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石磊(&(#,—),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从事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0#!0’0#!,12345/:/.5678345/ 9 7:4;9 .<;9 =>
梁宏玲(&(#(—),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0#!0!!!),12345/:?4>@6.>A;8345/ 9 7:4;9 .<;9 =>
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
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石 磊&,!,梁宏玲&,徐芳森&,!!,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
! 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
摘要:利用盆栽土培和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磷高效品种 (#"0&和磷低效品种 (#""(在正常磷和低
磷胁迫下幼苗植株生长、磷的吸收累积、植物磷组分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0&品
种的干物质重和磷累积量分别比 (#""(高 0)B#C和 )"B"C,并且单位磷含量可以生产较多的干物质,具有较强的磷
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两品种中不可溶性有机磷、可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都随着营养液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低磷胁迫时,根部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 (#""(显著下降。两品种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表现为下部叶 D上
部叶;(#"0&根和下部叶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比例均高于 (#""(。(#"0&根部无机磷含量高于 (#""(,但其所占全
磷比例却较低。缺磷处理,上部叶酸性磷酸酶(EF46.)活性两品种无显著差异;但根中和下部叶 EF46.活性 (#"0&
显著高于 (#""(。这与甘蓝型油菜高效品种具有较强的磷吸收和再利用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磷组分;磷高效;酸性磷酸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G’%,B%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0$)")H(!""0)"!$"%)&$"’
!"#$%&’() *+,(+%($# (# ’-$.’-$,/. 0,+)%($#. +#1 (%. ,"2+%($# %$
’-$.’-$,/. "00()("#)& (# .""12(#3. $0 !"#$$% ’#()$ 45
GIJ K.5&,!,KJELM IN>@2/5>@&,HO P4>@26.>&,!!,QELM R;>27;4&
(! "#$%&’#( )*+ ,#-&.#$&.+ &/ 0.&1 2*’*$%3 451.&6*5*’$,78#9:&’; <;.%38($8.#( =’%6*.>%$+,?8:#’ @ABBCB,0:%’#;
D )*+ ,#-&.#$&.+ &/ E8-$.&1%3#( <;.%38$8.#( F*>&8.3* #’G H’6%.&’5*’$,IJ<,?8:#’ @ABBCB,0:%’#)
67.%,+)%:S4T.6..<(K.#>>%3# ’#18>)>..<6 .>N;@7 T7N6T7NUN;6(F)5> 5V6 .4U/W @UNXV7 6V4@. 4>< V7;6 56 Y.UW 6.>65V5Y.
VN F <.?5=5.>=W9 -XN @.>NVWT.6 N? U4T.6..<,5 9 . 9,4 F2.??5=5.>V 36 L (#"0&,4>< 4 F25>.??5=5.>V 36 L(#""(,X.U. ;6.< VN
6V;
4>< /NX F >;VU5.>V 6V4V;6 ;65>@ 6N5/ TNV 4>< 7W
.??5.>=W N? F ;TV4Z. 4>< ;V5/5:4V5N> 65>=. 5V6
V5Y./W,5> =N3T4U56N> X5V7 36 L (#""( ;><.U F <.?5=5.>V =N><5V5N> 9 J> [NV7 U4T. =;/V5Y4U6,4// V7. F ?U4=V5N>6,5>=/;<5>@
5>6N/;[/. NU@4>5= F,6N/;[/. NU@4>5= F 4>< 5>NU@4>5= F,5>=U.46.< X5V7 F /.Y./6 5> V7. 3.<5;39 KNX F 6VU.66 U.<;=.< V7.
=N>=.>VU4V5N>6 N? 5>6N/;[/. NU@4>5= F 5> V7. UNNV6 N? 36 L (#""(,[;V >NV 36 L (#"0&B -7. U4V5N N? 6N/;[/. NU@4>5= F(.6V.U2
F)5> VNV4/ F X46 75@7.U 5> [NVVN3 /.4Y.6 V74> ;TT.U /.4Y.6 9 +NV7 V7. =N>=.>VU4V5N> 4>< U4V5N N? .6V.U2F N? 36 L (#"0&
X.U. 75@7.U V74> V74V N? 36 L (#""(B -7. =N>=.>VU4V5N> N? 5>NU@4>5= F 5> V7. UNNV6 N? 36 L (#"0& X46 75@7.U V74> V74V N?
