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34"#2"! & !"##234#%2"&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25!"#!%!, #&江苏 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计划" 67 " #" # "%" & 67 " ## # "!( # 作者简介翟丽娜"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菜基因功能研究
5*89.:
;<9.:.09!"#
!
/.09+=>8
"
通信作者管荣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的研究 5*89.:
?
@90A;
!
0
-
9@+BC@+=0
甘蓝型油菜
%/12!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翟丽娜!楚
!
璞!管荣展"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
#
摘
!
要利用同源克隆法从甘蓝型油菜中获得了 # 个类成束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基因" !"# #!命名为 %!"#
%!"# 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 #!""D E !编码 %&& 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11+&49
!等电点为
(+%,
预测的
20FG3
蛋白包含
H*
端信号肽(
!
个
3IJ*:.KB
结构域(
!
个
L9/=.=:.0*:.KB
结构域和
6*
端
IJM*90=<>A
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
明
20FG3
氨基酸序列与
2AFG3#,
和
3NFG3!
进化关系较近!一致性分别为
&1O
和
1,O
P
QR*J6Q
分析表明!
%!"# 基因在油菜各组织均有表达!并以下胚轴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子叶!茎秆中表达最少& %!"#
基因的表
达受到
I3
%
(
2Q
(
M33
(
323
和
H96:
的诱导!但受
(*23
(蔗糖(低温和
J5I
抑制研究认为!油菜中
%!"# 基因 可能参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非生物胁迫应答 关键词油菜&类成束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 S,1 & S,1( 文献标志码
3
%"&#& (&!)* + ,-..#"&/&(% 0 .#."1%/12!2-&-1,"3%(33-"/
4
53
TU3MG.09
!
6UVJ@
!
IV3HQ>0
?
;<90
"
"
WN9NBXB
Y
G9D>A9N>A
Y
>L6A>
E
IB0BN.=/90CIBA8
E
:9/850<90=B8B0N
!
H90
-
.0
?
3
?
A.=@:N@A9:V0.ZBA/.N
Y
!
H90
-
.0
?
!#""&
!
6<.09
#
/4.5,(65
3L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B0B " !"# # [9/./>:9NBCLA>8&(()*%
+
,(D
Y
<>8>:>*
?
>@//B
P
@B0=B=:>0.0
?
8BN<>C
!
90CCB/.
?
09NBC9/$%!"#+R
E
B0AB9C.0
?
LA98B
"
\QF
#
>L$%!"#./
#!""D
E
.0:B0
?
N<
!
90CN
A>NB.0B0=>CB/%&&98.0>9=.C/[.N<9=9:=@:9NBC8>:B=@:9A[B.
?
$!11+&4990C90./>B:B=NA.=
E
>.0N>L(+%,+J@N9N.ZB20FG3
E
A>NB.0<9AD>@A/90H*NBA8.09:/.
?
09:
E
B
E
*
N.CB
!
N[>3IJ*:.KBC>89.0/
!
N[>L9/=.=:.0*:.KBC>89.0/90C9IJM*90=<>A/B
P
@B0=B.0N
*
:>
?
B0BN.=909:
Y
/./.0C.=9NBCN<9N98.0>9=.C/B
P
@B0=B/>L20FG3[BAB=:>/BAN>2AFG3#,90C3NFG3!N<90
>N
/<9A.0
?
&1O90C1,O.CB0N.N
Y
!
AB/
E
B=N.ZB:
Y
+
P
QR*J6Q909:
Y
/.//<>[BC%!"#[9/B] E AB//BC .09:-%
+
,(N.//@B/909:
Y
/BC
!
[.N
E
AB//.>0:BZB:.0<
YE
>=>N
Y
:/
!
8>CBA9NB:
Y
B]
E
AB//.0
?
.0
=>N
Y
:BC>0/
!
90CN
E
AB//.>0.0/NB8/+%!"#B] E AB//.>0./.0C@=BCD Y I3 % ! 2Q ! M33 ! 32390C H96: ! D@N.0<.D.NBCD Y (*23 ! /@=A>/B ! =>:C90CJ5I+R<.//N@C Y /@ ?? B/NBCN<9N%!"#8.
?
9AN.=.
E
9NB.0
N?
09:NA90/C@=N.>0
E
9N<[9
Y
/>L<>A8>0B/90CAB/
E
>0/BN>9D.>N.=/NAB//B/.0-% + ,(+ 7- 0 8",!.
&(()*%
+
,(
&
L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B0B
&
=:>0.0
?
&
?
B0BB]
E
AB//.>0
!!
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
9A9D.0>
?
9:9=N90
E
A>*
NB.0/
!
3IJ/
#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大分子结构蛋白!
主要由
3IJ
蛋白骨架和糖基磷脂酰肌醇"
?
:
Y
=>*
/
Y
:
E
<>/
E
<9N.C
Y
:.0>/.N>:
!
IJM
#支架以及
"
型阿拉伯
半乳聚糖"
N
YE
B
"
9A9D.0>
?
9:9=N90
!
N
YE
B
"
3I
#侧链
组成!其中蛋白部分含量不到整个分子的
#"O
!属
于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
U
YE
*A.=<
?
