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enetic Diversity of Global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全 文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余亚莹1ꎬ 邵高能1ꎬ 圣忠华1ꎬ 蒋汉伟2ꎬ 贺记外1ꎬ 孙园园2ꎬ
蔡怡聪1ꎬ 胡培松1∗∗ꎬ 唐绍清1∗∗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ꎬ
杭州  310006ꎻ 2 杭州师范大学ꎬ 杭州  310006)
摘要: 收集来源于 16个国家和地区的 345份香稻和 89份非香材料开展了遗传多样性研究ꎮ 利用分布于 12
条染色体上 77对 SSR标记ꎬ 共检测出 573个等位基因位点ꎬ 多态信息含量 (PIC) 变幅为 0􀆰 090 ~ 0􀆰 845ꎬ
平均为 0􀆰 516ꎻ 基因多样性 (GD) 变幅为 0􀆰 091~0􀆰 859ꎬ 平均为 0􀆰 573ꎻ 主效等位基因频率 (MAF) 平均为
0􀆰 540ꎬ 变幅从 0􀆰 251~0􀆰 953ꎮ 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将 434份材料分成 3个亚群ꎬ 亚群与亚群间 FST平
均为-0􀆰 116ꎬ 变幅从-0􀆰 623~0􀆰 494ꎻ 据 Nei’s方法计算的亚群间遗传距离从 0􀆰 207~0􀆰 355ꎻ 各亚群内的主
效等位基因频率为 0􀆰 408~0􀆰 746ꎬ 基因多样性变幅为 0􀆰 354~ 0􀆰 699ꎬ 多态信息含量则从 0􀆰 320~ 0􀆰 658ꎮ 通
过对 18个水稻品种中的 6个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发现 5个基因内不存在核苷酸的差异ꎬ 仅 Mit4中包含了
3个 SNP 的两种基因型ꎬ 可以作为反应籼粳分化与香味基因进化的重要功能标记ꎮ 本研究较为系统地反映
了不同香稻材料间以及与非香稻资源间的亲缘关系ꎬ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外香稻种质资源和优质香稻育种提
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ꎮ
关键词: 香稻ꎻ SSR标记ꎻ 遗传多样性ꎻ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Q 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5)06-871-10
Genetic Diversity of Global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YU Ya ̄ying1ꎬ SHAO Gao ̄neng1ꎬ SHENG Zhong ̄hua1ꎬ JIANG Han ̄wei2ꎬ HE Ji ̄wai1ꎬ
SUN Yuan ̄yuan2ꎬ CAI Yi ̄cong1ꎬ HU Pei ̄song1∗∗ꎬ TANG Shao ̄q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ꎬ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 and Breeding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ꎬ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ꎬ Hangzhou 310006ꎬ Chinaꎻ 2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ꎬ Hangzhou 310006ꎬ China)
Abstract: Genetic diversity of 434 rice accessions collected from 16 countriesꎬ including 345 fragrance rice varieties
and 89 non ̄fragrance rice varietiesꎬ have been analyzed. A total of 573 allele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77 simple se ̄
quence repeats (SSR) primer pairs covering all rice 12 chromosomes. The value of allelic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ranged from 0􀆰 090 to 0􀆰 845ꎬ with an average of 0􀆰 516 per locusꎻ Gene diversity (GD) varied from
0􀆰 091 to 0􀆰 859ꎬ with an average of 0􀆰 573ꎻ The mean value of major allele frequencies (MAF) was 0􀆰 540ꎬ covering
from 0􀆰 251 to 0􀆰 953. In additionꎬ 434 rice accession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ub ̄populations by cluster and popula ̄
tion structure analysisꎬ and FST between sub ̄populations showed a mean of -0􀆰 116ꎬ ranging from -0􀆰 623 to 0􀆰 494ꎻ
The score of genetic distance calculated by Nei′s method appeared from 0􀆰 207 to 0􀆰 355. Major allele frequencies
within each sub ̄population distributed from 0􀆰 408 to 0􀆰 746ꎬ and gene diversity level from 0􀆰 354 to 0􀆰 699ꎬ while
PIC from 0􀆰 320 to 0􀆰 658. Sequencing 6 mitochondrion genes in 18 rice varieties exhibited no different in 5 genesꎬ
whereas Mit4 contains a 3 SNPs in the gene bodyꎬ which acts as an important marker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5ꎬ 37 (6): 871~880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515048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31161140348)ꎬ 浙江自然科学基金 (LY14C130011)
通讯作者: Authors of correspondenceꎻ E ̄mail: hupeisong@caas􀆰 cnꎻ sqtang@126􀆰 com
收稿日期: 2015-03-19ꎬ 2015-05-12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余亚莹 (1990-) 女ꎬ 硕士研究生ꎬ 主要从事香稻资源收集及遗传多样性研究ꎮ
ship between Indica / 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fragrant gene. Finallyꎬ genetic diversity and mito ̄
chondrion gene sequencing would help to know about the origin of fragrant resource and benefit rice breeding.
