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reeding System and Clonal Architecture of Sinosenecio jishouensis

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01,#"""+"!$,!"#$,"$,"&(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34"-#%5!#
#
作者简介$张
!
洁"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工作
"
通信作者$陈功锡!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与区系地理(植物生态与植物资源学研究工作
6+78/9
$
:;<1
=
>1
=
?/!"##
!
#*%,:>7
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
洁#!%!陈功锡#"!徐
!
亮#!邓
!
涛!!周建军%!张代贵#!%!孟明明%
"
#
吉首大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吉首
#*"""
&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
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
&
%
吉首大学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
#

!
要$吉首蒲儿根是分布于武陵山区的稀有植物!通过观察其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检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
以及套袋实验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地下根茎构筑型(形态特征和地下根茎间的夹角分析了其克隆构
型结果显示$"
#
#吉首蒲儿根种群花期一般为
$
"
$"@
!有不明显的二次开花现象!单株花期为
#"
"
!!@
!单个头
状花序花期约为
%
"
$@
&散粉时柱头高于花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
!
#吉首蒲儿根的杂
交指数为
$
!
!
%
"
值为
%#((
!繁育类型属于专性异交!异花授粉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
#吉首蒲儿根
地上平均含有
%,*#
个分株和
,-
个根茎数!根茎间的分枝角度以
%"A
为主!地下根茎构筑型归属于密集型!根状
茎断裂是由于组织破碎引起的研究认为!为适应特殊的峡谷生境!吉首蒲儿根形成了独特的适应策略!先以克隆
繁殖来占据生境中的有利地位!后通过)集中开花模式*(雌雄异熟(产生大量花粉等方式来提高异交率!以获得高
质量的种子来拓展生境
关键词$吉首蒲儿根&繁育系统&克隆构型&特殊生境&适应
中图分类号$
B&,
&
B&,!
文献标志码$
C
$%&&!#
(
)
*
+,&-.!/0".01%23#,&2,4%&"50-/&1)/)"-&
2
-13&4)/1-1
5DCEF2/<
#
!
%
!
GD6EF>1
=
?/
#
"
!
H4I/81
=
#
!
J6EFK8>
!
!
5DL42/81
.
M1
%
!
5DCEFJ8/
=
M/
#
!
%
!
N6EFN/1
=
7/1
=
%
"
#O<
P
I8Q>R8S>R
P
>TU981SV<0>MR:<0G>10181@4S/9/X8S/>1
"
2/0;>M41/WP
#!
2/0;>M
!
DM181#*"""
!
G;/18
&
!O<
P
I8+
Q>R8S>R
P
>TU981SY/>@/WP
81@Y/>
=
<>
=
R8
Z
;
P
>T680SC0/8
!
OM17/1
=
[10S/SMS<>TY>S81
P
!
G;/1<0P
>T3:/<1:<0
!
OM1+
7/1
=
*$"!"#
!
G;/18
&
%G>9<
=
<>TY/>9>
=P
81@61W/R>7<1S893:/<1:<
!
2/0;>M41/WP
!
2/0;>M
!
DM
+
181#*"""
!
G;/18
#
16+,%.2,
$
#$%&(%()$&
*
$+&,(%$J,F,5;81
=
!
\,I/M]B,6,\81
=
/08GR/S/:89
P
61@81
=
"
GV
#
0
Z
<:/<0
;^/:;/0>19
P
@/0SR/QMS<@/1_M9/1
=
N>M1S8/18R<80,K;=
0
P
0S<7>T#-
*
$+&,(%$ 8^0R<0<8R:;<@
Q
P
>Q0=
T9>R897>R
Z
;>9>
=P
81@@
P
187/:
!
S<0S/1
=Z
>9<1W/8Q/9/S
P
81@0S/
=
78R<:<
Z
S/W/S
P
!
81@Q8
==
/1
=
Z
1898R:;/S<:SMR< 8^00SM@/<@Q
P
T/<9@/1W<0S/
=
8S/>181@98Q>R8S>R
P
8189
P
0/0
$
8R:;/S<:SMR89T>R7
>TR;/X>7<0
!
:>1T/
=
MR8S/>1:;8R8:STR;/X>7<0
!
81@QR81:;/1
=
81
=
97<0,K;0;>^ 0S;8S
$"
#
#
S;^ =Z
@>TS;<#-
*
$+&,(%$
Z
>
Z
M98S/>1980S<@8Q>MS$)$"@8
P
081@ /^S;/1+
:>10
Z
/:M>M00<:>1@Q9>>7/1
=
,K;<9/T<0
Z
81>T/1@/W/@M89
Z
981S 8^0M0M89
P
8Q>MS#")!!@8
P
0,`>R80/1
=
9<
:8
Z
/SM9M7
!
/S:>M9@980S%)$@8
P
0,K;<0S/
=
78 8^0>QW/>M09
P
;/
=
;Z
>9<1@/00<7/+
18S/>1,C08R<0M9S
!
S;Z
8S/89/0>98S/>1>T:>R>98
!
81S;=
78 /^S;/1S;<087R"
!
#
K;<>MS+:R>00/1
=
/1@Z
>9<1+>WM9>T#-
*
$+&,(%$ <^R<$81@%#((
!
R<0
Z
<:S/W<9
P
,K;<
QR<<@/1
=
0
P
0S<7/0>Q9/
=
8S
=
87
P
!
Z
R<@>7/181S/1:R>00+
Z
>9/18S/>181@TRM/S0=
/0@<
Z
<1@<@>1
Z
>9/18S>R0>TS;/00
Z
<:/<0,
"
%
#
K;7<0
Z
1<>T#-
*
$+&,(%$8W=
<@%,*#81@,-
!
R<0
Z
<:S/W<9
P
,YR81:;/1
=
81
=
97<0M0M89
P
8^0%"A,K;<8R:;/S<:SMR89T>R7R;/X>7<0>T/S00
Z
<+
:/<0Q<9>1
=
0S>
Z
;8981?0
P
0S<7T>RS;TR;/X>7<0/00;>RS
!
81@S;7Z
SMRR<0M9S>TS;Z
/<:/1
=
,41/
a
M<8@8
Z
S/W<0SR8S<
=P
;8@Q<<1T>R7<@T>R8@8
Z
S/1
=
S>S;<0
Z
<:/89;8Q/S8S,#-
*
$+&,(%$M0<@:9>189R<
Z
R>@M:S/>1S>>::M
ZP
;8Q/S8S08ST/R0S
!
81@S;<1S>>bW8R/>M07<80MR<0S><1;81:<
:R>00+
Z
>9/18S/>1R8SR
Z
R>@M:/1
=
;/
=
;+
a
M89/S
P
>T0<<@0
!
0M:;807800+T9>^ =
!
@/:;>
=
87
P
!
=
<1=
8
98R
=
<1M7QT
Z
>9<107&
*
8"%!+
$
#$%&(%()$&
*
$+&,(%$
&
QR<<@/1
=
0
P
0S<7
&
:9>1898R:;/S<:SMR<
&
0
Z
<:/89;8Q/S8S
&
8@8
Z
S/>1
!!
繁育系统是指直接影响后代遗传组成的所有有
性特征!主要包括花部综合特征(花部各性器官的寿
命(花开放式样(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它们
与传粉者和传粉行为一起决定了植物后代的遗传组
成和适合度!其中花部综合特征与交配系统是核心
濒危或稀有植物的繁育系统很可能具有一定特殊
性!这对于该类植物的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克隆构型系指克隆植物在空间
内的分布格局,-!它是克隆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形
成的与其利用环境异质性能力相关的性状!反映和
指示出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由于克隆植物构
型与能量分配(生态对策(遗传多样性等进化生态学
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因而对克隆植物构型的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
吉首蒲儿根 "
#$%&(%()$&
*
$+&,(%$ J,F,
5;81
=
!
\,I/M]B,6,\81
=
#是近年来发现的菊科
蒲儿根属新物种目前仅分布于武陵山区德夯峡谷
内!为典型的峡谷生境专性种和稀有物种根据
[4GE
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
%,#
版!其濒
危级别已达极危,(-吉首蒲儿根在系统分类上具有
特殊性!其叶为椭圆状披针形(茎实心!形似千里光
属植物&而花部结构和染色体数目又为典型的蒲儿
根属特征!加上所处区域为蒲儿根属多样性分布中
心地带之一,&-!因而对中国乃至全世界蒲儿根属植
物系统发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探讨特殊生
境物种多样性形成与分化适应机制的重要材料
关于吉首蒲儿根的研究!李连春等,#"-发现不同
光照强度对其生长有着显著影响&邓涛等,##-对其繁
殖生态特性做了初步观察并认为人类过度干扰(生
境迅速退化及种子繁殖能力低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
原因&徐亮等,#!-发现吉首蒲儿根分布格局均为集群
分布&周强等,#%+#-还研究了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但
对其繁育系统和克隆繁殖特性目前仍不清楚实地
调查发现!吉首蒲儿根仅有
%
个自然分布种群!生于
海拔
%""7
左右的瀑布下(落水潭周边及河边阴湿
地!仅仅分布于不超出水雾能够覆盖范围的狭窄地
带本研究拟对该物种花部特征进行观察!确定其
繁育系统类型!为阐明其交配系统特性提供第一手
资料!并通过对其克隆构型进行初步研究!探讨该物
种的繁殖生态规律以及适应对策!为特殊生境下物
种多样性维持研究积累资料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地点湖南省吉首市德夯峡谷"
#"&A%"c
"
##"A"c6
!
(A"(c
"
!(A!&cE
#!地处云贵高原东缘的
武陵山腹地!为中低山至丘陵地貌!母质为石灰岩和
青砂岩!该地区西面喀斯特发育较完全!土壤以山地
黄壤和青砂土为主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冬夏温差小!年平均温度
#*
"
#(d
!无霜

