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enotypic variation in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its relation to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eedlings of Brassica napus L.

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needs enough phosphorous (P) in its early growth stage and thus is very sensitive to P deficiency. Two genotypes of rapeseed, i.e., a P-efficient cv. 97081, and a P-inefficient cv.97009, were used to study the growth, P uptake and utilization, plant P fractions and the activity of acid phosphatase (APase) under normal and low P nutrient status using soil pot and hydroponic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v. 97081 possessed high effiency of P uptake and utilization since its dry biomass and P accumulation increased by 85.7% and 50.0%,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cv. 97009 under P deficient condition. In both rape cultivars, all the P fractions, including insoluble organic P, soluble organic P and inorganic P, increased with P levels in the medium. Low P stress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soluble organic P in the roots of cv. 97009, but not cv. 97081. The ratio of soluble organic P (ester-P) in total P was higher in bottom leaves than upper leaves. Both the concentration and ratio of ester-P of cv. 97081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v. 97009.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P in the roots of cv. 9708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v. 97009; however, the ratio was much lower compared with cv. 97009. P-efficent cv. 97081 had greater activity of APase in roots and bottom leaves under low P stress than P-inefficient cv. 97009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pper
leaves between the two cultivar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P fractions and the activity of APas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P uptak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Brassica napus.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石磊(&(#,—),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从事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0#!0’0#!,12345/:/.5678345/ 9 7:4;9 .<;9 =>
梁宏玲(&(#(—),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0#!0!!!),12345/:?4>@6.>A;8345/ 9 7:4;9 .<;9 =>
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
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石 磊&,!,梁宏玲&,徐芳森&,!!,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
! 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
摘要:利用盆栽土培和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 (#"0&和磷低效品种 (#""(在正常磷和低
磷胁迫下幼苗植株生长、磷的吸收累积、植物磷组分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0&品
种的干物质重和磷累积量分别比 (#""(高 0)B#C和 )"B"C,并且单位磷含量可以生产较多的干物质,具有较强的磷
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两品种中不可溶性有机磷、可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都随着营养液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低磷胁迫时,根部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 (#""(显著下降。两品种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表现为下部叶 D上
部叶;(#"0&根和下部叶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比例均高于 (#""(。(#"0&根部无机磷含量高于 (#""(,但其所占全
磷比例却较低。缺磷处理,上部叶酸性磷酸酶(EF46.)活性两品种无显著差异;但根中和下部叶 EF46.活性 (#"0&
显著高于 (#""(。这与甘蓝型油菜高效品种具有较强的磷吸收和再利用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磷组分;磷高效;酸性磷酸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G’%,B%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0$)")H(!""0)"!$"%)&$"’
!"#$%&’() *+,(+%($# (# ’-$.’-$,/. 0,+)%($#. +#1 (%. ,"2+%($# %$
’-$.’-$,/. "00()("#)& (# .""12(#3. $0 !"#$$%&# ’#()$ 45
GIJ K.5&,!,KJELM IN>@2/5>@&,HO P4>@26.>&,!!,QELM R;>27;4&
(! "#$%&’#( )*+ ,#-&.#$&.+ &/ 0.&1 2*’*$%3 451.&6*5*’$,78#9:&’; <;.%38($8.#( =’%6*.>%$+,?8:#’ @ABBCB,0:%’#;
D )*+ ,#-&.#$&.+ &/ E8-$.&1%3#( <;.%38$8.#( F*>&8.3* #’G H’6%.&’5*’$,IJ<,?8:#’ @ABBCB,0:%’#)
67.%,+)%:S4T.6..<(K.#>>%3# ’#18>)>..<6 .>N;@7 T7N6T7NUN;6(F)5> 5V6 .4U/W @UNXV7 6V4@. 4>< V7;6 56 Y.UW 6.>65V5Y.
