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我国主要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特性与供氮潜力及应用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焦永鸽(()#"—),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烟草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0.-1+2134+456(&%7 81,
!通讯作者 95/:"("#!("&()#,*+,-./::;/.6 8--<= -8= 83 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 焦永鸽(,!,李天福%,张云贵!,李志宏!!,刘宏斌!,谷海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 &>%("") 摘要:利用(>?示踪技术,研究了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 量增加,烤烟氮素累积时期延长,且累积量增加。烤烟后期吸收的氮素,在低有机质含量红壤上来自土壤供氮,中 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高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与土壤供氮。烤烟吸收总氮量中 !)7"@A!’"7!&A来自肥 料供氮,>)7@’A!@"7)%A来自土壤供氮,表明烤烟吸收氮素大部分来自土壤供氮。氮素在烟株不同部位分配量表 现为烟叶 B烟茎 B烟根;烟叶各部位中的分配量为在低有机质含量的红壤,下、中、上 %个部位分配量相等,中有机 质含量和高有机质含量上则为上部叶 B中部叶 B下部叶。有机质含量对下部叶氮素分配量影响不大,其他部位均 表现为有机质含量越高,氮素分配量越大。烤烟不同部位中肥料氮比例表现为下部叶 B中部叶 B烟根 B烟茎 B上 部叶,土壤氮比例表现为上部叶 B烟茎 B烟根 B中部叶 B下部叶;并且土壤有机含量越高,各部位中土壤氮的比例 越高,肥料氮的比例越低,上部叶受土壤供氮影响最大。红壤上烤烟氮肥利用率在 !>7’!A!%"7&(A之间,低有机 质含量土壤氮肥利用率较低,中、高有机质含量利用率相对较高。在施肥过程中,低有机质红壤上应在 ? )" C4 D ;,! 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上保持不变,高有机质含量上应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关键词:有机质;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 中图分类号:E>@!7"(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G(!""))"’")!"@
!""# ,)%%#’ &* )−,−.)& +* ’#/ 0&+.
HIFJ K134+45(,!,LI 9.-3+MN%,OPF?Q KN3+4N.!,LI O;.+;134!!,LIR P134+S.3!,QR P-.+;134(,!
(! "#’( )*+,,-,.//),0(12134 !5556!,.+13;7 839’1’&’( ,: /4#1*&-’&#- ;(9,&#*(9 3- <-3′134,.//),0(12134!5556!,.+13;= >&333?,@**, )*1(3*( ;(9(#*+ 839’1’&’(,>&A1 BC=!55,.+13)
410%’)$%:*MM58T 1M 1U4-3.8 ,-TT5U 813T53T 13 -88N,N/-T.13 -3V V.
V58.<.13 ,-C.34 .3M1U,-T.13 T1 U-T.13-/ NT./.:-T.13 1M 3.TU1453 M5UT./.:5U< = 9;5 U5
1U4-3.8 ,-TT5U 813T53T = ?.TU1453 -W<1UW5V W2 M/N5+8NU5V T1W-881 .3 U5V <1./< X.T; /1X,,.VV/5,;.4; 1U4-3.8 ,-TT5U 813+
T53T< -T T;5 /-T5 4U1XT;
8-T5 T;-T ,1
,-TT5U 813T53T<,T;5 1UV5U .< /5-Y5< .3 T;5 T1Z B /5-Y5< .3 T;5 ,5V.N, B /5-Y5< .3 T;5 W1TT1,= _.