!#$
"
!(*@
!全年日照
#"""
"
#"";
!年均降水
#!""
"
#*""77
在植物区系地理上!该区处于中
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
%
个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
中心和武陵山区的核心地带,#$+#*-!因具有独特的地
理位置(地貌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境内孕育
并保存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植被类型主要为中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及竹林,#--
!
!
研究方法
9,:
!
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观察

!""&
"
!"#"
年调查!吉首蒲儿根在德夯风景
区内仅有
%
个种群!分别位于流沙瀑布(雷公洞和夯
峡瀑布群将这
%
个种群全部作为观测点!其环境
概况见表
#
为了解该物种的花部特征!在夯峡瀑
布群对该物种单花开花进程及其单花的结构(颜色(
气味等进行观察每
!@
观察
#
次花蕾!直到花朵
开放开放之后!每天观察
#
次!直到花朵脱落每
次观察!均注意记录花朵开放(花粉散出(柱头伸长
的时间&记录柱头与花药的空间距离(花朵形状(大
小(颜色及它们的时空动态开花进程则选取
%

种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J8T1/
,
#(
-的标准描述吉首
蒲儿根的开花进程
9,9
!
杂交指数"
>MS+:R>00/1
=
/1@!
"./
#估算
在观测地点流沙瀑布选取干扰较少的个体
$
株 !每株
$
个花序!用皮尺对花序直径(花朵大小进
行测量!开花行为主要观察花瓣(雌蕊及雄蕊的发育
情况以及花瓣枯萎的顺序!按照
J8T1/
,
#(
-的标准进
&&
$

!!!!!!!!!!!!!!!

!
洁!等$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
!
各观测地点概况
K8Q9<#
!
K;=
R>M1@>T<8:;>Q01
Z
9>S
观测地点
LQ01
Z
9>S
经纬度
I>1
=
/SM@<81@98S/SM@<
海拔
C9S/SM@<
%
7
坡向
C0
Z
<:S
群落
G>77M1/S
P
流沙瀑布
I/M0;8
Z
MQM #"&A!"c$"e6
!
(A#-c!(eE %*$
西北
E_
草丛
FR800
雷公洞
I=
>1
=
@>1
=
#"&A!*c"e6
!
(A#!c$"eE %$$

6
次生灌丛
3<:>1@8R
P
0;RMQ
夯峡瀑布群
D81
=
?/8
Z
MQM
a
M1 #"&A!$c%e6
!
(A#$c%!eE %"(
东北
E6
灌丛
3;RMQ
行繁育系统的评判
9,;
!
花粉
+
胚珠比"
Z
>9<1+>WM9
!
!
%
"
#估算
!"##


月!在观测地点流沙瀑布随机采集刚
开放而花药尚未裂开的花序数个!用
C`C
固定后
带回实验室返回实验室后选取大小基本一致(开
花进程相同的花朵
$
个!参照
J8T1/
,
#(
-介绍的方法!
将每朵花的雄蕊挤碎于含有染料"
,$f
亚甲基蓝溶
液#和去垢剂"
,#f K^ <<1+!"
溶液#的
-"f
乙醇溶
液中!然后定容至
#7I
!制成花粉悬浮液!取
#"
#
I
在血球计数板上并于显微镜下统计花粉数量!重复
*
次!计算出每一管状花的花粉数每个头状花序
测量
%
个管状花!共测量
$
个头状花序!取平均值
在体视显微镜下用解剖针划开心皮!统计每朵花的胚
珠数依据
GRM@<1
,
#&
-的标准判定繁育系统类型
9,<
!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检测
花粉活性测定参考
J8T1/
等,!"-的
NKK
染色

