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菝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502
收稿 2007-01-24 修定  2007-03-20
资助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 419 )。
* E-mail:qingqinghejin2@yahoo.com.cn;Tel:0835-
2882787
菝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李青 *,石大兴,王米力,谢翠苹,周魏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Smilax china L.
LI Qing*, SHI Da-Xing, WANG Mi-Li, XIE Cui-Ping, ZHOU Wei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625014, China
1 植物名称 菝葜(Smilax china L.)。
2 材料类别 幼嫩茎段。
3 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
(1) MS+6-BA 1.0 mg·L-1 (单位下同)+NAA 0.05;
增殖培养基:(2) MS+6-BA 1.0+NAA 0.1;(3) MS+
6-BA 2.0+NAA 0.1;壮苗培养基:(4) MS;生
根培养:(5) 1/2MS+NAA 1.0。以上培养基中均
加入 0.8%琼脂,除(5)中加入 1.5%蔗糖以外其他
培养基均加入 3%的蔗糖,pH 5.8~6.0,高温灭菌。
培养温度 24~26 ℃,光强为 30~40 µmol·m-2·s-1,
光照时间为 12 h·d-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的获得 在晴天剪取植株上生长旺盛
的嫩枝(嫩枝叶为红色),除去 2/3的叶片。先用
洗衣粉水浸泡 3~4 min,接着用软毛刷轻轻刷洗,
再用自来水冲洗 2 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
将枝条放入 70%的酒精中浸泡 15 s,用无菌水冲
洗 5次,再放入 0.1%的升汞中消毒 4 min,无菌
水冲洗 5次。在培养皿上用纱布吸干材料表面的
水分,将其剪成 1 cm左右、带一个腋芽的节段,
接种到培养基(1)中。大约 8 d后,茎段腋芽处开
始萌动;再过 10~15 d,腋芽长出,1.5~2.0 cm高。
4.2 芽的分化与增殖 当培养基(1)中长出的腋芽长
到 2 cm左右时,剪下后接种到培养基(2)和(3)
中。10 d后 2种培养基中均有部分茎段的腋芽处
开始抽出新芽。15 d后,在培养基(2)中平均形成
芽 2 ~3 个,芽比较细长,部分展叶;而在培养
基(3 )上形成的芽平均达到 5~6个,芽饱满,健
壮。鉴于上述情况,可以将分化出的丛芽切割,
接种在培养基(3)上进行增殖培养,30 d左右继代
1次,增殖系数为 4倍左右。继代培养所获得的
部分芽较细弱,将其切割成 3~5个芽一簇,接种
到培养基(3)上进行壮苗培养,20 d后芽苗长到 2
c m 高,幼叶展开。
4.3 生根与移栽 剪取 2 cm以上、生长健壮的小
苗接种到培养基(4)上进行生根诱导。8 d时芽苗
切口处稍膨大,有突起。13 d时有白色的根分化
出来,25 d后幼苗基部平均有 3~4条白色的根。
一个月后生根率为 73%。待幼苗的根平均伸长至
3.5 cm左右时,出瓶移栽。先在培养室中掀开封
口膜 3~5 d,然后取出小苗,洗去根部培养基,
移栽到珍珠岩和蛭石(1:1)混合的基质中,置于半
阴通风处,注意保温且保持基质湿润,移栽成活
率达 80 %。
5 意义与进展 菝葜是菝葜科菝葜属多年生攀援状
灌木,有块状根茎,茎常有刺。生于海拔 2 150 m
以下的灌木丛、林下或山坡中,在我国南方广为
分布。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消肿解毒、
祛风利湿、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菝葜的果
色红艳,嫩芽鲜红(可食用),树形优美,叶形奇
特,匍匐性好,耐寒性强等,可用于攀附岩石、
假山,也可作地面覆盖,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植
物,可以作为南方地区立体绿化树种。菝葜多为
野生,由于花小,单性异株,难以采收到种子,
且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材料供应不足。采用
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大量菝葜无菌苗,本文结
果对其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国内仅对同属的托柄菝葜有过报道,而本文
中的菝葜,其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