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reobasidium zeae in Liaoning Province

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全 文 :植物保护学报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15, 42(6): 927 - 934 DOI: 10􀆰 13802 / j. cnki. zwbhxb. 2015􀆰 06􀆰 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992), 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通讯作者(Authors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shxue@ sina. com, jiechen59@ sjtu. edu. cn
收稿日期: 2015 - 05 - 04
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孙佳莹1   肖淑芹1   路媛媛1   涂广平1   薛春生1∗  陈  捷2∗
(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沈阳 110866; 2.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 200240)
摘要: 为明确辽宁省 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致病
菌,并利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研究了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菌
株 SYND⁃12 与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pullulans亲缘关系最近,位于同一分支,并与玉蜀黍出芽
短梗霉 Aureobasidium zeae聚为一类,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引起辽宁省玉米北
方炭疽病的致病菌为玉蜀黍出芽短梗霉 A.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Dingley。 该病菌菌丝生长温
度范围为 10 ~ 30℃,最适温度为 25℃,最适 pH 为 7,光照条件为全黑暗,适宜的碳、氮源和培养基
分别为蔗糖、硝酸钾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其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其它最适
宜生长条件与菌丝相同,该病菌在添加不同氮源的水琼脂培养基中均不产生分生孢子;其分生孢子
萌发的最适条件为 28℃、pH 8、光暗交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牛肉膏,单一氮源条件对分
生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北方炭疽病;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 生物学特性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reobasidium zeae
in Liaoning Province
Sun Jiaying1   Xiao Shuqin1   Lu Yuanyuan1   Tu Guangping1   Xue Chunsheng1∗   Chen Jie2∗
(1.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ausal agent 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eye spot, the
pathogenic fungus of maize eyespot disease was identified by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reobasidium zeae were studied with crossing method and
hemocyto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YND⁃12 had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A. pullulans located
in the same branch, and clustered with A. zea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proofs indicated that maize
eyespot disease was caused by A.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Dingley in Liaoning Province. A. zeae could
grow under 15 - 30℃, with optimal condition at 25℃, pH 7, dark, sucrose, potassium nitrate, PDA,
and the largest sporulation quantity was observed at 25℃, pH 7, dark, glucose, and the largest conidial
germination was found at 28℃, pH 8, alternating light and dark, maltose, and beef extract. No conidial
production of A. zeae was observed by adding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into water agar plates and conidial
germination was inhibited by adding single nitrogen source.
Key words: Liaoning Province; maize eyespot; Aureobasidium zea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玉米北方炭疽病又称玉米眼斑病,是由玉蜀黍
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Dingley侵染引起的玉米叶部病害。 1959 年,日本首
