对照与变异植株之间的遗传系数均集中在 019 左
右 ,说明诱变处理虽然可以产生 DNA 水平上的突变 ,
但这种突变在整个基因组效果并不明显 ,没有引起诱
变材料广泛的变异。22 对 SRAP 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
集中在 100~600bp 之间 ,每对引物均能完整扩增每个
材料的条带 ,且都具多态性 ;每对引物扩增到的总条带
数在 6~20 条之间不等 ,平均扩增 12 条 ;扩增到多态
性条带最多的是引物 me2me7 ,一共有 10 条多态性条
带 (图 1) ,最少的只扩增到 1 条。
21412  变异植株和对照的遗传差异性比较 从图 2 可
以看出 ,除了变异植株 V26 和 V213 与对照无差异以外
112 2 期 小桐子 SRAP2PCR 体系优化与 M1 代变异植株的分子鉴定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1  引物 me2me7 的扩增电泳图谱
Fig. 1  The amplification electrophoresis map of genomic DNA using primer me2me7
M:1000bp Marker ;CK21 ,CK22 :对照 ;1~18 :变异植株 V21~V218 ;箭头所指为引物 me2me7 扩增到的 10 条多态性 DNA 片段
M:1000bp Marker ; CK21 , CK22 :two controls ; 1~18 : the variant plants from number1 to number18 ;
the arrows indicate the 10 polymorphic DNA segments amplified by primer me2me7
图 2  变异植株和对照的聚类树状图
Fig. 2  Cluster analysis dendrogram of variant plants and CK plants
(虽然在叶片形态上这 2 株与对照也产生了明显的差
异 ,呈桃心形) ,其他的 16 株变异材料均不同程度的与
CK21 和 CK22 存在遗传上的变异。其中 V25、V21、V28 和
V211 材料与 CK21 和 CK22 在遗传距离上相差最远 ,产生
的变异最大 ,它们通过 22 对引物扩增到了较多的多态
性条带 ,分别为 23、16、10 和 10 条 ,说明诱变处理造成了
这些材料较多基因位点上的突变 ,这 4 株变异植株在形
态上与对照相比都表现为整株叶形的变异 ,由近圆形且
边缘有分裂的叶片形态变化为桃心形且叶缘无分裂 ,而
叶柄形态由细长无棱变化为短粗且有棱。
3  结论与讨论
311  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 ,SRAP 产物通常都是采用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 ,而在本试验中 , 采用了 6 %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 ,用琼脂糖胶分离也可得到较好
的效果[10 ] 。表明根据不同的试验材料 ,SRAP 分子标
记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泳分离方法进行试验。
312  本研究首次利用 SRAP 分子标记手段对诱变处
理后的小桐子变异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
明 ,经诱变处理后的小桐子变异植株不仅在外部形态
上发生了变异 ,而且也存在 DNA 水平上的基因变异。
目前部分的变异植株通过自交授粉已获得了 M2 代种
子和植株 ,观察发现大部分桃心形叶片变异的 M1 植
株在 M2 代中仍表现为整株叶片呈桃心形且叶柄短粗
有棱的形态特征 (见图 3) ,可确认这种形态上的变异
能够遗传给子代 ,是基因水平上可遗传的变异 ,这为利
用诱变育种的手段培育出的小桐子新品种打下实践基
础。但存在的问题是 ,本试验中利用 SRAP 分子标记
手段所检测到的基因变异与其外部形态变异之间是否
存在相关性 ,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试验以确认。
212 核 农 学 报 23 卷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 3  M1 代植株
Fig. 3  Plants of M1 generation
A : V2 No. 16 ; B : No. 8
313  目前对小桐子的化学成分与组成[11~16 ] ,种子油
提取的工艺与改良性[17 ] ,种子的毒性、解毒[18 ,19 ] ,乳汁
作为凝血剂和抗凝血剂[20 ] ,油脂合成代谢和抗逆机
制[21~23 ] ,遗传多样性[24 ,25 ]以及小桐子的开花传粉生物
学特性[2 ,26~28 ]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 ,而在如何培育
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桐子新品种 ,特别是在分子生
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上 ,如何运用分子标记辅助
育种、基因克隆等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手段 , 来设计和
优化小桐子 ,从而提高小桐子种子的产量、含油量、燃
油性能、抗寒性以及降低种子的毒性等方面将成为今
后小桐子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 1 ]  Lin J ,Zhou X W ,Tang K X. A survey of the resources of Jatropha curcas
[J ] . Trop Subtrop Bot ,2004 ,12 (3) :285~290
[ 2 ]  李 昆 ,尹伟伦 ,罗长维.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J ] . 林业科学究 ,2007 ,20 (6) :775~781
[ 3 ]  韦祖生 ,李开绵. 作物诱变育种及变异植株鉴定与筛选研究进展
[J ]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0) :38~41
[ 4 ]  蒲志刚 ,张志勇 ,郑家奎 ,向跃武 ,张志雄 ,蔡平钟 ,文春描. 水稻
