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12!"##$$$
#
作者简介$王
!
!
"
#3+$)
#!女!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银杏生殖生物学研究工作
4*56.7
$
860
9
:."""
!
#%,;<5
"
通信作者$王
!
莉!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裸子植物传粉生物学及生殖生物学研究工作
4*56.7
$
87.
!
.=;6/,6;,;0
颈卵器植物颈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
!
!
#
!
!王
!
莉#"
"
#
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
!!&""3
&
!
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3
#
摘
!
要$颈卵器是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卵细胞(腹沟细胞和颈细胞"颈沟细胞#构成其中!颈
细胞是这类植物雄配子进入颈卵器并完成受精作用的唯一通道!在颈卵器的发育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对颈细胞的发生和发育(结构特点和功能等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
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颈卵器植物&结构&受精&功能&颈细胞
中图分类号$
>3$$,&(
文献标志码$
?
$%&(%&)*+!,+(%#"+"-.)(/0)12#+3&(4)
5
"+#*%)
@?ABC.
#
!
!
@?ABD.
#
"
"
#E<7F
9
F
M60
9
NO
!
M60
9
NO
S.60
9
/K!!&""3
!
EO.06
&
!E<7F
9
F
!
M60
9
NO
!
M60
9
NO
S.60
9
/K!!&""3
!
EO.06
#
362%&*(%
$
?I;OF
9
<0.K5
!
JOFGF567FIF
T
I<:K;J.QF9
60.0=I
R
<
T
O
R
JF/
!
T
JFI.:<
T
O
R
JF/60:
9R
50
T
FI5/
!
;<0*
/./J/
;F7
!
6QF0JI67;6067;F760:<0FJ"
0F;U;6067;F7/
#
,?5<0
9
JOF5
!
0F;U
;F7/6IFJOF<07
R
FGGF;J.QF/JIK;JKIFG
65FJF/J
<0.660:6;;<5
T
7./OGFIJ.7.N6J.<0
!
60:JOFIFG
T
76
R
F//F0J.67I<7F/:KI.0
9
JOF6I;OF
9
<0.67:FQF7<
T
5F0J60:GFIJ.7.N6J.<0,HFIF
!
8FIFQ.F8JOF
IF/F6I;O
T
I<
9
IF//<0JOFG
I<;F//
!
:FQF7<
T
5F0J60:/JIK;JKI67;O6I6;JFI./J.;
.0
T
6IJ.*
;K76I6=
GFIJ.7.N6J.<0,V06::.J.<0
!
8F
T
<.0J
I<=7F5/.0;KIIF0JIF*
/F6I;O60:
9
.QF60
8
9"&!2
$
6I;OF
9
<0.6JF
&
/JIK;JKIF
&
GFIJ.7.N6J.<0
&
GK0;J.<0
&
0F;U;F7
!!
颈卵器植物是指在有性世代的雌性生殖器中出
现颈卵器结构的植物类群的总称!包括苔藓植物门
"
1I
R
<
T
O
R
J6
#和蕨类植物门"
LJFI.:<
T
O
R
J6
#下各科以
及裸子植物门"
B
R
50
T
FI56F
#的大部分植物根
据受精时期雄配子进入颈卵器的方式!可将颈卵器
植物分为
!
种类型$第一种为游动精受精植物!这种
类型植物受精时!通常在颈卵器周围充满液体!精子
释放在颈卵器外!带有鞭毛!通过游动进入颈卵器
游动精受精植物包括苔藓(蕨类和少数裸子植
物)#*!*第二种为粉管受精植物!受精时花粉管进入
颈卵器!将精细胞释放入卵细胞中大部分裸子植
物属于粉管受精植物)%*
成熟的颈卵器结构包括一个卵细胞(一个腹沟
细胞"有些植物中退化#和一至数个颈沟细胞"苔藓
和蕨类植物#或颈细胞"裸子植物#)!!$*其中!颈细
胞与卵细胞或腹沟细胞毗邻!是这类植物雄配子进
入颈卵器的唯一通道自
!"
世纪初至今!国内外许
多学者对颈卵器的结构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报道!尽
管由于实验方法的制约!使得有些观察结果不尽详
实!但他们取得的成果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
资料从已发表的有关颈卵器植物雌配子体的文献
可以看出!对于颈细胞的位置(结构(数目和排列方
式已有了清楚的认识!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合理的推
断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颈细胞的发生(发
育(结构特点和功能等方面分别进行概述!以期为进
一步深入研究颈细胞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发挥的
作用提供参考
#
!
颈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颈卵器结构较为相似!
可分为颈部和腹部两部分颈沟细胞由来源于雌配
子体表层的颈卵器原始细胞分化形成)&**与其它
细胞相比!颈卵器原始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
厚该细胞进行一至数次细胞分裂形成初生细胞和
数个颈卵器壁细胞其中!初生细胞通过一次不均
等分裂!形成
#
个较大的中央细胞和
#
个较小的颈
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再进行一次不均等分裂形
成位于颈卵器基部的卵细胞和其上的腹沟细胞颈
沟细胞进行数次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数个颈沟细
胞)*!或者在一些蕨类植物中!颈沟细胞仅进行一次
核分裂!形成双核的颈沟细胞)(*此外!苔藓和蕨类
植物的颈卵器周围通常有
#
层壁细胞包围!这些细
胞也由颈卵器原始细胞分裂而来)!+*"图
#
!
?
#
裸子植物的颈卵器来源于珠心深处的功能大孢
图
#
!
颈卵器结构示意图
?,
苔藓(蕨类植物颈卵器示意图&
1,
裸子植物颈卵器示意图
图中虚线表示细胞核
F;,
卵细胞&
-
;,
套细胞&
0;,
颈细胞&
0;;,
颈沟细胞&
Q;;,
腹沟细胞&
8;,
壁细胞
W.
9
,#
!
X<:F7G9
<0.6
?,X<:F7G9
<0.6.0=I
R
<
T
O
R
JF/60:
T
JFI.:<
T
O
R
JF/
&
1,X<:F7G9
<0.6.0
9R
50
T
FI5,C
99
;F7
&
-
;,S6;UFJ;F7
&
0;,AF;U;F7
&
0;;,AF;U;6067;F7
&
Q;;,YF0JI67;6067;F7
&
8;,@67;F7
子)3*功能大孢子形成后随即分裂!并经过游离核
期(细胞化期和颈卵器发育
%
个阶段!最终形成成熟
的雌配子体)$*颈细胞由位于雌配子体一端的颈卵
器原始细胞发育而来!颈卵器原始细胞经过一次不
均等分裂!形成
#
个较大的中央细胞和
#
个较小的
初生颈细胞其中!中央细胞在发育后期进行一次
不均等分裂形成
#
个卵细胞和
#
个腹沟细胞"或腹
沟核#!后者形成不久即解体消失初生颈细胞进行
一次或多次分裂!形成按一定方式排列的多个颈细
胞)#"*#!*裸子植物的颈卵器位于雌配子体边缘!周
围由一层套细胞包裹!随着颈卵器的发育!其周围的
雌配子体原叶细胞不断增殖!而颈卵器深深陷入雌
配子体中同时颈卵器壁不断增厚!尽管在有些部
位发生壁凹陷!使其可从套细胞中吸收营养)#%*#$*!但
颈卵器最重要的细胞+++中央细胞"后来发育成卵
细胞#还是被层层包围!仅余下一至数层颈细胞构成
相对薄弱的部位"图
#
!