VN F <.?5=5.>=W9 -XN @.>NVWT.6 N? U4T.6..<,5 9 . 9,4 F2.??5=5.>V 36 L (#"0&,4>< 4 F25>.??5=5.>V 36 L(#""(,X.U. ;6.< VN
6V;< ;V5/5:4V5N>,T/4>V F ?U4=V5N>6 4>< V7. 4=V5Y5VW N? 4=5< T7N6T74V46.(EF46.);><.U >NU34/
4>< /NX F >;VU5.>V 6V4V;6 ;65>@ 6N5/ TNV 4>< 7W5= .AT.U53.>V6 9 -7. U.6;/V6 67NX.< V74V 36 L (#"0& TN66.66.< 75@7
.??5.>=W N? F ;TV4Z. 4>< ;V5/5:4V5N> 65>=. 5V6 < F 4==;3;/4V5N> 5>=U.46.< [W 0)B#C 4>< )"B"C,U.6T.=2
V5Y./W,5> =N3T4U56N> X5V7 36 L (#""( ;><.U F <.?5=5.>V =N><5V5N> 9 J> [NV7 U4T. =;/V5Y4U6,4// V7. F ?U4=V5N>6,5>=/;<5>@
5>6N/;[/. NU@4>5= F,6N/;[/. NU@4>5= F 4>< 5>NU@4>5= F,5>=U.46.< X5V7 F /.Y./6 5> V7. 3.<5;39 KNX F 6VU.66 U.<;=.< V7.
=N>=.>VU4V5N>6 N? 5>6N/;[/. NU@4>5= F 5> V7. UNNV6 N? 36 L (#""(,[;V >NV 36 L (#"0&B -7. U4V5N N? 6N/;[/. NU@4>5= F(.6V.U2
F)5> VNV4/ F X46 75@7.U 5> [NVVN3 /.4Y.6 V74> ;TT.U /.4Y.6 9 +NV7 V7. =N>=.>VU4V5N> 4>< U4V5N N? .6V.U2F N? 36 L (#"0&
X.U. 75@7.U V74> V74V N? 36 L (#""(B -7. =N>=.>VU4V5N> N? 5>NU@4>5= F 5> V7. UNNV6 N? 36 L (#"0& X46 75@7.U V74> V74V N?
36 L (#""(;7NX.Y.U,V7. U4V5N X46 3;=7 /NX.U =N3T4U.< X5V7 36 L (#""(B F2.??5=.>V 36 L (#"0& 74< @U.4V.U 4=V5Y5VW N?
EF46. 5> UNNV6 4>< [NVVN3 /.4Y.6 ;><.U /NX F 6VU.66 V74> F25>.??5=5.>V 36 L (#""( 4/V7N;@7 V7.U. X46 >N 65@>5?5=4>V <5??.U2
.>=. 5> ;TT.U /.4Y.6 [.VX..> V7. VXN =;/V5Y4U6 9 -7. U.6;/V6 6;@@.6V.< V74V V7. =N>=.>VU4V5N>6 4>< <56VU5[;V5N>6 N? F ?U4=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0,&,(!):%)& $ %)’
""""""""""""""""""""""""""""""""""""""""""""""""""""""""""""""
F/4>V L;VU5V5N> 4>< P.UV5/5:.U G=5.>=.
