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蓝藻质粒D N A 提取方法的改进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 281
蓝藻质粒DNA 提取方法的改进
童艳1,2 施定基1,3,* 冉亮3 张芃芃3 邓元告1 宋东辉1 赵兴贵1 张越男1
天津科技大学1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 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A Improving Method for the Plasmid DNA Isolation from Cyanobacteria
TONG Yan1,2, SHI Ding-Ji1,3,*, RAN Liang3, ZHANG Peng-Peng3, DENG Yuan-Gao1, SONG Dong-Hui1, ZHAO Xing-Gui1,
ZHANG Yue-Nan1
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College of Biology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3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提要 以含 pMD-489-TNF 重组质粒的丝状体鱼腥藻 7120 和单细胞聚球藻 7002 为材料,比较了 SDS- 碱裂解法和 SDS 法
在蓝藻质粒提取中的效果,并对 SDS- 碱裂解法应用于蓝藻质粒提取作了一些改进和实验条件的优化。
关键词 蓝藻;质粒;SDS 碱裂法;SDS 法;溶菌酶
收稿 2005-11-21 修定  2006-02-23
资助 天津市科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3015080)。
*通讯作者(E-mail: cyanoshi@126.com, Tel: 022-6060110)。
分离提取质粒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关
键技术之一。提取大肠杆菌质粒的方法已经标准
化,而对蓝藻质粒的提取方法,国内报道很少,
国际上报道的方法受蓝藻种属限制,方法的普遍
适用性较差(Fiore等2000)。
蓝藻又称蓝细菌,其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
似,其细胞壁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同( 吴国芳
1994)。由于蓝藻的细胞结构和遗传体系与大肠杆
菌相似,所以蓝藻成为至今唯一能转入外源基因
并高效而稳定表达的藻类。十几年来,我们在研
究用蓝藻基因工程制备重组药物和处理环境上取得
一些进展(施定基等2005); 在研究中深感提取蓝藻
质粒的重要和现有方法不合用带来的困难。在总
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丝状体和单细
胞蓝藻的质粒提取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
验,现初步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我们实验室构建并保存的含 pMD-489-TNF
(TNF即肿瘤坏死因子)重组质粒的淡水生长的丝状
体蓝藻鱼腥藻7120 (Anabaena sp. PCC 7120)和含
pMD-489-TNF 重组质粒的海水生长的单细胞蓝藻
聚球藻7002 (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
2 试剂
溶液Ⅰ:50 mmol·L-1 葡萄糖、25 mmol·L-1
Tris-HCl (pH 8.0)、10 mmol·L-1 EDTA、10
mg·mL-1 的溶菌酶;溶液Ⅱ:0.2 mol·L-1 NaOH、
1% (m/V) SDS;溶液Ⅲ:60.0 mL 5 mol·L-1
K AC、11.5 mL 冰乙酸、28.5 mL 去离子水(K+ 浓
度为 3 mol·L-1、AC- 浓度为5 mol·L-1); STE:10
mmol·L-1 Tris-HCl (pH 8.0)、1 mol·L-1 EDTA、0.1
mol·L-1 NaCl;SE:50 mmol·L-1 Tris-HCl (pH
8.0)、5 mmol·L-1 EDTA、50 mmol·L-1 NaCl;
TE:10 mmol·L-1 Tris-HCl (pH 8.0)、1 mmol·L-1
EDTA、5 mmol·L-1 NaCl。
