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柏彦超(%,&%—),男,江苏盐城人,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研究。-./:"0%’&#,#,0(0,12345/:6780!,9 :5;4< 8=3 ! 通讯作者 -./:"0%’&#,#,)%0,12345/:>54=?5;@?54;9%)(A 8=3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苗生长及伤流液的影响
柏彦超%,钱晓晴%!,沈淮东%,薛巧云%,王娟娟!,陈 峰%,汪孙军%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0"",;!莱顿大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系,荷兰莱顿 !("" BC)
摘要:为探明不同水分供应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苗及伤流液的影响,设正常水分及 0" @ D E F1G模拟水分胁迫和 (
种不同质量比例的 HIJ’ 2H D HK2(2H(, D %、0 D 0、% D ,)氮素营养处理,测定了水稻幼苗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
及根基伤流量。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HIJ’ 2H促进水稻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有利于水稻地上部物质累积;
HK2(2H则使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增大,促进根系物质累积;HIJ’ 2H D HK2(2H为 0 D 0处理的水稻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活
跃吸收面积比亦最高。水分胁迫条件下,HIJ’ 2H D HK2(2H为 0 D 0的处理更有利于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HK2(2H有利
于水稻鲜重和干重增加,促进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水稻的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均随 HK2(2H供应比例的增
加呈上升趋势。正常水分条件下,水稻幼苗白天的耗水量随 HIJ’ 2H D HK2(2H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条件降
低了水稻对水分的吸收。水分胁迫显著降低各处理水稻伤流量,正常水分条件下,HIJ’ 2H D HK2(2H为 0 D 0处理的水
稻伤流量最大;水分胁迫后,, D %处理的水稻伤流量相对较多。
关键词:水稻;水分胁迫;氮素;伤流液
中国分类号:L,’0A%#J (;L,’0A%%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0M(!"",)"""#)") !""#%& ’" ()%#* )+, +-%*’.#+ "’*/& ’+ .*’(%0 )+, 123#/ &)4 ’" *-# &##,3-+.& *CN O4;28P4=%,LNCH M54=2?5;@%!,QI1H IR452S=;@%,MT1 L54=27R;%,UCHG VR4;2WR4;!,XI1H Y.;@%,UCHG QR;2WR;% (! "#%&%’%( )* (#+&,)#-(#%./ 0&(#0( .#1 (#2&#((,,3.#245)’ 6#&+(,&%7,3.#245)’,8&.#2’ 99:;;<,=5&#.; 9 >(?.,%-(#% )* -.%5 .#1 #.%’,./ 0&(#0(,@(&1(# 6#&+(,&%7,@(&1(# A)//.#1 9B;; CD)
56&%*)&%
""""""""""""""""""""""""""""""""""""""""""""""""""""""""""""""
F/4;Z HRZ\5Z5=; 4;S Y.\Z5/5b.\ Q85.;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耗
水量和耗氮量较多的作物[!"#]。水田土壤中
含量一般较低,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土壤速效氮以
()* &形态为主[’"*]。水稻旱作后,由于土壤含水
率的降低和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变化,导致土
壤 显著增加,进而成为旱作水稻的重要氮
源[+]。一般认为,水稻属典型喜铵类植物,然而越来
越多的研究证明,水稻对两种形态的氮素都可吸收
和利用。有关水稻水、氮营养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
报道[,"-]。据报道,适度比例的铵硝混合营养对绝
大多数的旱作作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如可促进
玉米花穗发育、改变营养物质的累积及分配模式,从
而提高产量[.];单一的 ()* &或 处理使水
稻植株生物量明显低于适度比例的铵硝混合营养处
理的植株[/,!0]。适宜的养分供应还可以通过提高
作物蒸腾强度、增加冠层叶面积、提高 1%# 同化率、
降低叶水势、加强水分向地上部传导等最终提高植
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植物的生物量[!!];