36 L (#""(;7NX.Y.U,V7. U4V5N X46 3;=7 /NX.U =N3T4U.< X5V7 36 L (#""(B F2.??5=.>V 36 L (#"0& 74< @U.4V.U 4=V5Y5VW N?
EF46. 5> UNNV6 4>< [NVVN3 /.4Y.6 ;><.U /NX F 6VU.66 V74> F25>.??5=5.>V 36 L (#""( 4/V7N;@7 V7.U. X46 >N 65@>5?5=4>V <5??.U2
.>=. 5> ;TT.U /.4Y.6 [.VX..> V7. VXN =;/V5Y4U6 9 -7. U.6;/V6 6;@@.6V.< V74V V7. =N>=.>VU4V5N>6 4>< <56VU5[;V5N>6 N? F ?U4=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0,&,(!):%)& $ %)’
""""""""""""""""""""""""""""""""""""""""""""""""""""""""""""""
F/4>V L;VU5V5N> 4>< P.UV5/5:.U G=5.>=.
!"#$% &$’ !() &*!"+"!, #- ./&%) 0)1) *2#%)2, 1)2&!)’ !# / 34!&5) &$’ 3!"2"6&!"#$ )--"*")$*, #- !"#$$% ’#()$ *
!"# $%&’(:!"#$$% ’#()$;42&$! / -1&*!"#$%;/ )--"*")$*,;&*"’ 4(#%4(&!&%) &*!"+"!,
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土壤低磷
胁迫的适应能力和磷肥的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研
究表明,白羽扇豆、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不同磷效
率基因型适应低磷胁迫的因素包括:根系形态和根
构型的变化、根系分泌物特性、植物组织对磷的需
求、植株体内高效的磷的转运系统、根系—微生物共
生特性等方面[789]。
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生长受到限制,
部分磷会快速地从老叶转运到新叶和根系,以保持
它们的生长;即使在磷营养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时
间较长的植株老叶中仍以磷的输出为主。细胞内磷
“库”的磷分为可溶性磷和不可溶性磷;可溶性磷又
包括无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磷。:")$)5)[;]研究表明,
低磷胁迫下,高粱磷高效品种可溶性无机磷比例较
高;高效和低效品种叶片氯乙酸可溶性磷组分显著
下降,在该组分完全耗竭之前,氯乙酸不溶性磷组分
也观察到显著降低。缺磷时根中磷发生明显转移,
即通过在根中形成不溶性磷组分,保持根系较为恒
定的总磷浓度。<(&$)等[=]在分根试验中发现,无磷
处理的白羽扇豆根中无机磷浓度很低,不受供磷根
的影响;不溶性有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磷有随着“供
磷根”磷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所有处理
中它们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根中磷组分浓度的变
化对排根生长和柠檬酸分泌影响的可能性减小。相
反,白羽扇豆排根的比例和柠檬酸分泌主要受地上
部磷水平的系统调节。可溶性有机磷主要是酯磷。
大部分磷酸酯是生物合成或降解作用的媒介物。同
一种磷酸酯可以在细胞的一个部分参与合成代谢途
径,又可以在细胞的另一部分中参与分解代谢途径。
酸性磷酸酶(./&%))能水解植物体内的磷脂化合物,
加快磷的代谢,以弥补磷供应不足,促进光合作用,
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还可以促进根际土壤中有机磷
分解,以供应植物根系的吸收。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需磷
较多,对缺磷敏感。苗期供磷不足,往往会影响到后
期的生长发育,使产量降低。王运华等[>]对 7?= 个
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缺磷反应进行了筛选,得到了部
分对磷效率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并在大田和盆栽条