次发现该病害 ( Narita & Hiratsuka, 1959 ),美国
(Arny et al. ,1971)、加拿大、法国、奥地利、阿根廷、
新西兰和巴西等国也相继报道 ( Reifschneider &
Arny,1979a;Malcolm,1980;dos Santos,2007)。 玉米
北方炭疽病于 1963—1964 年在我国吉林省严重发
生(戚佩坤等,1966);1980 年之后鲜有报道;1997
年发现在我国东北 3 省及云南等地区均有分布(白
金铠,1997);1998 年该病害在辽宁省 14 县区普遍
发生,甚至造成制种田绝产(徐秀德等,2000);2013
年,该病害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
和云南等省份普遍发生 (王晓鸣,2013;张崎峰,
2014),危害严重,加之东北春玉米区玉米种植面积
连续增加,品种较单一,使得该病害有成为我国春玉
米区主要叶斑病的潜在趋势。 此病害与弯孢菌叶斑
病常混合发生,且二者症状极为相似 (胡振华,
1989),诊断上常被混淆误判,因此鉴定病原和明确
其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Narita & Hiratsuka(1959)根据玉米北方炭疽病
致病菌的形态特征与三叶草炭疽病菌 Kabatiella
caulivora相似,将其归入无性真菌黑盘孢目黑盘孢
科球梗孢属,命名为玉蜀黍球梗孢菌 Kabatiella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Dingley(1973)发现其生活史
与短梗霉属更接近,因此将其重新归类至担子菌门
层菌纲伞菌目短梗霉属,命名为玉蜀黍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Dingley。 前
人仅根据形态学鉴定玉米北方炭疽病的致病菌,且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在形态上易发生变化,传统鉴定
方法所依赖的分生孢子大小、分生孢子长宽比、菌落
颜色及菌落生长速率等性状均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
(Reifschneider & Arny,1980),因此利用核甘酸序列
信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是鉴定玉米北方炭疽病致
病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此,本研究以从辽宁省分
离得到的玉米北方炭疽病菌为研究对象,根据形态
特征、ITS序列信息和致病性鉴定致病菌并研究其
生物学特性,以期为深入开展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
律、综合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供试菌株:玉米北方炭疽病标本于 2014 年 7 月
采自于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玉米试验田,样
品置于自封袋中保存备用,菌株编号为 SYND⁃12。
供试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15 g、琼脂
粉 20 g,定容到 1 L;马铃薯葡萄糖(potato dextrose,
PD)液体培养基:PDA培养基中不添加琼脂;水琼脂
(water agar,WA)培养基:琼脂 20 g,定容到 1 L;玉
米粉琼脂( cornmal agar,CA)培养基:玉米粉 300 g
(水溶汁)、琼脂 17 g,定容到 1 L;玉米叶粉琼脂
(corn leaf powder agar,CLPA)培养基:玉米叶粉 300
g(水溶 1 h)、琼脂 17 g,定容到 1 L;燕麦琼脂(oate⁃
meal agar,OA)培养基:燕麦片 30 g(水溶 1 h)、琼脂
17 g,定容到 1 L;酵母浸膏琼脂( peptone yeast ex⁃
tract agar,PYEA)培养基:酵母浸膏 3 g、蛋白胨 5 g、
琼脂 15 g,定容到 1 L。
试剂及仪器: PCR 扩增试剂盒 2 × Taq PCR
Mix、DNA提取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康润诚业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DYY⁃10C
型电泳仪、UVP凝胶成像系统,美国 UVP公司;2720
Thermal Cycler PCR仪,美国 Applera公司。
1􀆰 2 方法
1􀆰 2􀆰 1 病原菌的鉴定
形态学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方
中达,1998),于供试病叶的病健交界处切取 5 mm2
小块,经 70%酒精和 0􀆰 1%升汞消毒,25℃条件下在
PDA平板上黑暗培养,获得分离物。 经单孢分离获
得纯化菌株,于 PDA 平板培养 7 d 后,观察并描述
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状及大小、分生孢子盘形状等
特征(戚佩坤等,1966;戚佩坤,1978)。
分子生物学鉴定:在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上,
将菌株用 PD液体培养基培养 7 d,离心后用滤纸过
滤回收菌丝体于 50℃烘干备用。 采用尿素提取法
提取和纯化玉米北方炭疽病菌基因组 DNA(Liu et
al. ,2000),将其作为模板,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
录间隔(ITS)区通用引物 ITS1(5′⁃TCCGTAGGTGAAC⁃
CTGCGG⁃3′)、ITS4 (5′⁃TCCTCCGCTTATTGATATGC⁃3′)
和真菌核糖体 26S rDNA 的 D1 / D2 区引物 NL1(5′⁃
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 NL4 ( 5′⁃
GGTCCGTGTTTCAAGACGG⁃3′)进行 PCR 扩增。 20
μL PCR反应体系:2 × Taq PCR Mix 10 μL、总 DNA
模板 1 μL、10 μmol / L上下游引物各 0􀆰 8 μL、ddH2O
7􀆰 6 μL。 PCR 扩增反应程序:94℃预热 4 min,94℃
变性 1 min,55℃ / 62℃退火 30 s,72℃延伸 30 s,35
个循环,72℃延伸 10 min,4℃保存。 获得的 PCR 产
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并将
829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