氮素处理能显著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和活力[!#]。硝
态氮不仅是重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可作为信号物质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氮
素形态对水稻作物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本试验通过模拟水分胁迫的溶液培养试验,探索不
同水、氮条件对水稻苗生长及伤流量的影响,为旱作
水稻的水分控制、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设 ,个处理,处理 !—’为正常水分供应,
培养液中分别含有不同质量比的 ()* &和
(. 2 !、+ 2 +、! 2 .),各处理总氮浓度均为 *0 34 2 5;处
理 *—,为水分胁迫,培养液中 ()* &与 质
量比例同处理 !—’,但均加入 +0 4 2 5的 678模拟水
分胁迫。除氮素处理外,营养液为国际水稻研究所
(9::9)常规配方[!*]。此外,培养液中添加 ;#<=%’ 以保持营养液中的 <=%#为 0>! 33?! 2 5,其他养分含 量(6、@、及中、微量元素等)完全一致。混合氮溶液 采用((*)#<%*、;%’ 试剂配制,其中均加入氮素
用量 +0 34 2 4的双氰胺以抑制硝化作用,调节各营
养液 A(至 +>#,各处理重复 ’次。供试水稻品种为
杂交籼稻“汕优 ,’”。
选择大小、长势基本一致的三叶一心水稻秧苗,
轻轻冲洗、去除根部杂物,置滤纸上吸去游离水后称
重,立即放入事先编号并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备用,以
选择重量基本一致的水稻秧苗进行试验。将水稻秧
苗用海绵裹好固定于定植板上,将根系置于营养液
中进行培养。盛放营养液的容器为 - 5的塑料周转
箱,其上用钻孔塑料定植板固定秧苗,每板 ’+个孔,
每孔定植 #苗。幼苗在 ()* &与 混合营养
液中缓苗 !0 B后,进行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处
理 / B,收集伤流液,然后收获。培养期间,每 # B更
换一次营养液。
!"# 测定项目与方法
生物量的测定:采集 -棵水稻地上部分和地下
部分,称鲜重,于 !0+!!!0C杀青 ’0 3=D后再在 /0
!-0C下烘至恒重,称量,计算单株水稻地上部和根
的鲜重、干重(平均值)。
伤流量的测定:称取 0>’000 4 脱脂棉,在距根
基 # E3处用手术刀片切断茎秆,!0 3=D后用洁净的
滤纸吸去断茎处的组织液,以防韧皮部汁液的交叉
污染,然后迅速将脱脂棉包在茎秆上,并使茎端面与
其接触,再用保鲜膜包好脱脂棉,收集 !# F(!-:00"
,:00)后称重法测定伤流量。
水稻根系指标的测定:将待测根放在一个盛有
少量水的长方形平盘中,小心地将根分开,避免根重
叠和堆积,同时采用 G=D:(9H0#00’I根系分析系统
对根系进行扫描,并分析计算出总根长、根表面积、
平均直径和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性吸收面积
的测定采用甲烯蓝吸附法[!+];根系活力的测定采
用 JJ1法[!+]。
试验所得数据应用 <6<<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
析,并进行多重比较。
# 结果与分析
#"!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表 !看出,正常水分条件下,大量供应 ()* &
有利于水稻地上部物质的累积,水稻株高最大,显著
高于大量供应 处理,也高于等量供应 ()* &、处理的水稻;大量供应 则有利于根
系物质的累积,水稻根长最长,显著高于大量供应
()* &处理的水稻。水分胁迫条件下,等量供应
()* &、处理更有利于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
其鲜重、干重均高于其他 #个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其
他 # 个处理;大量供应 有利水稻根系的生
长,其根长显著高于其他 #个处理。与正常水分处
理相比,水分胁迫处理后大量供应 ()* &不利于水
稻的物质积累,株高亦显著降低;大量供应
//!期 柏彦超,等: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苗生长及伤流液的影响
表 !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鲜重 ("#)* +#,-*%
(- . /0′’%) 株高
30′N
F . F D CE::B DE:H: DEI=J DEDF= ICEII K DE:C NJEB:KDEH:ON
C . B D CE:BJ DEFDI DEIGH DEDFH IIEJC K CEIG O4NM HEDF K DEIF 4NB.CFDCEIFCDEFIJDEI=:DEDFJICEBDKDE:=ON1 HEGG K DEG= O4NP
F . F FD CEH:: DEJDD DE==: DEDJ= I=EIJ K DEBC 4LPM1 HEHJ K CE=B O4NM
C . B FD CEJ:F DEJFB DE=:C DEDBC IIEDF K DEJH 4NPCDEJ=KCEFDLPM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达FQ和CQ显著水平,下同。760S#) T6006+#L O2 L,TT#"#’% 4/,0 ’L )&00 0#%%#") ,’ 460S&’"# ),-’,T,4′% CQ ’L FQ 0#U#0),"#)/#4%,U#02V !*# )&# O#06+V