件下,进一步确认了 ?@AB7为磷高效品种、?@AA?为
磷低效品种。对 ?@AB7 和 ?@AA? 的研究表明,在缺
磷情况下,磷高效品种地上部和根均能吸收积累较
多的磷[C]。本试验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植
物磷组分、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植物磷效率的关系,以
进一步揭示甘蓝型油菜磷高效的生理机理,为研究
磷营养高效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提供生理基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甘蓝型油菜(!"#$$% ’#()$)磷高效
品种 ?@AB7和磷低效品种 ?@AA?。原始材料由华中
农业大学油菜育种研究室提供。
7D7D7 盆栽试验 供试土壤采自华中农业大学校
园中的黄棕壤,其农化性状为:4E(水 F土 G 7 F 7)
CD;,全氮 AD; H I 5H,全磷 ADC H I 5H,有机质 ;D@ H I 5H,
碱解氮 7=D= JH I 5H,速效磷 >D@B JH I 5H。
试验设置两个磷处理:不施磷肥( 8 /)和施磷
(/9K> AD9 H I 5H,L /),重复 > 次。试验盆钵采用 9A
*J M 9A *J米氏盆,内衬聚乙烯薄膜,每盆装土 CD>
5H。以(NE=)9
和 .$#$微量元素营养液 7 JR,所有肥料均为化学
纯以上试剂。肥料与土充分混匀后装盆、播种。每
盆定苗 =株,试验期间蒸馏水浇灌,盆栽场具有活动
的玻璃钢瓦防雨棚,以防雨水淋洗。
7D7D9 溶液培养试验 溶液培养试验在温室中进
行,采用阿夫道宁营养液。设 /7(/ 9A!J#2 I R)、/9
(/ 7AAA!J#2 I R)9个处理,重复 =次,培养 => ’,收获
样品。微量元素采用 .1$#$ 营养液配方,S) 采用
TUV.WS)。溶液容器为塑料钵,外涂黑色油漆,营养
液体积为 7D9 R,每 > ’更换一次。第 7次采用7 I =营
养液,第 9次采用 7 I 9营养液,第 ;次以后采用全营
养液。温室温度(99 X =)Y,光周期 7C ((光照)I B (
(黑暗),光照强度 9CA!J#2 I(J
9·%)。
)*+ 取样与测定
盆栽土培试验于苗期培养 =A ’ 时取地上部样
品,洗去所附泥土后,立即在 7A>Y杀青 ;A J"$,在
CAY!@AY烘干至恒重。称重后,样品经磨碎,硫酸
—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显色法测定磷含量。
溶液培养试验取样时分上部叶、下部叶和根,样
品分成 9份,一份用于冷冻干燥测定植物体内的磷
组分,另一份用于测定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7D9D7 植物磷分组 样品冷冻干燥后磨碎。称取
9>;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7=卷
适量样品(精确到 !"!!!#$),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适
量 %&(’ ( ’)的高氯酸,振荡 )! *+,,然后高速冷冻离
心 #% *+,,收集上清液,下层沉积物中的磷为不可溶
性有机磷。在收集的上清液中加入 !"# *-. ( /三乙
胺和 !"!0 *-. ( /钼酸胺,将无机磷沉淀下来,然后高
速冷冻离心 #% *+,,收集上清液,其中的磷为可溶性
有机磷,沉淀物中的磷为无机磷。上述步骤反复 1
次[1]。然后将分离出的 )组磷组分用硫酸—高氯酸
进行消化,钼锑抗显色法测定磷含量。
#"0"0 植物体内酸性磷酸酶(23456)活性的测定
称取 0 $左右保存在冰盒中的样品,加入适量的醋
酸—醋酸钠缓冲液,研磨成匀浆,高速冷冻离心,取
上清液为酶液。吸取适量酶液加入到含有 % */醋
酸—醋酸钠溶液和 %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373)
溶液的混合溶液中,)!8保温 )! *+,,加入 # */ #
*-. ( /的 749:中止反应,在 1!% ,*波长下比色,空
白以缓冲液代替酶液[;]。同时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
蛋白质含量[<]。
! 结果与分析
!"# 磷高、低效品种磷吸收和利用的差异
在盆栽试验设置的两个磷水平下,磷高效品种
=;!<#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磷低效品种 =;!!=。表现
为 =;!<# 出叶速度快,叶片数多,生长较快,叶面积
