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3期,2008年 6月554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块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蒋素梅,黄胜琴,李玲 *,冷佳奕,李娘辉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收稿 2008-03-07 修定 2008-05-14
资助 广东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BKJG200725)和华
南师范大学“十一五”教学改革项目。
* 通讯作者(E-mai l:l i l ing5 02 @1 26 .com;T el:0 20 -
8 5 2 1 1 3 7 8 )。
为了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深化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近年来,我们在独立开设植物生
理学实验课(36个学时)的基础上,开展了模块教
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学生
的植物生理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基本实
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培养,26个学时;
第二阶段为综合设计试验阶段(10个学时),注重培
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第一个阶段的植物生理学基
础实验内容分为 4个模块(表 1),各模块由 3~6个
相关的实验内容组成,安排在一天的教学时间内
完成。
第一个模块以光合作用实验内容为主线,提
取叶绿素后,进行分离和理化性质鉴定,将分离
出来的黄色素和绿色素溶液分别进行光谱扫描和定
量测量。这样,学生可以掌握由浅入深的科学研
究思维方式。叶绿素无需重复提取,可以减少药
品用量和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实验过程中,
学生可以用SPAD-502叶绿素仪(日产)测定活体的
叶绿素含量,用 CB-1120光合蒸腾测定仪测定试
材的光合速率。
第二模块为种子萌发生理,以种子萌发过程
为主线,要求学生检测种子(如玉米)的活力,观
察种子萌发,分析“种子萌发率”与“种子活
力”的区别。萌发的幼苗同时可用作第 3个模块
“植物的溶液培养”实验中的材料。测定种子萌
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过
程中淀粉的水解与淀粉酶形成的关系,认识种子
在萌发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变。
表 1 2007年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模块实验教学内容
模块实验 模块实验内容
模块 1:光合作用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性质鉴定;(2)叶绿素 a和 b含量测定;(3)光合速率测定(CB-1120
光合蒸腾测定仪)
模块 2:种子生理 (1 )种子活力测定(T TC 法和红墨水法);(2)种子萌发条件及萌发率测定;(3)种子萌发时淀粉酶
活性的分析
模块 3:植物矿质营养 (1)植物的溶液培养;(2 )植物灰分元素的分析鉴定;(3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模块 4:逆境对植物组织的伤害 (1)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2)植物组织水分含量测定(HG63 水分测定仪);(3)叶片细胞质膜相对
透性的测定;( 4 )脯氨酸含量测定;( 5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第三模块为植物矿质营养部分,由学生独立
配制各种试剂和营养溶液,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
长实验,学生负责培养幼苗,自主选择不同的培
养条件,及时观察实验现象,如观察幼苗的形态
变化,测定生长率、器官鲜重和根冠比等;测
定硝酸还原酶活性,分析植株叶片的 P、S、K、
Fe等元素。要求以图片和表格展现实验结果,以
训练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增强学生观
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模块为逆境对植物组织的伤害部分,学
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和不同的逆境条件,
了解不同逆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的抗性能
力。在实验报告中学生须正确应用表格、图片说
明逆境对植物的伤害,分析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
物体内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如组织细胞质膜的相
对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适应逆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3期,2008年 6月 555
境的关系,从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科研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发展,每学年设置的模
块实验内容都要更新,比较全面地涉及植物生理
学基本实验技能和技术的各个方面,以训练学生
对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在模块实验教学之
前,先组织一个教学单位时间,让学生熟悉植物
生理学实验中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有些设备仪
器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和“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中已经使用过,再次操作熟悉,效果甚好。
此外,实验室全天开放,由两位老师全程跟班指
导,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操作中遇到
的问题。每一次模块实验分 2个阶段:第 1周次
(课程表中不安排)由学生完成预习报告,报告内
容涉及实验原理、操作步骤、设备使用、试剂
的配制和要关注的问题等,最后,报告送交教师
批改;第 2周次(课程表中安排时间)上实验课(表
2 ),教师结合预习报告的作业情况进行重点讲
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指出操作中应注意的
问题以及造成误差的各种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表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模块实验教学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内容安排
第 5周 介绍本课程的内容、安排、要求,实验室规则;熟悉植物生理学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预习光合作用模块内容
第 6周 光合作用模块
第 7周 完成光合作用模块实验报告;预习种子生理模块实验内容,完成预习报告
第 8周 种子生理模块实验
第 9周 完成种子生理模块实验报告;预习植物矿质元素模块内容,完成预习报告
第 10周 植物矿质元素模块
第 11周 完成植物矿质元素模块实验报告,预习逆境对植物组织的伤害模块内容,完成预习报告
第 12周 逆境对植物组织的伤害模块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模块实验教学方式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根据对 2005级生物科学专业
