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B U L L E TI N O F BO T A N IC A L R ES E A R C H
19 5年
Ja n
. 。
!月
19 5
期I第oN卷l5巧L第ov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
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吴德成 牟兆军 柏松林 陆兆华
D Y N A M I C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A C T O R S O F P L A N T I N G G I N S E N G
U N D E R F O R E S T S A N D E F F E C T 一 B E L T S
W u D e一 e he gn M u Z ha o 一 j u n B a i S o n g一 l in L u Z ha o 一 hu a
〔摘 要〕 运用森林生态学、 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 , 在林下与效应带内栽植
人参 , 并对 自然条件下与效应带不同宽度 ( 1Om 、 s m 、 6m ) 的环境因子的动态
进行了定位观测和研究 , 总结出温带次生林区 , 人工开拓效应带 , 种植人参最佳带
宽为 10 m , 从而为林区发展人参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效应带 ; 人参 ; 环境因子 ; 动态变化
一 、 试验地自然概况
实验区位于海林县西部柴河林业局大青林场 34 林班 . 地理坐标北纬 45 0 2 ,. 东经
12 9
0
25
夕 . ` 、 属张广才岭东北麓山地 , 地势起伏较大 . 平均海拔 40 0一 6 50 m , 最高海拔
92 7m
. 海林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 2 . 3 ℃ , 最高气温 3 . 3 ℃ , 最低气温
一 37 . 4 ℃ , > 10 ℃的积温 1730 ℃ . > 5 ℃年积温 加 40一 22 00 ℃ , 14 5一 170天 , 初霜
期多在九月下旬 , 终霜期在 5 月中旬 , 无霜期 180 一 加O天 . 地面年平均温度 2 . 8 ℃ . 土
壤 4 0 c m 深年均温度 3 . 7 ℃ 。 年降水量 750 m m 。 年均相对湿度 80 . 6% . 从年平均气温>
10 ℃积温及无霜期天数两项指标看 , 此区应属于深山区 . 实验区内主要有三大硬阔叶林 、
吴德成 : 哈尔滨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 ( I n s t it u t e o f N a tu r a l R e s o u r ce s , H e il o n gj i a n g A ca d : m y o f
cS i e
n “ 5 . H a r b i n 15 004 0 ) 。
牟兆军 , 柏松林: 黑龙江 , 加格达奇林业科学院 ( J i a g e d a q i F o r e s try A c a d e m y o f S e io n e . s 16 50 0 0 H o i l o n目
ia n g )
。
陆兆华 : 哈尔滨 , 东北林业大学 ( N o r th e a s t F o r e s t甲 U n ive r s i ty . H a r b i n 1 50 04 0 ) .
19 94年 6 月收到本文 .
l期 吴德成等: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柞木林 、 杨桦林及季节性积水的沼泽 , 杨桦林在实验区占绝大部分 . 模式区土壤以典型暗
棕壤森林土为主 , 腐植层厚 15 c m , 土壤透气性好有野生人参天然分布 , 适宜人参生长 .
二 、 研究方法
1
、 实验样地的设置
选择具有一定坡度 、 排水良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地段 , 通过窄带式择伐 , 人工开拓效
应带 A l( 10 m )沐 2 (8 m )和 气 (6 m ) , 保留带皆为 10 m , 并设对照区 B l , 在效应带内栽植人参
(边缘带状作床 ) , 同时在坡度稍大处 , 不须整地 , 直接在林下作穴栽植人参 (充山参 )
为 C 区 . 从 19 88年开始 , 林下种植人参达 s h a , 长势喜人 .
2
、 定位观侧
观测期是从 19 92 年 5 月 巧 日至 8 月 3 1 日人参的整个生长季内 . 以及碗 l 年 5 月至 8
月的数据 . 具体观测为每两天观测一次 : 8时 、 14 时 ; 每 10 天观测一次 日变化 : 8时 、
10 时 , 12 时 , 14 时 , 16 时 , 18 时 。 每次分别对 A l’ A 2, A 3 , B l和 C 区同时进行观测 , 三
组重复 . 观测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强度 ( L ux ) , 空气温度 (℃ ) , 空气相对湿度 , 地表温
度 , 土壤温度 , 土壤湿度 , 土壤酸碱度等 .
3
、 统计 、 计算方法
应用生态学 、 气象学的统计方法 ,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 、 汇总 , 最后将汇总的数据经
单因素多重比较的方法和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 .