大,干物质量高(表 #)。在施磷和缺磷条件下,=;!<#
的干物质重分别比 =;!!=高 >>";&和 <%";&。说明
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较 =;!!=强,能够建
成更多的干物质。
表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和低效品种苗期地上部干重、磷的含量和累积量
$%&’( # )*++, -./ 0(12*,,3*++, 4 5+65(6,.%,1+6 %6- %55787’%,1+6 +9 4:(99151(6, %6- 4:16(99151(6, 57’,1;%.3 16
!"#$$% ’#()$ %, 3((-’162 3,%2( 76-(. ’+0 %6- *12* 4 5+6-1,1+63
品种
?@.A+’4B5
地上部干重($ ( C.4,A)
DBE F6+$GA -H 5G--A
磷含量(&)
3 I-,A6,A
磷积累量(*$ ( C.4,A)
3 4II@*@.4A+-,
J 3 K 3 J 3 K 3 J 3 K 3
=;!<# !"#% 4 !"#) 4 !");= L !"#>! L !"%; 4 !"01 4
=;!!= !"!=! L !"!;! L !"%!0 4 !"0)! 4 !"1< L !"#> L
注(7-A6):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 %&显著水平 D+HH6B6,A .6AA6B5 +, 54*6 I-.@*, *64,5 5+$,+H+I4,A 4A %& .6’6. M
表 # 还看出,施磷和缺磷条件下,磷低效品种
=;!!= 植株磷含量分别比磷高效品种 =;!<# 高
)#">&和 1)";&,两者在低磷胁迫下的差异较正常
施磷大。=;!<#植株体内的磷含量低于 =;!!=,而地
上部干物质重高于 =;!!=,说明 =;!<#单位磷含量可
以建成较多的干物质,即 =;!<#具有较高的磷利用
效率。
在施磷和低磷 0个磷水平下,=;!<#的磷累积量
分别比 =;!!=大 #<"<&和 %!"!&,差异达到显著水
平,而且低磷胁迫较正常施磷差异更大。表明
=;!<#对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强于磷低效品种
=;!!=。在低磷胁迫下,=;!<# 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
磷,缓解低磷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维持油菜植株
较好的生长。
!"! 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磷组分的差异
磷高效品种 =;!<#和磷低效品种 =;!!=中不可
溶性有机磷、可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都随着营
养液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而且磷高效和低效品种
间上部叶、下部叶和根部各组分磷占总磷比例的差
异显著。
0"0"# 不可溶性有机磷 两个磷水平下,两品种上
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缺磷时根
部不可溶性磷含量在三个器官中位于最高,而在施
磷条件下,上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较高(图
#4)。低磷胁迫下,两品种下部叶和上部叶的不可溶
性有机磷含量都显著低于施磷处理,但在根部
=;!!=显著下降,而 =;!<#在两个磷水平间差异不大
(图 #4)。可见,缺磷条件下高效品种根部能维持较
高的不可溶性有机磷,以形成较好的根系。
缺磷处理,两品种根部不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
的比例显著高于磷正常水平;=;!<# 下部叶中不可
溶性有机磷占总磷比例显著低于磷正常水平,而
=;!!=的两个磷水平差异不显著(图 #L)。缺磷时下
部叶中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较低、占总磷的比例下
降,原因可能在于低磷胁迫加速了下部叶有机磷水
解,水解生成的无机磷或水溶性有机磷运输到新生
组织(如上叶)合成新的含磷有机物。图 #L也表明,
缺磷处理,两个品种上部叶和根中不可溶性磷占总
磷的比例较下部叶中的高。
