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回顾、探索与展望



全 文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6): 510~514510
收稿 2013-04-15  修定 2013-05-07
资助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校级重点精品资源共享植物生理学
课程建设项目。
* 通讯作者(E-mail: hshshh@163.com; Tel: 027-87282130)。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回顾、探索与展望
王学奎, 黄见良, 李合生*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430070
植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尤其是植物生产类专
业、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一本
植物生理学教材可以影响几代学子(刘黎霞2012)。
鉴于目前教材建设现状和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
的重要作用, 提高植物生理学教材的建设质量, 对
于培养高水平植物生产类专业、生物专业人才将
发挥积极作用。
1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回顾
中国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和新中国60多年
的建国历程一样, 历经风雨, 从“引进”到“自编”, 经
历了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
(1)早期的引进与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
世纪50~60年代, 中国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除了
港澳台以外, 基本上是向苏联学习的阶段, 主要是
引进苏联的原版植物生理学教材及其翻译版, 如
娄成后等翻译的鲁宾(1956)编著的《植物生理
学》第一册、刘富林翻译的马克西莫夫(1957)编
著的《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上、下册。早在20
世纪20~30年代分别从日本、美国留学回国的张
挺、钱崇澍、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先后在武
昌高等师范学校、甲种农校、南京金陵大学、东
南大学、中央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
大学、清华大学讲授植物生理学, 并编写讲义和
实验指导。此外, 石声汉先生编著、1952年由西
北农学院出版的《植物生理学》是新中国建国初
期第一部国内自编的植物生理学教材, 体系独特
(程建峰和沈允钢2009)。随后, 潘瑞炽等(1958)编
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师范院校首部
《植物生理学》用书, 该版主要是以马克西莫夫
著的《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为基础, 同时参考
国内外相关文献 , 反映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新动
态、新成果。1961年, 由娄成后、阎龙飞等合编
出版了首部农林院校用统编教材《植物生理学》
(北京农业大学1961), 该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充实了
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内容及学科研究新进展,
被广为应用。十年动乱期间,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
和教材建设都受到了空前冲击, 直到粉碎“四人帮”
后的1979年再次迎来了我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
的新机遇。
(2)统编教材的复兴建设阶段。十年动乱结束
后, 植物生理学的教材建设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1979年3月, 潘瑞炽和董愚得(1979)首先启动了植
物生理学的教材建设工作, 合编出版了师范院校
用书《植物生理学》(上、下册); 随后王沙生和高
荣孚合编出版了适用于林业院校的《植物生理
学》(北京林学院1979); 曹宗巽和吴相钰(1979)合
编出版了综合大学选用的《植物生理学》(上、下
册); 娄成后、阎龙飞组织全国七所农业院校的专
家教授编写出版了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植物生理
学》(北京农业大学1980)。以上适用于不同院校
选用的植物生理学统编教材为“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教材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良
好基础。
(3)自编教材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的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进
入全新时代, 也使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大发展, 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
大好局面。这一阶段的鲜明特点之一是自编的植
物生理学教材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 如潘瑞炽和
董愚得 ( 1 9 9 5 )、杨学荣 ( 1 9 8 1 )、江苏农学院
(1986)、孟繁静等(1995)、白宝璋等(1996)、曹仪
植和宋占午(1998)、陈润政等(1998)、李德全等
(1999)、王忠(2000)、曾广文和蔣德安(2000)等相
继编写出版了颇有影响力的《植物生理学》教材,
使不同高等学校的植物生理学教师在选用教科书
方面具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从此也打破了过去全
国上下使用同一种统编教材的局面。此外, 余叔
文和汤章城(1998)编写出版了研究生用教材《植
王学奎等: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回顾、探索与展望 511
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周肇基(1998)出版了《中
国植物生理学史》。这一时期翻译出版的有美国
索尔兹伯里和罗斯(1979)著的《植物生理学》、
古谷雅树等(1979)著的《植物生理学讲座》以及
梅尔等(1981)著的《植物生理学导论》。
(4)优秀自编教材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始于
20世纪末教育部启动的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
改革计划”项目的实施。随着农林、师范大学生物
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在
全国展开, 推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
生理学的建设。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就是在扩大
自编教材数量的基础上 , 重点抓教材建设的质
量。处于植物生理学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在探
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撰
写出版了一批内容崭新、知识结构合理、理论联
系实际、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
生理学》, 不仅多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还涌现出了一些国家
精品教材。这期间主要有潘瑞炽(2004, 2008,
2012)、白宝璋等(2001)、李合生(2002, 2006,
2012)、武维华(2003, 2008)、王忠(2009)、张继澍
(2006)、蒋德安(2011)、王宝山(2004)、孟庆伟和
高辉远(2011)、张立军和梁宗锁(2007)等主编或再
版的“植物生理学”教材; 陈晓亚和汤章城(2007)为