和等量供应 789: ;7、7<;=;7处理可增加水稻鲜重和
干重,其中等量供应 789: ;7、7<;=;7的处理水稻株高
显著高于正常水分处理;水分胁迫显著促进水稻根
长的增加。无论水分胁迫还是正常水分培养条件
下,7<;=;7处理均有利于水稻根的伸长。
454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水分胁迫处理促进了水
稻根系的发育,显著提高了水稻总根长、根表面积、
平均直径及体积(表 I)。正常水分条件下大量供应
7<;=;7处理的水稻总根长、根表面积、体积最大,其
中总根长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大量供应 789: ;7
处理的水稻平均直径最大,显著高于其他 I个处理。
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
径、体积均随 7<;=;7供应比例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其
中总根长、根表面积在 789: ;7 . 7<;=;7为 B . C、F . F、C .
B的 = 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789: ;7 . 7<;=;7
为 B . C处理的根平均直径、体积均显著低于其他 I
个处理。
表 4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总根长(4&)
!6%0 0#’-%* 根表面积(4&I) @S"T4# "#
平均直径(&&)
1,&#%#" 体积(4&=) R60S̕: ;7 . 7<;=;7 3>?(- . 5) B . C D CGB K IGN IBEG K GE= NDEFFFKDED:JO4PMDE:CGKDECCHN
F . F D CHH K IC ONP=DEGK=EBON DEFCJ K DEDCI NPDE=BJKDEDFHN
C . B D I=F K IJ 4PM =GE: K FEC ONPDE:BIKDEDIJN DE:FD K DEDH= NB.CFDIICKI=O4PM=HEDK:EGO4NPDEF:JKDEDIGONMDEFIDKDEDJHNP
F . F FD I:= K ID 4M1 :FE= K :EH 4PM DEFBF K DED=G 4M DEGJG K DECDI OPM
C . B FD IHB K :H L1 F:EI K BEC LM DEFBJ K DEDIG 4M DEHCD K DEC:H OM
456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
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
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水分胁迫处理显著增加
了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表 =)。正
常水分条件下,大量供应 7<;=;7处理的水稻根系总
吸收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其他 I个处理;等量供应
789: ;7、7<;=;7处理的水稻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活跃
吸收面积比例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 I个处理。水
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
积均随 7<;=;7供应比例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根系
总吸收面积在 789: ;7 . 7<;=;7 为 B . C、F . F、C . B 的 =
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大量供应 7<;=;7处理
的水稻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 I处理,大
量供应 789: ;7处理水稻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所占
比例显著高于其他 I处理。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稻的根系活力的影响亦不
同(表 :)。正常水分条件下大量供应 7<;=;7处理的
水稻根系活力最大,极显著地高于大量供应 789: ;7
处理和等量供应 789: ;7、7<;=;7的处理。水分胁迫
条件下的情况则相反,大量供应 7<;=;7处理的水稻
HJ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CF卷
根系活力最低,显著低于其他 !个处理。与正常水
分处理相比,水分胁迫处理后大量供应 "#% &"、"’&(&"处理的水稻根系活力未
出现显著差异,而大量供应 "’&(&"处理的水稻根系
活力仅为正常水分处理的一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 !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
"#2+-3*0+. #-&#,#)*04& #2+-3*0+. #-&# +( -0)& -++* 处理 )*+,-.+/- 总吸收面积(.!) )0-,1 ,230*4-50/ ,*+, 活跃吸收面积(.!) 67-58+ ,230*4-50/ ,*+, 活跃面积(9) 67-58+ ,*+,"#% &" : "’&(&" ;<=(> : ?)