1
#
植物颈细胞的数目千差万别!但不同植物种属
都有 特 定 的 颈 细 胞 数 目苔 藓 植 物 中!地 钱
"
!"#$%"&("
)
*+
,
-*#
)
%"D,
#成熟的颈卵器具有
$
个颈沟细胞)*蕨类植物中!蜈蚣草"
./#(01(""
D,
#的颈沟细胞为
!
个)#&*&水蕨)
2/#"*
)
/#(0%"+3
($#*(4/0
"
D,
#
1I<0
9
0,
*和阔鳞瘤蕨)
.%
,
-"*0*#50
%"(&"&/&0(0
"
A<
Z,B,DK
*只有
#
个颈沟细胞!
但有
!
个颈沟细胞核)(!#*在裸子植物中!银杏
"
6(&7
8
*9(+*9"D,
#和苏铁类"
E
R
;6:/
#植物受精前
颈细胞数目为
$
个)#"!#(*&松杉类植物中!除了罗汉
松属"
.*4*$"#
)
50
#颈卵器的颈细胞数目比较多"
!
"
个#)#+*!其它植物颈细胞数目从
!
至
$
不等)$*&
麻黄属"
:
)
%/4#"
#的颈细胞可多达
$"
个)$*通常
颈细胞成熟后不再进行增殖!但无论在蕨类植物(苔
藓类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中!若颈细胞的分裂过程尚
未完成!一旦颈卵器中的中央细胞"卵细胞#解体退
化!颈细胞也将失去持续分裂的能力)#3*
颈细胞的排列方式也因植物种类而呈现出一定
差别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位于腹沟细胞上
方!排 成 一 列!四 周 由 单 层 的 颈 部 壁 细 胞 包
围)!+!"*!#*裸子植物中!泽米属苏铁"
;"-("
#
)
#"
*和
白云杉)
.($/"
8
+"5$"
"
X
Y/
*
)
!!
*的颈细胞
呈单层排列银杏成熟的颈细胞呈双层覆瓦状排
列)!%*罗汉松"
.*4*$"#
)
50*"#"B,1F00,F[C,
C<0
#的颈卵器也具有
!
层颈细胞!但排列整齐)!$*
从颈卵器植物生殖器官的演化来看!颈卵器的
发育趋势总体上是随进化而退化!越进化的种!其颈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卵器的颈部结构越简化!颈细胞的数目也向由少至
多的方向演化)!&*
!
!
颈细胞的结构特点
:,;
!
成熟颈细胞的结构特征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通常在受精前
即解体消失!因此!在观察这些植物颈卵器结构特点
时!往往更为关注卵细胞!而颈沟细胞的结构特点则
常被忽视目前!仅知道颈沟细胞多呈长圆柱状!细
胞核明显!部分植物的颈沟细胞具有双核!纵向排
列颈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纵向伸长!细胞内囊泡(高
尔基体(内质网十分丰富)#!*解体前!颈沟细胞
之间(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间存在发达的胞间连丝!
而颈沟细胞与周围颈部壁细胞之间几乎无胞间连
丝)!*!(*
裸子植物的颈细胞发育成熟后!具有明显的结
构特征!包括$细胞核明显!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内
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质体等)##*#!!#3*&细胞具有极
性)#!*&朝向颈卵器腔一侧具有较厚的原始细胞壁!
富含纤维)#3!+*颈细胞还具有明显的分泌细胞特
征!在成熟时期细胞质膜往往向内弯曲)!3*&细胞间
隙大!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间含有许多分泌
物质!有时在细胞间隙以及朝向颈卵器腔的细胞壁
表面也可以观察到许多分泌物质积累)##*#!*此外!
X6
等)#3*在花旗松)
.0/54*05
8
"-/&<(/0((
"
X.I=,
#
WI60;<
*和一种落叶松"
="#(>\/5#*+/
)
(0?,HF0*
I
R
#的颈细胞中观察到一些多泡体结构!并推测这些
结构与胞吞胞吐作用有关$颈细胞一方面可通过胞
吐作用向细胞外分泌物质&另一方面又通过胞吞作
用向周围细胞吸取营养!以作为胞吐作用的补偿
颈细胞的结构特点表明这类细胞是代谢十分活跃的
细胞!并具有分泌特征!能够向细胞外分泌一些物
质!但这些分泌物的成分(功能还不清楚
:,:
!
颈细胞的解体现象
在颈卵器植物的受精过程中!颈细胞的结构是
否保持完整尚无定论!这可能与植物种类有关苔
藓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通常在受精前即解体!解
体产物或被卵细胞吸收或仍停留在其解体产生的通
道内)(!#*裸子植物中的崖柏属"
?%5
@
"
#(短叶红豆
杉"
?">509#/1(
A
*+("AKJJ,
#和云杉"
.($/"
8
+"5$".($/"/&
8
/+-"&&( L6II
R
F[40
9
F75,
#!其颈细胞在花
粉管进入颈卵器前也自行解体)!+!%"*金松)
B$("4*
)
3
(
,
01/#($(++""
"
]OK0=,
#
Z.F=<7:FJ K^;;,
*和南洋杉
属"
C#"5$"#("
#植物的花粉管在进入颈卵器时!一般
从颈细胞的细胞间隙中通过!并不会损伤颈细
胞)%#*%!*!这种不破坏颈细胞而进入颈卵器的方式被认
为是较为古老的特征)%!*麻黄属植物
:
)
%/4#"#(3
A
5#$"]
坏颈细胞!有时不会破坏颈细胞)!$!%%*此外!还有些
种类!如云南油杉"
D//+//#("/1/+
,
&("&" X6/J,
#
)
%$
*
(
红豆杉"
?">509"$$""D,
#
)
%&
*
(花旗松)%*和太平洋银
枞)温哥华冷杉
C9(/0"-"9(+(0
"
C
76/
#
C
76/F[
S,W*
)
%(
*等!花粉管与颈细胞接触后!是通过强
行冲过颈部进入颈卵器的!在此过程中!颈细胞被挤
在一旁!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颈细胞随即解体!解
体产物多为花粉管或卵细胞吸收
Z.0
9
O
)
$
*认为在
进入颈卵器的过程中!花粉管主动破坏颈细胞的现
象更倾向于发生在那些颈卵器相对独立的植物种
类中
颈细胞开始解体的时间因种类呈现差异地钱
的颈沟细胞在完成分裂后!需继续发育一段时
间)%+*!曹建国等)!*认为颈沟细胞的发育可能是为了
保证颈部的伸长!从而使颈部能够伸出蒴苞完成受
精作用大多数蕨类植物颈沟细胞的解体时间也显
得有些滞后!直到卵细胞完全成熟才开始)#&!(*裸
子植物中!崖柏属植物的颈细胞几乎在形成后即开
始解体!其解体产物几乎全部为中央细胞吸收)%"*&
短叶红豆杉和云杉颈细胞的细胞质在花粉管到达前
便开始逐渐消融)!+*&而花旗松的颈细胞直到在与花
粉管接触时才表现出降解趋势)##*有人认为受精
前颈细胞解体是一种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3*!但这
种说法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支撑
%
!
