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1期,2004 年 2 月 93
收稿 2003-06-06 修定 2003-07-25
* E-mail:skminy@sohu.com, Tel:027-87281268
植物生理学教材中若干重要术语的表述问题
宋克敏*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武汉 430070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
国各综合大学、农林及师范院校纷纷开设或恢复
了植物生理学课程。与此相配套的植物生理学教
材也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发行。其中最早恢复
出版的是潘瑞炽和董愚得合编的《植物生理学》
教材 [1]。这套教材出版后在全国许多高校中广泛
使用,影响甚大(其后又相继修订出版了第2[2]、
3[3]版,最近又出版了第 4 版[4])。除了这套教材
外,在全国影响较大的还有曹宗巽和吴相钰合编
的《植物生理学》[5]等教材。2 0 0 0 年前后,高
校植物生理学教材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版。
应该说,这些教材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植物
生理学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推
动我国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不断攀升新的水平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有幸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
工作多年,曾接触到一系列相关的教材,从中收
获颇多。但在使用或参考这些教材的过程中,也
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某些植物生
理学专业术语的表述问题。为了促进教学,避免
这些问题对教材使用者特别是广大学生的困扰,
笔者在此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与广大同行切磋。
1 荧光现象
荧光现象是在介绍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时提
出的一个概念。在几套不同的教材[1~4, 6, 7]中,对
这个概念的解释是: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
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叫做荧光现
象。若按照这样的解释,从字面上理解,那就
是说,给予叶绿素溶液以透射光,则叶绿素溶液
呈绿色;给予叶绿素溶液以反射光,则叶绿素溶
液呈红色。但给予叶绿素溶液的透射光及反射光
又是从哪里来的?透射光是经过透镜穿出的光照到
叶绿素溶液上的?而反射光是由一面小镜子反射到
叶绿素溶液上的吗?显然不是。其实,太阳光或
人工光源的光照射到叶绿素溶液上,经叶绿素溶
液本身而透射出来的光被人眼看到,即是叶绿素
溶液表现出的绿色,而人眼要看到叶绿素溶液的
红色,必须看叶绿素溶液本身的反射光(因此,人
眼此时不能对着光源的方向而必须在光源方向的侧
面)。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叶绿素溶液的透
射光呈绿色,而叶绿素溶液的反射光呈红色。但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这种现象就是荧
光现象。因为荧光现象实际所指的只是叶绿素溶
液的反射光为红色这一现象,而并不包括叶绿素
溶液的透射光为绿色这个现象。
还有个别教材[7]在谈到荧光现象时,则使用
了诸如叶绿素溶液在入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
下呈红色的表述,这同样是不恰当的。
现行的教材中,大都在介绍荧光现象后即从
光学的能量状态的变化入手来分析荧光现象的本
质,这对于进一步正确理解荧光现象是必要的。
鉴于上述,笔者认为,在解释荧光现象这一
概念时,应抛弃那些不够严谨的说法。此外,如
果要准确并完整地解释这一概念,还应该加上光
学能量状态变化的内容。下面是笔者重新对该现
象所下的定义,供大家讨论:叶绿素溶液经日光
等复合光照射时,其透射光呈绿色,反射光呈红
色。叶绿素溶液反射光为红色的现象即为叶绿素
的荧光现象,其本质是叶绿素溶液受光激发后所
形成的不稳定激发态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时发出红
光。
2 光呼吸
对于光呼吸这一现象,有教材是这样下定义
的: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 O2 放出 CO2 的过
程[6, 7]。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下得过于简单和牵
强。尽管这里特别提及绿色细胞,突出了光合实
体的行为,但问题在于通常所说的植物的暗呼吸
(即一般意义上的呼吸作用)在光下同样可以正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1期,2004 年 2 月94
常进行(只不过它不依赖光照),同样要吸收
O2、放出 CO2。即绿色细胞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暗
呼吸(在光下也在进行)。因此,上面的定义
无法将在光下进行的暗呼吸排除在外。
另外,光呼吸过程是与光合作用密切关联的
