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mechanisms of selenium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水稻子粒硒累积机制研究


A hydroponic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selenium translocation between Xiushui48 and Bing9652 and the mechanisms of selenium accumula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 L.) gra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 concentration in rice roots decreased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Se supply. Se decreased more in the root of Xiushui 48 than Bing 9652 and Se in the root of Xiushui 48 was also more easily transported to other parts. Flag leaf is a functional leaf of rice, and Se content decreased in the whole rice life circle. Both the decrease of Se and Se concentration in flag leaf in Xiushui4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ing 9652. The translocation of Se in flag leaf was beneficial to Se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鑫斌(&)#*—)男,山西河曲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稻硒营养代谢与调控的研究。+,-./0:123/44.45&’67 89-
! 通讯作者 :;0:"!%$*’**&%’’,+,-./0:<-4=/5 /44.4> .8> 8?
水稻子粒硒累积机制研究
周鑫斌&,!,施卫明&!,杨林章&
(&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 !&"""*;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
摘要: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富硒与非富硒两品种水稻(秀水 @*和丙 )’%!)对硒的转运差异及其子粒硒积累机
制。结果表明,水稻子粒灌浆开始后停止供硒,其根系硒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下降的趋势。秀水 @*根系硒
含量下降幅度大于丙 )’%!;秀水 @*根系中硒更加容易转运出去。剑叶是水稻的功能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剑叶
中硒含量逐渐下降。秀水 @*剑叶硒含量下降幅度大于丙 )’%!,两者差异显著。从硒的积累量看,秀水 @*剑叶硒积
累量下降幅度大于丙 )’%!,剑叶硒的转移将有助于硒在水稻子粒中的积累。
关键词:水稻;硒;转运;机制
中图分类号:A%&&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B(!""*)"6$"%"6$"%
!"#$% &’ ()*+,’-.(. &/ .)0)’-#( ,**#(#0,"-&’ -’ 1-*) 21,-’.
CDEF B/?,3/?&,!,ADG H;/,-/?I&!,J(KL M/?,1=.?I&
(! "#$#% &%’ ($)*+$#*+’ *, "*-. $/0 "12#$-/$).% 34+-51.#1+%,6/2#-#1#% *, "*-. "5-%/5%2,73",8$/9-/4 :!;;;<,7=-/$;
: 7*..%4% *, >%2*1+5% $/0 ?/@-+*/A%/#,"*1#=B%2# C/-@%+2-#’,7=*/4D-/4 E;;F!G,7=-/$)
34."1,*":( =NOP9Q9?/84 ;2Q;P/-;?R <.4 89?OS8R;O R9 /?T;4R/I.R; R=; O/T;P4/RN 9U 4;0;?/S- RP.?4098.R/9? 3;R<;;? B/S4=S/
@* .?O V/?I )’%! .?O R=; -;8=.?/4-4 9U 4;0;?/S- .88S-S0.R/9? /? P/8;(H+’I$ "$#-@$ M>)IP./?4 > :=; P;4S0R4 4=9<;O
R=.R R=; A; 89?8;?RP.R/9? /? P/8; P99R4 O;8P;.4;O .UR;P R=; R;P-/?.R/9? 9U A; 4SQQ0N > A; O;8P;.4;O -9P; /? R=; P99R 9U