:
Y
=>
E
A>NB.0/
!
UQIJ/
#家族)#*!*此类蛋白通常存在于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膜%壁间隙和胞间质等部位!其细胞定位
由
H*
端信号肽和
6*
端疏水
IJM
序列决定)!*%*
类成束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
L9/=.=:.0*:.KB9A9*
D.0>
?
9:9=N90
E
A>NB.0/
!
FG3/
#是
3IJ/
中的一类!
其蛋白质结构通常含有
H*
端信号肽!
6*
端
IJM*90*
=<>A
序列!
3IJ*:.KB
区域和
#
#
个 L9/=.=:.0*:.KB 的结构域含有 L9/=.=:.0*:.KB 结构域的蛋白在果蝇 " .&/(/ + 0)1231%/ 4 (53& #中首次被鉴定!其广泛 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酵母),*(藻类)1*和地
衣)&*等生物体中目前!在多种植物中已经鉴定出
!"#(
基因!包括拟南芥"
#&6)7/
+
()(501)%
#
)
* (水 稻" 8& 9 :(5); # ) #" * (小麦" <&)5)*,23(5);,2 # ) ## * (棉 花" =/(( 9+ ),20)&(,5,2 # ) #! * (白菜" &(()*&
+
#
)
#%
*
(
杨树"
>/
+
,1,(5&32,1^>-16
#
)
# * (番茄" 9 */ + 3&()? */%3(*,13%5,2 # ) # * (火炬松" >)%,(537 # ) #( *和百日菊 " @)%%)313 4 %( # ) #, *等 !"#( 是一个大的基因家 族!在拟南芥(水稻(小麦(棉花(番茄和白菜中分别 鉴定出 !# ( !, ( %
(
#&
(
!!
和
%%
个
!"#(
成员
已有的研究表明
!"#(
广泛参与植物发育过
程!主要涉及细胞分裂(伸长(膨胀及分化!以及次生
壁成熟(细胞粘连(形态建成等
!"#%*QH3.
拟南
芥转基因植株的研究表明花粉特有的
!"#%
基因
参与小孢子发育!且可能影响花粉内壁形成)#1*&拟
南芥
#5!"###
基因
8QH3
在花序茎和荚果的厚
壁组织中特异表达!表达强度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
增强!推测
#5!"###
可能促进次生细胞壁的木质
化!对次生细胞壁的成熟有重要作用)#&*&拟南芥
A
1##
%
A
1#!
双突变体研究表明
#5!"###
和
#5!?
"##!
基因可能控制植物茎秆强度和弹性系数)!"*&
百日菊
@3!"###
主要在茎的木质部导管和邻近的
薄壁组织中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网状导管的后
生木质部分化时对次生壁的沉积加厚有作用)#,*
此外!研究表明
!"#(
可能参与植物激素和外
界胁迫的信号传递过程
_><0/>0
等)*通过微阵列 研究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 !"## ( !"#! 和 !"#1 的转录积累在 323 不敏感突变体 6)#*# 中 更高!推测 323 抑制 !"## ( !"#! 和 !"#1 的表 达 U@90 ? 等)#!*研究发现 =0!"## %
%
#
的表达
都受
I3
%
的上调!而
=0!"###
%
# 的表达受 323 促进!受 I3 % ( M33 和 H96: 的抑制!这些结果暗示 一些 =0!"#( 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中!可能与植物 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油菜" &(()*%
+
,(G+
#是世界最重要的油料
作物之一!也是中国食用油的主要来源目前油菜
中还没有关于
!"#(
基因的相关研究报道!但已有
一些研究逐渐阐述油菜
3IJ/
的功能)!#*!*!主要涉 及花和根发育(小孢子胚胎发生等过程本研究首 次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 # 个 !"# 基因!并对其进 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 究油菜中 !"#( 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 ! 材料和方法 9+9 ! 材 ! 料 材料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油菜课题组的甘蓝 型油菜 H_,&1! !种植于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田 表达分析时分别在油菜幼苗期"播种后于 # % !` W 固 体培养基上生长 ,C #和开花期取样激素和非生物 胁迫处理所用材料种植于 # % !` W 固体培养基上!" !
a"+
#
b
(
#!"
8>: + 8 )! + / )# " #(< 光照% 1< 黑 暗#下培养 ,C !然后分别将幼苗置 #"
8>:
+
G
)#
I3
%
(
#""08>:
+
G
)#
2Q
(
#"
8>: + G )# M33 ( #"
8>:
+
G
)#
(*23
(
#"
8>: + G )# 323 ( O 蔗糖" ? + 8G )# #( 低温" b
#(
#O J5I
"
?
+
8G
)#
#(
!""88>:
+
G
)#
H96:
中"尽量避免损伤幼苗#!以清水为对照"
6X
#
处理
#<
后取样所有样品均取
%
个重复!于液氮
中迅速冷冻后置
)1"b
冰箱保存备用
9:;
!
总
<=/
的提取及
6>=/
第一链的合成
按照
RA.;>:
试剂"
M0Z.NA>
?
B0
#说明书提取油菜
各组织总
QH3
!
