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599
收稿 2007-03-26 修定 2007-04-26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909)
* 通讯作者(E-mai l:jshca o@zju .edu.cn;Tel:057 1-
8 6 9 7 1 7 2 2 )。
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张亚锋,曹家树 *,武涛
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杭州 310029
Establishment of Regener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quashes (Cucurbita)
ZHANG Ya-Feng, CAO Jia-Shu*, WU Tao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提要:对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作了介绍,并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南瓜属;再生体系;体细胞胚途径;器官发生途径;遗传转化
葫芦科(Cucurt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共有
13个种,包括 5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西葫
芦,C. pepo L.)、印度南瓜(笋瓜,C. maxima
Duch.)、中国南瓜(南瓜,C. moschata Duch.)、
灰籽南瓜(C. mixta Pang.)和黑籽南瓜(C. ficifolia
Bouché) (Nee 1990)。栽培南瓜及其野生近缘种均
起源于美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 林德佩
2000)。我国栽培的南瓜属植物主要有美洲南瓜
种、印度南瓜种和中国南瓜种(林德佩 2000)。这
些南瓜属植物不但是人们的家常蔬菜,并且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保健和观赏功能也已开发,
于是南瓜属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南瓜属包括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如:
‘艾西丝’南瓜(C. moschata)、日本迷你南瓜(C.
pepo)等。由于这些南瓜许多靠进口,种子比较
昂贵,生产成本很高,制约了其在我国的推广和
发展。如果采取组织培养来进行快速繁殖,便有
可能有效解决种苗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赵
建萍等 2000;褚剑锋等 2004)。另一方面,在
世界范围内,由于病害比较严重,以致南瓜属植
物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Fuchs等 1998),培
育出具有相应抗病性的新品种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
途径之一。尽管常规育种在南瓜属植物育种中所
占的比重仍很大,但由于其周期长、遗传性状不
稳定等原因(雷逢进和卫爱兰 2003),人们逐渐尝
试通过转基因手段获得新品种,使以再生体系为
基础的生物技术育种在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因
此,建立高效的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对南瓜优良
品种的快速繁殖及其分子育种都有意义。
从 Schroeder (1968)开始研究南瓜属植物再生
体系至今,国内外对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分别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Biserka和 Sibila 1991;谢冰等 2006)和器官发生
途径(Ananthakrishnan等 2003;赵建萍 1999)获得
再生植株,并对影响再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
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人
们将一些抗性基因,如抗黄瓜花叶病毒和南瓜黄
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入南瓜属植物体内,
提高了抗病害的能力,而且经济价值较高(Fuchs
等1998)。本文就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及其应用作
一综述。
1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可分为直接发生途径和间
接发生途径。后者需要先从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
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产生胚状体,南瓜属植
物体胚途径大多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Schroeder
1968;Gonsalves等 1995)。前者不需诱导愈伤组
织而可直接产生胚状体(Jelaska 1972;Abrie和van
Staden 2001)。
在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中,体细胞发育所需要