!"##


月!于盛花期随机取发育时期一致的
花!在开花散粉时的
)#
(
#
(
!
(
%
//
(;
的管状花
$
朵!分别置于
$
个载玻片上!充分混合后用
NKK

液染色!盖上盖玻片后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每制片观测
$
个视野!被染成紫色为有活性花!未被
染色则为无活性花粉
有活性花粉百分比
g
被着色花粉数%观察花粉
总数
h#""f
柱头可授性用联苯胺
+
过氧化氢法,#(-测定于
盛花期随机取发育时期一致的花!在开花散粉时的
)#
(
#
(
!
(
%
//
(;
的柱头各
#"
枚!浸入载玻片中
含有联苯胺
+
过氧化氢反应液"
#f
联苯胺
i%f
过氧
化氢
i

gi##i!!
#中!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其柱头可授性柱头周围呈蓝色并有大量气泡出现
表明柱头具有可授性
9,=
!
套袋实验设计
由于吉首蒲儿根去雄困难!仅利用硫酸纸袋和
纱网进行套袋实验检测基本繁育系统选择花序即
将开放的植株!进行不同控制实验$"
#
#自然结实$不
作任何处理!挂牌至结实&"
!
#开花前用硫酸纸袋"
#"
:7h#$:7
#罩住整个花序!直至花凋落&"
%
#纱网
"网眼为
#""
目!袋网大小为
#$:7h#$:7
#罩住整
个花序直到果实成熟实验过程中用小木棍支撑纸
袋和网袋!防止其因雨淋(风吹或重力等原因下坠对
花序产生机械损伤!不定期检查纸袋和纱网的完好
情况每个处理标记
!"
个花序!
%
个观测点同步进
行实验!最后定量统计各植株的结实情况
9,>
!
克隆构型图绘制
!"##

#
"

月!在
%
个观测点分别随机挖掘
*
"
#"
簇吉首蒲儿根植株!选取各簇株数无明显差异
的无性系进行研究先将吉首蒲儿根无性系洗净擦
干!统计根茎数量和无性系分株数&后参照魏晓慧
等,!#-的方法!用直尺(游标卡尺(量角器等测量根茎
长度(直径(偏走角度"相邻两级根茎间的夹角!以主
干为
#
级根茎!其上长出的根茎为
!
级根茎!依次类
推#!最后绘图得出每个无性系的根茎构筑图形
9,?
!
间隔子变化过程观察
在挖掘无性系分株测量所需数据的同时!观察
记录间隔子"即克隆片段#的外观形态变化"包括颜
色(质地(形状变化等#并对不同时期的间隔子进行
拍照用常规石蜡切片!番红
+
固绿染色!中性树胶
封片!徕卡
JN!"""
显微镜拍照!观察间隔子断裂
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变化
数据均用
3U33##,$

6?:<9!""%
分析作图
%
!
结果与分析
;,:
!
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
吉首蒲儿根一般仅具单一花葶!由
$
"
!"
个头
状花序组成伞房花序!直径"
(,&!j#,#
#
:7
!每个
头状花序由"
#,#-j!,%*
#个舌状花及"
$j-,*!
#
个管状花组成&但约有
#!f
的个体花期具有
!
"
-
个花葶!头状花序最多可达
$*
个&子房下位!有少量
花蜜和轻微气味&舌状花黄色!管状花淡黄色&头状
花序总苞绿色!直径"
,&&j",#$
#
77
&每个头状花
序由"
#,-j!,%*
#个舌状花和"
$j-,*!
#个管状
花组成!开放后单个头状花序直径"
#!,&%j",%*
#
77
&舌状花舌片长为"
#,#!j",#-
#
:7
!宽"
,%#j
","*
#
:7
&管状花冠筒长"
%,(!j",%
#
77
!直径
"$&
西
!

!

!

!

!

!!!!!!!!!!!!!!!!!!!
%$

"!,!&j",!
#
77
!顶端
$
裂&花药长圆形!长"
#,*
j",!!
#
77
!花丝长"
#,#-j",!!
#
77
&柱头长
"
,%-j",*
#
77
!顶端二裂"极少数三裂#!开裂宽
度"
#,"*j",!
#
77
&子房长"
!,&*j",#!
#
77

吉首蒲儿根花序属于伞房花序!由若干个头状
花序构成每一头状花序上有数朵花!从中央花到
边缘花先内后外开放单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特征
可分为

个时期$散粉前期...花冠从绿变黄"
#
"
!
@
#!待舌状花舌片完全打开后"
#
"
!@
#!最外轮的管
状花开始萌动!管状花被片完全打开需
%"7/1

右!此后花药暴露并迅速伸长!高于花被片
!77

右"约
#"7/1
#!
",$;
后花药开始开裂!雌蕊尚未发
育完全&散粉期...可见少量黄色的花粉粒!呈粘团
状位于雌蕊柱头的顶端!花粉粒团高度与外围花冠
基本平齐!然后花柱迅速伸长!推挤花粉伸出聚药雄
蕊之外!花粉粒堆积于花药筒顶端!形成花冠(药筒(
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雌蕊期...花药开裂
"
7/1
后!柱头开始不断伸长!
"7/1
后高于花药
#
"
!77
!
%"7/1
后顶端开始开裂!
#;
后顶端的二裂
柱头展平!充分暴露受粉面以接收外界花粉!此时花
药有黄色变为褐色!柱头上的花粉数逐渐增多&凋谢
期...受精后!柱头萎蔫!外围的舌状花也逐步萎蔫!
舌片下垂!最终掉落其花形态功能特征见表
!

每个管状花的花期为
$
"
(;
!以
-;
出现频率
最高&单个头状花序从
!$f
的管状花开放到
&$f

管状花凋谢为
%
"
$@
!以
@
最为常见个体水平
上!
$f
的头状花序开放到
&$f
的凋谢时间相差较
大!为
#"
"
!!@
!以
#$@
出现频率最高&种群水平从

#
个头状花序开放到最后一个凋谢需
$
"
$"@
!
有不明显的二次开花现象"图
#
#
如图
#
所示!各观测地点的始花时间基本相同!
一般相差不超过
#
"
!@
!开花持续时间也基本一致!
一般持续
%"@
以上!这可能与其花期内环境的温
度(湿度有关由图
!
知!各观测地点花期内平均温
度为
#$,(d
!最低为
-,%d
!最高为
!#,-d
&平均
湿度
(!,%%
!最低为
$&
!最高达
&#,-
开花数与温
度具有较同步性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开花数逐
步增多!但随着盛花期"


#-
日#的到来!开花数
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9
!
杂交指数和花粉
+
胚珠比估算
吉首蒲儿根的杂交指数结果见表
%
其花序直
径约为
#!,&%77
!记为
%
&管状花为两性花!雄蕊先
熟!记为
#
&开花前!雌雄蕊空间距离短!随后花柱的
伸长!柱头与花药空间分离!记为
#
&因此!吉首蒲儿
根的杂交指数等于
$
根据
J8T1/
,
#(
-提出的标准!其
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吉首蒲儿根单花花粉量为
%#""
"
#""
粒!平
均为
%#((
粒!胚珠数为
#
!
!
%
"
比约为
%#((


GRM@<1
,
#&
-提出的标准!吉首蒲儿根属于专性异
交类型"表
%
#

9
!
吉首蒲儿根花形态功能特征
K8Q9!
K;R897>R
Z
;>9>
=P
>T#-
*
$+&,(%$
观察项目
LQ0观测结果
V<0M9S>T>Q01
舌状花
I/
=
M98SR管状花
KMQ/T>R7T9>R花瓣发育状态
U8S89@
Z
7<1S
颜色变化
G>9>R:;81
=
<0
绿色
#
黄色
#
黄白色
FR<<1
#P
<9>^
#P
<9>^ ;^/S<
绿色
#
黄色
#
黄绿色
FR<<1
#P
<9>^
#P
<9>^
=
R<<1
形状变化
3;8
Z
<:;81
=
<0
伸长
#
卷缩
3SR#
R>9/1
=