=4H3
第一链合成按照反转录酶
"
JA.8B/=A.
E
N
%
QBZBA/BRA90/=A.
E
N9/B
!
R9X9Q9
#操
作说明完成
QH3
提取后经
4H9/B
&
处理去除
4H3
污染!电泳检测完整性!反转录后用内参基因
#*5)%
检测
=4H3
质量!合成的
=4H3
可直接作为
J6Q
反应的模板使用!或者
)!"b
保存
9+?
!
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通过对白菜
!"#(
基因序列分析!设计引物
!"#
F
"
c*3RII6RR3R6R66II6I3*%c
#和
!"# Q
"
c*R6363RI3I66333636633336*%c
#!以
油菜叶片
=4H3
为模板进行
J6Q
扩增
J6Q
体系
参照
X\4*
E
:@/
"
R\d\2#说明书
J6Q
反应程
序 &b
预变性
!8.0
后进行循环扩增&
b 变性 #/ ! 1b 退火 %"/ ! (1b 延伸 #8.0%"/ !共 "
个
循环!最后
b 保存 J6Q 产物经 #O 琼脂糖凝胶 电泳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胶回收试剂盒"离心柱 型! 3] Y? B0 #进行回收!回收产物连入 E `4#&*R 载 体" R9X9Q9 #!转化 4U* 感受态细胞" R9X9Q9 # 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经菌液 J6Q 检测后!将阳性 重组子送到华大基因公司测序 9+@ ! 基因序列分析 采用 5]J3W Y 网站 JA>NJ9A98 程序分析编码 ,&# #" 期 !!!!!!!!!!!! 翟丽娜!等甘蓝型油菜
%!"#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表 9 ! 实时荧光定量 A<
分析用引物
R9D:B#
!
JA.8BA/>LAB9:*N.8BJ6Q
引物名称
JA.8BA
098B
序列
WB
P
@B0=B
"
c
#
%c
#
片段长度
WB
?
8B0N
/.;B
%
D
E
#*5)%*QR*F 3RR63I6666RRIRRRIRI #$,
#*5)%*QR*Q IR33I6IR6RRRRRI36663R
!"#*QR*F 66633IRR6333I666R6 #%(
!"#*QR*Q RIRRIRRI66RR63IR6I
氨基酸的组成(分子量(理论等电点等理化性质&在
线软件
%% E L98+]L98+>A ? %进行 L9/=.=:.0*:.KB 结构域分析& H* 端信号肽序列和 6* 端 IJM 序列分别 利用 W. ? 09:J+#
和
D.
?
*JMJ:90NJABC.=N>A
程序预
测&
\*
链和
H*
链的糖基化位点分别利用
HBN\I:
Y
=
$+"
程序和
HBNHI:
Y
=#+"
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
构通过
I\Q
方法)!*在线分析获得
JW\QR
预测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L9/=.=:.0*:.KB
结构域序列的多
重比对采用
6:@/N9:]
和
I5H4\6
等软件完成用
5`I3+"
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邻接法
"
HB.
?
?
!
H_
#重复
#""""
次构建系统进
化树!所用蛋白序列来自
H62M
或
2Q34
"
%% DA9//.=9CD+>A ? % DA9C %#数据库 9+B ! 基因表达分析 以油菜 #*5)% " 3F###1#! #基因为内参!使用 JA.8BA 设计特异性引物"表 # #实时荧光定量 J6Q 体系共 !"
G
!按试剂盒"
Wd2Q
%
IABB0QB9:*
N.8BJ6Q 9`/NBA .`]
!
R\d\2#说明书进行反
应在
2.>*Q9C.S
仪器上完成!采用两步法扩增
反应程序为
&b
预变性
%"/
&
b
变性
#"/
!
1b
退火
!"/
!
" 个循环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 该 J6Q 仪自带的 2.>*Q9C.S!+" 软件中的 CC6N 算法进行计算 ! ! 结果与分析 ;:9 ! %/12! 基因的克隆及编码氨基酸特性分析 根据白菜 !"#( 基因设计的引物 !"# F 和 !"#Q 进行同源克隆!以油菜 H_,&1! 叶片 =4H3 为模板进行 QR*J6Q 扩增"图 # #测序结果表明该 序列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长 #!""D E !共编码 %&& 个氨基酸残基和 # 个终止密码子 RI3 该基因编 码氨基酸大小 !11+&49
!预测等电点为
(+%,
20FG3
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其具有
3IJ/
蛋白
典型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富含脯氨酸
JA>
"
%+O
#(
丙氨酸
3:9
"
#"+1O
#(丝氨酸
WBA
"
&+%O
#和苏氨酸
R"
,+O
#
图
#
!
%!"# 基因 =4H3 序列扩增 `+4G""" & #+%!"#
基因
J6Q
产物
F.
?
+#
!
38
E
:.L.=9N.>0>L=4H3/B
P
@B0=B>L%!"# ? B0B `+4G""" & #+J6Q E A>C@=N/>L%!"#
图
!
!