颈细胞的功能
由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在受精时
常解体消失!对其功能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对于这
类细胞功能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裸子植物的颈细
胞中
<,;
!
作为雄配子进入颈卵器的通道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已报道的颈卵器植物的雄
配子都是从颈细胞处进入颈卵器(并最终完成受精
作用的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在受精前即开
始解体!在精子到达时已完全消失!其周围的颈部壁
细胞结构仍保持完整!形成一条通向卵细胞的通道
受精时期顶端的颈部壁细胞开裂!通道内充满液体!
游动精子便经此通道进入颈卵器)#&!!$"*
裸子植物中的游动精受精植物一般分类学地位
较低!如攀枝花苏铁"
2
,
$"0
)
"&<%(%5"/&0(0D,^O
&
期
!!!!!!!!!!!!!
王
!
!
!等$颈卵器植物颈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Z,M,M60
9
#
)
#%
*
(银杏)$#*(华北落叶松"
="#(>
)
#(&$(
)
3
(03#5
))
#/$%( X6
R
I
#
)
$!
*及侧柏)
.+"
,
$+"450*#(/&"+(0
"
D,
#
WI60;<
*
)
$%
*等其中!苏铁在受精前颈卵器上部
会产生液体!使颈细胞膨压增大!同时由于卵细胞内
压力增大!顶部向外突出!最终导致颈细胞彼此相互
分离!为游动精子提供通道)#"!$$*
粉管受精多发生在分类学地方较高的裸子植物
中!如白皮松"
.(&5095&
8
/"&" K^;;,F[40:7,
#
)
3
!
$&
*
(油
松"
.(&50"95+(
A
*#-(0E6II._IF
#
)
$&
*和樟子松"
.(&50
0
,
+1/0#(0Q6I,-*&
8
*+($"D.JQ,
#
)
$
*等植物的精细胞进
入颈卵器的方式均属于此种类型粉管受精植物的
花粉管进入颈卵器的方式可根据是否破坏颈细胞分
为两种情况多数植物的颈细胞具有较厚的细胞
壁!细胞间隙也较大!在受精之前或与花粉管接触后
即解体!体积减小!同时在胞间层处分开!为花粉管
进入颈卵器提供道路)##!+!%*其它植物的颈细胞在
与花粉管接触后并不呈现解体趋势!花粉管到达颈
细胞处!将颈细胞冲挤在一旁)%$*!或破坏并穿过颈
细胞)%&!%(!$(*$3*!自行为进入颈卵器开辟道路!颈细胞
在此过程中受到损伤
尽管颈细胞作为雄配子进入颈卵器的通道作用
已被广泛接受!但还有一些学者不断对此提出质疑!
尤其是在粉管受精的裸子植物中
C<6U
)
&"
*在研究
绿干柏"
25
)
#/0050"#(<*&($"BIFF0F
#的受精作用时
发现了一条花粉管横穿过雌配子体(并与颈卵器一
侧的壁接触的现象
X6
等)#3*在体外授精实验中观
察到!松属"
.(&50
#植物种外(种内(种间的花粉管均
可以从任何部位进入颈卵器!却极少从颈细胞处通
过这样的花粉管对受精过程以及细胞的发育有许
多不利影响$首先目前尚无资料证明花粉管具有可
以穿过颈卵器壁的酶类!因此花粉管若从这些部位
到达颈卵器!进入颈卵器的可能性则会降低其次!
尽管颈卵器壁较厚!但与周围套细胞之间仍存在一
些薄弱的地方便于为内部卵细胞发育提供营养!花
粉管盘绕在颈卵器周围!会切断周围套细胞对颈卵
器的营养供应!不利于受精后胚胎的发育还必须
指出的是!上述所有通过其它部位接受花粉管的颈
卵器都未能完成胚胎发育譬如!有些颈卵器因花
粉管先端没能破裂(无法释放精子而未发生受精作
用有些颈卵器接受的花粉管能释放精子完成受
精!但因花粉管切断了颈卵器与套细胞之间的联系!
受精卵无法吸收足够营养而引起胚胎败育!因此都
不能有力的证明颈细胞并非雄配子进入颈卵器的通
道由此可见!只有从颈细胞处进入颈卵器中的雄
配子才能使受精作用顺利完成并发育成新个体
<,:
!
引导花粉管的生长
粉管受精的裸子植物从授粉至受精的时间很
长!少则几周!多则数月)*花粉在胚珠中萌发后
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珠心组织到达颈卵器研
究发现这类植物的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一些
相似特征!如黄杉属"
.0/54*05
8
"
#和云南油杉的花
粉管在珠心组织中总是直接朝向颈卵器上方的大孢
子膜生长!冲破大孢子膜后!又向颈细胞的着生位点
推进)%$!&!*&太平洋银枞和云杉的花粉管在冲破大孢
子壁后先在大孢子膜表面盘绕!一定时间后再朝着
颈细胞延伸)!+!%(*是什么机制保证了花粉管在漫长
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顺利找到深藏于珠心组织中间的
颈卵器的, 有研究表明!颈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
很大作用成熟的颈细胞具有分泌细胞的特点!在受
精发用发生前向细胞外分泌某些物质)!3!%*!这些物质
紧贴颈细胞!或存在于颈细胞间隙中!或覆盖于颈细
胞表面)#!!+*!因此!很有可能是这些分泌物质引导了
花粉管的生长)&%*&$*
此外!颈细胞分泌的物质还可能与花粉管中精
细胞的形成与释放有关在朝向颈卵器生长时!多
数裸子植物花粉管内的精细胞尚未形成!当花粉管
蔓延至颈细胞附近或与颈细胞接触后!生殖细胞才
开始分裂形成精细胞!并且此时生殖细胞往往恰好
位于花粉管中最接近颈细胞的位置!如加拿大红豆
杉"
?">50$"&"4/&0(0 X6I/O67
#(欧洲刺柏"
E5&(3
)
/#50$*--5&(0D,
#和北美圆柏"
E5&(
)
/#501(#
8
(&3
("&"D,
#(罗汉松等)!$!&&*&*红豆杉花粉管先端在
刺穿大孢子膜后就开始解体!与颈细胞接触时完全
解体)%&*以上现象表明颈细胞在促进花粉管朝着
颈卵器的颈部生长(花粉管内生殖细胞的分裂以及
精细胞的释放等过程可能都有作用
关于颈细胞分泌物成分的报道较少
8`F0/
等)#!*认为这些分泌物为纤维物质以及电子半透明
的小球状颗粒
aK0.<0/
等)&(*发现云杉的卵细胞接
近成熟时!颈细胞和周围的套细胞能够积累并分泌
大量脂类物质
]6U6/<
等)&+*也报道了受精前花旗
松的雌配子体顶端细胞壁中有相似的脂类分泌物
@<7JFI/*?IJ/
等)&3*曾指出脂类对花粉管进入被子
植物的柱头有重要作用因此推测裸子植物颈卵器
腔中积累的脂类物质可能是引导花粉管生长的化学
信号之一
目前!裸子植物花粉管受颈细胞调控的机制尚
未达到一致认同有些学者认为颈细胞既不能指导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也不能吸引花粉管向着颈卵器生长
8`F0/
等)##*
在研究花旗松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时观察到!花粉管
很少直接朝向颈卵器的颈部生长!相反!多数花粉管
在珠心组织中朝向与颈卵器着生部位相对的一端生
长!与大孢子壁接触后!再沿着大孢子壁朝向颈细胞
的方向生长他们花粉管在颈细胞上方的大孢子壁
处穿过!仅仅因为这个部位的大孢子壁较薄
X6
等)#3*甚至在体外实验观察到松属植物的花粉管可
以从任何部位进入颈卵器!而极少从颈细胞中通过
因此在这些植物中!颈细胞被认为与花粉管及其内
含物进入颈卵器无关!其分泌产物不是用来吸引花
粉管的颈细胞仅代表了雌配子体顶端一个薄弱的
部分!颈细胞的分泌物也可以在细胞间传播!但至于
其作用究竟为何!尚不清楚
<,<
!