@ : A B BCDEB F BCAE% ,6G BCA%% F BCB!B ,6 !HC! F %CE 2G
D : D B BC%DH F BCAA! ,6 BC!!D F BCB(( 2G DBC! F DC! +I
A : @ B BCJ%@ F BCBEE 2GK BCAAA F BCB!H ,6 A(CB F AC@ ,6
@ : A DB BCDJA F BCA!B ,6K BC!%A F BCB(J 2G %ACJ F !CA LKI
D : D DB BCJE@ F BCAEE 2GK BC!H@ F BCB!H 2G (ACA F (C% 27G
A : @ DB AC(A( F BCAAJ 7I BC%D( F BCBA( 7K (%CH F !CA 7GK
表 5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活力、伤流量的影响
"#% &" : "’&(&" ;<=(> : ?)
@ : A B H%CE F JCJ 26I AC%@ F BC!! 2G
D : D B HECD F !CB 2GKI ACHH F BC(A 2G
A : @ B AB%CA F HC! 7< BC!B F BCB( ,6
@ : A DB H%CE F %C! 26K BC(D F BCB( ,6
D : D DB HBCD F AC( ,26G BCAB F BCB! ,6
A : @ DB D!CA F HCD ,6 BCA! F BCB! ,6
9:5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水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幼苗水分吸收的影响如
图 A所示。白天,正常水分条件下,水稻幼苗的耗水
量随 "#% &"处理的水稻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 ! 处理,大
量供应 "’&(&"处理的水稻吸水量显著较低。水分胁
图 ; 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水分吸收的影响
<01=; ’((&)* +( ,#*&- #./ .0*-+1&. )+./0*0+.2
+. ,#*&- >3*#?& 7 -0)& 迫条件下,大量供应 "#% &"和大量供应 "’&(&"处理
的水稻吸水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分处理;等量供应
"#% &"、
"’&(&"处理的水稻伤流量最大,其次是大量 "#% &"处理的水
稻伤流量相对较多,其余 !处理则较少,处理间差异
均未达显著水平(表 %)。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水
分胁迫处理使水稻伤流量大幅度降低,"#%、&’#(%、’(#(%。
! 讨论
通常情况下,适度比例的 )*+’ ,)和 )-,.,)混合
营养处理的水稻生物量高于单独供应 )*+’ ,) 或
)-,.,)处理[!,/(];对绝大多数旱作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混合供应 )*+’ ,) 和
)-,.,)营养可显著提高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
率、光系统 0和光系统!的活性[/"];局部供 )-,.可
使侧根的数目和根长增加,根系在养分富集的区域
聚集,提高了根系吸收养分的潜力和养分利用效
率[/!]。)-,.对根系的刺激作用是由于它的间接营
养作用,即由于 )-,. 富集区域中 )-,. 同化速率的加
快,导致植株新陈代谢能力的增强,从而促进了碳水
化合物和内源激素向根部的运输[/1],刺激了植株侧
根的生长。本试验也看出,正常水分条件下,)*+’ ,)
有利于水稻地上部物质累积,促进株高、根系平均直
径增大;)-,.,)则有利于根系物质累积,促进根系
伸长。水分胁迫条件下,)*+’ ,) 2 )-,.,)为 2的处
理更有利于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营养可促
进水稻鲜重和干重增加。无论是否水分胁迫,)-,.,
)营养均可使水稻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体积增
大。正常水分条件下,)-,.,)使水稻根系总吸收面
积增大;)*+’ ,) 2 )-,.,)为 2处理的水稻活跃吸收
面积最大,活跃吸收面积比亦最高;水分胁迫条件
下,水稻的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均随
)-,.,)供应比例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根系活力和根系伤流强度是反映根系活性的重
要指标[/&34(]。根系伤流强度的大小反映根系主动