其与 GenBank 中已有信息进行比对分析。 根据所
获序列以及从 GenBank 中获得的其它病原菌相关
序列信息,利用 Mega 5􀆰 0 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致病性鉴定: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该病菌的致
病性。 将玉米北方炭疽病菌菌株 SYND⁃12 于 25℃
黑暗培养 7 d。 用无菌水冲刷菌落过滤后,利用血球
计数板配置成 106 个 / mL 孢子悬浮液,加入适量吐
温 - 20,采用喷雾法将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 8 叶
期的郑单 958 上,每株 2 mL,于 25℃保湿 48 h。 接
种7 d后观察是否发病,并取发病植株的病叶进行病
原菌再分离,分离后与原接种菌株进行比较。
1􀆰 2􀆰 2 病原菌对碳、氮源的利用
将玉米北方炭疽病病原菌在 PDA 平板上于
25℃黑暗培养 7 d,用灭菌的内径 6 mm 打孔器切取
菌落边缘菌饼,分别移至添加葡萄糖、蔗糖、乳糖、麦
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共 5 种碳源制成的固体培养基
(PDA中的葡萄糖用另外 4 种分别替换即可),以及
添加牛肉膏、硝酸钾、硫酸铵、蛋白胨、脲共 5 种氮源
制成的 WA固体培养基中央,每处理 3 次重复,25℃
黑暗条件下培养 7 d。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
直径,并用血球计数板镜检产孢量。
采用孢悬液载玻片保湿培养萌发法测定分生孢
子萌发率。 用无菌水配制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100
个左右 /视野(10 × 40 倍),处理分生孢子 20 h 后检
查,每处理 3 次重复,每次计测 100 个分生孢子,计
算孢子萌发率。 孢子萌发率 =萌发孢子总数 /孢子
总数 × 100% 。 供试碳源为 2%的葡萄糖、蔗糖、乳
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 5 种;供试氮源为 2%的牛
肉膏、硝酸钾、硫酸铵、蛋白胨、脲 5 种;清水处理作
对照。
1􀆰 2􀆰 3 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打取直径 6 mm的菌饼移至 PDA 平板上,分别
于 5、10、15、20、25、28、30、35℃共 8 个温度下黑暗培
养 7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和产孢量,每处理 3 次
重复。 采用孢悬液载玻片保湿培养萌发法测定分生
孢子萌发率,设相同的 8 个温度梯度,采用 1􀆰 2􀆰 2 部
分配制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分生孢子 20 h 后检查萌
发情况,计算萌发率,每处理 3 次重复。
1􀆰 2􀆰 4 pH对病原菌的影响
用 0􀆰 1 mol / L HCl和 NaOH溶液将 PDA培养基
的 pH分别调节至 4􀆰 0、5􀆰 0、6􀆰 0、7􀆰 0、8􀆰 0、9􀆰 0、10􀆰 0
和 11􀆰 0 共 8 个梯度。 将直径为 6 mm 的菌饼移至
PDA平板中央,25℃下黑暗培养 7 d 后测量菌落生
长直径和产孢量,每处理 3 次重复。 采用孢悬液载
玻片保湿培养萌发法测定分生孢子萌发率,设相同
的 8 个 pH梯度,采用 1􀆰 2􀆰 2 部分配制的孢子悬浮液
处理分生孢子 20 h 后检查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
每处理 3 次重复。
1􀆰 2􀆰 5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的影响
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 24 h连续黑暗、24 h 连续
光照和 12 h 光暗交替共 3 种光照条件。 将直径 6
mm的菌饼移至 PDA平板中央,分别于 25℃下培养
7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和产孢量,方法同 1􀆰 2􀆰 2 部
分,每处理 3 次重复。 采用孢悬液载玻片保湿培养
萌发法测定分生孢子萌发率,设相同的 3 种光照条
件,采用 1􀆰 2􀆰 2 部分配制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分生孢
子 20 h后检查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每处理 3 次
重复。
1􀆰 2􀆰 6 培养基对病原菌的影响
打取直径 6 mm 的菌饼,分别移至 PDA、CA、
CLPA、OA和 PYEA培养基上,于 25℃下黑暗培养 7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和产孢量,方法同 1􀆰 2􀆰 2 部
分,每处理 3 次重复。
1􀆰 3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17􀆰 0 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
析,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玉米北方炭疽病菌在 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菌落革质,呈放射波纹状,表面有极短的粉末状菌
丝,初呈乳白色,随着菌龄增加,颜色渐变为粉红色,
最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色(图 1⁃A)。 分生孢子单胞无
色,棍棒形,两端微尖,不分隔,大小为 17􀆰 5 ~ 32􀆰 5
μm ×2􀆰 5 ~ 5􀆰 0 μm,平均为 3􀆰 51 μm ×25􀆰 28 μm(图
1⁃B、C)。 分生孢子梗短棒形,无色或淡褐色,顶端
膨大,其上聚生分生孢子。 病叶经保湿培养后可观
察到分生孢子盘大多埋生于寄主气孔下,极小,淡褐
色,无刚毛(图 1⁃D)。
2􀆰 2 分子生物学鉴定
利用真菌鉴定通用引物 ITSl / ITS4 和 NL1 / NL4
对供试菌株的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扩增出
的片段长度分别为 557 bp 和 570 bp。 将测序获得
的序列上传至 NCBI 获得序列号 KP226696 和
KP226697,BLAST分析结果表明,菌株 SYND⁃12 序
列与 GenBank 中收录的玉蜀黍出芽短梗霉 Aureo⁃
basidium zeae TJ⁃3(KP067091)和 Aureobasidium sp.