+
开裂
+
萎蔫
G9>0<@
#
@<;/0:<1S
#
:R/7
Z
9/1
=
大小变化
3/X<:;81
=
<0

#

3789
#
Q/
=

#

3789
#
Q/
=
雄蕊发育状态
3S87<1@
Z
7<1S
花丝长短
/`987<1S9<1
=
S;

#

3;>RS
#
9>1
=
花药与柱头间距
J/0S81:781S;0S/
=
78

#

3;>RS
#
9>1
=
花药与柱头位置
U>0/S/>1TR>781S;0S/
=
78
靠合
#
分离
G>7Q/1<
#
/0>98S<
花药开裂方式
N>@<>T81S;纵裂
I>1
=
/SM@/189@<;/0:<1:<
雌蕊发育状态
U/0S/9@
Z
7<1S
花柱长短
3S
P
9<9<1
=
S;

#

3;>RS
#
9>1
=

#

3;>RS
#
9>1
=
柱头
3S/
=
78
形状
3;8
Z
<

#

3;>RS
#
9>1
=
棍棒状
#
开裂
G98W8S<
#
@<;/0+
:<1S
颜色
G>9>R
绿色
#
黄色
#
褐色
FR<<1
#P
<9>^
#
QR>^ 1
绿色
#
黄色
#
褐色
FR<<1
#P
<9>^
#
QR>^ 1
位置
U>0/S/>1
直立
4
Z
R/
=
;S
直立
4
Z
R/
=
;S
花瓣枯萎顺序
_/9S/1
=
>R@管状花开放结束后
CTSTSMQ/T>R7T9>R由外至内
G<1SR/
Z
气味
37<9

E>

\<0
分泌物
E<:S8R

E>

\<0
#$&
$

!!!!!!!!!!!!!!!

!
洁!等$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
!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吉首蒲儿根花粉活力在散粉后
!;
最高!达
(&,-#f
&
*;
后花粉活力迅速减半!为
$,(-f
!
(
;
后花粉活力仅为
!,!!f
散粉前
#;
柱头活性较
低!随后逐渐增高!散粉后
;
可授性达到最高!散

!;
后柱头几乎没有可授性"表

#
;,<
!
套袋实验
套袋实验表明"表
$
#!吉首蒲儿根自然状态下

#
!
不同观测点的开花动态
/`
=
,#
!
9`>^ =
@
P
187/:0>T@/TTQ01
Z
9>S0

!
!
观测点花期日开花数(温度和湿度
/`
=
,!
!
K;<1M7QT@8
P
0Q9>00>7
!
S<7
Z
81@;M7/@/S
P
@MR/1
=
T9>R<0:<1:<>T>Q01
Z
9>S0
的结实率为
%(,*"f
!套硫酸纸袋和尼龙网袋的结
实率分别为
%,--f
(
$,%*f
尽管无法判断每粒种
子是无融合结实!还是自花授粉结实!但总体上能够
确认吉首蒲儿根以异花异株授粉为主因为!虽然
套网实验得到的结实率略高于套袋实验的结实率!
但仍明显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联系到其种群
开花率较高!平均达
(!,!f
!表明其以虫媒传粉为
主!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结实
;,=
!
吉首蒲儿根的克隆生长特征和构筑型
吉首蒲儿根在自然生境中的克隆特征见表
*

其地下根茎能存活多年!生于距地面
%
"
$:7
的土
层中或碎石堆间隙中!根茎上有潜伏芽!一定时间后
由潜伏芽上发生无性系分株地上分株最多有
#"
个!最少有
!
个!平均含有
%,*#
个!地下根茎最多有
#
个!最少有
%
个!平均为
,-
个&其地下根茎总
长度最长可达
%*,&":7
!最短为
!,":7
!平均为

<
!
吉首蒲儿根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
K8Q9<
!
U>9<1W/8Q/9/S
P
81@0S/
=
78
R<:<
Z
S/W/S
P
>T#-
*
$+&,(%$
散粉时间
D>MR08TSZ
>9<10;<@@/1
=
%
;
花粉活力
U>9<1
W/8Q/9/S
P
%
f
柱头可授性
3S/
=
78
8::<
Z
S8Q/9/S
P
)# $,#" )
" #%,*& )
# #*,$( k
! (&,-# kk
*#,(* kkk
* $,(- kk
( %!,"! kk
! *,# k
( !,!! )
!!
注$
k
示柱头具可授性&
kk
示柱头具较强可授性&
kkk
示柱
头具可授性最强&
)
示柱头不具可授性
E>S<0
$
k 7<8100S/
=
780;8WZ
S/W/S
P
&
kk 7<8100S/
=
780
;8W<;/
=
;Z
S/W/S
P
&
kkk 7<8100S/
=
780;8W<;/
=
;<0SR<:<
Z
S/W+
/S
P
&
) 7<8101>+R<:<
Z
S/W<0S/
=
78,

;
!
吉首蒲儿根杂交指数与花粉
@
胚珠比观测结果"平均值
j
标准差#
K8Q9<%
!
K;<>MS+:R>00/1
=
/1@Z
>9<1+>WM9>T#-
*
$+&,(%$
"
N<81j3J
#
观测项目
LQ0结果
V<0M9S
繁育系统类型
K
PZ
<>TQR<<@/1
=
0
P
0S<70
单个头状花序直径
3/1
=
9<:8
Z
/SM9M7@/87"
#!,&%j",%*
#
$
*77g%
花药散粉和柱头可受期之间的时间间隔
J8
P
0QZ
>9<1R<:P
0S/
=
78
雄性先熟
g#
UR>S81@R
P
g#
花药与柱头之间的空间间隔
J/0S81:=
78
Z
>0/S/>1
空间分离
g#
3<
Z
8R8S<@Q
P
0
Z
8:"./

"./W89M< $
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LMS+:R>00/1
=
!
Z
8RS/89
P
0<9T+:>7
Z
8S/Q9<
!
@<781@/1
=
T>R
Z
>9/18S>R0
每朵花的花粉数
U>9<11M7QZ
^ 每朵花的胚珠数
LWM9<1M7QZ
^ 花粉
+
胚珠比
U>9<1+>WM9 %#((
专性异交
LQ9/
=
8S
=
87
P
!$&
西
!

!

!

!

!