Key words: Aromatic riceꎻ SSR markersꎻ Genetic diversityꎻ Cluster analysis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ꎬ 为全
世界约 21%人口提供了食物来源ꎮ 近年来ꎬ 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ꎬ 稻米品质成为消费者考
量的重要指标 (Fitzgerald 等ꎬ 2009ꎻ 焦桂爱等ꎬ
2010ꎻ 黄菊等ꎬ 2014)ꎮ 香味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指
标ꎬ 香稻在世界范围内已广为传播并普遍受到消费
者的欢迎ꎬ 其市场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许多ꎬ 这
都为香稻遗传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王
军等ꎬ 2008ꎻ 赵国超ꎬ 2010ꎻ Hashemi等ꎬ 2013)ꎮ
香稻资源丰富、 栽培历史悠久ꎬ 种植范围分
布广泛ꎬ 印度的 Basmati系列、 泰国的 KDML105、
日本的宫香、 美国的 Jasmine85 和 Della 等都是
颇有名气的香稻品种 ( Jain 等ꎬ 2004ꎻ Pachauri
等ꎬ 2010)ꎮ 我国也是香稻的主要种植区域ꎬ 种
植历史悠久ꎬ 水稻主产区都有适应当地气候的原
始香稻资源ꎬ 如云南的螃蟹谷、 贵州的香禾、 广
西的靖西香糯等 (谢黎虹等ꎬ 2003ꎻ 胡培松等ꎬ
2006ꎻ 陈远孟等ꎬ 2008a)ꎮ 但是ꎬ 传统香稻在实
际生产中存在地域性强、 生育期长、 抗倒伏和抗
病能力差、 产量低等缺点ꎬ 大幅的限制了香稻的
推广和生产应用 (黄庭旭等ꎬ 2006)ꎮ 特别是在
传统香稻选育和改良过程中ꎬ 选用的亲本遗传背
景相对单一ꎬ 资源多样性差ꎬ 一些珍贵的种质资
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黄发松等ꎬ 1999)ꎮ
因此ꎬ 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检测技术研究香稻资源
的遗传多样性ꎬ 结合分析特有香味基因在香稻亲
本中的遗传变异ꎬ 对有效利用和开发香稻遗传资
源、 提高杂交香稻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优势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ꎮ
微卫星标记即简单重复序列 (SSRꎬ simple se ̄
quence repeats)ꎬ 是指存在于真核生物体由 1 ~ 6
个碱基对组成的简单重复序列ꎬ 是现代生物学研
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Tautzꎬ 1989)ꎮ 近年来ꎬ SSR
标记由于其简便、 稳定、 多态性高、 廉价等优点ꎬ
广泛应用于评价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马静等ꎬ 2013)ꎮ 利用 DNA水平的分子标记对香
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研究已有很
多ꎬ 如陈远孟等 (2008b) 关于广西香稻和南亚香
稻多样性的研究ꎻ 唐傲等 (2009) 选取了国内外
370份香稻材料研究他们之间的遗传关系ꎻ 朱勇
良等 (2012) 对太湖地区香稻多样性的初析等ꎮ
已有的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局限于
地域内资源的比较ꎬ 对于更为广泛系统的香稻及
非香稻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了解甚少 (Kaur
等ꎬ 2015)ꎮ 尤其是香稻资源受到地理环境、 亚
种间隔离、 驯化过程等多方面影响ꎬ 香稻种质多
样性正在减少ꎬ 为了更好地保存遗传资源和在育
种实践中应用不同种质中的优良特征特性ꎬ 研究
和分析更为广泛的香稻资源遗传基础及多样性变
得尤为重要ꎮ 本研究对选自分布于 16 个国家和
地区的 345份香稻品种和 89 份非香稻材料进行
遗传关系和群体结构分析ꎬ 以及结合部分材料开
展线粒体基因测序分析ꎬ 旨在了解香稻材料间ꎬ
以及与非香稻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ꎬ
为香稻优异资源的引进、 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参
考依据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以 345份香稻和 89 份非香稻种质资源为参试材料
(表 1)ꎬ 其中 65份香稻材料来源于国外ꎬ 余下 280份香
稻材料来源于国内各省市ꎬ 89 份非香型材料包括有 18
份温带粳稻、 6份热带粳稻、 17 份籼稻、 2 份 AUS 和 46
份野生稻ꎮ 所有实验材料均于 2013年正季种植于中国水
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ꎬ 种植与管理方法同大田生产ꎮ
1􀆰 2  DNA提取与 SSR标记
分蘖盛期取参试材料单株叶片ꎬ 采用 CTAB 法提
取全基因组 DNAꎬ 之后放置于- 20 ℃冰箱保存ꎮ 根据
http: / / genome.cornell.edu / riceꎬ www.gramene.org并参照前
人文献挑选出均匀分布于全基因组 12 条染色体的 77 对
SSR标记 (表 2)ꎮ 然后将提取的 DNA 用于 PCR 扩增实
验ꎬ PCR体系如下: DNA 1 μLꎬ 正反向引物 (10 μmol􀅰
L-1) 各 0􀆰 5 μLꎬ dNTPs (10 μmol􀅰L-1) 0􀆰 1 μLꎬ 10 × PCR
缓冲液 1 μLꎬ Taq酶 0􀆰 2 μLꎬ 加 ddH2O补足 10 μLꎮ PCR
程序如下: 94 ℃下预变性 2 minꎬ 95 ℃ 下 30 sꎬ 55 ℃下
30 sꎬ 72 ℃下 30 sꎬ 35 个循环ꎬ 72 ℃下延伸 5 minꎬ PCR
产物置于 4度冰箱保存备用ꎮ PCR产物在 8%非变性聚丙
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ꎬ 电泳结束后银染显色并读胶ꎮ
278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表 1  434份参试材料来源
Table 1  Geographical origin of 434 rice accessions used in this study
国外
来源地
Origin
数量
No.
来源地
Origin
数量
No.
国内
来源地
Origin
数量
No.
来源地
Origin
数量
No.
来源地
Origin
数量
No.
非香材料
类型
Types
数量
No.
阿富汗 1 印度 14 安徽 2 黑龙江 14 辽宁 5 粳稻 18
澳大利亚 2 越南 3 北京 3 湖北 5 山东 7 籼稻 17
巴基斯坦 8 巴西 1 福建 5 湖南 27 陕西 11 热带粳稻 6
菲律宾 13 前苏联 1 广东 29 江苏 31 上海 2 野生稻 46
美国 4 印度尼西亚 1 广西 25 海南 4 四川 11 AUS 2
日本 1 韩国 1 贵州 20 吉林 6 云南 26
泰国 4 孟加拉国 2 河北 2 浙江 9 台湾 3
伊朗 9 河南 20 江西 11 其他 2
国外香稻材料总计: 65 国内香稻材料总计: 280 非香材料总计: 89
    总计: 434
表 2  SSR多样性分析结果
Table 2  Genetic diversity results of SSR markers
标记 Marker
染色体
Chr.
