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6期,2007年 12月 1147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一步成苗培养与植株再生
殷富有 1,丁玉梅 1,王玲仙 1,孙一丁 1,付坚 1,黄兴奇 1,李忠森 2,程在全 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昆明 650223;2陆良县种子公司,云南陆良 655600
In Vitro Splikelet Culture and One-Step Plant Regeneration of Oryza meyeriana
Baill. of Yunnan Species
YIN Fu-You1, DING Yu-Mei1, WANG Ling-Xian1, SUN Yi-Ding1, FU Jian1, HUANG Xing-Qi1, LI Zhong-Sen2, CHENG Zai-
Quan1,*
1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Germplasm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23, China; 2Seed
Company of Luliang, Luliang, Yunnan 655600, China
收稿 2007-10-17 修定 2007-11-01
资助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4C0010Z)、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30460019)和云南省面上基金(2005C0063M)。
* 通讯作者(E-mail:czquan-99@163.com;Tel:0871-
5 1 4 0 2 0 0 )。
1 植物名称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
云南类型。
2 材料类别 幼穗(0.3~4.0 cm)。
3 培养条件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幼穗培养采用一次
成苗分化培养基(1)为MS+6-BA 2.5 mg·L-1 (单位下
同)+NAA 1.0+CH 300+Gln 500;壮苗培养基(2)为
MS0。上述培养基均加入 30 g·L-1蔗糖和 9 g·L-1琼
脂,pH 5.8。疣粒野生稻幼穗在温度为 28 ℃的
暗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再生时的培养温度为
28~30 ℃,光照时间为 12 h·d-1,光照强度为 50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幼穗培养愈伤组织的获得 供试材料取自于云
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温室。剪
取孕穗初期的疣粒野生稻幼穗(图 1),6月份从温
室剪取后,用 75%的酒精消毒 30 s,再用 0.1%
的升汞浸泡 7~8 min,再用无菌水清洗 4~5次,
无菌滤纸吸干。用剪刀及解剖刀剪开包叶,用镊
子取下幼穗剪成 1 cm长左右,接种在一次成苗培
养基(1)上暗培养,约 15 d可见在幼穗的颖壳边产
生愈伤组织。继续进行暗培养,直到愈伤组织块
长到 0.5 cm左右时,直接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培
养。
4.2 愈伤组织再分化 将幼穗愈伤组织转至光照培
养箱中,7 d左右在愈伤组织上可见绿色芽点出现
(图 2),2周后可分化出植株。当苗高长到 5~10
cm时,把分化出的幼苗(图 3)转移到壮苗培养基
(2)上进行壮苗培养。疣粒野生稻幼穗的植株再生
率可达 100%,每个芽点有 5~6株苗。
4.3 壮苗和移栽 在壮苗培养基上培养 2周后,使
苗长粗壮即可炼苗处理。先打开瓶盖,加入自来
图 2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的分化培养
图 1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6期,2007年 12月1148
水淹没培养基 1 cm左右,再用一个瓶子反扣在上
面以保湿。在原培养基中继续放置 2 d后洗去根
部培养基再炼苗 3 d,再移植到温室盆栽(图 4)。
2周后基本成活,成活率可达 90% 以上。
5 意义与进展 疣粒野生稻是我国3种野生稻资源
之一。而云南疣粒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在其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抗性和耐受不良环境
的优良性状。多年的研究表明,云南疣粒野生稻
有高抗(免疫)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中抗稻
瘟病、抗螟虫和稻飞虱能力,子粒品质较优,耐
瘠薄和耐冷(1~4 ℃能继续生长),旱生,耐荫,
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但由于
经济发展和对热区经济作物的开发,云南疣粒野
生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其分布范围锐
减,许多天然群落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
与研究疣粒野生稻显得很重要。采用幼穗离体培
图 3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的分化成苗
图 4 云南疣粒野生稻幼穗的移栽
养技术才能有助于解决此种稻种的保护。此项技
术有较高的绿苗分化率,繁殖周期短,出苗快、
齐,移栽后成活率高。绿苗分化率可达 100%,
从接种幼穗到幼苗移栽的时间只需三十多天时间。
且一次成苗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在较短时间
内直接诱导出大量绿苗。潭光轩等(1999)曾用幼
穗不经过愈伤阶段直接再生绿苗的方法培养了云南
疣粒野生稻,本文以幼穗做外植体,先在暗培养
条件下诱导少量愈伤组织后,再在光照条件下再
生植株,建立了云南疣粒野生稻无性繁殖体系,
为快速、大量繁殖云南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提供
一条值得考虑的技术体系,疣粒野生稻幼穗一步
成苗培养再生植株的报道尚未见。
参考文献
潭光轩, 吴诗光, 舒理慧(1999).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35 (2):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