4-3.8 ,-TT5U 813T53T,T;5 /-U45U T;5 -,1N3T = 9;5 Z5U853T-45< 1M 3.TU1453 MU1, M5UT./.:5U .3 T;5 V.MM5U53T Z-UT< -3V /5-M /5Y+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3T ?NTU.T.13 -3V ^5UT./.:5U E8.5385 !"#% &’! (")*& )+! )++)*,!- ./ &’! +−!+% .&&0 "!)1!# 2 0!-340 "!)1!# 2 +&# 2 #&!0# 2 &$( "!)1!#,5’3"! &’! (!+6 7!*&),!# $% *3&+$,!* %+$0 #$3"# )+! &$( "!)1!# 2 #&!0# 2 +&# 2 0!-340 "!)1!# 2 .&&0 "!)1!# 8 94+&’!+0+! &’! ’3,’!+ &’! 7*&!*& 3" +,)*37 0)&&!+,&’! ’3,’!+ &’! (!+7!*&),!% *3&+,!∗0 #3",)*- &’! "5!+ (!+7!*&),! %+0,!* )77404")&3* 3* &’! &( "!)1!# 3# #3,*3%37)*&"/ 3*%"4!*7!- ./ &’! #4(("37)&3∗% *3&+,!∗0
#3"# 8 ;’! 4&3"3:)&3* ,!* %+05 3* #3"# 53&’ "5 +,)*37 0)&&!+ 7*&!*&,)*- 3# +!")&31!"/ ’3,’ 3*
#3"# 53&’ 03--"! )*- ’3,’+,)*37 0)&&!+ 7*&!*&# 8 ;’! 4&3"3:)&3* 3# %+0 <=>?<@ & AB>CD@ 3* +!- #3" 8 ;)E3*, &’! )(("37)&3* ,!* )# ) .)#!,&’! )(("37)&3∗)04*& 4"- .! +)3#!- 4( %+ #3"# 53&’ "5IJ7*&!*&,*& 7’)*,!- %+ #3"# 53&’ 03--"! IJ 7*&!*&,)*- -!7+!)#!- %+ #3"# 53&’ ’3,’ IJ 7*&!*& 8 !"#%&’(:+,)*37 0)&&!+;+!- #3";%"4!674+!- &.)77;*3&+,!*;)77404")&3* )*- -3#&+3.4&3$*
氮是影响烤烟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D]。烤烟氮
素的吸收不仅受施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土壤有机
质水平的影响[
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多[=KL],而在不同生态区域、土壤
类型及有机质水平上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差异较
大。云南作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重点烟区,烟叶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植烟面积约 A=万
’0<[F],红壤占到该烟区植烟土壤的 =B@[DB],且该类
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F]。而南方土壤当有机质含
量大于 D= , G E,时,在烟株生长后期由于土壤有机质
的矿化,会出现土壤氮素供应过量,烟叶贪青晚熟,
不容易正常落黄,甚至发生黑暴的现象[DD]。在该类
型土壤上关于有机质水平对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
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在红壤植烟区,
以有机质含量 D= , G E,为分界点,利用D=H示踪技术
探讨不同有机质水平上烤烟氮素的累积分配特点,
旨在为红壤植烟区烤烟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于
质水平作为处理,分别用 N、J和 O表示。每个处理
A次重复,共 F 个小区,每个小区 CC 0<。试验田基
本理化性质见表 D。
试验氮肥采用 D=H双标记硝酸铵,丰度为
=>A@。每个小区标记 D<株供采样,其余烟株采用
普通硝酸铵。施氮量为 H FB E, G ’0<,磷肥用过磷酸
钙,钾肥用硫酸钾,氮、磷、钾比例 D P D P A。磷肥全部
做底肥,氮钾肥按照基追比 Q P A施入;底肥于移栽
时穴施,追肥于移栽后 AB -浇施。=月 D日移栽,移
栽后 CA -打顶,于打顶前每个小区从非标记烟株中
表 ) 试验田基本理化性质
+,-." ) /,(01 2&%2"&30"( %4 (%0. 05 36" "72"&08"53,. 2.%3(
处理
;+!)&0!*&
有机质
IJ
(, G E,)
碱解氮
R"E)6’/-+$8 H
速效磷
I"#!*8 S
速效钾
HO?IR7 T
(0, G E,)
N L>? ?C>C Q>B =A>A
J D=>C C?>B
O < FF>L D<>? DDC>Q
另选取 C株挂牌供采样,试验田管理与当地生产管
理一致。
)*9 采样及测定
移栽时取样 DB=和 DDF - 每次采 < 株,标记株与非标记株各 D
株;于移栽后
DB=U下杀青 AB 03*,CB!QBU烘干至恒重,称重后
粉碎待测。成熟期标记株和挂牌非标记株正常采收
单独保存,最后并入采集样品中。样品采用凯氏定
氮法测全氮,质谱仪测D=H丰度。
烟株吸氮量 V氮含量 W干物质重;
烟株吸收肥料氮 V烟株吸氮量 W烟株的D=H原
子百分超 G肥料D=H的原子百分超;
烟株吸收土壤氮 V烟株吸氮量 K烟株吸收肥料
氮;
氮肥利用率 V烟株吸收肥料氮 G施氮量 W DBB@
9 结果分析
9*)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 <可知,在 A个有机质水平上,烤烟茎粗为 O
2 J 2 N,J和 O之间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与 N差异
显著;节距为 J 2 O 2 N,J与 N差异显著;烟叶各
部位叶面积均为 O 2 J 2 N,下部叶叶面积 A个水平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中部叶和上部叶叶面积 J与 O
?