①单因素多重比较 :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以判断一个因素各水平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 但
不能断言哪二个水平伺有显著差异 . 多重比较就是解决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 , 如果已判断
水平间有差异 , 再进一步判断哪二个水平间有显著差异的一种方法 。 程序编制原理 : 当
各组 (水平 ) 样本数相同时 , 采用 Q 检验法 . 设有 m 个水平 (组 ) , 各组重复观测 K
次 . 风 、
则当
二 、 瓦为各组平均数 . 5 2为剩余方差 。
q m代。 ) , 其中 f = m k( 一 1) , m , f 称为 q 的自由度 , : 为信度
时 , 可以判断不与不是否有差异 . 当计算机给出多重比较结果后 , 按自由度 m ,f 查 Q分
布表 , 若比较结果值大于 Q值 , 则差异显著 , 比较结果的大小代表差异性的大小 , 值越
大 , 差异性越大 ; 值越小 , 则表示差异性越小 .
②系统聚类 : 本程序主要解决对多元样本进行系统分类 . 即 (样本 ) 将其合并成一
类 , 于是剩下 N 一 1类 , 尔后逐次重复这个过程 , 直到只余下 ( k = 2) 个类为止 . 判断两
个样本 “ 最相近 ” 的度量 , 本程序采用标准化欧氏距离 , 距离最小的两样本 “最相近 , .
原理 · 论右 N 个 m 维样水教抿 . X :.i = 1. 2 . ” 一… N .i = 1. 2 . ” ~ … M . 首先计算样
本间的标准欧氏距离的平方 D人= 觉 (ix i 一 x k . )2 /s子其中 S伪第」变量的方差 . 把每个样本
看成一类 , 将相距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 . 新类与原有类之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
算 : 即 : 若将 G K和 G冶并成 oj , 则#oj io 之间的距离为 D丢一 。 k D * + 。 , D弄+ , D乙
+r DI 乳一 D吞! .
三 、 结果与分析
、 空气温度 (℃ )
120 植 物 研 究 15 卷
①生长季内空气最低温度变化
以旬为单位 , 时间变化序列为横坐标 , 各旬内最低气温为纵坐标 , 绘制气温在生长季
内动态变化曲线 。 图 1为 A l 、 A Z、 凡 、 C 在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 , 效
应带 A l 、 . A 3 、 A Z同 C 区在生长季内最低温度变化均呈双峰曲线 , 总体变化趋势相同 , 且
峰值都出现生长旺季的 7 、 8两个月份 . 但其峰值出现的先后有所差异 . 从图中可以看
出 , C 区 、 A Z 、 A 3区最大峰值均出现在 7 月上旬 , 而 A I区的最大峰值出现在 8 月中旬 ,
另外春 、 秋两季 A l 、 C 区气温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较 A : 、 A 3区快 .
气l^C
4
ǎpà蛆犷举暇
时间 (旬)
图 ! 生长季内空气最低温度动忿变化
气Cl^
几`,`ǎpà
nù,乙
州椒犷暇
6 7 时间 (旬) 8 9 一
图 2 生长季内空气最高温度动态变化
对整个生长季内最低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单因素多重比较 , 并数量化形式输出 , 从而
可以看出效应带 A l 、 A Z 、 A 3 、 C 区及对照区 B I之间差异性大小 。 按自由度 m = 5 ,f = 40
查 Q分布表 , 得 Q = .4 04 , 从输出结果看效应带 A l l( om ) 与 C 区 (充山参 ) 之间生长季
内空气最低温度变化动态差异性最小 〔 1一 5 〕 = 0 . 76 78 .
②生长季内空气最高温度动态变化
以旬为单位 , 时间变化为横坐标 , 各旬内最高温度为纵坐标 , 绘制最高温度在生长季
内的动态变化曲线 . 图 2 为效应带 A l 、 A Z、 A 3及 C 区在生长季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 从图
l 期 吴德成等: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上可以看出 , 生长季内最高温度的动态变化亦呈双峰曲线 , 峰值亦出现在生长旺季的 7 、 8
月份 . 但峰值出现的先后有差异 , l^ 、 A 3 、 C 区峰值均出现在 7 月下旬 , 而 札峰值出现
在 7月上旬 , 且生长季内札与 C 区的最高气温偏低 . 春季 A I 、 A Z、 A 3区较 C 区气温上
升快 .
