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AATOMICAL STUDIES ON THE PRIMARY VASCULAR SYSTEM OF THE SEEDLING OF DELPHINIUM GRANDIFLORUM

大花翠雀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全 文 :B U L LE T IN OF B A O T N IC A E L R SE A C H R
第 14卷
V0 1
.
1 4
第 1期
N
O
.
1
1 9 9 4年
Ja n ,
1 月
19 9 4
大花翠雀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王立军 谷安根 张友民 贾伟平
A N A T O M I C A L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P R IM A R Y
V A S C U L A R S Y S T E M O F T H E S E E D L IN G

O F D E L P H IN I U M G R A N D I F L O R U M
W a n g L i

j u n G u A n
一 g e n Z h a n g Y o u 一 m i n J i a W e i一 P i n g
〔摘 要〕 大花草雀 ( D e lP h in ium gr an 动刀o r um ) 幼 苗初 生 维 管 系统的解
刹学研 究表明 , 子 叶 节 区是客观存在 的 , 并 以 子 叶 节区 为 中心存在 两个过渡 区 ,
即向上的子 叶 节一茎过渡区和向下的子 叶 节一根过渡 区 。 在子 叶 节区下部存在原
始的外始 式二原型十字形 单中柱 。 本研 究为进一步揭 示 毛策科植物的起 源和演化
积 军一份新资杆 。
关健词 大花草雀 ; 子叶 节区 ; 初 生维 管系统 ; 十 字形 单中柱
大花翠雀 ( D . g r a n d ij7 O r um ) 属毛艾科 ( R a n u n e u la e e a e ) 翠 雀属 ( D e lp h in i u m ) 植
物 。 过去对毛直科某些属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 已有一些报道 〔 ’ 一 9〕 。 谷安根
等在毛蓖科某些属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子叶节区研究中 , 发现了子叶节区 , 并提出了子叶
节区理论 〔 ’ 〕 。 此理论不仅在毛莫科 已发表的各属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解剖研究 中得到证
实 , 而且本文在对大花翠雀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解剖研究中 , 再一次证明子叶节区的客观
存在 , 在其子叶节区下部存在着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 中柱 。
材 料 与 方 法
研究用种子于 19 89 年 8 月采自吉林农业大学校园 。 种子不经层积处理 , 即可萌发 。
萌发后分别取二 子叶期及第 l 、 2 片营养叶期幼苗分别置入 F A A 固定液中固定 。 按石蜡
切片法制成 7 ~ 9升m 的连续切片 。 番红 、 固绿双重染色 , 中性胶封片 。
本文作者单位 : 古林 , 长春 , 古林农业大学 , ( J ili n A g ie u l t u r a l U n iv e r s i ty , c h a n e h u n , , 30 l l 8 Jili n )。
. 本文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荃金课眼 。
1 9 9 3年 2月收到本文。
l 期 王立军等 :大花翠雀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观 察 结 果
大花翠雀 ( 0 .r ga ndij7 or “ m ) 幼苗表现为下胚轴伸长 , 子叶出土 , 子叶柄较长 , 为非
并合型 闭 。 子叶为单叶迹 , 而上胚轴与顶芽生的营养叶均为三叶迹 。
一子叶节 区结构
子叶节区长约 2 7 0拌m , 直径 2 4 0 ~ 4 80尸m , 其子叶着生处稍突起 。 通过二子叶迹的子
叶节区纵切面观察 , 分布在子叶节区的二子叶迹汇合呈浅 “ V ”字形 。 子叶节区可分为子叶
上胚轴 (茎 )
(内始式 )
子叶节区
部上中
下部
泌始式 )
下胚轴

(外始式 )
图 1 大花翠雀幼苗初生维管系统
个体发育图解
节区上部 、 中部和下部 (图版 1一 l ) 。
1
.子叶节区下部 : 位于二子叶迹汇合处稍下方 , 长
约 1 2卯 m , 直径 24 0拌m , 为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中
柱 ( 图版 I 一5 ) 。 二原生木质部极位于木质角端 , 其后
生木质部先向心 发育 , 然后 转变为弦 向发育 , 反转
9 0
p , 并相互愈合形成十字形的后生木质部臂 。 二韧皮
束分布在后生木质部十字形竹的平周面外方 。
2
.子叶节区 中部: 位于二子叶迹汇合呈浅 “ V ” 字形
的上方 , 长约 7 0户m , 直径 2 4 0一 3 10拜m , 存在有分生
组织性组织 〔幻 , 其组织分化激烈 。 首先是二原生木质
部各 自分离并反转 90 。 , 随之后生木质部及新分化出
来的后生木质部也反转 9 0 。 , 并与外方的韧皮部相结
合 。 由原来的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中柱 , 经上述原生
木质部与后生木质部的转化 , 形成二内始式外韧维管束
雏形 。 在原生木质部与后生木质部分离反转的同时 , 在
中柱中央 出现 了由薄壁组织构成 的髓 (图版 I 一 3,
4 )