"##)),
处理
!"#’,#
(,&)
叶面积 1#2"#0(,&3) 下部叶 4.%%.& 5#2
中部叶
6#/*7& 5#2 上部叶 !.8 5#2
1 9:39 ; <:=> ; ??@:A= B?C:B@;@@?:?C;6?:<9 @:A= ??>:9B 9>9:=3 BB9:3>
D ?:@> <:B>; CCA3:@@ ?39:39 >C9:3> 注(E.% B< /G02%#" %"′085’%*’);数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 A:A=显著水平,下同 H57#0 2.55.I#/ ;G /*22#"J #’% 5#%%#"0 *’/*,%# 0*)’*2*,’,#% A:A= 5#K#5 L !+# 0&# ;#5.IL 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是二者均与 1差异明显。表 明叶位越高,叶面积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越大。 !7!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烤烟干物质累积特征(图 C)表明,随着生育期 的推进,从移栽后 3C /开始,烤烟干物质累积量急 剧增加,到 >> /时,<个土壤有机质水平的红壤,烤 烟干物质累积量分别达到总累积量的 9=:@?M、 ?@:>?M和 >=:?=M;>>/以后,1和 6水平上干物质 累积量增加变缓,而 D水平上仍然表现出较强的增 加趋势。最终干物质累积量为 D N 6 N 1,其中 D和 6水平的干物质累积量分别为 1水平的 C:3= 倍和 C:<<倍。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烤烟干物质累 积量越大。 图 8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9-1:8 ’((&)* ,( +,-% ./ ),0*&0* ,0 #))434%#*-,0 ,( 62; 3#**&2 ,( (%4&5)42&6 *,#)), -0 2&6 +,-%
!7<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氮素累积的影响
3:<:C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总氮素累积的影响 图 3
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从移栽后 3C /开始,烤烟
氮素累积量急剧增加。1 水平的红壤上,烤烟
?A:93M的氮素累积主要集中在移栽后 @? /内,此后
累积量增加明显变缓,表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条件下,烤烟在旺长期把土壤中可利用的氮基本全
部吸收。6 水平红壤上,烤烟 ?9:3>M的氮素累积
主要集中在移栽后 B< /内,此后随生育期推进累积
量增加变缓,说明打顶后土壤中可利用氮素较少。
在 D水平红壤上,B< /时烤烟氮素累积量仅占到总
累积量的 >9:>=M,以后累积量仍然表现出较强的
增加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条件下,
打顶后土壤中有较多氮供烟株吸收利用,使氮代谢
旺盛,氮素吸收时期延长。最终烤烟体内总氮素累
积量为 D N 6 N 1,6 和 D水平上分别为 1 水平的
C:@9和 C:=?倍。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烤烟氮素累积时期延长,且最终累积量也增加。
图 !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总氮素累积的影响
9-1:! ’((&)* ,( +,-% ./ ),0*&0* ,0 #))434%#*-,0 ,(
