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橡胶草 (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 是菊
科(Compositae)蒲公英属 (Taraxacum)的多年生草本
植物。 橡胶草具有较强的生长繁殖能力, 能够生长
在较寒冷的地区, 产生优良种子, 极容易种植, 并
且具有较强抗菌能力和抗虫害能力。 橡胶草外形与
蒲公英非常相似, 但根部可以分泌与巴西橡胶树成
分相当的优良天然橡胶, 其干重约占根部成分的
20%[1-2], 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可为缓解
我国橡胶产业不足, 依赖进口的现状提供支持。 橡
胶草的生长较巴西橡胶树而言, 适宜栽培的地区
广, 适应性强, 生长速度快, 在我国华东、 华北、
东北和西北等地区均适宜进行橡胶草的种植, 是极
具经济发展前途的产胶植物[3]。
目前国外学者对橡胶草的研究从形态结构、 组
织生理、 栽培技术等方面转向对橡胶草的产胶蛋白
颗粒及相关的酶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4-6], 而国内
学者也开始从形态学方面研究逐渐向分子遗传转化
方向发展, 并已通过叶片作为外植体, 初步开展了
橡胶草再生体系的研究 [7-9]。 但由于目前再生体系
并不够成熟, 发展进度较为缓慢。 本文以橡胶草根
部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分化以及生根的研
究, 为橡胶草组培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
所橡胶树细胞工程研究室种子繁殖的试管苗为供
试材料。
1.2 方法
1.2.1 培养基的配制 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
加 3 g/L 蔗糖和 5 g/L 琼脂粉, 根据试验设计, 在
不同培养阶段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pH 调至(5.8±0.1), 121 ℃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4): 692-697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4-09-24 修回日期 2014-12-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07060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 ITBBYB082, ZDZX2013023-1)。
作者简介 贾 瑞(1987 年—),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林木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陈雄庭(CHEN
Xiongting), E-mail: cxt66988063@163.com。
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贾 瑞 1,2, 吴坤鑫 2,3, 王 颖 2,3, 贾 贤 1,2, 陈雄庭 2,3*
1 海南大学农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2
中 国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院 热 带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南儋州 571737
摘 要 以橡胶草的根部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橡胶草根部外植体防止褐化的
最佳方法为 MS+500 mg/L AC 预培养 3 d; 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MS+0.6 mg/L 6-BA + 0.3 mg/L 2,4-D,
平均诱导率为 90%; 分化培养基为 MS+0.8 mg/L 6-BA +0.3 mg/L NAA; 生根培养基为 1/2MS+0.2 mg/L NAA。
关键词 橡胶草;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Root Callus Induction of 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
JIA Rui1, 2, WU Kunxin2, 3, WANG Ying2, 3, JIA Xian1, 2, CHEN Xiongting2,3*
1 College of Agronomy,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2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TAS /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Resources of Tropical Crop,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3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China
Abstract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 were conducted with root as the
ex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0mg/L of activate carbon in the MS medium of pre-culture tested three day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browning of explants. The best culture medium(MS+0.6 mg/L 6-BA+0.3 mg/L 2,4-D)
was suitable for callus induction of root, and the average induction rate was 90.0%. Th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0.8 mg/L 6-BA +0.3 mg/L NAA. The rooting medium was 1/2MS+0.2 mg/L NAA.