!"#$% &$’ !() &*!"+"!, #- ./&%) 0)1) *2#%)2, 1)2&!)’ !# / 34!&5) &$’ 3!"2"6&!"#$ )--"*")$*, #- !"#$$%&# ’#()$ *
!"# $%&’(:!"#$$%&# ’#()$;42&$! / -1&*!"#$%;/ )--"*")$*,;&*"’ 4(#%4(&!&%) &*!"+"!,
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土壤低磷
胁迫的适应能力和磷肥的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研
究表明,白羽扇豆、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不同磷效
率基因型适应低磷胁迫的因素包括:根系形态和根
构型的变化、根系分泌物特性、植物组织对磷的需
求、植株体内高效的磷的转运系统、根系—微生物共
生特性等方面[789]。
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生长受到限制,
部分磷会快速地从老叶转运到新叶和根系,以保持
它们的生长;即使在磷营养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时
间较长的植株老叶中仍以磷的输出为主。细胞内磷
“库”的磷分为可溶性磷和不可溶性磷;可溶性磷又
包括无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磷。:")$)5)[;]研究表明,
低磷胁迫下,高粱磷高效品种可溶性无机磷比例较
高;高效和低效品种叶片氯乙酸可溶性磷组分显著
下降,在该组分完全耗竭之前,氯乙酸不溶性磷组分
也观察到显著降低。缺磷时根中磷发生明显转移,
即通过在根中形成不溶性磷组分,保持根系较为恒
定的总磷浓度。<(&$)等[=]在分根试验中发现,无磷
处理的白羽扇豆根中无机磷浓度很低,不受供磷根
的影响;不溶性有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磷有随着“供
磷根”磷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所有处理
中它们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根中磷组分浓度的变
化对排根生长和柠檬酸分泌影响的可能性减小。相
反,白羽扇豆排根的比例和柠檬酸分泌主要受地上
部磷水平的系统调节。可溶性有机磷主要是酯磷。
大部分磷酸酯是生物合成或降解作用的媒介物。同
一种磷酸酯可以在细胞的一个部分参与合成代谢途
径,又可以在细胞的另一部分中参与分解代谢途径。
酸性磷酸酶(./&%))能水解植物体内的磷脂化合物,
加快磷的代谢,以弥补磷供应不足,促进光合作用,
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还可以促进根际土壤中有机磷
分解,以供应植物根系的吸收。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需磷
较多,对缺磷敏感。苗期供磷不足,往往会影响到后
期的生长发育,使产量降低。王运华等[>]对 7?= 个
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缺磷反应进行了筛选,得到了部
分对磷效率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并在大田和盆栽条
件下,进一步确认了 ?@AB7为磷高效品种、?@AA?为
磷低效品种。对 ?@AB7 和 ?@AA? 的研究表明,在缺
磷情况下,磷高效品种地上部和根均能吸收积累较
多的磷[C]。本试验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植
物磷组分、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植物磷效率的关系,以
进一步揭示甘蓝型油菜磷高效的生理机理,为研究
磷营养高效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提供生理基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甘蓝型油菜(!"#$$%&# ’#()$)磷高效
品种 ?@AB7和磷低效品种 ?@AA?。原始材料由华中
农业大学油菜育种研究室提供。
7D7D7 盆栽试验 供试土壤采自华中农业大学校
园中的黄棕壤,其农化性状为:4E(水 F土 G 7 F 7)
CD;,全氮 AD; H I 5H,全磷 ADC H I 5H,有机质 ;D@ H I 5H,
碱解氮 7=D= JH I 5H,速效磷 >D@B JH I 5H。
试验设置两个磷处理:不施磷肥( 8 /)和施磷
(/9K> AD9 H I 5H,L /),重复 > 次。试验盆钵采用 9A
*J M 9A *J米氏盆,内衬聚乙烯薄膜,每盆装土 CD>
5H。以(NE=)9施 N AD9A H和 O9K AD9A H,以及 QH H
和 .$#$微量元素营养液 7 JR,所有肥料均为化学
纯以上试剂。肥料与土充分混匀后装盆、播种。每
盆定苗 =株,试验期间蒸馏水浇灌,盆栽场具有活动
的玻璃钢瓦防雨棚,以防雨水淋洗。
7D7D9 溶液培养试验 溶液培养试验在温室中进
行,采用阿夫道宁营养液。设 /7(/ 9A!J#2 I R)、/9