3 实验方法
3.1 改良的SDS-碱裂解法 (1)取培养至对数生长
中后期的含pMD-489-TNF 重组质粒的转基因鱼腥
藻 7120 和聚球藻 7002 各 4 mL,离心,弃上清
液,倒置离心管 1 min,尽量使培养液流尽。(2)
加入 1 mL SE 充分混匀,将内容物转入 1.5 mL
离心管内,离心,弃上清,倒置离心管 1 min,
尽量使管液体流尽。(3)加入150 mL含10 mg·mL-1
溶菌酶的溶液Ⅰ,充分混匀后 3 7℃下分别温育
0.5、1.0、1.5 h。(4)加入300 mL溶液Ⅱ(现配现
用),轻轻混匀,冰浴 3 min。(5)方法一:加入
225 mL 溶液Ⅲ,充分混匀内容物,冰浴 5 min,
离心,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抽提
10 min,离心,取上清液;方法二:加入 225
mL 溶液Ⅲ,充分混匀内容物,冰浴 5 min,加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282
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抽提 10 min,离心,取上
清。(6)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20℃放置2.0 h
后,4℃下离心,收集沉淀。(7)加入 1 mL 70%
乙醇洗涤沉淀,4℃下离心5 min,倒置离心管1
min,使管壁液滴流尽,室温中放置约 15 min,
直至酒精挥发干净。(8)加入20 mL TE溶解质粒沉
淀,置于 - 2 0℃冰箱内待用。
3.2 SDS法 按Porter (1988)的方法进行。
4 琼脂糖凝胶电泳
取5 mL 质粒 DNA 溶液,在1.0% 的琼脂糖凝
胶电泳(缓冲液为1×TAE,90 V) 1.5 h 电泳后,
凝胶用溴化乙锭染色,在凝胶成像仪中观察、拍
照。
5 分光光度法测定DNA浓度
将所提质粒溶于 20 mL TE 中,稀释 100 倍
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60和280
nm 波长处的吸收值。根据 260 nm 处的读数可计
算出样品中 DNA 的浓度,1 OD260=50 µg·mL-1,
根据 OD260/OD280 比值可估计 DNA 的纯度,OD260/
OD280 为 1.8 时说明样品较纯。样品DNA 浓度(µg·
mL-1)按下式计算:OD260×100× 稀释倍数(50)。
实验结果
1 改良的 SDS 碱裂解法与SDS 法提取效果比较
对采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
电泳,结果(图 1、2)显示,无论是对鱼腥藻7120
还是对聚球藻7002,采用 SDS 法提取的质粒,电
泳条带模糊不清,含杂质较多。而 S D S 碱裂解
法采用不同的抽提方法,提取效果也差别很大:
加入溶液Ⅲ后直接加酚∶氯仿抽提,所提质粒电
泳条带模糊;而采用正常的抽提方法,即加入溶
液Ⅲ后离心,取上清,加酚∶氯仿抽提,所提
质粒电泳条带明显清晰,几乎无杂质污染。
2 加入含溶菌酶的溶液Ⅰ温育不同时间对重组质
粒提取的影响
采用改良的SDS碱裂解法(加入溶液Ⅱ后采用
方法二)进行质粒提取时,加入含溶菌酶的溶液Ⅰ
后,分别温育 0.5、1.0、1.5 h。所提的质粒溶
于20 mL TE 后,取 7 mL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DNA 浓度,结果(图 3、
4和表1)显示,加入溶菌酶后温育1.5 h,提取的
质粒比较干净,含杂质少。
图1 改良的SDS碱裂解法与SDS法所提转TNF
基因鱼腥藻7120质粒的电泳图谱
1:SDS 碱裂解法(加入溶液Ⅲ后直接加酚∶氯仿抽提)提
取的质粒;2:采用 SD S 碱裂解法(加入溶液Ⅲ后离心,取上
清,加酚∶氯仿抽提)提取的质粒;3:S D S 法提取的质粒;
4:l-Hind Ⅲ DNA 分子量标准。
图3 加入溶菌酶后不同温育时间所提取的转TNF
基因鱼腥藻7120质粒的电泳图谱
1:l-Hind Ⅲ DNA 分子量标准;2:温育 0.5 h;3:
温育 1.0 h;4:温育 1.5 h。
图 2 改良的SDS碱裂解法与SDS法所提转TNF
基因单细胞聚球藻7002质粒的电泳图谱
1:SDS 碱裂解法(加入溶液后直接加酚∶氯仿抽提)提取
的质粒;2:S D S 碱裂解法(加入溶液Ⅲ后离心,取上清,加
酚∶氯仿抽提) 提取的质粒;3 :S D S 法提取的质粒。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 283
图4 加入溶菌酶后不同温育时间所提取的转TNF
基因聚球藻7002质粒的电泳图谱