3
.子叶节区上部 : 位于子叶节区 中部的上方 , 长约
8 0拜m , 直 径 3 10 一 4 8 0# m 。 由于 子叶节区 中部的 转
化 , 二内始式外韧维管束雏形开始分化 , 首先是每组一
分为三 , 然后 中间的一枚 (修复维管束 ) 与上胚轴发生
的营养叶相连 , 其余则发育成合轴维管束 , 并与上胚轴
(茎 ) 的真中柱的初生维管组织相连 。 因此称子叶节区
的中、 上部为子叶节一茎过渡区 ( 图版 I 一 2 , 3) 。
二 .上胚轴苗区
此区包括上胚轴和顶芽两个部分 。
1
.上胚轴
下接子叶节区上部 , 上连顶芽 。 由于叶原基和腋芽
京基的形成 , 此部的原形成层的分布与分化都较子叶节
区为复杂 。 由子叶节区中、 上部分化出来的外韧维管束
雏形 , 逐步发育成茎的典型的真中柱 。
植 物 研 究 14卷
2
.顶芽
位于上胚轴上方 , 由生长点和数枚幼叶及腋芽原基等构成
。 由顶芽发生的叶均为三叶
三 .下胚轴一根区
1
.下胚轴
位于子叶节区的下方 , 长约 2 0一 4 0m m , 直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 即 由 1 6 0产m 减至
即并110 户m 。 下胚轴虽长 , 但其变化过程与 肾叶唐松草 、 尖曹楼斗菜的幼苗相类 似 〔 l泪
由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中柱 , 经其后生木质部的反转 ,
最终退化消失 (图版 l一 6 , 7) 。
2
.根
初生主根的为典型的外始式二原型星状中柱 ( 图 l ,
结 论 与 讨 论
其两后生木质部极逐步短缩 ,
图版 l一8 ) 。
大 花 翠 雀 在 分 类 上 属 毛 直 科 ( R a n u cn ul ac e ae ) 的 金 莲 花 亚 科 ( s u b fa m ,
H e l le b o or id e a e )
、 翠雀族 ( T ir b , 刀 e IP h。: e a e ) 的翠雀属 ( 。 e IP h in i u m ) 。 其子叶节区下
部的中柱类型属于外始式二原型十字形单中柱 。 根据已发表的毛直科某些属子叶节区研究
资料来判断 cl 一 .l8 “ 〕 , 作者认为其子叶节区下部为翠雀型 , . ,柱的起源有两种可能 , 一是 由
T h a l i c tur m t y P e
C l e m a t i s t g P e
图 2 D e切iIJ n iu m 二户叶节区下部的中柱演化图
l期 王立军等 :大拼举雀幼苗 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7 9
同科的毛食 亚科 ( S ub fa m, R a n 。 。 。 。 l、、 ,d e : 、 e ) , 银莲花族 ( T r ib , A o e n , o n e a e ) 的铁线莲
亚族 ( S u b t r i b , C le m a r i id n a e ) 的 铁线莲属 戈C le n : a r 。 ) 的 中始 式二 原型 双环状单中
柱 〔 3〕 , 经唐松草亚科 ( s u b fa m , T全: 。 l i e t r o i d e a e ) 唐松草族 ( T r : b , hT a il c t er a e ) 唐松草
属的 中始 式二原 型 双钩 状 单 中柱 〔 4 〕 直接 演 化 而 成 ; 二 是 经金 莲 花亚 科 ( s u b fa m
H e l l e b o r o id e a e ) 翠雀族 ( D 泞 IP h i: e a 。 ) 的乌头属 (月 c o n i r u 。 ; ) 的外始式双靴状单中柱所
衍生 〔3 , 10 〕 ( 见图 2 ) 。
乌头属在分类上亦属翠雀族 , 两者的笨掩 . 关系很近 。 子叶 节区下部中柱类型属翠雀型
的除翠雀属外 , 尚有唐松草亚科 ( s u b几 nr , T h a l ie t r o id e a e ) 褛斗菜族 ( T r i b , 15 0刀 r e a e )
的楼斗菜属 ( A q iu le gl 。 ) 〔3 〕 , 这就进一步证明翠 雀型来 白鸟头型与唐松草型的可信性 。
A B S T R A C T
I t 15 s h o w n a n a t o m ie a l t li a t t h e r e 15 a c o t y l e d o n n o d e z o n e (C N Z ) i n t h e s
e e d l i n g o f
D e lP h in iu m g
r a n J 〔刀o r 、 ” , . A n d t h e r e a r e t、 、 0 t r a n s j t i o n a l r e g io n s i n t h e C N Z o f D .
岁 a n d遭刀o r u m , n a m e ly , e o t y le d o n n o d e s t e m . t r a n s it i。 : l a l r e g i o n u p w a r d s a n d e o t y l e d o n
n o d e r o o t t r a n s i t i o n a l r e g i o n d o w n w a r d s
.
1
,
h e p r l m i t i v e e x j r e h a n d d i a r c h h a P l o s t e l e w i th
e r o s s 一 l ik e m e t a x y le m e x i s t s i n t h e ! o w e r P a r t o f C N Z
.
T h i s p r o v id e s a n e w i n fo
r m a t i o n fo r
er v e a li n g fu r t h e r t h e o r i g in a t i o n a n d e v o lu t i o n o f s p e e i e s o f R a n u n e u l a e e a e
.
K e y , o r d s D e lP h i
n i u m g r a n J砚刀o r u n , ,. C o t y l e d o n n o d e z o n e ; P r im a r y v a s e u l a r s y s t e m ;
C r o s s一 li k e h a P l o s t e l e
参 考 文 献
飞 丁 户: 军 泣矛 , 谷安根 , 19 9 0 : 肾叶唐松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研究 。 植物研究 , 10 ( 4) : 101 一
10 6