(/ 7AAA!J#2 I R)9个处理,重复 =次,培养 => ’,收获
样品。微量元素采用 .1$#$ 营养液配方,S) 采用
TUV.WS)。溶液容器为塑料钵,外涂黑色油漆,营养
液体积为 7D9 R,每 > ’更换一次。第 7次采用7 I =营
养液,第 9次采用 7 I 9营养液,第 ;次以后采用全营
养液。温室温度(99 X =)Y,光周期 7C ((光照)I B (
(黑暗),光照强度 9CA!J#2 I(J
9·%)。
)*+ 取样与测定
盆栽土培试验于苗期培养 =A ’ 时取地上部样
品,洗去所附泥土后,立即在 7A>Y杀青 ;A J"$,在
CAY!@AY烘干至恒重。称重后,样品经磨碎,硫酸
—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显色法测定磷含量。
溶液培养试验取样时分上部叶、下部叶和根,样
品分成 9份,一份用于冷冻干燥测定植物体内的磷
组分,另一份用于测定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7D9D7 植物磷分组 样品冷冻干燥后磨碎。称取
9>;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7=卷
适量样品(精确到 !"!!!#$),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适
量 %&(’ ( ’)的高氯酸,振荡 )! *+,,然后高速冷冻离
心 #% *+,,收集上清液,下层沉积物中的磷为不可溶
性有机磷。在收集的上清液中加入 !"# *-. ( /三乙
胺和 !"!0 *-. ( /钼酸胺,将无机磷沉淀下来,然后高
速冷冻离心 #% *+,,收集上清液,其中的磷为可溶性
有机磷,沉淀物中的磷为无机磷。上述步骤反复 1
次[1]。然后将分离出的 )组磷组分用硫酸—高氯酸
进行消化,钼锑抗显色法测定磷含量。
#"0"0 植物体内酸性磷酸酶(23456)活性的测定
称取 0 $左右保存在冰盒中的样品,加入适量的醋
酸—醋酸钠缓冲液,研磨成匀浆,高速冷冻离心,取
上清液为酶液。吸取适量酶液加入到含有 % */醋
酸—醋酸钠溶液和 %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373)
溶液的混合溶液中,)!8保温 )! *+,,加入 # */ #
*-. ( /的 749:中止反应,在 1!% ,*波长下比色,空
白以缓冲液代替酶液[;]。同时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蛋白质含量[<]。
! 结果与分析
!"# 磷高、低效品种磷吸收和利用的差异
在盆栽试验设置的两个磷水平下,磷高效品种
=;!<#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磷低效品种 =;!!=。表现
为 =;!<# 出叶速度快,叶片数多,生长较快,叶面积
大,干物质量高(表 #)。在施磷和缺磷条件下,=;!<#
的干物质重分别比 =;!!=高 >>";&和 <%";&。说明
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较 =;!!=强,能够建
成更多的干物质。
表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和低效品种苗期地上部干重、磷的含量和累积量
$%&’( # )*++, -./ 0(12*,,3*++, 4 5+65(6,.%,1+6 %6- %55787’%,1+6 +9 4:(99151(6, %6- 4:16(99151(6, 57’,1;%.3 16
!"#$$%&# ’#()$ %, 3((-’162 3,%2( 76-(. ’+0 %6- *12* 4 5+6-1,1+63
品种
?@.A+’4B5
地上部干重($ ( C.4,A)
DBE F6+$GA -H 5G--A
磷含量(&)
3 I-,A6,A
磷积累量(*$ ( C.4,A)
3 4II@*@.4A+-,
J 3 K 3 J 3 K 3 J 3 K 3
=;!<# !"#% 4 !"#) 4 !");= L !"#>! L !"%; 4 !"01 4
=;!!= !"!=! L !"!;! L !"%!0 4 !"0)! 4 !"1< L !"#> L
注(7-A6):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 %&显著水平 D+HH6B6,A .6AA6B5 +, 54*6 I-.@*, *64,5 5+$,+H+I4,A 4A %& .6’6. M
表 # 还看出,施磷和缺磷条件下,磷低效品种
=;!!= 植株磷含量分别比磷高效品种 =;!<# 高
)#">&和 1)";&,两者在低磷胁迫下的差异较正常
施磷大。=;!<#植株体内的磷含量低于 =;!!=,而地
上部干物质重高于 =;!!=,说明 =;!<#单位磷含量可
以建成较多的干物质,即 =;!<#具有较高的磷利用
效率。
在施磷和低磷 0个磷水平下,=;!<#的磷累积量
分别比 =;!!=大 #<"<&和 %!"!&,差异达到显著水
平,而且低磷胁迫较正常施磷差异更大。表明
=;!<#对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强于磷低效品种
=;!!=。在低磷胁迫下,=;!<# 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