主效等位基因频率
AF
有效观测值
Nobs
等位基因数
Na
有效等位基因
Ne
遗传多样性指数
GD
多态信息含量
PIC
RM6470 1 0􀆰 519 402 5 4􀆰 631 0􀆰 559 0􀆰 465
RM272 1 0􀆰 854 417 5 4􀆰 804 0􀆰 257 0􀆰 237
RM292 1 0􀆰 677 376 7 6􀆰 065 0􀆰 464 0􀆰 392
RM129 1 0􀆰 467 399 5 4􀆰 597 0􀆰 585 0􀆰 498
RM7341 1 0􀆰 545 412 2 1􀆰 899 0􀆰 496 0􀆰 373
RM3285 1 0􀆰 351 426 10 9􀆰 816 0􀆰 723 0􀆰 678
RM5536 1 0􀆰 441 410 9 8􀆰 502 0􀆰 707 0􀆰 665
RM7382 2 0􀆰 548 431 3 2􀆰 979 0􀆰 506 0􀆰 389
RM5622 2 0􀆰 509 401 11 10􀆰 164  0􀆰 601 0􀆰 528
RM13069 2 0􀆰 467 406 8 7􀆰 484 0􀆰 601 0􀆰 521
RM13541 2 0􀆰 908 418 8 7􀆰 705 0􀆰 172 0􀆰 165
RM6424 2 0􀆰 773 425 4 3􀆰 917 0􀆰 379 0􀆰 350
RM6307 2 0􀆰 626 416 7 6􀆰 710 0􀆰 513 0􀆰 438
RM5807 2 0􀆰 630 424 7 6􀆰 839 0􀆰 509 0􀆰 434
RM60 3 0􀆰 868 428 5 4􀆰 931 0􀆰 240 0􀆰 231
RM175 3 0􀆰 705 413 5 4􀆰 758 0􀆰 438 0􀆰 372
RM14765 3 0􀆰 715 417 7 6􀆰 726 0􀆰 456 0􀆰 422
RM3204 3 0􀆰 716 406 9 8􀆰 419 0􀆰 446 0􀆰 402
RM3646 3 0􀆰 286 323 9 6􀆰 698 0􀆰 798 0􀆰 770
RM168 3 0􀆰 395 403 16 14􀆰 857  0􀆰 784 0􀆰 763
RM3585 3 0􀆰 414 296 6 4􀆰 092 0􀆰 652 0􀆰 587
RM7585 4 0􀆰 529 418 8 7􀆰 705 0􀆰 601 0􀆰 533
RM16335 4 0􀆰 435 417 5 4􀆰 804 0􀆰 703 0􀆰 656
RM5953 4 0􀆰 503 392 5 4􀆰 516 0􀆰 571 0􀆰 481
RM16720 4 0􀆰 636 397 3 2􀆰 744 0􀆰 472 0􀆰 372
RM5979 4 0􀆰 559 353 7 5􀆰 694 0􀆰 617 0􀆰 571
RM1018 4 0􀆰 393 414 6 5􀆰 724 0􀆰 698 0􀆰 644
RM348 4 0􀆰 548 400 5 4􀆰 608 0􀆰 524 0􀆰 419
RM5608 4 0􀆰 412 392 8 7􀆰 226 0􀆰 681 0􀆰 628
RM17804 5 0􀆰 382 403 8 7􀆰 429 0􀆰 751 0􀆰 715
RM289 5 0􀆰 482 389 8 7􀆰 171 0􀆰 565 0􀆰 471
RM7588 5 0􀆰 916 398 8 7􀆰 336 0􀆰 160 0􀆰 157
RM18614 5 0􀆰 322 398 9 8􀆰 253 0􀆰 781 0􀆰 750
RM7423 5 0􀆰 651 424 4 3􀆰 908 0􀆰 473 0􀆰 385
RM5818 5 0􀆰 713 380 12 10􀆰 507  0􀆰 471 0􀆰 449
RM6467 6 0􀆰 393 399 6 5􀆰 516 0􀆰 694 0􀆰 637
RM3805 6 0􀆰 322 388 10 8􀆰 940 0􀆰 818 0􀆰 798
RM19623 6 0􀆰 586 412 2 1􀆰 899 0􀆰 485 0􀆰 367
RM5745 6 0􀆰 596 416 4 3􀆰 834 0􀆰 509 0􀆰 412
RM19983 6 0􀆰 953 434 5 5􀆰 000 0􀆰 091 0􀆰 090
3786期                          余亚莹等: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续表 2  Table 2 continued
标记 Marker
染色体
Chr.
主效等位基因频率
AF
有效观测值
Nobs
等位基因数
Na
有效等位基因
Ne
遗传多样性指数
GD
多态信息含量
PIC
RM20071 6 0􀆰 608 426 4 3􀆰 926 0􀆰 502 0􀆰 407
RM7434 6 0􀆰 542 412 10 9􀆰 493 0􀆰 652 0􀆰 618
RM5814 6 0􀆰 591 416 7 6􀆰 710 0􀆰 591 0􀆰 548
RM20897 7 0􀆰 459 431 8 7􀆰 945 0􀆰 603 0􀆰 521
RM21242 7 0􀆰 533 406 6 5􀆰 613 0􀆰 607 0􀆰 543
RM542 7 0􀆰 395 351 10 8􀆰 088 0􀆰 785 0􀆰 763
RM3743 7 0􀆰 410 426 13 12􀆰 760  0􀆰 752 0􀆰 721
RM18 7 0􀆰 336 366 6 5􀆰 060 0􀆰 754 0􀆰 714
RM172 7 0􀆰 509 406 3 2􀆰 806 0􀆰 526 0􀆰 414
RM3702 8 0􀆰 370 392 13 11􀆰 742  0􀆰 748 0􀆰 710
RM310 8 0􀆰 251 404 17 15􀆰 825  0􀆰 859 0􀆰 845
RM22694 8 0􀆰 377 386 12 10􀆰 673  0􀆰 721 0􀆰 673
RM5999 8 0􀆰 500 315 6 4􀆰 355 0􀆰 605 0􀆰 529
RM6990 8 0􀆰 598 409 8 7􀆰 539 0􀆰 575 0􀆰 526
RM284 8 0􀆰 550 406 4 3􀆰 742 0􀆰 627 0􀆰 581
RM447 8 0􀆰 359 411 14 13􀆰 258  0􀆰 725 0􀆰 676
RM477 8 0􀆰 512 424 3 2􀆰 931 0􀆰 543 0􀆰 440
RM23769 9 0􀆰 511 372 3 2􀆰 571 0􀆰 505 0􀆰 383
RM23916 9 0􀆰 491 403 5 4􀆰 643 0􀆰 634 0􀆰 567
RM6854 9 0􀆰 883 416 7 6􀆰 710 0􀆰 214 0􀆰 204
