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388
植物的异黄酮合酶(IFS)
郑晓宣, 徐荣艳, 陈家宽, 南蓬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Isoflavone Synthase in Plant
ZHENG Xiao-Xuan, XU Rong-Yan, CHEN Jia-Kuan, NAN Pe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提要: 植物异黄酮是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多酚混合物。其对植物自身防御病虫害和诱导根瘤形成以及人类
预防或治疗激素相关的多种疾病都有作用。异黄酮合成的关键酶是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 IFS)。本文就异黄酮
的代谢途径、IFS催化机制、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的研究进展作简单介绍, 并讨论了 IFS基因与根瘤菌之间可能的关系。
关键词: 异黄酮; 异黄酮合酶; 代谢途径
收稿 2009-11-03 修定 2010-03-08
资助 国家 “863”计划(2009AA02Z308和 2007AA02Z332)、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630643)和教育部博士点
新教师基金(2 00 70 24 61 56 )。
* 通讯作者(E-mail: nanpeng@fudan.edu.cn; Tel: 021-
6 5 6 4 2 9 5 7 )。
植物异黄酮是一类多酚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豆
科蝶形亚科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异黄酮类化
合物不仅在植物代谢过程中具有组织、发育和环
境因子特异性, 参与植物生态防御、抵御病菌感染
的作用(Dixon和Paiva 1995), 而且对人体激素有关
的一些疾病(如乳腺癌、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
症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例如, 大豆中
主要的活性异黄酮化合物染料木素(genistein, 5,7,
4’-三羟基异黄酮, 又名金雀异黄素)和大豆苷元
(daidzein, 7,4’-二羟基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哺乳动物
的雌激素——雌二醇相似, 具有雌激素的活性基
团——二酚羟基, 它可与动物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
合发挥弱雌激素效应, 故又称为植物雌性激素(Davis
等1999)。染料木素还可抑制癌细胞血管的新生和
癌前期细胞的DNA合成过程, 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发
育(Peterson和 Barnes 1996), 通过 ER (雌性激素受
体)而增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和蛋白质分泌, 抑
制骨吸收, 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Viereck等 2002)。
异黄酮的合成源自黄烷酮合成途径中的中间
代谢产物, 而将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黄烷酮代
谢途径引入异黄酮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就是异黄酮合
酶(isoflavone synthase, IFS)。因此, IFS的功能、
催化反应机制、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以及作为信
号分子诱导根瘤的形成是研究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
的基础和关键。基于这些问题, 本文介绍这方面的
研究进展。
1 IFS 在异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黄烷酮代谢途径是一个复杂的代谢网络(图1),
包含许许多多的酶, 如 CHS、CHI、F2H、F3H、
IFS等。这些酶有的相互竞争某一相同底物, 有的
相互协调共同促进, 每一种代谢产物的合成都是其
中多种酶作用的结果。异黄酮的生物合成只是其
中的一个分支, IFS作为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关
键酶, 与黄烷酮代谢途径中的许多酶的相互作用必
然会影响到异黄酮的合成。迄今已发现通过 IFS
酶催化合成的植物异黄酮化合物近百种, 主要有染
料木素、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glycitein)以及它们
的糖苷衍生化合物。
Akashi等于 1997年成功地克隆出 IFS和 F2H
两个酶基因, 为了比较重组酵母和植物细胞与黄酮
底物的反应活性, 他们又就激发处理的甘草细胞微
粒对甘草素(2S-liquiritigenin)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检
验。TLC扫描的数据表明, 除了预期的 2,7,4’-三
羟基异黄酮之外, 还有一种强烈的放射性化合物
专题介绍 Special Topic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 389
licodione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混合物经酸
处理后, 基本上转化为大豆苷元和 7,4’-二羟基黄
酮。另外, 用脱水酶代替酸处理这些混合物则能产
生更多的异黄酮和黄酮产物。从上述实验可以看
出, 虽然 IFS与F2H作用于同一底物并引向不同的