研究生编写的《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材也
出版了第3版。其中潘瑞炽(2012)主编的《植物生
理学》教材成了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中的“常青
树”, 已发行了第7版(共9版), 可与马克西莫夫编著
的版本齐名。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潘瑞炽主编的
《植物生理学》(2008)和李合生主编的《现代植
物生理学》(2006)以及王学奎主编的《植物生理
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2006)教材在2012年11月
被同时列入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
家级规划教材, 标志我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
质量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 蔡庆生(2011)、萧浪涛和王三根(2004)、
蔡永萍(2008)、刘佃林(2007)等编写出版了《植物
生理学》教材以及斯琴巴特尔(2007)编写出版了
首部蒙文版“植物生理学”教材等。翻译出版的相
关教材有美国Taiz和Zeiger (2009)编著的《植物生
理学》(第4版)、斯蒂芬·帕拉帝(2011)编著的《木
本植物生理学》(第3版)。
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
系列化配套教材的同步建设。“植物生理学”教材
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不仅促进了教材建
设质量的整体水平提高, 同时也推动了相应配套
教材的建设。如张志良等(2009)、李玲(2009)、王
学奎(2006)、高俊凤(2006)、邹琦(2000)、郝再彬
等(2004)、路文静和李奕松(2012)、肖家欣(2010)
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市植
物生理学会(1999)等主编了一系列配套的植物生
理学实验指导; 王忠和顾蕴洁(2009)、王三根和梁
颖(2006)、李合生(2007)、张继澍(2011)、李颖章
(2012)等编写出版了多种版本的植物生理学复习
指南; 谭景莹和董志伟(2000)编写出版了《英汉生
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 王学奎和李合生(2009)
主编出版了《英汉植物生理生化词汇》等。
台湾高等学校的刘贤祥(1992)等也在植物生
理教材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做出了贡献。
为了提高我国植物生理学教学与教材建设的
质量, 与之相关的教学和教材建设的交流与研讨
逐步形成了制度化、深入化。除了国内植物生理
学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和教师以及关心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的各界同行们不定期举行教学与教材建
设的经验交流与研讨外, 在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
分子生物学学会的组织下, 从2005年开始联合海
峡两岸的同行举办了“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
物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 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届,
并已形成长期化、规模化的教学研讨的交流平台,
大大推动了高质量植物生理学教材的建设。
由上可见, 经过60多年的探索、奋斗, 中国的
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讲义到
正式出版教材; 从少到多、从全国统编到全国各
校普遍开花, 教材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2 新版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探索历程
1996年, 国家教委启动“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华中农业大
学作为牵头主持单位, 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山东
农业大学作为主持单位, 参加单位包括中国农业
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
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8所农林院校申报的“高等
农林院校本科生物(以生理为核心)系列课程教学
植物生理学报512
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批立项(李
合生和陈华癸1996)。该项目于1996年7月启动、
1999年l1月结题验收。项目组成员邹琦、高俊
凤、张蜀秋作为主要编写人员、李合生作为副主
编参与了王忠(2000)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
国家级重点教材“植物生理学”的编写工作。该教
材出版之后, 被国内多所高等学校采用, 受到好评,
成为本教改项目组一次成功的教改实践活动。为
深化和落实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随后
本项目组成员先后主编了15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
材(李合生和陈华癸2001), 其中包括李合生(2002,
2000)主编的《现代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生
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同时 , 为了提高教学效
果、便于学生复习和自学, 李合生又联合10多所
学校编写了《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和
《现代植物生理学习指南》(李合生2003, 2007)。
2004年, 华中农业大学以李合生主编的《现代植
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及《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三本教材作为
骨干课程教材以及配套网络课程建设, 申报并与
浙江大学蒋德安率领的植物生理学团队建设的“植
物生理学”同时被评审为“国家精品课程”。由于李
合生在主持项目组工作创建“面向21世纪课程教
材”方面的重要贡献, 2006年被特邀出席了由全国
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持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回
顾与展望——‘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研讨会”, 并
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 大大推动了植物生理学教
材建设质量的全面提高。2006年由王学奎主编出
版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2版)不
仅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并且于2007年被教育部审定为首批国家精品
教材, 2012年又被列入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
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李合生(2006)主编的普
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植物
生理学》(第2版), 具有内容丰富新颖、知识结构
合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的特点。自2006年由高
教出版社出版以来, 受到国内广大读者的认可, 被
60多所高等农林、师范、科研院所选用作为本科
教材及考研主要参考书。由于近年来植物生理学
科研究进展迅速, 教材内容的更新显得很有必要。
为提高新版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编写质量, 《现代
植物生理学》(第3版)编写组于2011年组织全国部