)%)0期 石磊,等: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图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低效品种植株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 ()"*+ %*,-).#)/ -0&"*%1 ( 1-*1/*+0"+%-*(")"*2 %+, 30-3-0+%-*(#)%* +-+")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无机磷 缺磷处理两品种各个器官无机磷
含量都显著低于正常施磷处理,无机磷占总磷的比
例都很小,在 #"$%和 &!"&%之间(图 !’、()。下部
叶无机磷的含量及其占总磷的比例都低于上部叶,
原因可能在于低磷胁迫下,无机磷优先供应新生叶
和根系,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缺磷条件下,高效
品种 )*+$& 根部无机磷含量高于低效品种,但其所
占全磷比例低于低效品种。两个磷水平下,两品种
地上和地下部无机磷含量及其所占总磷的比例差异
不明显。
图 9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低效品种植株无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9 ()"*+ %*-0&"*%1 ( 1-*1/*+0"+%-*(")"*2 %+, 30-3-0+%-*(#)%* +-+")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可溶性有机磷 施磷和缺磷处理中,两品种
上部叶和下部叶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施磷处理,)*++) 根部可溶性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
)*+$&;而缺磷处理,)*+$& 根部可溶性磷含量显著
高于 )*++)(图 ,’)。正常施磷处理,两品种上部叶、
下部叶和根中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也无显著
差异;但根中可溶性磷比例显著高于上部叶和下部
叶。
低磷胁迫下,磷低效品种 )*++) 和磷高效品种
)*+$&可溶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表现为 下部叶
-上部叶;而且磷高效品种 )*+$&根和下部叶可溶
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高于磷低效品种 )*++)。
9:; 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
施磷处理,酸性磷酸酶(./’01)活性表现出根 -
下部叶 - 上部叶的趋势。缺磷处理,各器官 ./’01
活性显著增强,其中根部显著高于下部叶和上部叶,
而下部叶又显著高于上部叶(图 2)。在低磷胁迫
下,两个品种根部 ./’01活性较高,即根可以向介质
中分泌较多的 ./’01,有利于根活化吸收介质中的
有机磷。
23,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2卷
图 !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低效品种植株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所占全磷的比例(#)
$%&’! ()"*+ ,-).#)/ -0&"*%1 ( 1-*1/*+0"+%-*(")"*2 %+, 30-3-0+%-*(#)%* +-+")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施磷处理,两品种上部叶、下部叶和根中 !"#$%
活性无显著差异。缺磷处理,上部叶 !"#$% 活性两
品种无显著差异;但下部叶和根中 !"#$%活性品种
&’()*显著高于品种 &’((&(图 +);酶活性增加幅度
前者也大于后者。低磷胁迫时,!"#$% 活性升高有
利植物体内磷的再利用,是植物对低磷逆境的一种
适应性反应。
图 9 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油菜磷高效和磷低效品种
植株 :(",/的活性
$%&’9 ()"*+ :(",/ "1+%6%+; -4 (5/44%1%/*+ "*2 (5%*/44%1%/*+
1.)+%6"0, %* !"#$$% ’#()$ .*2/0 )-7 "*2 8%&8 ( 1-*2%+%-*,
! 讨论
本试验结果看出,两个磷水平下,磷高效品种
&’()*植株体内磷含量均低于 &’((&,磷累积量均高