!!!!!!!!!!!!!!!!!!!
%$

##,(:7
&单个地下根茎最长达
#","":7
!最短
#,!":7
!平均为
%,*&:7
!从表
*
可以看出!吉首蒲
儿根的分株数和根茎数都较少!根茎较短在所调
查的基株形态特征中!变异系数都较大!其中根茎总
长度的变异最大!为
*%,%*f

据野外观察!吉首蒲儿根的克隆系构筑型呈现
)倒
K
*型()
I
*型()
l
*型!甚至相互交叉呈)
H
*型等
多种形态"图
%
#!其中以)
l
*类型最为常见"图
%
!
Q
#根据
Y<9
,
!!
-所述的植物根茎
%
种分枝系统中
的线性系统!结合表
*
数据特征!认为吉首蒲儿根各
分枝间距离小!克隆构型应归于密集型
;,>
!
地下根茎间夹角
分枝角度决定着无性系分株在生境中的放置模
式!潜在地影响着种群的动态变化,!%-在所调查的
*%
株吉首蒲儿根中!地下根茎分枝角度中小于
%"A
的有
!
株!
%"A

!#
株!
"A

-
株!
$"A


株!
*"A

##
株!
-"A

$
株!
("A

%
株!
&"A

#"
株"图

#统
计发现!其地下根茎间的分枝角度较为稳定!以
%"A
所占的比例最高!
*"A

&"A
次之!其他夹角所占比例
很小此外!调查发现吉首蒲儿根几乎全为
#
级分
枝!没有发现
!
级分枝
;,?
!
间隔子的变化
;,?,:
!
外部形态变化
!
正常生长的间隔子一般呈
黄绿色"图
$
!
8
#!质地硬脆&断裂前!间隔子一侧开
始变黑!接着黑色逐渐加深并扩展至整个间隔子先
端"图
$
!
Q
#&随后!颜色则由黑色变成深褐色!同时
间隔子先端逐渐变成空心"图
$
!
:
#!最后发生断裂
"图
$
!
@
#断裂可以发生在根状茎的中部或者分枝
处!如果发生在中部"图
$
!
Q
#!则形成
!
个独立的克
隆植株!如果断裂发生在根状茎的分枝处"图
$
!
8
(
:
(
@
#!则可形成数个独立的克隆植株
;,?,9
!
内部组织形态变化
!
在吉首蒲儿根间隔子
断裂过程中!随着将要断裂的部分逐渐变黑!在组织
学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常状态下的根状茎如

*
!
8
!当间隔子的一侧开始发黑时!表皮下的皮层
细胞和维管束细胞开始破碎"图
*
!
Q
#&随着黑色逐
渐加重!皮层细胞几乎全部破碎并开始出现内陷!后
在皮层和维管组织之间形成一断层"图
*
!
:
#&随后!

=
!
吉首蒲儿根套袋实验结果
K8Q9<$
!
K;T<780:M98S/>1>T#-
*
$+&,(%$
授粉方式
U>9/18S/>17>@<
样本量
387
Z
9<0
有效样本
6TT<:S/W<
087
Z
9<0
结实数
E>,>T
TRM/S+0=
结实率
R`M/S+0=
R8S/>
%
f
自然传粉
L
Z
<1
Z
>9/18S/>1 *" $- !! %(,*"
不去雄!套纸袋
41<780:M98S/>1
!
Z
8
Z
==
<@ *" $% ! %,--
不去雄!套网袋
41<780:M98S/>1
!
@/9
P
Q8
==
<@ *" $* % $,%*

>
!
吉首蒲儿根在自然生境中的克隆生长特征
K8Q9<*
!
K;<:9>189
=
R>^S;:;8R8:ST#-
*
$+&,(%$/118SMR89;8Q/S8S0
"
1g"
#
基株特征
F<1平均值
N<81j36
分布范围
V81
=
<
变异系数
.0
%
f
分株数
EM7QTR878S<0 %,*#j",!% !)#" &,$
根茎数
EM7QTR;/X>7<0 ,-j",%" %)# -,*
根茎总长度
K>S89R;/X>7<9<1
=
S; ##,(j#,#& !,")%*,&" *%,%*
单个根茎平均长度
N<819<1
=
S;>T/1@/W/@M89R;/X>7< %,*&j",%" #,!")#","" $#,

%
!
吉首蒲儿根地下根茎的构筑示意图
%
,
基株&
&
,
无性系分株&
)))
%.
,
根茎
/`
=
,%
!
J/8
=
R87>TR;/X>7<8R:;/S<:SMR89
T>R70>T#-
*
$+&,(%$
%
,U8R<1S
Z
981S
&
&
,V87&
+++
%.
,V;/X>7<


!
吉首蒲儿根地下根茎的分枝角度"
1g*%
#
/`
=
,
!
YR81:;/1
=
81
=
9<>TR;/X>7<>T#-
*
$+&,(%$
"
1g*%
#
%$&
$

!!!!!!!!!!!!!!!

!
洁!等$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
!
间隔子的外观形态变化
8,
正常间隔子&
Q,
间隔子变黑&
:,
间隔子变空心&
@,
间隔子断裂
/`
=
,$
!
K;<8
ZZ
<8R81:<7>R
Z
;>9>
=P
:;81
=
<0>T0
Z
8:8,E>R7890
Z
8:&
Q,3
Z
8:Q98:b
&
:,3
Z
8:;>9>^
&
@,3
Z
8:
*
!
间隔子组织结构变化!
h!""
8,
正常间隔子结构&
Q,
皮层细胞破碎&
:,
出现断层&
@,
髓细胞破碎
/`
=
,*
!
K;<>R
=
81/X8S/>10SRM:SMR<:;81
=
<0>T0
Z
8:!
h!""
8,E>R7890SRM:SMR<>T0
Z
8:&
Q,G>RS/:89:<9@/0:RM
Z
S/>1
&
:,`8M9S8
=
<8
ZZ
<8R<@
&
@,N
P
<9>:
P
S<@/0:RM
Z
S/>1
韧皮部(形成层所有细胞及木质部细胞也开始破裂!
髓部细胞几乎全部破碎"图
*
!
@
#&最后!间隔子整个
根状茎成为中空状!一段时间后发生断裂

!

!

<,:
!
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类型及其适应性
花冠形态特征的性表达多样性是造成传粉表达
形式高度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从吉首蒲儿根花
部综合特征看!其表现出对虫媒传粉的适应性$头状
花序进一步构成伞房花序(花序中花数较多(舌状花
舌片较大(颜色鲜艳(具蜜腺(柱头面积大等植物
开花时间可以在多方面强烈影响其生殖成功,!$-!这
种影响可能是个体(种群及物种间因素所造成
的,!*-因此!开花物候也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适
合度因子,!--吉首蒲儿根
%
个群体的物候曲线表
现出正偏性!均具有一个明显的峰值!且群体中个体
开花同步性较高!表明吉首蒲儿根的开花属于)集中
开花模式*!这与前文报道的初步观察结果相吻
合,##-一般认为!这种)集中开花模式*将有助于物
种吸引更多的传粉昆虫!从而有利于传粉成功,!(-
作为一种稀有(濒危物种!吉首蒲儿根野外的数量有
限!且分布区域狭窄!这种)集中开花模式*无疑有助
于其吸引更多的传粉昆虫!有利于传粉成功
在环境条件苛刻或不稳定!传粉昆虫少的生境
中"如高山#!很多植物交配系统有由远交向自交方
向演化的趋势,!&-吉首蒲儿根生于峡谷瀑布下或
溪沟边!生境内高湿"水雾弥漫#和多风"峡谷风#等
因素对其传粉媒介的活动产生了十分不利影响!理
论上其繁育系统应以自交为主或占优势但本研究
显示!吉首蒲儿根杂交指数"
"./
#为
$
!繁育系统为
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
%
"
比约为
%#((
!繁育系统归于专性异交类型&套袋实验结果
显示其自然条件下以异花传粉为主(虫媒!这也有前
文报道发现
*
种传粉昆虫相佐证,##-综合分析
"./
(
!
%
"
和套袋实验结果认为吉首蒲儿根繁育系
统应属于混合交配系统!但更倾向于异交究其原
因!一方面吉首蒲儿根属于典型的雌花两性花同株
植物,%"-!这种特殊的花序能使传粉昆虫的运动方式
由外向内!促使边缘的雌花由于被访花的传粉者优
先访问其异交率就会增大,%#-!同时其边缘雌花不产
生花粉!亦降低了落置在柱头上的自交花粉的比例!
从而有利于提高异交率,%!-另一方面!吉首蒲儿根
自身也形成了与异交相适应的特性!首先!雄蕊先于
雌蕊成熟!花开后柱头高于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
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其次!花粉活力在散粉后
!
;
就达到最高!随后迅速降低!
(;
时后几乎没有活
性!而柱头的可授粉性在散粉后
;
最强!
(;
时后
亦没有可授性我们认为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仅
$&
西
!

