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5卷 第 8期,2009年 8月 805
收稿 2009-06-03 修定 2009-06-10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 6 71 0 8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7C104)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08DF01)。
* 通讯作者(E-mai l : wa ngyj@nwu .edu.cn; T el : 0 2 9 -
8 8 3 0 3 4 8 4 )。
毛脉蓼的离体培养
王英娟 1,2,*, 步怀宇 1, 贾敬芬 1
1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9; 2西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西安 710072
In vitro Culture of 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
WANG Ying-Juan1,2,*, BU Huai-Yu1, JIA Jing-Fen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2School of Power and Energ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1 植物名称 毛脉蓼[Polygonum ciliinerve (Nakai)
Ohwi]。
2 材料类别 幼叶和茎段。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愈伤组织诱导培
养基: (1) MS+2,4-D 1.0 mg·L-1 (单位下同)+6-BA 0.5;
(2) MS+2,4-D 2.0+6-BA 0.5。芽分化培养基: (3)
MS+6-BA 2.0+NAA 0.1; (4) MS+6-BA 1.0+NAA 0.1;
(5) MS+6-BA 0.5+NAA 0.1; (6) MS+6-BA 0.25+NAA
0.1。生根培养基: (7) 1/2MS+NAA 0.1; (8) 1/2MS+
NAA 0.2。上述培养基均添加 30 g·L-1蔗糖和 7.0
g·L-1琼脂, pH 5.8~6.2。培养温度为(25±2) ℃, 光
照时间为 12 h·d-1, 光照强度为 20~40 μ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的处理 选择生长旺盛、带茎段的嫩
芽, 经自来水冲洗,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上述处理材
料用 70%的酒精浸泡 30 s, 0.1%升汞溶液(含吐温
80少许)灭菌消毒 5~7 min, 无菌水漂洗 4次, 用无
菌滤纸吸去表面水珠, 然后将叶片剪成约 5 mm×5
mm的切片, 茎段约 1 cm的小段, 接种于培养基(1)
和(2 )上。
4.2 芽的诱导及分化 幼叶和茎段在培养基(1)和(2)
上培养 7 d后, 均普遍膨大, 与培养基接触处开始
形成黄绿色状愈伤组织, 随着天数的增加, 愈伤组
织体积不断增大(图 1), 其中培养基(2)的效果好于
培养基(1)。20 d左右, 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点。
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3)~(6)中继续培养分
化, 20 d左右形成小芽(图 2)。其中培养基(4)上的
分化率达 62%。
4.3 生根培养与移栽 将芽丛中高1~2 cm的芽苗切
下接种于培养基(7)和(8)上, 培养 10~12 d时, 小苗
基部出现乳白色根突, 逐步伸长, 20 d后可达100%
的生根率。其中培养基(7)上所诱导的根系较培养
基(8)上发达。当根长达 3 cm左右时, 进行室内
炼苗(图 3), 3 d后可将小苗取出, 用自来水冲洗掉
图 1 毛脉蓼的愈伤组织
图 2 毛脉蓼诱导不定芽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5卷 第 8期,2009年 8月806
附着的培养基, 直接将幼苗移栽入花卉土中, 注意
保湿管理。20 d后移栽苗成活率为 84% (图 4)。
5 意义与进展 毛脉蓼亦名朱砂七、朱砂莲、红
药子, 始载于《图经本草》, 为蓼科(Polygonaceae)
蓼属的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分布于我国东北及陕
西(大巴山)、湖北、四川、贵州等省, 海拔 200~
2 700 m (刚爱书和蔡霞 2008)。毛脉蓼含食用大
黄甙、蒽醌类物质及鞣质(韩公羽 1985), 其味苦、
性凉,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止血止泻、去
风湿、强腰膝(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编
写组 1977), 民间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胃痛、胃肠
炎、菌痢、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及跌打损伤、
风湿腰痛等症(詹亚华1994), 临床效果显著, 为“太
白七药 ”之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的无性繁
殖体系, 能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栽培出优质高产
的药材寻找新的途径。与其同属植物的组织培养
已有报道(龙祥友和孙长生 2008a, b), 但毛脉蓼的
的离体培养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刚爱书, 蔡霞(2008). 毛脉蓼系统分类位置的修订. 植物分类学
报, 46 (5): 742~749
韩公羽(1985). 朱砂七抗菌有效成份的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6 (1): 27~2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编写组(1 9 7 7 ) . 中药大辞典(上
册).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龙祥友, 孙长生(2008a). 贯叶蓼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
理学通讯, 44 (2): 289
龙祥友, 孙长生(2008b). 头花蓼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
理学通讯, 44 (1): 116
詹亚华(1994). 中国神弄架中药资源.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图 3 毛脉蓼生根培养及炼苗
图 4 毛脉蓼组培小苗移栽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