20FG3
蛋白预测的一级结构图
3+
预测的一级结构示意图&
2+
预测的结构域其中绿色
代表
H*
端信号肽!紫色代表
6*
端
IJM
序列!黄色代表
L9/=.=:.0
结构域!红色代表
3IJ*:.KB
结构域!红色斜体代表
H*
糖基化位点!
蓝色斜体代表
3/0*799*WBA
%
R序列!绿色斜体代表
\*
糖基化位点
F.
?
+!
!
W=
AB/B0N9N.>0>L
E
@N9N.ZB
20FG3
E
A.89A
Y
/NA@=N@AB
3+J@N9N.ZB/KBN=<89
E
>L20FG3
E
A.89A
Y
/NA@=N@AB
&
2+J@N9N.ZB
C>89.0/>L20FG3+6>:>ABC/B
P
@B0=B/9NN
ABC.=NBC/.
?
09:
E
B
E
N.CB
"
?
ABB0
#
90CIJM*90=<>A
/B
P
@B0=B
"
E
@A
E
:B
#!
AB/
E
B=N.ZB:
Y
+R
3IJ*:.KBAB
?
.>0/9AB/<>[0.0
Y
B:>[90CABC
!
AB/
E
B=N.ZB:
Y
+RABC.N9:.=/9AB
E
ABC.=NBCN>H*:.0KBC
?
:
Y
=>/
Y
:9N.>0/.NB/
!
90CN3/0*799*WBA
%
RP
@.0/9AB<.
?
<:.
?
[<.:B
\*:.0KBC
?
:
Y
=>/
Y
:9N.>0/.NB/9AB.0C.=9NBCD
Y
N?
ABB0.N9:.=/
;:;
!
C&DE/
蛋白预测的结构域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预测的
20FG3
蛋白具
有
!
个
L9/=.=:.0*:.KB
结构域"
%
#
#, ! #&1 # %!( #! 属于 L9/=.=:.0 超家族 W. ? 09:J+#
分析显示其
H*
端有
#
个信号肽
WJ
!且
6WJ
"
6:B9Z9
?
B/.NB
E
>/.*
N.>0
#位点在第
! 和 ! 个氨基酸的位置使用 D. ? * JMJ:90NJABC.=N>A 预测 6* 端 IJM*9CC.N.>0 信号!发 现可能的 IJM 修饰位点即第 %,! 个氨基酸的位置 HBNHI: Y =#+" 预测表明该蛋白中具有
个
H*
糖基
化位点"
3/0!(
(
#!1
(
#(!
(
!( #! HBN\I: Y =+"
预测
显示它具有
##
个
\*
糖基化位点"
WBA#",
(
#"&
(
##(
(
#, ( #1% ( !(, ( %!
(
%$%
(
%(
&
R(
#1#
#"图
!
#
JW\QR
对
20FG3
的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该蛋白
很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膜
1&#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采用
I\Q
方法)!*对
20FG3
蛋白的二级结构
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中
*
螺旋"
9:
E
<9
占
%+%O
!延伸主链"
B]NB0CBC/NA90C
#占
#,+,&O
!
无规卷曲"
A90C>8=>.:
#占
,+1,O * 螺旋和无规 卷曲是组成 20FG3 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成分 图 % 表明! 20FG3 的 ! 个 L9/=.=:.0*:.KB 结构域 长度分别为 #"D
E
和
#!&D
E
!与其他物种的序列间
同源性较低!却也具有
%
个长约
#"
个氨基酸的保守
序列
U#
(
U!
和)
dF
*
U
其中
U!
区域富含亮氨
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疏水氨基酸!这些疏水残基
可能对维持
L9/=.=:.0*:.KB
结构域的功能如细胞粘连
不可缺少)!(*且
U#
和)
dF
*
U
中分别含有保守的
苏氨酸和组氨酸残基"图
%
#
;+?
!
系统进化树分析
利用
5`I3+"
软件!将预测的
20FG3
氨基
酸序列与不同植物中已知的
3IJ/
和
FG3/
蛋白构
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图
#表明! 20FG3 蛋白与同 属十字花科的白菜 FG3#, 和拟南芥 FG3! 的进化 关系较近!与 3NFG3# 和 3NFG3% 次之!与它们的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 &1O ( 1,O ( ,O 和 "O
!
与
3N3IJ%#
及
I<3IJ%#
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
将其命名为
%!"# ;:@ ! %/12! 基因的表达分析 图 显示! %!"#
基因在油菜各组织均有表
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苗期下胚轴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为苗期子叶(开花期叶片和苗期根!角果中表达
图
! 不同植物 3IJ/ 和 FG3/ 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分支上的数值表示 2>>N/NA9 E 验证中基于 #"""" 次重复该节点的 可信度&标尺表示遗传距离& ID+ 海岛棉& I<+ 棉花& 3N+ 拟南芥& TB+ 百日菊& 20+ 油菜& 2A+ 白菜& J E + 小立碗藓& GB+ 番茄& 6/+ 黄瓜&括号内为 IB0290K 或 2Q34 登录号 F. ? +
!
J<
Y
:>
?
B0BN.=909:
Y
/./>L3IJ/90C
FG3/.0C.LLBAB0N
E
:90N/
R
AB/B0NN
BA=B0N
>LD>>N/NA9
E
Z9:@B/D9/BC>0#""""AB
E
:.=9N.>0/
&
RAB
E
AB/B0N/
?