代谢途径, 但它们之间似乎并不没有明显的竞争关
系(Akashi等 1999)。
Yu等(2000)的研究表明, 在含有 IFS基因的转
基因烟草中, 染料木素的积累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
(phenylpropanoid pathway)中相关酶活性强弱有关。
在确定转入烟草植株的IFS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具
有活性的情况下, 分别测定烟草花和叶中的染料木
素和花色素苷(anthocyanin)含量的结果表明, 烟草
花中的染料木素的含量明显比叶子中多, 而花色素
图 1 异黄酮代谢途径 (Aoki等 2000; Latunde-Dada等 2001)
CHS: 査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 CHR: 査尔酮还原酶(chalcone reductase); CHI: 査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 F2H: 黄
烷酮 2-羟化酶(favanone 2-hydroxylase); F3H: 黄碱酮 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6H: 黄酮类 6-羟化酶(favonoid 6-
hydroxylase); FS: 黄酮合酶 I (flavone synthase I); IFS: 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 HID: 2-羟基异黄酮脱水酶(2-hydroxyisoflavanone
dehydratase); IMT: 异黄酮甲基转移酶(isoflavone methyltransferase); HIS: 2-羟基异黄酮合酶(2-hydroxyisoflavanone synthase)。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390
苷的含量更是叶中的 130倍。为了进一步研究异
黄酮含量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
现在紫外光照射下转基因烟草的花和叶中染料木素
含量明显多于空白组植株。此外, 他们还将 IFS转
入到黑墨西哥甜玉米(BMS)悬浮细胞中, 通过 CRC/
IFS、CRC与外转基因的相比, 只有 CRC和 IFS都
存在, 并且培养液是红色(表明有花色素苷的存在)
的悬浮细胞中检测到染料木素的存在。通过这些
实验, 他们认为染料木素的合成与苯丙烷类代谢途
径中关键酶的基因表达量有正相关性。激活苯丙
烷类代谢途径能增加植物中染料木素的含量。而
激活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是 CA4、CHS、CHI等多
个关键酶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Liu等(2002)在将
IFS基因转入拟南芥进行表达的试验中发现染料木
素的积累量很小, 而在将 IFS转入拟南芥 tt6/tt3
(F3H和DFR的双突变体)植株后, 染料木素的含量
显著增加, 这也说明F3H和DFR很可能与 IFS存在
着竞争同一底物柚皮素(naringenin)的关系。Kim
等(2005)将水稻的P450还原酶和红三叶草的IFS基
因转入酵母中共表达, 染料木素的产量提高4.3倍。
Tian和Dixon于 2006年人工合成了一个 IFS/
CHI嵌合基因, 并将 CHI、IFS、IFS/CHI和空载
体分别转入烟草细胞中。用HPLC分析 4种烟草
转基因植株的代谢提取物的结果表明, 在含有IFS/
CHI人工合成基因的烟草花瓣中, 染料木素的含量
明显多于只有 IFS基因的烟草花瓣。不过总黄酮
类化合物的含量在4种烟草植株中相差并不大, 说
明 CHI基因并不能将更多的底物引入黄酮合成途
径, 而 IFS/CHI转基因植株与 IFS植株相比产生更
多染料木素的原因很可能与查耳酮(chalcone)前体
的结构功能相关。
Shih等(2008)将一条GmIFS2 cDNA序列转入
到番茄后, 研究转基因番茄异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的
结果显示, 在检测的所有转基因品系中, 叶中积累
的染料木素含量最高, 比果皮中高 270倍, 但果皮
中积累有大量槲皮素。品系 1的叶和果皮中染料
木素含量最大, 分别为 90.56 nmol·g (FW)-1和 0.45
nmol·g (FW)-1。他们分析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
CyP、PAL、CHS、CHI、GmIFS2、F3H、FLS
等7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在转基因番茄的叶和
果皮中 CyP、PAL、CHS、F3H都有很高的表达
量, 而 CHI基因只在叶子中有较高的表达量。CHI
具有催化查尔酮生成柚皮素功能, 但转化率比较
低。F3H和 IFS具有相同的底物柚皮素, 分别催化
合成槲皮素和染料木素。造成叶和果皮中槲皮素
和染料木素含量差异的原因很可能与柚皮素的含量
有关, 柚皮素含量较低时, F3H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进而催化合成槲皮素; 而柚皮素含量较高时, GmIFS
则更具有竞争力而合成染料木素。
2 IFS 的催化机制
早在上个世纪 40年前, 就有人发现异黄酮类
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黄烷酮上的芳香基团重排的结
果, 其前体是柚皮素或甘草素。近年来, 人们发现
某些 6-羟基二氢黄酮也可能是异黄酮的合成前体
化合物(Kim等 2003)。1984 年, Hagmann和
Grisebach (1984)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在霉疫属激发
子处理过的大豆悬浮细胞中发现了柚皮素转化为染
料木素的酶促反应。酶反应依赖于NADPH和O2
的参与, 而且该酶(即 IFS)可能是依赖于 P450的单
氧化酶。从酶反应前后酮类和烯醇的互变异构现
象表明反应可能是由于在C-3位上的质子交换引起
