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互叶醉鱼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5卷 第 2期,2009年 2月 161
互叶醉鱼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柳金凤 *, 吴建华, 李永华
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银川 750004
Tissue Cul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
LIU Jin-Feng*, WU Jian-Hua, LI Yong-Hu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e Seedling and Bioengineering, Yinchuan, 750004, China
收稿 2008-11-17 修定 2009-01-16
* E-mail: liujinfeng_317@163.com; Tel: 0951-4077321
1 植物名称 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 别名白萁稍、白芨。
2 材料类别 带腋芽的茎段。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芽诱导培养基:
MS+6-BA 0.5 mg·L-1 (单位下同)+NAA 0.1; (2)增殖
培养基: MS+6-BA 0.5+NAA 0.1; (3)生根培养基: 1/
2MS+IAA 0.4。以上培养基中均加入 0.5%琼脂和
3%蔗糖, pH 5.8。培养室中温度为 23~27 ℃, 光
照强度 36~54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从互叶醉鱼草植株上剪下
3.0~5.0 cm带腋芽的茎段, 用自来水冲洗 0.5 h, 再
用饱和洗衣粉水仔细刷洗, 自来水冲洗 1~2 h。在无
菌条件下, 将剪好的茎段用75%的酒精消毒30~60
s, 再用 0.1%升汞振荡消毒4~6 min, 然后用无菌水
冲洗 4~5次, 接种于培养基(1)中, 放置于培养室内
进行培养。培养 10~15 d开始有侧芽萌动, 长出
1~2 个新芽。
4.2 芽的增殖继代培养 外植体在芽诱导培养基(1)
上培养 40 d后, 新长出的小芽长至 2.0~3.0 cm。
将其切下接种于增殖继代培养基(2)中, 培养10~15
d后开始分化; 1个月后分化苗长至 3.0~4.0 cm时,
切至一半接种于相同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 连
续继代培养 3代, 每 20 d继代一次, 芽的增殖系数
达 3.5 (图 1)。
4.3 生根培养 当增殖继代培养的芽长至 3.0~4.0
cm, 且具有 3~4片叶时切下, 接种到生根培养基(3)
上诱导生根。7~10 d后, 生根率达 90%以上, 而
且植株健壮。
4.4 移栽 当诱导生根苗高 3.0 cm以上, 具有 3条
以上长 0.5 cm左右的根时, 取出放置于温室进行
炼苗, 6~7 d后取出, 洗尽根部附着的培养基, 在
800倍代森锰锌溶液中浸泡 1~2 min, 根部蘸适当
浓度的生根水, 移栽到已经消毒过, 比例为1:1的草
炭和椰糠混合基质中, 搭小拱棚, 叶面喷水, 保湿保
温, 温度为25~38 ℃, 相对湿度以叶面不失水(不打
焉)为主, 10 d后生新根。成活率可达 95%以上。
5 意义与进展 互叶醉鱼草为马钱科醉鱼草属灌木,
原产地为贺兰山、黄土高原, 天然分布于我国西北
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抗旱、耐严寒、耐高
温、耐盐碱。高达 2~3 m, 花期 5~6月, 果期 7~10
月。可作防风固沙树种, 又可用于园林造景树种。
是干旱地区难得的绿色观赏树种。互叶醉鱼草由
于种子败育, 不能播种育苗, 而无性繁殖技术尚没
有突破, 推广受到限制。采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方法, 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互叶醉鱼草的组
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
图 1 互叶醉鱼草的增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