!

!

!

!

!!!!!!!!!!!!!!!!!!!
%$

在短时间内有活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同
株间高活性的花粉活力和柱头接触!从而降低自交
率!以产生高适合度的种子
<,9
!
吉首蒲儿根的克隆繁殖特征及其适应性
克隆植物是一个具有分株(克隆片段和基株等
层次的等级结构系统,%%+%$-!正是由于这种等级结构
性!克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格局在基株与分株
水平上存在差异,%*-克隆植物可通过减少间隔子
长度!增加分枝!增强对有利生境的利用!通过延长
根茎节间长度!逃避不利生境,%--吉首蒲儿根生境
内水源丰富!有机质(氮含量高!其根茎分株数和根
茎分枝均较多!分别为"
%,*#j",!%
#个和"
,-j
",%"
#个!而无性系小株间隔较小!仅为"
%,*&j
",%"
#
:7
此外!其克隆构型归属于密集型!构筑图
多呈)
l
*型!分枝夹角以
%"A
为主这种克隆特征有
助于其充分利用小范围内的丰富资源!从而利于它
在异质性环境中生存和扩大种群!并成为生境中的
优势种类
伴随着克隆生长!基株的死亡风险被分摊到各
个克隆分株或分株系统!从而具有进化上的优
势,%(-自然生境中!吉首蒲儿根种群以克隆繁殖为
主!每一个无性系都呈密集的丛状分布!而通过间隔
子彼此相连克隆分株间间隔子的早期断裂似乎是
一种基株风险分摊对策,%&-同时!由于生理整合作
用!使营养物质通过间隔子在无性系间进行转移!到
一定时间后!根茎断裂!形成多个无性系片段!并以
此为始点开始新的无性系扩散,"-吉首蒲儿根根
茎上的潜伏芽一定时间后能生长成无性系小株!新
产生的无性系小株通过间隔子与母株相连!间隔子
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发生断裂!从而分离出相
对独立的
!
个"或多个#自然个体!在降低了基株投
资风险的同时!断裂的分株能随着斜坡和瀑流传播
扩散!借助于峡谷陡峭地势!占据和使用更多有效资
源(开拓新的生境!从而有利于种群延续和扩大
<,;
!
吉首蒲儿根在特殊生境下生态适应对策
在自然条件下!许多植物兼有性生殖和营养繁
殖两种方式!二者在个体水平上均表现为占据新的
生境!但在适应策略上却有所不同种子繁殖产生
的个体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去生存!在对不同环境的
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优越性,#-!克隆繁殖产生的个
体与母体之间仍然有物质信息传递!在无干扰或干
扰强度较弱的环境中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竞争
中!克隆分株比种子形成的幼苗更容易成活!营养繁
殖在选择上占优势,!-自然状态下!吉首蒲儿根克
隆繁殖占优势!兼有有性繁殖方式!反映了峡谷瀑布
特殊生境植物的生存动态和生态适应对策一方
面!吉首蒲儿根形成以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繁育系
统!以便产生竞争力强或适合度高的后代!有利于扩
大其种群生存范围&另一方面!对于以小居群形式存
在的物种而言!近交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其
种子萌发率极低为此!吉首蒲儿根通过基株产生
大量克隆分株!每一个克隆分株自动断裂后又能够
占据一定空间!以此确保其在生境中的有利地位!为
其自身生存和维持种群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
-
!
_\CKKV,U>9/18S>R+U981S[1S1081@S;<6W>9MS/>1>TYR<<@/1
=
3
P
0S<70
,
N
-%%
V6CII,U>9/18S/>1Y/>9>
=P
,LR981@>
!
C:8@<7
P
UR<00
!
#&(%,
,
!
-
!
H[CL\C
"肖宜安#!
D6U
"何
!
平#!
I[HD
"李晓红#
9`>R890
P
1@R>7<81@QR<<@/1
=
0
P
0S<7>TS;<<1@81
=
Z
9811$2%3+,)(4)$5$
6
&7
8$,W8R,8&%
9
$
:
(
,
2
-
,;)32!+
<
3&()&8&
9
$)2#$%$)2
"植物生态学报#!
""
!
9A
"
%
#$
%%%)%"
"
/1G;/1<0<
#
,
,
%
-
!
5DCEFVY
"张仁波#!
JL4BI
"窦全丽#!
D6U
"何
!
平#!
(328,3SM@
P
>1S;=
0
P
0S<7>TS;<<1@81
=
Z
981S=,&%
<
>,)+8&47
2%3+&$5(\81
=
,
2
-
,?,$+2$2
"广西植物#!
""*
!
9>
"
%
#$
%"()%#!
"
/1G;/1<0<
#
,
,

-
!
3CNUC[LNG
!
U6V[33mI6
!
J6LI[l6[VCFC
!
(328,K;<:>1SR80S/1
=
:9>1898R:;/S<:SMR<>TS^ >QR>7<9/8@0TR>7081@
P
:>80S89
Z
98/10
/1YR8X/9
,
2
-
,@8&42
!
""!
!
:B?
"
*
#$
%%)$#,
,
$
-
!
ILl6KKJI,U>
Z
M98S/>1@
P
187/:081@9>:890
Z
<:/89/X8S/>1/18:9>189
Z
"
A2%,%),8,4(
:
(%
#$
[,K;<@
P
187/:0>TR871+
SR80S/1
=
;8Q/S8S0
,
2
-
,B&,4%28&
6
=)&8&
9<
!
#&(#
!
>B
"
%
#$
-%)-$$,
,
*
-
!
3GDN[JY,3
Z
8S/89@
P
187/:081@/1S<
=
R8S/>1 /^S;/1:9>1<0>T
=
R800981@
Z
=
R>^S;T>R7
,
2
-
,!4&)((5$%
9
&
6
3+(
A&
<
28#&)$(3
<
&
6
C&%5&%
"
3$
Y/>9>
=
/:893:/<1:<0
#!
#&(*
!
:9=:
"
!!(
#$
#-%)#(*,
,
-
-
!
GD6E3D
"陈
!
尚#!
I[55D
"李自珍#!
_CEFF
"王
!
刚#
,C@W81:<0/1R<0<8R:;<0>T
=
R>^S;T>R7>TS;<:9>189
Z
981S
,
2
-
,.+$%((B&,47
%28&
6
=)&8&
9<
"生态学杂志#!
#&&-
!
:>
"