磷,缓解低磷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维持油菜植株
较好的生长。
!"! 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磷组分的差异
磷高效品种 =;!<#和磷低效品种 =;!!=中不可
溶性有机磷、可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都随着营
养液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而且磷高效和低效品种
间上部叶、下部叶和根部各组分磷占总磷比例的差
异显著。
0"0"# 不可溶性有机磷 两个磷水平下,两品种上
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缺磷时根
部不可溶性磷含量在三个器官中位于最高,而在施
磷条件下,上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较高(图
#4)。低磷胁迫下,两品种下部叶和上部叶的不可溶
性有机磷含量都显著低于施磷处理,但在根部
=;!!=显著下降,而 =;!<#在两个磷水平间差异不大
(图 #4)。可见,缺磷条件下高效品种根部能维持较
高的不可溶性有机磷,以形成较好的根系。
缺磷处理,两品种根部不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
的比例显著高于磷正常水平;=;!<# 下部叶中不可
溶性有机磷占总磷比例显著低于磷正常水平,而
=;!!=的两个磷水平差异不显著(图 #L)。缺磷时下
部叶中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较低、占总磷的比例下
降,原因可能在于低磷胁迫加速了下部叶有机磷水
解,水解生成的无机磷或水溶性有机磷运输到新生
组织(如上叶)合成新的含磷有机物。图 #L也表明,
缺磷处理,两个品种上部叶和根中不可溶性磷占总
磷的比例较下部叶中的高。
)%)0期 石磊,等: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图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低效品种植株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 ()"*+ %*,-).#)/ -0&"*%1 ( 1-*1/*+0"+%-*(")"*2 %+, 30-3-0+%-*(#)%* +-+")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无机磷 缺磷处理两品种各个器官无机磷
含量都显著低于正常施磷处理,无机磷占总磷的比
例都很小,在 #"$%和 &!"&%之间(图 !’、()。下部
叶无机磷的含量及其占总磷的比例都低于上部叶,
原因可能在于低磷胁迫下,无机磷优先供应新生叶
和根系,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缺磷条件下,高效
品种 )*+$& 根部无机磷含量高于低效品种,但其所
占全磷比例低于低效品种。两个磷水平下,两品种
地上和地下部无机磷含量及其所占总磷的比例差异
不明显。
图 9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低效品种植株无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9 ()"*+ %*-0&"*%1 ( 1-*1/*+0"+%-*(")"*2 %+, 30-3-0+%-*(#)%* +-+")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可溶性有机磷 施磷和缺磷处理中,两品种
上部叶和下部叶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施磷处理,)*++) 根部可溶性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
)*+$&;而缺磷处理,)*+$& 根部可溶性磷含量显著
高于 )*++)(图 ,’)。正常施磷处理,两品种上部叶、
下部叶和根中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也无显著
差异;但根中可溶性磷比例显著高于上部叶和下部
叶。
低磷胁迫下,磷低效品种 )*++) 和磷高效品种
)*+$&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表现为 下部叶
-上部叶;而且磷高效品种 )*+$&根和下部叶可溶
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高于磷低效品种 )*++)。
9:; 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
施磷处理,酸性磷酸酶(./’01)活性表现出根 -
下部叶 - 上部叶的趋势。缺磷处理,各器官 ./’01
活性显著增强,其中根部显著高于下部叶和上部叶,
而下部叶又显著高于上部叶(图 2)。在低磷胁迫
下,两个品种根部 ./’01活性较高,即根可以向介质
中分泌较多的 ./’01,有利于根活化吸收介质中的
有机磷。
23,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2卷