0-*2,1&0 ,( *=& (%4&5)42&6 *,#)), -0 2&6 +,-% 3:<:3 有机质含量对烤烟不同来源氮素累积的影 响 图 < 可知,随着生育期推进,从移栽后 3C /开 始烤烟对肥料氮的累积急剧增加,在 1水平红壤上, 烤烟对肥料氮的累积在 @? /时达到最大,此后累积 量开始下降,>> /后基本保持平稳,表明在有机质含 量较低的土壤上,肥料氮的效果仅维持 @? /。6与 D水平红壤上,烤烟对肥料氮累积在 ?C /时达到最 大,此后累积量开始缓慢下降,表明有机质含量较高 时,肥料氮发挥效果时间也较长。烟株体内肥料氮 =3?@期 焦永鸽,等: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 最终累积量在 !与 "水平上基本相当,分别为 #水 平的%&’倍和 (倍,表明有机质含量越高,烟株
体内肥料氮累积量越大。
图 ! 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肥料氮累积的影响
"#(0 ’4,3 ’(4*#-#5(4 ’,4 ’-2(6)24(7 *,81)), #0 4(7 +,#-
图 (看出,#水平红壤上,烤烟对土壤氮的累积
有 )*%&)+在移栽后 (, -内完成,此后累积量增加
变缓,说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条件下,土壤供
氮维持时间较短,生长后期土壤氮素通过有机质矿
化释放速度缓慢。!水平红壤上,烤烟对土壤氮累
积主要在移栽后 ). -内,此后土壤氮累积量基本保
持稳定,说明中有机质含量的红壤,土壤供氮能够持
续到打顶时期(). -),后期土壤通过有机质矿化释
放氮素较少。"水平红壤上,烤烟对土壤氮的累积
量在打顶时期(). -)仅占到总土壤氮累积量的
),%*&+,后期土壤氮累积量仍呈现较强的增加趋
势,表明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条件下,土壤能够通
过矿化释放出更多氮素供烤烟吸收利用。烟株体内
土壤氮最终累积量为 " / ! / #,!和 "水平上分别
为 #水平的 %*, 倍,说明土壤有机质含
量越高,烤烟对土壤氮的累积时期越长其累积量也
越大。
土壤氮与肥料氮累积特征表明,随着有机质含
图 9 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土壤氮累积的影响
"#(0 ’4,3 +,#- ’,4 ’-2(6)24(7 *,81)), #0 4(7 +,#-
量增加,烤烟对土壤氮与肥料氮的累积时期延长,累
积量增加。从打顶至采收结束,#水平上每株肥料
氮累积量减少 ’%&’ 0,土壤氮增加 ’%1& 0;!水平上
肥料氮增加 ’%(’ 0,土壤氮则减少 ’%.’ 0,而 "水平
上土壤氮与肥料氮分别增加了 ’%′0和%&, 0。表
明烤烟后期吸收氮素在低有机质含量红壤上来自土
壤供氮,中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高有机质含量
来自肥料供氮与土壤供氮。
:;9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氮素分配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各部位氮素分配量的影 响 表 .结果表明,氮素在烟株不同部位中分配量 为烟叶 /烟茎 /烟根。在 #水平上,烤烟下、中、上 .个叶位氮素分配量基本相同,!和 "水平上均为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 情况下,烟叶不同部位氮素分配量差异较小,有机质 相对较高时,叶位越高,氮素分配量越大。烟株各部 位氮素分配量表明,有机质含量对下部叶氮素分配 量影响不大,中部叶表现为 " / ! / #,"与 #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上部叶、烟茎和烟根中氮素分配量 都表现为 " / ! / #,"与 !差异不大,均与 #差异 显著。 表 ! 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各部位氮素分配量的影响 <18-( ! &’’()*+ ,’ +,#- ./ ),0*(0* ,0 7#+*4#82*#,0 ,’ 0#*4,(0 #0 7#’’(4(0* =14*+ ,’ *>( ’-2(6)24(7 *,81)), #0 4(7 +,#-
处理
234567486
各部位氮素分配量 9:;63:<=6:>8 >? 8:63>048 :8 -:??43486 @536;(0 A @B586)
下部叶
C>66>7 B45?
中部叶
!4-:=7 B45?
上部叶
2>@ B45?