于 &’((&,表明 &’()* 较 &’((& 有较强的磷吸收能
力;而且 &’()* 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生长代
谢,产生较大的生物量(表 *),即磷利用效率较高,
这与段海燕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低磷胁迫下,磷低效和磷高效品种下部叶可溶
性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均高于上部叶,而磷高效品
种又高于磷低效品种(图 -.)。可溶性磷比例在作
物体内相对较高,意味着作物可移动性磷相对较多,
磷的再利用能力较强。下部叶可移动性磷的相对量
增加,能够供应新生组织更多的磷,保证上部叶的生
长。这与低磷胁迫下,&’()* 下部叶中不可溶性有
机磷占总磷比例显著低于磷正常水平,而 &’((& 的
两个磷水平差异不显著相呼应(图 *.),即 &’()*磷
的再利用能力强于 &’((&。
低磷胁迫时,植物地上部的新生组织,主要是利
用老叶中的磷;根中的磷主要留在根中,保证根系
的生长,所以,缺磷时根中维持有较高的不可溶性有
机磷(图 *#)。/0%1%2%[-]也观察到高粱缺磷时根中
磷发生明显转移,在根中形成不溶性磷组分以保持
较为稳定的根系总磷浓度。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受供
磷水平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低磷水平下,
!"#$%的活性大幅度提高[*(3**],衰老器官的酶活性高
于新生器官[,,*4]。植株 !"#$%活性升高及其在不同
器官中的分配是作物对低磷逆境的一种主动生理反
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营养液磷浓度降低,植株体
内各部位的 !"#$%活性均显著增加,并且磷高效品
种 &’()*根部和下部叶 !"#$%活性显著高于磷低效
品种 &’((&(图 +)。低磷胁迫时,下部叶的 !"#$%活
性高于上部叶,这是下部叶不可溶性有机磷含量及
其占总磷的比例低于上部叶的原因(图 * 和图 -)。
酸性磷酸酶(!"#$%)能水解植物体内的磷脂化合物,
下部叶 !"#$%活性大幅提高,有机磷分解较快,分解
的磷被上部新生叶片再利用。缺磷时 &’()* 根部
!"#$%的活性最高,也有利于 !"#$% 分泌到介质中,
活化介质中的有机磷,使植株根系吸收累积更多的
磷,这可能是本研究土培试验中高效品种低磷处理
55-4期 石磊,等:甘蓝型油菜幼苗体内磷组分差异与磷高效关系的研究
时单株磷的累积量显著高于低效品种的原因之一
(图 !)。
综上所述,甘蓝型油菜 "#$%! 的磷高效可以推
测于两个方面,即在低磷胁迫下,从土壤中吸收磷的
能力较强和体内磷的利用效率较高,而且这两个方
面可能都与显著上升的 &’()*活性有关。但是,低
磷胁迫时,磷高效品种 "#$%!根部显著提高的 &’()*
活性是否可以分泌到土壤中高效活化根际有机磷,
或者通过其它机制,如通过 &’()*调控磷组分的平
衡来提高磷的再利用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廖红,严小龙 + 高级植物营养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012!03 +
45(6 7,8(9 : 4+ &;<(9=*; >?(9@ 9A@B5@569[,]+ C*5D59E:F=5*9=*
’B*)),-$$./ !012!03 +
[-] 王萍,陈爱群,余玲,徐国华 + 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表达调
控的研究进展[G]+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1):0%12
0"!+
H(9E ’,IJ*9 & K,8A 4,:A L 7+ &;<(9=* 6M >?(9@ >J6)>J(@*
@B(9)>6B@*B E*9*) (9; @J*5B B*EA?(@*; *N>B*))569[G]+ ’?(9@ OA@B + P*B@ +
F=5 +,-$$3,!-(1):0%120"!+
[.] H5*9*Q* G+ ’J6)>J6BA) *MM5=5*9=R (9; >J6)>J6BA) B*S6T5?5U(@569 59 @V6
)6BEJAS[!"#$%&’ ()*"+"#(4+),6*9=J]=A?@5<(B)[G]+ ’?(9@ F65?,
!""$,!-.:!."2!10+
[1] FJ(9* , H,W* X6) ,,W* Y66=Q F,4(ST*B) 7+ FJ66@ ’ )@(@A) B*EZ