1:l- Hind Ⅲ DN A 分子量标准;2:温育 0.5 h;3:
温育 1.0 h;4:温育 1.5 h。
表1 不同温育时间下从鱼腥藻7120及聚球藻7002中所提取的重组质粒DNA的浓度

温育时间/h
鱼腥藻7120 聚球藻7002
OD260 OD280 OD260/OD280 DNA浓度/mg·mL-1 OD260 OD280 OD260/OD280 DNA浓度/mg·mL-1
0.5 0.011 0.006 1.83 0.055 0.006 0.003 2.00 0.030
1.0 0.014 0.008 1.75 0.070 0.011 0.006 1.83 0.055
1.5 0.016 0.008 2.00 0.080 0.013 0.007 1.86 0.065
讨  论
分离纯化质粒DNA 的关键是将染色体 DNA 与
质粒 DNA 完全分离。染色体 DNA 与质粒 DNA 虽
然都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多聚体,且结构都为双
螺旋,但由于二者在形态和结构上仍然存在着细
微差别,因而这种完全分离遂成为可能。两者的
差别具体体现在:一是染色体的 DNA 大大长于通
常能作为载体的质粒 DN A,一般质粒 D N A 的长
度为染色体的 0.01% ~2%。在细胞裂解过程中,
长链的基因组DNA就会被共沉(贺淹才1998)。二
是染色体 DNA 与质粒 DNA 在拓扑结构上存在明显
不同,因此在抽提质粒的过程中,染色体 D N A
不仅氢键会破坏,其双链还易解离成单链,即使
条件恢复正常,也不能复性。而质粒 D N A 的氢
键虽然也会被破坏,但其双链只部分发生解离,
当条件恢复正常时,超螺旋闭合环状的质粒又会
复性(贺淹才1998)。本文采用的改良的SDS碱裂
解法就是立足于质粒 DNA 与染色体 DNA 的这两个
差别,利用溶液Ⅰ、溶液Ⅱ和溶液Ⅲ的特殊作
用,达到质粒 DNA 和染色体 DNA 的分离,从而
纯化出质粒 D N A 。
SDS 碱裂解法的原理主要基于 3 种裂解液的
应用:溶液Ⅰ的主要作用为控制反应的pH值,促
进细胞壁的溶解,增加细胞比重以帮助细胞悬
浮;溶液Ⅱ的主要作用为使长链基因组 DNA 解链
变性,并与细胞裂解后释放的蛋白质、细胞碎片
相互缠绕成大型复合物,再被溶液中的 SDS 包盖
住,而部分超螺旋的闭合环状质粒 DNA 在此时也
会发生可逆变性;溶液Ⅲ的主要作用是使管内体
系恢复中性条件,从而使质粒 DNA 复性,同时,
加入溶液Ⅲ后形成的十二烷基磺酸钾(PDS)会把
SDS 包盖的大型复合物共沉下来,通过离心,可
以与上清中的质粒 DNA 分离开来。
长期以来,由于蓝藻中重组质粒拷贝数较
低,提取较为困难,提取的质粒在量和质上有时
难以保证酶切、转化等进一步的实验操作,给外
源基因的鉴定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本文将用于大
肠杆菌质粒提取的 SDS 碱裂解法应用于蓝藻质粒
提取,并根据蓝藻的细胞结构特点,作了如下的
改 进 :
(1)考虑到蓝藻细胞壁外有含果胶酸和粘多糖
构成的胶质鞘(吴国芳1994),这些物质会影响裂
解液对细胞壁的破裂,所以在细胞壁破裂前先用
SE洗涤细胞,除去其细胞表面的多糖成分(Fiore
等 2000),破坏胶质鞘,因而细胞壁易于破裂。
(2)加入溶液Ⅲ后作了两步处理:一是充分混
匀溶液,冰浴 5 min 后离心,取上清液,再以
酚∶氯仿抽提;二是加入 225 mL 溶液Ⅲ后直接
以酚∶氯仿抽提(李和伟等1995)。两种抽提方法
得到的质粒作电泳分析(图1),由电泳图谱可以看
出,采用第 1 种处理方法获得的质粒含杂质较
少,电泳条带干净清晰;而第 2 种处理方法虽简
化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提取时间,但得到的质粒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284
混杂有大量的大片段染色体 D N A ,电泳条带模
糊,因而不宜采用。
(3)蓝藻细胞壁较难破裂,其细胞壁结构与革
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一样,可为溶菌酶溶解(吴
国芳 1994)。所以,我们除了用 NaOH 外,在加
溶液Ⅰ时加入了终浓度10 mg·mL-1 的溶菌酶,以
促进其细胞壁破裂。我们同时注意到,温育 1.0
h 以后,管内物质开始由绿变蓝,显示蓝藻细胞
内藻蓝蛋白已释放出来,细胞壁也因而破裂。而
电泳结果也显示(图 3、4),如果溶菌酶处理时间
不足,细胞壁破裂会不完全,胞内物质不能充分
释放,最终可能会减少质粒的提取量,所提质粒
杂质也会较多。
(4)选择了淡水生长的丝状体蓝藻鱼腥藻7120
和海水生长的单细胞蓝藻聚球藻7002为材料,目
的在于了解改良后的 SDS 碱裂解法是否有普遍的
应用价值,答案是肯定的。改良后的 S D S 碱裂