的。随后, Kochs和Grisebach (1986)以及Hashimn
等(1990)分别在大豆和三裂葛细胞微粒体中证实异
黄酮的合成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 IFS的
作用下 B环上的芳香基团从 2位转移至 3位。第
二步是在HID的作用下二氢异黄酮脱水生成异黄
酮。Shimamura等(2007)将 IFS和HID两个基因转
入百脉根(Lotus japonicus)的发根组织中, 并对其不
同组合的表达和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观察到含
有IFS和HID的品系有大豆苷元的积累, 而只有IFS
基因的品系没有检测到异黄酮类化合物, 这充分说
明在异黄酮合成途径中仅仅依赖 IFS是不够的, 只
有与HID一起作用才可以完成异黄酮类化合物的
合成。
自从发现 IFS是催化异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
以来, 其催化反应的芳香基团转移机制引起了人们
的浓厚兴趣, 但迄今, IFS的催化反应机制尚无明
确定论。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第一种假说: Hashim
等(1990)认为, 首先是甘草素 C-3位上的一个氢被
P450酶移去, 然后 C-2位上的芳香基转移过来, 以
致C-2位上的C离子被活化, 接着被一个羟基占据
发生羟基化作用形成 2,7,4’-三羟基异黄酮(图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 391
在这个催化机制中, 羟基化和移位的立体化学并不
清楚, 还待阐明。
另一种催化机制是Crombie和Whiting (1992)
提出的, 他们认为反应经历一个具有 spirodienone-
type B环的中间产物(5)或(3) (图 3), 这中间产物是
经过一个包括P450酶的亲电子共振形式的本位取
代。首先柚皮素或甘草素的 C-1或 C-4位点遭受
攻击, 经环氧化作用后的碳原子C-3被烯醇化物(2)
取代形成螺环化合物(3), 或者亲质子的C-1被Fe3+
攻击, 经过化合物(4)形成 dienone(5)。接着 C-2上
质子化的碳离子被早先释放的 Fe3+离子攻击形成
化合物(6), 消除Fe3+离子后形成(7), 最后经脱水酶
作用形成(8)。在此过程中C-4’位还可能会发生甲
基化。
目前这两种假说都存在着一些未确定的因素,
如第一种假说中羟基化和移位的立体化学并未阐
明; 而在第二种离子机制中, C-4位上的甲基化、
黄酮的复质子化等研究尚不清楚。所以到底是那
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但较多的研究更倾
向于第一种假说。
3 IFS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植物细胞色素 P450家族蛋白难以分离纯化,
并且它们在细胞中的含量较少, 同源蛋白多且不稳
定(Akashi等 1999)。直到 1997年, Akashi等从经
激发子处理的甘草细胞的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8
个 P450片段Ge-1到Ge-8, 其中Ge-5经鉴定被确
认为是 F2H。再考虑到 IFS和 F2H作用于同一底
物, 且在 C - 2 上有相同配向性的羟基化作用。
Akashi判断 IFS也可能是 CYP93家族的 P450酶。
于是以 Ge-8为探针从 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了
CYPGe-8的全长 cDNA序列。再将它转入酵母细
胞表达后, 它能将甘草素转化为大豆黄素, 从而证
实 CYPGe-8具有 IFS基因的功能。CYPGe-8包含
1 895 bp的核苷酸, 编码一条有 523个氨基酸的多
肽。CYPGe-8与大豆的CYP93C1具有很高的相似
性(82.8%)。CYPGe-8cDNA序列被细胞色素 P450
命名系统命名为 CYP93C2。
Jung等(2000)根据序列属于 P450家族和在菌
类感染的部位活性会增强两个原则从大豆 EST文
库筛选出大量cDNA序列, 得到的每条序列转入酵
母细胞中表达。其中一条序列在NADPH和O2的
存在下, 能将甘草素或柚皮素转化为大豆黄素或染
料木素, 说明该序列编码的是 IFS蛋白。再以此
cDNA序列为模板, 采用 RT-PCR技术分别从绿
豆、红三叶草、豌豆、白三叶草、毛菬子、小
扁豆、苜蓿和白羽扇豆克隆到了 IFS序列。这些
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相似性在 92%以上。
近年来, 人们又陆续从多种豆科植物中克隆出
IFS序列。Shimada等(2000)用PCR方法从GSH处
理的百脉根幼苗中克隆出一条IFS的全长cDNA序
图 2 推测的反应顺序——从甘草素经 2,7,4’-三羟基异黄酮到大豆苷元(Hashim等 1990)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392
列LjCYP-1。在 IFS基因的启动子对结瘤和防御信
号的不同反应实验中, Subramanian等(2004)用基于
PCR的方法从大豆中克隆出 IFS1和 IFS2两个基因
的 5 上游调控区域。发现两个基因都含有一个
TATA框、两个CAAT框等, 这些顺式作用元件位
于启动子区域内, 其序列顺序和位置都有高度的保
守性。Cheng等(2008)在研究 IFS基因多态性与植
物积累异黄酮量的关系时, 根据3条已发表的 IFS1
基因序列AY530096、AF195818和AF195798的序
列进行引物设计并扩增, 获得一条包含部分启动子、
5 UTR、完全 cDNA、一个内含子和部分 3 UTR
的 2 800 bp的 IFS1的核苷酸序列。同时还得到
1条 IFS2基因, 其大小为 3 000 bp, 包含启动子、
5 UTR、完全 cDNA、一个内含子和部分 3 UTR。
在NCBI上的 IFS基因序列共有 110条, 其中
包括全长 cDNA 86条, 主要来自于大豆(Glycine
图 3 Crombie等推测的离子反应机制(Crombie和Whiting 1992)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 393