RM6839 9 0􀆰 428 416 12 11􀆰 502  0􀆰 736 0􀆰 704
RM24718 9 0􀆰 630 410 8 7􀆰 558 0􀆰 525 0􀆰 463
RM3882 10 0􀆰 539 84 6 5􀆰 309 0􀆰 649 0􀆰 613
RM25152 10 0􀆰 348 368 12 10􀆰 175  0􀆰 731 0􀆰 683
RM25365 10 0􀆰 354 424 9 8􀆰 793 0􀆰 762 0􀆰 726
RM147 10 0􀆰 495 403 6 5􀆰 571 0􀆰 532 0􀆰 423
RM228 10 0􀆰 376 404 11 10􀆰 240  0􀆰 769 0􀆰 738
RM7173 11 0􀆰 815 303 8 5􀆰 585 0􀆰 320 0􀆰 300
RM332 11 0􀆰 368 401 10 9􀆰 240 0􀆰 732 0􀆰 690
RM7120 11 0􀆰 657 420 7 6􀆰 774 0􀆰 495 0􀆰 431
RM27154 11 0􀆰 359 389 9 8􀆰 067 0􀆰 729 0􀆰 682
RM2136 11 0􀆰 851 279 5 3􀆰 214 0􀆰 268 0􀆰 257
RM5568 12 0􀆰 701 421 13 12􀆰 611  0􀆰 456 0􀆰 405
RM27564 12 0􀆰 571 410 5 4􀆰 724 0􀆰 548 0􀆰 465
RM1036 12 0􀆰 631 343 4 3􀆰 161 0􀆰 514 0􀆰 443
RM519 12 0􀆰 416 418 13 12􀆰 521  0􀆰 711 0􀆰 665
RM6411 12 0􀆰 486 398 5 4􀆰 585 0􀆰 563 0􀆰 468
平均值Mean — 0􀆰 540 397􀆰 948 7􀆰 442 6􀆰 823 0􀆰 573 0􀆰 516
1􀆰 3  数据分析
根据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ꎬ 每 1 对 SSR 引物检测
1 个位点ꎬ 每 1 条多态性条带为 1 个等位基因ꎬ 参照
http: / / www.gramene.org /提供的 SSR 信息对数据进行记
录ꎮ SSR数据使用 PowerMarker v3􀆰 25 (Liu和Museꎬ 2005)
进行多态信息分析ꎬ 得出 434 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矩
阵ꎬ 并采用 Neighbor ̄Joining 方法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ꎬ
得到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在 MEGA v4􀆰 1 中输出图形并编
辑ꎮ 使用 STRUCTURE v2􀆰 2 (Falush等ꎬ 2003) 计算最适
群体结构模型ꎬ 设定亚群数 (K) 从 1 ~ 10ꎬ 计算周期为
10 000ꎬ 周期后重复次数为 10 000ꎮ
1􀆰 4  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
根据网站 (http: / / rmg. rice. dna. affrc. go. jp / ) 中公布
的水稻线粒体基因信息ꎬ 结合前人文献 (Nakazono 等ꎬ
1996ꎻ Zhang等ꎬ 2012ꎻ Xie等ꎬ 2014) 共挑选出 6个线粒
体基因用于序列分析ꎬ 用 Primer Premier 5􀆰 0设计基因的
测序引物如表 3所示ꎮ 挑选聚类分析中地理来源分布广
的 12个香稻品种和 6 个非香稻品种的 DNA 进行目的基
因测序扩增ꎬ 6个非香稻品种包含 1个 AUSꎬ 1个温带粳
稻ꎬ 1个籼稻ꎬ 3个野生稻ꎮ PCR体系如下: DNA 5 μLꎬ
正反向引物 (10 μmol􀅰L-1) 各 2􀆰 5 μLꎬ dNTPs (2 μmol􀅰
L-1) 5 μLꎬ 2 × Buffer 25 μLꎬ KOD Fx酶 1 μLꎬ 加 ddH2O
补足 50 μLꎮ PCR程序如下: 94 ℃下预变性 3 minꎬ 98 ℃
变性 10 sꎬ 55 ℃退火 30 sꎬ 68 ℃延伸 1 minꎬ 35个循环ꎬ
最后再延伸 8 minꎬ 扩增产物送公司测序ꎬ 测序所获得基
因组序列用 DNAMAN和 Tassel5􀆰 0进行分析ꎮ
2  结果
2􀆰 1  SSR多样性
本实验中ꎬ 利用 77 对 SSR 引物对 434 份水
478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表 2)ꎮ 共检
测到 573个等位基因ꎬ 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
数目为 2~17个ꎬ 平均为 7􀆰 442 个ꎮ 其中 RM310
共检测到 17 个等位基因位点ꎬ 在所有位点中多
态性最好ꎬ 其次为 RM168 (16个) 和 RM447 (14
个)ꎮ 基因多样性 (GD) 变幅为 0􀆰 091~0􀆰 859ꎬ 平
均为 0􀆰 573ꎮ 主效等位基因频率 (MAF) 从 0􀆰 251
~0􀆰 953ꎬ 平均为 0􀆰 540ꎮ
多态信息含量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 ̄
tentꎬ PIC) 用来衡量基因变异程度的高低ꎬ 其衡
量的标准为: PIC>0􀆰 50ꎬ 该位点是高度多态性
位点ꎻ 0􀆰 25<PIC<0􀆰 50ꎬ 为中度多态性位点ꎻ PIC
<0􀆰 25ꎬ 为低度多态性位点 (Botstein 等ꎬ 1980)ꎮ
本试验中 77 对 SSR 引物的 PIC 变幅为 0􀆰 090 ~
0􀆰 845ꎬ 平均为 0􀆰 516ꎬ 其中>0􀆰 50 的引物有 49
对ꎬ 占 77对引物中的 63􀆰 64%ꎬ 而>0􀆰 25 的引物
有 71对ꎬ 占所用引物的 92􀆰 21%ꎬ 说明所用引物
整体多态性好ꎬ 能够完整展现各类型材料间的多
态性ꎮ 其中 RM310 (0􀆰 845) 的 PIC 最高ꎬ 其次
是 RM3805 (0􀆰 798)、 RM3646 (0􀆰 770) 和 RM542
(0􀆰 763) (表 2)ꎮ
2􀆰 2  群体结构
通过 SSR 引物的统计结果ꎬ 在 STRUCTURE
v2􀆰 2中计算得出最适群体数 K = 3 (图 1)ꎬ 即可
以将 434份参试材料分为 3个亚群 POP1、 POP2、
POP3 (图 2)ꎬ 计算单个参试材料分属于每个群体