茎
D6438
根
E>>6
# ’%11 5 ’%1<′%’* 5< %F5′%.& 5 %FF 5 ’%,) 5
注(G>64):移栽后 1−测定946437:84−561-5H; 5?643 6358;@B586:80I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F卷 !"#"! 土壤有机质对烤烟各部位肥料氮与土壤氮 百分比例的影响 表 # 可知,烤烟吸收总氮量中 !"%&’!#%"!(’来自肥料供氮,约 (%’!&%’来自
土壤供氮,表明烤烟吸收氮大部分来自土壤供
氮[)!]。烤烟各个部位土壤氮比例均大于肥料氮。
不同部位中肥料氮比例表现为下部叶 *中部叶 *烟
根 *烟茎 *上部叶;土壤氮比例为上部叶 *烟茎 *
烟根 *中部叶 *下部叶。+个有机质水平的红壤上,
烤烟吸收总氮及各个部位中肥料氮的比例表现为 ,
* - * .,土壤氮的比例表现为 . * - * ,;下部叶中
.与 ,差异显著,总氮和其他各部位中-和 .均与 ,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烤烟
吸收总氮及各个部位中肥料氮的比例越小,土壤氮的
比例越大,上部叶受土壤供氮影响最大。
表 ! 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各部位肥料氮与土壤氮百分比例的影响(")
#4’ -) 1.+3-4’1 )3-5 )’3+.&.6’3 17 ,-.& .1 7.))’3’1+ 23+,
-) )&8’9*83’7 +-%**- .1 3’7 ,-.& 氮源 /01234 05 67820946 处理 :24;8<468 整株 =>0?4 @?;68 各部位中肥料氮与土壤氮比例 :>4 2;870 67820946 520< 54287?7A42 ;6B C07? 76 B75542468 @;28C 下部叶 D0880< ?4;5 中部叶 -4B71< ?4;5 上部叶 :0@ ?4;5 茎 /84< 根 E008 肥料氮 , #%"!( ; ##"! ; #)"#& ; +&"F# ; +G"( ; +"+& ; H4287?7A42 I - +!"( J +&";J ++"F# J +%"+! J +!"+F J ++"#+ J . !"%& J +F"!) J !"F& J !("% J !G"%J!"#( J
土壤氮 , F"&# J FF"%G J FG"F+ J (!"#( J ()"# J (%"(+ J /07? I - (&"%# ; (!") ;J (("#( ; ("(G ; (&"(F ; (("F& ;
. &%"+ ; (#"& ; &%"#+ ; &+") ; &)") ; &%"F# ;
:;< 有机质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本试验中,+种土壤氮肥当季利用率在 !F"#!’
!+%"()’之间,中、高有机质含量间差异不明显,但
分别较低含量提高 F"+个和 +"(!个百分点(图 F)。 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氮肥利用率也较低,有 机质含量较高时氮肥利用率也相对较高。 图 <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 ())’*+, -) ,-.& /0 *-1+’1+ -1 +?’ 8+.&.6+.-1 -)
1.+3-4’1 )’3+.&.6’3
@ 讨论
作物吸收氮素主要来自土壤供氮和施肥供氮,
土壤供氮主要通过有机质矿化释放。有研究表明,
土壤矿化氮与作物吸氮量密切相关[)+K)F],即使在大
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作物积累的氮素大约有 F%’
以上来自土壤,某些土壤甚至达到 &%’!G%’[)(]。
所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氮素
供应水平[)&],进而影响作物对氮素的累积。本研究
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烤烟氮素累积时期
延长,累积量增加。此外,中有机质含量的红壤上,
移栽后 +F!)%F B烤烟总氮素累积量和土壤氮累积
量均较高有机质含量的红壤要高,这可能与土壤有
机质组分有关,因为不同形态有机质矿化速率和矿
化程度不同[)G],对氮素供应状况不同。关于有机质
组分对烤烟氮素累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烤烟生长后期吸收氮素来源,有研究认为
烤烟后期主要来自土壤氮[)]。郭群召等[!]研究表明,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后期主要来自土壤供氮,有机质含量较低时来自肥料供氮。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有机质含量红壤上烤烟后期吸收氮来自土壤供氮,中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高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和土壤供氮,烤烟吸收总氮中!"%&’!
#%"!(’来自肥料供氮,F"#’!&%"+’来自土壤供
氮,且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料氮比例降低,
土壤氮比例升高。本研究中有关土壤氮素矿化的结
果表明,+ 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红壤上,不施氮条件
&!#期 焦永鸽,等: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 下,烤烟生长后期氮素矿化量分别占总矿化量的 !"#%、&"#’%和 &!#(%。施用氮肥后,烤烟生长后
期氮素矿化量分别占总矿化量的 !&#)%、&’#*%["*]。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有机质含量红
壤上烤烟 +*#)"%的氮素累积主要集中在 ,+ - 内,
中等有机质含量 +)#"(%在 &’ -内,高有机质含量
上 &’ -时仅占到总累积量的 ()#(!%。所以,在红
壤植烟区进行施肥推荐时,低有机质红壤上应在 .
+* /0 1 23"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中等有机质
含量上保持不变,高有机质含量上应适当降低氮肥
用量。
烤烟氮肥利用率已有大量研究。杨宏敏等["]试验表明,烤烟氮肥利用率(%! "&%;裘宗海
等[""]指出,氮肥利用率为 ’)#(!%!,’#,!%。本试
验条件下,红壤上氮肥的利用率在 "!#,"%!