B/S4=S/ @* R=.? V/?I )’%! .?O A; /? R=; P99R 9U B/S4=S/ @* <.4 .049 -9P; ;.4/0N RP.?4Q9PR;O R9 9R=;P Q.PR4 > W0.I 0;.U /4
. US?8R/9?.0 0;.U 9U P/8;,.?O A; 89?R;?R O;8P;.4;O /? R=; <=90; P/8; 0/U; 8/P80; > V9R= R=; O;8P;.4; 9U A; .?O A; 89?8;?RP.,
R/9? /? U0.I 0;.U /? B/S4=S/ @* <.4 =/I=;P R=.? R=.R 9U V/?I )’%!7 :=; RP.?4098.R/9? 9U A; /? U0.I 0;.U <.4 3;?;U/8/.0 R9 A;
.88S-S0.R/9? /? P/8; IP./?4 >
5)% 6&1$.:P/8;;4;0;?/S-;RP.?4098.R/9?;-;8=.?/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它是以硒代半
胱氨酸形式构成硒蛋白的活性位点而参与人体内多
种生命活动。硒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高稻米硒含量来改善人体硒摄入水平是一个
简便而可行的方法[&]。植物吸收四价硒,在根部同
化后,沿着木质部以有机硒的形式向地上部转运。
在水稻子粒成熟过程中,茎叶内硒含量显著降低,硒
主要向子粒中转移。有资料表明,当水稻子粒成熟
时,剑叶是稻穗光合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同时
剑叶是整个植株矿物质再运输的主要来源[6]。对于
剑叶中硒的转运以及硒高效进入水稻子粒的机理目
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明
不同品种的水稻子粒积累及运转硒能力的差异,以
提高水稻子粒硒含量,进而改善人体硒营养。
7 材料与方法
787 试验设计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温室中进
行。供试品种为经过大田 &%&个水稻品种筛选而得
的秀水 @*(子粒硒含量较高)与丙 )’%!(子粒硒含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6 $ %"#
""""""""""""""""""""""""""""""""""""""""""""""""""""""""""""""
X0.?R KSRP/R/9? .?O W;PR/0/1;P A8/;?8;
较低)。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营养液配方为木
村 !营养液,其组成如下("# $ %):(&’())*+( (,-),
.#*+( /0-1,2’)3+( )(-,,2&+4 5,-0,2)*+( 50-1,67
(&+4)) 01-1,89:;<=> )?!"@A $ %,’4!+4 )-,/,6B*+(
·0’)+ ?-?,,CD*+(·E’)+ ?-)),.D6A)·(’)+ 5-,5,
’).@+(·(’)+ ?-?1。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F’控制
在 0-0,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过程中所用的
水为去离子水,未检测到硒。
精选的水稻种子经 5?G双氧水消毒 5? "HD后,
浸种催芽播种在塑料盒中的尼龙网上,用 5 $ ) 营养
液培养 5? I,然后选择大小一致的幼苗,移植到 )? %
的培养箱中,每一个箱子盖子上 (个孔,每孔用海绵
固定 4株幼苗,幼苗在 5 $ )营养液中培养 E I,然后
进行全营养液培养。
水稻幼苗期开始供硒,在 *> 50和 0?!# $ %木村
!营养液中培养,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灌浆开
始后停止供硒,将水稻根用去离子水冲洗 5? "HD,然
后放入不含硒的木村 !营养液中继续培养,分别于
停止供硒后 ?、,、50、4? I(成熟期)取样,取样部位为
剑叶、颖壳、子粒、根,取得的样品分别用自来水冲洗
5? "HD,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滤纸擦掉表面的
水,杀青后烘干、粉碎,测定硒含量。
!"# 样品测定方法
样品硒的消化:称取粉碎的植株样品 ?-4??? #,
置于消煮管中,加入混合酸[’&+4!’6A+((J!J)为
(!5]0 "%,浸泡过夜,次日,将消煮管置于消化炉
上,逐渐升温,/?K消化 ) L,5??K消化 5 L后,加混
合酸 )-0 "%,升温到 5E?K消化 ) L,至溶液颜色变
为无色并冒白烟后,冷却,加入 5 M 5 ’6A )-0 "%,
5??K继续加热至无色并冒白烟,冷却,定容至 )0 "%
用于测定[0]。
硒的测定:消化后的待测液中的硒含量用 ;=
N/5?; 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测定条件为:3.:
电压 ),? O;’6A全阴极电流 ,? ";;载气流量 ,??