〔2〕 王立军 , 张友民 、 谷安根等 , 19 93 : 尖粤接斗菜 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 植物研究 , 玲 ( 2) : 132 一
1 35
0
3[ 〕 谷安根 , 王立军 、 汪矛等 , 19 91 : 被子植物根茎过波区研究的新进展 。 植物研究 , 1 (3 ) : 8 5 -刁 0o
以〕 谷安根 , 汪矛 , 王立军 , 19 91 : 毛直科子叶节区的研究和被子植物的中柱演化 。 植物研究 , n ( 4) : 107 一
1 16
0
〔5〕 谷安根 , 王立军 、 张友民等 , 19 92 : 从顶枝学说 , 中往学说 , 子叶节区学 说 , 看维管植物的形态演化和起源 。
植物研究 , 12 ( 3 ) : 2 8 5一2 9 2。
〔6〕 汪矛 , 谷安根 , 张友民等 , 19 91 : 旅形角果毛茂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研究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n ( 3) : 29 一
3 1
0
7[ 〕 汪矛 , 王立军 , 韩丽娟 , 19 91 : 毛直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研究。 长春师院学报 , 2: 48 一5 3。
〔8〕 uQ A n一 ge n , W a n g M a o a n d W a n g L i勺 u n
,
19 9 0
:
s t u d ie s o n e o t y le d o n n o d e z o n e in s o m e ge能 r a o f th 。
R a n un
c u l a e e a e
,
C a t h a y a
,
2 : 1 7 1一 18 0
-
〔9〕 T a m u ar , M , 19 7 7: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o n s e e d lin g o f t h e R a n u n e u la c a e . J o u r . J a p . B o t . 5 2 ( 10 ): 2 9 3一 3 0 4 .
〔1 0〕 W a n g M a o , G u A n 一 g e n a n d J一a W e i一 p in g , 19 9 2 , M o r p h o lo g ie a l a n d a n a t o m ie a l s t u d ie s o n se e d lin少 o f
8 0植 物 研 究 1 4卷
Ao c川咖 o crean 姗 (R an 娜 l ua e ea e) . ca t ha y a , 4 :一5 1一 6 0 .
图 版 说 明
图版 I 一L子叶节区纵切 x 170 。 图版 工一 2 .子叶节区上部维管束皱形 x 120 。 图版 I - 3 .子
叶节区中郊 x 160 。 图版 I 一嘴 .子叶节区中、 下部 x 2 20 。 图版 I一 .5 子叶节区下部外始式二原型
单中柱 x 23 0。 图版 I ~ 一石. 下胚轴示真二原假四原型星状中柱 x 250 。 图版 I se 7 .下胚轴下方 , 后
生木质部逐步消失 x ” 0。 图版 I一 .8 初生主根横切 x 3 00
鸭拓草属一新变型
陈 蒂
A N E W F O R M A O F C O M M E L I N A
C h e n T i
〔摘 要 〕 本 文 发 表 了鸭 “ 草属 一新 变型 , 即 白花 鸭站草 C 口mm e iln a
c o m m un is L
.
.f a lb a T i C h e n .f n o v
.
关键词 鸭拓草属 ; 白花鸭拓草
K e y w o r d s C o m m e iln
a ,. C o m m e iln
a e o m m u n i s L
.
.f a lb a T i C h e n .f n o v
.
白花鸭拓草 (变型 )
C o m m e l加 a e o m m un 臼 L . .f a lb a C h e n T i .f n o v
A
.
.f c o m m u n is fl o r ib u s a l b i s d i fe
r t
. 与原变型的区别是花是白色 。
沈阳 ( S阮 n y n g e n s i s ) : 19 9 0 年 7 月 2 0 日
陈蒂 ( C h e n T i ) 500 号 , 50 1、 50 2、 1 9 9 3 年 8 月 10 日陈蒂 ( C h e n T i ) N . 6 5 0、
65 1
、 “ 2 。 模式标本 H ol 。勺脚 s (存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标本室 ) 。
本文作者单位 : 辽宁 、 沈阳 、 沈阳农业大学 ( s b e n y a n g ^ g r ie u lut r a l U ` v e r` t y s h e n y a n g 1 2 0 16一 Li a o n i n g ) 。
19 9 3年 8 月收到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