’*#&] 胡国松,郑伟,王震东,等 4烤烟营养原理[5]4北京:科学出版
社,"***#
67 8 9,:2;<0 =,=><0 : ? !" #$ 4 @AB
[5]4 K;BLB<0:9CB;
发育和氮素积累及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M]4中国农学通报,
"**&,""(!):"!,N"!(#
87G O :,MB><0 : 9,:2><0 P Q !" #$ 4 RHH;CI GH FGBE SBI2 -BHH;A;0>
E;>U;F’C2;3BC>E ;E;3;CCG[M]4 V2B<> W0ABC4 9CB 4
K7EE 4,"**&,""(!):"!,N"!(#
[’] 张新要 4饼肥用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上烤烟生长发育及
产质量的影响[?]4郑州: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 P Q4 RHH;CI GH -BHH;A;/; H;AIBEBX;A Y7>
I;A CGIBG< GH 6;<>< W0ABC7EI7A>E
[
\><0 . P,92;< M P4 9I7-Z G< >JFGADIBG< ><- -BFIABJ7IBG< GH F>E3>/ GH
HE7;TC7A;- IGJ>CCG SBI2 !.[M]4V2B<>\GJ4,++,,(,):’,N’(#
[!] 陈萍,李天福,张晓海,等 4利用!.示踪技术探讨烟株对氮素肥料的吸收与分配[M]4云南农业大学学报,"∗∗′,)():N,4
V2;< @,]B \ ^,:2><0 P 6 !" #$ 4 R_DEGAB<0 IGJ>CCG DE>JFGADT
IBG< ><- -BFIABJ7IBG< GH
量的影响研究[M]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N)(#
]B7 6,PBG<0 ? :,P7 P4 RHH;CIF GH
3>B<;- E;>U;F G< I2; . 7DI>/; ><-
CG[M]4 V2B<> M4 RCGTW0ABC4,"**&,,("):)!N)(# [(] 刘卫群,李天福,郭红祥,等 4配施芝麻饼肥对烟株氮素吸收及 其在烟碱、蛋白质和醚提物中分配的影响[M]4中国烟草学报, "**’,+():’*N’,#
]B7 = O,]B \ ^,87G 6 P !" #$ 4 RHH;CIF GH >DDEZB<0 F;F>3; F;;-
C>/; H;AIBEBX;A G<
"**’,+($):’*N’,#
[)] 晁逢春 4氮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4北京:中国农业
大学博士论文,"**’#
V2>G ^ V4 RHH;CI GH
IGJ>CCG[?]4 K;BLB<0:@2?4 ?BFF;AI>IBG< GH V2B<> W0ABC4 [
[+] 王树会,邵岩,李天福,等 4云南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的研
究[M]4中国土壤与肥料,"**&,(!):)N"*,"(# =><0 9 6,92>G Q,]B \ ^ !" # 4 9I7-Z G< I2; B3DAGU;3;-;I;A3B<- A;07E>A GH C2><0; HGA I2; -;CG3DGFB<0 ><- A;T
I;
^;AI 4,"**&,(!):)N"*,"(# [*] 绍岩 4云南省烤烟轮作规划研究[5]4北京:科学出版社,
"**&#
92>G Q4 9I7-Z G< AGI>IBG< ><- DE><CCG B< Q7<<><
DAGUB
[$$] 陈江华,李志宏,刘建利,等 4全国主要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评价[M]4中国烟草学报,"**,,$*(’):$,N$)#
V2;< M 6,]B : 6,]B7 M ] !" #$ 4 RU>E7>IBG< GH FGBE <7IAB;
9B<4,"**,,∗(′):,N)# ["] 巨晓棠,晁逢春,李春俭,等 4土壤后期供氮对烤烟产量和烟碱
含量的影响[M]4中国烟草学报,"**’,+(增刊):,)N!’#
M7 P \,V2>G ^ V,]B V M !" #$ 4 \2; ZB;E- ><-
FI>0;[M]4 WCI> \>J>C>AB> 9B<4,"**’,+(97DDE 4):,)N!’#
[′]刘晓宏,郝明德,田梅霞4土壤矿质氮和可矿化氮对当季作物的贡献[M]4土壤与环境,"∗∗E,*(’):"*(N"*+#
]B7 P 6,6>G 5 ?,\B>< 5 P4 VG
[’-] 杜建军,王新爱,王夏晖,等 旱地土壤氮素、有机质状况及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0(’):’’*
’/,
12 . .,3456 7 8,3456 7 9 !" # :;< =<>4?#@5A;#B C
E,@=645#" F4??<= 45G 5#?=@6<5 2B?4H<5 CI "=@BA @5 G=I>45G[.].