经历的形态阶段与合子胚发育所经历的阶段相似。
不同之处是体细胞需先在外界条件诱导下形成胚状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及生产应用 Plant Physiology and Agriculture and Application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600
体,而合子胚则不需要经过此阶段(de J ong等
1993;Toonen等 1994)。可以诱导体细胞成为胚
状体的因素有 pH 值、热激和不同化学物质处理
(Decout等 1994;Leljak-Levanic等 2004)。在合理
调控生长条件时,如适当改变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
和浓度、培养基的渗透压以及 pH 值等(Leljak-
Levanic等 2004),胚状体便可正常生长发育。研究
南瓜属植物体细胞胚途径时关注最多的是外源生长
调节物质的作用(Paula 1991,1992)。影响南瓜属
植物体细胞胚途径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植体 采用的外植体有,新鲜的果皮壁
(Schroeder 1968)、胚珠(谢冰等 2006)、子叶
(Gonsalves等 1995)、茎尖(Paula 1991)、胚乳
(Paula 1992)和叶片(Kintzios等2002)等。在这些外
植体中,胚乳和子叶效果最好。G ons a l ve s 等
(1995)在研究美洲南瓜不同品种的体细胞胚途径
中,用胚乳和子叶为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所有
品种均实现再生。外植体苗龄也很重要。Kwack
和 Fujieda (1988)以中国南瓜胚珠为外植体,于开
花期和花后分别取材,结果花期胚珠所获得的再
生频率明显高于花后。谢冰等(2006)在美洲南瓜
胚珠培养中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总之,在材料选
择中应尽量选择生长活跃和分化能力强的外植体。
1.2 生长调节物质 体细胞胚途径多是在不同生长
调节物质诱导下进行的。在体细胞胚途径研究中
应注意生长调节物质类型和浓度的选择以及确切的
诱导时间(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植物生
长调节物质中,以生长素与体细胞胚途径的关系
最大,报道也最多。
体细胞胚途径一般分 2个阶段:胚状体诱导
阶段和胚状体发育成熟阶段。在南瓜属植物中,
前一阶段往往需要有生长素,后阶段对生长调节
物质要求不严格——有无生长调节物质胚状体都可
以发育成熟(Metwally等 1998a,b)。
胚状体大多是用生长素诱导产生的,包括
IAA (Schroeder 1968)、IBA (Biserka和 Sibila
1991)、2,4-D (Gonsalves 1995)、NAA (Urbanek
等 2004)或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结合使用(Paula
1991;Kintzios等 2002)。生长素浓度对胚状体诱
导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较高浓度的生长素
适合于诱导胚状体,在低浓度生长素下——一般
与细胞分裂素结合使用,这比较适合于不定芽的
诱导,但生长素浓度过高就会抑制胚状体分化和
发育(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Jelaska等以
美洲南瓜为材料,分别用NAA、IBA和 2,4-D诱
导胚状体的结果表明,NAA和 IBA诱导产生的胚
状体可以正常发育成熟,而 2,4-D诱导产生的胚
状体大部分不能通过球形胚阶段(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Jelaska等 1985)。有报道,上
述情况与分化培养基中 2,4-D浓度有关,分化培
养基中 2,4-D浓度过高(一般大于 7 mg·L-1)时,诱
导产生的大多为畸形胚(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这可能是因为 2,4-D的存在既可以诱导一
些特异性多肽或者蛋白质生成——这些物质的形成
与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密切相关,同时也会使细
胞核DNA甲基化(nucleus DNA methylation)。当
2,4-D浓度适当时,虽然存在核DNA甲基化,但
是程度较低,与胚状体分化相关的基因可以正常
表达,胚状体的分化和发育不会受到影响;2,4-
D浓度过高时,细胞核DNA甲基化程度升高,导
致相关基因表达活性下降,从而抑制胚状体的分
化和发育(崔凯荣和戴若兰 2000)。
体细胞胚途径中,诱导分化时间对胚状体的
发育成熟也有很大影响。Gonsalves等(1995)发现
胚状体诱导的时间与尔后它能否正常生长发育有联
系。他研究美洲南瓜 2个品种最佳胚状体分化时
间的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分化时间分别为 15周
和 13周,如果诱导分化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
于胚状体的发育成熟。
生长调节物质预处理外植体可以显著提高再
生频率。Kintzios等(2002)在美洲南瓜叶片分化前
用 42 mg·L-1 KT溶液浸泡 48 h后,所得到的再生
频率比不经预处理的高出143%。这可能是由于在
直接体胚途径中,胚状体由外植体胚性定向细胞
(embryogenic-determined cells)分化产生,使用细
胞分裂素预处理外植体后,其胚性定向细胞分裂
增殖,因此外植体的再生频率也就提高。
一般情况下,葫芦科中很多植物由体细胞分
化产生的胚状体在不含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中可