防止多精入卵
在有关于植物有性生殖的研究中!多个雄配子
进入胚囊的报道并不多见!植物有一套适合自身的
防御系统譬如!在被子植物中!第一个到达胚囊的
花粉管成功释放精子并受精后!助细胞的吸引作用
即停止!以此达到防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囊)"*#*
颈卵器植物中防止多精入卵的机理尚不明确!但有
报道指出颈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O^60
9
等)%*认为银杏的颈细胞在精子进入颈卵器期间形
成开口!但精子入卵后!开口即闭合!借此达到避免
多精受精的目的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颈沟细胞由于
早已解体!所以不可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这类植
物的颈部壁细胞可能通过闭合来完成阻止其他精子
进入颈卵器的目的)$"*
<,=
!
胚胎选择
裸子植物胚胎形成时期多胚现象时有发生!雌
配子体含有多个颈卵器!并且这些颈卵器都发育正
常!具有能够完成受精并发育成为完整胚胎的能力!
然而最终只有一个胚胎能够发育成种子据报道!
颈细胞是决定多个胚胎中哪一个最终完成发育的重
要因素之一)%*同一雌配子体中的多个颈卵器的
发育进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颈细胞最先成熟的颈
卵器中的卵细胞倾向于最先接受精子!形成受精卵!
并先于其它颈卵器卵细胞的发育!因此形成成熟胚
胎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
!
传递物质与信息
苔藓(蕨类植物的颈卵器成熟后!颈沟细胞之
间(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之间(腹沟细胞和卵细胞之
间都存在发达的胞间连丝!这些细胞和周围的壁细
胞之间却少有胞间连丝)#!*!这表明颈卵器是相对
独立的!但构成颈卵器的各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着频
繁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与苔藓和蕨类植物不同!迄
今尚未在裸子植物的成熟颈卵器中发现颈细胞与腹
沟细胞或卵细胞之间存在胞间连丝!因此!这些细胞
间是否存在着物质与信息的交流!若存在!其交流又
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还不清楚
$
!
小结与展望
从颈细胞的发生(结构和功能来看!颈细胞与被
子植物胚囊中的助细胞十分相似)$*一般认为助
细胞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从珠心吸收代谢物质
并运输进胚囊)&**&分泌向化性物质引导和调控花
粉管的定向生长)(*+*&受精时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
作为精子释放的场所)3*("*此外!还在助细胞中发
现一些基因!如
F:G
(
BGH
(
;!:C=#
(
=IG:=:J
(
=KG:0
)
(#*(&
*
!这些基因的发现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
于助细胞功能的认识
但有关颈卵器植物的颈细胞研究结果却少见报
端!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颈卵器植物属于进化程度
相对较低的植物种类!没能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另
外!不像被子植物的助细胞那样便于观察)(*((*!绝大
多数裸子植物的雌配子体被完全包被在珠心组织内
部!使得对颈细胞进行直接观察和实验操作很困难&
并且裸子植物从授粉到受精的时间较长!受精过程
又很短暂!更增大了观察研究的难度因此!对颈卵
器植物的颈细胞发育及在受精过程中功能的研究不
够深入!仍存在一些基本问题有待解决!如$"
#
#颈细
胞与卵细胞属同源细胞!但造成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尚不明确&"
!
#对于那些颈细胞
在雄配子到达前或与雄配子接触即发生降解现象的
植物!其颈细胞的解体有无启动信号(解体过程是否
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还未经证实&"
%
#粉管受精
植物精细胞的形成和从花粉管末端的释放是否与颈
细胞有关还不清楚&"
$
#目前对颈细胞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结构观察!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功能和作
用机制的研究几乎没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针对这
些难点进行进一步观察!并在分子水平上对颈细胞
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探索
#("#
&
期
!!!!!!!!!!!!!
王
!
!
!等$颈卵器植物颈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
*
!
L` a`]aS
!
YVZZEH4aH
!
CVDEH4aCD,^<.:<
9
65
R
.0G/.7
9R
50
T
FI5/JOF;F0JF06I
R
J
!
8.JO/
T
F;.67IFGFIF0;FJ<
T
IF
T
<7*
7F0
S
*
L.#*$//4(&
8
0*
A
%/H"(*&"+C$"4/-
,
*
A
B$(/&$/0
!
#33
!
?<
"
!#
#$
##(#%)##(#(,
)
!
*
!
D` L4^*ZXV]Ha
!
a4A^ ?BDV?2,Z
T
FI5;F76I;O.JF;JKIF
!
.0/F5.06J.<0
!
60:GFIJ.7.N6J.<0.0JOF5<:F7GFI0
!
2/#"*
)
/#(0#($%"#4((
)
S
*
L
B/>5"+.+"&G/
)
#*45$(*&
!
""+
!
:;
"
%
#$
#&%)#(,
)
%
*
!
EH V`SZ
!
WaV4CX?A@4,CFQF7<
T
5F0J
<7F0JK=F
5#
A
5#"$/"
"
6^5.6;F6F
#
60:.J/FQ<7KJ.<06I
R
.5
T
7.;6J.<0/
)
S
*
,C3
-/#($"&E*5#&"+*
A
M*"&
,
!
#33#
!
@A
"
$
#$
&$$)&",
)
$
*
!
ZVABHH,45=I
R
<7<
9R
50
T
FI5/
)
X
*
,1FI7.0
$
BF=IK:FI1
FI
!
#3(+,
)
&
*
!
ZHVD
"石
!
磊#!
DVPA
"刘
!
宁#!
DVPS@
"刘建武#
,?
T
IF7.5.06I
R
/JK:
R
<0GF567FIF
T
I<:K;J.QF9
60:FQF7<
T
5F0J.0./#(4(5-"
N
5(+(3
&5-
"
D,
#
2KO0Q6I,+"(50$5+5-
"
CF/Q,
#
P0:FI8
)
S
*
,E*5#&"+*
A
M/(
@
(&
8
H*#-"+K&(1/#0(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
"
%
#$
%(()
%+#
"
.0EO.0F/F
#
,
)
*
!