9296 期 孙佳莹等: 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图 1 玉米北方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
Fig.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ureobasidium zeae
A: 菌落; B: 分生孢子; C: 叶片上分生孢子; D: 冷冻切片观察病原菌; a: 分生孢子盘; c: 分生孢子梗; s: 气孔。 A:
Colony on medium; B: conidia; C: conidia on leaf; D: conidia, acervulus, and conidiophore by frozen section method; a: acervu⁃
lus; c: conidiophore; s: stoma.
 
(FN665420、FN665414 ) 同源性分别达到 99% 和
97% 。 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 SYND⁃12 与亲缘关系
最近的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pullulans位于同一
分支,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聚为一类(图 2)。
2􀆰 3 病原菌致病性鉴定
田间玉米北方炭疽病初期病斑很小,后渐扩大
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圆形,大小为 0􀆰 5 ~ 2􀆰 0 mm ×
0􀆰 5 ~ 1􀆰 5 mm,中央乳白色,边缘褐色,外围鲜黄色
的狭窄晕环(图 3⁃A)。 可侵染叶片中脉。 温室苗期
接种 7 d后病害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图
3⁃B)。 光学显微镜下对接种发病叶片进行观察,发
现病原菌分生孢子从气孔中钻出(图 1⁃C),在寄主
中观察到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盘(图
1⁃D)。 对接种发病叶片进行病菌再分离,分离到与
接种供试菌株培养性状相同的病原菌。 根据病害症
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其培养性状和分子生物
学鉴定结果,认为玉米北方炭疽病的致病菌是玉蜀
黍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zeae (Narita et Hiratsu⁃
ka) Dingley。
2􀆰 4 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2􀆰 4􀆰 1 病原菌对碳、氮源的利用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生长较好的碳源为葡萄
糖和蔗糖,培养 7 d 后菌落平均直径分别为 27􀆰 67、
22􀆰 83 cm;生长较差的碳源为麦芽糖,菌落平均直径
为 12 mm。 最小菌落平均直径与最大菌落平均直径
差为 15􀆰 67 mm。 菌丝生长较好的氮源为硝酸钾和
硫酸铵,菌落平均直径分别为 7􀆰 67、6􀆰 50 cm;在以
脲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不生长,最小菌落平均直径与
最大菌落平均直径差为 7􀆰 67 mm。 病原菌在以葡萄
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平均为 18􀆰 17 ×
107 个 / mL;产孢量最低的碳源为蔗糖,为 2􀆰 22 × 107
个 / mL(表 1)。 添加供试 5 种氮源的培养基中该菌
均不产孢。 碳、氮源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
量的影响无明显相关性。 葡萄糖对病原菌菌丝生长
及产孢均有促进作用;蔗糖促进菌丝生长,但对产孢
有抑制作用。
该菌分生孢子能在多种碳源和氮源营养中萌
发,萌发率较高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为
65􀆰 67%和 67􀆰 10% ;萌发率最低的碳源为蔗糖,为
36􀆰 74% 。 在供试 5 种氮源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也仅为 41􀆰 1% ,均小于对照的 44􀆰 57% (表 1),表明
单一氮源的添加不利于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
2􀆰 4􀆰 2 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菌
丝在 10 ~ 30℃内均可生长,不同温度条件下,菌落
扩展速度不同,其中适宜温度为 25 ~ 28℃,菌落平