以正常发育成熟(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
Urbanek等 2004)。美洲南瓜产生的胚状体只有在
含 N A A 的成熟培养基中才可以正常发育成熟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601
(Debeaujon和 Branchard 1993)。此后许多南瓜属
植物体细胞胚途径的研究都是在成熟培养基中加入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以此法得到的胚状体才可以
正常发育成熟(Biserka和 Sibila 1991;Urbanek等
2004)。
1.3 基因型和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对体细胞胚途径
也有影响 ( Debeaujon和 Br ancha r d 1 993 )。
Gonsalves等(1995)研究美洲南瓜 6个品种的结果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外植体的再生频
率存在很大差异,适合不同基因型的最适再生条
件也有较大差别。
有人在以胚珠为外植体构建再生体系过程
中,用冷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南瓜属植物再生频率
的影响。Kwack和 Fujieda (1988)以中国南瓜胚珠
为外植体研究体细胞胚途径时发现,胚珠用 5 ℃
冷处理 2 h后,其再生频率提高。Metwally等
(1998a)在美洲南瓜胚珠再生的研究中得到相反的
结果。低温预处理外植体会降低再生频率,而不
经冷处理的再生频率最高。这种矛盾的结果,显
然是基因型差异所造成的。同时,Metwally等
(1998b)在以美洲南瓜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体胚途径
再生时发现,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 150 g·L-1时获
得的再生频率最高。这说明培养基中蔗糖含量多
少也是影响体细胞胚途径再生频率的因素。此
外,有人报道材料的栽培季节对外植体再生也有
影响(谢冰等 2006)。
2 器官发生途径
早在1974年,Jelaska便开始研究南瓜属植物
器官发生途径。但在以后几十年中进展缓慢,直
到1995年,才陆续有人重新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赵
建萍等 1995)。与体胚途径相比,器官发生途径
周期短,而且再生频率高(Lee等 2003),因此越
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实现南瓜属的植
物再生。
植物的器官发生途径也分间接和直接两种。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缺少间接途径所需的诱导愈伤组
织阶段,再生周期和程序也缩短,因此现在研究
南瓜属植物器官发生途径较多是采用由外植体直接
诱导不定芽的方法。直接器官发生途径一般经过
不定芽分化、不定芽伸长以及生根培养 3个阶段。
决定外植体直接不定芽分化和生长发育主要
有外植体和生长调节物质等因素。
2.1 外植体 外植体对南瓜属植物再生的影响具有
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苗龄。苗龄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表现不一
致。研究 2个印度南瓜品种在 4、6和 9 d苗龄的
子叶诱导再生芽频率的结果表明,4 d苗龄子叶的
再生频率最高,苗龄大于 4 d时,再生芽分化能
力显著下降(Lee等 2003)。赵建萍等(1995)在中国
南瓜再生体系的研究中也发现,用 4~5 d苗龄的
子叶可以获得最高的再生频率,苗龄增加或者减
少时,不定芽的分化率都会迅速下降。但也有不
一致的报道。Ananthakrishnan等(2003)研究美洲
南瓜 3个品种的结果表明,5~9 d苗龄子叶为外植
体再生频率相差不大,认为苗龄对植株外植体再
生频率没有影响。
(2)外植体来源。在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植
株再生中,子叶、胚轴、叶片、胚珠、茎尖和
根等均可用作为外植体。在葫芦科植物中,用这
些外植体都可成功实现植株再生(Niedz 等 1989;
Curuk等 2003;Wang等 2001;杨洪全等 1995;
陈学军等2000)。南瓜属植物器官发生途径中使用
最多的是带有子叶基部的外植体(耿新丽等 2006;
邹建等 2003)。在研究印度南瓜子叶基部、胚轴
和根的器官发生途径中,子叶基部再生频率最
高,而胚轴和根均无再生芽产生(Lee等 2003;李
贞霞等 2005)。
外植体大小对再生芽诱导频率也有影响。Lee
和 Chung (2002)比较带有胚轴的 1/8、1/4、1/2和
完整子叶诱导再生芽频率的结果表明,以带少量
胚轴的 1/2子叶为外植体获得再生频率最高。
Ananthakrishna等(2003)研究美洲南瓜子叶再生芽
的产生位置和再生所需最小子叶的结果表明,带
1 mm胚轴的 1/2子叶获得的再生频率最高。去除
胚轴和基部的子叶,只有营养生长而没有愈伤组
织和再生芽的产生;去除子叶及其基部的胚轴,
虽然有愈伤组织诱导产生,但没有再生芽产生。
另外,子叶的不同部位对再生频率也有影响。赵
建萍(1999)报道在中国南瓜的子叶顶、中和基部
中,只有基部临近下胚轴切口处有不定芽的分
化,而顶和中部都没有。这可能是由于可以分化
产生不定芽的细胞主要集中在子叶基部位置所致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602
(Mante等 1989)。这些结果说明,对南瓜属植物
来说,子叶基部是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关键部位,