E?` SB
"曹建国#!
@?ABB
"王
!
戈#!
@?AB>b
"王全喜#
,X.;IR
J<;OF5.;67/JK:.F/<0JOF6I;OF
9
<0.67
:FQF7<
T
5F0J60:<<
9
F0F/./
*+
,
-*#
)
%"
)
S
*
L.+"&B$(/&$/E*5#&"+
"植物科学学报#!
"##
!
:?
"
&
#$
"()#!
"
.0EO.0F/F
#
,
)
(
*
!
C?VbW
"代小菲#!
SV?ABA
"姜
!
楠#!
E?` SB
"曹建国#!
/"+,LI.56I
R
/JK:
R
<0JOF6I;OF
9
<0.K5G
F0F/./.0JOFGFI0
.%
,
-"*0*#50%"(&"&/&0(0
)
S
*
,M5++/(&*
A
M*"&($"+G/0/"#$%
"植物研究#!
"#"
!
"
$
#$
##)$#&
"
.0EO.0F/F
#
,
)
+
*
!
E?` SB
!
M?ABAM
!
@?AB>b,P7JI6/JIK;JKIF
60:GFIJ.7.N6J.<0.0JOFGFI02/#"*
)
/#(0%"+($#*(4/0
)
S
*
,E*5#&"+*
A
J&/
8
#"(1/.+"&M(*+*
8,
!
""3
!
>;
"
%
#$
!$%)!&",
)
3
*
!
E?` MW
"曹玉芳#!
bPW
"许
!
方#!
M?` CM
"姚敦义#
,CFQF7<
T
5F0J
65FJ<
T
O
R
JF/60:F5=I
R
<
9
F0
R
.0;<0.GFI/
)
S
*
,
E*5#&"+*
A
="(
,
"&
8
C
8
#($5+5#"+2*++/
8
/
"莱阳农学院学报#!
#33&
!
;:
"
%
#$
!")!#!
"
.0EO.0F/F
#
,
)
#"
*
!
A` aZ]` B2,a<7F
<0.670F;U;F7/
;6:/
)
S
*
,.%
,
*-*#
)
%*+*
8,
!
#3(!
!
::
"
!
#$
#!&)#%",
)
##
*
!
`@4AZSA
!
X a`aVZZS,E
R
J<7<
9
.;67=6/./GR
J<
T
76/5.;.0OFI.J60;F.0.0/54*05
8
"-/&<(/0((,V,L<7F0JK=F60:6I;OF
9
<0.67:FQF7<
T
*
5F0J
)
S
*
,C-/#($"&E*5#&"+*
A
M*"&
,
!
#33"
!
@@
"
$
#$
%%)$$&,
)
#!
*
!
`@4AZSA
!
1aPAZC,@F/JFI08O.JF
T
.0F
"
.(&50-*&($*+"C
7,
#
IF
T
I<:K;J.<0
$
V,B65FJ<
T
O
R
JF:FQF7<
T
5F0J
)
S
*
,B/>5"+.+"&G/3
)
#*45$(*&
!
"""
!
;<
"
!
#$
#)($,
)
#%
*
!
DVL
"李
!
平#!
DVbW
"李旭峰#!
CPDW
"杜林方#!
/"+,ZJK:.F/<0IF
T
I<:K;J.QF=.<7<
9R
$"0
)
"&<%(%5"/&0(0D,^H P`FJZ,M,
M?AB
+++
XF
9
6/
T
9
F0/./60:GF567F
9
65FJ<
T
O
R
JF
!
6I;OF
9
<0.K5<0JOF=FG
S
*
,E*5#&"+*
A
B($%5"&K&(1/#0(
,
"四川
大学学报#!
#33+
!
<>
"
&
#$
(3)((&
"
.0EO.0F/F
#
,
)
#$
*
!
SVEHS
"吉成均#!
?AV@?a X
"安尼瓦尔-买买提#!
W?ABSM
"方精云#
,?06J<5.;67/JK:.F/<0JOF:FQF7<
T
5F0J
6;UFJ;F7/.0
6(&7
8
*9(+*9"
)
S
*
LC$"M*LM*#/"+L3I$$(4/&LB(&L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0EO.0F/F
#
,
)
#&
*
!
DVH
"李
!
#!
H^?ABDb
"张凌献#!
EH4ABbM
"程薪宇#!
/"+,CFQF7<
T
5F0J
60/.0./#(01(""D,
)
S
*
,C$"M*LM*3
#/"+L3I$$(4/&LB(&L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EO.0F/F
#
,
)
#
*
!
杨耐英
,
水蕨卵发生和受精作用的研究)
C
*
,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3,
)
#(
*
!
D44E,WFIJ.7.N6J.<0.06(&7
8
*9(+*9"
)
S
*
,M*"&($"+6"/
!
#3&&
!
;;@
"
!
#$
(3)#"",
)
#+
*
!
E` PD]4aSX
!
D?AC@SB,B65FJ<
T
O
R
JF/60:F5=I
R
<
"">(
A
*+("
)
S
*
,M*"&($"+6"/
!
#3"&
!
"
%
#$
##)#(+,
)
#3
*
!
X?M
!
@414aX
!
CPX A`])141` PbA
!
/"+,XF
9
6
9
65FJ<
T
O
R
JF/
76/G.I
"
.0/54*05
8
"-/&<(/0((
#
60:O
R
=I.:76I;O
"
="#(>/5#*+/
)
(0
#
.0;K7JKIF
$
5K7J.
T
7.;6J.<0
S
*
,.#**
)
+"0-"
!
#33+
!
:B=
"
%)$
#$
!#3)!!&,
)
!"
*
!
E?` SB
"曹建国#!
HP?AB@S
"黄武杰#!
@?AB>b
"王全喜#
,X.;IT
5F0J
65FJ<
T
O
R
JF/60:
<<
9
F0F/./.0JOFGFI0C4("&5-
A
+"9/++5+"5-D,
)
S
*
,C$"M*LM*#/"+L3I$$(4/&LB(&L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EO.*
0F/F
#
,
)
!#
*
!
C?VZHS
"戴绍军#!
DVPHH
"刘焕宏#!
EH4AD>
"陈立群#
,ZJK:.F/<0JOF:FQF7<
T
5F0J
65FJ<
T
O
R
JF/
$/#(5-
)
S
*
LE*5#&"+
*
A
O"#9(&H*#-"+K&(1/#0(
,
"
A6J,Z;.,4:.,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33+
!
;=
"
#
#$
(#)(&
"
.0EO.0F/F
#
,
)
!!
*
!
`@4AZSA
!
X D`C4aX,ZF[K67IF
T
I<:K;J.<0
IK;F
"
.($/"
8
+"5$"
#)
S
*
L2"&"4("&E*5#&"+*
A
M*"&
,
!
#3(3
!
>@
"
!
#$
#&!)
#3,
)
!%
*
!
@?ABD
"王
!
莉#!
SVA1
"金
!
飚#!
DVAXX
"林明明#!
/"+,ZJK:.F/
5F0J
I<:K;J.QF9
60/.06(&7
8
*9(+*9"
)
S
*
,2%(&/0/M5++/(&*
A
M*"&
,
"植物学报#!