均直径为 22􀆰 83 ~ 16􀆰 67 mm,最适温度为 25℃。 低
于 10℃或高于 30℃菌落生长速度下降。 该菌产孢
039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
图 2 玉米北方炭疽菌 SYND⁃12 菌株和相关菌株基于 ITS(A)和 26S rDNA(B)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Fig. 2 Phylogenetic tree of Aureobasidium zeae isolate SYND⁃12 and its related strains based on ITS (A) and 26S rDNA (B)
 
的温度范围为 10 ~ 30℃,适宜温度为 20 ~ 28℃,平
均产孢量为 11􀆰 07 × 107 ~ 18􀆰 17 × 107 个 / mL,最适
温度也为 25℃。 分生孢子在 5 ~ 35℃内均可萌发,
不同温度条件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不同,适宜温度
为 20 ~ 28℃,萌发率为 32􀆰 22% ~ 51􀆰 78% ,最适温
度为 28℃,萌发率为 51􀆰 78% (表 1)。
2􀆰 4􀆰 3 pH对病原菌的影响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在
pH为 4􀆰 0 ~ 10􀆰 0 范围内均可生长,pH 为 6􀆰 0 ~ 8􀆰 0
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平均直径为 17􀆰 33 ~ 22􀆰 83 mm,
pH低于 6􀆰 0 或高于 9􀆰 0,菌丝生长速度开始下降,
最适 pH为 7􀆰 0,菌落平均直径为 22􀆰 83 mm。 pH为
11􀆰 0 时菌落停止生长。 pH 为 6􀆰 0 和 7􀆰 0 时该菌产
孢量显著高于其它 pH处理,平均产孢量为 16􀆰 00 ×
107 个 / mL 和 18􀆰 17 × 107 个 / mL,pH 为 4􀆰 0 时,产
孢量最低仅为 5􀆰 00 × 107 个 / mL。 分生孢子在 pH
4􀆰 0 ~ 12􀆰 0 范围内均可萌发,pH 在 7 ~ 9 时萌发率
较高,为 40􀆰 27% ~ 64􀆰 32% ,最适 pH 为 8,pH 为 4
时萌发率最低为 19􀆰 13% (表 1)。
2􀆰 4􀆰 4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的影响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在 24 h完全黑暗、24 h 连续
光照、12 h光暗交替处理条件下,菌落生长直径、产
孢量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率均有不同。 24 h 完全黑
暗条件最适宜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菌落平均直
径和产孢量分别为 22􀆰 83 mm 和 16􀆰 87 × 107 个 /
mL。 12 h光暗交替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萌发率可
1396 期 孙佳莹等: 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表 1 不同培养条件对玉米北方炭疽病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mycelium growth, conidial production and germination of Aureobasidium zeae
培养条件
Condition
of culture
菌落直径
Colony
diameter
(mm)
产孢量
Sporulation
( × 107
个 / mL)
分生孢子
萌发率
Conidial
germination
rate (% )
培养条件
Condition
of culture
菌落直径
Colony
diameter
(mm)
产孢量
Sporulation
( × 107
个 / mL)
分生孢子
萌发率
Conidial
germination
rate (% )
温度 (℃)
Temperature
5 0􀆰 00 ±
0􀆰 00 a
0􀆰 00 ±
0􀆰 00 a
9􀆰 01 ±
0􀆰 01 a
10 5􀆰 83 ±
0􀆰 88 b
2􀆰 00 ±
0􀆰 00 ab
14􀆰 17 ±
0􀆰 02 a
15 12􀆰 50 ±
0􀆰 50 c
3􀆰 78 ±
1􀆰 18 b
28􀆰 15 ±
0􀆰 02 b
20 13􀆰 67 ±
0􀆰 44 c
11􀆰 77 ±
1􀆰 96 d
32􀆰 22 ±
0􀆰 02 b
25 22􀆰 83 ±
0􀆰 83 e
18􀆰 17 ±
0􀆰 43 e
44􀆰 79 ±
0􀆰 02 c
28 16􀆰 67 ±
0􀆰 44 d
11􀆰 07 ±
0􀆰 47 d
51􀆰 78 ±
0􀆰 02 c