B0BN.=C./N90=B
&
ID+=/((
9+
),26&673%(3
&
I<+=-0)&(,5,2
&
3N+#-501)%
&
TB+@-313
4
%(
&
20+-% + ,( & 2A+&(()*&
+
&
J
E
+>0
9
(*/2)5&311
+
53%(
&
GB+"
9
*/
+
3&()*/%3(*,13%5,2
&
6/+B,*,2)((5);,(
&
IB0290K>A2Q349==B//.>00@8DBA/9AB.0
E
9AB0N图
%
!
20FG3
与其他植物
FG3/
的
L9/=.=:.0*:.KB
结构域的多重比对
TB+
百日菊&
3N+
拟南芥&
I<+
棉花&
20+
油菜若同一蛋白包含超过
#
个
L9/=.=:.0*:.KB
结构域!则根据它们在蛋白中的
位置"从
H*
端起#!依次用,
)#
-和,
)!
-来注释该结构域灰色线分别表示保守序列
U#
(
U!
和)
dF
*
U
F.
?
+%
!
@`:N.
E
:B/B
P
@B0=B9:.
?
08B0N>LL9/=.=:.0*:.KBC>89.0/DBN[BB020FG390CFG3/.0>N
:90N/
TB+@)%%)313
4
%
&
3N+#&6)7/
+
()(501)%
&
I<+=/((
9+
),20)&(,5,2
&
20+$&(()*%
+
,(+MLNE
A>NB.0
=>0N9.0/8>ABN<90>0BL9/=.=:.0*:.KBC>89.0
!
L9/=.=:.0*:.KBC>89.0/9AB900>N9NBC/@==B//.ZB:
Y
D
Y
.
)#
/
90C
.
)!
/
9==>AC.0
?
N>N
>/.N.>0/.0NE
A>NB.0
"
/N9AN.0
?
LA>8N
+R0/BAZBCAB
?
.>0/U#
!
U!90C
)
dF
*
U>LNL9/=.=:.0*:.KBC>89.0/9AB.0C.=9NBCD
Y?
A9
Y
:.0B/
!
AB/
E
B=N.ZB:
Y
&&#
#"
期
!!!!!!!!!!!!
翟丽娜!等甘蓝型油菜 %!"#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图
!
油菜不同组织中
%!"# 的表达 F. ? + ! 5] E AB//.>0>L%!"#.0C.LLBAB0N
N.//@B/>L-% + ,( 图 ( ! 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油菜下 胚轴中 %!"#
的表达
6X+
对照&
I3
%
+
赤霉素&
2Q+
油菜素内酯&
M33+
吲哚
*%*
乙酸&
(*23+(*
苄氨基腺嘌呤&
323+
脱落酸&
WV6+
蔗糖&
b+ 低温& J5I+ 聚乙二醇& H96:+ 氯化钠 " 和 "" 分别表示处理 与对照间在 "+" 和 "+"# 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F. ? +( ! 5] E AB//.>0>L%!"#.0<
YE
>=>N
Y
:/>L-% + ,( @0CBANAB9N8B0N/>L<>A8>0B90C9D.>N.=/NAB// 6X+6>0NA>: & I3 % +I.DDBAB:.0 & 2Q+2A9//.0>:.CB & M33+M0C>:B*%*9=BN.= 9=.C & (*23+(*DB0; Y :98.0> E @A.0B & 323+3D/=./.=9=.C & WV6+W@=A>/B & b+6>:C
&
J5I+J>:
Y
BN<
Y
:B0B
?
:
Y
=>:
&
H96:+W>C.@8=<:>A.CB+
"
90C
""
.0C.=9NB//.
?
0.L.=90NC.LLBAB0=BDBN[BB0NAB9NBC
/BBC:.0
?
/90C=>0NA>:/9N"+"90C"+"#:BZB:
!
AB/
E
B=N.ZB:
Y
较少!但高于花蕾和花!茎秆中表达最少!表明该基
因与油菜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由图
(
可知!
%!"# 基因表达受到 I3 % ( 2Q ( M33 ( 323 和 H96: 的诱导!而受到 (*23 (蔗糖(低 温和 J5I 抑制其中! I3 % 和 M33 都极显著地上 调其表达!且 I3 % 上调作用更为明显! H96: 也使得 其表达量显著升高!然而低温处理却极显著降低其 表达这些结果暗示了 %!"#
基因在油菜生长发
育中可能与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有关
%
!
讨
!
论
类成束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基因"
!"#(
#在植
物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显著影响植物形态!对
株型建成调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首次从甘
蓝型油菜中克隆了
#
个
!"#
基因!结构域的预测显
示其编码氨基酸中具有
H*
端信号肽!
6*
端
IJM*90*
=<>A
序列! 个
3IJ*:.KB
区域和
!
个
L9/=.=:.0*:.KB
结构域
G.
等)#%*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把
%%
个
2AFG3/
蛋白分成
大类" =:9CB & *=:9CB ( #!依据 所含 3IJ*:.KB 和 L9/=.=:.0*:.KB 结构域数目不同分 为
类"
?