吸收水分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了根系水流导
度[/&]。等量供应铵硝营养可减轻水分胁迫对水稻
水分吸收的影响。白天,正常水分条件下,水稻幼苗
的吸水量随 )*+’ ,) 2 )-,.,)的降低呈下降趋势,水分
胁迫条件降低了水稻对水分的吸收。夜间,水分胁
迫后,仅 / 2 &处理的水稻水分吸收量显著低于正常
水分处理。正常水分条件下,)*+’ ,) 2 )-,.,)为 2
处理的水稻伤流量最大,其次是 & 2 /处理,而 / 2 &处
理的最低。水分胁迫后,水稻伤流量大幅度降低,各
处理中以 & 2 /处理的水稻伤流量相对较多。
参 考 文 献:
[/]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等 5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
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6]5 水土保持学报,4((.,/!(.):/’(3
/’.#
*789: ; <,;7 < =,>?@9 A B !" #(&):/(&3//(.# S@9: > T,*789: 6 U,V?K9: ; * !" # % B@F@8EI? FDE8D@:J H9 HRLEKN,
H9: G@EDHMHW@E,9HDEK:@9 7F@ @GGHIH@9IJ KG HEEH:8D@O EHI@ H9 =?H98[6]5 >IH 5
X:EHI5 >H95,4((4,.(&):/(&3//(.#
[.] XED? 0,YE@9W@M S,=K9E8O B5 Z@9HDEHGHI8DHK9 IK7LM@O DK 9HDEHGHI8DHK9 H9
D?@ E?HWKFL?@E@ KG EHI@[6]5 >KHM THKM 5 THKI?@R5,/&&1,.(:(& 3/# [’] [EK9W7I\@E * 6,[HE\ ] 6 Z,>HOOH^H _ < !" # % ‘GG@IDF KG ?JLKaH8 K9
/.)*+’ GM7a H9 EHI@ EKKDF:[H9@DHIF 89O IKRL8EDR@9D8M 898MJFHF[6]5
SM89D S?JFHKM 5,/&&1,//":1/31!#
[] [HE\ ] 6 Z5 SM89D R@OH8D@O LEKI@FF@F DK 8I^7HE@ 97DEH@9DF:)HDEK:@9 7LD8\@ QJ EHI@ LM89DF[6]5 SM89D >KHM,4((/,4.4:/4&3/.’# ["] SE8F@EDF8\ X,Y7\8H >5 )HDEK:@9 8N8HM8QHMHDJ 89O P8D@E FDE@FF H9D@E8I, DHK9 K9 EHI@ :EKPD? 89O JH@MO[6]5 YH@MO =EKLF B@F5,/&&!,4(.):
4’&34"(#
[!] 钱晓晴,沈其荣,王娟娟,等 5 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氮素
营养特征[6]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4((.,4"(’):&3/4#
AH89 ; A,>?@9 A B,C89: 6 6 !" #():4(34’# >?H <,>?@9 A B,_8K V > !" # % dHR@ 89O ?KEHWK9D8M FL8DH8M N8EH8,
DHK9F KG )*+’ ,) 89O )-,.,) KG E?HWKFL?@EHI FKHM PHD? EHI@ I7MDHN8DHK9 K9
7LM89O IK9OHDHK9 R7MI?@O PHD? ?8MG,O@IKRLKF@O EHI@ FDE8P[6]5 >IH 5 X,
:EHI5 >H95,4((4,.():4(34’#
[&] X9O@EFK9 Z >,d@J\@E B *5 )HDEK:@9 GKER @GG@IDF K9 @8EMJ IKE9 EKKD
RKEL?KMK:HI8M 89O 898DKRHI8M O@N@MKLR@9D[6]5 6 5 SM89D )7DE 5,/&&/,
/’(//):/43/4""# [/(] 钱晓晴,沈其荣,徐国华 5 配合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旱作水 稻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6]5 土壤学报,4((.,’(("): 1&$3&((# AH89 ; A,>?@9 A B,;7 ] *5 C8D@E 7DHMHW8DHK9 QJ EHI@ :EKPH9: H9 8@EKQHI FKHM F7LLMH@O PHD? OHGG@E@9D E8DHK KG )*+’ ,) 89O )-,.,)[6]5 XID8 S@OKM 5 >H95,4((.,’(("):1&’31&&# [//] 石英,沈其荣,茹泽圣,等 5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 层覆盖的影响[6]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4!