30 12􀆰 17 ±
0􀆰 44 c
6􀆰 66 ±
0􀆰 78 c
22􀆰 54 ±
0􀆰 02 b
35 0􀆰 00 ±
0􀆰 00 a
0􀆰 00 ±
0􀆰 00 a
11􀆰 25 ±
0􀆰 01 a
pH 4 9􀆰 50 ±
0􀆰 29 b
5􀆰 00 ±
0􀆰 96 b
19􀆰 13 ±
0􀆰 01 a
5 14􀆰 33 ±
0􀆰 33 b
9􀆰 56 ±
0􀆰 44 d
19􀆰 34 ±
0􀆰 01 a
6 17􀆰 33 ±
0􀆰 88 cd
16􀆰 00 ±
0􀆰 40 e
21􀆰 55 ±
0􀆰 01 b
7 22􀆰 83 ±
0􀆰 83 d
18􀆰 17 ±
0􀆰 43 e
54􀆰 51 ±
0􀆰 01 b
8 17􀆰 66 ±
1􀆰 67 e
8􀆰 89 ±
0􀆰 02 d
64􀆰 32 ±
0􀆰 01 c
9 14􀆰 00 ±
1􀆰 15 bcd
8􀆰 22 ±
0􀆰 79 cd
40􀆰 27 ±
0􀆰 02 c
10 12􀆰 50 ±
0􀆰 28 bc
6􀆰 67 ±
1􀆰 68 bc
32􀆰 17 ±
0􀆰 01 b
11 0􀆰 00 ±
0􀆰 00 a
0􀆰 00 ±
0􀆰 00 a
20􀆰 40 ±
0􀆰 01 a
碳源
Carbon
source
蔗糖
Sucrose
27􀆰 67 ±
0􀆰 83 a
2􀆰 22 ±
0􀆰 22 a
36􀆰 74 ±
0􀆰 03 a
葡萄糖
Dextrose
22􀆰 83 ±
1􀆰 20 b
18􀆰 17 ±
0􀆰 43 d
65􀆰 67 ±
0􀆰 02 b
乳糖
Lactose
15􀆰 00 ±
0􀆰 58 c
11􀆰 11 ±
1􀆰 46 c
41􀆰 23 ±
0􀆰 01 a
可溶性淀粉
Starch
15􀆰 00 ±
0􀆰 58 c
6􀆰 45 ±
0􀆰 22 b
39􀆰 93 ±
0􀆰 02 a
麦芽糖
Maltose
12􀆰 00 ±
0􀆰 58 d
5􀆰 33 ±
0􀆰 00 b
67􀆰 10 ±
0􀆰 01 b
培养基
Medium
马铃薯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 PDA
22􀆰 83 ±
0􀆰 83 a
18􀆰 17 ±
0􀆰 43 a
燕麦片琼脂培养
基 OA
13􀆰 50 ±
0􀆰 29 b
6􀆰 44 ±
0􀆰 44 c
酵 母 浸 膏 培 养
基 PYEA
10􀆰 50 ±
1􀆰 61 c
13􀆰 77 ±
0􀆰 23 b
玉米叶粉琼脂培
养基 CLPA
7􀆰 67 ±
0􀆰 73 cd
3􀆰 11 ±
0􀆰 59 d
玉米粉琼脂培养
基 CA
7􀆰 00 ±
0􀆰 76 d
1􀆰 56 ±
0􀆰 44 e
氮源
Nitrogen
source
硝酸钾
Potassium
nitrate
7􀆰 67 ±
0􀆰 44 a
0􀆰 00 ±
0􀆰 00
40􀆰 97 ±
0􀆰 03 a
硫酸铵
Ammonium
sulfate
6􀆰 50 ±
0􀆰 29 b
0􀆰 00 ±
0􀆰 00
38􀆰 56 ±
0􀆰 03 a
牛肉膏
Beef extract
4􀆰 33 ±
0􀆰 33 c
0􀆰 00 ±
0􀆰 00
41􀆰 10 ±
0􀆰 03 a
蛋白胨
Peptone
2􀆰 00 ±
0􀆰 00 d
00􀆰 00 ±
0􀆰 00
27􀆰 83 ±
0􀆰 02 b

Urea
0􀆰 00 ±
0􀆰 00 e
00􀆰 00 ±
0􀆰 00
40􀆰 84 ±
0􀆰 04 a
光照
条件
Light
condition
全黑暗
Dark
22􀆰 83 ±
0􀆰 83 a
16􀆰 87 ±
2􀆰 35 a
29􀆰 95 ±
0􀆰 02 ab
光暗交替
Alternating light
and dark
17􀆰 33 ±
1􀆰 17 b
9􀆰 11 ±
1􀆰 23 b
44􀆰 57 ±
0􀆰 02 a
全光照
Light
15􀆰 33 ±
1􀆰 76 b
2􀆰 44 ±
1􀆰 23 c
25􀆰 40 ±
0􀆰 02 b
      清水对照
  CK
44􀆰 57 ±
0􀆰 02
    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 同一培养条件下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经 Duncan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在 P < 0􀆰 05 水平差
异显著。 Data are mean ± SD.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same cultural conditio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
0􀆰 05 level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 test. PDA: Potato dextrose agar; CA: cornmal agar; CLPA: corn leaf powder agar; OA:
oatemeal agar; PYEA: peptone yeast extract agar.