的概率值ꎬ 定义材料在亚种中概率>0􀆰 5即分属于
该亚群ꎬ 若材料在每个亚群中的概率值都<0􀆰 5ꎬ
则将此材料列为中间型ꎮ 434份材料中ꎬ 41 份属
于 POP1ꎬ 226份属于 POP2ꎬ 160 份属于 POP3ꎬ
另外 7份材料属于中间型ꎮ 其中典型温带粳稻日
本晴和典型籼稻 93-11 分属于 POP3 和 POP2ꎬ
热带粳稻 D50 也分属于 POP3ꎬ 说明 POP3 可能
是温带粳稻和热带粳稻两种类型合并为粳稻类
型ꎻ Kasalath、 AUS373为 AUS 类型水稻ꎬ 在本试
验中分属于 POP2 亚群中ꎻ 另外ꎬ POP1 中只有
野生稻这一种类型ꎬ 有 41 份野生稻材料分属其
中ꎬ 且与其他两个亚群遗传距离较远ꎬ 其余 5 份
野生稻材料中有 2份被分到籼稻类型中ꎬ 有 3 份
材料属于籼粳中间型ꎮ
基于 Nei’s (1973) 得到的遗传相似系数矩
阵ꎬ 用 Neighbor ̄Joining 方法做出 434 份参试材
料的无根聚类树状图 (图 3)ꎮ 根据 STRUCTURE
得出的亚群分组ꎬ 将每一个参试材料在图中以颜
色区别并进行分组ꎬ 可以看到此方法得出的组群
与 STRUCTURE中的三个组群类似ꎮ 但是ꎬ 在这
两个软件计算的结果中ꎬ 其中有些材料的分组存
在差异ꎮ 例如ꎬ 在 STRUCTURE 中ꎬ 绿色线条表
示的属于 POP2的个别材料在无根聚类树状图中
出现在了 POP3 组群 (蓝色线条) 集中的区域ꎬ
除了个别材料分类有差异的ꎬ 其他参试材料在两
个软件中的亚群分类基本一致ꎮ
图 1  确定最适群体数目 (K) 的 ΔK分布
Fig􀆰 1  Distribution of ΔK which determines the
optimal number of groups (K)
表 3  线粒体基因测序所用引物序列
Table 3  Sequencing primers for mitochondrion genes
基因
Gene
引物
Primer
引物序列
Forward Sequence (5′->3′) Reverse sequence (5′->3′)
atp6 Mit1 GTGATCGCTACTAAAGATAG ACTTGACCTTTTCTCCCGCCCCCTA
ccmC Mit2 GCGAAATCCTTTGATTGTTT TTCCTTTCTAGGTTGGTGGG
cob Mit3 CAATTTCCATCAAGGCAAGG GCAAACTCATCTGCTTGTAA
cox3 Mit4 AAAGAACTATCCCTTCCT TCATAACAAAACTGTGCC
nad6 Mit5 GTCGTAATAGATCGACTTGA CTTTACTGGAACTATTTTCG
rsp7 Mit6 GGACAGTAACGATCGCGTAA AAAAGGATCAGGGTCAAACA
5786期                          余亚莹等: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图 2  434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图 (K= 3)
Fig􀆰 2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434 rice accessions (K= 3)
图 3  434份材料的无根聚类树状图
Fig􀆰 3  Unrooted neighbor ̄joining trees of 434 accessions
2􀆰 3  组群间的遗传关系
参试材料分为三个大的亚群ꎬ 其中两两组群
间的 FST表示亚群间亲缘关系的远近ꎬ 本实验中组
群间 FST平均为-0􀆰 116ꎬ 变幅为-0􀆰 623 ~ 0􀆰 494ꎬ
其中 POP2与 POP3之间存在最大的 FST (0􀆰 494)
(表 4)ꎮ Nei’s (1973) 方法计算的亚群间遗传距
离与 FST的结果相吻合ꎬ POP2与 POP3存在最大
的遗传距离 (0􀆰 355)ꎬ 而 POP1 与 POP2 之间的
遗传距离 (0􀆰 207) 和 POP1与 POP3的遗传距离
(0􀆰 209) 都较小ꎮ 另外ꎬ 可以得出 POP3与 POP1、
POP2之间无论是从 FST或者是遗传距离都具有
较远的亲缘关系ꎮ 根据 Neighbor ̄Joining 方法得
出亚群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如图 4ꎬ 与先前分析获
得的遗传距离和 FST的结果相吻合ꎮ
表 4  亚群间的 FST和遗传距离
Table 4  FST and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wo sub ̄populations
亚群 Sub ̄POPs POP1 POP2 POP3
POP1 -0􀆰 623  0􀆰 013
POP2 0􀆰 207 0􀆰 494
POP3 0􀆰 209 0􀆰 355
注: 表格上半部分是 FSTꎬ 下半部分是遗传距离
Note: Pairwise FST appears above the diagonal and genetic distance
below the diagonal
图 4  亚群间的聚类关系图
Fig􀆰 4  Neighbor ̄joining trees of subpopulations
2􀆰 4  组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划分的三个大类ꎬ 对 3个亚群内的遗传
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表 5)ꎮ 主效等位基因频率
为 0􀆰 408~0􀆰 746ꎬ 基因多样性 (GD) 变幅为 0􀆰 354
~0􀆰 699ꎬ 多态信息含量 (PIC) 则从 0􀆰 320~0􀆰 658ꎮ
POP1具有最高的 GD (0􀆰 699)、 PIC (0􀆰 658) 以
678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及等位基因数 (6􀆰 403个)ꎬ 说明 POP1具有最高
的遗传多样性ꎮ
表 5  亚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Table 5  Genetic diversity for each sub ̄population
亚群
Sub ̄
POPs
群体
样本

No.