"% $ "HD;进样体积 5-? "%;原子化器高度 E "";原
子化器温度室温;采样泵速 5?? P $ "HD;采样时间 5,
Q;停泵时间 0 Q。植株以国家标准物质茶叶
(RS!?E/?0)为内标,测定回收率为(1,-/ T 0)G。
测定结果用 *3** 5?-?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 结果与分析
#"! 不同供硒条件对水稻不同部位硒积累的影响
富硒与非富硒水稻根系硒浓度随前处理供硒水
平的提高而提高,停止供硒后,根系硒浓度明显下
降。图 5 看出,在同一供硒水平下,富硒水稻秀水
(,根硒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非富硒水稻品种丙
1/0)。
不同前处理供硒水平之间,停止供硒后根系硒
浓度下降幅度差异显著。其中下降最多的处理为
*> 50!# $ %,其次为 *> 0?!# $ %;而不同测定日期之
间差异也极显著,以停止供硒后 , I硒浓度下降最
多,其次为 ,到 50 I,下降的最大幅度集中在 50 I之
前。
品种、前处理供硒水平、取样日期三者之间存在
互作关系;三者之间的互作也决定停止供硒后水稻
根系的硒浓度下降幅度。统计分析表明,品种 U供
硒水平、品种 U取样日期、供硒水平 U取样日期以及
品种 U供硒水平 U取样日期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极显
著水平(! V ?-?5),不同的处理之间交互作用明显。
图 ! 停止供硒后水稻根系硒浓度的变化
$%&’! ()* +),-&* ./ 0* +.-1*-1 %- 2%+* 2..13 ,/1*2
1*24%-,1%.- ./ 0* 356678
[注(&@W>):方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 ?-?0显著水平
9HXX>P>DW A>WW>PQ 7Y@J> WL> Y7PQ ">7D QH#DHXHZ7DW 7W WL> 0G A>J>A [
=检验结果中 ;表示品种;!表示前处理供 *>水平;
6表示不同生长时期限 \D = W>QW,; ">7DQ J7PH>W],
! ">7DQ *> A>J>A 7DI 6 ">7DQ #P@^WL QW7#> @X PHZ>[
下同 :L> Q7"> Y>A@^[]
不同品种根系硒积累量随前处理不同而有所差
异。秀水 (,在停止供硒后根系硒积累量显著下降;
而丙 1/0)根系硒积累量下降幅度较为缓慢,说明两
个品种根系对地上部硒含量的贡献不一样,在水稻
生育后期。秀水 (,根系硒仍能向上转运,而丙 1/0)
根系硒则大多保留在根中(图 ))。
从以上结果可知,停止供硒后水稻根系硒积累
量的下降幅度受到品种、前处理供硒水平、停止供硒
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0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5(卷
图 ! 停止供硒后水稻根系硒积累量的变化
"#$%! &’( )’*+$( ,- .( *))/0/1*2#,+ #+ 3#)( 3,,24
*-2(3 2(30#+*2#,+ ,- .( 4/5516
[注(!"#$):%&’,%’(表示丙 )*’+前处理硒水平分别为 &’、’(!, - .;
/0&’,/0’(表示秀水 12前处理硒水平分别为 &’、’(!, - .。下同。
%&’,%’( 345 /0&’,/0’( 6$34 0$ &’,’(!, - . "7 %84, )*’+
345 /89:;98 12,<$:=$>#$?8@AB C;$ :36$ D$@"EB]
!7! 停止供硒对水稻剑叶硒含量的影响
停止供硒对水稻剑叶硒含量有比较显著的影
响。如图 F所示,停止供硒后 2 5内,水稻剑叶硒含
量明显提高,但是随后下降。
图 8 停止供硒对水稻剑叶硒浓度的变化
"#$%8 &’( )’*+$( ,- .( ),+2(+2 #+ 3#)( -1*$ 1(*-
*-2(3 2(30#+*2#,+ ,- .( 4/5516
前处理供硒水平对停止供硒后剑叶硒浓度的降
低幅度同样有显著的影响。在 0$ &’!, - .水平下,
两品种剑叶硒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在较高
硒水平条件下,硒积累量变化有显著差异。停止供
硒后不同时期剑叶中硒浓度下降的幅度不一样,剑
叶硒浓度下降最快发生在停止供硒后 2!&’ 5。
从剑叶硒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图 1)看出,剑叶
硒积累量也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品
种变化的幅度不一样。停止供硒 2 5后,秀水 12剑
图 9 停止供硒后不同时期剑叶硒积累量的变化
"#$%9 .( *))/0/1*2#,+ #+ 3#)( -1*$ 1(*- *-2(3