""3
!
==
"
#$
(%)+#
"
.0EO.0F/F
#
,
)
!$
*
!
@VDZ` AYa
!
`@4AZSA,]OFIF
T
I<:K;J.QF=.<7<
9R
.*4*$"#
)
50*"#"
#"
L<:<;6I
T
6;F6F
#)
S
*
,C&&"+0*
A
M*"&
,
!
#333
!
A<
"
$
#$
"#)$##,
)
!&
*
!
MPMW
"于永福#!
WPDB
"傅立国#
,LO
R
7<
9
F0FJ.;6067
R
/./
]6[<:.6;F6F
)
S
*
,C$".%
,
*">*&*-($"B(&$"
"植物分类学报#!
#33
!
<=
"
!
#$
#!$)#$#
"
.0EO.0F/F
#
,
)
!
*
!
E?` SB
"曹建国#!
@?ABB
"王
!
戈#!
C?VbD
"戴锡玲#!
/"+,P7JI6/JIK;JKI67<=/FIQ6J.<060:;
R
J<;OF5.;676067
R
/./
F0F/./.0
!"#$%"&("
)
*+
,
-*#
)
%"D,
)
S
*
L.+"&B$(/&$/E*5#&"+
"植物科学学报#!
"#!
!
"
&
#$
()$+%
"
.0EO.0F/F
#
,
)
!(
*
!
M?ABAM
"杨耐英#!
E?` SB
"曹建国#!
@?AB>b
"王全喜#
,W
5F0J
<0.K5.0JOFGFI02/#"*
)
/#(0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JO67.;JI<.:F/
"
D,
#
1I<0
9
0
)
S
*
,E*5#&"+*
A
P5%"&M*"&($"+G/0/"#$%
"武汉植物学研究#!
""3
!
:@
"
#$
&3)&(%
"
.0EO.0F/F
#
,
)
!+
*
!
aPAV` AZES
!
`@4AZSA,ZF[K67IF
T
I<:K;J.<0
IK;F
"
L.06;F6F
#
,
#
,WFIJ.7.N6J.<0J
F5=I
R
S
*
LJ&/#&"3
(*&"+E*5#&"+*
A
.+"&B$(/&$/0
!
#333
!
;CB
"
$
#$
$#)&!,
)
!3
*
!
a?WV
c
AZ2?2
!
14CA?aZ2?4,D<;67./6J.<0
T
6JJFI0
676;JKI<06060:6I6=.0<
9
676;J60
T
I
.0
9
5*
0
T
FI5
T
760J="#(>4/$(45" X.7,
)
S
*
,B/>5"+.+"&G/
)
#*45$(*&
!
"##
!
:=
"
#
#$
(&)+(,
)
%"
*
!
]V?AEHM
"田成玉#!
H^?` EHS
"赵春建#!
DVEHM
"李春英#!
/"+,]OFF5FI
9
F0;F
65F*
J<
T
O
R
JF.0.(&500
,
+1/0#(0Q6I,-*&
8
*+($"
)
S
*
LM5++/(&*
A
M*"&($"+G/0/"#$%
"植物研究#!
""
!
:C
"
#$
(!)(&
"
.0EO.0F/F
#
,
)
%#
*
!
D?@Z` A??,]OF
9
65FJ<
T
O
R
JF/60:F5=I
R
<
(
,
01/#($(++""
)
S
*
LC&&"+0*
A
M*"&
,
!
#3#"
!
:=
"
!
#$
"%)$!#,
)
%!
*
!
1PaDVAB?X4DD,]OF5T
O<7<
9R
,WFIJ.7.N6J.<0
!
JOFF5=I
R
<
!
60:JOF/FF:
)
S
*
LM*"&($"+6"/
!
#3#&
!
>?
"
#
#$
#)%3,
)
%%
*
!
D?AC@SB,WFIJ.7.N6J.<060:F5=I
R
<
9
F0
R
.0:
)
%/4#"#(
A
5#$"
)
S
*
,M*"&($"+6"/
!
#3"(
!
==
"
$
#$
!(%)!3!,
)
%$
*
!
@?ABWb,D.GFO./JR
:FQF7<
T
5F0J
65FJ<
T
O
R
JF/60:GFIJ.7.N6J.<0.0D//+//#("/1/+
,
&("&"
)
S
*
LC-/#(3
$"&E*5#&"+*
A
M*"&
,
!
#3$+
!
<>
"
#
#$
!#)!(,
)
%&
*
!
L4AA4DDa
!
14DDL,V0/F5.06J.<0
<0.K560:GFIJ.7.N6J.<0.0?">509"$$""D,
)
S
*
,E*5#&"+*
A
2/++B$(/&$/
!
#3++
!
A?
"
$
#$
&)&&3,
)
%
*
!
`@4AZSA
!
X a`aVZZS,E
R
J<7<
9
.;67=6/./GR
J<
T
76/5.;.0OFI.J60;F.0.0/54*05
8
"-/&<(/0((,
#
,WFIJ.7.N6J.<060:
T
I
<:FQF7*
<
T
5F0J
)
S
*
LC-/#($"&E*5#&"+*
A
M*"&
,
!
#33#
!
@A
"
##
#$
#&)#&!(,
)
%(
*
!
`@4AZSA
!
X a`aVZZS,W6;J9
/FF:60:;<0F:FQF7<
T
5F0J.0L6;.G.;/.7QFIG.I
"
C9(/0"-"9(+(0
#)
S
*
,2"&"4("&E*5#&"+*
A
F*#/0G/0/"#$%
!
#33+
!
:A
"
+
#$
##$)##%,
)
%+
*
!
E?` SB
!
@?AB>b
!
1?` @ X,W
<<
9
F0F/./
/#(0%"+($#*(4/0
)
S
*
,E*5#&"+
*
A
J&/
8
#"(1/.+"&M(*+*
8,
!
"#"
!
>:
"
#$
+)&!(,
)
%3
*
!
DVS
"李
!
杰#!
H^P1M
"朱碧岩#!
H^?ABXB
"张铭光#
,CFQF7<
T
5F0J67
T
I<
9
I655F:;F7:F6JO.0
T
760J/
)
S
*
,2%(&/0/M5++/(&*
A
M*"3
&
,
"植物学通报#!
""&
!
::
"
Z#
#$
!!)!+
"
.0EO.0F/F
#
,
)
$"
*
!
XMD4ZC,]OFG.0F/JIK;JKIF
S
*
,E*5#&"+*
A
2/++B$(/&$/
!
#3(+
!
"
#
#$
!&)!+#,
)
$#
*
!
SVEHS
"吉成均#!
?AV@?aX
"安尼瓦尔-买买提#!
W?ABSM
"方精云#
,EKIIF0J/J6JK/<0GF567F
9
65FJ<
T
O
R
JF60:GFIJ.7.N6J.<0.0
6(&7
8
*9(+*9"
)
S
*
,C$"M*LM*#/"+L3I$$(4/&LB(&L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0EO.0F/F
#
,
)
$!
*
!
SV?Bb
"贾桂霞#!