Key words 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 Callus; Regeneration system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4.010
第 4 期 贾 瑞等: 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处理 活性炭浓度/(mg/L) 时间/d 褐化率/% 死亡率/% 现象
1 0 3 29.3 e 25.3 d
接种3 d, 外植体切口开始出现褐化,接种7 d整个外植体出现褐化2 0 7 64.7 b 64.7 ab
4 300 3 38.9 d 36.0 d
接种7 d, 部分外植体切口出现褐化5 300 7 58.7 bc 53.0 bc
7 500 3 0.0 f 0.0 ab
接种10 d,只有极少量外植体的切口出现褐化,14 d部分外植体出现绿色芽点8 500 7 1.3 f 0.0 e
10 700 3 0.0 f 0.0 e
接种7 d, 外植体切口出现褐化,14 d外植体开始变黄,随后慢慢的死亡11 700 7 26.7 e 41.3 cd
12 700 10 49.3 c 71.3 a
3 0 10 75.3 a 75.3 a
6 300 10 63.3 b 63.3 bc
9 500 10 4.0 f 2.7 e
表 1 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褐化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tive carbon and treantment time on browing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explants
说明: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0.05 水平下差异显著, 下同。
Note: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t at 0.05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分装于组培瓶或培养皿中备用。
1.2.2 材料的处理 将保存于培养箱内的橡胶草
试管苗进行生根培养, 待根长达 5 cm 以上时, 将
根切成长约 1.5~2 cm 的小段备用。
1.2.3 外植体的的预培养 在 MS 基本培养基中
分别加入活性炭 300、 500、 700 mg/L, 并以不添加
活性炭 MS 作为对照。 每个处理接种到 5 个培养
皿 , 每个培养皿接种 5 个外植体 , 3 次重复 ,
(23±2)℃进行暗培养, 3、 7、 10 d 后分别对其进行
观察统计。 褐化率(%)=外植体褐化数/接种外植体
数, 死亡率(%)=外植体死亡数/接种外植体数。
1.2.4 愈伤组织的诱导 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根据试验要求附加不同浓度的 2,4-D 和 6-BA, 每
个处理接种 5 个培养皿, 每个皿接种 5 个外植体,
3次重复。 在光照周期为 14 h/d, 温度为(23±2)℃,
光照强度为 1 800~2 000 lx 的条件下培养, 7 d 后对
其进行观察统计。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产生愈
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
1.2.5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将绿色、 颗粒状、 质地
坚硬的愈伤组织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 NAA 和 6-
BA 的 MS 培养基上, 每个处理接种 5个培养瓶, 每
瓶接种 3个外植体, 3次重复。 在光照周期为 14 h/d,
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1 800~2 000 lx的条件
下培养,7 d后对其进行观察, 14 d 后对其进行统
计。 诱导率(%)=产生分化的愈伤组织数目/接种愈
伤组织的数目。
1.2.6 生根培养 待苗长到 3cm左右的时候转入的
生根培养基中诱导根的产生。 在光照周期为 14 h/d,
温度为(25±2)℃, 光照强度为 1 800~2 000 lx 的条
件下培养 , 14 d 后对其进行观察统计 。 生根率
(%)=生根苗数/总的接种苗数。
1.2.7 炼苗与移栽 将株高 5 cm 以上, 根长 5 cm
左右的橡胶草组培苗进行炼苗移栽, 移栽前先将组
培苗的瓶盖打开一半放置于阴凉的地方 3 d 后 ,
将幼苗基部的琼脂洗净, 用 0.1%的多菌灵浸泡
30 min, 然后将其移栽到小盆中, 移栽基质为营养
土 ∶ 砂石 ∶ 蛭石=1 ∶ 1 ∶ 1 的混合基质。 移栽后先将
苗放置于光照强度为 1 800~2 000 lx 的培养箱预炼
苗 7 d, 然后再将其完全暴露于自然的环境下。
1.3 数据分析
该试验数据采用 SAS 9.0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数据分析。 试验中所获得的各处理数据均先进行
方差分析, 在 p﹤0.05 水平上, 采用 LSD 法做多
重比较 [10-1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褐
化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由表 1可知, 在未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中, 接
种 3 d, 外植体切口开始出现褐化(图 1-A), 接种 7 d
后整个外植体褐化, 随后死亡(图 1-B), 在培养基
中添加 500 mg/L 的活性炭, 外植体接种 7 d 后,
只有少数出现褐化现象, 抑制褐化的效果好, 且对
外植体的伤害最小(图 1-C)。 但当活性炭浓度增加
693-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图 1 不同质量浓度的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tive carbon on explants
10 mg/L 300 mg/L 500 mg/L 700 mg/L