解法无论是对淡水生长还是海水生长、丝状体还
是单细胞的蓝藻都有较好的提取效果。而该方法
对淡水生长的丝状体鱼腥藻7120有更好的提取效
果,收集同体积的藻细胞,所得质粒沉淀较海水
生长的单细胞聚球藻 7002 多,电泳条带更加清
晰,更容易鉴定。
虽然本方法行之有效,但如果操作不当,往
往也会失败,操作中有几点可能值得注意:(1)不
能因为质粒拷贝数低而过多的收集藻细胞,因为
藻细胞浓度太高,会使碱裂解液与藻细胞不能充
分接触,从而导致细胞破裂不彻底。此外,细
胞浓度过高,细胞裂解时产生的蛋白质、染色体
和细胞碎片的量也相应增多,形成的沉淀也易带
走质粒 DNA,从而造成损失。(2)由于染色体 DNA
呈线形且链较长,因此,在采用 S D S 碱裂解法
提取质粒 D N A 时,在加入溶液Ⅱ后,时间不能
过长,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 DNA 片段
会慢慢断裂。另外,动作也必须轻柔,否则基
因组 DNA 也会断裂,小片段的基因组 DNA 就不
容易与质粒DNA 分离开。(3)由于加入溶液Ⅱ后不
能剧烈摇动管内物质,所以在加入含溶菌酶的溶
液Ⅰ温育结束后,先混匀管内物质,以免管底沉
淀下来的藻细胞不能很好地与随后加入的溶液Ⅱ充
分反应,从而降低提取得率。
参考文献
陈颖, 刘根齐, 李文彬, 孙勇如(2001). 3种水球藻DNA提取方法
的比较. 植物生理学通讯, 37 (3): 242~244
贺淹才(1998). 简明基因工程原理. 北京: 科技出版社, 86
李和伟, 王志永, 刘彤华(1995). 基础医学与临床, 15 (1): 77~78
卢圣栋(1999).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112
彭秀玲, 袁汉英(1998). 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第2版. 长沙: 湖南
科学技术出版社, 32
邱国华, 徐增富, 曹吉祥, 李宝健(1997). 一种简单实用的提取植
物DNA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通讯, 33 (5): 368~369
施定基, 邓元告, 赵兴贵(2004). 藻类基因工程的一些进展. 中国
医学通讯杂志, 2005, 1 (10): 74~78
施定基, 邓元告, 赵兴贵(2005). 展望分子海洋药物学. 中国天然
药物学, 3 (3): 133~137
吴国芳(1994). 植物学.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Sambrook J, Russell DW (2002). 黄培堂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第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7~30
Felieiello I, Chinali G (1993). A modified alkaline lysis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purified plasmid DNA from E.
coli. Anal Biochem, 212: 394~401
Fiore MF, Moon DH, Tsai SM, Lee H, Trevors JT (2000).
Miniprep DNA isolation from unicellular and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J Microbiol Methods, 39 : 159~169
Huss VAR, Schuarzwalder E, Kessler E (1986). Deoxyribonucleic
acid reassociation in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Chlorella
Ⅰ: Chlorella saccharophila. Arch Microbiol, 145: 329~333
Porter RD (1988). DNA transformation. Methods Enzymol,
167: 703~712
Takanobu H, Takashi Y (1991). Electrophoretic karyotyping
and chromasomal gene mapping of Chlorella. Nucleic Res,
19 (22): 619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