95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 95.8%的学生
认为模块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动手操作和思考问
题的机会,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进行知识
的拓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掌握实验操作的整体
性,建立较清晰的实验思路,学会如何分配实验
时间以及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和“合
理利用时间,有条理地开展实验,提高实验效
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探求心理和科学研究意识。模
块实验可以将单项实验内容联系起来,因而植物
生理学实验可以系统化,学生也可以学会将分散
和孤立的实验进行连接,综合分析实验中的现象
和结果,实验过程就自然地转变成一项科研活
动,学生的科研思想充分调动,因而他们在实验
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自觉设计、摸索实验条
件。如在做“高温和低温对植物组织的伤害”实
验时,常会出现低温处理的材料的溶液导电能力
比常温下的还低,学生经过实验,提出用四叶期
玉米苗作材料,此时根系较大,胚乳几乎消耗殆
尽,易于去除和清洗干净,从而可减少材料引起
的误差;他们考虑到低温条件下,物质渗出速率
对实验测定结果有影响,因而设计将低温处理的
材料放在室温中平衡一段时间;考虑到不同抗寒
植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用不同抗寒植物进行
实验。这样,处理之间的差异清晰直观。其他
如“叶绿素性质”与“叶绿素含量测定”(张志
良和瞿伟菁 2005)分别用100%和80%丙酮提取叶
绿素的原理以及对“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实验(提
取剂、提取温度和时间、脱色和显色)中的优化
条件都进行了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
一天的模块实验教学时间内,学生可以合理安排
实验操作,充分利用显色、保温、水浴和过滤
等过程的等待时间,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如在
“逆境对植物组织的伤害”模块中,测定“可
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实验中需要水浴、
过滤和烘干,等待时间较长,在这期间安排学生
将测定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穿插进行。又如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3期,2008年 6月556
“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
及其性质鉴定”等实验可以组织在一起完成,这
可避免叶绿素的重复提取,节约实验材料,充分
利用层析实验过程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
效率。
(3)增加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模块实验要求
每个学生都要操作,各组成员需要互相配合,实
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准
备、观察、管理和测定等。而且学生在操作失
误或者实验失败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调
整,如在“叶绿素 a、b 含量测定”和“可溶
性糖含量测定”过程中,由于样品量和提取效果
有可能不同,稀释倍数也会存在差异,这样学生
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内通过反复实验,自行摸索条
件,因而可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另外,由于
时间和空间充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
能力,增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如在光合作
用模块实验中,有的学生还选做了“光合作用的
必要条件”等经典实验;在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
同时,有些学生选做了“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组
织渗透势”的实验。同时,各项实验内容在操
作时间上可以交叉进行,这样既可避免大家在同
一时间内使用同一种仪器设备或者试剂药品,又
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增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当然,模块实验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
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模块实验要求在一天内完
成,每一个模块都由 2~5个实验组成,内容比较
多,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这就要求学生课前
必须做好充分预习。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写预习
报告,课前交由教师批改,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学
生课前预习情况和对与相应模块实验相关的知识理
解程度,这样教师课前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适
时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在每一个模块实验开始
之前,教师都会预先提出一些有启发性和探索性
的问题,指导学生自觉查找资料和认真思考。另
外,模块实验还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理论和系统
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理解模块实验的系统
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实验
课和理论课的上课时间作了相应的调整,一开学
就安排讲授植物生理学理论课,第 6周才开始进
行模块实验教学。
经过模块实验的训练,一般学生都具备了较
好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能力,而后进入第二阶段——综合设计实
验教学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和自行选
题,2位学生一组,撰写实验设计报告,经教师
就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审定修改后,
再由学生独立完成从材料准备、试剂配制、实验
操作、数据整理、结果分析直到论文撰写的过
程。最后在全班综合设计实验工作汇报会上介
绍。近年来,学生的综合设计实验的选题涉及的
方面很多,通过综合设计实验的训练以及小论文
的写作,学生的综合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以及科
研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一学年都有 2~4
篇学生完成的综合设计实验论文在不同的学术刊物
上发表。
参考文献
张志良, 瞿伟菁(2005).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第 3版.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62~67,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