处理 2,4-D/(mg/L) 6-BA/(mg/L) 诱导率/% 愈伤生长情况
1 0.1 0.2 44.0 e 淡黄色、 颗粒状、 水渍状
2 0.3 0.2 46.6 e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3 0.5 0.2 48.0 de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4 0.7 0.2 45.3 e 淡黄色、 颗粒状、 水渍状
5 0.1 0.6 69.3 bc 黄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6 0.3 0.6 90.0 a 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7 0.5 0.6 80.0 ab 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8 0.7 0.6 49.3 de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9 0.1 1.0 70.6 bc 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10 0.3 1.0 69.3 bc 黄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11 0.5 1.0 88.0 a 黄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12 0.7 1.0 48.0 de 淡黄色、 颗粒状、 水渍状
13 0.1 1.4 64.0 cd 黄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14 0.3 1.4 56.0 cde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15 0.5 1.4 52.0 de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16 0.7 1.4 50.6 de 淡黄色、 颗粒状、 水渍状
表 2 不同 2,4-D 和 6-BA 浓度对橡胶草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2,4-D and 6-BA on Callus induction of root of T. kok-saghyz
到 700 mg/L, 接种 7 d 后, 褐化虽然得到一定程度
的抑制, 但外植体开始变黄, 随后慢慢死亡(图 1-
D), 说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没有选择性, 在吸附
有毒物质的同时也吸收培养基里的营养元素, 从而
导致外植体的死亡。 在相同活性炭浓度的不同组合
中, 褐化率和死亡率总体上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
加。 从褐化率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 处理 7、 8、
9、 10 之间差异不显著, 且极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
组, 其中处理 7、 10均值最低, 且都为 0.00%, 但
处理 10 逐渐出现死亡现象, 从节约成本和时间的
因素考虑, 选择处理 7作为抑制外植体褐化现象的
最佳处理。 从死亡率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处理 7、
8、 9、 10 之间无显著差异, 且极显著的低于其他
处理组, 其中处理 7、 8、 10均值最低都为 0.00%,
但处理 10 逐渐出现死亡现象, 综合考虑, 选择处
理 7作为抑制外植体褐化现象的最佳处理。 故根部
作为外植体时, 选择处理 7作为抑制外植体褐化现
象和死亡现象的最佳处理, 即 MS+500 mg/L AC 预
处理 3 d。
2.2 不同浓度的 2,4-D, 6-BA 对橡胶草根愈伤组
织诱导的影响
将上述经过处理未发生褐化现象的外植体接种
于不同浓度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 外植体
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 由表 2 给出的 LSD
多重比较结果可知: 处理 6、 7、 11 之间差异不显
著, 但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处理组, 其中处理 6均值
最大为 90.00%。 当 6-BA 浓度为 0.2 mg/L, NAA
浓度为 0.1 和 0.7 mg/L 时, 处理所得诱导率次低和
最低, 分别为 44.0%和 45.3%, 极显著的低于其他
处理组(图 2-A~D)。 因此, 选择处理 6 作为橡胶
A B C D
694- -
第 4 期 贾 瑞等: 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图 3 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
Fig. 3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of callus
A B
玻璃化 正常
A B C D
图 2 根诱导的愈伤组织
Fig. 2 Callus induce of root
淡黄色、 颗粒状、 水渍状 淡黄色、 颗粒状、 松散型 黄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处理 NAA/(mg/L) 6-BA/(mg/L) 分化率/% 现象
1 0.1 0.5 40.00 d
接种 10 d 左右开始有芽的萌动, 但芽生长缓慢, 形成的芽易玻
璃化
2 0.1 0.8 46.67 d
4 0.3 0.5 57.78 bc
接种 7 d 左右开始有不定芽的萌动 ,20 d 后叶片长度达到 5 cm,
生长状况良好
5 0.3 0.8 86.67 a
7 0.5 0.5 37.78 d
接种 10 d 左右开始有不定芽的萌动 , 30 d 后叶片长度才达
到5 cm, 生长状况良好
8 0.5 0.8 53.33 bcd
9 0.5 1.0 84.44 a
3 0.1 1.0 50.00 bcd
6 0.3 1.0 64.44 b