生长季内最高温度单因素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 按 m = 5 , f = 40 , 查表得 Q = 4 . 04 , 与计
算机输出结果看 , A I 、 气 、 A 3与 C 区差异性大小 , A 3与 C 区的差异性小于气 ,A 1与 C
区的值 . 〔 3一 5〕 = 0 . 3 508, 〔 2一 5 〕 = 0 . 609 7 , 〔 l一 5 〕 = 0 , 836 2 .
⑧生长季内空气温度的变化
横坐标 以时刻为单位 ( 8 时 、 10 时 、 12 时 、 14 时 、 16 时 ) , 纵坐标为各时刻相对
应的气温 , 绘制生长季内气温日变化曲线 . 图 3一 3 为效应带 l^ 、 A Z、 A 3与 C 区的空气
温度的变化规律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I 、 A Z、 A 3及 C 区在生长季内气温日变化曲线均为
单峰曲线 , 峰值均出现在中午 12 时 . A I 、 如峰值较 3^ 、 C 的高 , 而且可以看出 A : 、
A Z
、
A 3在早晨和傍晚气温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较 C 区快 .
气l^C23
ǎpà
,翻
牟侧口州丫
时间 (小时 )
一一一犷一一不 b 一2 10 1 6 一s
图 3 生长季内空气温度日变化
对生长季内空气温度日变化进行的单因素多重比较 , 接 m = 5 、 f = 40 得 Q = 4 . 04 , 与
输出结果 〔 l 一 5 〕 = 0 . 9 529 , 〔 2一 5 〕 = 0 . 7 869 、 〔 3一 5 〕 = 0 . 530 8 比较可知 ,
效应带 A l 、 A Z 、 A 3与 C 区之间的差异性比 A l 、 A Z小 。
④生长季内空气平均温度动态变化
以旬为单位 , 生长季内时间为横坐标 , 旬平均气温为纵坐标 , 绘制生长季内空气平均
温度动态变化曲线 , 见图 4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生长季内空气平均温度动态变化曲线均呈
双峰曲线 . 且峰值均出现在生长旺季的 7 、 8 月份 , 但峰值出现的先后为差异 , 气 、
凡和 C 区峰值均出现在 7 月上旬 , 而 A I峰值出现在 7月下旬 . 而且空气平均温度在效应
带 A l 、 气 、 气中较 C 区在生长季初期上升的速度快 . C 区的空气温度在整个生长季内均
低于效应带 A l 、 A Z和 A 3 .
对空气温度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的单因素多重 比较 : 按自由度 m = 5 、 f = 40 , 查 Q = -
4
.
04, 与多重比较输出结果 〔 1一 5 〕 = 0 . 9 2 19, 〔 2一 5 〕 = 0 . 867 8 . 〔 3一 5 〕 二
12 植 物 研 究 15 卷
0
.
80 75 相比 , 可见效应带 A I 、 A Z、 A 3与 C 区在此单因子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 , 其中效应
带札与 C 间的差异性稍小些
气cl^
公ùǎpà
6
侧翁绷丫玲
(旬 )
ǎ次é侧共早扩
时间 (’J 咐 )
图 5
2
、 空气相对湿度
⑥空气相对湿度 日变化
以时刻 ( 8时 , 10 时 ,
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
12 时 , 14 时 , 16 时 、 18 时 ) 为横坐标 , 以与之相对应的空
l期 吴德成等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时刻 (8时 , 10 时 , 12 时 , 14 时 , 16 时 、 18 时 ) 为横坐标 , 以与之相对应的空气
相对湿度为纵坐标 , 绘制空气相对湿度 日变化动态曲线 , 见图 5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效应
带 A l 、 A Z、 A 3及 C 区空气相对湿度在中午 12 时均最小 , 且下降的幅度与效应带带宽呈
正相关 . C 区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幅度较小 . 中午 12 时空气相对湿度最小与此时刻空气温
度最高有直接关系 .
空气相对湿度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 m = 5 、 f = 40 查得 Q = 4 . 04 , 与输出结果比较 , 效
龙带 A I 、 A Z 、 A 3与 C 区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 其中 A Z与 C 间差异性最小 〔 2一 5 〕
二 0
·
4 8 19
、
A 3 ) A I次之为 〔 3一 5 〕 = 1. 2793 , 〔 1一 5 〕 = 2 . 532 2 .