分院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植物生理
学”教材建设和相关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在吸纳
国内高校优秀教学经验和宝贵建议的基础上, 借
鉴美国Taiz和Zeiger (2010)主编“Plant Physiology”
(第5版)的宝贵经验, 组建了一个来自10余所兄弟
院校教学第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作者团队对
第2版教材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在全体编委和高
等教育出版社编辑的共同努力下, 该教材于2012
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李合生2012),
并且在2012年11月被列入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
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代植物生理学》(第3版)內容包括细胞生
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环境生理以及植
物生理学在农业上的应用等5篇13章。其主要知
识结构和特色如下:
(1)鉴于目前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已成为生命科
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并已深入到植物生长发育过
程的各个环节, 研究进展瞩目, 本版将“植物细胞信
号转导”单列一章。
(2)在“植物生长物质”一章中增加新近被公认
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类; 并增加
新发现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如多肽激素、独脚金内
酯等的介绍; 更新已被公认的六大类植物激素的
信号转导途径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3)本版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出版形
式, 将各章内容提要、拓展内容和匹配知识点的
动画放于网络数字资源中, 通过加强教材网络建
设, 以利开展立体化教学。教材的拓展内容在正
文中以“知识窗”形式列出标题, 动画以“DH”进行
标注, 彩图以“CT”进行标注, 提示学生可利用网络
数字课程账号(附于教材封底)、密码登录数字课
程网站进行自学。
3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展望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已取得可喜成绩,
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主要体现在教材內容和
体系上原创性少, 尤其是许多精彩插图都是援引
国外图书或国内教材之间相互引用。随着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院校自主办学的呼声日益加
王学奎等: 中国植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回顾、探索与展望 513
强, 对教材的选用将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
同时受学科建设考评体系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院
校的教务管理部门都要求本校的植物生理学教师
主编一本教材的态势, 导致高校植物生理学教材
的种类繁多, 同类型教材重复出版、雷同内容较
多, 创新和特点不足。因此, 加强高校植物生理学
教材建设和提高教材质量, 仍是今后植物生理学
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从教育部2012
年11月公布的“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结果来看, 只有潘瑞炽主编
的“植物生理学”和李合生主编的“现代植物生理
学”两本植物生理学教材入围。可以预期, 今后植
物生理学教材将在种类和数量上呈现稳中有降的
趋势, 作者和出版社都会静下心来, 共同打造精品
教材。
建设精品教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在目
前自编教材创新不足的情况下, 提高教材质量的
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此外,
还需加强网络教材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形式, 在不断提高教
材质量的同时, 增强教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使
用效果。另一方面, 要想多出精品教材, 还需教育
管理部门特别是高校管理层要真正重视教材建设
工作, 并配套相关政策给予保证, 对撰写出版精品
教材的教师在晋升晋职方面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
以鼓励一些优秀教师能像积极投身科研、发表论
文那样, 在教材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
创作出更多精品教材。可以展望 , 今后随着中
美、中欧、中俄、两岸三地的植物生理及分子生
物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交流的加强和深入, 植物生
理学的教学和教材建设在质量上会向国际一流靠
近。期望我国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精英团队(包括港
澳台学者在内)共同努力, 编著出具有原创性和一
流水平的中文或英文版本的中国的植物生理学教
材, 让它跨过国门, 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白宝璋, 田纪春, 王清连(1996).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
白宝璋, 徐克章, 赵景阳(200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
北京林学院(1979). 植物生理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北京农业大学(196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北京农业大学(1980). 植物生理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蔡庆生(201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蔡永萍(2008).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曹仪植, 宋占午(1998). 植物生理学.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曹宗巽, 吴相钰(1979). 植物生理学(上、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陈润政, 黄上志, 宋松泉, 傅家瑞(1998). 植物生理学. 广州: 中山大
学出版社
陈晓亚, 汤章城(2007).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第3版.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程建峰, 沈允钢(2009). 读石声汉先生的“植物生理学”(1952年版)
有感. 植物生理学报, 45 (11): 1125~1128
高俊凤(200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谷雅树, 宫地重远, 玖村敦彦著. 程炳嵩译(1979). 植物生理学讲
座 笫五卷 物质交换与运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郝再彬, 苍晶, 徐仲(2004). 植物生理实验.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
江苏农学院(1986). 植物生理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蒋德安(2011). 植物生理学.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德全, 高辉远, 孟庆伟(1999).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