去除子叶基部的子叶或胚轴难以诱导不定芽产生或
者获得的再生频率很低。
2.2 生长调节物质 不同类型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
合是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细胞分
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崔凯荣和戴若兰 2000)。现
在南瓜属植物中用来诱导不定芽的多是单独使用细
胞分裂素(Ananthakrishna等 2003;Lee等 2003)或
将其与生长素结合使用(禇剑锋等2004;李贞霞等
2005)。
生长调节物质对南瓜属植物器官发生途径的
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不定芽的诱导上。在南瓜属植
物的器官发生途径中,使用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多是 6-BA (耿新丽等 2006;Ananthakrishna等
2003)。盛玉萍等(2002)比较 6-BA和KT诱导中国
南瓜不定芽效果的结果表明,前者的效果明显优
于后者。尽管单独使用6-BA便可以较好的诱导外
植体产生不定芽(Ananthakrishna等 2003;Lee等
2003),但对有些品种,当将其与生长素结合使
用时,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可明显提高(余义和等
2006)或其再生芽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禇剑锋等
2004)。
在器官发生途径中,往往用伸长培养基使诱
导产生的不定芽生长和增殖。一般在伸长培养基
中只添加低浓度的 6-BA,或者与赤霉素或生长素
等结合使用。刘栓桃等(2004)在黑籽南瓜不定芽
的增殖实验中分别用1.0和3.0 mg·L-1 6-BA的结果
表明,虽然用 1.0 mg·L-1 6-BA得到的增殖系数较
低,但其再生芽较后者生长健壮,致使经过 2~3
次继代之后仍然可以健康生长。赵建萍等(2000)
的研究也发现,使用 0.25~4.0 mg·L-1的 6-BA进行
增殖时,随着 6-BA浓度的增大,虽然芽增殖系
数升高,但其质量却受到影响。这说明含有适当
低浓度的 6-BA对于再生芽生长和增殖效果较好。
Ananthakrishnan等(2003)采用0.1 mg·L-1 GA3和0.1
mg·L-1 6-BA结合使用的方法,所获得的再生芽比
单独使用 0.1 mg·L-1 6-BA的增加 55%。这与邹建
等(2 00 3)在中国南瓜中所获得的结果相似。此
外,有人认为,添加生长素也可以提高芽的增殖
系数(赵建萍等 2000)。
2.3 其他因素 此外,陈学军等(2000)报道,含较
低浓度蔗糖的分化培养基对再生芽的诱导效果优于
较高浓度的。这可能是由于蔗糖浓度降低后,培
养基中的渗透压也随之降低,因此再生频率得到
提高。
3 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的应用
3.1 遗传转化 将一些抗病毒病的基因转入南瓜属
植物体内,可以提高植物抵抗这些病害的能力,
这类研究在国外做得较多。现在世界上危害南瓜
属植物的病害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
saic cucumovirus)、南瓜黄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potyvirus)、西瓜花叶病毒(wartermelon
mosaic 2 potyvirus)和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
(papaya ringspot potyvirus type w) (Fuchs等 1998)。
培育抗这些病毒病的新品种是解决这类病害的一种
有效方法。对此,采用的主要策略是将相应病毒
的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以类似
交叉保护的方式使转基因植物获得抗病性。
将目的基因转入植物体的方法主要是农杆菌
介导法,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将农杆菌导入外植
体。同时,进行转化时还需建立在高频率的再生
体系基础之上,一般再生频率需要达到 60%。转
化效率与农杆菌种类和植物基因型等有关。
Katavic等(1991)比较2种农杆菌对美洲南瓜转化效
率的结果表明 8196系比 15834系的效率高。Toppi
等(1997)分别以美洲南瓜完整植株和子叶为外植
体,使用农杆菌 NCPPB 1855系进行遗传转化,
结果均获得了高效转化。他进一步研究农杆菌接
种时间和温度以及植株苗龄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温度为 25 ℃和接种时间为 48 h时,
可以获得最高的转化效率,提高接种温度或者延
长接种时间,转化效率都会显著下降,甚至不能
成功转化;苗龄为 2 周时获得的转化效率最高,
如果苗龄大于 2 周,则转化频率下降。
Fuchs等(1998)检测转入黄瓜花叶病毒、南瓜
黄叶病毒和西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美洲南瓜
田间性状的结果表明,转基因可以提高美洲南瓜
抵抗相应病害的能力,并且产量增加。通过基因
工程创造新品种的研究已成为南瓜属植物品种改良
的前沿领域。
3.2 其他 种间杂交所收获种子的胚往往很小,且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603
缺乏营养,因此很难正常生长发育。但如果用组
织培养的方法便可以使这些种子获得再生。
Rakoczy-Trojanowska和Malepszy (1989)以印度南
瓜与美洲南瓜杂交后代F1和BC1所产生的难以正常
生长发育的胚为外植体使其大量繁殖,每个胚最
多可以再生 65棵正常植株。
单倍体对蔬菜植物的遗传改良也有意义,可