表 3 不同培养基对橡胶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on differentiation of T. kok-saghyz
草根部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即 MS+0.6 mg/L
6-BA + 0.3 mg/L 2,4-D, 该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
织的颜色为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图 2-D), 这
种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良好, 增殖迅速, 并有利于进
一步分化。
2.3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选取颜色为绿色、 颗粒状、 质地坚硬, 生长状
况良好的愈伤组织, 接种于不同浓度组合的分化培
养基, 表 3可知, 处理5(MS+0.8mg/L 6-BA + 0.3 mg/L
NAA)和处理9(MS+1.0 mg/L 6-BA + 0.5 mg/L NAA)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 分别为 86.67%和
84.44%, 当 6-BA 的浓度远远高于 NAA 时, 分化
形成的芽容易玻璃化(图 3-A)。 随着 NAA 浓度的
增加 , 玻璃化现象得到改善 , 当 NAA 浓度为
0.3 mg/L时, 不定芽的萌动时间早, 形成的芽生长状
况良好(图 3-B)。 当 NAA浓度为 0.5 mg/L 时, 虽然
不定芽的萌动时间推迟, 但形成的芽生长状况良
好, 这可能与植物的内源激素有关。 综合考虑, 处
理 5 作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 , 即
MS+0.8 mg/L 6-BA +0.3 mg/L NAA。
2.4 生根培养
待不定芽长到 3 cm 左右时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诱导根的产生, 从表 4可知, 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
MS 培养基中, 同样可以诱导不定芽生根, 只是诱
导生根时间较长。 而在 1/2MS 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0.2 mg/L NAA 和 0.5 mg/L NAA, 均可以在短期内诱
导不定芽生根, 且生根率达 100%(图 4)。 因此,
选择 1/2MS (蔗糖15 g/L)+0.2 mg/L NAA 作为诱导
不定芽生根培养基最合适。
695-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处理 培养基 现象
1 MS(蔗糖30 g/L) 接种 20 d 后根从苗的基部长出, 粗壮, 40 d 后生根率达到 100%
2 1/2 MS(蔗糖30 g/L)+0.2 mg/LNAA 接种 7 d 后根从苗的基部长出, 粗壮, 20 d 后生根率达到 100%
3 1/2 MS(蔗糖 30 g/L)+0.5 mg/LNAA 接种 7 d 后根从苗的基部长出, 粗壮, 20 d 后生根率达到 100%
表 4 不同培养基对橡胶草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on rooting of in vitro shoots of T. Kok-saghyz
图 4 生根
Fig. 4 Rooting
图 5 移栽
Fig. 5 Transplanting
2.5 炼苗与移栽
将生长状况良好的生根组培苗进行炼苗和移
栽, 20 d 左右大部分的组培苗生长状况良好, 且
均长出了新根, 叶片也逐渐变为深绿色(图 5)。
3 讨论与结论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外植体褐化现象经常
发生。 褐化的发生主要是外植体在组培过程中, 由
于切割造成机械损伤, 伤口处会分泌出酚类化合
物, 酚氧化酶释放或合成, 在合适的 pH、 温度等
条件下, 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和氧气聚合发生氧化
反应, 形成褐色醌类物质, 褐色物逐渐扩散到培养
基中, 抑制细胞中其它酶的活性, 影响细胞的正常
代谢, 毒害整个外植体组织, 甚至导致组织死亡[12-14]。
褐化现象是决定组织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一。 试验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添加 500 mg/L 活
性炭可以明显的降低褐化率, 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是没有选择性的, 在吸收有毒物质的同时也吸收培
养基里的营养元素, 所以活性炭用量和培养时间至
关重要。 马文卿等[15]研究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
中的褐化发现, 添加 1 500 mg/L 活性炭, 可以有效
抑制褐化现象, 且试管苗生长旺盛, 保持较高增殖
系数; 许传俊等[16]研究蝴蝶兰外植体褐变发生结果
表明, 黑暗培养的外植体褐变发生较晚, 且程度轻,
光照强度的增加使外植体褐变严重; 除此之外, 还
有研究表明在高温条件下褐化率高达 52.17%, 而
低温条件下褐化率降为 29.8%[17]。
橡胶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已有前人以叶片为外植
体初步开展了研究, 林伯煌等 [7]认为茎叶愈伤组织
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1.0 mg/L
2,4-D, 陈菲等[8]在橡胶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中
得出的结论和林伯煌的一致, 认为诱导橡胶草叶
片愈伤组织最优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1.0
mg/L 2,4-D, 诱导率达 83.3%, 且愈伤组织生长状
况良好。 林伯煌在橡胶草组织培养研究中指出由于