2(30#+*2#,+ ,- .( 4/5516
叶硒积累量下降幅度大于丙 )*’+。而丙 )*’+ 剑叶
硒积累量下降幅度比较平缓,说明当水稻灌浆后仍
有大量的硒滞留在剑叶,而秀水 12剑叶硒似乎更加
容易再运输。
三个试验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品种 G前处
理供硒水平、品种 G取样日期、前处理供硒水平 G取
样日期以及品种 G前处理供硒水平 G取样日期都有
显著的交互作用(! H (I(&),说明停止供硒后剑叶
硒的再运输不仅受到品种、前处理供硒水平和时间
的影响,也受到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这是多因
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78 停止供硒对水稻颖壳以及子粒硒积累动态的
影响
水稻颖壳硒含量随着前处理供硒水平的提高而
提高,供 0$ ’(!, - .的颖壳硒含量比 0$ &’!, - .变
化显著(图 ’)。停止供硒后,不同水稻品种颖壳硒
含量变化不一致。在停止供硒 2 5内,秀水 12颖壳
硒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后下降,而丙 )*’+ 只有在较
低的供硒水平下才与秀水 12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
势,但是在供 0$ ’(!, - .的条件下,其颖壳硒含量变
化比较平缓。
图 ’还看出,品种间硒含量不同时期变化差异
明显。秀水 12颖壳硒含量在停止供硒后下降的幅
度比丙 )*’+ 大,说明秀水 12 颖壳中硒可能更加容
易向种皮、胚及胚乳运转。品种与时期存在极为显
著的交互效应,说明不同品种硒含量的变化与时期
有密切的关系。
水稻子粒硒含量随前处理供硒水平的提高而提
高,停止供硒后,水稻子粒硒含量变化趋势如图 *,
可以看出,在停止供硒后 2 5内,所有试验处理子粒
’(’F期 周鑫斌,等:水稻子粒硒累积机制研究
图 ! 停止供硒后颖壳硒含量的变化
"#$%! &’( )’*+$( ,- .( ),+/(+/ #+ 0#)( ’122
*-/(0 /(03#+*/#,+ ,- .( 415526
硒含量均呈升高趋势,! "后,除了秀水 #! 在 $% &’
!( ) *的供硒水平下子粒硒含量一直保持平缓趋势
外,其余各处理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品种间相比较,
以丙 +,&-子粒硒含量下降最为突出。停止供硒后
不同的时间子粒硒含量变化趋势不一样,不同的取
样日期子粒硒含量差异显著,以 ! "内子粒硒含量
提高最多,而在 !!.& "之间子粒硒含量明显下降,
以后则变化不大(图 ,)。
图 7 停止供硒对水稻子粒硒含量的变化
"#$%7 &’( )’*+$( ,- .( ),+/(+/ #+ 0#)( 4((8
*-/(0 /(03#+*/#,+ ,- .( 415526
在停止供硒后 .& "内,两个品种子粒硒积累量
(单穗子粒产量与子粒硒浓度的乘积)均表现为提
高;而在 .&!/’ ",秀水 #!子粒硒积累量仍表现为
显著升高的趋势,而丙 +,&-子粒硒积累量没有显著
的变化。说明丙 +,&- 硒转运到稻穗主要集中在灌
浆期后 .& "之内,而秀水 #! 硒运转到稻穗持续的
时间更长(表 .)。
表 9 停止供硒后子粒硒积累量的变化(!$ : 5*+#)2()
&*;2( 9 &’( )’*+$( ,- .( *))1312*/#,+ #+ 0#)( 4((8
*-/(0 /(03#+*/#,+ ,- .( 415526
品种
0123%45
硒浓度
$% 6786%89
(!( ) *)
停止供硒后的天数(")
:15; 1<4%2 4%2=3814378 7< $% ;>??@5
’ ! .& /’
A38( +,&- .& -B/+ 6 &B,# C DBD& 1 !B-& 1
&’ +B+D 6 -.B/- C /!B’& 1 #/B&/ 1
E3>;F>3#! .& #B.D 6 !B,, C .&B#. 1 -’B,D 1
&’ .!B-& 6 -/B!+ 6 #/B!, C ,#BDD 1
注:同一行不同字母代表差异达 ’B’&显著水平。
G74%::3<<%2%84 @%44%2; 38 1 27H =%18 ;3(83<36184 14 ’B’& @%I%@ 9
< 讨论
一般的非聚硒作物,包括一些杂草,饲料和农作
物类植物,每千克干重硒含量低于 -& =(,最高硒累
积量每千克干重不超过 .’’ =(。正常情况下作物体
内每千克干重的组织硒含量在 ’B’.到 . =( ) J(,:K
之间[,]。影响植物硒含量的因素很多,如土壤硒水
平和植物种类,生长在同一土壤上的植物,不同的植
物硒含量有很大差异。这一方面可能是吸收原因造
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硒在不同植物中的分配差异
造成的。有关硒在植物中的移动目前还不是十分清