图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低效品种植株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 ()"*+ ,-).#)/ -0&"*%1 ( 1-*1/*+0"+%-*(")"*2 %+, 30-3-0+%-*(#)%*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施磷处理,两品种上部叶、下部叶和根中 !"#$%
活性无显著差异。缺磷处理,上部叶 !"#$% 活性两
品种无显著差异;但下部叶和根中 !"#$%活性品种
&’()*显著高于品种 &’((&(图 +);酶活性增加幅度
前者也大于后者。低磷胁迫时,!"#$% 活性升高有
利植物体内磷的再利用,是植物对低磷逆境的一种
适应性反应。
图 9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
植株 :(",/的活性
$%&’9 ()"*+ :(",/ "1+%6%+;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讨论
本试验结果看出,两个磷水平下,磷高效品种
&’()*植株体内磷含量均低于 &’((&,磷累积量均高
于 &’((&,表明 &’()* 较 &’((& 有较强的磷吸收能
力;而且 &’()* 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生长代
谢,产生较大的生物量(表 *),即磷利用效率较高,
这与段海燕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低磷胁迫下,磷低效和磷高效品种下部叶可溶
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高于上部叶,而磷高效品
种又高于磷低效品种(图 -.)。可溶性磷比例在作
物体内相对较高,意味着作物可移动性磷相对较多,
磷的再利用能力较强。下部叶可移动性磷的相对量
增加,能够供应新生组织更多的磷,保证上部叶的生
长。这与低磷胁迫下,&’()* 下部叶中不可溶性有
机磷占总磷比例显著低于磷正常水平,而 &’((& 的
两个磷水平差异不显著相呼应(图 *.),即 &’()*磷
的再利用能力强于 &’((&。
低磷胁迫时,植物地上部的新生组织,主要是利
用老叶中的磷;根中的磷主要留在根中,保证根系
的生长,所以,缺磷时根中维持有较高的不可溶性有
机磷(图 *#)。/0%1%2%[-]也观察到高粱缺磷时根中
磷发生明显转移,在根中形成不溶性磷组分以保持
较为稳定的根系总磷浓度。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受供
磷水平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低磷水平下,
!"#$%的活性大幅度提高[*(3**],衰老器官的酶活性高
于新生器官[,,*4]。植株 !"#$%活性升高及其在不同
器官中的分配是作物对低磷逆境的一种主动生理反
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营养液磷浓度降低,植株体
内各部位的 !"#$%活性均显著增加,并且磷高效品
种 &’()*根部和下部叶 !"#$%活性显著高于磷低效
品种 &’((&(图 +)。低磷胁迫时,下部叶的 !"#$%活
性高于上部叶,这是下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
其占总磷的比例低于上部叶的原因(图 * 和图 -)。
酸性磷酸酶(!"#$%)能水解植物体内的磷脂化合物,
下部叶 !"#$%活性大幅提高,有机磷分解较快,分解
的磷被上部新生叶片再利用。缺磷时 &’()* 根部
!"#$%的活性最高,也有利于 !"#$% 分泌到介质中,
活化介质中的有机磷,使植株根系吸收累积更多的
磷,这可能是本研究土培试验中高效品种低磷处理
55-4期 石磊,等: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时单株磷的累积量显著高于低效品种的原因之一
(图 !)。
综上所述,甘蓝型油菜 "#$%! 的磷高效可以推
测于两个方面,即在低磷胁迫下,从土壤中吸收磷的
能力较强和体内磷的利用效率较高,而且这两个方
面可能都与显著上升的 &’()*活性有关。但是,低
磷胁迫时,磷高效品种 "#$%!根部显著提高的 &’()*
活性是否可以分泌到土壤中高效活化根际有机磷,
或者通过其它机制,如通过 &’()*调控磷组分的平
衡来提高磷的再利用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廖红,严小龙 + 高级植物营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012!03 +
45(6 7,8(9 : 4+ &;<(9=*; >?(9@ 9A@B5@569[,]+ C*5D59E:F=5*9=*
’B*)),-$$./ !012!03 +
[-] 王萍,陈爱群,余玲,徐国华 + 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表达调
控的研究进展[G]+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1):0%12
0"!+
H(9E ’,IJ*9 & K,8A 4,:A L 7+ &;<(9=* 6M >?(9@ >J6)>J(@*