DVWD
"李凤兰#!
ZH4AbH
"沈熙环#
,CFQF7<
T
5F0J
65FJ<
T
O
R
JF/60:
<.0="#(>
)
#(&$(3
)
(03#5
))
#/$%((X6
R
I,
)
S
*
LE*5#&"+*
A
M/(
@
(&
8
F*#/0#
,
K&(1/#0(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3$
!
;C
"
!
#$
#")#$
"
.0EO.0F/F
#
,
)
$%
*
!
]?2?Z` ]
!
2VX ]`` M
!
`@4AZSA
!
/"+,ZF;IFJ.<0/GI<5JOFGF567F
9
65FJ<
T
O
R
JF60:JOF.II<7F.0/
T
FI56J
$"0
#/1*+5"
)
S
*
,.+"&G/
)
#*45$(*&
!
"#%
!
:C
"
#
#$
#()!%,
)
$$
*
!
E?` MW
"曹玉芳#!
M?` CM
"姚敦义#!
bPW
"许
!
方#!
/"+,ZJK:.F/<0JOF5.;I
T
9
F0F/./60:JOFG
65FJ<*
T
O
R
JF.0.+"
,
$+"450*#(/&"+(0
)
S
*
,C$"M*LM*#/"+L3I$$(4/&LB(&L
"西北植物学报#!
#33(
!
;@
"
!
#$
#%)#3
"
.0EO.0F/F
#
,
)
$&
*
!
H^?ABHb
"张华新#!
DVWD
"李凤兰#!
ZH4AbH
"沈熙环#!
/"+,W
65FJ<
T
O
R
JF/60::FQF7<
T
5F0J
R
<.0.(&50"95+"/
A
*#-(0E6II,
)
S
*
,E*5#&"+*
A
M/(
@
(&
8
F*#/0#
,
K&(1/#0(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3(
!
;?
"
%
#$
#)(
"
.0EO.0F/F
#
,
)
$
*
!
E?` SW
"曹积服#!
@?ABH X
"王红梅#!
E?` H^M
"曹志勇#!
/"+,]OFF5FI
9
F0;F
65FJ<*
T
O
R
JFG
+1/0#(0Q6I,-*&
8
*+($"
)
S
*
LE*5#&"+*
A
H*#%/"0F*#/0#
,
K&(1/#0(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
<;
"
&
#$
#%)#$
"
.0
EO.0F/F
#
,
)
$(
*
!
EH4A^2
"陈祖铿#!
@?ABWb
"王伏雄#
,]OF
9
65FJ<
T
O
R
JF/60:GFIJ.7.N6J.<0.0.0/54*">50
)
S
*
LC$"M*"&($"B(&($"
"植物学报#!
#3(3
!
:;
"
#
#$
#3)%#
"
.0EO.0F/F
#
,
)
$+
*
!
DVM
"李
!
莹#!
@?ABWb
"王伏雄#!
EH4A^2
"陈祖铿#
,?0F5=I
R
<7<
9
.;67.0QF/J.
9
6J.<060:/
R
/JF56J.;
T
)
%"+*">50*+(13
/#(X6/J,
)
S
*
LC$".%
,
*">*&*-($"B(&($"
"植物分类学报#!
#3+
!
:=
"
#$
##)$!!
"
.0EO.0F/F
#
,
)
$3
*
!
`@4AZSA
!
E?]?D?A` BD
!
X a`aVZZS
!
/"+,]OFIF
T
I<:K;J.QF=.<7<
9R
C
8
"%(0"50#"+(0
#
,
#
,X67F
9
65FJF/
!
GFIJ.7.N6*
J.<0
!
60:;
R
J<
T
76/5.;.0OFI.J60;F
)
S
*
,J&/#&"(*&"+E*5#&"+*
A
.+"&B$(/&$/0
!
#33&
!
;>C
"
$
#$
"$)$#,
)
&"
*
!
C` ?2EE,XK7J.
T
7F567F;F7/.025
)
#/0050"#(<*&($"
)
S
*
LM*"&($"+6"/
!
#3%!
!
?=
"
#
#$
#+)#+!,
)
*
!
HPZHM
"胡适宜#!
H^PEH
"朱
!
贗#
,]OFGK/.<0
OFI
T
760J/
)
S
*
,C$"M*"&($"B(&($"
"植物学报#!
#3(3
!
:;
"
#
#$
#)#"
"
.0EO.0F/F
#
,
)
&!
*
!
?DD4ABZ,45=I
R
<
9
F0
R
60::FQF7<
T
5F0J
.;675FI./JF5/
",V,WFIJ.7.N6J.<060:F6I7
R
F5=I
R
<
9
F0
R
)
S
*
,C-/#($"&
E*5#&"+*
A
M*"&
,
!
#3$
!
<<
"
+
#$
)((,
)
&%
*
!
]?2?Z` ]
!
`@4AZSA,4GGF;J/
<7F0.0.0/54*05
8
"-/&<(/0((
"
L.06;F6F
#)
S
*
,C-/#($"&E*5#&"+*
A
M*"&
,
!
#33$
!
A;
"
$
#$
&"$)%,
)
&$
*
!
]?2?Z` ]
!
Y` A?C4a2?ZL
!
`@4AZSA,LIFGFIJ.7.N6J.<0FQF0J/.0
"
$
<7*
7F0JK=F/
)
S
*
,2"&"4("&E*5#&"+*
A
M*"&
,
!
#33
!
@=
"
+
#$
#!#$)#!#3,
%("#
&
期
!!!!!!!!!!!!!
王
!
!
!等$颈卵器植物颈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
!
]`]D4M?X,]OF:FQF7<
T
5F0J
65FJ<
T
O
R
JF/60:GFIJ.7.N6J.<0.0E5&(
)
/#50$*--5&(060:E5&(
)
/#501(#
8
(&("&"
)
S
*
,M*"&($"+
6"/
!
#3"3
!
=A
"
#
#$
%#)$,
)
&
*
!
CPLD4a?@,]OF
9
65FJ<
T
O
R
JF/
)
S
*
,M*"&($"+6"/
!
#3#(
!
C=
"
!
#$
##&)#%,
)
&(
*
!
aPAV` AZES
!
`@4AZSA,ZF[K67IF
T
I<:K;J.<0
IK;F
"
T
.06;F6F
#
,V,
T
<7F0
9
FI5.06J.<0J<6I;OF
9
<0.6756JKI6J.<0
)
S
*
LJ&/#3
&"(*&"+E*5#&"+*
A
.+"&B$(/&$/0
!
#333
!
;CB
"
$
#$
%#)$",
)
&+
*
!
]?2?Z` ]
!
`@4AZSA,`QK76JF;<0F
!
T
<7.06J.<0:I<
T
!
60:
T
<7F0;6
T
JKIF.0B/
N
5*("4/&4#*&
"
]6[<:.6;F6F
#)
S
*
,C-/#($"&E*5#&"+*
A
M*"&
,
!
#33
!
A<
"
3
#$
##(&)##+",
)
&3
*
!
@ D`]4aZ*?a]ZX
!
DPZH @ X
!
X?aV?AVE,D.