A^L习洲,A
94
产欲à
,山O产
侧润友契犷
6 7 时间 (旬 ) 8 9
图 6 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动态变化
⑧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以旬为单位 , 生长季内时间系列为横坐标 , 旬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纵坐标 , 绘制空气
相对湿度季节动态变化曲线 , 见图 6 . 从图上可以看出 , 效应带 A I 、 A Z 、 凡与 C 区空气
相对湿度均于 7 月中旬最低 . 且 A I 、 A Z、 A 3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较 C 区大 , C 区生长
季内空气相对湿度大于效应带 A l 、 A Z、 气, 相对湿度的大小与效应带宽度成反相关 .
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动态变化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 m = 5 ,f = 25 , 查得 Q = 4 . 17 , 与多重比
较输出结果 〔 1一 5 〕 = 1. 8科 8 , 〔 2一 5 〕 = 0 . 2 084 , 〔 3一 5 〕 = 0 . 7 839相比 , 可见
效应带 A 卜 A .2 A 3与 C 区在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动态变化这一单因素差异不显著 , 其中气
与 C 区的差异性比 A l 、 A 3要小 .
3
、 土壤湿度季节动态变化
⑦以旬为单位 , 时间变化序列为横坐标 。 旬平均土壤湿度为纵坐标 , 绘制生长季内土
壤萍度动态变化规律曲线 , 见图 7 . 从图上可以看出 , 效应带 A l 、 A Z 、 气与 C 区在生长
季内土壤湿度总的大趋势是上升 . A Z 、 气上升的速度较 A l 、 C 区为快 , 且土壤湿度与效
应带宽度呈负相关 . 在整个生长季内 , C 区土壤湿度较效应带 l^ 、 气 、 A 3低 .
生长季内土壤湿度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 m 二 5, f = 40 , 查得 Q = 4 . 0 4 , 比多重比较枪出结
果 〔 1一 5 〕 = 0 . 59 2 1 、 〔 2一 5 〕 = 3 . 13 56 、 〔 3一 5 〕 = 3 . 7 3 18 比较可知 . 效应带
植 物 研 究 15 卷
l^
、
A Z
、
A 3与 C 区土壤湿度
这一单因子差异性不显著 , 其中
效应带 A I与 C 区 的差异性最
刁、 .
4
、 土壤温度 ( 1c5 m 土壤
平均温度 )
⑧土壤温度日变化
以时刻 ( 8时 、 10 时 、 12
时 、 14时 、 16 时 、 18时 ) 为
横坐标 , 与之相对应的地下 1s c m
土壤平均温度为纵坐标 , 绘制土
壤 1c5 m 平均温度日变化动态曲
线 , 见图 8 . 从图上可以看出 ,
效应带 A l 、 A Z 、 A 3与C 区土壤
温度 日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 均为
单峰曲线 . 且均于中午 12 时气
温最高时达到峰值 . 效应带 A I
慈
侧娜洲
时间 (旬)
图 7 土壤湿度季节动态变化
气 、 A 3在上午 8一 12 时之间土壤温度上升的速度比 C 区快 , 尤以 l^ , 其次气 , 再次妈 ,
可见土壤温度回升的速度与效应带宽度成正相关 . 在整个日变化过程中 , 效应带 A l 、 A
2
、 札以土坡沮度均高于 C 区 , 并且于中午 12 时达到峰值后均有一较大的下降 .
气l^
,乙ǎp)
In
ō侧蛆葬刊
1 0 12 14
时间 (小时 )
图 8 地下 15 c m 土壤温度日变化
对地下 1sc m 土壤平均温度 日变化进行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自由度 m = 5 ,f = 25 , 查得 Q
= 4
.
17
, 与多重 比较输出结果 〔 1一 5 〕 二 4 . 379 , 〔 2一 5 〕 = 5 . 0 529 , 〔 3一 5 〕 =
.5 79 60 比较可知 , 效应带 A l 、 A Z、 A 3与 C 区之间在地下 1c5 m 土壤平均温度这一单因子
上差异显著 . 其中效应带 A l与 C 区间的差异性小于 A Z和札 .