max )、豌豆(Pisum sativum)、野葛(Pueraria
lobata)、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红三叶
草(Trifolium pratense)、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豇豆(Vigna unguiculata)、绿豆(Vigna
radiata)、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等 9种植物。
从已克隆的 IFS cDNA序列来看, 即使在不同
豆科植物, 甚至非豆科植物(如甜菜)中, 它们在氨
基酸水平上有很高的相似性(96%)。IFS基因在植
物中有1~2个拷贝, Dhaubhadel等(2003)用RT-PCR
的方法发现IFS1基因在根和种皮中表达量最高, 而
IFS2基因在胚和豆荚中表达量最高。
4 IFS 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 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并且
共生互利。在根瘤形成过程中, IFS基因起重要作
用。早在 1988年, 就有人研究指出异黄酮这类几
乎专一性的存在于豆科植物中的特殊化合物是慢生
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中nod基
因表达的主要诱导物(Banfalvi等 1988; Kosslak等
1990)。生化分析也证明, 用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处
理大豆根后, 其异黄酮含量升高, 同时异黄酮又可
以刺激 nod基因的合成(Cho和 Harper 1991a, b;
Pueppke 1996)。而且, 两个 IFS基因对结瘤的反
应不尽相同。除了作为信号分子诱导 nod基因表
达以外, IFS还能调节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在胡瓜
下胚轴部位, 染料木素能抑制植物运输生长素抑制
剂NPA的结合(Jacobs和Rubery 1988)。Subramanian
等(2006)用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处理过的大豆根和未
处理的进行原位杂交表明, IFS在根中分布有组织
特异性。随后他们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大豆发
根中的 IFS和CHR基因的表达后, IFS基因表达量
降低或丧失, 大豆根瘤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而 CHR
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对根瘤数量的影响不大。他们
还用生长素标记基因DR5/GUS指示根中植物生长
素的含量, 在只有DR5/GUS基因和同时含有DR5/
GUS与被RNAi介导抑制活性的IFS基因的发根感
染的实验中发现, 后者在整个根内有更丰富的生长
素, 这说明 IFS基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素运输的作
用。此外, 他们用对染料木素高敏感性的慢生大豆
根瘤菌株证明, 异黄酮作为慢生型大豆根瘤菌 nod
基因诱导物的作用远比调节植物生长素运输的作用
更重要。
此外, 在很多非豆科植物种类中也发现根瘤菌,
如榆科的 Parasponia rogosa、山黄麻属(Trema)、
白颜树属(Gironniera)和朴树属(Celtis)中都发现有
根瘤菌(Trinick 1973; Becking等 1979)。1973年,
Geigert等在非豆科植物甜菜中检测到异黄酮类化
合物。迄今已从该植物中克隆出两条基因序列
(GenBank登录号AF195816和AF195817), 这两条
序列与 IFS1 (AF195818)的相似性高达 95%以上。
IFS基因与根瘤形成有密切关系, 它们原本认为都
只存在于豆科植物中, 但现在又接连发现在非豆科
植物中也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 在非豆科植物的野生类群中也
陆续发现了少量异黄酮类化合物, Lapcik (2007)对
已发现的含有异黄酮化合物的非豆科植物种类进行
了收集、分类和汇总, 发现在分类学上至少有 60
个距离的较远物种能合成异黄酮类化合物, 如苔藓
植物门和针叶植物。这些能产生异黄酮类化合物
的植物之间的关系尚未研究清楚, 而且在异黄酮生
物合成过程中催化芳香基转移这一步酶的信息也一
无所知。但是在非豆科植物中也能通过代谢积累
异黄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5 结束语
随着异黄酮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对异黄酮
相关食品和保健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目前, 美国
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较多,
已经相继研发出许多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食品和保健
品。虽然我国异黄酮研究及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较欧美等国落后, 但国内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异黄
酮产品的巨大价值, 正在努力加快异黄酮食品和保
健品等的开发, 相信不久就能满足国内市场对异黄
酮产品的需求。
异黄酮基本上只产生于豆科植物或其它转基
因植物中, 并且其在植物内的积累量很低, 这一直
是困扰着异黄酮代谢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随着
异黄酮代谢途径中各种酶基因的克隆, 近几年来, 各
国都倾向于研究利用两个甚至多个基因组合共表达
或者对异黄酮合酶上下游代谢途径中的酶进行修饰
的方法来调节异黄酮代谢, 以提高异黄酮的积累, 而