主效等
位基因
频率
MAF
等位
基因

Na
有效
等位
基因
Ne
遗传多
样性
指数
GD
多态
信息
含量
PIC
1 41 0􀆰 408 6􀆰 403 5􀆰 693 0􀆰 699 0􀆰 658
2 226 0􀆰 746 4􀆰 325 3􀆰 990 0􀆰 354 0􀆰 320
3 160 0􀆰 721 4􀆰 260 3􀆰 898 0􀆰 380 0􀆰 347
Mix 7 0􀆰 637 2􀆰 935 2􀆰 750 0􀆰 464 0􀆰 416
2􀆰 5  线粒体多样性
对 18个品种 6 个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发现ꎬ 除了 Mit4 中存在三个碱基的差异ꎬ 其余
五个线粒体基因在这 18 个品种中不存在差异ꎮ
Mit4扩增产物为线粒体基因 Cox3ꎬ 该基因编码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ꎬ 是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
的组成部分ꎮ 可以将 18个品种中的 Cox3分为两
种基因型 (表 6)ꎬ 在 556、 632、 821 位置处均
存在一个 T / C碱基的差异ꎮ
3  讨论
香稻作为一种特殊的栽培稻ꎬ 种植历史悠
久ꎬ 其中 Badh2 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克隆的
与香味相关的基因ꎬ 它主要控制香味成分 2 ̄乙
酰 ̄1 ̄吡咯林 (2 ̄acetyl ̄1 ̄pyrrolineꎬ 2AP) 的合成ꎮ
不同科学家的研究表明ꎬ 不同品种的 Badh2 序
列存在很多位点的差异 (Kovach 等ꎬ 2009ꎻ Shao
等ꎬ 2011ꎬ 2013ꎻ Chen等ꎬ 2012)ꎮ 在现代优质香
稻的选育过程中ꎬ 了解资源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会
在育种过程中起到扩大遗传基础、 丰富遗传背景
的作用ꎮ
3􀆰 1  香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实验选用的 434 份材料收集自 16 个国家和
地区ꎬ 其中国外香稻品种 65 份ꎬ 占全部香稻品
种的 18􀆰 84%ꎬ 国内 280份香稻材料来源于 23个
省市ꎬ 实验材料地域覆盖面广ꎮ 香稻材料中包含
原始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栽培品种、 育种中间
材料ꎬ 材料类型广泛ꎮ 本研究所选用的资源遗传
背景丰富ꎬ 包括不同的 Badh2 等位基因类型ꎬ
如螃蟹谷、 鸡血糯、 八宝米等属于第 7 外显子 8
个碱基缺失的类型 badh2􀆰 1ꎻ 第 2 外显子 7 个碱
基缺失类型 badh2􀆰 2 的材料有卡鸡糯、 苏香粳、
武香粳 14等 (Shao等ꎬ 2013)ꎻ 另外ꎬ 89份非香
型材料中包含栽培籼稻、 粳稻、 AUS 以及野生
稻ꎬ 这些材料中既有常规种植品种ꎬ 如中嘉早
17和农林 8 号ꎬ 也包含用于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的水稻品种日本晴和 93-11ꎬ 另外还选取了不同
类型的野生稻ꎬ 如: O􀆰 rufipogon Griff.、 O􀆰 longis ̄
taminata、 O􀆰 barthii 等ꎬ 材料类型多样ꎬ 其遗传
背景范围广ꎬ 在研究香稻资源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时ꎬ 能充分反映材料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ꎬ 也能
从中探究香稻资源与其他材料的协同进化关系ꎮ
PIC作为用来衡量基因变异程度的高低ꎬ 它
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的可靠程度ꎮ Garris 等 (2005)
在对 234份亚洲栽培稻遗传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
究时ꎬ 亚洲普通栽培稻的平均 PIC 指数为 0􀆰 67ꎬ
其中组群中的平均 PIC指数为 0􀆰 37~0􀆰 52ꎻ 白现
广等 (2009) 关于云南地方香稻多样性研究中得
出云南地方香稻的 PIC从 0􀆰 211~0􀆰 772ꎬ 平均为
0􀆰 580ꎻ 以及 Jin等 (2010) 研究 416 份水稻材料
遗传多样性得到所有参试材料的平均 PIC 为
0􀆰 421ꎬ 变幅范围是 0􀆰 047 ~ 0􀆰 722ꎮ 本研究的多
态性与上述水稻多样性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ꎬ 保
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ꎬ 所选用 77 对 SSR 引
物中有 71对引物达到中等高度多态性ꎬ 占所选
用的引物的 92􀆰 21%ꎬ 且多态信息含量达到>0􀆰 5
的高水平ꎬ 结果具有代表性及可靠性ꎬ 有利于香
稻资源遗传背景的系统分类ꎮ
3􀆰 2  群体结构分析
通过利用 77对 SSR 标记对 434 份材料遗传
多样性进行的整体分析ꎬ 将其中收集于世界各地
345份香稻材料分为了两个大的组群ꎬ 且选用的
非香型材料中有籼稻、 粳稻的典型代表品种ꎬ 其
中典型温带粳稻日本晴、 农林 8号和典型热带粳
稻 D50分属于 POP3ꎬ 典型籼稻品种 93-11、 南
京 11被分在了 POP2 中ꎬ 利用分子标记将香稻
材料分为与栽培稻分类一致的两个亚群ꎬ 与前人
研究结果一致 (Ni 等ꎬ 2002ꎻ Shao 等ꎬ 2013)ꎮ
同时ꎬ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ꎬ 分属于粳稻类型的香
稻材料都来自于我国常规的粳稻种植区域ꎬ 而分
属于籼稻类型的香型材料都来源于我国南方普遍
种植籼稻的地区ꎬ 如来源于陕西洋县的红香寸、
江苏的苏御糯分属于 POP3ꎬ 湖南的湘晚籼 13号、
7786期                          余亚莹等: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书书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1 0
2 3
4
- 1 2
, 5
2 +
6 /
- 2
+
. %
+ %
! "
# $
" 4
2 +
.
7 8
, *
$ 1 -
9 "
1 %
0
!
"
( *
# :
; :
#
$
%
&
< *
$ 1 -
9 "
1 %
0

(
= /
" .
/ "
+ ,
%
)
*
! >
? %
0
: 2
0 @
A A
&
: 2
0 @
& B
C
: 2
0 @
8 C
7
: ;
: 7
D :
8
E
% @
&
( )
* +
+ , -
(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D :
7 A
E
% @
. ,
/ (
+ (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H
8
E
% @
+ 0
1 , 2
" &
" .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 C
F I
( B
H B
E
3 4
5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J B
E 7
7
E
+
,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K >
% %
4
"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0 "
B B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7
.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M "
0 4
" 1
- B
H N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G -
$ 7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0
1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 B
2
3
4
E
5
,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 O
" #
# "
0 4
" 1
-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P 2
4
( -
" 5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K 5
" Q
" /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 "
/ -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 "
- +
* +
.
H C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6
7
: K
B 8
B N
L
F
!
G
G
G
G
!
G
!
!
!
<
F
<
!
G
G
<
!
!
F
!
!
!
F
<
G
G
!
!
<
!
!
F
!
<
!
F
!
!
!
!