代谢过程,并且涉及到 3 种不同的细胞器,尤其
是与叶绿体有关。根据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应该
对光呼吸的定义重新界定。笔者建议,若作为简
洁明了的定义,可定义为:光呼吸是植物绿色细
胞在光下才能进行并与光合作用密切关联的特殊呼
吸过程。若要更全面些,还应再加上如下内容:
这一过程由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协同完
成。它以 C 2 化合物乙醇酸为底物,故又称为乙
醇酸代谢途径或C2 循环。这样的定义应该能够较
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光呼吸的含义。
3 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
蒸腾效率和蒸腾系数是蒸腾作用中的两个重
要的生理指标。对这两个指标的概念,不同教材
在表述上存在微小差异,总体上基本一致,即:
蒸腾效率(或蒸腾比率)是指植物每消耗1 kg水
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蒸腾系数(或需水量)
是指植物制造1 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这里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多数教材没有强调或突出这两个
基本概念所应有的单位。因此,在接下来所给出
的实例中往往是单位表示不完整或缺乏单位。例
如,在几本教材中都曾提到大多数农作物的蒸腾
效率是2~10 g[1~6, 9];蒸腾系数是500~100 g[3~6, 9]。
个别教材甚至将蒸腾系数简化为500~100[1, 2, 7, 8 ],
索性不要单位。这样的情况对于熟悉这两个基本
概念的人来说倒不会带来太大麻烦,而对于刚刚
接触这两个概念的学生来说,麻烦就大了。因为
教材上都说,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是一种互为倒
数的关系。而学生在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互换时就得
出了五花八门的数字。如上述的蒸腾效率与蒸腾系
数之间,就有学生给出了蒸腾效率为0.002~0.01、
蒸腾系数为0.5~0.1,有的还换算为其他的比值或
百分数,从而给出蒸腾效率为 1 / 5 0 0 ~ 1 % 、
0 . 2 % ~ 1 % 等等数值。从数学运算上看,这
些数值都没有任何问题。可这些数值与蒸腾
效率与蒸腾系数的定义却并不相符。很显
然,如果严格把握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这两
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单位,就不会出现上面的
混乱状况。因此,笔者建议在给蒸腾效率和
蒸腾系数下定义时一定要强调其包含的单位。
所以不妨定义如下:蒸腾效率(或蒸腾比率)是
指植物每消耗1 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g(干
物质).kg-1(水)];蒸腾系数(或需水量)是指植物
制造1 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g(水).g-1(干物
质)]。笔者在此将两个概念包含的单位用括号中
的内容加以强调。显然,这两个生理指标各自对
应的单位并不完全一致。但两个单位间可以转换
从而达成一致。而所谓蒸腾效率与蒸腾系数互为
倒数的关系,严格地讲,必须建立在这两项指标
的单位统一的基础之上才能通过以χ与1/χ的方式
进行直接转换。由于新的定义强调了两项指标各
自的单位,这样,在根据二者互为倒数的关系进
行相互转换计算时,必须根据两个指标定义中的
单位要求进行再换算,就不容易发生上述随意转
换的情况。
4 植物激素
什么是植物激素?对这个概念,较早出版的
教材[1, 2]曾给出过如下定义: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
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
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应该说,这
个定义基本上是准确的。但这个定义中的“微
量”比较笼统,不够确切。因此,后来出版的
一些教材[3, 4, 7]就对这一概念作了补充,即在“微
量”一词后用括号注明为 1 μ mol.L-1 以下。那
么,根据这一补充解释,也就是说,作为植物激
素,除了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能进行运输外,其在
植物体内的含量属于微量,而这种微量的水平在1
μ mol.L-1 以下。对此,读者势必会提出这样的
问题,即在确定某未知有机物是否为植物激素
时,对 1 μ mol.L-1 以下的微量水平如何来把
握?进一步讲,这里的“L ”又如何掌握?是
通过榨取植物体的汁液并根据这样得到的植物汁液
的体积来确定“L”吗?如果是,又怎样保证植
物体的汁液能够被完全充分地得到?退一步讲,
就算能够得到完全的汁液,可植物体内的汁液浓
度是受植物体内水分多少制约的,而植物体内水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1期,2004 年 2 月 95
分的多少则是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处于不断变化之
中。另外,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含水量情况也不一
样。这样,测出的植物激素就既可能在1 μ mol.