A>@
E &
*
?
A>@
E (
#!与
20FG3
同源的
2AFG3#,
分别属于
=:9CB
&
和
?
A>@
E)
!与
3NF*
G3!
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分析结果与之相一致
因
FG3/
具有
L9/=.=:.0*:.KB
结构域!所以
FG3/
与
3IJ/
聚成两大类!这与
3IJ/
按结构域的分类也
一致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基因编码的
蛋白属于
FG3/
蛋白家族
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其在植物中的功能有重要的
联系!研究
!"#(
的表达可为阐释该基因的功能提
供线索
P
QR*J6Q
的结果表明
%!"# 的表达广 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中!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 油菜各个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 G. 等)#%*通过查找 IB0290K 中的白菜 #"""" 条 5WR/ 序列!对根( 叶(花(花蕾(角果和种子中的 &!"#(
表达进行分
析发现
&!"##, 基因在根和种子中的表达量较其 他
个器官中更高!在花中不表达
%!"# 在油菜 花器官中有少量表达!表明 %!"#
与其同源基因
&!"##, 的表达有差异 植物 !"#( 基因可能涉及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 迫信号转导过程拟南芥 !"## E eIVW 转基因植 株的 6M` " =9:@/.0C@=.0 ? 8BC.@8 #和 WM` " /<>>N .0C@=.0 ? 8BC.@8 #处理结果显示 !"## 基因对生长 素依赖!而细胞分裂素对其有抑制效应)!,* 9` 等)#"*研究表明 8(!"#, ( 8(!"### 和 #5!"#!# 的 表达都受到赤霉素 I3/ 的诱导!暗示 I3/ 在调控 !"#( 基因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激素变化与形态 发育密不可分!影响植物形态建成其中赤霉素涉 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包括种子发芽(茎秆伸 长(叶片伸展(花粉成熟和花的诱导等激素处理后 %!"#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显示其对
I3
%
最为敏
感!推测该基因可能通过参与
I3/
的信号网络调节
油菜的生长发育外界环境也极大地影响植物生长
情况!耐寒耐高温!耐盐碱以及耐旱等品种的选育一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直以来都是育种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表明 8(!? "#!% 表达在盐胁迫下升高!低温处理下 #5!"##& ( #5!"#!" ( 8(!"## 和 8(!"#
表达量降低!
8(!?
"#!
(
8(!"#
(
8(!"##
(
8(!"##1
和
8(!"##&
的表达都受到干旱胁迫的抑制)#"*
%!"# 的表达 受 H96: 上调和低温( J5I 下调表明它也可能参与 不同的逆境胁迫调控过程但是!油菜 %!"#
基
因在激素应答和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
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已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
载体和
QH3.
载体!将通过转化油菜植株对该基因
功能进行研究!为阐释其具体的发育调控机制和生
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
*
!
WU\f3GR5Q3`+WNA@=N@AB90CL@0=N.>0>L
E
:90N=B:[9:
E
A>NB.0/
)
_
*
+<03>1%5B311
!
#&&%
!
B
"
#
# &)!%+ ) ! * ! WU\f3GR5Q3 `+3A9D.0> ? 9:9=N90* E A>NB.0/
/NA@=N@AB
!
B]
E
AB//.>090CL@0=N.>0
)
_
*
+B311,1&%7C/13*,1&")
A
3D*)3%*3(
!
!""#
!
BF
"
#"
# #%&&)##,+
)
%
*
!
5GGMW`
!
5I5GVH4_
!
351+3A9D.0>
?
9:9=N90*
E
A>NB.0/
$
KB
Y
AB
?
@:9N>A/9NN0)
_
*
+>1%5>0
9
()/1/
49
!
"#"
!
9B?
"
!
# "%)#&+
)
$
*
!
_\UHW\HXG
!
_\H5W2_
!
236M63
!
351+R
?
9:9=N90
E
A>NB.0/>L#&6)7/
+
()(+38@:N.
?
B0BL98.:
Y
>L
E
@N9N.ZB=B:
9C08>:B=@:B/
)
_
*
+>1%5>0
9
()/1/
49
!
""%
!
9??
"
#
#&##)#&!+
)
*
!
5GXMHWR
!
TMHHX
!
6`3GGMWR5QG
!
351+IB0BN.=909:
Y
/./>L9CA>/>
E
<.:90B@A9:=B:9C08>:B=@:B
.0NBA9=N.>0>LL9/=.=:.0 & 90C 9DB:/>0N Y A>/.0BK.09/B8@N9N.>0/ ) _ * +B311 ! #&&" ! GH "
#$
(),+
)
(
*
!
X3f3`\R\R
!
H\WUMQ\`
!
WU5H`
!
351+WNA@=N@A9:90C
E
<
Y
:>
?
B0BN.=909:
Y
/B/>LQI4*63J
%
*
.
?
*<%
!
9L9/=.=:.0*:.KB9C0
E
A>*
NB.0B]
E
AB//BC.0=<.=K=<>0CA>=
Y
NB/
)
_
*
+)/*0)2)*35)/
+
0
9
()*#*5
!