G
F
R 2
1 %
"
: 2
0 S
? /
% 0
% +
1 0
? 2
0 - 1
- 2
+
- +
6 (
7 8
9 #
" +
6
1 5
%
F
# "
0 %
- +
1 5
%
0 1 "
/ 1
, 2
6 %
0 5
2 T
% 6
: 2
0 @
7
878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浙江的中香 1号则分属于 POP2ꎬ 说明在香稻驯化
过程中ꎬ 明显的受到普通栽培稻两个亚种驯化过
程的影响ꎮ 此外ꎬ POP1 中不包含香稻ꎬ 只含有
野生稻ꎬ 说明香稻与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远ꎬ 比较
POP2、 POP3 与 POP1 的遗传距离可知ꎬ POP2
与 POP1的遗传距离 (0􀆰 207) 比 POP3 与 POP1
的遗传距离 (0􀆰 209) 近ꎬ 但他们都比 POP2 与
POP3之间的遗传距离 (0􀆰 355) 近ꎬ 说明籼稻和
粳稻两种类型都可能是从野生稻中独立驯化而
来ꎬ 我们发现籼型香稻与野生稻距离更近 (表
4)ꎬ 有 2 个野生稻材料在聚类分析中被划分到
了 POP2中ꎬ 说明籼型香稻与这几个野生稻的亲
缘关系较近ꎬ 在驯化过程中ꎬ 籼型香稻可能由此
而来ꎮ
3􀆰 3  线粒体基因测序研究
本文选取了分布广泛且类型不同的 18 个品
种对线粒体上的 6个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ꎬ 其中
5个基因在品种间不存在核苷酸序列的差异ꎬ 线
粒体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ꎮ Mit4 测序结果比对
分析发现品种间存在三个碱基差异的两种基因
型ꎬ 其中 3份野生稻ꎬ 籼稻 93-11 和 AUS 表现
出相同的基因型ꎬ 而温带粳稻日本晴则表现另外
一种基因型ꎬ 此结果与核基因组群体结构分析一
致ꎬ 认为籼稻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更近ꎮ 结合核
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野生稻归属
于 POP2ꎬ 我们认为籼型香稻比粳型香稻离野生
稻的亲缘关系更近ꎬ 这与栾霁 (2013) 关于水稻
线粒体 DNA多样性的研究结果中认为普通野生
稻与 indica的亲缘关系比与 japonica 更近相一致ꎮ
另外ꎬ POP2的偏籼型香稻品种中存在两种不同
基因型ꎬ 而 POP3 中的香稻材料却只存在与
POP1中相对且与日本晴一致的基因型ꎬ 我们推
断此位点的差异可能是由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
过程中产生ꎬ 差异位点先产生于籼稻类型的栽培
稻 (POP2) 中ꎬ 然后才可能出现在粳稻类型水
稻 (POP3) 中ꎮ 因此ꎬ 我们可以将 Cox3 基因的
Mit4标记作为区分籼粳分化以及香味基因进化
的重要功能标记ꎮ
3􀆰 4  香稻多样性的育种应用
在水稻杂交育种实践中ꎬ 正确地选配亲本是
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ꎮ 其中ꎬ 选配亲本的重要原
则之一就是选择不同生态型、 不同地理来源和不
同亲缘关系的品种作为育种亲本ꎮ 由于亲本间的
遗传基础差异大ꎬ 杂交后代分离比较广ꎬ 容易选
出性状超越亲本和适应性较强的新品种 (张天
真ꎬ 2003)ꎮ 利用 DNA分子标记了解香稻亲本材
料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ꎬ 是研究水稻种质之
间遗传差异的高效、 准确的手段之一ꎬ 为优质香
稻育种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且亲缘关系较远的材
料ꎬ 对丰富我国香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改良
和培育适应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优质香稻品种具有
重要的实践意义 (杨旺兴等ꎬ 2013)ꎮ 本文研究
选取了地理分布广泛、 类型较多的香稻材料ꎬ 对
其遗传关系和群体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ꎬ
可为杂交香稻育种亲本选配、 杂种优势的有效利
用和开发新的遗传资源提供参考信息ꎮ
致谢  感谢中国水稻研究所魏兴华研究员在香稻种质资
源ꎬ 栽培稻及野生稻资源收集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ꎮ
〔参  考  文  献〕
胡培松ꎬ 唐绍清ꎬ 顾海华等ꎬ 2006. 水稻香味的遗传研究与育种
利用 [J] . 中国稻米ꎬ 6: 5
黄发松ꎬ 胡培松ꎬ 唐绍清等ꎬ 1999. 食用优质稻米新品种的研究
开发 [J] . 中国稻米ꎬ 6: 24—26
栾霁ꎬ 2013. 水稻线粒体 DNA 遗传多态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
究 [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谢黎虹ꎬ 段斌伍ꎬ 孙成效ꎬ 2003. 香稻的渊源ꎬ 香味及遗传 [ J] .