以用花药和胚珠离体培养方法得到单倍体植株,
经人工加倍后,获得纯合二倍体和多倍体等,这
样可以大大缩短选择和纯化的过程和时间,对植
物遗传育种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南瓜属
植物中,人们已经分别通过花药和胚珠的离体培
养获得美洲南瓜的再生(Metwally等 1998a,b)。
除了上述方方面面的应用之外,还可通过植物的
再生途径,使一些比较珍贵的南瓜属良种得到快
速繁殖和保存。
4 结束语
迄今,离体培养已较多地应用于南瓜属植物
的快速繁殖、品种改良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并
取得了一些结果。但也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如: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畸形胚的发生还未找到
有效的控制方法;器官发生途径大多是通过带有
子叶基部的子叶或者胚轴获得再生植株,其他外
植体(如下胚轴和根等)是否也可以实现再生,还
有待研究;现在只通过体细胞胚途径获得转基因
成功,尚未见有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转基因植
株的报道;有关分子育种,只在美洲南瓜中取得
成功,其他种还没见有成功的报道。针对以上问
题,我们认为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改变生长调节物质条件,如生长调节物质的种
类、浓度以及诱导分化时间等因素,以减少体细
胞胚途径中畸形胚的发生;(2)借鉴影响器官发生
途径的因素研究适合南瓜属不同基因型植物再生的
最佳条件;(3)继续开展南瓜属植物转基因研究以
提高适合于南瓜属植物的遗传转化条件,从而进
行品质改良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相信通过这些
研究会大大促进南瓜属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
参考文献
陈学军, 邢国明, 陈竹君(2000). 西葫芦未受粉胚珠离体培养和植
株再生. 浙江农业学报, 12 (3): 165~167
褚剑锋, 郑琪, 黄伟忠(2004). 日本迷你南瓜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
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0 (6): 711
崔凯荣, 戴若兰(2000).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生物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9~53
耿新丽, 赵一鹏, 秦勇(2006). 金童观赏南瓜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34 (7): 1338~1339
雷逢进, 卫爱兰(2003). 我国西葫芦资源和育种研究概况及发展
趋势. 中国种业, 11: 17~19
李贞霞, 李新峥, 董卫华(2005). 南瓜组织培养体系建立研究. 北
方园艺, 3: 75~76
林德佩(2000). 南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 中国西瓜甜瓜, 1: 36~38
刘栓桃, 赵智中, 苗前(2004). 黑籽南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0 (4): 459
盛玉萍, 王爱勤, 何龙飞, 唐向民(2002).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无蔓一号.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1 (3): 185~187
谢冰, 王秀峰, 樊治成(2006). 西葫芦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条件的
优化及胚囊植株的产生. 中国农业科学, 39 (1): 132~138
杨洪全, 卫志明, 许智宏(1995). 瓠瓜的离体培养和植株的高效再
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31: 263~265
余义和, 李桂荣, 王新娟, 周明, 刘玉博(2006). 南瓜离体培养及植
株再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34 (20): 5180~5181
赵建萍(1999). 艾西丝南瓜子叶的离体培养. 园艺学报, 26 (3):
196~197
赵建萍, 柏新付, 蒋小满, 毕可华(2000). 培养因子对艾西丝南瓜
芽增殖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植物学通报, 17 (1): 84~86
赵建萍, 毕可华, 柏新付, 梁建光(1995). 艾西丝南瓜的离体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31 (4): 285
邹建, 宋明, 汤清林, 张钟灵, 刘红雨, 周虹(2003). 观赏南瓜子叶
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
(4): 297~299
Abrie AL, van Staden J (2001). Development of regeneration
protocols for selected cucurbit cultivars. Plant Growth Regul,
35: 263~267
Ananthakrishnan G, Xia X, Elman C, Singer S, Paris HS, Gal-On