且效果比较显著(Liu等 2007; Li等 2009)。此外,
IFS基因与根瘤菌的关系, 也可能是研究 IFS基因
起源的一个突破口。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4期, 2010年 4月394
参考文献
Akashi T , Aoki T , Ayabe S (1999). Cloning and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a cytochrome P450 cDNA encoding 2-
hydroxyisoflavanone synthase involved in biosynthesis of
the isoflavonoid skeleton in Licorice. Plant Physiol, 121:
821~828
Akashi T, Aoki T, Takahashi T, Kameya N, Nakamura I, Ayabe S
(1997). Cloning of cytochtome cDNAs from cu ltured
Glycyrrhiza echinata L. cells and their transcriptional activa-
tion by elicitor-treatment. Plant Sci, 126: 39~47
Aoki T, Akashi T, Ayabe S (2000). Flavonoids of Leguminous
plants: structure,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biosynthesis. J Plant
Res, 113: 475~488
Banfalvi Z, Nieuwkoop A, Schell M, Besl L, Stacey G (1988).
Regulation of nod gene expression in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Mol Gen Genet, 214: 420~424
Becking JH (1979). Root-nodule symbiosis between Rhizobium
and Parasponia (Ulmaceae). Plant Soil, 51: 289~296
Cheng H, Yu O, Yu D (2008). Polymorphisms of IFS1 and IFS2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isoflavone concentrations in soy-
bean seeds. Plant Sci, 175: 505~512
Cho MJ, Harper JE (1991a). Root isoflavonoid response to graft-
ing between wild-type and nodulation-mutant soybean plants.
Plant Physiol, 96 (4): 1277~1282
Cho MJ, Harper JE (1991b). Effect of localized nitrate applica-
tion on isoflavonoid concentration and nodulation in split-
root systems of wild-type and nodulation-mutant soybean
plants. Plant Physiol, 95 (4): 1106~1123
Crombie L, Whiting DA (1992). The mechanism of enzymic
induced flavanone-isoflavone change. Tetrahedron Lett, 33
(25): 3663~3666
Davis SR, Dalais FS, Simpson ER (1999). Phytoestrogens inhealth
and disease. Recent PI Horm Res, 54: 185~210
Dhaubhadel S, McGarvey BD, Williams R, Gijzen M (2003).
Isoflavonoid bio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in developing
soybean seeds. Plant Mol Biol, 53: 733~743
Dixon RA, Paiva NL (1995). Stress-induced phenylpropanoid
metabolism. Plant Cell, 7 (7): 1085~1097
Geigert J, Stermitz FR, Johnson G, Maag DD, Johnson DK (1973).
Two phytoalexins from sugarbeet (Beta vulgaris) leaves.
Tetrahedron, 29: 2703~2706
Hagmann M, Grisebach H (1984). Enzymatic rearrangement of
flavanone to isoflavone. FEBS Lett, 175 (2): 199~202
Hashim M F, Hakamatsuka T, Ebizuka Y, Ebizuka U (1990).
Reaction mechamism of oxidative rearrangement of fla-
vanone in isoflavone biosynthesis. FEBS Lett, 271 (1~2):
219~222
Jacobs M, Rubery PH (1988). Naturally occurring auxin trans-
port regulators. Science, 241 (4863): 346~349
Jung W, Yu O, Lau CS, Keefe DPO, Odell J, Fader G, McGonigle B
(2000).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isoflavone synthase,
the key enzyme for biosynthesis of isoflavones in legumes.