世界农业ꎬ 11
张天真ꎬ 2003. 作物育种学总论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ꎬ
46
赵国超ꎬ 2010. 香稻分子育种及香味形成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
[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Bai XG (白现广)ꎬ Cheng ZQ (程在全)ꎬ Lin ZL (蔺忠龙) et al.ꎬ
2009. Comparison of genetic diversity between local cultivated aro ̄
matic and non ̄aromatic rice in Yunnan Province [ J]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安徽农业科学)ꎬ 10 (1): 56—59
Botstein Dꎬ White RLꎬ Skolnick M et al.ꎬ 1980. Construction of a ge ̄
netic linkage map in man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 ̄
phisms [J].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ꎬ 32 (3): 314
Chen MLꎬ Wei XJꎬ Shao GN et al.ꎬ 2012. Fragrance of the rice grain
achieved via artificial microRNA ̄induced down ̄regulation of Os ̄
BADH2 [J] . Plant Breedingꎬ 131 (5): 584—590
Chen YM (陈远孟)ꎬ Zhang XJ (张向军)ꎬ Chen CH (陈传华)ꎬ
2008a. Developm ent and current: research of aromatic rice
[J] .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广西农业科学)ꎬ 38:
597—600
9786期                          余亚莹等: 国内外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Chen YM (陈远孟)ꎬ Zhang XJ (张向军)ꎬ Chen CH (陈传华) et
al.ꎬ 2008b.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aromatic rice
(Oryza sativa) from Guangxi and South Asia by using SSR
markers [J] . Guihaia (广西植物)ꎬ 28 (2): 154—159
Falush Dꎬ Stephens Mꎬ Pritchard JKꎬ 2003. Inferenc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using multilocus genotype data: linked loci and correla ̄
ted allele frequencies [J] . Geneticsꎬ 164 (4): 1567—1587
Fitzgerald MAꎬ Mccouch SRꎬ Hall RDꎬ 2009. Not just a grain of
rice: the quest for quality [J]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ꎬ 14 (3):
133—139
Garris AJꎬ Tai THꎬ Coburn J et al.ꎬ 2005.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 ̄
versity in Oryza sativa L. [J] . Geneticsꎬ 169 (3): 1631—1638
Hashemi FGꎬ Rafii Mꎬ Ismail M et al.ꎬ 2013. Biochemicalꎬ genetic
and molecular advances of fragrance characteristics in rice [ J] .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ꎬ 32 (6): 445—457
Huang J (黄菊)ꎬ Xu YF (许言福)ꎬ Xie MX (谢米雪) et al.ꎬ
2014. Genotypes analyses of ten genes related to eating quality of
twenty ̄three fragrant rice cultivars by molecular marker [ J] .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ꎬ 36
(3): 381—387
Huang TX (黄庭旭)ꎬ Jiang WQ (江文清)ꎬ You QR (游晴如) et
al.ꎬ 2006. Breeding and utilization of fragrant restoring line
Dalixiang 15 of indica hybrid rice [ J] . Fujian Journal of Agri ̄
cultural Science (福建农业学报)ꎬ 21 (2): 83—88
Jain Sꎬ Jain RKꎬ Mccouch SRꎬ 2004. Genetic analysis of Indian aro ̄
matic and quality rice (Oryza sativa L.) germplasm using panels
of fluorescently ̄label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 J]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ꎬ 109 (5): 965—977
Jiao GA (焦桂爱)ꎬ Hu PS (胡培松)ꎬ Tang SQ (唐绍清) et al.ꎬ 2010.
Diversity analysis of RVA profiles of aromatic rice [J].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 (核农学报)ꎬ 24 (1): 78—82
Jin Lꎬ Lu Yꎬ Xiao P et al.ꎬ 2010.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diverse set of rice germplasm for association mapping
[J]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ꎬ 121 (3): 475—487
Kaur Sꎬ Panesar PSꎬ Bera MB et al.ꎬ 2015.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in genetic divergence and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of
rice cultivars: a review [ J] .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ꎬ 55 (1): 41—49
Kovach MJꎬ Calingacion MNꎬ Fitzgerald MA et al.ꎬ 2009.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fragr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 J] . Pro ̄
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ꎬ 106 (34): 14444—14449
Liu Kꎬ Muse SVꎬ 2005. PowerMarker: an integrated analysis environ ̄
ment for genetic marker analysis [ J] . Bioinformaticsꎬ 21 ( 9):
2128—2129
Ma J (马静)ꎬ Sun JC (孙建昌)ꎬ An YP (安永平) et al.ꎬ 2013.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with population of Japonica rice from
Ningxia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 J] . Journal of Plant Ge ̄
netic Resources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ꎬ 14 (5): 826—832
Nakazono Mꎬ Ishikawa Mꎬ Yoshida KT et al.ꎬ 1996. Multiple initia ̄
tion sites for transcription of a gene for subunit 1 of F1 ̄ATPase
(atp1) in rice mitochondria [ J] . Current Geneticsꎬ 29 ( 5):
417—422
Nei Mꎬ 1973. Analysis of gene diversity in subdivided populations
[ J]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ꎬ 70 (12): 3321—3323
Ni Jꎬ Colowit PMꎬ Mackill DJꎬ 2002. Evalu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rice subspecies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 J] . Crop Sci ̄
enceꎬ 42 (2): 601—607
Pachauri Vꎬ Singh MKꎬ Singh AK et al.ꎬ 2010. Origi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aromatic rice varietiesꎬ molecular breeding and chem ̄
ical and genetic basis of rice aroma [ J] . Journal of Plant Bio ̄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ꎬ 19 (2): 127—143
Shao GNꎬ Tang Aꎬ Tang SQ et al.ꎬ 2011. A new deletion mutation of
fragrant ge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molecular markers for
fragrance in rice [J] . Plant Breedingꎬ 130 (2): 172—176
Shao GNꎬ Tang SQꎬ Chen ML et al.ꎬ 2013. Haplotype variation at
Badh2ꎬ the gene determining fragrance in rice [ J] . Genomicsꎬ
101 (2): 157—162
Tang A (唐傲)ꎬ Shao GN (邵高能)ꎬ Jiao GA (焦桂爱) et al.ꎬ
2009.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SR diversity in aromatic rice
germplasm [J] . Hereditas (遗传)ꎬ 31 (4): 412—419
Tautz Dꎬ 1989. Hypervariabflity of simple sequences as a general
source for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 J] . Nucleic Acids Re ̄
searchꎬ 17 (16): 6463—6471
Wang J (王军)ꎬ Zhong WG (仲维功)ꎬ Chen ZD (陈志德) et al.ꎬ
2008. Progress of studies on the fragrance of rice and its appli ̄
cation [J] . Journal of Jin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金陵科技
学院学报)ꎬ 24 (2): 53—57
Xie Hꎬ Wang Jꎬ Qian M et al.ꎬ 2014. Mitotype ̄specific sequences re ̄
lated to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Oryza species [J] . Molecular
Breedingꎬ 33 (4): 803—811
Yang WX (杨旺兴)ꎬ Xu XM (许旭明)ꎬ Qi JM (祁建民) et al.ꎬ
2013. Genetic diversity of parents and derived lines based on
phenotypic characters and SSR cluster analysis [ J ] .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福建农业学报)ꎬ 28 ( 3):
211—216
Zhang Tꎬ Hu Sꎬ Zhang G et al.ꎬ 2012. The organelle genomes of has ̄
sawi rice (Oryza sativa L.) and its hybrid in saudi arabia: ge ̄
nome variationꎬ rearrangementꎬ and origins [ J] . PLoS ONEꎬ 7
(7): e42041
Zhu YL (朱勇良)ꎬ Xie YL (谢裕林)ꎬ Huang LZ (黄凌哲) et al.ꎬ
2012. Establishment of SSR fingerprint M ap and preliminary a ̄
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aromatic rice from Taihu and
other Areasin China [J] .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植
物遗传资源学报)ꎬ 13 (4): 666—671
088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