技术出版社
李合生(2000).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李合生(2002). 现代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2003). 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李合生(2006). 现代植物生理学.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2007). 现代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南.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2012). 现代植物生理学.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合生, 陈华癸(1996).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教改设想.
教学与教材研究, (6): 16~18
李合生, 陈华癸(2001). 农林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教改取得丰硕
成果. 中国大学教学, (5): 46~47
李玲(2009). 植物生理学模块实验指导.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颖章(2012). 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 第6版. 北京: 中
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刘佃林(2007). 植物生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黎霞(2012). 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潘瑞炽逝世 教材影响几代学子.
南方都市报, 2012.4.5
刘贤祥(1992). 植物生理学. 台北: 徐氏基金会出版
鲁宾БA (1956). 植物生理学(第一册). 北京: 高等教育岀版社
路文静, 李奕松(2012).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马克西莫夫 H.A.著. 刘富林译(1957). 植物生理学简明教程(上、下
册). 北京: 高等教育岀版社
梅尔 BS, 安德逊 DB, 波恩宁 RH, 弗拉泰涅 DG著. 黎盛隆译(1981).
植物生理学导论. 北京: 农业出版社
孟繁静, 刘道宏, 苏业瑜(1995). 植物生理生化.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孟庆伟, 高辉远(201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潘瑞炽(2004). 植物生理学. 第5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瑞炽(2008). 植物生理学. 第6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瑞炽(2012). 植物生理学. 第7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瑞炽, 董愚得(1979). 植物生理学(上、下册). 北京: 人民教育出
版社
植物生理学报514
潘瑞炽, 董愚得(1995). 植物生理学.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瑞炽, 汪正琯, 董愚得(1958). 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斯蒂芬·帕拉帝著. 尹伟伦, 郑彩霞, 李凤兰译(2011). 木本植物生理
学(原著第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斯琴巴特尔(2007). 植物生理学(蒙文).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索尔兹伯里 FB, 罗斯 C著. 北京大学生物系, 华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
研究所译(1979). 植物生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谭景莹, 董志伟(2000). 英汉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典.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王宝山(2004). 植物生理学.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三根, 梁颖(2006). 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重庆: 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学奎(2006).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第2版.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王学奎, 李合生(2009). 英汉植物生理生化词汇.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王忠(2000).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忠(2009). 植物生理学. 第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忠, 顾蕴洁(2009). 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武维华(2003). 植物生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武维华(2008). 植物生理学.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萧浪涛, 王三根(2004).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肖家欣(2010). 植物生理学实验.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杨学荣(198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叔文, 汤章城(199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第2版.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曾广文, 蒋德安(2000).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张继澍(2006). 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继澍(2011). 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立军, 梁宗锁(2007). 植物生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张志良, 瞿伟菁, 李小方(200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第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1999). 现
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周肇基(1998). 中国植物生理学史.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邹琦(2000).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Taiz L, Zeiger E著. 宋纯鹏, 王学路译(2009). 植物生理学. 第4版.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Taiz L, Zeiger E (2010). Plant Physiology (5th ed).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