239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
图 3 玉米北方炭疽病田间自然发病症状和
人工接种症状
Fig. 3 Symptoms of maize eye spot in fields and
after inoculation
A: 田间自然发病症状; B: 人工接种叶片症状。 A:
Symptoms of diseased leaf in fields; B: symptoms of dis⁃
eased leaf by inoculation.
 
达 44􀆰 57% (表 1)。
2􀆰 4􀆰 5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的影响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在供试 5 种培养基中 25℃
下培养 7 d 均能生长,最适于生长的培养基为 PDA
培养基,菌落平均直径为 22􀆰 83 mm;生长较差的为
CA 和 CLPA 培养基,菌落平均直径为 7􀆰 00、7􀆰 67
mm,最小平均菌落直径与最大菌落平均直径差为
15􀆰 83 mm。 病原菌在 PDA 和 PYEA 培养基上产孢
量较大,平均为 18􀆰 17 × 107 个 / mL 和 13􀆰 77 × 107
个 / mL,在 C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小,平均为 1􀆰 56 ×
107 个 / mL(表 1)。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鉴定、培
养性状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和致病性测定,
证明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的致病菌为玉蜀黍出芽
短梗霉菌 Aureobasidium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Dingley。 这与戚佩坤等(1966)和徐秀德等(2000)
报道的玉米北方炭疽病致病菌相同。 利用组织学透
明染色观察玉米北方炭疽病菌侵染的叶片,发现表
皮细胞间、细胞内和气孔中均存在病原菌(Dingley,
1973)。 本研究观察发现,发病叶片仅在气孔中存
在大量分生孢子,其余部位无病原菌存在,可能与本
研究中观察时期以及仅观察叶片而未对叶脉进行取
样有关。 因此,对于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及其在组织
内的扩展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生长
和产孢温度范围均为 10 ~ 30℃,最适温度为 25℃;
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 5 ~ 35℃,最适温度为
28℃,与徐秀德等 ( 2000 ) 报道相一致。 Dingley
(1973)研究表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生长和产
孢温度范围均为 10 ~ 35℃,最适温度为 24℃,与本
研究分离获得的菌株 SYND⁃12 菌丝生长和产孢温
度范围、最适温度均不同。 说明来自不同地区的玉
蜀黍出芽短梗霉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
异。 玉米北方炭疽病田间发生的适宜温度为 20 ~
30℃(张崎峰,2014),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生
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相吻合,表明田
间病害发生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状态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对酸碱度
适应范围广,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 pH范围为 6􀆰 0 ~
8􀆰 0,与 Reifschneider & Arny(1979b)报道该菌产孢
的最适 pH 为 4􀆰 0 ~ 5􀆰 0 的结果不同,但该条件下分
生孢子形态异常。 碳和氮不是玉蜀黍出芽短梗霉生
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但有利于其子实体的形成,
如缺乏碳、氮源会造成产孢量的减少或分生孢子形
态异常。 本研究结果表明,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
生长和产孢最适碳源为蔗糖,水琼脂培养基中仅添
加氮源引起菌丝生长稀疏,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
子萌发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有机
氮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此结果与
Levic & Pencic(1990)报道相一致。 本研究筛选出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为
PDA,与 Arny et al. (1971)报道该菌在燕麦培养基
上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的结果也不同。
玉米北方炭疽病近几年连续在我国东北地区严
重发生,气候条件适宜是其中因素之一,但品种不抗
病也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鉴定了辽
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的致病菌,明确了玉蜀黍出芽
短梗霉的生物学特性,可为病原菌的田间监测、品种
抗病性鉴定、病害流行规律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科
学依据。
参 考 文 献 (References)
Arny DC, Smalley EB, Ullstrup AJ, Worf GL, Ahrens RW. 1971.