A, Gaba V (2003). Shoot production in squash (Cucurbita
pepo) by in vitro organogenesis. Plant Cell Rep, 21: 739~746
Biserka J, Sibila J (1991). Plant development in long-term embryo-
genic callus lines of Cucurbita pepo. Plant Cell Rep, 9:
623~626
Curuk S, Ananthakrishnan G, Singer S, Xia XD, Elman C, Nestel
D, Cetiner S, Gaba V (2003). Regeneration in vitro from the
hypocotyl of Cucumis species produces almost exclusively
diploid shoots, and does not require light. HortScience, 38
(1): 105~109
Debeaujon I, Branchard M (1993).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Cucurbitaceae.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34: 91~100
Decout E, Dubois T, Guedira M, Dubois J, Audran JC, Vasseur J
(1994). Role of temperature as a triggering signal for orga-
nogenesis or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wounded leaves of
chicory cultured in vitro . J Exp Bot, 45: 1859~1865
de Jong AJ, Schmidt EDL, de Vries SC (1993). Early events in
higher-plant embryogenesis. Plant Mol Biol, 22: 367~377
Fuchs M, Tricoli DM, Carney KJ, Schesser M, McFerson JR,
Gonsalves D (1998). Comparative virus resistance and fruit
yield of transgenic squash with single and multiple coat pro-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604
tein genes. Plant Dis, 82 (12): 1350~1356
Gonsalves C, Xue B, Gonsalves D (1995).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regeneration from cotyledon explants of six squash
cultivars. HortScience, 30 (6): 1295~1297
Jelaska S (1972). Embryoid formation by fragment of cotyledons
and hypocotyls in Cucurbita pepo. Planta, 103: 278~280
Jelaska S (1974). 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 in pumpkin
explants. Physiol Plant, 31: 257~261
Jelaska S, Magnus V, Seretin M, Lacan G (1985). Induction of
embryogenic callus in Cucurbita pepo hypocotyl explants by
indole-3-ethanol and its sugar conjugates. Physiol Plant, 64:
237~242
Katavić V, Jelaska S, Bakran-Petricioli T, David C (1991). Host-
tissue differences in transformation of pumpkin (Cucurbita
pepo L.)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24: 35~42
Kathiravan K, Vengedesan G, Singer S, Steinitz B, Paris HS, Gaba
V (2006). Adventitious regeneration in vitro occurs across a
wide spectrum of squash (Cucurbita pepo L.) genotypes.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85: 285~295
Kintzios S, Sereti E, Bluchos P, Drossopoulos JB, Kitsaki CK,
Liopa-Tsakalidis A (2002). Growth regulator pretreatment
improves somatic embryogenesis from leaves of squash
(Cucurbita pepo L.) and melon (Cucumis melo L.). Plant Cell
Rep, 21: 1~8
Kwack SN, Fujieda K (1988).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cultured
unfertilized ovules of Cucurbita moshchata. J Jpn Soc Hort
Sci, 57: 34~42