!@2?; J;#54 86=#"K5#L,%&&/,%0(’):’’*’/,
[’/] 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 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土壤学报,%&&(,-&(%):%(%*%(M,
N# . O,3456 P 9,N# ! 7$ !#65#Q#"45"< @Q @=645#" F4??<=,?@?4> 5#R
?=@6<5 45G F#5<=4>#A4C>< 5#?=@6<5 ?@ =<"? "4B4"#?I @Q A@#> 5#?=@6<5
A2BB>#"4?#@5[.]$ 8"?4 S
[’0] 熊毅,李庆逵 中国土壤[O]北京:科学出版社,’+MM, -0-*
-M%,
7#@56 T,N# U V$ J;#5[O]$ W<#X#56:!"#<5"< S=
[’)] 王青山,何利平 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的相关关系[.]山西
林业科技,%&&(,(增刊):%/*%),
3456 U !,9< N SJ@==<>4?#@5 @Q A@#> @=645#" F4??<= @Q 5#?=@6<5 A2BB>#"4?#@5[.] !;45Y# Z@= !"# :<";5,):%/*
%),
[’M] 李菊梅 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研究[1]陕西杨陵: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N# . O!?2GI @5 ";4=4"?<=#[4?#@5 @Q 5#?=@6<5 F#5<=4>#[4?#@5 #5 A@#> [1] T456>#56,!;455Y#:S; 1$ 1#AA<=?4?#@5 @Q E@=?;DK5#L,应用同位素’/E、(%S示踪对烤烟氮、磷
营养规律的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9@2 7 T,J;<5 T,J;<5 V U!?2GI @5 =<62>4= @Q 5#?=@6<5,B;@AR B;@=2A @Q ?@C4""@ CI 2A#56 ’/E,(%S[.] . 9<#>@56X#456 826 Z#=A?
N45G ]<"> K5#L,’++-,)(-):+*’/,
[%&] 苏德成 烟草生长发育过程的氮素[8]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
教育司 跨世纪烟草农业科技展望和持续发展战略研讨论文集[J]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M&*M-,
!2 1 J:;< 5#?=@6<5 #5 ?;< 6=@D?; @Q ?@C4""@[8] :<";G2
1I 8GF#5#A?=4?#@5$ 1#A"2AA#@5 B4B<=A
@Q ?=45A"<5?2=I ?@C4""@ 46=#"2>?2=4> A"#<5?#Q#" ?<";5@>@6I 45G A2A?4#5R
4C>< G
[%’] 杨宏敏,陆引罡 $应用’/ E 示踪研究烤烟对氮的吸收及分布
[.]$贵州农业科学,’++’,(/):%+*((,
T456 9 O,N2 T _$ 8 A?2GI @5 4CA@=B?#@5 45G G#A?=#C2?#@5 @Q 5#?=@R
6<5 #5 ?@C4" "@="" b="">45? D#?; ’/E[.]_2#[;@2 86=#" !"# ,′++′(/):氮、钾对烤烟营养元素吸收规律及产质影响
的研究[.]土壤通报,’++&,(%):0/*)&, U#2 P 9,N# 3 3 ^QQ<"? @Q 5#?=@6<5,H4>#2F @5 4CA@=B?#@5 @Q 52?=#R
<5? <>
!"# ,’++&,(%):0/*)&, [%(] 焦永鸽,红壤供氮特性及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1]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M,
.#4@ T _$ :;< ";4=4"?<=#A?#" @Q 5#?=@6<5 A2BB>I @Q =
?=#C2?#@5 ?@ 5#?=@6<5 52?=#?#@5 @Q Q>2
[%-] 沈善敏 无机氮对土壤氮矿化与固定的影响[.]土壤学报,
’+M0,%((’):(%*(0,
!;<5 ! O$ :;<
?#@5 @Q A@#> 5#?=@6<5[.]$ 8"?4 S
[%/]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 不同氮肥施用后土壤各氮库的动态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 7 :,N#2 7 .,P;456 Z !$ 1I54F#"A @Q G#QQ<=<5? A@#> 5#?=@6<5
B@@>A 4Q?<= 4BB>I#56 G#QQ<=<5? ?IB#[<=A[.]J;#54 .
^"@R86=#"$,%&&-,’%(’):+%*+-,
+%+-期 焦永鸽,等: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