#&&1
!
9?IB
"
%
#$
!11)!&!+
)
,
*
!
I3WJ3Qd
!
_\UHW\HXG
!
6`X5HH3_3
!
351+R8
E
:B]/NA@=N@AB/>L9A9D.0>
?
9:9=N90*
E
A>NB.0/90CN-
>@A0B
Y
N>[9AC/@0CBA*
/N90C.0
?
L@0=N.>0
)
_
*
+>1%5C/13*,1&)/1/ 49 ! ""# ! @J " #)! #
#(#)#,(+
)
1
*
!
UV25Q!
WV J`5Q`+3:
?
9:*63 /`
$
./>L>A8/>L9=B:9C08>:B=@:B.0B8DA
Y
>/>LN
9E/1;/F[.N<<>8>:>
?Y
N>.&/(/
+
0)1
L9/=.=:.0
&
)
_
*
+<03GC8H/,&%1 ! #&&
!
9?
"
#1
# !#!)!!!+
)
&
*
!
J3VGWQV4J
!
GMH42G34J+F9/=.=:.0C>89.0
E
A>NB.0/9AB
E
AB/B0N.0I/(5/*/
Y
8D.>0N/>L:.=
_
*
+#
++
1)37%7G%;)&/%23%51C)?
*&/6)/1/
49
!
""!
!
GF
"
#
!"%()!"%&+
)
#"
*
!
`3UG
!
TU3\_+IB0>8B*[.CB.CB0N.L.=9N.>0
!
=:9//.L.=9N.>0
!
90CB]
E
AB//.>0909:
Y
/./>LN
?
9:9=N90
E
A>NB.0
?
B0BL98.:
Y
.0A.=B
"
8&
9
:(5);G+
#)
_
*
+H/,&%1/
A
GF
+
3&)23%51/5% 9 ! "#" ! G9 " #" #
!($,)!((1+
)
##
*
!
F3MX3
!
32\VT\VU3MQ_
!
W3QU3HF+J@N9N.ZBL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FG3
#
.0[
<&)5)*,23(5);,2
#
90CA.=B
"
8&
9
:(5);
# .CB0N.L.=9N.>090CD.>.0L>A89N.=909: Y /B/ ) _ * +C/13*,1&=3%35)*(%7=3%/2)*( ! ""( ! ;JG " #
,1)&+
)
#!
*
!
UV3HIIS
!
7V fG
!
I\HIWd
!
351+6<9A9=NBA.;9N.>0>L#&0>ZB:=>NN>0!"#
?
B0B/90CN
AB//.>0
E
A>L.:.0
?
.0L.DBACBZB:>
E
*
8B0N90C.0AB/
E
>0/BN>
E
<
Y
N><>A8>0B/90C/9:N/NAB//
)
_
*
+>0
9
()/1/
4
)>1%5&,2
!
""1
!
9?@
"
!
# %1)%&+
)
#%
*
!
GM_
!
fV7`+IB0>8B*[.CB.CB0N.L.=9N.>0
!
=:9//.L.=9N.>090CB]
E
AB//.>0909:
Y
/./>L
?
B0B/B0=>C.0
?E
@N9N.ZBL9/=.=:.0*:.KB9A9D.0>
?
9:9=N90
E
A>NB.0/.06<.0B/B=9DD9
?
B
"
&(()*& + G+ #) _ * +C/13*,1&)/1/
49
J3
+
/&5(
!
"#!
!
?I
"
#!
# #"#)#"+
)
# * ! G3F3QIV5RR5F ! G5JGg_6 ! 4g_3Q4MH3 ! 351+J> E :9A ? B0B/B0=>C.0 ? L9/=.=:.0*:.KB9A9D.0> ? 9:9=N90 E A>NB.0/9AB<. ? <: Y B] E AB//BC .0NB0/.>0[>>C ) _ * +I3K>0 9 5/1/ 4 )(5 ! ""
!
9G@
"
#
# #",)#!#+ ) # * ! FQ3IX\WR5F3H3XMWW ! 43H436UMF ! X3G3MRTMWJ+5] E AB//.>0>L9A9D.0> ? 9:9=N90 E A>NB.0/C@A.0 ? N>89N>LA@.NA. E B0.0 ? 90C.0 AB/ E >0/BN>8B=<90.=9:[>@0C.0 ? ! < YE >].990C90>].9 ) _ * +>1%5>0 9 ()/1/ 49 %7)/*032)(5&
9
!
"#!
!
!
##!)##1+ ) #( * ! d3HIWU ! f3HIUd ! W3RUd3HJ ! 351+QB9:*N.8BQR*J6Q909: Y /./>L:>D:>: YE .0B " >)%,(537 # 9A9D.0> ? 9:9=N90* E A>NB.090C9A* 9D.0> ? 9:9=N90* E A>NB.0*:.KB ? B0B/ ) _ * ->0 9 ()/1/ 4 )>1%5&,2 ! "" ! 9;@ " # #
&#)#"(+
)
#,
*
!
43UMd3J
!
FMH4G3dX
!
Q\25QRWX
!