Eyespot of maize, a disease new to North America. Phytopa⁃
thology, 61: 54 - 57
Bai JK. 1997. Crop diseases.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pp. 96 - 98 ( in Chinese) [白金铠. 1997. 杂粮作物病害.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pp. 96 - 98]
Dingley JM. 1973. ‘Eye spot’ disease of maize in New Zealand.
3396 期 孙佳莹等: 辽宁省玉米北方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16(3): 325 - 328
dos Santos I, da Silva A, Malagi G. 2007. Occurrence of maize eye⁃
spot caused by Kabatiella zeae in Paraná and Santa Catarina
state, Brazil. Fitopatologia Brasileira, 32(4): 359
Fang ZD. 1998. Plant pathology research (3rd edition).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 in Chinese) [方中达. 1998. 植病
研究法(第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Hu ZH. 1989. Eye spot in maize. Plant Quarantine, 3(1): 24 (in
Chinese) [胡振华. 1989. 玉米眼斑病. 植物检疫, 3(1):
24]
Lecic J, Pencic V. 1990. Utilization of carbon, nitrogen and sulphur
compounds by Kabatiella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28(4): 321 - 332
Liu D, Coloe S, Baird R, Pedersen J. 2000. Rapid mini⁃prepara⁃
tion of fungal DNA for PCR.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38(1): 471
Malcolm CS. 1980. Compendium of corn disease. St. Paul, Minne⁃
sota: T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Press, pp.
21 - 22
Narita T, Hiratsuka Y. 1959. Studies on Kabatiella zeae n. sp. , the
causal fungus of a new leaf spot disease of corn. Japanese Jour⁃
nal of Phytopathology, 24(3): 147 - 153
Qi PK. 1978. Corn, sorghum, millet pathogenic manual.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142 - 143 ( in Chinese) [戚佩坤. 1978.
玉米、高粱、谷子病原手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p. 142 -
143]
Qi PK, Bai JK, Zhu GX. 1966. Cultivated plant fungal diseases in
Jilin Province.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28 - 30 ( in Chi⁃
nese) [戚佩坤, 白金铠, 朱桂香. 1966. 吉林省栽培植物真
菌病害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p. 28 - 30]
Reifschneider FJB, Arny DC. 1979a. Seed infection of maize (Zea
mays ) by Kabatiella zeae. Plant Disease Reporter, 63
(5): 352 - 354
Reifschneider FJB, Arny DC. 1979b. A liquid medium for the pro⁃
duction of Kabatiella zeae conidia.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
ology, 25(9): 1100 - 1102
Reifschneider FJB, Arny DC. 1980. Cultural and morphological var⁃
iability of Kabatiella zeae.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
cal Society, 75(2): 239 - 241
Wang XM. 2013. Epidemic dynamic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iz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3rd session of
cor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key
technical experts forum, pp. 6 - 7 ( in Chinese) [王晓鸣.
2013. 近年来我国玉米病害发生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
三届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
pp. 6 - 7]
Xu XD, Dong HY, Jiang Y, Qiao Y, Liu ZH, Sun JD. 2000. Pre⁃
liminary studies on the northern anthracnose disease in maize.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1(5): 507 - 510
(in Chinese) [徐秀德, 董怀玉, 姜钰, 乔勇, 刘志恒, 孙军
德. 2000. 辽宁省玉米新病害———北方炭疽病研究初报. 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31(5): 507 - 510]
Zhang QF. 2014. The corn northern anthracnose. Science and Tech⁃
nology of West China, 13(1): 49 - 50 ( in Chinese) [张崎
峰. 2014. 浅谈玉米北方炭疽病. 中国西部科技, 13(1):
49 - 50]
(责任编辑:李美娟)
439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