位置关系、 内源激素等缘故, 再生根作为外植体不
容易分化出愈伤组织。 在本试验中, 笔者利用橡胶
草根部在培养基 MS+0.6 mg/L6-BA+0.3 mg/L 2,4-D
中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 且诱导率高达 90%, 该
培养基诱导根部产生愈伤组织的时间短, 形成的愈
伤组织紧致, 且泛绿时间早, 有利于下一步愈伤组
织的分化。
在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方面, 6-BA 和 NAA 的
配合至关重要, 当 6-BA 浓度高于 NAA 浓度 3 倍
时, 分化形成的芽容易玻璃化, 但却有利于叶片直
接诱导不定芽的生成, 罗成华等 [9]在橡胶草的高频
再生体系的建立中认为以叶片为外植体, 最佳诱导
不定芽的培养基为 MS+1.5 mg/L 6-BA+0.1 mg/L
NAA。 当 NAA 浓度增加, 玻璃化现象得到改善。
在本试验中, 笔者在分化培养基 MS+0.8 mg/L 6-
BA+0.3 mg/L NAA 中成功诱导愈伤组织生成不定
芽, 且诱导率高达 90%。 林伯煌等[7]认为诱导茎叶
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MS+0.8 mg/L 6-BA+
696- -
第 4 期
0.3 mg/L 2,4-D , 这一结论与笔者诱导根部愈伤组
织分化的培养基一致。
橡胶草生根较容易, 在试验中将橡胶草的不定
芽直接接种于 MS 培养基中即可诱导生根, 只是与
1/2MS(蔗糖15 g/L)+0.2 mg/L NAA 生根培养基相
比, 诱导生根的时间较长。
本试验结果表明, 以橡胶草的根部作为外植体
需先在 MS+500 mg/L AC 培养基上预处理 3 d 防止
外植体褐化; 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MS+0.6 mg/L 6-BA+0.3 mg/L 2,4-D; 分化培养基为
MS+0.8 mg/L 6-BA+0.3 mg/L NAA; 生根培养基为
1/2MS+0.2 mg/L NAA。 本试验为橡胶草快繁体系的
建立以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1999: 45-46.
[2] 龚祝南, 张卫明, 刘常宏, 等. 中国蒲公英属植物资源[J]. 中国
野生植物资源, 2001, 20(3): 9-14.
[3] 罗士苇, 冯 午, 吴相钰. 橡胶草的研究部分I-新疆橡胶草的
形态观察[J]. 中国科学, 1951, 2(3): 373-379.
[4] 斯契潘诺夫. 橡胶草栽培法[M]. 沈阳: 东北农业出版社, 1952:
1-86.
[5] Schmidt T, Hillebrand A, Wurbs D,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bber biosynthetic genes from
Taraxacum kok -saghyz [J]. Plant Mol Biol Rep, 2010, 28:
277-284.
[6] Wahler D, Gronover C S, Richter C, et al. Polyphenoloxidase
silencing affects latex coagulation in Taraxacum species [J].
Plant Physiology, 2009, 151: 334-346.
[7] 林伯煌 , 魏小弟 . 橡胶草的组织培养研究 [J]. 热带农业工程 ,
2009, 33(4): 1-3.
[8] 陈 菲 , 曲彦婷 , 李 黎 , 等 . 橡胶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
究 [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1): 93-94.
[9] 罗成华 , 闫 洁 , 祝建波. 橡胶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J]. 北
方园艺, 2012(07): 115-119.
[10] Compton M E. Statistical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plant cell tissue culture data[J].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
1994, 37: 217-242.
[11] Duncan D B. Multiple range and multiple F test[J]. Biometrics,
1995, 11: 1-4.
[12] 缪耀梅 , 李开彪 , 叶添谋 . 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褐化的防
治[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4(6): 101-103.
[13] 周俊辉, 周家容, 曾浩森, 等 .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
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00, 27(增刊): 481-486.
[14] 刘兰英. 薄壳香核桃组培中的褐化及防止措施研究[J]. 园艺学
报, 2002, 29(2): 171-172.
[15] 马文卿, 李 青, 刘 燕. 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中的褐化
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7): 186-190.
[16] 许传俊, 李 玲. 几种培养基及光照对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
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1): 9-12.
[17] 刘兰英 . 核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0, 6(5): 434-435.
责任编辑: 凌青根
贾 瑞等: 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