T
.:/6IFIF
d
K.IF:G
<7F0*JK=F
9
I<8JO
)
S
*
,H"5#/
!
#33+
!
%3!
"
(+
#$
+#+)+!#,
)
"
*
!
14?D42X
!
D4MC` A?a
!
S` HAZ` AX?,B65FJFGK/.<0./IF
d
K.IF:J<=7<;U5K7J.
T
7F
T
<7F0JK=F/GI<5F0JFI.0
9
60C#"9(4*
)
0(0<*
QK7F
)
S
*
,25##/&M(*+*
8,
!
"#!
!
::
"
#!
#$
#"3")#"3$,
)
#
*
!
2?Z?H?a?aC
!
X?aPM?X?C
!
H?X?XPa?M
!
/"+,WFIJ.7.N6J.<0IF;
6GJFI:FGF;J.QF/
T
FI5;F7IF7F6/F.0C#"9(4*
)
0(0
)
S
*
,
25##/&M(*+*
8,
!
"#!
!
::
"
#!
#$
#"+$)#"+3,
)
!
*
!
Z]4MA4X
!
Z]aMC` X @W
!
1` ]H??,WFIJ.7.N6J.<060:IF
-
F;J.<0
FI56J
F
99
;F7/.06IJ.G.;.67
RT
<7.06JF:
)
%"+"#*0
"
6^5.6;F6F
#)
S
*
,B/>5"+.+"&G/
)
#*45$(*&
!
#33
!
?
"
%
#$
#(&)#+&,
)
%
*
!
H^?AB^X
!
ED?M]` AZE
!
EPV2X,CFQF7<
T
5F0J67/
R
0;OI<0.N6J.<0
65FJ<
T
O
R
JF/.06(&7
8
*9(+*9"60:.J/0F;U
5
I.
S
*
,.%
,
0(*+*
8
(".+"&"#5-
!
"#!
!
;=@
"
$
#$
&$#)&&!,
)
$
*
!
aPC?DDLS,H<8560
R
0K;7F.56UF60F5=I
R
6;.0G7<8FI.0
9T
760J/
, )
S
*
LM(*L:00"
,
0
!
""
!
:A
"
##
#$
#"()#"(#,
)
&
*
!
@VDD4XZ4X]X
!
Y?A@4A]SD,]OFGF567F
9
65FJ<
T
O
R
JF
)
X
*%%
S` HaV1X,45=I
R
<7<
9R
.
T
FI5/,1FI7.0
$
Z
T
I.0
9
FI*YFI*
76
9
!
#3+$
$
#&3)#3,
)
*
!
HP?AB1>
!
aPZZ4DDZC,WF567F
9
FI5K0.J
$
9
60.N6J.<0
!
./<76J.<060:GK0;J.<0
)
S
*
LJ&/#&"(*&"+G/1(/Q*
A
2
,
*+*
8,
!
#33!
$
!%%)
!3%,
)
(
*
!
HVB?ZHVM?X?]
!
2Pa` V@?H
!
2?@?A` Z
!
/"+,BK.:60;F(&1(#*
<7F0JK=FJ
6;
*5#&(3
/#(
)
S
*
L?%/.+"&2/++
!
#33+
!
;B
"
#!
#$
!"#3)!"%!,
)
+
*
!
HVB?ZHVM?X?]
!
2Pa` V@?H
!
2Pa` V@?],L<7F0*JK=F
9
K.:60;F
$
=F6;<0/GI<5JOFGF567F
9
65FJ<
T
O
R
JF
)
S
*
,25##/&I
)
(&(*&(&
.+"&M(*+*
8,
!
""%
!
C
"
#
#$
%)$#,
)
3
*
!
aPZZ4DDZC,C
S
*
LJ&/#&"(*&"+G/1(/Q*
A
2
,
*+*
8,
!
#33!
$
%&()%++,
)
("
*
!
Ca4@ZBA
!
M?C4B?aVa,CFQF7<
T
5F0J60:GK0;J.<0
.
T
FI5GF567F
9
65FJ<
T
O
R
JF
)
S
*
,C&&5"+G/1(/Q*
A
6/&/($0
!
""!
!
#
#$
33)#!$,
)
(#
*
!
HPE2A
!
X`` a4SX
!
W4C4a4aX
!
/"+,]OFC#"9(4*
)
0(05KJ60JF/#*&(":./IK
T
J/JOFGF567F
9
65FJ<
T
O
R
J.;;<0JI<7
<7F0JK=F
IF;F
T
J.<0
)
S
*
,R/1/+*
)
-/&
!
""%
!
;"
#"
#$
!#$3)!#&3,
)
(!
*
!
X?a]` AXD
!
E` aC]ZZ
!
1a` ?CHY4Z]S
!
/"+,X.;I<
TR
76I
T
<7F0JK=F
9
K.:60;F=
R
F
99
6
TT
6I6JK/#
S
*
,B$(/&$/
!
""&
!
"
&("3
#$
&(%)&(,
)
(%
*
!
E?La` A?
!
B` PaBP4ZX
!
A4VY?DZ
!
/"+,X6JFI067;<0JI<7
65FJF:F7.QFI
R
.0C#"9(4*
)
0(0.0Q<7QF/6
T
KJ6J.QFBLV)60*
;O
I
JOF=IG:=:J
9
F0F
)
S
*
L?%/.+"&2/++
!
""+
!
:B
"
##
#$
%"%+)%"$3,
)
($
*
!
a` ]X?AA
!
B` PaBP4ZX
!
BPV]]` A?4
!
/"+,?:.67<
9
KF=FJ8FF0JOFB(#S&/
T
6JO86
R
.0/
R
0FI
9
.:/60:JOFGFIJ.7.N6J.<0.0:F
T
F0:*
F0J/FF:
T
6JO86
R
.0JOF;F0JI67;F7;<0JI<7/567F
9
65FJFIF7F6/F:KI.0
9
:
0(0
)
S
*
,!*+/$5+"#.+"&
!
""+
!
;
"
$
#$
&3),
)
(&
*
!
2`PC?Z
!
]ZP]ZPVH
!
ZHVVA?2
!
/"+,CFGF0/.0*7.UF
T
<7
RT
F
T
J.:F=KG:06IF
T
<7F0JK=F6JJI6;J60J//F;IFJF:GI<5/
R
0FI
9
.:;F7/
)
S
*
,
H"5#/
!
""3
!
=>A
"
(!%
#$
%&()%#,
)
(
*
!
HVB?ZHVM?X?],]OF/
R
0FI
9
.:;F7
$
6JJI6;J
JT
<7F0JK=FG
S
*
,E*5#&"+*
A
.+"&G/0/"#$%
!
!""!
!
;;>
"
!
#$
#$3)#",
)
((
*
!
EH4AZH
"陈素红#!
]V?AH>
"田惠桥#!
DV?` SL
"廖景平#
,?:Q60;F.0/JK:.F/<0GFIJ.7.N6J.<0
*5#&(/#(
"
Z;I<
T
OK76I.6;F*
6F
#)
S
*
,E*5#&"+*
A
?#*
)
($"+"&4B59#*
)
($"+M*"&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
;=
"
#$
&%!)&%+
"
.0EO.0F/F
#
,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