#$
&)*%
"
/1G;/1<0<
#
,
,
(
-
!
5DCEFJF
!
I[4!
\CEFB6,#$%&(%()$&
*
$+&,(%$
"
G>7
Z
>0/S8<
#!
81<^ 0
Z
<:/<0TR>71>RS;+^<0SDM181
!
G;/18
,
2
-
,D&32%
<
#3,57
$(
!
""(
!
"
%
#$
!(-)!&,
,
&
-
!
26` V`6\G
!
GD6E\I,K8?>1>7/:0SM@/<0>1S;"
G>7
Z
>0/S8<
#
>T<80S,
2
-
,E(FD,88(3$%
!
#&(
!
;B
"
!
#$
!"$)*,
,
#"
-
!
I[IGD
"李连春#!
GD6EFH
"陈功锡#!
(328,K;<
=
R>^S;/1T9M<1:<8Q>MS1<^ 0
Z
<:/<0#$%&(%()$&
*
$+&,(%$M1@=
;S
/1S<10/S/<0
,
2
-
-#,%
<
23(%G%$H(4$3
<
"
E8S,3:/,6@/,N<@,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0自然科学(医学版#!
"#"
!
;:
"
%
#$
-$)(#
"
/1G;/1<0<
#
,
$$&
$

!!!!!!!!!!!!!!!

!
洁!等$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
-
!
J6EFK
"邓
!
涛#!
GD6EFH
"陈功锡#!
5DCEFJF
"张代贵#!
(328,K;Z
R>@M:S/W<<:>9>
=
/:89:;8R8:ST#$%&(%()$&
*
$+&,(%$
"
G>7
Z
>0/S8<
#
81@/S0<1@81
=
,
2
-
-;)32=)&8&
9
$)2#$%$)2
"生态学报#!
"##
!
;:
"
#$
#$
%#()%!*
"
/1G;/1<0<
#
,
,
#!
-
!
H4I
"徐
!
亮#!
GD6EFH
"陈功锡#!
I[4 D2
"刘慧娟#!
(328,G;8R8:ST0>/91MSR/<1S081@@/0SR/QMS/>1
Z
8SST#$%&(%()$&
*
$+&,(%$
Z
>
Z
M98S/>1
,
2
-
-;)32D&3-D&4(28-7"))$5(%3-#$%-
"西北植物学报#!
"#!
!
;9
"
(
#$
#**)#*-"
"
/1G;/1<0<
#
,
,
#%
-
!
5DL4B
"周
!
强#!
H[CEF`
"向
!
芬#!
K[CEHV
"田向荣#!
(328,6TT<:S0>T@R>M
=
;S0SR<00>1
Z
;>S>0
P
1S;ZZ
8R8SM0/1#$%&(%()$&
*
$+&,(%$
,
2
-
,;)32D&3-D&4(28-7"))$5(%3-#$%-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1G;/1<0<
#
,
,
#
-
!
H[CEF`
"向
!
芬#!
5DL4B
"周
!
强#!
K[CEHV
"田向荣#!
(328,I<8T7>R
Z
;>9>
=P
81@U3
$
:;9>R>
Z
;
P
9T9M>R<0:<1:<
Z
8R879<8W<0>T#$%&(%()$&
*
$+&,(%$/1@/TT,
2
-
,;)32=)&8&
9
$)2#$%$)2
"生态学报#!
"#
!
;<
"
!
#$
%%-)%
"
/1G;/1<0<
#
,
,
#$
-
!
应俊生!张玉龙
,
中国植物特有属,
N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GD6EFH
"陈功锡#!
I[43DY
"刘世彪#!
CLGDB
"敖成齐#!
(328,L1<1@<7/:
=
<1G;/18>T0
Z

Z
;
P
S/:T9>R8TR>7NS,_M9+
/1
=
0;81R<
=
/>1
,
2
-
,;)32D&3-D&4(28-7"))$5(%3-#$%-
"西北植物学报#!
""
!
9<
"
$
#$
(*$)(-9
"
/1G;/1<0<
#
,
,
#-
-
!
GD6EFH
"陈功锡#!
J6EFK
"邓
!
涛#!
5DCEFJF
"张代贵#!
(328,UR<9/7/18R
P
0SM@
P
>1T9>R/0S/::;8R8:S9>
=
/:898@8
Z
S+
8Q/9/S
P
>TW80:M98R
Z
981S0/1S;<0
Z
<:/89<:>+<1W/R>17<1S>T:81
P
>1/1J<;81
=
!
DM
+
181
,
2
-
,;)32D&3-D&4(28-7"))$5(%3-#$%-
"西北植物学
报#!
""&
!
9B
"
-
#$
#-")#-(
"
/1G;/1<0<
#
,
,
#(
-
!
JC` E[C,U>9/18S/>1Y/>9>
=P
!
8UR8:S/:89C
ZZ
R>8:;
,
N
-
,E<^ \>Rb
$
L?T>R@41/WP
UR<00
!
#&&!,
,
#&
-
!
GV4J6EV_,U>9<1+>WM9
$
8:>10R>TQR<<@/1
=
0
P
0S<70/1T9>^ =Z
981S0
,
2
-
-=H&8,3$&%
!
#&--
!
;:
"
#
#$
#)*,
,
!"
-
!
JC` E[C
!
O6lCEUF
!
D43YCEJYG,UR8:S/:89U>9/18S/>1Y/>9>
=P
,
N
-
,G87QR/@
=
<
$
61W/R>
a
M<0SIS@,UR<00
!
""$,
,
!#
-
!
_6[HD
"魏晓慧#!
\[EJ3D
"殷东生#!
5D4E
"祝
!
宁#
,G9>1898R:;/S<:SMR<>T!+
<
&)24
:
,2>,4(%$$%18SMR89:>1@/S/>10
,
2
-
-;)32
!+
<
3&()&8&
9
$)2#$%$)2
!
""-
!
;:
"