@B(9)>6B@*B E*9*) (9; @J*5B B*EA?(@*; *N>B*))569[G]+ ’?(9@ OA@B + P*B@ +
F=5 +,-$$3,!-(1):0%120"!+
[.] H5*9*Q* G+ ’J6)>J6BA) *MM5=5*9=R (9; >J6)>J6BA) B*S6T5?5U(@569 59 @V6
)6BEJAS[!"#$%&’ ()*"+"#(4+),6*9=J]=A?@5<(B)[G]+ ’?(9@ F65?,
!""$,!-.:!."2!10+
[1] FJ(9* , H,W* X6) ,,W* Y66=Q F,4(ST*B) 7+ FJ66@ ’ )@(@A) B*EZ
A?(@*) =?A)@*BZB66@ EB6V@J (9; =5@B(@* *NA;(@569 59 ,&-).&/ 0+(&/ EB6V9
V5@J ( ;5<5;*; B66@ )R)@*S[G]+ ’?(9@ I*?? [9<5B69+,-$$.,-3:-302
-#.+
[0] 段海燕,王运华,徐芳森,刘慧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磷营养效
率的差异研究[G]+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2-10+
WA(9 7 8,H(9E 8 7,:A P F,45A 7+ Y*)*(B=J 69 >J6)>J6B6A)
*MM5=5*9=R 6M ;5MM*B*9@ 1#0//)*0 .0-&/ 4+ =A?@5<(B)[G]+ G + 7A(UJ69E &Z
EB5=+ \95<+,-$$!,-$(.):-1!2-10+
[3] 段海燕,徐芳森,王运华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品种苗期根系
生长及磷营养的差异[G]+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0
23"+
WA(9 7 8,:A P F,H(9E 8 7+ ]J* ;5MM*B*9=* 6M B66@ )R)@*S EB6V@J
(9; ’ 9A@B5@569 59 @J* )**;?59E) 6M B(>* =A?@5<(B) V5@J ;5MM*B*9@ ’Z*MM5Z
=5*9=R =A?@5<(B)[G]+ ’?(9@ OA@B + P*B@ + F=5 +,-$$-,%(!):3023"+
[#] \*Q5 ^,F(@6 F+ Y*EA?(@569 6M )R9@J*)5) TR 6B@J6>J6)>J(@* 59 =A?@AB*;
@6T(==6 =*??)[G]+ ’?(9@ I*?? ’JR)56? +,!"##,!%:!-.02!-3. +
[%] ,(B569 , &+ Y(>5; (9; )*9)5@5<* S*@J6; M6B @J* _A(9@5@(@569 6M S5=B6Z
EB(S _A(9@5@5*) 6M >B6@*59 A5?5U59E @J* >B59=5>?* 6M >B6@*59Z;R* T59;59E
[G]+ &9(? + C56=J*S+,!"#3,#-:-1%2-0+
["] 段海燕 + 甘蓝型油菜磷高效的营养生理及遗传行为的研究
[W]+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23. +
WA(9 7 8+ F@A;R 69 ’ *MM5=5*9@ S*=J(95)S 6M 1#0//)*0 .0-&/ 59 9A@B5Z
@569(? >JR)56?6ER (9; E*9*@5= T*J(<56B[W]+ HAJ(9,IJ59(:’J W @J*Z
)5) 6M 7A(UJ69E &EB5=A@AB(? \95<*B)5@R,-$$./ 1023.+
[!$] H()(Q5! G,8(S(SAB( ],FJ59(96 ],‘)(Q5 ,+ F*=B*@*; (=5; >J6)Z
>J(@()* 5) *N>B*))*; 59 =?A)@*B B66@) 6M ?A>59 59 B*)>69)* @6 >J6)>J6BA)
;*M5=5*9=R[G]+ ’?(9@ F65?,-$$.,-1%:!-"2!.3 +
[!!] 张恩和,张新慧,王惠珍 + 不同基因型春蚕豆对磷胁迫的适应
性反应[G]+生态学报,-$$1,-1(%):!0%"2!0".+
aJ(9E [ 7,aJ(9E : 7,H(9E 7 a+ &;(>@(T?* *MM*=@) 6M >J6)>J6Z
B6A) )@B*)) 69 ;5MM*B*9@ E*96@R>*) 6M 20(03(40.[G]+ &=@( [=6? + F59+,
-$$1,-1(%):!0%"2!0".+
[!-] 邱化蛟,贺明荣,常欣,等 +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叶片酸性磷酸
酯酶活性的差异[G]+作物学报,-$$1,.$(%):#"-2#"0 +
K5A 7 G,7* , Y,IJ(9E : 45 0+ 6 ]J* ;5MM*B*9@5(? ?*(M (=5; >J6)Z
>J(@()*(&’()*)(=@5<5@5*) 59 ;5MM*B*9@ E*96@R>*) 6M V59@*B VJ*(@[G]+
&=@( &EB69+ F59+,-$$1,.$(%):#"-2#"0 +
30.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