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507
双歧卫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周魏 *,石大兴,王米力,谢翠苹,王雪婧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Euonymus distichus Lévl.
ZHOU Wei*, SHI Da-Xing, WANG Mi-Li, XIE Cui-Ping, WANG Xue-Jing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625014, China
收稿 2007-01-30 修定 2007-05-14
资助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 419 )。
* E-mail:j iangshan999@126.com
1 植物名称 双歧卫矛(Euonymus distichus Lévl.)。
2 材料类别 幼嫩茎段。
3 培养条件 启动培养基:(1) MS+6-BA 1.0 mg·L-1
(单位下同)+IBA 0.1+3%蔗糖。继代培养基:(2)
MS+6-BA 2.0+IBA 0.1+3%蔗糖;(3) MS+6-BA 0.2+
NAA 0.2+3%蔗糖。壮苗培养基:(4) MS。生根
培养基:(5) 1/2MS+IBA 1.0+1.5%蔗糖。上述培
养基均加 8% 琼脂,pH 5 .8~6 .0。培养温度为
(26±2) ℃,光照强度为 30~40 µmol·m-2·s-1,光照
时间 12 h·d-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于 4月中旬,取较嫩的带腋
芽茎段,先在加有洗衣粉的洗涤液中浸泡 8 min,
再用自来水冲洗 2~3 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放入
70%的酒精中消毒 15 s,用无菌水冲洗 5次,再
以 0.1%的升汞表面消毒 8 min,无菌水冲洗 5次,
吸干材料表面水分后,将茎段剪成 1 cm左右带腋
芽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1 )上。先暗培养 6 d
后,转入光培养;20 d左右,芽开始萌动;再
过 10 d后,可见芽萌发,嫩叶展开。
4.2 芽的分化与增殖 将诱导出芽的茎段切成带节
的茎段,接种于培养基(2)上。10 d后腋芽萌动,
并且基部有愈伤组织产生,再过 20 d后腋芽形成
抽芽,此时将上部的嫩枝剪下,继续在培养基(2)
中进行继代,35 d左右继代一次,增殖系数为 4
倍左右,而被剪的腋芽处也能通过继代再次形成
抽芽。由于愈伤组织在培养基(2)中不能分化出芽
来,所以就需要将基部的愈伤组织切下后及时转
到培养基(3)中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会在其表
面逐渐形成芽点,继而分化出芽,将分化出的芽
继续进行继代,30 d左右就可以继代一次。
4.3 生根与移栽 将生长健壮的芽苗接种到培养基
(5)上,如果继代后苗变得纤细,就将其接种到培
养基(4)上进行壮苗,25 d后再转接到培养基(5)
上。培养 15 d后,基部有根的出现。1个月后,
幼苗基部有 3~4条白色的根长出,生根率为 70%。
当根长到 3 cm左右时,将封口膜打开,在室温
散射光下炼苗 3 d,然后取出小苗,洗净培养基,
移栽到灭菌后的珍珠岩、蛭石、细沙(1:1:1)的基
质中,适当遮阴、保湿,移栽成活率达到 75%。
5 意义与进展 双歧卫矛是卫矛科卫矛属落叶小灌
木,为中国的特有野生种。其幼枝为鲜绿色,老
枝灰褐色,枝形美观,其种子为红色,假种皮
黄色。当秋季结果后,果实悬挂在枝头极为美
观。双歧卫矛是较好的观叶、观果植物,可用
作盆景,或作绿篱等。在民间常用其根、茎、
叶治膝关节痛,外用治漆疮等。目前,双歧卫
矛基本都处于一种野生状态,关于它的各方面的
研究还不是很多,是一种有很好开发前景的野生
植物。通常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繁殖系数较
低,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大量试管
苗。目前,同属其他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已有报道
(刘非燕等 1996;夏海武 2001;刘晓东和周鑫
2003;李云等 2003;金万梅等 2005),但双歧
卫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报道迄今未见。
参考文献
金万梅, 尹淑萍, 鲁韧强, 潘青华, 白金(2005). 扶芳藤组织培养再
生体系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通讯, 41 (1): 27~30
李云, 梁庆丰, 赵芳, 钱永强(2003). 北海道黄杨的组织培养. 植物
生理学通讯, 39 (4): 352
刘非燕, 郭达初, 陈钧林(1996). 肉花卫矛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
植物生理学通讯, 32 (1): 31
刘晓东, 周鑫(2003). 北海道黄杨树的组织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
讯, 39 (3): 236
夏海武(2001). 红果冬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
讯, 37 (4): 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