#$
*!$)*!&
"
/1G;/1<0<
#
,
,
!!
-
!
Y6IICJ,YR81:;/1
=Z
8SS$
S;<0/7M98S/>1>T
Z
981S8R:;/S<:SMR<
,
2
-
,B&,4%28&
6
I+(&4(3$)28D$&8&
9<
!
#&-&
!
A:
"
!
#$
%$#)%-$,
,
!%
-
!
3DCEYB
"单保庆#!
J4F5D
"杜国祯#!
I[45DD
"刘振恒#
,G9>189
=
R>^S;>TC$
9
,824$2H$4
9
2,4(2
$
7>R
Z
;>9>
=
/:89R<0
Z
>10<0S>1MSR/+
S/>189W8R/8S/>1
,
2
-
,;)32!+
<
3&()&8&
9
$)2#$%$)2
"植物生态学报#!
"""
!
9<
"
#
#$
*)$#
"
/1G;/1<0<
#
,
,
!
-
!
UVLGKLVN
!
\6LU
!
ICGOC,K;R
P
>TU>9/18S/>1
,
N
-
,I>1@>1
$
D8R
Z
9/10UR<00
!
#&&*,
,
!$
-
!
VCKDGO6Y
!
ICG6\6U,U;<1>9>
=
/:89
Z
8SSTSZ
981S0
,
2
-
,;%%,28A(H$(F&
6
=)&8&
9<
2%5#
<
3(>23$)
!
#&($
!
#*
$
#-&)!#,
,
!*
-
!
YVLE3K6[E2I,K;9/18S>RI81@0:8
Z
<
,
N
-%%
DCE33L3I
!
C`DV[FI
!
N6VV[CN F,N>08/:I81@0:8
Z
<081@6:>9>
=
/:89
UR>:<00<0,I>1@>1
$
G;8
Z
781] D89,UR<00
!
#&&$,
,
!-
-
!
LcE6[IU,3<9<:S/>1>1T9>^=
S/7<
$
818@8
Z
S/WR1>17Q/18S/>10
,
2
-
,=)&8&
9<
!
#&&&
!
AC
"
%
#$
("*)(!",
,
!(
-
!
Y4[J6NI
!
J[C5+U6VLN[EFL2C
!
F4[K[CE2,`9>^ =Z
;<1>9>
=P
81@T<789Z
R>@M:S/W<0M::<00/1#$8(%(2),3$
6
&8$2I/1bV>;RQ
,
2
-
-0(
9
(323$&
!
""!
!
:>;
"
#
#$
&%)#"%,
,
!&
-
!
63GCVClCF6E
!
I`4YCGO6V6
!
ULVELEC
!
(328,3S87<1@/7>R
Z
;/07/1A+&5&5(%54&%
6
(44,
9
$%(,>
"
6R/:8:<8<
#$
@
Z
7<1S
81@TM1:S/>1
,
2
-
,;>(4$)2%B&,4%28&
6
D&32%
<
!
""#
!
AA
"
#
#$
*()-$,
,
%"
-
!
张大勇
,
植物生活史进化与繁殖生态学,
N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_[II3LEN ,`U981SV<
Z
R>@M:S/W<6:>9>
=P
,
N
-
,E<^ \>Rb
$
2>;1_/9<
P
81@3>10UR<00
!
#&(%,
,
%!
-
!
Y6VK[EV[
!
O6V_[ENC,`9>R890081@
=P
1>7>1><:
P
/1C0S"
C0S#,
2
-
,;>(4$)2%B&,4%28&
6
D&32%
<
!
#&&(
!
A=
"
!
#$
!%$)!,
,
%%
-
!
6V[O33LEL
!
26VI[EFI,D/181@V/0b3
Z
R<8@/1
=
/1G9>189U981S0
,
N
-%%
lCEFVL6E6EJC6I2
!
J6OVLLED,
G9>189FR>^S;/1U981S0
$
V<
=
M98S/>181@ M`1:S/>1,K;$
K;=
M<
!
3UYC:8@<7/:UMQ9/0;/1
=
!
#&&",
,
%
-
!
JLEFN
!
J4V[EFD2
!
_6F6VN2C,G9>189
Z
980S/:/S
P
/1R<0
Z
>101MSR/<1S8W8/98Q/9/S
P
/1S;<
Z
0811M89;!
I4$(%328$(,4&7
:
2(2I,
,
2
-
-!82%3=)&8&
9<
!
#&&-
!
:;:
"
!
#$
!%%)!%&,
,
%$
-
!
l4LV[3CILK
!
K4LNI2
!
U6J6V36EY,D/1/1G9>189U981S0
,
N
-%%
J6OVLLED
!
lCEFVL6E6EJC6I2,
K;<6:>9>
=P
81@6W>9MS/>1>TG9>189U981S0,E$
Y8:;QM
P
0UR<00
!
#&&-,
,
%*
-
!
D6_ N
"何维明#!
JLEFN
"董
!
鸣#
,V87=
<1=
:9>189;Z
81/:M77/9/8:Z
>10;
=
<1<>M01MSR/<1S<1W/R>17<1S0
,
2
-
,;)32=)&8&
9
$)2#$%$)2
"生态学报#!
""!
!
99
"
!
#$
#*&)#-$
"
/1G;/1<0<
#
,
,
%-
-
!
NCG6OU
!
I6U32,K;<T<1W/R>17<1S89;
=
<1
P
>1:9>189Q<;8W/>MR>T!4,%(882H,8
9
24$I
,
2
-
,!82%3=)&8&
9<
!
""%
!
:>A
"
#
#$
%#)%,
,
%(
-
!
GLLOV6,FR>^S;81@J
Z
7<1S/1G9>189U981SU>
Z
M98S/>1
,
N
-%%
2CGO3LE2YG
!
Y433I_
!
GLLOV6,U>
Z
M98S/>1Y/>9>
=P
81@
6W>9MS/>1>TG9>189LR
=
81/070,E<^ D8W<1
$
\89<41/WP
UR<00
!
#&($,
,
%&
-
!
JLEFN
"董
!
鸣#
,U981S:9>189
=
R>^S;/1;
=
<1<>M0;8Q/S8S0
$
V/0b+0
Z
R<8@/1
=
,
2
-
,;)32!+
<
3&()&8&
9
$)2#$%$)2
"植物生态学报#!
#&&*
!
9C
"
*
#$
%)$(
"
/1G;/1<0<
#
,
,
"
-
!
VL[ILC3V
!
V6K46VKLV,UR<0<1:<>T@
Z
/1
=
R87T@42
9
24$2H()2I,/1:R<80<0
Z
;>S>:;<7/:89P
/1
Z
8R<1SR87,
2
-
-/%3(4%23$&%28B&,4%28&
6
!82%3#)$(%)(
!
""$
!
:>>
"
%
#$
-&$)("%,
,
#
-
!
5DLEF5DGD
"钟章成#
V<
Z
R>@M:S/W<0SR8S<
=
/<0>T
Z
981S
Z
>
Z
M98S/>10
,
2
-
,.+$%((B&,4%28&
6
=)&8&
9<
"生态学杂志#!
#&&$
!
:<
"
#
#$
%-)
!
"
/1G;/1<0<
#
,
,
!
-
!
FV[N62U,U981S3SR8S<
=
/<081@l<
=
1UR>:<00<0
,
N
-
,G;/:;<0S$
2>;1_/9<
P
81@3>10UR<00
!
#&-&,
,
%
-
!
D6\U
"何亚平#!
I[42B
"刘建全#
,CR1R<:<1S8@W81:<0/1S;<0SM@/<0>T
Z
981SQR<<@/1
=
0
P
0S<7
,
2
-
,;)32!+
<
3&()&8&
9
$)2#$%$)2
"植物生态学报#!
""%
!
9?
"
!
#$
#$#)#*%
"
/1G;/1<0<
#
,
!编辑"潘新社#
!!
*$&
西
!

!

!

!

!

!!!!!!!!!!!!!!!!!!!
%$