空间诱变的遗传变异及变异植株的 AFLP 分子标记 [J ] . 核农学
报 ,2006 ,20 (6) :486~489
[ 5 ]  Li G, Quiros C F. Sequence2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 : 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 [J ] . Theor Appl Genet , 2001 ,
103 : 455~461
[ 6 ]  张安世 ,邢智峰 ,刘永英 ,张为民. SRA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J ] . 安
徽农业科学 ,2007 ,35 (9) :2562~2563
[ 7 ]  杨 清 ,许丛恒 ,彭代平 ,段柱标 ,韩 蕾 ,孙启祥 ,彭镇华. 不同地
理种源小桐子种子对60 Co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研究[J ] . 核农学
报 ,2007 ,21 (4) :353~356
[ 8 ]  任 民 ,贾兴华 ,蒋彩虹 ,杨爱国 ,王日新. Bassam 和 Sanguinetti 银
染方法在 SRAP 和 TRAP 标记中的比较研究 [J ] . 生物技术通报 ,
2008 (1) :113~116
[ 9 ]  马 爽 ,李文建 ,周利斌 ,余丽霞 ,董喜存.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
研究现状和展望[J ] . 核农学报 ,2007 ,21 (4) :378~382
[10 ]  雷 剑 ,柳 俊. 一个与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连锁的 SRAP 标记筛
选[J ] . 中国马铃薯 ,2006 ,3 (20) :150~153
[11 ]  陈梦育 ,侯林林 ,张国文. 麻风树的二枯成分[J ] . 植物学报 ,1988 ,
30 (3) :308~311
[12 ]  孔令义 ,闵知大 ,史剑侠 ,冯  锐. 麻疯树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 ] .
植物学报 ,1996 ,38 (2) :161~16
[13 ]  李维莉 ,扬 辉 ,林南英 ,徐以礼 ,谢金伦. 可再生能源麻疯树种子
油化学成分研究[J ] . 云南大学学报 ,2000 ,22 (15) :324
[14 ]  Aderibigbe ,A O ,Johnson C.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ffect of heat on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2degradability and some anti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Jatorpha meal [J ] .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 67 (2 - 3) :223~243
[ 15 ]  Hirota M ,Suttajit H ,Suguri H. A New Tumor Promoter From the Seed Oil
of Jatropha Curcas L. , an intramolecular diester of 122deoxy2162
hydorxyphorbol[J ] . Carcer Res ,1988 ,48 (20) : 5800~5804
[16 ]  Naengchomnong W , Thebtaramonth Y,Wiriyachitra P , Okamoto K T ,
Clardy J .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Two Novel Lathyrane
from Jatorpha curcas [J ] . Retrahedron Letters ,1986 ,27 (4) :5675~5678
[17 ]  Alok Kumar Tiwari , Akhilesh Kumar , Hifjur Raheman.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jatropha oil ( Jatropha curcas) with high free fatty acids :
An optimized process[J ] . Biomass and Bioenergy , 31 (2007) :569~575
[18 ]  Ritesh G Menezes , Nageshkumar G. Rao , Suman S Karanth , Asha
Kamath , Shahnavaz Manipady , Pillay V V. Jatropha Curcas Poisoning
[J ] .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 2006 , 7 (73) :634
[19 ]  Wilhelm Haas , Martin Mittelbach. Detoxification experiments with the
seed oil from Jatropha curcas L. [J ] .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 12
(2000) :111~118
[20 ]  Omolaja Osoniyi , Funmi Onajobi . Coagulant and anticoagulant activities
in Jatropha curcas latex[J ]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2003 (89) :
101~105
[21 ]  Liang Yu , Chen Hui , Tang Ming2Juan , Yang Ping2Fang , Shen Shi2Hua.
Responses of Jatropha curcas seedlings to cold stress : photosynthesis2
related protein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 J ] .