A?(@*) =?A)@*BZB66@ EB6V@J (9; =5@B(@* *NA;(@569 59 ,&-).&/ 0+(&/ EB6V9
V5@J ( ;5<5;*; B66@ )R)@*S[G]+ ’?(9@ I*?? [9<5B69+,-$$.,-3:-302
-#.+
[0] 段海燕,王运华,徐芳森,刘慧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磷营养效
率的差异研究[G]+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2-10+
WA(9 7 8,H(9E 8 7,:A P F,45A 7+ Y*)*(B=J 69 >J6)>J6B6A)
*MM5=5*9=R 6M ;5MM*B*9@ 1#0//)*0 .0-&/ 4+ =A?@5<(B)[G]+ G + 7A(UJ69E &Z
EB5=+ \95<+,-$$!,-$(.):-1!2-10+
[3] 段海燕,徐芳森,王运华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品种苗期根系
生长及磷营养的差异[G]+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0
23"+
WA(9 7 8,:A P F,H(9E 8 7+ ]J* ;5MM*B*9=* 6M B66@ )R)@*S EB6V@J
(9; ’ 9A@B5@569 59 @J* )**;?59E) 6M B(>* =A?@5<(B) V5@J ;5MM*B*9@ ’Z*MM5Z
=5*9=R =A?@5<(B)[G]+ ’?(9@ OA@B + P*B@ + F=5 +,-$$-,%(!):3023"+
[#] \*Q5 ^,F(@6 F+ Y*EA?(@569 6M )R9@J*)5) TR 6B@J6>J6)>J(@* 59 =A?@AB*;
@6T(==6 =*??)[G]+ ’?(9@ I*?? ’JR)56? +,!"##,!%:!-.02!-3. +
[%] ,(B569 , &+ Y(>5; (9; )*9)5@5<* S*@J6; M6B @J* _A(9@5@(@569 6M S5=B6Z
EB(S _A(9@5@5*) 6M >B6@*59 A5?5U59E @J* >B59=5>?* 6M >B6@*59Z;R* T59;59E
[G]+ &9(? + C56=J*S+,!"#3,#-:-1%2-0+
["] 段海燕 + 甘蓝型油菜磷高效的营养生理及遗传行为的研究
[W]+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23. +
WA(9 7 8+ F@A;R 69 ’ *MM5=5*9@ S*=J(95)S 6M 1#0//)*0 .0-&/ 59 9A@B5Z
@569(? >JR)56?6ER (9; E*9*@5= T*J(<56B[W]+ HAJ(9,IJ59(:’J W @J*Z
)5) 6M 7A(UJ69E &EB5=A@AB(? \95<*B)5@R,-$$./ 1023.+
[!$] H()(Q5! G,8(S(SAB( ],FJ59(96 ],‘)(Q5 ,+ F*=B*@*; (=5; >J6)Z
>J(@()* 5) *N>B*))*; 59 =?A)@*B B66@) 6M ?A>59 59 B*)>69)* @6 >J6)>J6BA)
;*M5=5*9=R[G]+ ’?(9@ F65?,-$$.,-1%:!-"2!.3 +
[!!] 张恩和,张新慧,王惠珍 + 不同基因型春蚕豆对磷胁迫的适应
性反应[G]+生态学报,-$$1,-1(%):!0%"2!0".+
aJ(9E [ 7,aJ(9E : 7,H(9E 7 a+ &;(>@(T?* *MM*=@) 6M >J6)>J6Z
B6A) )@B*)) 69 ;5MM*B*9@ E*96@R>*) 6M 20(03(40.[G]+ &=@( [=6? + F59+,
-$$1,-1(%):!0%"2!0".+
[!-] 邱化蛟,贺明荣,常欣,等 +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叶片酸性磷酸
酯酶活性的差异[G]+作物学报,-$$1,.$(%):#"-2#"0 +
K5A 7 G,7* , Y,IJ(9E : 45 0+ 6 ]J* ;5MM*B*9@5(? ?*(M (=5; >J6)Z
>J(@()*(&’()*)(=@5<5@5*) 59 ;5MM*B*9@ E*96@R>*) 6M V59@*B VJ*(@[G]+
&=@( &EB69+ F59+,-$$1,.$(%):#"-2#"0 +
30.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