楚。L3;;%@MG3%@;78[D]和 N;F%2等人[!]报道,当植物供
给亚硒酸盐在根部很快转化成有机硒的形态通过木
质部向地上部转运。植物的不同部位含硒量不同,
硒在植株中趋向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植物的幼
嫩组织比年老组织含硒量高,并且随植物的年龄增
大而降低[+]。大豆硒在成熟期与营养生长期相比,
根中的分配比例相对下降 &’O左右,叶的分配比例
下降 -’O,而子粒中的硒含量相对上升。说明营养
器官中的硒可以向荚粒中转移,而这种转移在高硒
土壤中更为活跃[.’]。王其兵[..]在落花生上的试验
表明,在落花生果实形成过程中,果仁中含硒比例由
结荚期的 -#B++O上升到成熟期的 #/B#’O;而落花
生根、茎、叶和果壳中硒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地下
降,说明营养器官中的硒开始向荚果中转移。从增
加的幅度看,以落花生果仁最高,说明该器官仍是硒
元素累积的主要器官。硒在植株体内趋向于分布在
植株生长旺盛的器官,并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的两个供试水稻品种子粒硒含量有
显著的差别,秀水 #!子粒硒含量显著高于丙 +,&-。
停止供硒后,两者在根系、剑叶、颖壳及子粒硒含量
的变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体内的硒再运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转的能力不同。试验表明,停止供硒后,水稻根系硒
浓度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下降的趋势。但是
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前处理供硒水平之间硒浓度下
降的幅度有着显著的差异。秀水 !"根系硒含量下
降幅度大于丙 #$%&;而不同的取样日期相比较,根
系硒含量下降最快的时间是停止供硒后 "!’% (之
内,往后根系硒含量虽有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较
低。从根系硒积累来看,秀水 !"根系硒在停止供硒
后 ’% (内急剧下降,而丙 #$%&根系硒积累量下降比
较缓慢。两个品种相比较,秀水 !"根系中硒更加容
易向植株其它部位转运。
剑叶是水稻子粒灌浆充实成熟期的功能叶,剑
叶与水稻子粒灌浆充实关系密切。在水稻子粒充实
期,剑叶是同化作用最活跃的器官,是子粒充实的重
要“物源”[’’]。本研究表明,在停止供硒后 " (内,剑
叶硒含量呈升高的趋势," (后,剑叶中硒含量则呈
下降趋势。在灌浆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剑叶是作
物硒积累中心之一,但是随着水稻子粒的充实,水稻
叶片的衰老,剑叶中硒浓度也随之下降。不同的品
种相比较,秀水 !" 剑叶硒含量下降幅度大于丙
#$%&,两者有显著的差异。从硒的积累量来看,秀水
!"剑叶硒积累量下降幅度也大于丙 #$%&,剑叶硒的
转移将有利于硒在子粒中的积累。分析结果表明,
剑叶含硒量在各器官中仅次于根而高于其它各器
官,这是否预示在植物体中硒不仅仅是被结合为贮
藏物质进入子粒,而可能在植物机体生命活动过程
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还表明,剑叶中
硒的运出不仅受到品种的制约,也与供硒水平、停止
供硒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品种、前处理供硒水平和
取样时间等因素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
颖壳中硒的积累动态也存在显著差异,在较低
的供硒水平下,停止供硒后,两个供试品种颖壳中的
硒含量在 " (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较高的供
硒水平下,停止供硒后,秀水 !"颖壳中的硒呈先上
升后下降,说明此时颖壳中仍有部分硒可以运转到
其它部位;丙 #$%&颖壳硒含量是一直升高,而其子
粒硒含量却是呈下降趋势,造成子粒硒含量下降的
原因是因子粒充实而稀释的缘故。而从收获的最终
结果看,秀水 !"子粒硒含量显著大于丙 #$%&,说明
在子粒硒积累能力较差的品种中,颖壳到稻胚和胚
乳之间的运转障碍,也是造成丙 #$%&子粒硒含量低
于秀水 !"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子粒硒积累能力强的品种根系以及
叶片具有较强的再运转硒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 )* +,,-./ 0 1,23-4536 1 78 9:;5<;-6= :> >::( 4:(->-36;-:< -< 36<35?