Physiologia Plantarum , 2007 (131) :508~517
[22 ]  Nitish Kumar , Sudheer D V N. Pamidimarri , Meenakshi Kaur , Girish
Boricha&Muppala P Reddy. Effects of NaCl on growth , ion accumulation ,
protein , proline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y in callus cultures
of Jatropha curcas[J ]. Biologia , 2008 , 6 ,3(63) :378~382
(下转第 223 页)
312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3 (2) :209~21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高 ;SL23 菌株发酵液中 CLA 的含量 571465μgΠml ,产量
次之。
312  菌株 A621 和 SL23 发酵液中均含有 CLA 的两种
活性异构体 c29 , t11 和 t210 , c12 CLA。A621 发酵液中
c29 , t11 和 t210 , c12 CLA 的含量分别为 611554 和
141235μgΠml , SL23 中 的 含 量 分 别 为 461161 和
817399μgΠml。
313  经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和 API50 CHL 乳酸菌鉴
定系 统 , 确 定 A621 和 SL23 均 为 植 物 乳 杆 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参考文献 :
[ 1 ]  Ha Y L , Crimm N K, Pariza M W. Anticarcinogens from fried ground
beef heat2altered derivatives of linoleic acid [J ] . Carcinogenesis ,1987 ,
8 : 1881~1887
[ 2 ]  Kramer J K G, Parodi P W , Tensen R G. Rumenic acid :
proposedommonname for the major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isomer foundin
nature products [J ] . Lipids , 1998 , 33 (8) : 853
[ 3 ]  pariza M W , Park Y, Cook M E. Th biologically active isomer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J ] . pharmacological Rsearch , 2001 ,40 :283~
298
[ 4 ]  张根旺 , 杨天奎 , 郭 诤. 生物活性物质共轭亚油酸 (CLA) 的研
究2CLA 的生理活性和应用前景[J ] . 中国油脂 , 2000 , 25 (6) : 13
~16
[ 5 ]  Yang M D , Pariza M W , Cook M E. Dietary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protects against end stage diseas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the
NZBΠW F1 mouse[J ] .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 2000 ,22 :433
~449.
[ 6 ]  Pariza M W.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 a newly recognized nutrient [J ] .
Chemistry &Industry , 1997 , (12) :464~466
[ 7 ]  Jiang J . Produc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by dairy starter culture
[J ] . J Appl Micobiol , 1998 ,85 :95~102
[ 8 ]  Kim Y J , Liu R H , Bond R D , et al . Effect of linoleic acid
concentration on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production by Butyrivibrio
fibrisolvents A38 [J ] .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2000 ,
66 :5226~5230.
[ 9 ]  Buchanan E , Gibbons N E.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第九版) [M] . 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所“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翻译组译. 北京 : 科学出
版社 ,1994
[10 ]  诸葛健 , 王正祥. 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M] . 北京 :中国轻工
出版社 ,1994
[11 ]  Kramer J K G, Fellner , Dugan V , et al . Evaluation acid and base
catalysis in th methylation of milk and rumen fatty acid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connjuaged dienes and total trans fatty acida [J ] . Lipids ,
1997 , 32 : 1219~1288
[12 ]  吴冀华 ,裘爱泳. 气相色谱法分析共轭亚油酸异构体[J ] . 中国油
脂 ,2002 ,27 (1) : 65~67
[13 ]  周凌华. 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研究[D] . 江南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 2004 ,3
[14 ]  KIM YJ , Liu R H. Increase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ontent in Milk
by Fermentation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 J ] . Food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2002 ,67 :1731~1737
[15 ]  张亚刚 ,吾满江·艾力 ,文 彬 ,樊 莉 ,马 莉. 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J ]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报 ,
2002 ,19 (4) :436~442
[16 ]  杜 波 ,程茂基 ,陈丽娟 ,王力生 ,王菊花 ,蔡玉华 ,高  翔 ,方华
平 ,刘莉君 ,马广智. 玉米青贮中产共轭亚油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8 , 27 (1) : 90~94
[17 ]  于国萍 ,寇秀颖.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选育及培养基的确定
[J ] . 食品工业科技 , 2005 , (5) : 60~62
[18 ]  张中义 ,胡锦蓉 ,刘 萍 ,苗士达 , 柴秋儿 , 孙君社. 产共轭亚油
酸乳酸菌的筛选及产物分析 [J ]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9
(3) :3~8
[19 ]  赵建新 ,陈  卫 ,田丰伟 ,周凌华 ,张  灏. 植物乳杆菌 ZS2058 转
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条件的初步研究 [J ] . 食品工业科技 ,
2005 , (12) :82~84 ,87
(上接第 213 页)
[23 ]  Wei Qin , Huang Ming2xing , Xu Ying , Zhang Xin2Shen , Chen Fang.
Expression of a 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 ( curcin 2) in Jatropha
curcas is induced by stress[J ] . J Biosci , 2005 , 3 (30) :351~357
[24 ]  向振勇 ,宋松泉 ,王桂娟 ,陈茂盛 ,杨成源 ,龙春林. 云南南部不同
种源地小桐子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J ] . 云南植物研究 , 2007 ,
29 (6) :619~624
[25 ]  Basha S D , Sujatha M. Inter and intra2population variability of Jatropha
curcas (L. ) characterized by RAPD and ISSR markers an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2specific SCAR markers[J ] . Euphytica , 2007 (156) :375~ 386[26 ]  杨 清 ,彭代平 ,段柱标 ,王正良 ,孙启祥. 小桐子传粉生物学研究[J ]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8 (3) :62~66[27 ]  罗长维 ,李 昆 ,陈  友 ,孙永玉 ,杨文云. 膏桐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及其生殖特性研究[J ]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 (10) :1994~2001[28 ]  Luo Chang2wei , Li Kun , Chen You , Sun Yong2yu. Floral display andbreeding system of Jatropha curcas L. [J ] . Research Article , 2007 , 9(2) :114~119
322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3 (2) :219~22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