Lee YK, Chung WI (2002). Plant regeneration via organogenesis
in the Korean and Japanese winter squash (Cucurbita
maxima). Acta Hort, 588: 299~301
Lee YK, Chung WI, Ezura H (2003).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via organogenesis in winter squash (Cucurbita maxima
Duch.). Plant Sci, 164: 413~418
Leljak-Levanic D, Bauer N, Mihaljevic S, Jelaska S (2004).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pumpkin (Cucurbita pepo L.): Control of
somatic embryo development by nitrogen compounds. J Plant
Physiol, 161: 229~236
Mante S, Scorza R, Cordts J (1989). A simple, rapid protocol for
adventitious shoot development from mature cotyledons of
Glycine max cv. Bragg. In Vitro Cell Dev Biol, 25 (4): 385~388
Metwally EI, Moustafa SA, El-Sawy BI, Haroun SA, Shalaby TA
(1998a). Production of haploid plants from in vitro culture
of unpollinated ovules of Cucurbita pepo.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52: 117~121
Metwally EI, Moustafa SA, El-Sawy BI, Shalaby TA (1998b).
Haploid plantlets derived by anther culture of Cucurbita
pepo.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52: 171~176
Nee M (1990). The domestication of Cucurbita (Cucurbitaceae).
Econ Bot, 44 (3, suppl.): 56~68
Niedz RP, Smith SS, Dunbar KB, Stephens CT, Murakishi HH
(1989). Factors influencing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coty-
ledonary explants of Cucumis melo.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18: 313~319
Paula PC (1991).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squash Cucurbita pepo L. cv. YC 60. Plant Cell Rep, 9:
620~622
Paula PC (1992). Initiation and maturation of somatic embryos
of squash (Cucurbita pepo). HortScience, 27 (1): 59~60
Rakoczy-Trojanowska M, Malepszy S (1989). A method for in-
crease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immature F1 and BC1 em-
bryos of Cucurbita maxima Duch. ×C. pepo L. hybrids.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18: 191~194
Schroeder CA (1968). Adventive embryogenesis in fruit pericarp
tissue in vitro. Bot Gaz, 129 (4): 374~376
Toonen MAJ, Hendriks T, Schmidt EDL, Verhoeven HA, van
Kammen A, de Vries SC (1994). Description of somatic-
embryo-forming single cells in carrot suspension cultures
employing video cell tracking. Planta, 194: 565~572
Toppi LS, Pecchioni N, Durante M (1997). Cucurbita pepo L. can
be transformed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51: 89~93
Urbanek A, Zechmann B, Müller M (2004). Plant regen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Styrian pumpkin: cy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79:
329~340
Wang S, Tang L, Chen F (2001). In vitro flowering of bitter melon.
Plant Cell Rep, 20: 39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