*?5@5<;-:<[1]8 +6<35? A5.8,’##!,%!(B):’#%BC’#%#D
[&] 胡秋辉,潘根兴,丁瑞兴,等 8 富硒茶硒的浸出率及其化学性质
的研究[1]8 中国农业科学,’###,E&(%):$BCB&D
FG H F,96< I J,0- .5=5N
<-G4 6<( *?:*5?;L :> .5=5<-G4 :> 25N52-<8,’###,E&(%):$BCB&D
[E] +?G.6/ P 78 QO:=5N?::; -?:<(!)N?5(G3;6.5 63;-@-;L ;O?:GKO:G; ;O5
=->5 3L3=5 -?:-?:< (5@5=:*-’’BD
[!] 周鑫斌,施卫明,杨林章 8 叶面喷硒对水稻子粒硒富集及分布
的影响[1]8 土壤学报,&UUB,!!(’):BECB"D
VO:G J W,2O- Q P,X6>53; :> >:=-6? 6**=-36;-:< :> .5=5<-;5
:< .5=5<-G4 633G4G=6;-:< 6<( (-.;?-TG;-:< -< ?-35[ 1]8 73;6 95(:= 8
2-<8,&UUB,!!(’):BECB"D
[%] VO:G J W,2O- Q P,VO6>53;. .5N
=5<-;5 G*;6/5 TL ?-35 .55(=-3G=;G?5[1]8 9=6<; 2:-=,&UUB,&#U:’BC&"D
[$] P6?.3O<5? F8 P-<5?6= O-KO5? *=6<;.[P]8 ,:<(:<:736N
(54-3 9?5..8 ’##%D !EUC!EED
[B] I-..5=N [-5=.5< I8 \*;6/5 6<( ;?6<.=:36;-:< :> B%25 -< V56 46L.[7]8
).:;:*5. 6<( ?6(-6;-:< -< ?5.56?3O :< .:-=N*=6<; ?5=6;-:<.O-*.[+]8 ]-5<6,7G.;?-6:)<;5?<6;-:<6= 7;:46-3 Y<5?KL 7..:3-6;-:<,’#B#D !&BC
!E$D
["] 7.O5? + 1,WG;=5? I Q,95;5?.:< 9 18 25=5<-G4 ;?6<.*:?; -< ?::; .L.N
;54. :> ;:46;:[1]8 1 8 YM*8 W:; 8,’#BB,&"(&):&B#C&#’D
[#] 7?@L P 98 2:45 >63;:?. -<>=G5<3- .5N
=5<-;5 -< ;O5 T56< *=6<;(%/#’!0$(’ *($1#,&’)[1]8 9=6<; 2:-=,’#"#,
’’B:’&#C’EED
[’U] FG H F,96< I J,7< J J !" #$ 8 9OL.-:=:K-36= >G<3;-:< :> 25C5?-3O5( ;56 >5?;-=-^5( R-;O .:(-G4 .5=5<-;5 6<( <6;G?6==L O-KOC25 ;56 -<
?6;.[1]8 1 8 23- 8 S::( 7K?-38,&UUU,"’:&U&C&U!D
[’’] 王其兵,吴金绥,赵义芳,等 8 落花生不同器官对硒元素吸收
和累积动态的研究[1]8 植物学报,’##B,E#(&):’$!C’$"D
Q6 25
G*;6/5 6<( 633G4G=6;-:< -< (->>5?5<; *562-<8,’##B,E#(&):’$!C’$"D
BU%E期 周鑫斌,等:水稻子粒硒累积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