⑧地卞 15 cm 土壤平均温度季节动态变化
1期 吴德成等: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以旬为单位 , 时间变化序列为横坐标 , 旬平均地下 1scm 土壤温度为纵坐标 , 绘制地
下 1s c m 土壤温度为纵坐标 , 绘制地下 1c5 m 土壤平均温度季节动态变化曲线 , 见图 9 . 从
图中可以看出 , 生长季内效应带 A l 、 A Z、 A 3与 C 区地下 1c5 m 土壤平均温度变化规律大
致相同 , 均呈单峰曲线 , 且峰值皆出现在生长旺季的 7月下旬至 8 月初 . 同时 , 土壤温度
在春 、 秋两季效应带 l 、 A Z 、 A 3均较 C 区上升和下降幅度大 , 速度快 . C 区在 7 月下旬至
8月间土壤温度上升的幅度最大 , 在整个生长季内 , 效应带 A l 、 气 、 A 3地下 1c5 m 土壤
平均温度均高于 C 区 。
ǎpà侧姻璐刊E。娇卜浪
一 ` , 时间 (旬 ) , ,
图 9 地下 15 c m 土壤沮度季节动态变化
对地下 15cm 土壤平均温度进行的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自由度 m = 5 ,f = 4, 查得 Q一
4
.
04
, 与多种 比较输出结果 〔 l一 5 〕 = 3 . 4 0 85 , 〔 2一 5 〕 = 3 . 8257 , 〔 3一 5 〕 ,
.4 0 “ 比较可知 , 效应带 A l 、 气 、 妈与 C 区之间在此单因子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 其中效
应带 A l与 C 区间的差异性最小一
5
、 地表温度
L地表温度日变化动态
以时刻 ( 8 时 、 10 时 、 12 时 、 14 时 、 16 时 、 18 时时 ) 为横坐标 , 以相对应时刻的
地表温度为纵坐标 , 绘制地表温度日变化动态曲线 , 如图 10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效应
带 A I 、 气 、 妈与 C 区地表温度 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 均呈单峰曲线 , 且峰值均出现在中
午 12 时 . 上午 8一 10 时 , 效应带 l^ 、 A Z、 札缓慢 , 并且在整个 日变化过程中 , 效应带
l^
、
A矛 A 3地表温度均高于 C 区 . 中午 12 · 0 时地表最高温度与效应带宽度成正相关 .
无论效应带 A I 、 A Z、 气 , 还是 C 区地表温度均呈上升快 , 下降慢的规律 .
对地表温度 日变化进行的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自由度 m = 5 ,f = 25 , 查 Q = 4 . 17 与多重
比较输出结果 〔 1一 5 〕 = 2 . 00 35 、 〔 2一 5 〕 = 1. 79 19 , 〔 3一 5 〕 = 1 . 527 9 比较可
知 , 效应带 A l 、 A Z 、 A 3与 C 区在地表温度日变化这一单因子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 其中凡
与 C 区间的差异性最小 .
植 物 研 究 5 1卷
气凡c
0 2
ǎpà
侧璐明刊
图 0 1地表温度日变化
1地表温度季节动态变化
以旬为单位 , 时间序列为横坐标 , 以旬地表平均温度为纵坐标 ,
态变化曲线 , 如图 11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生长季内效应带 A l 、 凡 、
l 8
时间 (小时 )
绘制地表温度季节动
A 3
、
C 区地表温度
变化趋势相近 , 均呈单峰曲线 , 且峰值均出现在 7 月下旬 , 6一 7 月间效应带 l^ 、
A 3地表温度上升的速度较 C 区快 . 且地表最高温度效应带 l^ 、 A Z、 A 3亦皆高于 C
效应带 A l 、 A Z、 A 3之地表温度在整个生长季内变化幅度较 C 区大 .
Cl^气
2Il9
ǎpà侧润粥翻
7 时间 (旬) 8
图 1 地表温度季节动态变化
对地表温度季节动态变化进行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自由度 m = 5 , f = 40 , 查 Q = 4 . 04 ,
l期 吴德成等 : 林下与效应带种植人参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
中效应带 A 3与 C区间的差异性较小 .
6
、 光照强度 日变化
12 以时刻 ( 8时 、 10 时 、 12 时 、 14 时 、 1 6时 、 1 8时 )为横坐标 , 以相应时刻的
光照强度为纵坐标 、 绘制光照强度日变化动态曲线 , 见图 3一 12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效应
带 A l 、 A Z 、 A 3与 C 区光照强度 日变化过程的趋势大致相同 , 均呈单峰曲线 , 且峰值均出
现在中午 12 时 . 效应带 A l 、 A Z 、 A 3的光照强度在整个 日变化过程中均高于 C 区 , 且光
照强度与效应带宽度成正相关 . 效应带 l^ 、 凡 、 A 3日变化动态中光照强度上升与下降的
幅度均大于 C 区 。
盆70
气l^亡
1309070
ǎ当18一à侧腆盛教
图 12
12 14
光照强度日变化
16 18
时间 (小时 )
对光照强度 日变化进行单因素多重比较 : 按自由度 m 二 5 , f = 25 , 查 Q = 4 . 17 , 与多重
比较输出结果 〔 l一 5 〕 = 4 . 057 3 、 〔 2一 5 〕 = 3 . 935 1 、 〔 3一 5 〕 = 3 . 72 32相比较
可知 , 效应带 A l 、 气 、 札与 C 区在光照强度这一单因子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 其中效应带
气与 C 区间差异性最小 .