L-1 以下,也可能在1 μ mol.L-1 以上。那么,如
果测出的结果在1 μmol.L-1以上,难道这种物质
就不是植物激素了吗?很显然,这里将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的“微量”规定为 1 μ mol.L-1 以下
实质上是难以确定的。事实上,这里的“1 μmol.
L - 1 以下”,并不能作为植物激素“微量”的标
准,而是对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时其作
用浓度的说明。换句话说,就是指植物体内的植
物激素通常是在1 μmol.L-1以下的浓度时即发挥生
理调控作用的。对此,国外曾有教材[10]指出,植
物激素发挥生理调控作用的浓度小于1 mmol.L-1,
而通常小于1 μmol.L-1。这样就给出了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作用浓度的一个范围,如此界定是比
较科学的。既然如此,植物激素的“微量”到
底是怎样的一个含量水平呢?根据有关教材和专
著,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通常为植物组织
鲜重的10-9~10-7[5, 11]。这同样给出了一个范围。但
如上所述,植物组织鲜重的变数很大,以植物组
织鲜重为基础的植物激素含量范围仍然存在不确定
性,只能作为参考。
鉴于上述,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在
解释植物激素这一概念时,不妨这样定义:植物
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能从合成部位运送
到其他部位,在很低浓度水平下(通常为1 μmol.
L-1以下)即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
有机物。这一定义中,确定植物激素的标准主要
不在于这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处于怎样
“微量”的水平,而在于其作用浓度的水平。至
于这里的“微量”的界定,以植物组织干重为
基础比较可取。但具体范围值尚待同行们进一步
研究、讨论来确定。
5 三重反应
三重反应是植物激素乙烯对黄化豌豆苗的特
殊生理效应。而现行教材中对三重反应的解释仍
存有混乱之处。如有教材[2, 6~8]将三重反应解释
为:黄化豌豆苗经微量乙烯处理后发生三种反
应:茎伸长生长受到抑制;上胚轴直径增大;茎
的负向重力性消失,发生横向生长。需要注意的
是最后一项内容所说的,即是由于茎的负向重力
性消失,整个茎部横向弯曲的现象。但是,三
重反应中的第二项,即上胚轴直径增大,才是植
物学上所说的真正的“横向生长”,也就是豌豆
茎在横切面上表现的生长。而茎负向重力性消失
所产生的所谓“横向生长”,其实属于“横向
重力性(diageotropism)”或偏上性生长。即这
种豌豆茎整体“横向”偏移的生长现象,既不
是茎本身纵切面上表现的伸长生长,也不是横切
面上表现的横向生长(或侧向生长),而是由于
“偏上性生长”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横向重力性。
因此,笔者认为,宜将三重反应定义如下:三
重反应是乙烯对黄化豌豆苗的特殊生理效应,它
表现为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使矮化);促进茎的
横向生长(使加粗);茎的偏上性生长(或茎
失去负向重力性而表现出横向重力性)。
参考文献
1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 79
2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3,1984
3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 95
4 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 4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 曹宗巽,吴相钰.植物生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79,1980
6 曾广文,蒋德安主编.植物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2000
7 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陈润政,黄上志,宋松泉等.植物生理学.广州:中山大学
出版社,1998
9 曹仪植,宋占午.植物生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10 Salisbury FB, Ross CB. Plant Physiology 4th ed.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11 李宗霆,周 燮.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南京: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