Nat Biotechnol, 18: 208~212
Kim DH, Kim BG, Lee Y, Ryu JY, Lim Y, Hur HG, Kim SI, Ahn
JH (2005). Regiospecific methylation of naringenin to
ponciretin by soybean O-methyltransferase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J Biotechnol, 119: 155~162
Kim ST, Cho KS, Yu S, Kim SG, Hong JC, Han C, Bae DW, Nam
MH, Kang KY (2003). Proteomic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duced by rice blast fungus and elicitor in
suspension-cultured rice cells. Proteomics, 3: 2368~2378
Kochs G, Grisebach H (1986). Enzymatic-synthesis of isoflavones.
Eur J Biochem, 155: 311~318
Kosslak RM, Joshi RS, Bowen BA, Paaren HE, Appelbaum ER
(1990). Strain-specific inhibition of nod gene induction in by
fla vonoid compound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56 :
1333~1341
Lapcik O (2007). Isoflavonoids in non-leguminous taxa: a rarity
or a rule? Phytochemistry, 68: 2909~2916
Latunde-Dada AO, Cabello-Hurtado F, Czittrich N, Didierjean L,
Schopfer C, Hertkorn N, Werck-Reichhart D, Ebel J (2001).
Flavonoid 6-hydroxylase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L.), a
novel plant P-450 monooxygenase. J Bio Chem, 276 (3):
1688~1695
Li XX, Xiao YG, Yuan HG (2009). Design of tandem genes clus-
ter and expression vector for biosynthesi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Physiol Mol Biol Plant, 15 (1): 99~102
Liu CJ, Blount JW, Steele CL, Dixon RA (2002). Bottlenecks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isoflavone glycoconjugates in
Arabidop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22): 14578~14583
Liu R, Hu Y, Li J, Lin Z (2007). Produc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
genistein in non-legume plants via genetically modified sec-
ondary metabolism pathway. Metab Eng, 9: 1~7
Peterson G, Barnes S (1996). Genistein inhibits both estrogen and
growth factor-stimulat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breast can-
cer cells. Cell Growth Differe, 7: 1345~1351
Pueppke JL (1996). The genetics and biochemical basis for nodu-
lation of legumes by rhizobia. Crit Rev Biotechnol, 16: 1~51
Shih CH, Wang YL, Ivan MF, Chu K, Lo C (2008). Accumulation
of i sofl a vone geni st in in t r a nsgenic toma to pla nt s
overexpressing a soybean isofeavone synthase gene. Agric
Food Chem, 56 (14): 5655~5661
Shimada N, Akashi T, Aoki T, Ayabe S (2000). Induction of
isoflavonoid pathway in the model legume Lotus japonicu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nzymes involved in phytoal-
exin biosynthesis. Plant Sci, 160: 37~47
Shimamura M, Akashi T, Sakurai N, Suzuki H, Saito K, Shibata D,
Ayabe S, Aoki T (2007). 2-Hydroxyisoflavanone dehydratase
is a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isoflavone productivity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Lotus japonicus. Plant Cell Physiol, 48 (11):
1652~1657
Subramanian S, Hu X, Lu GH, Odell J T, Yu O (2004). The pro-
moters of two isoflavone synthase genes respond differen-
tially to nodulation and defense signals in transgenic soy-
bean roots. Plant Mol Biol, 54: 623~639
Subramanian S, Stacey G, Yu O (2006). Endogenous isoflavones
are essentia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ymbiosis between soy-
bean and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Plant J, 48: 261~273
Tian L, Dixon RA (2006). Engineering isoflavone metabolism
with an artificial bifunctional enzyme. Planta, 224: 496~507
Trinick MJ (1973). Symbiosis between Rhizobium and the non-
legume Trema aspera. Nature, 244: 459~460
Viereck V, Grundker C, Blaschke S, Siggelkow H, Emons G,
Hofbauer LC (2002). Phtoestrogen genistein stimulates the
produ ct ion of osteoproteger in by hu ma n t r abecula r
osteoblasts. J Cell Biochem, 84 (4): 25~735
Yu O, Jung W, Shi J, Croes RA, Fader GM, McGonigle B, Odell TJ
(2000). Production of the isoflavones genistein and daidzein
in non-legume dicot and monocot tissues. Plant Physiol,
124 (2): 78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