四 、 综合评价
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 , 对效应带 A l 、 A Z 、 A 3 , 对照区 B l及 C 区生长季内各环境因子
进行综合分析 , 以其找出它们之间环境因子综合水平上的相似性程度 , 特别是 C 区与效应
带 A l 、 气 、 气之间的相似性大小 .
以效应带 A l 、 气 、 气及对照区 B i及 C 区作为运算单位 , 用 M 代替 , 即 M . 5 . 用
N 代表上述 12 个因子的动态变化 , 共计 93 组 , 即 N = 93 , 从而得到一个 M x N 的矩阵 ,
即` 个 5 x 93的矩阵 .
按行将 M x N 矩阵中的数值输人计算机 , 采用离差平方和法 ( 从飞r d 法 ) 计算各效
应带 A l 、 戈 、 A 3及气、 C 区之间的欧氏距离 , 尔后计算机按离差平方和距离最小 , 也
植 物 研 究 1 5卷
就是相似性程度最高 , 差异性最小的聚为一类 。
计算结果如下 :
离差平方和法 ·
第 2类第 3类合并成第 6类平方距离 =
9 0
.
2 19 29
, 第 6 类内点号 = (2 3)
第 1类和第 4类合并成第 7类平方距离 二
167
.
87 14
, 第 7类内点号 ( 1 4)
第 7类和第 5类合并成第 8类平方距离 =
2 86
.
50 5
, 第 8类内点号 ( 1 4 5 )
第 8 类和第 6类合并成第 9 类平方距离 =
3 85
.
4 837
, 第 9类内点号 ( 1 2 3 4 5)
从系统聚类结果可以看出 , 效应带 A Z与 A 3
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 , 平方距离为 90 . 2 12 9 .
效应带 A l与 C 区之间平方距离为 286 . 505 , 而效
应带 A Z与 气与 C 区之间平方距离为 3 85 . 4 83 -
7
. 由此可见 C 区与效应带 l^ 间的相似性程度
1 4 5 2 3
A一 B x e A Z A 3
树 系 图
比 C 区与效应带 A Z、 气的相似性程度大 . 纵观系统聚类结果和单因素多重比较结果 , 可
以认定效应带 A l( 1Om ) 与 C 区环境因子更接近 , 其次为效应带气 (6 m) , 再次为效应带 A Z
(8 m)
. 如在效应带栽植人参应选择 1om 效应带带宽 . 其次选择 6m 带宽 .
B a s e d o n t he th e o yr an d m e th o d s o f fo r e s t e e o l o g y a n d m e t e o r o l o g y t h e
loc a t e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o f t he e n v i r o n m e n at l fa e t o r s o f P l a n t in g g in s e n g s u n d e r
s e e o n d a yr fo r e s t a n d e fe
e t 一 b e l t s o f 10 m , sm , 6m w id th w e er e a r r ie d o u t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o P t im u m w id t h o f P lan t in g g in s e n g s 15 10 m
.
eK y w
o r ds E fe
e t 一 b e l t ; G i n s e n g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a c t o r ; D y n am i
亡s
参 考 文 献
〔均 E . W . 后塞尔 . 1 979 : 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 . 科学出版社 .
〔 2 〕 R . T . 道本迈尔 , 1980 : 植物生理生态学 . 科学出版社 .
〔 3 〕 东北林学院编。 19 81 : 森林生态学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4 〕 王正非等编 . 198 :2 森林气象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5 〕 唐守正 . 1 , s6 :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 iR c恤 dr 0 . 若 , 195 :6 森林小气候学 . 气象出版社 .
〔 7 〕 郎变健 、 唐守正 , 1989 : BI M p C 系列程序集一数理统计、 调查规划 、 经营管理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8 〕 hJ o n 人 . 拉德维格 , aJ m es F . 蓝诺兹 , 19 90 : 统计生态学一方法和计算人门 . 内象古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