/3 4!!# >?H <,>?@9 A B,_8K V > !" #$ % THKMK:HI8M E@FLK9F@ KG EHI@ IEKL I7MDHN8D@O K9 7LM89O FKHM IK9OHDHK9 89O D?@ @GG@ID KG R7MI?H9: K9 HD [6]5 SM89D )7DE 5 Y@ED 5 >IH 5,4((/,!(.):4!/34!!# [/4] 孙静文,陈温福,曾雅琴,等 5 氮素水平对粳稻根系形态及其 活力的影响[6]5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4((.,.’($):.’’3.’"# >79 6 C,=?@9 C Y,V@9: < A !" #$ % ‘GG@IDF KG OHGG@E@9D M@N@MF KG 9HDEK:@9 K9 EKKD RKEL?KMK:HI8M I?8E8ID@EHFDHIF 89O 8IDHNHDH@F H9 68LK9H, I8 EHI@[6]5 6 5 >?@9J89: X:EHI5 c9HN5,4((.,.’($):.’’3.’"# [/.] 肖焱波,李文学,段宗颜,等 5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及其调控 (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 0,1, 2 +,34-5 6 / !" ##,%(#):&’(&)* [J%] 毛达如 " 植物营养研究法[K]"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J* K-. 3 B" L5C;A9,>-9,.5 M;-5A .@ 8?-59 549=,9,.5[K]" 0;,N,5>:DE,O 5;A; F>=,G494=-? 75,C;=A,9P Q=;AA,#J* [J&] 邹琦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K]"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6.4 R" 3,=;G9,.5 .@ ;S8;=,M;59-9,.5 .5 8?-59 8EPA,.?.>P[K]" 0;,O N,5>:DE,5- F>=,G4?94=-? Q=;AA",#* [J’] 王娜,陈国祥,邵志广,等 "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水稻光合特 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JT(J):JT(##* 2-5> U,DE;5 V +,HE-. 6 V !" # % W@@;G9A .@ 5,9=.>;5 549=,9,.5
@.=MA -5< =-9,.A .5 9E; 8E.9.AP59E;9,G GE-=-G9;=,A9,GA .@ =,G;[ !]"
!,-5>A4 !" F>=,G" HG, ",##,JT(J):JT(##* [JX] V=-5-9. I D,B-8;= D 3" Q=.?,@;=-9,.5 .@ M-,Y; =..9A ,5 =;A8.5A; 9. ?.G-?,Y;< A488?P .@ 5,9=-9;[!]" ! " WS8;= " 0.9 ",J)T),%$:#’Z ( #X&* [JT] HM;;:;5A H" H4>-=O,5<4G;< A,>5-? 9=-5A<4G9,.5 ,5 8?-59A[!]" D4== " [8,5" Q?-59 0,.? ",J))T,J(Z):#Z$(#Z%* [J)] 常江,张自立,都红建,等 " 外源稀土对水稻伤流组分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 DE-5> !,6E-5> 6 1,3.4 \ ! !" # % W@@;G9 .@ =-=; ;-=9E .5 G.M8.A,O
9,.5 .@ ]?;;<,5> A-8 .@ =,G;[!]" Q?-59 U49= " ^;=9 " HG, ",#,JT(#):JJX(J##* 1, / H,1, H R" W@@;G9 .@ A4]M;=>;5G; .5 8EPA,.?.>,G-? ,5<;S;A -5< P,;?< G.M8.5;59 -9 =;8=.<4G9,C; A9->; ,5 =,G;[!]" ! " 24E-5 0.9 " B;A",#$$,JT(#):JJX(J##*
JTJ期 柏彦超,等: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苗生长及伤流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