351+3L9/=.=:.0*C>89.0=>0N9.0.0
??
B0B
!
@3!"###
!
./B]
E
AB//BCB]=:@/.ZB:
Y
.0]
Y
:B8B:B8B0N/
N<9N<9ZBABN.=@:9NB[9:N<.=KB0.0
?
/.0NY
/NB8>L@)%%)313
4
%(=Z50Z
Y
)
_
*
+>1%5
!
""(
!
;;?
"
(
#$
#!1#)#!&#+
)
#1
*
!
GM_
!
dV`
!
I5HIGG
!
351+R
?
9:9=N90
E
A>NB.0
?
B0B
!
"#%
!
./.0Z>:ZBC.08.=A>/
E
>ABCBZB:>
E
8B0N>L#&6)7/
+
?
()(
)
_
*
-<03>1%5H/,&%1
!
"#"
!
G@
"
%
# 1!)&,+
)
#&
*
!
MR\W
!
WVTVXMd
!
M`d3`\R\X
!
351+3NFG3##
!
9L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
E
B=.L.=9:
Y
:>=9:.;BC.0/=AB:B0=<
Y
89=B:/
)
_
*
+)/(*)3%*3)/53*0%/1/
49
)/*032)(5& 9 ! "" ! GI " #" #
#&(%)#&(&+
)
!"
*
!
`36` MGG3H6J
!
`3HWFM5G4W4
!
WR36UVQWXMTU
!
351+F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E B=.9:.;9N.>0L>A/NB8D.>8B* =<90.=/90C=B:[9:9A=<.NB=N@AB.0#&6)7/ + ()(90CG,*1 9+ 5,( ) _ * +<03>1%5H/,&%1 ! "#" ! G; "
# (1&),"%+ ) !# * ! J5HH5GGQ ! _3HHM6U5G ! X_5GG2\`J ! 351+4BZB:> E 8B0N9:AB ? @:9N.>0>L9 E :9/898B8DA90B9A9D.0> ? 9:9=N90 E A>NB.0B E .N> E B.0 >.:/BBCA9 E BL:>[BA/ ) _ * +<03>1%5B311 ! #&&# ! ? " #! #
#%#,)#%!(+
)
!!
*
!
R3HI76
!
U5dS
!
351+R
?
9:9=N90
E
A>NB.0/D.0C.0
?
N>d9A.ZAB9
?
B0N/.0N
!
=B:CBZB:>
E
8B0N9:L9NB
!
90C89.0NB090=B
>L8.=A>/
E
>ABB8DA
Y
>
?
B0B/./.0&(()*% + ,(G+=Z+R> E 9/ ) _ * +H/,&%1/ A GF + 3&)23%51/5%
9
!
""(
!
BJ
"
##
# !(%&)!("+ ) !% * ! 5G*R3HR3fd33 ! W\GhW`R ! 6\WR3 `G4 ! 351+3A9D.0> ? 9:9=N90 E A>NB.0 E A>L.:B/90CC./NA.D@N.>0 E 9NNBA0/C@A.0 ? 8.=A>/ E >AB B8DA Y > ? B0B/./90C E >:B0CBZB:> E 8B0N.0&(()*%
+
,(
)
_
*
+>1%5J3
+
&/7,*5)/%
!
"#%
!
;G
"
%
# !%#)!%+
)
!$
*
!
63HH5W3H`3
!
4VQ3H46
!
2VQ5G6
!
351+5LLB=N>L9A9D.0>
?
9:9=N90
E
A>NB.0/LA>8N
E
/>L
E
B990C$&(()*%
+
,(>0
#
+
0%/2
9
*3(3,53)*03(;>>/
E
>AB=
?
BA8.09N.>0
)
_
*
+>1%5>0
9
()/1/
49
!
"#!
!
9BI
"
#
#(1)#(,"+
)
!
*
!
I3QHM5Q_
!
IM2Q3R_F
!
351+I\Q/B=>0C9A
Y
/NA@=N@AB
E
ABC.=N.>08BN<>CZBA/.>0Mi
)
_
*
+C350/7()%G%:
9
2/1/
49
!
#&&(
!
((
")%+
)
!(
*
!
XM` _5
!
XM` W_
!
G552U
!
351+MCB0N.L.=9N.>0>L8>N.L/L>A=B:9C0[.N<.0N
B9NBCC>89.0/>LN
??
A>[N
*
*.0C@=BC
?
B0B
!
*
.
?
*<%
)
_
*
+H/,&%1/
A
)/1/ 4 )*1B032)(5& 9 ! """ ! ;JB " "
# %"&",)%"&#+ ) !, * ! _\UHW\HXG ! XM22G5H3_ ! 236M63 ! 351+3L9/=.=:.0*:.KB9A9D.0> ? 9:9=N90* E A>NB.0 " FG3 # 8@N90N>L#&6)7/ + ()(501)% ! A 1# ! /<>[/CBLB=N/.0/<>>NAB ? B0BA9N.>0 ) _ * +>"/D8%3 ! "## ! G " & #
B!#+ #(&# #" 期 !!!!!!!!!!!! 翟丽娜!等甘蓝型油菜
$%!"#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